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政黨發展歷史

政黨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4 15:08:35

A.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

  1.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了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於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當中,逐步傳播開來。

  2. 1918年4月,毛澤東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發起成立了「新民學會」。1919年7月,李大釗組織了「少年中國學會」。不久,周恩來和郭隆真等人組織了「覺悟社」。當時,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釗和陳獨秀。

  3. 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斯基等來華,先後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成立共產黨。之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於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十二人,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

  4. 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制訂了我黨的第一個綱領。規定了黨支的奮斗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達到共產主義」。大會選舉了中央領導機構,由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5.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為新民主主義而斗爭的過程中,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其間經受了1927年和1934年兩次嚴重失敗的痛苦考驗。經過長期武裝斗爭和各年方面、各種形式斗爭的密切配合,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6.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次高潮。同時,建立了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核心的國共兩黨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統一戰線,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勝利地舉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摧毀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7.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8月7日,黨中央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9月,毛澤東同湖南省委領導了湖南、江西邊界的秋收起義。隨後,湘鄂贛粵各地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和其他許多地區的起義先後爆發。自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1928年,黨在全國各地領導武裝起義100多次,開始進入創建紅軍和發動土地革命的新時期。

  8.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針對當時實際情況,毛澤東同志多次重申黨的二大提出的關於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規化,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思想,指出了中國的出路在於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並進而轉入社會主義。

  9.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勝利充分說明: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謀任何私利的政黨雖敢於並善於領導人民百折不撓地向敵人作斗爭的政黨。中國各族人民從親身經歷中看到了這個事實,人而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實現了我國歷史上空前的民族統一和團結。

  10. 1957年,毛澤東同志也曾提出了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問題。但是,毛澤東現場在此之後的一個時期內,逐步誇大了確實存在的階級斗爭的嚴重程度,提出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隨後發展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錯誤理論,致使在不少場合混淆了敵我,造成了階級斗爭擴大化,終於釀成了「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長時間的嚴重錯誤。

  11. 1976年10月,黨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粉碎了「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12. 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其中包括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作出了把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了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

  13.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就在於它真正開始了全面的、堅決的、依靠群眾和深思熟慮的撥亂反正,開始了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傾錯誤,使用權黨重新加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軌道上來。

B. 黨發展歷史的簡介。

19世紀中葉的中國,飽受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不甘屈辱的孫中山首先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他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由於中國舊社會性質未能改變,中國的先進分子繼續探尋救國救民的新途徑。

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學生群眾的反帝愛國運動。經過這場運動,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革命知識分子,認識到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強大力量,開始到工人中去進行宣傳發動工作,並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1920年8月,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成立。從1920年秋到1921年春,北京、廣州、武漢、長沙、濟南等地陸續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在日本和法國也建立了旅日、旅法支部。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參加大會的有來自七個地區的53名黨員的12名代表:李達、李漢俊(上海)、張國燾、劉仁靜(北京)、毛澤東、何叔衡(長沙)、董必武、陳潭秋(武漢)、王盡美、鄧恩銘(濟南)、陳公博(廣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參加了會議。會議最後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積極投身到實際的革命活動中去。為了開展工人運動,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

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和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罷工,掀起中國工人運動的高潮。

1923年6月,黨的三大在廣州召開,廣東黨組織派譚平山、馮菊坡、阮嘯仙、劉爾嵩等為代表出席。大會確定了國共合作的方針,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4年1月,孫中山主持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有20多位共產黨員參加了這次大會。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國共合作實現後,以廣州為中心,開創了一個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中共廣東區委負責人周恩來、陳延年和彭湃、蘇兆征等推動工農運動迅猛發展。經共產黨人提議,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自1924年7月起在廣州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先後由共產黨人彭湃、羅綺園、阮嘯仙、譚植棠、毛澤東等主持,培養了一大批農民運動的骨幹。

1925年5月,在上海的日本資本家、英國巡捕搶殺工人顧正紅(共產黨員)和群眾十多人,遂爆發席捲全國的反對帝國主義的五卅運動。為聲援上海工人斗爭,6月,省港2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堅持斗爭16個月之久。在工農運動蓬勃發展的有利形勢下,國共兩黨合作,舉行東征和南討,統一了廣東,為北伐准備了後方基地。

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葉挺獨立團當先鋒,在革命軍其他部隊配合下,於8月下旬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擊潰了北洋軍閥吳佩孚主力,並先後佔領漢陽、漢口和武昌。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大革命失敗。

