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與藝術的關系是什麼
共同發展,抄緊密聯系。
藝術活動是一個審美活動,就是說它實際上是人的一種特質,動物可能沒有這種東西,動物活動更多和生存有關系,比如吃飯、繁衍後代。
但是人類誕生之後,就有一些非功利性的東西,不光是為了吃飯,不光是為了穿衣,可能有一些自我的拓展。所以我覺得人類的活動中,有一部分從開始可以歸到藝術中來。另外,我覺得藝術活動其實也是人的本質之一。
它實際上體現了人性的一部分。歷史是研究人的過去的活動的,在這些活動中有很多是藝術的活動,雙方應該是結合得還很緊密。
(1)歷史與藝術發展擴展閱讀
無論是人的思想還是人的行為,肯定是和他生存的環境有關系,就是說像魯濱遜那種人,單打獨斗的情況其實是不存在的。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他的很多行為、他的很多思想、他的很多表現,都不能脫離開那個時代去看,不能脫離那個大環境。
從作家本人的生平、他所處的那個環境,還有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入手去分析藝術作品。所以藝術作品如果想要了解的更透徹的話,肯能還要回過頭去看藝術作品所誕生的那個時代。
② 藝術的起源與發展3000字
關於藝術的起源問題一直被學術界稱為"斯芬克斯之謎",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人類早期的歷史和藝術方面的資料所知甚少。盡管如此,歷史上的許多學者還是在這一領域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關於藝術起源的學說。這些學說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類藝術發生的某些條件和根據,對學習藝術和進行藝術教育有著重要的價值。雖然這些關於藝術起源的學說必然涉及到人類藝術的方方面面,但其中關於美術起源問題的論述通常都是這些學說的重要方面。以下我們就來簡要介紹、評析一下歷史上幾種主要的關於人類藝術(美術)起源的學說。
1、模仿說
這是一種關於藝術起源問題的最古老的理論,始於古希臘哲學家。這種學說認為:模仿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藝術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臘哲學家看來,所有藝術都是模仿的產物,美術藝術如此。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模仿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藝術不僅反映事物的外觀形態,而且反映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藝術創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從孩提時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繼古希臘哲學家之後,文藝復興時期的達 芬奇、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這種理論直到十九世紀末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
今天,用模仿說作為藝術起源的動力的美學家已經不多了,因為事實上有很多現象,如人類的史前洞穴壁畫是很難用模仿的沖動去解釋的。但模仿說仍有它一定的價值,它揭示了人類一種比較原始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與藝術是相通的。一方面,對客觀事物的模仿也是一種對事物的把握方式,它使人從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而引起人心理上的快樂和滿足。另一方面,不管原始人由於什麼原因創作和製作了原始藝術,這些原始藝術本身(如史前洞穴壁畫上的動物輪廓)卻無疑是由模仿得來的,也就是說,模仿即使不成為動因,也至少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正因為史前造型藝術都基於模仿的手段,我們才能認識到這些形象所模仿的原型是什麼動物。我們從今天所發現的原始藝術作品中也不難看出,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藝術創作和製作的主要方法。而其它方法,如表現和象徵的方法也都是從模仿之中發展演變而來的。
2、游戲說
游戲說認為藝術起源於游戲,它是包括美術在內的藝術發生理論中較有影響的一種理論,其代表人物是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和英國學者斯賓塞,人們也因此把游戲說稱為"席勒-斯賓塞理論"。席勒在《美育書簡》中,通過對游戲和審美自由之間關系的比較研究,首先提出了藝術起源於游戲的觀點,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自由"是藝術活動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們只有在一種精神遊戲中才能徹底擺脫實用和功利的束縛,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游戲說還認為,人的審美活動和游戲一樣,是一種過剩精力的使用,剩餘精力是人們進行藝術這種精神遊戲的動力。人是高等動物,它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從事維持和延續生命的物質活動,因此有過剩的精力,這些過剩精力體現在自由的模仿活動中就有了游戲與藝術活動。斯賓塞和席勒一樣,也認為游戲是過剩精力的發泄,它雖然沒有什麼直接的實用價值,卻有助於游戲者的器官練習,因而它具有生物學意義,有益於個體和整個民族的生存。
游戲說強調了游戲沖動、審美自由與人性完善間的重要聯系,對於我們理解藝術在審美方面的發生具有重要價值。它揭示了藝術發生的生物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某些必要條件,如剩餘精力是藝術活動的重要條件,藝術的娛樂性和審美性等,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藝術創造的核心,對我們理解藝術的本質是富於啟發的。但它把藝術看成是脫離社會實踐的絕對自由的純娛樂性活動,且偏重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看待藝術的起因,過分強調了藝術與功利的對立,有絕對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3、表現說
這種學說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表現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現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藝術發生的主要動因。持這一理論的主要有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等,還有歐美的一些現當代美學家。在這種學說看來,原始人所有的藝術只有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那就是他們通過各種藝術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從而促成了藝術的發生和發展。如托爾斯泰認為:"藝術起源於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這種感情,並用某種外在的標志表達出來。"這些外在標志就是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所表達的藝術形象,通過這些藝術形象的傳達,使別人也能體驗到同樣的感情。這樣,作者所體驗到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活動。
如果說人類的科學主要是與理性、認知相聯系的話,人類的藝術就更多地是和感性、情感等聯系在一起。表現和交流情感的確是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因此表現情感也是推動藝術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心理動力。但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多樣的,語言、情感都能表達情感,而且藝術也不僅僅是表達情感的工具,因此這一學說並不能完全說明藝術起源的全部原因。
4、 巫術說
巫術說是西方關於藝術起源的理論中最有影響、有勢力的一種觀點。這種理論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藝術作品與原始宗教巫術活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最早由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這種觀點用實用性來解釋藝術的起源,認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藝術有著極大的實用功利價值。按照這種理論,原始人所描繪的史前洞穴壁畫中雖然有許多在我們今天看來是美麗的動物形象,但他們當時卻是出於一種與審美無關的動機,即巫術的動機。如許多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壁畫和雕刻,往往是處在洞穴最黑暗和難以接近的地方,它們顯然不是為了給人欣賞而製作的,而是史前人類企圖以巫術為手段來保證涉獵的成功。還有些動物身上畫有或刻有被長矛或棍棒刺中和打擊過的痕跡,按照巫術說的觀點,這是因為原始部落有一種交感巫術的存在,原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形象與實際的該事物都有一種實在的聯系,如果對事物的形象施加影響,實際上也就是對這個事物施加影響,在動物身上畫上傷痕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實際的涉獵當中可以順利地打到獵物。原始東西壁畫中這些身上有被刺中或擊傷痕跡的動物形象,成為支持藝術產生於巫術學說的有力證據。 巫術說對於我們理解原始藝術,特別是原始美術發生的動力,以及這些藝術在當時條件下非審美的性質具有重大意義。但巫術說把精神動機視為原始藝術發生的唯一動機,忽略了隱藏在精神動機後面的動因,即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因而也不能完滿地解釋原始藝術的真正起源。
5、勞動說
在我國文藝理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理論,是認為藝術起源於生產勞動。19世紀末葉以來,在歐洲大陸許多民族學家與藝術史家中,就廣為流傳藝術起源於「勞動」 的理論。希爾恩在《藝術的起源》中就曾經列出專章來論述藝術與勞動的關系;俄國普列漢諾夫在《沒有地位的信》中,通過對原始音樂、原始歌舞、原始繪畫的分析,以大量人種學、民族學、人類學和民俗學的文獻證明,系統地論述了藝術的起源及其發展問題,並且得出了藝術發生於勞動的觀點。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勞動,然後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為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動物的腦髓就逐漸地變成了人的腦髓」。
③ 歷史與藝術的區別(詳細)急!!急!!急!!
