1. 成都天台山景區的歷史文化
天台山古稱蒙山,為蒙山五嶽之首,曰東蒙,自漢時始稱為天台。民謠雲:天台天台,登天之台。天台山不僅風光秀麗,有奇特的自然景觀,而且歷史上是一處宗教勝地,有獨特的人文景觀。遠古的傳說、三教合流的遺跡,撲朔迷離,為這座名山添上了一層神奇詭異的色彩,讓人思接千載,去追尋遙遠昨日的文化蹤跡。
天台山的得名,與一個神話傳說有關。遠古時代,臨邛是屬於古羌—蜀先民的邛人聚居之地。據說也是羌人的大禹,原為夏後氏部落首領,奉舜之命治理洪水。大禹為治水,走遍了大地四方。在蜀地邛人居地,他登上一山,以山為台,祭拜天地。此山就是天台山。大禹得天神幫助,十三年後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古蜀時期,傳說魚鳧王也曾登上天台山,祭祀山川神靈。
漢代時期獨尊儒術,儒家學者紛紛設壇講經。臨邛人胡安,為西漢景帝時經學大師,聚徒於臨邛白鶴山書院,講授儒學經典。胡安也常卜居天台山,隱山究《易》。辭賦家駟司馬相如少時在白鶴山書院,聆聽胡安講經,他亦曾隨胡安登臨天台山,與老師一起讀《易》。相傳司馬相如與臨邛才女卓文君亦曾攜手游天台,瑟音相和,在琴台石留下了千古美談。
西漢成帝時,臨邛人嚴君平好黃老之學,他亦數上天台,登峰觀星象,卜天地未來。他著有《老子指歸》,闡發老子的言論,成為道家和道教的思想源泉之一。
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入蜀,創立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主。道家既在天台山鑿洞,築壇傳道。
唐代帝王尊崇老子,邛州縣令袁天罡廣為立廟祭祀,天台山道教遂為之興旺。
五代時期,中原戰亂,不少僧人道士避亂蜀中,前後蜀主也力倡宗教。天台山建一城隍廟,為道教宮觀,規模宏大,香火旺盛。
天台山開山建佛寺,大約是在西晉。西域高僧佛圖澄來華弘法,所到之處,建立寺廟。他嘗游天台山,為山中梵宇為吸引,以至停車不前。
佛教凈土宗高僧慧持亦曾游歷天台山,駐錫山中佛寺,總攝蜀西禪證。
隋唐時期,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天台山的佛教亦得到了蓬勃發展,寺廟林立,香客如雲。唐僧面壁靜修的傳說,在蜀西禪林影響深遠。
兩宋時期,天台山聲名日隆,文人雅士,游蹤旅跡,留下了許多軼事佳話。
文同以學名世,多才多藝,蘇軾稱他有詩、詞、書、畫四絕。北宋英宗年間為漢州通判,攝守邛州,亦曾數上天台山,寓居三虛樓。有詩雲:散人無俗事,天天山中行。寄情山水,操韻高潔。今之山中的文同硯,傳說為當年文同當年畫竹研磨之處。
南宋大詩人陸游曾以通判之職,赴任邛州,留跡天台山,為這一宗教勝地增添了新的光彩。
兩宋時期,天台山香火達於鼎盛,成為蜀西宗教勝地,尤以佛教為盛,據說有佛寺一百三十餘座,僧尼逾萬。自山門至峰頂,蜿蜒五十里,香客不絕於途,盛況空前。
陸游在山中除游訪佛寺道院外,也為僧民辦實事、好事。陸遊了解到,佛、道二教並於一山,由於教宗不同,相互之間互有詆毀;僧、道共居一山,也難免有利益沖突,因此屢有事端滋生。陸游遂上書言狀,即由四川省置制使任命,承領崇道觀主管,攝天台並蜀西宗教執事。陸游於是設立官房親自審理訟案,於是釁端漸息,山林復歸於寧靜。管房之設,類似於宗教法庭,百姓俗稱為和尚衙門。為解決天台山僧眾,朝山香客的衣、食問題,陸游還在正天台主持修建了一條天街,俗稱和尚街。和尚街以街為市,互通有無,公平交易,街市買賣興旺,僧民皆得便利。如今和尚街早以湮沒在歲月之中,之留下石板、石基供後人憑吊。
南宋末年,戰亂禍及,天台山漸趨衰弱。及至元代,寺廟毀棄,僧道盡散,不復有昔日景象。
明代洪熙年間,僧人福琛重開天台山,振興佛教,天台山再現輝煌。萬曆年間,天台山廣興土木,擴建和重修寺廟,尤以雷音寺規模蔚為壯觀。如今雷音寺等殿早已湮沒,僅存柱殿、台階、照壁、石師。石師造型生動,仍兀自職守在這片宗教勝地。萬里甲寅年,天全六番招討使在山中建一牌坊,正中橫額前刻「第一禪林」,後刻「雪巢名勝」。據說「第一禪林」為神宗皇帝所題寫,牌坊今尤在。