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率領北伐軍2萬多人舉行「八一」南昌起義。黨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隨後,黨在全國各地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著名的有:毛澤東在湖南領導秋收起義;同年12月11日,張太雷和楊殷、葉挺、葉劍英等領導廣州起義。此外,從同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廣東各地工農武裝舉行了100多次起義,建立了海豐、陸豐等蘇維埃政權。

C. 台灣各黨派的歷史發展

台灣各黨派的歷史發展如下:

1、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成立於1894年,自1949年遷台後,一直以「執政黨」身份掌控台灣政局。在2000年3月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因國民黨本身分裂導致票源分散,而喪失「執政權」,淪為在野黨。 直至2008年3月22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中國國民黨籍候選人馬英九蕭萬長獲勝,國民黨重新執政。國民黨現任黨主席為江啟臣 ,名譽主席為吳伯雄、連戰。

2、民進黨

1986年9月28日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追求「民主自由」、主張「台灣獨立」的各股「黨外」勢力合組建成「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打破了國民黨長期「一黨專制」的局面。民進黨成立後,一直穩步發展,並在2000年3月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

因國民黨陣營的分裂而漁翁得利,一夕之間成為「執政黨」。在200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敗選,再次淪為在野黨。民進黨現任黨主席為卓榮泰。

3、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2019年08月06日開創黨大會,大會之前的會前會,應到110人、實到72人,過半黨員出席並通過章程,柯文哲以63票擔任首任黨主席。根據章程,黨主席任期4年,得連選連任。

4、親民黨

2000年3月31日,獨立參選人宋楚瑜憑借在200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選舉中所贏取的466萬票,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為宗旨的親民黨,並逐步發展為國民黨、民進黨之外的台灣第3大黨。親民黨現任黨主席為宋楚瑜。

5、新黨

1993年8月10日,趙少康、王建煊等7名國民黨中生代「立委」因不滿李登輝日益偏離「九二共識」,推行「台獨」分裂路線而另組新黨。認同孫中山先生的理念,追求民族統一、政治民主、民生均富的目標。新黨現任黨主席為吳成典。



(3)政黨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新網2014年1月15日電 據台灣《旺報》報道,台灣方面大陸委員會前副主委、台灣政治大學教授童振源14日表示,鑒於台灣內部沖突源於兩岸議題,所以集合跨黨派人士成立了兩岸政策協會,希望搭建藍綠、產官學研、兩岸等3個交流平台。

兩岸政策協會在今年1月1日成立,組成第一屆顧問與理監事團隊,並由台灣跨黨派人士組成,童振源擔任理事長。高級顧問包括曾任台灣海基會董事長的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曾任陸委會主委的台灣大學教授陳明通。

前台灣「行政院長」謝長廷與曾任「安全會議秘書長」的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童振源指出,藍綠之間的分歧、對抗,主要是因為兩岸議題,國、共兩黨之間的溝通甚至比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溝通更加容易。

加上目前國、民兩黨之間沒有溝通平台,所以兩岸政策協會首要任務就是希望搭建「藍綠平台」,讓台灣朝野之間有對話基礎。

D. 中國政黨的發展歷程

中國政黨的發展,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19世紀末至辛亥革命這是中國政黨產生和最初發展的時期。中國古代雖然早有「朋黨」、「同黨」等名稱,但科學意義上的政黨是近代才出現的。1840年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在外國資本主義的刺激下,中國的資本主義企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到19世紀70~80年代,終於形成了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在1894年甲午戰爭至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隨之變成了一支政治力量。面對中華民族的危亡,他們提出了救亡圖存、變法圖強的要求,並為此展開了初步的政治斗爭。與此同時,從19世紀70年代起,主張向西方學習的知識分子逐漸將西方的政黨政治介紹到國內,為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斗爭提供了一個新的武器。由於受中國歷史上「結黨營私」的傳統偏見的束縛,這時成立的政黨一般都沒有冠以黨的名稱,通常稱為「會」或「社」。當時民族資產階級的中下層勢力較弱,政黨活動首先始於上層。政黨斗爭的中心是革命還是改良,即推翻還是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1895~1898年戊戌變法時期,資產階級改良派康有為、梁啟超等組織的強學會、南學會、保國會等,開始具有政黨色彩。1894年11月24日,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的華僑中創立了興中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政黨 (見彩圖)。