歷史代表的是過去,藝術代表的是 過去 現在 只要人類繼續存在,歷史專學對既往的歷史就會屬不斷提出新解釋,就會不斷有新的藝術類型的創造。歷史學是一門常說常新的藝術化、人文化學問,它永遠都不會固定在任何一種模式之中。藝術:以一定物質材料和手段創造的可視靜態空間形象的藝術。一般包括建築、雕塑、繪畫、工藝美術、設計、書法、篆刻等種類。它通稱美術,是對美術在物質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造型即創.
④ 中國藝術發展歷程是怎麼樣的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孕育期
1、時間
原始社會時期,從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國文化已有200萬年的歷史。
大約在距今7000年前,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農業、制陶、石器的磨製與鑽孔,是新石器時代三大文明成就。
2、原始藝術與原始宗教
原始藝術主要有:模仿勞動動作的舞蹈,以及陶塑、陶繪和木雕、骨雕。
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
⑤ 公共藝術的歷史與發展是怎麼樣的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區文化的個性將是未來公共藝術的主要課題。城市是文化的中心,而城市環境中的公共藝術則是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公共空間的藝術作品定義為一種特定「空間媒介」,這種空中媒介必然有其藝術的個性,同時,它必須是屬於某一個特定場所的特定構築物或藝術單體,它是整個環境形態中的一個局部,有著自己特定的創作方法和審美原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共藝術作為環境功能機制的一部分,在人文精神和審美效應上應與環境整體相協調,並有著獨立的觀賞價值;它已成為地域歷史文化的延續及精神文化傳承的載體,同時與當代的時尚追求,精神生活,經濟發展緊密相連,成為視覺的焦點和時代的象徵。有標志性,識別性或者能牽動人們的紀念性或宗教情緒;公共藝術可能是無標題的構築物創作,僅作為場所中的空間媒介,市民參與其中得到放鬆,學習,溝通,互動等各種生活體驗,在完成「空間對話」的同時,還有一定的獨立的藝術價值;它既是綠色生態環境中的一部分,又是人們精神與心理安慰的調節劑,同時又擁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公共藝術是公共空間的造型藝術,不僅是指物質概念上的公共,空間上的共享,更具有在精神內涵上「共同擁有」,「共同參與」,「共同分享」的文化特製,體現大眾的文化意願與審美特點,這些決定它們的創作和執行與傳統的藝術家的個人創作有不同的功能,方法和規律;
事實上,作為純觀賞性的公共藝術品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公共藝術品的設計前提,是輔助完整的環境形態構成,去實現和傳遞場所中物與物,人與物,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對話關系。公共藝術是城市公共環境的組成部分,它存在於公共空間內,讓人們傳遞著各種信息,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民俗民風等社會學,文化學方面的內容,同時也傳遞出作品本身的表現結構,符號內容,表述方式及形式風格。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在法國,義大利,德國等歐洲國家,曾出現過大量羅馬式,歌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建築。直到19世紀歐洲的大型建築上都帶有裝飾性的雕刻。但是在1990年以後,人們開始對只有裝飾性雕刻的建築,表示極大的不滿,從而提倡一種在新建築中,堅決拒絕以往的裝飾雕刻的意識。這一意識在20世紀初期,占據著歐洲建築領域的主流。從羅丹到畢加索,那些近代的雕塑先驅們,在他們初期的創作活動中,已經有了與同時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家一起工作的機會,因此大力提倡雕塑與建築想結合,而這種論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被人們真正注意到。
20世紀80~90年代,公共藝術的熱潮也涌進了亞洲的日本。一時間「創造擁有雕塑的新型城市」,建造「城市中的美術館」「與雕塑一起散步」等等各種提案紛紛出台,引進公共藝術的大型計劃,也從全國各地的社會團體中爆發出來。他們主張:通過在城市中放置雕塑,使市民對藝術雕塑有一個廣泛和普遍的認識,從日常生活的接觸和鑒賞中,豐富和提高整體市民的文化素養。從有關統計數字來看,以上述主張為出發點或為目的而提出類似計劃的社會團體,佔80%以上。與此同時,還有了以建設省為首,各級政府促進,創造文化景觀的支援政策。由此,大小城市一起上陣,不僅有收藏大型世界名作的雕塑公園,還有偏遠的小鎮車站前的中型公共藝術。結果,一些社會團體的具體責任者,在還沒有完全理解本地有沒有必要引進公共藝術的同時,就盲目的開展了工作。在挑選評定作品時,由於常常邀請全國美術界的權威人物組成評選委員會評選,審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全國各地同類風格的,甚至是同一個雕塑家的作品到處存在的傾向。有人尖刻的指出:「是創造擁有雕塑的城市,還是生產雕塑垃圾?」是公共空間里的公害,還是私有空間里的權威式的個人藝術?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思考,特別是得到那些受助於納稅人大力支援的藝術家們的深刻思考。
我國戶外藝術(主要指雕塑,壁畫等形式)的大量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它顯示了逐漸掙脫於50年代以來政治意識形態的紀念性,宣傳性,以及80年代以來對藝術(及材質與技術)形式語言的探索,開始邁向社會公共對話與公共批評的文化層面,並少部分的開始注意到戶外藝術與地方文化及其生態環境的關系。但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大量的壁畫也是公共藝術,只是藝術主題都重視歷史。作品多數在探索形式語言,而90年代大多都是在模仿。