崇禎年間,天下大亂,天台僧人慾圖自保,組織僧兵三千,號令森嚴,威播八方。然而,縱有僧兵三千,也逃不過一場劫亂。丙戍年,張獻忠敗走夾門關,從山後突襲天台山,僧兵倉皇回救,自是一場血戰。戰斗結束,僧兵敗於張部。天台山遭遇空前浩劫,寺廟宮觀被焚毀,僧人道士被殺戮,未死者一時逃散……。可嘆聞名千年的宗教勝地,頃刻間灰飛煙滅。
至清代,天台山佛教一度復興。寺觀雖經重建,但規模遠不及昔時據同治八年的《西竺天台山佛會寺全圖》,佛寺道觀多在正天台以下。高山密林之處,不復有香火映照。
兩千多年來,天台山集三教於一山,傳播學術經籍,弘布宗教文化,為蜀西宗教名山,然而朝代興替,又幾度衰敗,最終歸於沉寂。這是歷史的錯位,亦是歷史的必然。今日的遊人,留蹤勝跡,俯拾歷史的碎片,庶幾可感天地悠悠,悟滄海桑田;為旅途增旅遊興,於遊山玩水中獲取文明的信息。
2. 四川天台山有什麼特色
天台山隸屬邛崍山脈,位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版」邛崍市,距成都110公里權,相傳因大禹在蜀治水,來此設台祭天而得名。
作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緊密結合的天台山,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而著稱。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有大熊貓、小熊貓、獼猴、大鯢等50餘種國家珍稀保護動物及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餘種國家珍稀保護植物。
「高山玩水」是天台山特色旅遊品牌,山有多高水有多長,彰顯了天台山「高山流水」的浪漫情懷,十八里香草溝、小九寨、花石海等景點的十餘個親水玩水項目,讓你在酷暑難賴的夏季與天台山的碧水山泉親密接觸,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清涼愜意。
茂密的原始森林,使你從喧囂和紛爭的塵世回歸到靜謐純朴的大自然;綿延起伏的山巒和神態各異的奇峰怪石,讓你領略天台山的美麗與神奇;一百零八座廟宇的遺跡與和尚衙門的傳說,展示了天台山曾經的輝煌和歷史的滄桑。
3.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景區的人文歷史
天台山景區, 坐落於浙江省東中部的天台山,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內仙居、臨海,北界容新昌。是馳譽海內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綿亘浙江東海之濱,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之分,上應台宿,故名天台,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濟公「活佛」的故鄉而聞名於世。景區內以「佛宗道源」著稱於世的天台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宗派天台宗的發祥地,又是中國道教南宗的本山。
4. 邛崍天台山的傳說故事
天台山文化
天台山在遠古洪荒時期,大禹治水路過蜀國時,曾選此山為台登高祭天,故得「天
台」之美名。漢末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正式易其名為「天台山」,天台山便增添了宗教文化內容。三國蜀漢之初,諸葛亮曾到臨邛察看「甲屯」墾植和開掘「火井」情況,乘坐「木椅車」上山眺望,留下了「天車坡」、「望軍頂」等地名。南北朝時期,西遊僧人普達舍耶雲游到此,創建了天台佛寺,隋唐時期,宗教漫延,初唐時火井縣令袁天罡尊崇道教,因而天台山以道家勢力為大。五代時,天台山又修一座規模宏大的城隍廟,兩宋時期,天台山儒、道、佛三教並存,三家爭山奪林,各營院園,道觀佛寺,官房多達百餘處,宗教勢力泛濫,各派矛盾百出,於是出現了州通判、推官駐山主政之事。