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襖的歷史文化

襖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4 14:23:27

A. 中國古代服裝起源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服裝起源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

拓展資料: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最著名的為《尚書·益稷》所載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綉,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十二章紋遂成為歷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遜位、袁世凱復辟稱帝。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綉,風行全國。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

魏晉南北朝服飾(220~589)魏晉和南北朝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綸巾、白綸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並流傳民間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
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

隋唐服飾(581~907)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

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蟹)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

明清服飾(1368~1911)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

B. 漢服的歷史

漢服:

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

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

(2)襖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起源形成:

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

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 周禮參考借鑒了夏商兩代的禮樂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

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

何謂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

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游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強化本國軍隊,在中原地區首先採取胡服作為戎裝。

由此,穿著胡服一時相沿成風 。除此之外,樂人有戴風兜帽的,舞人有長及數尺的袖子,獵人衣褲多為扎緊,有人還常戴鴟角帽或鵲尾冠、穿小袖長裙衣等下裳 。

C. 服裝的歷史

中國服裝的歷史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裳相連的「深衣」式。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出土的西漢素紗禪衣僅重49克,可見當時已能用桑蠶絲製成輕薄透明的長衣。隋唐兩代,統治者還對服裝作出嚴格的等級規定,使服裝成為權力的一種標志。日常衣料廣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採用絲綢。隨著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響,如團花的服飾是受波斯的影響;僧人則穿著印度式服裝「袈裟」。現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服裝風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寬衣大袖,外衣多為長袍。清代盛行馬褂、旗袍等滿族服式,體力勞動者則穿短襖長褲

商周時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說文解字》說:"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實際上是裙,而不是褲。金文中常見有周天子賞賜給臣下"赤芾"的記錄。"赤芾"是一塊紅色的布,系在腰間垂於腹前,是貴族的服飾和身份的標志,又叫韋?,後世稱為蔽膝。華夏族的習俗是束發的,發髻要用笄別?I檀?胖分諧鐾涼?磯喙侵實姆Ⅲ恰?

先秦時代,華夏族服飾的特點是上衣下裳、寬衣博帶。衣服是右衽窄袖、長度在膝蓋上下。領、袖、襟、裾都用花邊裝飾,沒有紐扣,以帶束腰。而胡人的服飾是短衣窄袖,左衽長褲,革帶皮靴。趙武靈王把胡服引進中原,這對戰國秦漢時期華夏族服裝的變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一種新式服裝叫做深衣。《禮記·深衣》孔穎達正義說:"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深衣。"戰國秦漢之人不論貴賤、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貴族以冕服為禮服、深衣為常服,平民以深衣為吉服、短褐為常服。深衣連衽鉤邊,穿時要束腰帶。貴族用絲織的紳帶,故稱紳士或縉紳。皮帶已經流行,皮帶的兩端分別用帶鉤和環相連接,叫做鉤絡帶或蹀躞帶。皮帶上可以懸掛或佩帶刀劍、弓箭、印璽、荷包等各種物件。

先秦時沒有棉花,所謂"布衣"是指用麻布裁製的衣服。夏天穿的細麻布叫葛,冬裝有袍和裘。袍是穿在裡面的夾衣,內實絲綿,充填新綿的叫襺,充填舊絮的叫袍。窮人填不起絲綿,只能填些碎麻,叫做縕袍。袍因是內衣,所以只能居家穿著,但不能作為禮服,外出時只能襯在正服裡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後來所說的襖。質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時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秦漢時代的服飾比先秦要豐富。《禮記》曰:"衣不帛襦袴。"這是因為襦和?都是內衣,儒家崇尚儉朴,認為不應該用絲綢來裁製內衣。而到了六朝時,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絲綢來做褲子,所以被稱為"紈絝子弟"。古代的褲子通常都沒有褲襠,只有兩只褲腳管,上端連在一起,用帶系在腰間,所以叫做袴。《釋名》曰:跨也。兩股各跨別也。"袴是內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還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勞作時穿短衣,則袴內要系一兜襠布,就像日本大相撲運動員的裝束。在宋初的《盤車圖》中,還能見到這種穿法。連襠的短褲,叫做褌。褌短如牛鼻,俗稱犢鼻褲。司馬相如帶卓文君回到成都,就穿著犢鼻褲當壚滌器,以羞辱卓王孫。