20世紀50~80年代,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大主要城市及江浙等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已有一定與市民經濟、文化、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藝術,其他地方則相對缺少。這些公共藝術的設計雖然也強調藝術的大眾化、世俗化,強調與社會現實的聯系,強調為工農大眾服務的宗旨,然而由於「階級斗爭」的宣傳需要,往往弱化和扼殺了它們作為公共領域中美化社會、愉悅心情、陶冶情操的作用。雕塑等景觀藝術更多顯現出政治斗爭為導向的說教,而沒有真正成為社會真、善、美的代表,公共空間也沒能成為市民自由交流、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場所。
上世紀90年代至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型城市規劃以及商業競爭日益加劇,全面快速地影響著城市中人們的生活空間、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公共藝術的增設成為環境空間不可缺少的要素,並受到廣泛的重視。街道、社區、廣場、商業步行街及城市的各個角落,在與公共藝術的交融中,力求營造出可供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營造出現代與歷史對話的空間氛圍,營造充滿藝術美感的公共空間,發揮它們傳承歷史、撫慰心靈、凝聚人氣、啟迪來者的教育意義。使市民的生活、學習等活動更具人性化,使環境空間更生機和活力。
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跨越。但是,由於長期受架上藝術和學院教育的影響,藝術家尚熱衷與對自我意識下的個人感受和個人經驗的表述,而對公共社會的普遍理想與恆久性的文化精神的關切,顯得薄弱,與當代本土社會形態和一般大眾的生存狀態,沒有發生密切的關聯。在此並不是否定藝術家個人的文化權利及個性的張揚,而是強調藝術家對現實文化整體的關注與對話,包括必要的啟迪與警示。與此同時,由於現代社會存在著嚴重的生態及能源危機,藝術的公共性必將更多的被要求對城市生態環境及公共設施形態的整體規劃與合理設計的參入,並顯示對人性及其尊嚴的普遍關切和維護。
由於公共藝術不僅僅是把較大尺度的藝術作品展露於可供公共出入的公共空間之中,客觀上,它還要求公共藝術具有許多「同制性」較高的社會群體進行對話的可能,並要求以可訴諸大眾的藝術語言及展示形態。否則,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及其公共精神的存在便值得懷疑。另一方面,公共藝術並不一定都要求具有觀念上或樣式的前衛性,它同樣可以表達人間恆常的理性與普通情懷,公共藝術拒斥精英的孤芳自賞或對大眾的訓導。在多層次社會、多元文化的時代,尤是如此。如果說,公共藝術具有較為獨特和明顯文化價值的話,恰恰是它與它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一道,被公共大眾引申出更為廣泛的話題,並載入公共文化生活的視覺記憶的核心之中,而非僅為公眾對藝術作品本身的關注。誠然,在一個開放而多元的民主社會中,公共藝術也及易受到來自不同文化取向或政治見解的社群的異議和爭論,這已為國外公共藝術的時間所證明。然而,這正是其「公共性」及「公共參與」的真實反映,也正是公共藝術與社會產生雙向互動的必然表現。它往往起著培養一個民族的公共意識,鍛造市民社會品格及其公共精神的潛在作用。
總之,當下中國公共藝術的發展,正待喚起全社會的公共精神和文化良知。公共藝術的發展方向,則首先倡導藝術對公眾社會深度的人文的關懷,以及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長遠維護事業相結合,從而逐步建設中國當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公共藝術形態。
只有當社會開始自覺的邁向不可逆轉的現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進程時,才有可能談論公共藝術及其實踐這個當代問題。尚若暫且撇開公共藝術所包含的物化形態的特徵,而就其具有的文化品格及社會倫理來看,或許「公共精神」便是公共藝術的靈魂了。
⑥ 現代藝術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趨勢
現代藝術的瓦解起源於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臘、西亞)的西方藝術到19世紀後期,出現了轉變的苗頭,這個苗頭進入20世紀後,成為西方藝術的主流,這就是西方的現代藝術。
可以把西方現代藝術看成是一座大廈。由各種不同類型的視覺風格組合而成,建造這所大廈的原理,是科學和理性。這是西方數百年來的思想文化核心,也是我們這里比較缺乏的東西,西方人憑借這些在技術和社會管理方面取得飛速進步;但也帶來局限,是抑制生命的部分活力,比如男女相悅離不開自然的吸引力,如果只從職位、收入、門第角度考慮和計算,理性態度是有了,但感情會受影響。所以,在涉及人類情感和性靈的地方,不能只聽科學的。
現代藝術的創作,與科學思想密不可分,結構主義與立體派,工業技術思想與未來派、風格派,機械製造形式與達達派的機械圖紙繪畫,弗洛伊德的釋夢學說與超現實主義,還有以理性手法表達非理性的抽象表現主義,等等,都是科學和藝術聯手的結果,人們把藝術創作看成是一種有規律可循的造物過程,這樣,藝術家出圖紙,工廠按照圖紙生產藝術品,就成了合情合理的藝術創作程序,1960年後的美國就是這個樣子。那時,許多藝術家從事各種各樣的工業與材料試驗,發明新的合成材料,使用機械裝置成為作品的動力系統,聲光電磁成為新的藝術資源,下面幾項藝術活動能說明當時的情況:
(1)光效應藝術(OPArt),這是一種基於光學知識的心理試驗藝術,創作者通過精確校正的色彩和幾何形製造出有動感的光色效果,代表藝術家是布里奇特·里列(Bridgei Riley)和瓦薩雷里(Vasa-relev)。
(2)極少藝術(nIlnlnlallsn1),突出特徵是以工業方式生產藝術品,追求數學的精確性,代表人物是賈德(Donald Judd),作品通常是相同單元的重復。
(3)「動態雕塑」(Kinetic Art),有許多代表人物,如瑞士人廷古萊(Jean Tit-ian),製作了變體繪畫機器,為首屆巴黎雙年展製作了一台「有香味有聲音的變體汽車」;萊里(Len Iye)製作了有微妙平衡的活動雕塑,等等。