這個時期還成立了許多介於國共兩黨之間的中間黨派。支持國民黨的主要有:國家主義派曾琦、李璜於1923年12月在巴黎近郊成立的中國青年黨(1924年秋其中心移至國內);標榜國家社會主義的張君勱於1934年10月成立的中國國家社會黨(1946年 8月與其他黨合並為中國民主社會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它們曾擁護國共兩黨合作抗戰,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1946年國民黨發動內戰後,很快投靠國民黨,支持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最早開展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及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的民主黨派有:國民黨左派鄧演達等於1930年成立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1935年11月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李濟深、陳銘樞等於1933年11月成立的生產人民黨及1935年7、8月間成立的中華民族革命同盟;沈鈞儒等於1936年5、6月間成立的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1945年冬改名為中國人民救國會)。在抗日戰爭時期,一些民主黨派隨著民主憲政運動的發展,於1941年 3月共同組成了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其前身為1939年1月成立的統一建國同志會,1944年9月改為中國民主同盟),他們大多擁護共產黨的主張,反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到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斗爭激化,同時又成立了一些新的政黨。1945年12月黃炎培等於重慶成立中國民主建國會,馬敘倫等於上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1946年 5月許德珩等於重慶成立九三學社;1947年 2月章伯鈞等將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改組成中國農工民主黨;同年 5月中國致公黨在香港完成改組工作(1925年10月成立於美國舊金山);同年11月謝雪紅等於香港成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1948年 1月在香港成立由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組成的,以宋慶齡為名譽主席、李濟深為主席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這些民主黨派站在共產黨一邊,反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同盟軍,是民主運動的一支有生力量,在推動愛國民主運動、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這是中國政黨發展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8個民主黨派,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基礎上繼續同中國共產黨合作。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原來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具有階級聯盟性質的民主黨派,逐漸變成了各自聯系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成為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各民主黨派是參政議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堅持和完善這種政黨體制和政治協商制度,切實發揮各民主黨派和各界愛國人士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有利於堅持和改善共產黨的領導,有利於廣泛聯系和團結各階層群眾。
中國國民黨及其追隨者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退居台灣後,長期以來台灣省只有這三個政黨,並一直由國民黨執政。1986年 9月28日,台灣出現了代表中產階級的民主進步黨,它主張與大陸和平競爭。1989年,民進黨在「立法委員」選舉中獲得21個「立法委員」席位,在「縣市長」選舉中獲得6個縣長席位,成為台灣省僅次於中國國民黨的主要政黨。該黨1990年通過「台灣事實主權獨立」決議案,公開主張「台灣獨立」。1991年10月民進黨「五大」又將「台灣獨立」與「建立台灣共和國」的主張列入黨綱,加快「台獨」步伐。1987年 7月,國民黨當局宣布在台灣地區解除實施了30多年的戒嚴令後,台灣省出現了台灣工黨、中國民眾黨、台灣自由民主黨、台灣中國自由黨、中國民主正義黨等數十個政黨。其中1987年12月6日成立的台灣工黨影響較大,它宣布以「勞動人民為主體」,「以和平民主方式」「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平等與政治民主」,主張加強海峽兩岸的交流與來往,以民主、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到1990年,在台灣包括中國國民黨在內的政黨共有50多個。