男子的外衣亦統稱為袍。袍身長大的下擺叫袂,袖子寬松。緊窄的袖口叫祛。袍有襯里,是夾衣。單衣叫。袍和?的衣襟都有曲裾和直裾兩種,曲裾就是深衣。深衣穿著時包裹身體行動不便,慢慢地被直裾的 褕所取代了。女子穿連體的深衣或者分體的襦裙,漢代女裝的式樣與男裝差別不大。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出現了兩個變化,一個是漢裝的定式被突破了,另一個是胡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進漢人的服飾之中。

男子的服飾以衫代替了袍。《釋名》曰:"衫,衣無袖端也。"就是說衫的袖端沒有?,因此衫袖比袍袖更加寬大,大到"一袖之大,足斷為兩;一裙之長,可分為二"的地步,這樣走起路來甩手的時候就顯得更加瀟灑了。秦漢時服色以青、紫為貴,平民布衣只能穿白色的衣服。而六朝一反常態,服色尚白。由於經學的獨尊地位受到沖擊,儒家的冠服制度也動搖了,不僅服裝的式樣、顏色都突破了漢代的規矩,而且穿法、打扮也常常標新立異,或科頭跣足,或坦胸露背,或袍裙襦褲,或奇裝異服,都突破了舊時的禮儀。

婦女服飾也崇尚褒衣博帶,有的把裙擺放長,裁剪成三角形,叫做?;有的在肩臂間搭一帔帛,走起路來大袖翩翩、華帶飛?,顯得格外飄逸。

胡人的褲褶和皮靴已經被漢人普遍接受。胡服的褲是作為外衣穿的長褲,褲腿寬松,膝蓋處用帶束縛,叫作縛褲。褶是與褲相配的緊身齊膝短衣,褲褶和皮靴都適合於騎射。

隋唐時代經過長期的民族融合,加上經濟繁榮、社會開放,服飾也日趨豐富華麗。開元以前女裝以窄袖為時尚,胡服尤其盛行,初唐婦女多喜歡戴胡帽,穿翻領窄袖袍、條紋小口褲,著軟靴、系蹀躞帶。中唐以後衣衫又趨於寬大。唐代社會上思想比較開放,常有婦女穿著男裝,還流行袒胸的低領衣服,喜歡在襦衫外面罩一件對襟短袖衣,叫做半臂或半袖,肩部搭一條披帛。唐代女裙的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尤其流行像石榴花那樣的紅裙,詩人稱之為石榴裙。男裝以圓領窄袖袍衫為主要的服飾,靴已成為士庶通用的鞋了。

宋代把單上衣叫做衫,衫的袖口沒有祛。有作為內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為外衣的長大的衫。下擺加接一幅橫襕的襕衫是男子的常服。夾衣和綿衣叫襦和襖,襦襖是平民的常服。宋代還流行在衣衫外面加罩一件不加橫襕的寬大外衣,斜領交裾的叫直身,直領對襟的叫鶴氅。女裝外衣以襦衫和裙為主,上衣趨向短窄貼身,下裳流行褶襇裙。內衣有抹胸和裹肚,褲子是不露在外面的,只有下等人才單穿褲子。唐代流行的"半臂"是一種短袖外套,而宋代流行的外套叫背子。背子有長有短,有長袖有短袖,其特點是兩邊的衩一直開到腋下。