(4)燈光雕塑(Lighi Ari)是雕塑的另一發展方向,其形式類似霓虹燈廣告。代表人物是青年藝術家弗萊溫(Dan Fla-vin)。
(5)1966年紐約軍械庫舉辦《藝術和工程》試驗展覽,展出許多高科技手段設計的藝術品,並由此帶動藝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緊密合作。隨後成立的』藝術和技術試驗」組織,有3000人參加。
還有更多的類似活動,頻繁地出現在世界各地,形成風潮。如紐約現代美術館有「機械」展,惠特尼美術館有「光」展,倫敦有機械「動力」藝術展,洛杉礬有「工業」展,等等。科技力量由介人藝術發展到支配藝術,西方現代藝術在藉助科學力量創造新成果的同時,也把自己送上了不歸路。
下面這些藝術家是1960年代藝術與工業結合的代表:
(1)色面抽象畫家紐曼(Barnetr-man),以近乎不斷重復的方式,製作單一色塊。
(2)金屬雕刻家大衛·史密斯(David SITiith,1906~65),早年在軍事坦克工廠做焊接工人,後來就發展出一種鋼雕刻,這種雕刻提供給觀眾的是它的沒有實際功能的機械性品質。
(3)行動藝術與色百抽象結合的畫家弗蘭肯塔拉(Ftankenthaler,1928-)對抽象表現主義資源的再利用,把藝術變成某種物理信息的表達.(4)黑條畫家吏泰拉(Frank:tLixlla,1936-),使用銅和鋁探討不同形狀的畫布造里,以矩形和棱形為多,創作大、規模的色快分割作品。
二、現代藝術的性質有學者把西方美術的歷史概括為三個階段,即:前現代一現代…後現代。這個分期法中,一切藝術都是圍繞著「現代」來確定其時段的,「現代」成了劃分歷史的坐標,這個分期法狠簡單,也容易記,我們不妨惜來一用。
旅美日本文學理論家灑井直木(NaOki SakiIJi)在一篇談日本後現代文化的文章中說:"前現代一現代一後現代的序列暗示了一種時間順序,我們必須記住、這個秩序從來都是同現代世界的地緣政治構造結合在一起的,現在眾所周知的是。這種秩序基本上是十九世紀的歷史框架,人們通過這個框架來理解民族、文化、傳統和種族在這個系統里的位置."歷史階段的劃分不是純然時間性的,而是和空間糾葛在一起的。這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里,不同地域可能分別處在不同的文明階段;比如同處19世紀,中國是封建帝制國家,而西方早已進入資本主義,因此,有人說凡是當代出現的藝術都是當代藝術:是不對的,現在我們國家展覽會中出現的許多美術作品就不具有當代藝術的特徵,甚至不具有現代藝術的特徵,這正是東西方地域差別的結果。
無論是「前現代」還是「後現代」,都是與「現代」進行比較後才可能產生的看法,弄清什麼是「現代」,是進行這種比較的前提。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體察「現代藝術」發生轉變的原因。
一種是風格和形式的角度,這是一種數量的概念。從理論上說,我們可以計算出西方現代主義階段創造的視覺形式和風格的數量,這個數量很多,以倍數超出已往任何時代,也是中國已有美術形式和風格的總和也無法比擬的數量。
另一種是價值的角度,所謂價值,是斷什麼好,什麼不好的標准,價值是質的概念,關系重大。不同價值觀導致不同的評價結果,比如,用明清文人的價值觀看今天的中國畫,就會認為今不如昔。
從數量角度看現代藝術,我們會發現西方藝術家們在短短半個多世紀里,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索精神,實踐了藝術形式(架上藝術)變革的各種可能性,乃至沒給後人留下多少有待探索的空間。革命已經成功,同志無須努力,後來的藝術家只好另闢踝徑。
從價值角度看現代藝術,我們會發現它基本上屬於精英文化范疇,能堅守高雅藝術的節操,不屑於與凡俗為伍,這種觀念就其本性來說,是歷史上貴族文化的衍生物,但社會變化了,精神貴族們失去了世襲領地,也只好去塵世中摸爬滾打。
具體說,現代藝術的價值觀表現在下列凡個方面:
(1)追求純粹。現代藝術追求視覺產品的純粹性,在創作中只考慮形式要素,忽略其他因素,如歷史、宗教,文學等內容的介人,因而促成抽象藝術的發展。一般說,追求純粹是精英化和專家化的思想,有局限性,等於畫地為牢。
(2)提倡原創,這是把體育競技的標准用到藝術上,把藝術創作看成是藝術史上的破紀錄競爭,但體育是優勝劣汰,藝術可不是這樣,藝術的發展不是進步,是改變。比如不能因為有了畢加索就說倫勃朗差。
(3)引形式至上,重視形式不是現代藝術特有的習性,古典藝術也非常講究形式感,但古典藝術的形式服從內容表現,或者說,形式隱藏在形象的後邊,而現代藝術是為形式而形式,賦予形式以獨立價值和功能。
(4)叫自我中心。現代藝術家多閉門造車,表現自我,不考慮觀眾,還經常通過怪異行為和奇裝異服而顯示與眾不同,因而作品也十分個人化,不容易理解,也因此幫助美術批評家獲得了解釋此類作品的特權。
(5)整體單調。這是指在現代藝術流行時期,一切非現代的作品,如傳統寫實手法的、有民族地域特徵的、非發達國家的作品,均被排斥,弄得全球藝術家都要使用「跨國界語言」,因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全球性藝術語言貧乏症。
從以上幾個方面看,我們就能理解,有反對它的力量出現,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後現代藝術的出現反對現代藝術的力量是在1960年代未出現的。
就在科技強權席捲一切,精英化,純粹化的藝術山窮水盡的時候,新的藝術活動出現了,這些活動與當時的潮流是那麼不同,竟然使西方藝術峰迴路轉,另開局面。下面就是當時新出現的幾項藝術活動:
(1)大地藝術(LandArt或Earth Art),可以看成是室內裝置作品向戶外發展的結果,最早的樣式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國的斯通亨治圓形石柱,而美洲的廣闊土地為當代藝術家提供了展示才能的舞台。以沙漠、高山和草原為原始材料,修整出或附加上巨大的幾何形式,是大地藝術的早期特色。最有名的作品是羅怕特·斯邁森(Robert Smithson)的《螺旋形防波堤》,這個堤壩寬15英尺,觀眾可以沿著堤壩走幾圈,除此而外沒有任何實用功能。
(2)裝置藝術(InstallatiOn),是一種由非藝木材料構成。可在室內短暫陳列的立體展品,其中極少部分也會被博物館收藏,它是一種布置展品的方法而非藝術特色或風格,所以它可以為許多藝術流派服務。最初的裝置由棄置傳統雕塑材料而來,其主要定義是:「(1)它們是裝配起來的,而不是畫。描、塑或雕出來的;(2)它們的全部或部分組成要素,是預先形成的天然或人造材料、物體或碎片,而不打算用藝術材料」。早期裝置藝術的代表是德國的達達藝術家施威特(Kllrt schw-Itter),他在1920年代用各種材料將自己的住宅堆滿。
