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遼金歷史對中國歷史有什麼推動作用
促進了民族融合。
B. 了解「遼」歷史的進來看下!
契丹貴族的腐敗與遼朝滅亡
契丹貴族曾以鐵騎征室韋,滅渤海,長驅中原,降服漠北諸部,開疆「幅員萬里」;後又臣西夏、高麗,迫使北宋為兄弟國。可是在200年後的1114年,當屬部生女真阿骨打以2500兵起事,卻連敗其數十萬大軍,並於1125年將契丹國滅亡了。其原因,主要不在女真族的崛興,而是以契丹朝廷為代表的貴族集團的腐敗。
遼聖宗以後的興宗、道宗、天祚三朝,契丹貴族的腐敗一朝甚於一朝。腐敗最集中表現在,崇佛耽樂,不惜國力民貲,造成國勢衰弱,民不聊生;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恤社稷安危,爭權奪利,互相殘殺,造成統治集團猜忌傾軋,分崩離析。
契丹國中葉以後的君主,不以勤政取信於民,卻把有限的貨財肆意揮霍,境內遍造寺觀,企圖通過崇佛迷信活動來麻痹人民,維持其統治。興宗初即位。由母肖太後執政。她「淫威肆行,刑政弛紊」。興宗親政後,先「召僧論佛法」,繼以鑄銀佛像於開泰寺,又以城邑與其弟重元賭博連輸幾座。道宗當政,不僅出現一日祝發為僧尼者3000餘人、「飯僧尼三十六萬」,而且授園釋、法鈞二僧皆守司空,並請僧「設壇於內殿」。1059年(遼清寧五年),又令修大吳天寺,費18萬貫,後重修造塔又費10餘萬貫,總計在33萬貫上下。1067年,朝廷下旨征戶部欠款,全國才44萬,可見耗費之巨。。道宗晚年昏愚至極,用人不能自擇,竟令各擲骰子,「以采勝者官之」。降至天祚,其昏庸更超過祖輩。初登位,即「放戒於內庭」,寄佛保佑。在位期間,嬖倖用事,委任非人,而自己又不省政事,好畋獵,沈溺於聲色犬馬之中。當阿骨打進攻寧江州,仍在慶州射鹿,聞之竟「不介意」。至1121年(保大元年)女真兵攻克上京,年年丟城失地,而他仍狩獵如常。特別在出現貴族耶律章奴之變、金兵已取遼東京地、境內人民紛紛起義的1117年(遼天慶七年),竟七月獵秋山,八月獵狘斯那裡山,9月獵輞子山,不恤國政達於極點。
契丹貴族的愚庸腐朽,給各族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就在國力還較殷富的興宗時,已出現「比年以來,群黎凋弊」。道宗時,在上京、南京地區「許良人自鬻」求活路。到了天祚時,遼河以西的乾、顯、宜、錦、興中等州路,竟出現「民削榆皮食之,既而人相食」。被逼得走投無路的各族人民,當阿骨打未起兵前,已有「李弘以左道聚眾為亂」;阿骨打起兵後,紛紛揭竿而起:東有前述的渤海高永昌自立稱帝,和先後繼踵的「東路諸州盜賊蜂起」,鐵驪、兀惹等叛入女真;內地的春州2000餘渤海戶繼古欲後而反,安生兒和張高兒等擁眾20餘萬攻城略地,張撒八誘中京射糧軍「潛號」;南有董龐兒聚眾萬余樹起義旗;北和西邊的烏古、敵烈、阻卜等,或叛歸女真,或執契丹地方官以叛。
另一方面,契丹貴族集團,自興宗朝開始,以皇族與後族為中心的派系爭權奪利,互相殘殺愈演愈烈,以致到國家危亡之機,自樹旗號,各奔東西,從而加速了遼朝的滅亡。前面談及,興宗初即位是母後肖氏聽政,她逼殺齊天皇後後,更專橫跋扈,濫殺無辜,不僅「諸舅滿朝,權勢的奕」,連「後家奴隸咸無勞績,皆授防、團、節度使,至於出入宮掖,詆幔朝臣,賣官鬻爵,殘毒番漢」。她又秘密籌劃廢興宗,「立少子重元」。興宗「懼內難」,將她幽而廢之,旋捕獲諸舅,或殺或徙,並誅其黨羽。為後族推崇的重元,因告密得興宗器重,「許以千秋萬歲後傳位」,由是「驕縱不法」。興宗死,位傳於子(道宗),盡管道宗尊重元為皇太叔,拜天下兵馬大元帥,但重元權欲熏心,在於涅魯古及一些後族和部落首領的鼓動下,結黨400餘人,於1063年(遼清寧九年)「誘脅弩手軍犯行宮」。失敗後,重元自殺,逆黨多被捕。耶律乙辛因平亂有功,擢為南(一作北)院樞密使,威權傾動一時。據《焚椒錄》,「惟後家不肯相下,乙辛每為怏怏」。為了排除異己,乙辛設計製造了誣陷宣懿皇後案。宣懿死,皇太子順宗發誓不殺乙辛,「不為人子」,於是乙辛又製造陷害太子案。兩案受牽連者或被誅殺,或被黜陟,後族勢力受到嚴重打擊。然而利令智昏的乙辛輩,又想通過立和魯斡之子耶律淳為皇儲,完全握控朝廷大權,於是在道宗出獵時,「奏留皇孫」,企圖達到廢嫡立庶的目的。在肖兀納進諫後,道宗始疑乙辛有奸;繼又發覺狩獵中扈從官屬多隨乙辛,遂「惡之」。乙辛後謀「奔宋」被殺。道宗死,孫天祚即位。天祚為宣懿孫、順宗子,過去黨護宣懿後和順宗的人物又逐漸被起用,大權落到後族一派手裡。女真兵起,遼軍接連敗潰,先後又出現古欲反叛和鐵驪、兀惹叛歸女真,皇族勢力視奪權時機已到,故又有耶律章奴謀立耶律淳之變。失敗後被擒殺的貴族達200餘人。後族肖奉先恐妹元妃所生子秦王不得繼立,又製造誣陷大將耶律余靚(一作睹)等謀立晉王案,使文妃、晉王等或被殺,或被「賜死」,余靚率部叛投女真。到了天祚西逃夾山,皇族勢力的奚王回離保與耶律大石等再度在南京立耶律淳,稱夭錫皇帝,並降天祚帝為湘陰王。不久淳死,妻德妃稱制。當金兵南進居庸關,回離保居箭可山自立,不久為耶律阿古只等所殺;而德妃和大石等奔投天祚,天祚怒斬德妃,責大石。大石見不被容,遂殺肖乙薛等,自立為王,率軍北行,後西遷。與此同時,又有耶律敵烈等劫天祚次子雅里北走,立之為主。
