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艾餅的來歷
艾餅,又叫艾餜,田艾餅,是一種漢族客家小吃,主要盛行於廣東南方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比如梅州和湛江等,以梅州豐順和湛江雷州的最為有名(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這玩意)。一般是選在清明及農歷七月十四的鬼節才做。
『貳』 艾餅如何做的
艾餅,一種盛行於湛江地區的食品,聽說茂名亦有。然而,當地大多寫作艾(米乙),又因其多用一種樹葉包著,亦有寫作「木葉撻」。
艾餅,顧名思義,與艾有關。即用冬季長在田埂邊或稻田裡的田艾花籽,選其棉質,打碎熬汁,並伴以糯米粉,做成面團,進而作為餅皮。顏色墨綠,據說這些艾餅有「去泥」的功效,「去泥」究竟具體是何所指,則不得而知了。
以往家中過年前,爺爺奶奶在世時,奶奶一再囑咐要做餅,說是「有錢人家才做得餅,沒錢人家才會窮得連餅都做不起。」這樣,做餅這一過年習俗,倒是延續了好些年。只是,做艾餅的工序頗為繁瑣,況且忙過年衛生年貨的活兒不少,於是漸漸地遭到我和弟弟的極力反對,終於在一年又一年的反對中,做艾餅終於退出了我家的過年生活。
做艾餅,還是保持著傳統的做法,工序從頭到尾幾乎是一家包辦。先是購買材料,甜餡有冬瓜糖、紅棗、蜜棗、椰子、白芝麻;咸餡有花生、白芝麻、蝦米粒、臘腸粒。各家依據喜好而材料不同,但大約僅是增減而已,我家的餡料便如上。估計甜餡最為傳統,但卻最討人嫌,不大好吃,所以家裡做了艾餅之後,大家大多先挑鹹的吃,留下甜的。幸好甜的,好存放,十幾天都沒問題,也許這也是它的好處吧。
買了材料之後,便一樣一樣地加工。椰子要刨絲、再而炒香;剪冬瓜糖粒、紅棗蜜棗絲;切臘腸粒、爆炒香;花生、蝦米炒香研粒。但是材料粗加工,就頗費周章。至於做餅皮的糯米粉,尚需從市場上買來,晚上洗凈,晾得半干,翌日拿去打粉;而包裹的樹葉,也需早先摘好洗凈晾乾。
待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後,便開始正式開工。先是用紅糖熬出濃濃的糖漿,伴以艾籽,再而用力搓勻成面團,甜餡的餅皮就成了。鹹的一般伴以一種胭脂紅的食用色素,餅皮粉紅粉紅的。做餅時,捏一小團麵粉,在手中搖得滾圓,雙手合扁,繼而將扁面團捏成薄圓,放在手上,手心微凹,再是舀上餡料,將圓扁的餅皮對折一合,密封成半月形,便成一個肥鼓鼓的艾餅。最後包上木葉,排起來放在蒸籠里,蒸熟便可。
剛剛蒸熟的艾餅,倒是味道不錯。可惜過得一兩天,餅皮由於是糯米粉,便會發硬,即使重新蒸軟,覺得味道總是不如以前。
『叄』 艾餅是什麼
你好,艾餅有兩個意思,不知道你問的是哪一個,就兩個和你說了吧。
1、艾餅回的特色是傳統答的中國民間吃法。艾餅,有叫艾餜,田艾餅。南方在清明節前,會采艾草之嫩頭,搗爛與米粉和之,做成餅,餡有筍,肉,酸菜,乾子,也有甜芝麻糊等等。
2、艾餅指將艾絨平鋪在施灸部位上,借外來熱源將艾餅熨熱以治療的灸法。好的葯王谷艾餅可通過艾製品的外觀來觀察。
『肆』 我愛家鄉的田艾餅300字
我的家鄉——「湛江」,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里物產豐富
,美食眾多,我最喜歡的就是本地的傳統小吃——「田艾餅」。
田艾餅又叫做「艾稞」,是極富湛江特色的小吃,逢年過節的
時候,許多人都要製作這種墨綠色的艾餅吃。聽老輩的人說,這艾
餅吃了可以驅病消災,遠離鬼怪,所以搗蛋的小孩子們聽了之後都