(3)身體藝術(BodV art),是創作者將自己的身體作為藝術表達的材料,並結合繪畫、攝影、錄像或其他現場記錄手段。形成的一種非戲劇化的表演藝術,「非戲劇化」是指無虛構、表演和做作成分。如勒瓦(Barry Le Va)的作品就是在相隔十幾米的兩堵牆之間跑來跑去,直到累倒為止。另一位維托·阿康西(Vito Acconci)曾經是個詩人,心理上有受虐傾向,比如他努力去咬自己身體上能咬到的部位,不咬出痕跡不罷休,還在公開場合手淫,並且架上擴音器將聲音傳播出去,迫使公眾成為「窺淫」者,試圖以此沖破社會禁忌,還有一位是克里斯·怕登(Chris Burden),這個人更是受虐狂,代表作《5天囚禁》是連續5天將自己關在一個鐵箱子里;另一名作《槍擊》是讓他的朋友在匕英尺外向他的左臂開槍,這種驚世駭俗手法,使他立刻獲得了世界聲譽。
(4)概念藝術(ConceptuaI Art),來源於1920年代早期的達達藝術,認為藝術沒什麼神聖和持久的價值,它的本質是思想或者概念,物理形態的具體作品並不重要,所以也叫思想藝術(Ideaart),後物體藝術(Post Object art)或無物體藝術(De-materialized art),用來記錄思想的文字材料,或者對一個事件的照相實錄,是概念藝術的常見形態。概念主義藝術家探詢藝術與思想或者藝術與知識的關系,這種探詢的終點是文字的、數學的或美學與哲學的,從道理上說,這種作品實際上不是用來觀賞的,傳統的展出形式不適用。但既要展示內在思想又要避免外在形式,仍是長久的難題,那些被看成是觀念藝術的作品,多是在美術館和其他公眾場合展出一些臨時性的裝置,例如隨便堆放一些木頭、磚塊或其他雜物,有一個例子是在美術館中展出一個巨大的鳥籠,里邊有些活的鳥和其他物品,另有一個概念藝術團體則是一些從事隨筆寫作的人。代表人物有約瑟夫·庫蘇斯(Joseph Kosuth)、邁爾·波施納(MeI Bochner)和漢納·道波溫(Hanne DarbOven)等人。
(5)過程藝術(Process art),認為藝術的製作過程比事先的構思重要,體驗時間流逝勝於觀看靜止和持久的物體,力圖表達瞬間即逝的短暫存在,此種藝術多使用易於體現時間變化的軟性材料,最初的來源是波洛克和德庫寧在創作中隨意滴濺顏料的偶然性,創作過程多是作者對展出材料的任意改變。代表人物是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他的一件作品是在展廳里堆放一些沒有任何價值的混雜材料。他每天去改變這些材料的放置狀態,到展覽結束時就將這些東西收起來扔掉。
有了上面一些活動,此後的西方藝術就出現兩種相反的發展趨勢,一種是純藝術,就是讓藝術保持獨立品性,以區別其池事物。在純藝術里,什麼是繪畫,什麼是雕塑,有著明確的質的界定,另一種趨勢則是混淆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尤其是混淆藝術與生活的區別。前一種藝術的所謂「純」,恰好是後一種藝術所竭力排斥的東西。而排斥的理由則是認為藝術的本質是啟發創造性,人為地劃分藝術范圍是對刨造力的束縛,只有當藝術與生活融為一體時,藝術的創造力才能在最廣泛的程度上得以體現。
新的藝術思想傳播迅速,到川的年前後,美國的藝術雜志中就不再是滿篇塑膠鋼和幾何型了,天然材料,行動的過程,環境和觀眾的介人,語義解析,攝影實錄,逐漸成為藝術傳媒的主要報道內容。至此,現人藝術的觀念、方法和形式有了重大改變,人們說的後現代藝術,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下過,藝術吏的更迭不是軍事交接。下會形成截然兩端的局面,所謂新與舊,尾聲與開場,往往同時存在,只是論述者為了敘述方便,習慣將糾纏在一起的事實分開來說,囚此,我們常會看到學者們對許多所謂流派運動的開端有眾多說法,本文論述後現代藝術,因為要刻意尋找時間推移的秩序,就無法同時兼顧空間的劃分,這是要請讀者注意的。
促成西方現代藝術在1960年代未轉變形態的原因很多,通常認為與下列社會背景有關:
(1)美國在越戰的失敗,導致反對戰爭的情緒增長,再加上冷成格局下的國際環境,陵人們對於人類社會和現實生活不抱有大多希望,並進一步開始蔑視已有的人類生活准貝1。在文化領域出現反主流和否定永恆價值的傾向。
(2)工業發展的副咋用。工業的進步曾給人類社會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副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環境污染,能源緊缺,有毒廢料,核武器危險,陵人們認識到,科學技術在解決一些問題的同時,叉帶來了新的問題,人們開始清醒地看待工業進步的利弊得失,對科學方法產生了懷疑。
(3)社會問題突出,豐富的物質生活解決不了精神的問題,戰後「垮掉的一代」出現。1968年,歐洲和美國都出現了學生運動熱潮。
(4)新思想的出現。歐洲j午多哲學家們對當代文化提出了新看法,從而對藝術界產生影響,這些哲學家包括羅蘭巴特、福科、德里達、拉康,利奧塔等人,他們對已有的社會抖學理論提出吠疑,關任多種文化形態,引導人們懷疑任何單一的理論框架和終極判斷,在藝術領域則是重新肯定具象的價值,從而導致對追求形而上的現代藝術的脫離。
除了上述外在因素,過分理性兒和科技化是促使藝術方向發生轉變的內在原因。需知人類的精神世界和自然生態一樣,既變化萬端又相互平衡,如果其中某仲囚幸過分發展,就會有相反的力量來克服它。如果科學對藝術干預大多,就會有反科學的力量出現。
四、後現代藝術的價值觀1980年代以後,以美國為中心,後現代藝術已經風起雲涌,成為新的世界性的藝術潮流。綜合地看這些藝術現象,可以明顯感知新的價值現在成長,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求純粹,當代藝術不局限於視覺形式,語言文字、音樂戲劇、大眾傳媒。數碼影降、聲光電化,只要能傳達特定信息,就無所不用,繪畫超越平面限制,雕塑結台風景和建築,展出場地也不局限在畫廊扣博物館,在當代西方,所謂視覺藝術已經與其他門類藝術難分准解。
(2)善侍傳統。人類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棄之如蔑很可惜,當代藝術家不反對傳統,而是利用過去以更新自我。在時間和環境改變後,舊符號可能產生新意義,分冰的「天書」,蔡國強的「草船惜箭」。都是這樣。
(3)非個人化,在藝術之上,除了19世紀後期到J)世紀中期這段時間,「個人表現」都不是創炸的主要目標,後現代藝術強調社會功能,使藝術走出象牙塔,貼近大眾生活,藝術家以天下任為己任,關心社會問題,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不再是特立濁行的另類人物。