建立遼、金、元朝的都是少數民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服飾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契丹族的服裝,不論男女,都穿左衽、圓領、窄袖的長袍,袍裡面襯衫襖,下身穿套褲,褲腿塞在靴中。婦女在袍里穿裙,也穿皮靴。女真族的服飾和契丹族相似,由於北方氣候寒冷,衣服以毛皮為主。元朝時,漢人保持原來的服飾。蒙古族男子以窄袖長袍和套褲為主要服飾,但由於受漢人影響,多改為右衽,而婦女的袍服還是以左衽居多。

明代官員的袍服為團領衫,系革帶,帶上鑲有玉片,這就是所謂的玉帶。職官的服色和花紋按品級高低而異。前胸和後背各織一塊方形的紋飾,叫做補子。文官的補子綉飛禽,武官的補子綉走獸,紋樣按品級各不相同。儒生都穿鑲黑邊的藍色直身,戴有黑色垂帶的軟巾,又稱儒巾。皂隸穿青色布衣,市井富民商人雖然能穿綾羅綢緞,但是只許用青色或黑色。萬曆以後禁令鬆弛,艷衣麗服才遍及黎庶。

朝廷命婦的禮服為鳳冠、霞帔和大袖衫,常服為襖衫和裙,很少穿褲。背子穿得更加廣泛,合領大袖的背子可以作為禮服,直領小袖的背子則為便裝。還有一種無領、無袖、長至膝蓋對襟的馬甲,叫做比甲,深受青年婦女喜愛。

滿族入關建立清朝後用武力強迫漢人接受了滿族的服飾。男子的服飾有袍、衫、褂、褲。清代的長袍以衩來區分貴賤,皇族宗室開四衩,官吏士人開兩衩,一般市民不開衩。袍的袖口裝有箭袖,平時翻起,行禮時放下,因其形似馬蹄,又稱馬蹄袖。職官朝服的胸背正中也各縫一塊補子,稱為補服。補子也沿用明制文禽武獸,但是花紋與明朝不同,而且由於清朝的補服是對襟的,所以胸前的一塊分成兩半。有一種長不及腰、袖僅掩肘的短褂,叫做行褂,又叫馬褂。馬褂以黃色為貴,非皇帝特賜不能穿。還有馬甲,北方稱為坎肩或背心,是無袖短衣,男女都能穿。男子下身穿褲,穿裙的已不多見。

清初改服易冠規定"男從女不從",所以婦女的服飾有滿漢兩式。漢族婦女的頭飾有簪、釵、冠子、勒子等等,滿族婦女則以高如牌樓的"大拉翅"最具特色。滿族婦女的服裝和男子相似,也是穿袍衫馬褂,但一般比較緊窄,不像漢族女裝那麼寬大。漢族婦女在清初仍然穿明裝,以裙衫為主。以後滿漢服飾慢慢合流,衣衫漸趨短小,外面罩一件齊膝的背心。女裝特別講究用花邊來裝飾衣緣,於是花邊越滾越多,形成寬寬的衣緣。晚清流行穿褲子,穿裙子的漸漸少見了。

D. 漢服的起源及發展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被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兩千多年間以「從華夏到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漢禮儀為中心,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的、且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和配飾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漢服是華夏、漢民族的文化象徵。

漢服的「漢」字和漢人的「漢」是一致的,這個詞意義的外延也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被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兩千多年問以「從華夏到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漢禮儀為中心,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的、且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和配飾體系。它不僅繼承了漢族優秀的織染綉刻等工藝,而且還是中國「禮儀之邦」、「衣冠上國」的重要體現。

在後來的各個由漢民族統治的朝代里均以著漢衣冠繼承周宗漢法為國家大事,《周易·系辭下》中的「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的意思就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天意,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從漢朝到魏晉南北朝,再到唐朝、宋朝、明朝,漢服的樣式在不斷的更新和演變,但始終不變的是漢服所代表的華夏、漢民族的文化內涵與禮儀體制。

在《馬王堆三號墓遣冊》中,有著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這當中的「漢服」就是特指漢朝人們所穿著的服飾以及它背後所包含的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等文獻里所記載的冠服體系。《新唐書·蠻書》則記載著:「裳人,本漢人也。部落在鐵橋北,不知遷徙年月。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這里的「漢服」就是指漢人穿著的服飾。