其時有文同(北宋畫家)、陸游(南宋愛國詩人)等領銜管理天台山宗教事務。宋末及元代,天台山日漸衰微,於是又有明洪武年間「福琛開山」之事。明末(大順三年),張獻忠一支軍馬敗退時路過邛州夾門關,有天台山三千棍僧堵截,張部於是繞青草坡從天台山後山而上襲擊了宗教集團,於是天台山宮觀寺庵盡毀。清代,道家、佛家力圖光復宗教名山,但規模遠不及昔日。民國年間,天台山一帶兵匪肆虐,社會不安定,朝山之事幾乎滅絕。「文革」期間,天台山宗教文化遭到極大破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位於「文君故里」四川省邛崍市西南端,屬邛崍山脈,距成都110公里,距邛崍45公里,景區面積達192平方公里,山頂面積約40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天台山為國內罕見的箱狀向斜山地,丹霞地貌變化豐富
,山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成U字形,山勢亦由低到高,形成三級台地,故有「天台天台,登天之台」之說。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6℃,森林覆蓋率達94.4%,動植物種類豐富,有珙桐、紅豆杉、銀杏等20餘種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及大熊貓、紅腹角雉、大鯢等7種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目前天台山已納入四川省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的范圍。「山奇、石怪、水美、林幽」勢天台山享譽中外的特色。「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是天台山之靈,金龍河自天台山頂蜿蜒而下,形成長灘、疊溪、瀑布、海子……諸多景物借水幻化,向世人展示出一幅「九十里長河八百川,九千顆怪石兩千峰」的中國山水畫長卷。天台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早在遠古時代,天台山即為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巴蜀開明時期,古蜀國國王鱉靈在此「登高祭天」;漢代,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宋代,儒、佛、道「三教合流」,道觀、佛寺、官房多達108處,形成龐大的宗教山城。至今,天台山還留存有「和尚衙門」、「和尚街」、「雷音寺」、「第一禪林」等眾多罕見的歷史文化遺跡。天台山也是紅軍長征經過成都唯一戰斗和工作過的地方,成都市唯一的紅色旅遊區,景區的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當地特產:文君酒、文君綠茶、瓷胎竹編工藝品、邛陶、邛竹枚。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5. 天台的文化歷史有什麼
天台古時即為浙東名邑,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天台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夏、商、周三代,這里聚居甌越族,春秋戰國時屬越國和楚國。秦時屬閩中郡,漢朝先後屬會稽郡回浦縣和章安縣。三國吳大帝初年,劃出章安西北部設始平縣,黃龍三年,改稱南始平,並以現縣城所在地城關鎮為縣治,迄今未變,是台州設立的第一個縣。東晉時,境域已趨定型。從南朝到宋,縣名幾經更迭,先後曾稱唐興、天台、台興、至宋建隆元年(960年),更名為天台,沿用至今。