(4)多種標准,「多元」是當代藝術的核心觀念,雖然國際上仍有主流藝術趨勢的存在,但卻不再用統一的標准判斷優劣,比如承認不同國家,民族,地域的藝術的價值,女性藝術、土著藝術,非發達國家藝術受到重視,等等。但也因此出現繁雜混亂的局面,難以系統化。
綜合以上的論述,也許我們可以對後現代藝術有個粗淺的認識:它起源於對現代藝術的反叛,發展出表達思想和傳遞信息的新方法,觀念的更迭,技術的轉換,以及它所代表的公眾意識、多元價值觀和自由創造精神,體現了西方當代文化中的發展趨勢,但由於地域,文化和體制的不同,中國美術界還不能在短時期內以整體面貌融入這一全球范圍的藝術運動,但這並不妨礙新藝術因素的增長,也不妨礙我們從常識的角度去獲得西方當代藝術的知識。
五、杜尚的啟發在涉及西方後現代藝術的話題時,不能不提到法國畫家杜尚(MarceI Du-champ)調池被人們描述成西方後現代藝術之父,理解他的藝術和生活,對理解西方後現代藝術的諸多奇妙現象大有幫助,但理解杜尚是個難題)因為他的作品與生活都與常人相去太遠;難以合理解釋。
雖然杜尚的藝術實踐止於1930年代。而且在1968年去世,但他旱期的短暫藝術活動卻在後來產生了持續的影響力。1913年他完成了第一件現成品藝術《自行車輪》表達對傳統作品中注重結構的輕視。並暗示藝術創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觀念而非製作技巧。《巧克力研磨機八號》差不多是杜尚最後一件架上作品,是對學院派油畫的嘲弄。1915年後杜尚定居紐約, 1917年完成《泉》是一隻小便器;另一件作品是L.II.O.O.Q,(1919),是給印刷品《蒙娜麗莎》添上小鬍子。杜尚最重要的作品是《大玻璃》又名《新娘被她的漢子剝得精光》,該作品從1915年開始製作,至1923年仍未完成。192O年後,杜尚對光學和電影的興趣與日俱增,川年代後他又將興趣轉到國際象棋上。
杜尚最重要的貢獻是「現成品」藝術。雖然從世俗的角度看,把現成的工業產品或是其他物品擺到美術展覽會上是荒誕不經的,但事實上這卻改變了人類對藝術乃至對世界的整個看法,人們開始質疑傳統價值觀念和藝術創作模式的必要性,至少。在西方後現代藝術中,「現成品」的影響無處不在,並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人們以啟發:
(1)形式與美都不重要。自古以來,藝術家以創造美的形式為天職,並賦予此類工作以崇高的地位和價值。但杜尚認為美並不存在,藝術和創造藝術的人也沒什麼特別崇高的地方,他告訴人們,普通物品與藝術品沒什麼區別,果藝術是美的;那普通物品也是美的,如果普通物品不美,那藝術也好不到哪兒去,所謂藝術的審美價值只不過是人們的成見而已。他把那個「小便池」送進展覽會,對打破這個成見起了很大作用。
(2)環境和時間比作品更重要,變現成品為藝術品的決定因素是環境和時間。與作品本身無關。這說明,在一定條件下。任何東西乃至行為都可以是藝術;也可以反過來說,當條件改變時,任何東西乃至行為都可以不是藝術,按中國話說,就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由於環境和時間永遠在流動扣變化中,所以文藝復興的經典「蒙娜麗莎」到了20世紀,就可以被畫上小胡於,成為笑料;囪行車輪和凳子放進美術館里,就等於結構主義的雕塑。
(3)引藝術回到自發和天然的狀態,人類最初的藝術活動是自發和天然的,無須專門訓練,更沒有藝術家和非藝術家之別。但後來就有了分工,藝術成了一項專門的工作,也因此有了專門的關於藝術的標准。顯然,這種分工和標準是以往制度的產物。有礙於健全的人性發展。如果在社會條件改變的情況下,仍然把這些已有的標准當成至高無上的法則要人們遵守,就太不合理,「現成品藝術」就是完全不把已有的藝術標准乃至文化尺度放在眼裡,以一種看似搞笑而實際上相當深刻的思想,嘲笑了人類在文化領域的拘謹和匠氣,從而呼喚一個新的富有自由創造精神的時代的到來。
(4)叫取消技術的限制,人們久已習慣將藝術創作看成是一種專門的技術操作這程,所以才有美術學院和專業畫家,「現成品」藝術卻與作者的個人技術無關,它只需要一種選擇的眼光,而選擇是一種思考過程,與物質產品的製作技術毫無關系。杜尚在這里告訴人們,藝術的價值在於思想。有思想,任何物質產品都可以成為藝術品。這種將藝術等同於思想的做法,客觀上取消了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學科,暗含了藝術與藝術史即將終結的理論判斷。
美國畫家德庫寧(De Koonig)說:「杜尚一個人發起了一場運動一一這是一個真正的現代運動,其中暗示了一切:每個藝術家都可以從他那裡得到靈感」,以似乎是隨手拈出的「現成品」,輕松地扭轉了西方藝術發展的方向,是杜尚留給後人的先驅者形象。杜尚之後,反對一切既定的藝術模式和評判標准,以毫無掛礙的自由精神為藝術創作目標,成了西方藝術界的共識。
⑦ 從歷史發展政治與藝術的關系怎麼變化
從社會歷史發展的角度上來看,藝術與政治有很大的關系,政治對於藝術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不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只是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
藝術與政治有著密切的聯系,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因為,藝術與政治都是經濟的反映,它們之間是同根相連的,都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處於同等的地位,承受相同的作用,發生相同的反作用;但藝術與政治相比,從與經濟的距離來說,「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治與經濟的關系是最近的,在全部上層建築中處於主導的地位;而藝術與經濟的關系卻不是直接的,它必須通過政治、法律、道德等中介,才能達到為經濟基礎服務的目的.正是從這一點上說,藝術與政治的關系,實質上就是藝術與經濟關系的體現.還有,藝術歸根結底是要表現人的,而政治生活滲透到了人的各個生活領域,給人以重大的影響,並突出強烈地顯示出人的本質和特徵,這也就使藝術與政治發生了阻隔不斷的聯系.一般說來,一定的經濟,通過政治,決定著藝術的性質和發展;一定的藝術,又反過來通過政治,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藝術與政治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大方向是相同的,如資本主義政治與資本主義藝術,社會主義政治與社會主義藝術,都是朝著同一個經濟基礎的目標發生作用的,故它們之間也是相互保護的.而產生於不同經濟基礎之上的藝術與政治,如社會主義藝術對資本主義政治,則會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打擊,反之亦然.由於社會分工的不同,同一階級內部發生矛盾沖突,這種激烈的矛盾斗爭反映到藝術上,就會出現同一階級內部藝術與政治的矛盾.過去,我們曾提出過「藝術為政治服務」的口號,這個口號在歷史上起過積極的作用,但是,「藝術為政治服務」的口號曾被誇大並且將它絕對化,將「藝術」與「政治」等同起來,將藝術的其他社會功能忽略甚至取消了,這是一種簡單化的表現.根據形勢的新發展,現在不再提這個口號,但藝術必須沿著社會主義政治方向發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政治大方向是不能偏離的.