《遼史》:「遼國自太宗人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漢服,黃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會同中,太後、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在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一方面說明了漢朝之後漢服作為漢民族的服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所改變和發展,一方面說明了遼代皇帝對於漢服禮儀文化的重視。

《清碑類鈔》:「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漢服,令俱禿發。」1626年,明天啟六年,清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逝世後,其子皇太極即位,在所統治的區域里禁止人民穿著漢服,並且嚴格要求其剪掉頭發,改成後金的辮子頭。也就是說,清在人關以前就已經開始禁止漢服的流行,以便為其日後一統中原提供治理樣本。可見,漢服在一定程度上是漢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徵。公元1645年8月29日(清順治二年七月初九),滿清政權頒布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發,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從此,在經歷漢朝創始、唐宋發展、明代重置的漢民族傳統服飾便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更有意思的是,袁世凱稱帝之前天壇祭天的時候,他以及身邊人都是身穿漢服舉行儀式的。拋開袁世凱的政治陰謀不談,另一方面則說明了漢服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雖然在滿清統治的兩百多年中弱化了,但它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徵始終沒有真正退出歷史舞台。

漢服運動在清朝滅亡後的一段時期就有過,但更多的是本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上升,一部分圍人大國意識覺醒的背景下,以知識分子、青少年族群為主體,以漢服回歸為出發點,以復興華夏文化為目標的一場文化復興運動。自2003年漢服復興運動開始,能工巧匠們嚴格遵照古人遺留下來的漢服來仿製、革新一批「現代化」的漢服。作為華夏文化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服運動由最開始的很少一部分群體發展到很大一部分群體都在共同努力,社會各界,不管是醫生、老師、公務員、學生群體、還是商人,都有喜愛漢服的「同袍」(現特指漢服活動參與者),存我國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西安等地,漢服已經不再是人們眼中的「奇裝異服」,而是在漢服同袍的努力下,了解到了這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很少再有以異樣的眼光看待同袍們了。