天台在明代形成了現在可見的老城區范圍,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呈三角形,俗稱「琵琶城」。東西向的中山東路(古泰寧街)、中山西路(古永清街)是古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代縣衙位於中山東路東端,未曾變動。孔廟和縣學也位於此路上。兩條路上分布較多的古建築、古商鋪和舊交易市場,如鎮東殿、東門戲台、孔廟、觀音堂、同壽堂葯店、梅昌記、糠行口糠行、高門檻木炭行等。
南北向的民主路、華光巷、四方塘路是古城縱向主要道路,也分布有許多歷史文化古跡,如吹鼓亭、齊氏祠堂、張士傑專祠、忠節祠、蒙館、張文郁故居。在四方塘路與五關里巷交叉處一帶,分布面積較大、較集中的明清古建築群,包括「五關里」、「聖旨門」、「葉氏大院」、「高門頭」、「五世同堂」、「長檐門」、「梅氏大院」七個民居群落。位於天台山的國清寺為省級文保單位,有「天台祖庭」之稱。在全縣范圍內散布2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方廣寺和石樑飛瀑摩崖、高明寺、華頂寺、華頂茅蓬、萬年寺、靈水橋、永福橋、張文郁墓、顧歡墓、陸蠡墓、瓶窯青瓷窯址等。在縣城內分布四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孔廟大成殿、義井、三井和臨川橋。
縣城北部的天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又是著名的佛、釋、道三教勝地,素有「佛宗道源」之稱,分布著國清、赤城、龍山、桐柏等歷史文化古跡群。天台人才薈萃、名僧高道輩出,同時,歷代名人慕天台山之勝,紛至沓來,給天台山留下了大量的詩文華章。天台人民也創造了豐富的民間文學、民間藝術和地方風味餚饌、名優特產
6. 山東日照濤雒關於天台山的傳說
海上仙山」形成於太古代,迄今已有20多億年的歷史。《竹書紀年》曰:「東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鰲背負之山也,浮游海內,不紀經年。惟女媧斬鰲足而立四極,見仙山無著,乃移於琅琊之濱」(日照古屬琅琊,離琅琊台20公里)。約20-30萬年前,遠古先民從沂源的溶洞中沿沂河沭河而下,追逐太陽而居,來到日照沿海,看到帶給人類溫暖和光明的太陽竟是神奇地從大海中洗浴之後出來的,於是天台山就成了遠古先民祭祀太陽神的地方。《山海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於甘淵」。天台山上仍留有人們祭祀的太陽神石、太陽神陵及其它太陽崇拜遺跡,山下則埋藏著6000-4000年前東方最大的都城堯王城遺址。春秋戰國時期,道教宗師河上公訪遍名山大川而獨愛天台並在此悟道授徒。琅琊人安期生在仙人台拜師河上公,采仙葯,煉仙丹,得道成仙。齊威王、齊宣王以至秦始皇、漢武帝,到天台山尋求仙葯和長生不老之法者絡繹不絕。魏晉竹林七賢之首嵇康游歷天台山時曾發出「大美不言,真人間仙境也!」的感嘆。「人間仙境」之名由此而來。天台山向人們展示的是其深厚的遠古歷史文化底蘊和一個自然天成的「人間仙境」。
這里有數萬年前的太陽部落遺址。遺址上有太陽部落用的沙發狀石椅,石椅靠背上刻畫著光芒四射的太陽圖案;還有石砌的圖騰柱,居住用的石頭房基,生活用的石盆、石磨、石臼、石火坑以及女巫和族長等人的積石冢等。遺址上出土過石球、石斧、石鐮、石箭頭、及各類生活或祭祀用陶器等舊石器或細石器時代文物。遺址周圍的山岩上刻有反應遠古時期先民生活的岩畫。這里是太陽崇拜文化的發源地。 天台山中有湯谷,湯谷之上有太陽神石和太陽神陵,有商王到東海來祭祀太陽時留下的石刻岩畫等遺跡,還有大量與太陽崇拜有關的故事與傳說。這里曾經是東夷先民祭祀祖先的聖地。天台山是堯王城古國的祭祀地。山上有帝俊的石祖像,有羲和積石冢和大羿、嫦娥、伯益的大墓,還有祭祀伯益的魁仙閣。山下湯谷中有祭祀羲和與女媧的老母洞和古莒國國君黎比公的祭祖碑,湯谷春秋大墓出土過雌雄青銅寶劍等重要歷史文物。
7. 有關天台山的的故事,或民間的也行.