⑧ 西方藝術發展歷程
西方的藝術是由希臘人帶來並開拓的,中西方由於文化的差異,在藝術的表現上也是各具特色。從繪畫為例,東方是潑墨寫意,強調的是一種意境,而西方具有鮮明的現實感和視覺與知覺的朴實性,強調的是寫實。
西方人最早的美術作品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距今3萬到1萬多年之間。最傑出的原始繪畫作品,發現於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區的幾十處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和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
古希臘的自由民主創造了具有民主思想的建築、雕刻和繪畫作品,其中留存於世的不少健美而優雅的雕刻形象,如《擲鐵餅者》、《米洛斯的維納斯》等,尤其具有無窮的魅力。
(8)歷史與藝術發展擴展閱讀:
西方藝術對世界的影響:
縱觀20世紀的中國美術發展史,就是一部批判、繼承本民族的傳統藝術文化和吸收、借鑒現代西方藝術思潮的歷史。
在100多年的發展、變革中,中國的一些美術家在自身的美術創作活動中自覺不自覺地將西方美術作為自己藝術創造的一種對比和參照對象。
尤其對一些堅持從傳統藝術本身來求新、求變的中國畫家,在保留中國畫獨特個性的同時,也自覺不自覺地採納、吸收和鑒賞現代西方藝術的有益成分,來豐富自己的藝術語言,具體地講,大致有三方面的內容。
⑨ 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關於藝術的起源問題一直被學術界稱為"斯芬克斯之謎",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人類早期的歷史和藝術方面的資料所知甚少。盡管如此,歷史上的許多學者還是在這一領域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關於藝術起源的學說。這些學說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類藝術發生的某些條件和根據,對學習藝術和進行藝術教育有著重要的價值。雖然這些關於藝術起源的學說必然涉及到人類藝術的方方面面,但其中關於美術起源問題的論述通常都是這些學說的重要方面。以下我們就來簡要介紹、評析一下歷史上幾種主要的關於人類藝術(美術)起源的學說。
1、模仿說
這是一種關於藝術起源問題的最古老的理論,始於古希臘哲學家。這種學說認為:模仿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藝術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臘哲學家看來,所有藝術都是模仿的產物,美術藝術如此。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模仿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藝術不僅反映事物的外觀形態,而且反映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藝術創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從孩提時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繼古希臘哲學家之後,文藝復興時期的達 芬奇、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這種理論直到十九世紀末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
今天,用模仿說作為藝術起源的動力的美學家已經不多了,因為事實上有很多現象,如人類的史前洞穴壁畫是很難用模仿的沖動去解釋的。但模仿說仍有它一定的價值,它揭示了人類一種比較原始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與藝術是相通的。一方面,對客觀事物的模仿也是一種對事物的把握方式,它使人從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從而引起人心理上的快樂和滿足。另一方面,不管原始人由於什麼原因創作和製作了原始藝術,這些原始藝術本身(如史前洞穴壁畫上的動物輪廓)卻無疑是由模仿得來的,也就是說,模仿即使不成為動因,也至少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正因為史前造型藝術都基於模仿的手段,我們才能認識到這些形象所模仿的原型是什麼動物。我們從今天所發現的原始藝術作品中也不難看出,模仿是大部分原始藝術創作和製作的主要方法。而其它方法,如表現和象徵的方法也都是從模仿之中發展演變而來的。
2、游戲說
游戲說認為藝術起源於游戲,它是包括美術在內的藝術發生理論中較有影響的一種理論,其代表人物是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和英國學者斯賓塞,人們也因此把游戲說稱為"席勒-斯賓塞理論"。席勒在《美育書簡》中,通過對游戲和審美自由之間關系的比較研究,首先提出了藝術起源於游戲的觀點,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自由"是藝術活動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們只有在一種精神遊戲中才能徹底擺脫實用和功利的束縛,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游戲說還認為,人的審美活動和游戲一樣,是一種過剩精力的使用,剩餘精力是人們進行藝術這種精神遊戲的動力。人是高等動物,它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從事維持和延續生命的物質活動,因此有過剩的精力,這些過剩精力體現在自由的模仿活動中就有了游戲與藝術活動。斯賓塞和席勒一樣,也認為游戲是過剩精力的發泄,它雖然沒有什麼直接的實用價值,卻有助於游戲者的器官練習,因而它具有生物學意義,有益於個體和整個民族的生存。