E. 日本政黨的發展史

日本民主黨成立於1998年4月27日, 勢力從戰後的一個小黨漸漸增強到今日的第二大黨。日本民主黨由四 個由自民黨分裂出、成立較早的反對黨合並而成,這四個政黨包括了,日本民主黨,好統治黨(Minseito),新進黨(ShintoYuai)和民主改革黨。
民主黨於成立之初在眾議院有九十三席,在參議院則有三十八席。通過大選逐漸壯大起來,2000年與日本自由黨合並後,成為日本最大在野黨,僅次於自民黨的日本第二大政黨2003年10月22日,在民主黨主席的演說之中發表聲明,並表示由自民黨所組成的日本政府應該放棄軍事武力及許多重大的左派主張使得民主黨獲得眾多日本人民的支持。因此,民主黨的議席更快速的成長為178席。並成為自由民主黨的主要競爭對手。
2004年7月,日本第20屆參議院選舉,民主黨獲得50席,不僅超過執政的自民黨,且刷新了在野政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所獲議席的歷史紀錄。這一結果顯示日本兩大政黨主導政壇的趨勢更加明朗。2004年7月,民主黨在日本參議院選舉中再次獲勝,總席位增至109個席位,成為參議院第一大黨。 從2006年4月起,小澤一郎出任民主黨領導人。2009年5月11日,小澤一郎因其首席秘書涉嫌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迫於壓力宣布辭職。5月16日,民主黨舉行該黨代表(即黨首)選舉,現任幹事長鳩山由紀夫擊敗對手副代表岡田克也當選新一任代表。
第45屆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最終結果於2009年8月31日凌晨揭曉。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獲得眾議院全部480個議席中308席,超過控制眾議院各個常設委員會的絕對穩定多數269席,取得空前勝利。 日本民主黨總裁鳩山由紀夫出任日本首相。
日本民主黨主張推行民主、穩健的政治路線,構築新自由社會。對內主張建立自由、透明和公開的經濟社 會體系,並推動其日趨完善和成熟發展。主張在著力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要兼顧社會公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對外關系中,主張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營造和平、自由和公開的國際環境。在雙邊關系中主張優先考慮與美國的同盟,並努力培養與中國、韓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友好互信關系。 日本民主黨的以「建立自由與安心的社會」為號召,政策包括要求日本政治「脫官僚」,反對「政治精英、政府官僚、產業界三者緊密結合的鐵三角關系」、建立透明與公正的規范、實現共生社會、國民主權原則、在國際上建立可信賴的國家。現在作為日本的在野黨。民主黨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可是,小澤一郎主張,天皇參拜靖國神社。
民主黨屬溫和保守型政黨,主張推行民主、穩健的政治路線,並主張加強與亞洲各國開展外交活動,深化經濟關系,強調對華發展友好合作關系。該黨支持基礎主要為工會組織和市民工薪階層,其黨員主要為年輕的職業人士,包括政府官員、律師、醫生、銀行家和新聞工作人員等。 前黨首前原的政策主張保守色彩較重。他積極主張修改日本憲法,強調應該刪除憲法第九條第二款,要求日本擁有陸海空戰爭力量,日本應該擁有集體自衛權,主張強化日美軍事同盟關系。 民主黨主張修憲和強化日美同盟,前原被稱為「日本的布萊爾」,他關於稅金等政策的主張也被認為與布萊爾的「第三條道路」相仿。但外界對前原誠司能在多大程度上貫徹其重建民主黨的宣言表示疑慮。當選黨首後,前原表示不會維護「勞動組合」及業界團體這些民主黨歷來支持層的既得利益,他宣稱,「如果民主黨與勞動組合及業界團體的意見相異,會毅然提出並有與其對峙的勇氣」。不過,民主黨內舊社會黨和舊民社黨勢力與「勞動組合」關系歷來深厚,而且黨內舊自民黨勢力也多受到業界團體的照顧,外界對前原誠司如何才能發揮「勇氣」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F. 黨的發展歷史