王羲之在蘭亭修禊之前來到天台山,被神奇秀麗的天台山風景吸引住了,便在山頂住了下來。他盡情欣賞日出奇觀和雲濤霧海,這些風光勝景使他的書法也得到潤色。他不停地練字,不停地洗筆洗硯,竟把一個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這樣得名的。
有一天夜裡,王羲之在燈下練字,練呀練呀,白紙寫了一張又一張,鋪得滿地都是。夜深了他還逐個字逐個字細看著,思考著。對自己所寫的字,他還不滿足,又看又練,實在練得太疲倦了,握著筆伏在案上。
忽然,一陣清風過處,一朵白雲飄然而至,雲朵上有位鶴發銀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著他說:「你的字寫得不錯呀!」「哪裡,哪裡!」王羲之一邊讓坐,一邊謙虛地回答。他見這位老人仔仔細細地觀看自己寫得字,便請教說:「老丈啊,請您多多指正。」老人見王羲之一片誠心,說道:「你伸過手來。」王羲之心裡納悶,老人要做什麼呢?他見老人一本正經,不像開玩笑,便慢慢地伸了過去。
老人接過筆,笑容可掬地說:「我看你誠心誠意學寫字,讓你領悟一個筆訣,日後自有作用。」老人說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寫了一個字,然後點點頭說:「你會更快進步起來的。」說罷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地傳來一聲:「天台白雲……」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個「永」字,他比呀劃呀,寫呀練呀,終於領悟了:橫豎勾,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的訣竅,都體現在這「永」字上。白雲先生授的真是好筆訣!此後,王羲之練得更勤奮了,他的書法也更加灑脫了。
(7)天台山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天台山歷史沿革:
人文積淀深邃厚實,而且旅遊的區位條件也相當優越。天台是中國最早產茶地之一。天台山盛產優質高山茶葉--雲霧茶,還誕生了東方茶文化--中國茶道。"天台烏葯"品質獨特,是中醫的"長生不老葯"。
"石樑"牌高山蔬菜生長在千米高山,是無污染的綠色產品,已遠銷上海、山東、福建、江蘇及本省各城市,並出口到香港、澳門。 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創於天台山。
隋代古剎國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國內外天台宗信徒都要到國清寺朝拜祖庭。漢末高道葛玄煉丹的「仙山」桃溪,碧玉連環的「仙都」瓊台,道教「南宗」聖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
佛教「五百羅漢道場」石樑方廣寺。唐代詩僧寒山子隱居地寒石山。宋禪宗「五山十剎」之一萬年寺和全國重點寺院高明寺。「佛國仙山」還造就了無數神奇的傳說。千古流傳的漢朝劉晨、阮肇采葯遇仙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有千年古剎的國清講寺、天下奇觀的石樑飛瀑、避暑勝地的華頂國家森林公園、濟公故里的赤城山、人間仙境的瓊台仙谷、休閑天堂的天湖景區、樓台亭閣的濟公故居、風韻獨特的龍穿峽景區。
8. 天台為什麼稱為歷史文化名城
天台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國清寺成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桐柏宮為道教南宗祖庭。赤城山玉京洞為道教第六大洞天。2015年10月15日,國家旅遊局正式公告,天台山旅遊景區被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9. 天台名勝古跡的故事