游戲說強調了游戲沖動、審美自由與人性完善間的重要聯系,對於我們理解藝術在審美方面的發生具有重要價值。它揭示了藝術發生的生物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某些必要條件,如剩餘精力是藝術活動的重要條件,藝術的娛樂性和審美性等,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藝術創造的核心,對我們理解藝術的本質是富於啟發的。但它把藝術看成是脫離社會實踐的絕對自由的純娛樂性活動,且偏重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看待藝術的起因,過分強調了藝術與功利的對立,有絕對化和片面性的弊病。
3、表現說
這種學說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表現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現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藝術發生的主要動因。持這一理論的主要有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等,還有歐美的一些現當代美學家。在這種學說看來,原始人所有的藝術只有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那就是他們通過各種藝術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從而促成了藝術的發生和發展。如托爾斯泰認為:"藝術起源於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這種感情,並用某種外在的標志表達出來。"這些外在標志就是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所表達的藝術形象,通過這些藝術形象的傳達,使別人也能體驗到同樣的感情。這樣,作者所體驗到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活動。
如果說人類的科學主要是與理性、認知相聯系的話,人類的藝術就更多地是和感性、情感等聯系在一起。表現和交流情感的確是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因此表現情感也是推動藝術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心理動力。但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方式是多樣的,語言、情感都能表達情感,而且藝術也不僅僅是表達情感的工具,因此這一學說並不能完全說明藝術起源的全部原因。
4、 巫術說
巫術說是西方關於藝術起源的理論中最有影響、有勢力的一種觀點。這種理論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藝術作品與原始宗教巫術活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最早由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這種觀點用實用性來解釋藝術的起源,認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藝術有著極大的實用功利價值。按照這種理論,原始人所描繪的史前洞穴壁畫中雖然有許多在我們今天看來是美麗的動物形象,但他們當時卻是出於一種與審美無關的動機,即巫術的動機。如許多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壁畫和雕刻,往往是處在洞穴最黑暗和難以接近的地方,它們顯然不是為了給人欣賞而製作的,而是史前人類企圖以巫術為手段來保證涉獵的成功。還有些動物身上畫有或刻有被長矛或棍棒刺中和打擊過的痕跡,按照巫術說的觀點,這是因為原始部落有一種交感巫術的存在,原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形象與實際的該事物都有一種實在的聯系,如果對事物的形象施加影響,實際上也就是對這個事物施加影響,在動物身上畫上傷痕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實際的涉獵當中可以順利地打到獵物。原始東西壁畫中這些身上有被刺中或擊傷痕跡的動物形象,成為支持藝術產生於巫術學說的有力證據。 巫術說對於我們理解原始藝術,特別是原始美術發生的動力,以及這些藝術在當時條件下非審美的性質具有重大意義。但巫術說把精神動機視為原始藝術發生的唯一動機,忽略了隱藏在精神動機後面的動因,即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因而也不能完滿地解釋原始藝術的真正起源。
5、勞動說
在我國文藝理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理論,是認為藝術起源於生產勞動。19世紀末葉以來,在歐洲大陸許多民族學家與藝術史家中,就廣為流傳藝術起源於「勞動」 的理論。希爾恩在《藝術的起源》中就曾經列出專章來論述藝術與勞動的關系;俄國普列漢諾夫在《沒有地位的信》中,通過對原始音樂、原始歌舞、原始繪畫的分析,以大量人種學、民族學、人類學和民俗學的文獻證明,系統地論述了藝術的起源及其發展問題,並且得出了藝術發生於勞動的觀點。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勞動,然後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為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動物的腦髓就逐漸地變成了人的腦髓」。
⑩ 歷史與藝術的關系
1藝術發展史屬於歷史的一部分...
2每一個時期的藝術都體現了那個時期的社會歷史文化思想
3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