現在,不僅是漢服同袍漢民族意識開始覺醒,就連他們周圍的人也深受影響,他們開始接受、喜愛自己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他們開始不畏懼陌生人眼光,勇敢地穿著漢服走上街頭,就如同日本人穿著和服走在街頭一樣尋常。喜愛漢服的不僅僅有漢族人,很多少數民族也知道了解漢服,也成為了漢服同袍,這至少說明了漢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是很強大的。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E. 衣的歷史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服裝的出現歷史比較短,只有一、兩萬年的時間。當人類從蒙昧中掙脫出來,開始製作工具、捕獵勞作的同時,就有了服裝的雛形:茹毛飲血、而衣皮葦——即吃生肉喝畜血、穿獸皮遮樹葉。此時的「服裝」具有其最原始的三個功能:禦寒、護體、遮羞,而材料直接取之於大自然。後來,人們發現有些樹皮經過漚制後會留下很長的纖維,可以用來搓繩接網,還可以用它來結成片狀物圍身,這就是紡織物的前身。此時大約是神話傳說的伏羲漁獵時代,距今約一萬多年,屬於舊石器時代末期。
再後是神農的農牧時代,據傳神農氏教民種植葛麻穀物,開始有了農業和畜牧業,這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飛躍,它使人類擺脫了直接依靠大自然的賜於,逐漸依賴自身的智慧和勞動來創造生活資源。人類最早使用的纖維是葛和麻,它們的莖皮經過剝制、漚泡,可以形成鬆散的纖維,再將這些纖維用石紡錘搓製成線和繩,編結成漁網和織物,人類進入了紡織時代,服裝也正式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也就是傳說中的黃帝時期,開始有了養蠶、繅絲、織綢的生產。最初的人們可能只是為了吃蠶繭中的蛹充飢而認識到這種昆蟲的,後來在用嘴咀嚼的過程中發現蠶繭的外殼可以抽出很長的纖維來,用它來製成的織物,比麻、葛織物既高貴又柔軟舒適。於是,傳說黃帝的元妃嫘祖率領民眾養蠶繅絲織綢,開始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重大發明創造:絲綢。考古發掘證明,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絲織品距今已有七千多年了。與傳說中的黃帝嫘祖時期基本吻合。
此後即傳說中的堯、舜、禹時期,服裝的功能開始有了美觀、裝飾和等級、尊卑等方面的延伸意義。在此後的漫長的奴隸和封建社會中,絲綢價值昂貴,只是有地位和身份的人才有可能穿戴,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衫,稱為「布衣」。而服裝的色彩等級規定也十分嚴格,如黃色屬帝王專用,違禁則會招來犯上殺身之禍。
棉花是很晚才從印度傳入我國的,由於種植棉花比種麻方便,產量高、加工簡便,做出的服裝也比麻舒適,因而得以迅速發展,形成了纖維材料的四大家族:棉、毛、絲、麻。人們採用這四種紡織纖維作為服飾材料的局面一直延續到近代。
1900年,人類首次通過化學的方法生產出了人造纖維,這種纖維的原料仍然還是木質纖維素和棉短絨,人們只是使用了化學手段把它們溶解並加工成纖維,因此把它們稱為「再生纖維」更為確切。二次大戰期間,中日兩國的蠶絲業都遭受了重創,生產絲襪的原料嚴重不足,美國杜邦公司研製出了一種專門用於代替蠶絲生產長統絲襪的合成纖維:Nylon66(尼龍、錦綸)。這是人類第一次採用非纖維原料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化學纖維。此後,聚酯纖維(滌綸)也開始閃亮登場,並且很快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紡織纖維。除了錦、滌之外,人們又逐漸發明了維綸、氯綸、氨綸、腈綸、丙綸以及用這些原料為母體的各種改性合成纖維。
作為人類最早使用的紡織原料之一的蠶絲纖維,由於其產量有限,生產過程繁瑣,成本無法與合成纖維抗衡,已經退出了作為主導紡織纖維的地位。但是蠶絲纖維對人體的安全無毒和服用舒適性卻是各類化學纖維、甚至包括其他天然纖維都是無法於之比擬的。在科學昌明、提倡回歸大自然,舒適保健日益被重視的今天,身著貼身絲綢內衣是服裝領域理智發展的結果。