天台縣位於浙江省東中部,台州市北部,東連寧海、三門兩縣,西接磐安縣,南鄰仙居縣與臨海市,北界新昌縣。總面積1432.1平方公里。縣境屬浙東丘陵山區,山丘佔82.3%,耕地佔13.7%,溪流山塘佔4%。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氣候宜人。水資源年平均總量12.37億立方米,水質良好。 礦藏有金、銀、銅、鉛、鋅等20種。三國吳大帝黃武至黃龍三年間(222~231)始置縣,名始平。五代吳越天寶元年(908)改名天台,後改台興。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復名天台,沿用至今。1949年5月24日,天台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
天台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南朝陳太建七年(575),高僧智率徒入山,在佛隴山南建草庵說法,先後22年,創佛教天台宗,傳至日本、朝鮮。國清寺成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
唐、宋時,高道司馬承禎和邑人張伯端先後居山隱修,桐柏宮成為道教南宗祖庭。赤城山玉京洞為道教第六大洞天。
天台又是山水畫家項容、高僧道濟(濟公)、植物學家陳詠、文史學者徐一夔、旅遊文學家齊周華、史地學家齊召南的故鄉,名詩人寒山子的隱居地。
石樑雪瀑、華頂歸雲、桃源春曉等「天台八景」以及天姥山萬馬渡等勝景名聞遐邇。
**1988年8月,國務院公布天台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2年又被列為「浙江省十大旅遊勝地」。風景區總面積達187.1平方公里,風景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古以來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勝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數來數去數不清」之說。天台山集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點是古、幽、青、奇。東晉文學家孫綽在《游天台山賦序》中描寫道:「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跡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寫下二篇游記,並將《游天台山日記》赫然標於《徐霞客游記》篇首。清代著名學者潘耒在游覽天台山後發出了浩嘆:「吾足跡半天下,所見名山嶽鎮多矣,大率山自為格,不能變換。掩眾美、羅諸長、出奇無窮、探索不盡者,其惟天台乎!……台山能有諸山之美,諸山不能盡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諸山可也,游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對天台山的自然景觀作了高度的評價。
天台山的自然景觀得天獨厚,人文景觀悠久燦爛。這里即有漢末高道葛玄煉丹的「仙山」桃溪,碧玉連環的「仙都」瓊台,道教「南宗」聖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又有佛教「五百羅漢道場」石樑方廣寺,隋代古剎國清寺,唐代詩僧寒山子隱居地寒石山,宋禪宗「五山十剎」之一萬年寺和全國重點寺院高明寺;還有那畫不盡的奇石、幽洞、飛瀑、清泉,說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異獸,因而獲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稱。
「佛國仙山」還造就了無數神奇的傳說。千古流傳的漢朝劉晨、阮肇采葯遇仙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天台山是天然的植物園和動物園,奇草異木、珍禽異獸極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有被稱為「長生不老葯」的烏葯和「救命仙草」的鐵皮石斛。尤其是廣布千米高山的雲錦杜鵑,齡逾百年,古干如鐵,虯枝如鉤,枝繁葉茂。每年暮春,淡紅、嫩黃之花競相開放,花大而艷,一樹千葩,團花錦簇,望之似錦若霞。樹之古、面之廣、花之盛,全國少見,為天台山一大植物奇觀。另外,還有大靈貓、 蘇門羚、雲豹等珍稀野生動物。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天台山的風景旅遊資源。