C. 遼寧省 歷史教育意義的地方
旅順水師營會見所舊址:
1904年爆發了為爭奪中國領土而進行的日俄戰爭,以俄國戰敗而告終。1905年1月5日,日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與沙俄旅順要塞司令斯特賽爾在此正式簽訂了俄軍投降書。戰後,日軍修築此碑,碑基座為青色花崗岩,碑身為漢白玉,上書"水師營會見所"。現在它已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用武力侵略瓜分中國罪行的見證。
撫順戰犯管理所遺址:
撫順戰犯管理所陳列館位於撫順市新撫區寧遠街高爾山下,佔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原為「遼東第三監獄」,1950年6月成為一所改造國內外戰犯的監獄。這里從1950年7月至1975年3月,先後關押975名日本侵華戰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等71名偽滿洲國戰犯,354名國民黨戰犯,把他們改造教育成為新人。 1987年在全面整修的基礎上,設置了包括「改造日本戰犯」、「改造末代皇帝溥儀」、「戰犯生活區、監室及勞動場所」三部分的撫順戰犯管理所陳列館,還辟有「體驗戰犯改造生活」特殊旅遊項目。
旅順大和旅館舊址:
大和旅館舊址位於旅順新市區文化路30號。這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地方,1931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九?一八"事變後,被日本人扶持,曾在此居留105天,給此地留下一個歷史的後話。後來這位清朝末代皇帝往長春當了"滿洲國"傀儡皇帝。 這里原來是沙俄統治時期俄籍華人承包商紀鳳台的私人住宅。原為二層歐式樓房,佔地4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 日本於日俄戰爭結束後,在1906年將其改為由滿鐵株式會社經營的「大和旅館」。1931年11月18日,在日本關東軍的策劃和挾持下,清末代皇帝溥儀來到旅順就住在這里。日本軍方嚴密封鎖溥儀帶來的消息,使溥儀在旅順被軟禁起來,沒有自由,也沒有任何權利。日本的目的是在旅順策劃成立滿洲國,最後達成了建立偽滿洲國的協議並擬定了內閣組成名單,12月19日,由關東軍控制的漢奸組織「全滿洲會議」的9名代表自沈陽來旅順「請駕」,擁溥儀出任「新國家執政」。3月6日,溥儀攜皇後婉容及其隨從由旅順起航,8日到達長春。最終日本策劃的丑劇宣告流產。 解放後,這座建築被蘇軍接管,1955年旅順解放,移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至今。但是這里至今依然保留著當年的建築特色,回味歷史,不盡讓人們無限感懷。
旅順肅親王府遺址:
肅親王府位於旅順新市區新華大街9號,為磚石結構俄式二層樓房建築,圍牆內佔地面積為2700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470平方米,這棟樓房原是俄國人的別墅,日俄戰爭後歸日本人所有,1912年2月,清肅親王在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清王朝覆滅後由北京逃亡到旅順。日本軍方將這棟樓房辟為肅親王府。 肅親王名善耆,為清太宗太極長子豪格的第十代直系子孫。在清政府內任民政部尚書,鑲紅旗漢軍都統,軍咨大臣等要職。1912年2月,日本參謀本部的高山大佐和日本浪人川島浪速與肅親王等策劃成立「蒙滿王國」,並在日本黑龍會的支持下組織了宗社黨。肅親王的復辟活動,得到了日本財閥的資助。 1941年,肅親王為進一步取得日本軍國主義的支持信任,幫助他實現復辟清室的夢想,將自己的第十四女金璧輝過繼給曾擔任過乃木希典翻譯官的川島浪速作義女並改名為川島芳子。 1922年,肅親王善耆病亡。他的生平和為復辟清室的「功績」都記載在一塊立於王府院內的碑石上,並有肅親王本人半身銅像一座。解放後碑石被砸斷推倒,銅像亦下落不明。後來殘碑下半截被發現,現藏於旅順監獄舊址保管所。 旅順肅親王府現屬部隊駐地,此建築物外部經過修繕,原貌已改變,但內部基本保持原樣。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鞍山小孤山人類遺址:
又稱「仙人洞」。座落鞍山海城東南45公里處,是天然石洞。洞口寬敞,洞寬4.9米,縱深22.5米。洞門上方刻有"王洞"二字,據查是明萬曆年間所立。洞中挖掘出舊石器時代晚期與新石器時代文化遺跡和遺物,距今約4萬年至1萬年,與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文化相似,填補了鞍山地區舊石器時代文化空白。
旅順清南子彈庫:
滿清末年,歷經兩次鴉片戰爭的沖擊,清廷政府的部分官員開始領教到"西洋"堅船利炮的厲害,洋務運動開始興起。
1880年,在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力主下"大清帝國"開始著手在旅順修建軍港。為增強防衛能力,先後在陸地海岸構築了多處炮台,配備了近百門火炮――僅在模珠礁炮台就置炮8門;另為戰時需要還建起多座彈葯庫,南子彈庫就是其中主要的一座。子彈庫坐落於現旅順黃金山浴場和模珠礁間突出的海角上,外觀看去,面積不大:東西長約50米,南北寬2O多(主庫兩側另分建東、西兩座小庫),令人很難想到隱蔽的外表下面其實是一座近萬平方米容積的大型彈葯庫。庫房牆體上刻嵌的"虎踞"、"龍盤"幾個大字據稱是李大臣的手筆。庫藏彈葯主要供應附近海岸炮台使用,甲午戰爭中,此庫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至今這座地穴式的彈葯庫依然保存完整,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內陳鑄鐵古炮和中、俄各個歷史時期的炮彈及不同型號火炮等。
沈陽東北大學舊址:
東北大學舊址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北陵大街東側。1923年開始籌建,至1930年陸續建成。 東北大學是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由奉天和黑龍江兩省聯合創辦的高等學府,是20世紀初在東北地區建立的規模最大的一所由文、法、理、工、教育五個學院組成的綜合性大學。1928年張學良任校長後,實行男女同校,增設學院,延聘教授,大力發展體育。一批著名學者如章士釗、梁思成等在此任教。學校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革命和建設人才,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東北大學舊址建築採用中西結合的建築形式,主要建築各具特色,保存完好,為近代優秀建築群,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沈陽昭陵:
昭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沈陽市區北郊,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因坐落在沈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昭陵與福陵和永陵齊名,合稱 "關外三陵",但其規模宏大,結構完整,遠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建築完整無雙獨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滿族陵寢的特點,是漢、滿民族文化交流的典範。 墓主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為金(後金)主。並於天聰十年(1636年)改國號為清,稱皇帝。皇太極在位期間,積極推行漢化政策,不僅仿照明制設立"六部"官衙,而且組織人力翻譯漢文典籍,他與其父努爾哈赤一樣,對滿族初期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滿族人建立的清政權的早期皇宮。1644年清遷都北京後,經過增修,又成為皇帝巡幸東北時的行宮。1926年至今,為沈陽故宮博物院。現存古建築100多座,總佔地面積60000多平方米。 沈陽故宮主體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極時期(1627年--1643年)的皇宮,具有濃厚的滿族特色和中國東北地域建築特色。 沈陽故宮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從遼東地區興起的清帝國在這里奠定基礎,並從地方政權發展為統治中國268年的統一王朝。
沈陽張氏帥府:
「張氏帥府」又稱「大帥府」、「小帥府」,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及其長子,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於1914年,佔地2914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7570平方米。由東院、中院、西院和院外的不同風格的建築群組成,是我國近代優秀建築群之一。帥府中院為青磚結構的三進四合院,是1914年張作霖剛當上北洋軍閥陸軍27師師長時開始興建的仿王府式建築。該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型,共有11棟57間,建築面積1768平方米。 四合院正門南側有一座起脊挑檐的影壁,刻有「鴻禧」大字的漢白玉板鑲嵌在影壁正中,正問兩側各立著一對抱鼓石獅和上馬石。 20世紀20--30年代,張氏帥府中曾發生過多起震驚中外的事件:張作霖在此成為「東北王」;皇姑屯事件發生後,「大帥」身負重傷,死在帥府;張學良將軍在這里宣布「東北易幟」、維護了祖國統一,並處決了楊宇霆和常蔭槐。解放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維修這一建築群,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沈陽東北解放紀念碑:
東北解放紀念碑(和平廣場)在沈陽市和平區和平大街與新華路、民主路的相交處有一座標志著東北解放40周年的紀念碑威嚴矗立在和平廣場正中央,該廣場總面積為18521平方米,始建於1932年,當時稱朝日廣場,國民黨統治時期稱崇德廣場,解放後定名為和平廣場。 1978年對廣場進行綠化覆蓋,幾經改造後的廣場為開放式圓形環島,四通八達的機動車繞環島行駛,自然分流,廣場中央是一個六瓣花壇,美人蕉簇擁著6棵雲杉;周圍分4個扇形圍柵和4個綠化帶。當時和平廣場是供人們聚此憩息、散步、乘涼的場所。 該廣場現已成為沈陽市人民和國內外友人參觀、休息的好去處,並以便利的交通和較高的知名度刻前來參觀、休息遊人的一致稱贊。同時也成為沈陽市乃至東北三省人民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每天廣場都要接納遊人50000餘人次。
沈陽蘇聯紅軍陣亡將士紀念碑:
蘇聯紅軍陣亡將士紀念碑位於沈陽南站廣場中心,正面直對中華路大街。1945年8月下旬興建,同年10月落成。 碑為方柱形,用花崗岩條石砌成,通高24.27米,分碑頂、碑身、基座三部分。碑身高18.4米,正面最上嵌鐮刀斧頭立體五角星,中嵌蘇聯國徽,下嵌「光榮屬於偉大的蘇軍」俄文碑文,皆銅鑄。碑身左右側下方嵌青銅蘇聯坦克部隊戰斗事跡各一塊。碑身上方嵌有銅質鐮刀斧頭大勛徽,下嵌銅鑄烈士姓名。碑頂安放一輛青銅鑄造的坦克模型,高4.5米。碑座方形,東西有石階,高1.37米,周立方形石柱,柱間系以鐵鏈。碑座正面刻中文「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戰爭中紅軍將士陣亡紀念碑,一九四五年偉大社會主義革命二十八周年紀念日揭幕,蘇軍司令部敬立」。 此碑是為紀念1946年8月24日蘇聯紅軍配合我人民武裝力量擊敗日本帝國主義,解放沈陽戰爭中犧牲的蘇聯紅軍坦克部隊烈士而修建的,它象徵著中蘇兩國人民的戰斗友誼。1963年9月,遼寧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遼陽市曹雪芹紀念館:
曹雪芹紀念館位於遼陽市內, 院內有曹雪芹塑像。館內各展室分別展出曹氏家庭的歷史檔案和多種《紅樓夢》版本以及全國紅學名家書畫等。
D. 遼沈戰役有什麼重要意義
這個很重要,並且的話這個戰役的話,他是我們中國人民當家作主。
E. 《遼史》對研究遼朝歷史有什麼重要意義
《遼史》撰成於元代,全書116卷,包括本紀30卷,志32卷,表8卷,列傳45卷,國語版解1卷。他記載的是遼權朝的歷史。遼代是10世紀至12世紀前期契丹族在我國北部、東北部以至西北部遼闊地區建立的強大王朝。《遼史》的特點是列表較多,共有8表,僅次於《史記》和《漢書》。《遼史》的表多,減少了立傳之繁,省卻了許多篇幅,彌補了紀、志、傳記載的不足。其中的《游幸》、《部族》、《屬國》3表,是《遼史》的創新。通過列表,使讀者對各部族、各屬國的情況,以及與遼朝中央的關系,都一目瞭然。《遼史》的昀後有《國語解》一卷,對書中用契丹語記載的官制、宮衛、部族、地名等分別加以注釋,為閱讀《遼史》提供很大方便。《遼史》作為現存唯一的一部比較系統、完整地記載了遼朝歷史事實的著作,其珍貴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遼史》保存了許多由耶律儼的《遼實錄》和陳大任的《遼史》二書所記載的許多材料,因而其史料價值還是比較高的。
F. 遼的建立有什麼歷史意義
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磚家語),樓下說的一國兩制也對(笑)
G. 遼在政治上為何要實行雙軌制有何歷史意義