F. 中國漢服的歷史發展文化,要寫作業,急,在線等

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 。
春秋戰國時期,衣服的款式空前豐富,主要表現在深衣和胡服上。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了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與深衣同時出現的還有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於 。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各項制度,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漢朝的禮儀制度由漢高祖的太常叔孫通依據夏商周三代禮儀制度所制定。 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蟬衣內有中衣、深衣  。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兩種,裁剪已經不同於戰國深衣。西漢男子深衣外衣領口詹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方便活動,後襟自膝蓋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 。漢代女子勞動時喜歡上著斷襦,下著長裙,敝屣上面裝飾腰帶長垂;漢代男子勞動時上著斷襦,下著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士農工商皆可穿著 。
至東漢明帝,參照三代和秦的服飾制度,確立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志的漢代冠服制度。服飾在整體上呈現凝重、典雅的風格。秦漢時期的男子,主要穿著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為曲裾袍和直裾袍兩類,除了祭祀和朝會以外,其他場合均可穿著。漢代時期的另一個特點是實行配綬制度。漢代女子一般都將頭發向後梳掠,綰成一個髻。髻式名目繁多,不可勝舉。此外貴族女子頭上還插步搖、花釵作裝飾。奴婢則多用巾裹頭。漢代女子的禮服是深衣,與戰國時不同。還有穿襦裙和褲的。漢代對鞋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這一時期的服飾主要以自然灑脫、清秀空疏為特點。用巾帛包頭,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首服。較為流行的是一種在小冠上加籠巾的「籠冠」。這個時期的漢族男子的服裝主要是袖口寬大、不收衣祛約束的衫。漢族女子的發飾也頗具特點,主要是假髻的風行。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和常服同時並行。法服是傳統的禮服,包括冠、冕、衣、裳等;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性正式場合所著服飾,包括圓領袍衫、襆頭、革帶、長筒靴等。品色衣至唐代已形成制度。平民多著白衣。唐代女子的髻式繁復。還有在髻鬢上插金釵、犀牛梳篦的,貴族女子面部化妝成鵝黃、花鈿、妝靨等。唐代女服主要為裙、衫、帔。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宋代服飾大體上沿襲了隋唐舊制。但由於宋朝長年處於內憂外患交並之中,加上程朱理學等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的服飾崇尚簡朴、嚴謹、含蓄。唐代的軟腳襆頭這時已經演變為了內襯木骨、外罩漆紗的襆頭帽子。皇帝和達官顯宦戴展腳襆頭,公差、僕役等戴無腳襆頭,儒生戴頭巾。宋代男子服裝仍以圓領袍為主,官員除祭祀朝會以外都穿袍衫,並以不同的顏色區分等級。宋代女子的發式以晚唐盛行的高髻為貴,簪插花朵已成風習。宋代的女裙較唐代窄,而且有細褶;衫多為對襟,覆在裙外 。
元朝時期長衣統稱為袍,其樣式南北方差異不大,但材料貴賤精粗,卻差距懸殊。漢族男性發式變化不多,但北方的漢族女性發式較前簡化。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圖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對漢服的影響,「悉命復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貫徹執行。至洪武二十六年才開始確定了許多服制。明朝時期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衣著材料有所改善。明代官員的主要首服沿用宋元襆頭而稍有不同。普通百姓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襲了傳統服飾樣式,並且品種十分豐富。明朝時期,一般人所戴的帽,除了過去流傳下來的,朱元璋又親自製定了兩種,頒行全國,士庶通用,即六合一統帽和四方平定巾 。
清朝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便於維護滿州的統治,下令強制漢族軍民一律改著滿族服裝。致使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漢族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服為模式,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
漢服本身雖然清朝剃發易服等統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為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沒有滅絕,直到現代漢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邊遠山民,還有國內許多少數民族都還保持著漢服的特徵,現代社會的一些重要祭祀、紀念活動、民俗節日等仍能看到漢服的部分元素。

G. 簡述一下中國的服飾發展歷史。

一、先秦時期:婦女不穿褲子穿裙子,人們常說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為衣,下為裳。

二、漢朝時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漢朝女人每層衣服的領子必須露出。層層疊疊可以超過3層,名曰三重衣。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的條紋間色裙走紅,飄逸的長裙是諸位貴族女士的標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標准,寬大的袖口綴有不同顏色的袖貼,條紋間色長裙讓視覺很有跳躍感。

四、隋唐時期:隋朝時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簡朴,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到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服飾也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唐朝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五、宋遼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六、明代:

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漢服服飾制度。明代皇帝戴烏紗折上巾(烏紗翼善冠),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七、清代: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八、民國時期:

(1)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2)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九、現代服飾: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7)襖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關於介紹中國服飾歷史的書籍:《中國服飾簡史》、《中國服裝發展簡史》等。

《中國服飾簡史》內容:「文化簡史」系列叢書共10本,從中國人文化生活的各部類入手,歷時性地介紹中國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優雅的審美理念,以及傳承有序、豐富多姿的文化積累,從而為當代人的生活文化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啟示。

《中國服裝發展簡史》:共分十一章,以時間為順序,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原始社會到民國時期服飾藝術的發展及演變,其中包括各朝代歷史思想簡介、服裝形制、穿著方式、首飾佩飾等,並附有230幅插圖,使廣大讀者在參讀過程中,能夠掌握中國歷代服裝發展的脈絡,並希冀透過這面歷史的鏡子,深刻感受到中國「衣冠王國」之美名。

閱讀全文

與襖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