天台山不但自然風光奇麗秀美,人文積淀深邃厚實,而且旅遊的區位條件也相當優越。往東有「蔣介石故居」所在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雪竇山,北有「越中勝境」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和新昌大佛城相接,南有溫州雁盪山,西有浙中金華雙龍洞,蘭溪諸葛村和東方好萊塢──東陽橫店影視城,可謂旅遊要沖、黃金地帶。現在,以天台山為中心,涵蓋浙東的二小時旅遊經濟圈正逐步趨於成熟,浙江旅遊界為此編有「天台居中,游遍浙東」的順口溜。
天台是中國最早產茶地之一。天台山盛產優質高山茶葉——雲霧茶,還誕生了東方茶文化——中國茶道。天台山還盛產中葯材、有白術、茯苓、石斛等名貴葯材1000餘種,其中「天台烏葯」品質獨特,是中醫的「長生不老葯」。 「石樑」牌高山蔬菜生長在千米高山,是無污染的綠色產品,已遠銷上海、山東、福建、江蘇及本省各城市,並出口到香港、澳門。
浙江天台山獲最美十大宗教名山殊榮 經百萬網民網上投票,百位媒體記者、旅行社負責人、資深旅行家組成的「平民」專家,評選的「中國最美旅遊勝地排行榜」2009年3月6日新鮮出爐。浙江省天台山、普陀山榮獲中國最美十大宗教名山殊榮。
**天姥山
天姥橫天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這首名詩歌頌了天姥山的橫空氣勢。天姥山是新是一邑之主山。在縣東南圍30公里,由撥雲尖、細尖、大尖等群山組成。屬道教第16和60福地,層峰疊嶂,千態萬狀,蒼然天表。
會墅嶺 扼天姥山北道口,舊有鳥道可攀,今有盤山公路盤旋而上。嶺上台地氣候涼爽。過會墅嶺行5公里,能望見天姥主峰撥雲尖,因山頂常縈繞白雲,故名。登山回望,群山為小,北有芭蕉、斑竹兩大山(即大尖、細尖)遙遙相對,南至王會、牛牯、萬年諸山蜿蜒俯伏,西南有蓮花峰拜倒腳下。山上有姥姥岩、天姥鷹、天姥饃蹲牛岩、雞籠岩等。
天姥山不僅得名來自『王母』,而且以高雅文化名山著稱。晉朝前為人跡罕至的莽地區,南朝謝靈運「嘗自始寧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風光綺麗的天姥山,正處於此通道險要地段,名聲大振。謝靈運詩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雲霓,還期那可尋?」南朝宋元嘉間朝廷聞天姥美名,遣名畫師楷模山狀於白團扇上。唐李白、杜甫等追慕前賢高情,留下了《夢游天姥吟留別》、《壯游》等千古絕唱,遂使天姥山成為人們無限嚮往的神奇仙景。1993、94和99年,三次國際唐代文學和唐詩研究會在新昌召開,海內外130多家報刊雜志都報道了新昌天姥山勝景,在國內外有著較高的聲譽和地位。
**天台八景之——桃源春曉
位於天台縣城西北13公里的桃源坑中,景區面積3平方公里。桃源是一處富有神奇色彩的地方,相傳東漢時剡縣農民劉晨、阮肇來此采葯,迷路斷食,摘桃充飢,在桃溪邊遇見二位仙女,偕至洞府,結為伉麗。平日以對弈為樂。半年後思鄉心切,二女相送出溪口,返家一看,竟已歷七世。後來兩人再度來山,終於修仙上天。這個故事,始見於南朝臨川王劉義慶的《幽明錄》
**新天台八景絕句——
華頂夢嵐天低夢嵐里,夜靜茅蓬西。寒風不離去,原想偷暖意。
清溪唱晚清波盪蘆歌,晚景呈墨客。一舟半槳里,水天相應和。
百丈掬幽青山沒足跡,秀水陶醉意。幽然掬潭水,攜手兩依依。
珠簾掩秀青絲舞珠簾,綠樹點羽燕。漣漪輕回轉,盈盈許奇緣。
萬馬懷古秋蕭渡無人,弦斷人有哽。千朝偏遠地,多情勾思魂。
寒湖泛舟山靄入碧綢,酒香拂垂柳。相顧燃情語,緊擁在扁舟。
桃源含香白石落春桃,乳月淌醴酪。仙窟燭紅里,倩影對玉嬌。
九遮吐蘭一山景還幽,九月天更秀。吐蘭蝴蝶谷,香衣浴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