21年建黨,初期主要搞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和國民黨聯合。27年遭到國民黨的屠殺專,損失慘重。認屬識到武裝力量的重要性。南昌起義有了自己的軍隊,之後建立根據地,打游擊。力量重新壯大的過程中遭到國民黨的圍剿,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開始長征,一路宣傳思想,中間湘江一站,損失大半,差點再次滅亡。張國燾又分裂中央,造成西路軍的悲劇。長征勝利後,在延安開始指揮中國革命,號召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敵後抗戰。46年和國民黨談判破裂後,開始內戰。三大戰役基本掃除國民黨的主要力量,之後蔣介石逃奔台灣,之後又和平解決西藏問題,統一大陸。49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G. 英國政黨的歷史沿革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在議會內部形成了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政治派別。 1679年
議會就詹姆斯公爵(後來的詹姆斯二世)王位繼承權問題展開激烈爭論,反對詹姆斯公爵有王位繼承權的議員們被政敵斥為輝格(Whig,蘇格蘭強盜),贊成詹姆斯公爵有王位繼承權的議員們則被對方罵作托利(Tory,愛爾蘭信仰天主教的歹徒)。以後兩派逐漸以此自稱,形成兩個政治派別。輝格黨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主張限制王權,提高議會權力;托利黨代表地主貴族利益,維護君主特權。
1688年
兩黨由於一致反對詹姆斯二世而走向合作,共同以政變方式發動「光榮革命」。輝格黨在政變中起了主要作用,政變後成為執政黨。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托利黨人成分逐步發生變化,輝格黨內的部分土地貴族、銀行家、軍火商和官僚政客加入托利黨,使該黨實力增強,而輝格黨因其分裂逐步喪失了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統治地位。
1783~1830年
托利黨執政。輝格黨和托利黨輪流組閣時期,黨派活動只限於議會內部。19世紀3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社會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形成了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同時,英國統治階級內部也發生變化,形成了代表土地貴族、金融貴族和大商人利益的保守勢力與代表工業資產階級利益的改革勢力。前者以土地貴族為核心,在原托利黨的基礎上組成保守黨;後者以熱心於自由貿易的工廠主為核心,在原輝格黨的基礎上組成自由黨。
1832年
選舉改革以後,擴大了普選權。為爭奪選民,獲取議會多數,兩黨競相發展自己的議會外組織,建立選區協會,作為競選機構。隨著議會和兩黨制的確立及發展,兩黨在19世紀中葉都成為有嚴密的中央和地方組織的全國性政黨,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被壟斷資本主義代替後,保守黨逐步由土地貴族的黨變為壟斷資產階級的黨。與此同時,自由黨逐步衰落,該黨主張的自由貿易政策使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壟斷地位,大批工業資本家轉向保守黨。
20世紀初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工人隊伍的不斷壯大,工黨崛起。從1924年開始,工黨取代自由黨,與保守黨輪流執政。到80年代末,英國除保守黨和工黨兩大政黨外,還有社會自由民主黨、社會民主黨、英國共產黨、合作黨、威爾士民族黨、蘇格蘭民族黨、民族陣線以及英國革命共產主義同盟等。 英國兩黨制的形成、發展大體上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輝格黨與托利黨先後執政時期
1714年喬治一世即位後,英國逐漸形成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由議會多數黨領袖主持內閣的憲法慣例,從而使內閣被議會多數黨控制。輝格黨和托利黨依據議會席位多少的變化而輪流組閣,為兩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保守黨與自由黨輪流執政時期
在這個階段中,兩黨從議會內的政黨發展為全國性的、群眾性的政黨,這是兩黨制形成的基本條件和重要標志。經過多次議會改革,徹底改變了下院與上院、王室之間的力量對比,國王成為虛君,削弱了上院的權力,提高了下院的地位。在此基礎上確立了兩黨制。
第三階段——兩黨制逐步完備
第三階段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兩黨制逐步完備。保守黨於1907年首創影子內閣,以後凡在大選中獲得下院次多數議席的政黨則成為法定的反對黨。反對黨在議會中有可能通過不信任投票取代執政黨的地位。

H. 全世界百年歷史以上的政黨有哪些

1、目前世界上的共產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古巴共產黨、朝鮮勞動黨、越南共產黨。

2、共產黨信仰共產主義,共產黨執政的國家主要有五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古巴共和國。

3、共產主義政黨在早期的指導思想是相對一致的,即由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到馬克思主義,再發展到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正式寫入黨章。

4、當代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大不相同,主要表現為三種傾向。首先是一個委託與中國古代四大執政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同時增加本地化趨勢的指導思想,另一個在西歐和日本三方代表共產黨-列寧主義倡導普世價值的趨勢,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和美國的葡萄牙共產黨和非洲和亞洲最繼續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代表了提法的趨勢。

(8)政黨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1、共產主義是建立在馬克思恩格斯思想基礎上的一種政治觀點和思想體系。共產主義主張消除生產資料私有制,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實現人類的自我解放。

它也是一個社會化的集體大批量生產的社會,面對邪惡勢力會團結起來。共產主義者認為,在未來,所有階級社會最終將過渡到人人取其所需的共產主義社會,人類社會的意識形態將進入高級階段。

2、共產主義的本質特徵是人民當家作主。也就是說,民主與自由是公共社會與私人社會的根本區別。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是不可避免的結果,因為有強大的社會生產力產生了豐富的物質基礎,人類形體的整體意識也會逐漸改善,與此同時,意識到「計算」私人所有權的分布形式是落後的社會形式,並且成為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3、方或一定階級或階層人士的社會,為了實現某個目標有計劃地組織政治組織、社會承認的組織和擴張其合法權利主張,它還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以獲得或維持權力,或影響政治權力的行使和發揮自己的作用。

4、政黨是階級斗爭的工具。中國工人階級在革命斗爭中創立了自己的黨——中國共產黨。政黨是以執政為目標的政治組織。在代議制民主中,政黨通常通過競選來爭取執政,有時也會組成政治聯盟,必要時聯合執政。

5、政黨通常有明確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對國家和社會問題有自己的主張。他們建立政治平台,展示願景。政黨是統治階級的政治組織,其組織形式由統治階級決定。一個政黨內部統治階級的形成和執政黨內部N個政黨的形成,是當今國際社會的政治生態。

閱讀全文

與政黨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