916年,耶律阿保機正式建國稱帝,為遼政權的創始人,史稱遼太祖,國號「契丹」,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全盛時期遼的疆域東抵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達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
在中央,遼朝創立兩院制的政治體制,還設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因其官署設於皇帝大帳以南而得名,沿襲唐以來的官制,中央設三省六部,官員多用漢人,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
北面官因其官署設在皇帝大帳以北而得名,名稱雖與南面官不同,職掌卻一般相同,不過權力卻大於南面官。
此外,契丹族官吏開始時大體實行世選制,自聖宗統和六年(988年)始,正式科舉取士,,分鄉、府、省三級考試。每次錄取僅數人進士。
最後,遼對契丹族採用部落傳統制度,規定部落男子年15歲以上,50歲以下,都要服兵役,充正軍。最盛時,遼軍「二帳、十二宮、一府、五京有兵一百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強大的軍事力量,是遼政權能夠維持200多年的頂樑柱。
H. 遼沈戰役的意義
遼沈戰役歷時52夭,共殲敵萬人,解放了東北全境。遼沈戰役的勝利,空前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毛澤東軍事思想,也為東北我軍入關組織平津戰役提供了良好契機。
戰役結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面超越國民黨軍隊。國軍總兵力下降到290萬人,解放軍總兵力上升至300萬人。國共雙方的正負位置,已經顛倒過來了。
(8)遼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遼沈戰役進程
1948年9月12日,林彪、羅榮桓率東北解放軍發動攻擊,連克遼寧昌黎、灤縣、興城、綏中、義縣、國民黨軍被分割在錦州、錦西、山海關地區。蔣介石急調北寧縣華北「剿總」的5個師和山東的2個師,連同原在錦西4個師,共11個師,於10月10日至15日猛攻塔山,以解錦州之圍,但未能突破解放軍的陣地。
10月11日,廖耀湘指揮的國民黨軍第九兵團11個師和3個騎兵旅由沈陽馳援錦州,亦被阻止在黑山、大虎山東北地區。
14日,東北野戰軍對錦州市發起攻擊,15日攻克,全殲守敵,俘敵10萬餘人。17日,駐守長春的曾澤生率第六十軍26000人起義,其餘在東北「剿共」副總司令鄭洞國率領下投降。
蔣介石此時仍想奪回錦州,打通關內外的聯絡,令第九兵團繼續向錦州前進。東北野戰軍主力於26日在黑山、大虎山將第九兵團包圍,經兩天激戰,殲10萬人,廖耀湘等多名高級將領被俘。11月2日解放沈陽、營口,再殲敵近15萬人。
I. 都有「遼」字,歷史上遼國和遼寧有何關系
“遼國”是我國古代的政權名字,也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本來是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一個游牧民族,在唐朝之後一直是半游牧半農耕的狀態,也有資料顯示契丹族曾經是當年匈奴一脈。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也就是遼國,曾經稱霸漠北兩百餘年,直到十二世紀才被女真金國滅掉。
另一方面,“遼寧”也是我國一個省份與地名,寓意就是“遼河流域,永遠安寧”,是屬於不同的概念,卻有土地歸屬的關系。
在民國時候,蔣介石北伐戰爭,東北軍閥張學良的“東北易幟”,把東北歸屬於蔣介石國民政府管轄。之後,張學良就把奉天改為遼寧,這就是遼寧省的緣由。
因此,遼寧省這個名字和當年的遼國之間的關系並不大。如果張學良沒有進行更名的話,或許此地還叫做奉天。不過由於是遼國當時興盛之地,還保存許多遼國的歷史遺址。
J. 遼在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作用如何
遼朝全盛時期疆抄域東襲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本是游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遼朝還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由於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覆蓋西域地區,一些中亞、西亞及東歐地區的語言用契丹代指中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