要多吃上幾個,直吃得小肚兒圓不隆咚的。小時候的我很頑皮,總
喜歡跟著比我大一歲的哥哥在晚上出去玩,但又怕路上遇見鬼怪,
便經常找大人索要田艾餅吃。
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都聚在外婆家包田艾餅。外婆每年都會包
這田艾餅,湊熱鬧的我和一群猴兒孩子們便搬個小凳子坐在一旁看
,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包艾餅,孩子們也幫忙。
外婆家的院子什麼都有。包艾餅的大菠蘿葉子她也有,她的院
子里有一棵非常巨大的大菠蘿樹(起碼當時的我的眼裡認為它是巨
大無比的)。姨媽是一名十分能乾的婦女!她早早的就去菜市購買
材料,包田艾餅需要的艾草啦,糯米粉啦,椰絲啦,紅棗什麼的,
她保證買得到,而且買到的幾乎是最好的。包田艾餅要用花生碎和
芝麻,外公從農村帶回來的花生和芝麻最好吃,打成了碎也很好吃
!帶著一股淡淡的泥土的清香。
手巧的婦女們把打成絨絲狀的艾草用水洗好後就放到鍋里煮,
然後搬出一個大盆子,倒入糯米粉,把煮開的艾草和艾汁與糯米粉
攪拌成墨綠色的面團,揉好面團後,猴孩子們馬上圍過來。只見外
婆扭下來一坨還帶著溫熱的面團,壓扁成薄薄的餅狀,攤在手心,
又熟練地抓了一把早已准備好的餡料放到了上面,接著封口,墊上
洗干凈的大菠蘿葉子,擺進鍋里。孩子們裝模作樣地在包,他們把
沒包好的田艾餅搓成小小的球狀,因為這個面坨放涼了之後是會變
得很硬的,可以當彈珠玩兒!
蒸了二十分鍾的田艾餅就是成品啦!一口咬下去,熱乎乎的,
甜滋滋的汁水,一下子淌進嘴中,硬是甜進了心裡,糖冬瓜的綿爽
,紅棗的細膩,椰絲的清脆,使整個人都陶醉了,還有外公帶回來
的花生和芝麻也被包在了裡面,令其的味道一下子增色不少!還有
糯米面那短暫的黏牙的口感,甜而不膩,讓人食慾大開,嚼在嘴裡
都捨不得吞下去。這田艾餅好吃的味道是文字和語言都形容不出來
的,只有嘗過了才知道啊!大人們告訴我,這田艾餅還可以去除體
內的雜物、塵埃,有養生健體的功效嘞!
湛江的特色小吃——「田艾餅」與湛江的傳統習俗——「游神
」組合在一起就是絕配!正所謂「游神」,是人們在喜慶節日里或
諸神誕生的這一天,到神廟里將神像抬出來遊街,認為只有讓神出
來遊街,與民同樂,神才保佑四方百姓。一邊嚼著香甜的艾餅,一
邊欣賞著威風凜凜的「游神」隊伍遊行,感受著震耳但是有節奏的
鼓號聲,這難道不是非常滿足的一件事么?
朋友,如果你來到了湛江,別忘了在感受風土人情的同時,嘗
嘗那墨綠色的田艾餅!好吃得連牙都會被香掉的艾餅定令你回味無
窮。
『伍』 田艾餅是怎麼來的 告訴我艾餅的來歷!!!!!
田艾餅(艾餅)艾餅,又叫艾餜,田艾餅,是一種客家小吃,主要盛行於廣東南方客家人聚集內的地方,比如梅州容和湛江等,以梅州豐順和湛江雷州的最為有名。一般是選在清明及農歷七月十四的鬼節才做。
艾餅的做法
客家煎艾餅的原材料:
艾味200克、糯米粉500克、熟豬油50克、食油30克
客家煎艾餅的製作方法:
一、將艾味洗凈,過沸水後切碎。
二、將碎艾葉、糯米粉和豬油放在一起,加入適量清水,用力攪拌均勻後,用手捏成餅狀,入鍋蒸熟。
三、鍋上火,倒入油燒熱,放入蒸熟的艾味餅,煎至兩面皆呈金黃色時取出即可
編輯本段
七月十四吃艾餅的風俗
在梅州的豐順縣客戶家聚集的地方,每年到了農歷七月十四日,很多村寨到了這一天,都要製作這種綠油油的艾餅吃,當地風俗說是吃了可以驅病消災,運離鬼怪。
南方在清明節前,會采艾草之嫩頭,搗爛與米粉和之,做成餅,餡有筍,肉,酸菜,乾子,也有甜芝麻糊等等。
『陸』 艾餅的介紹
艾餅,又叫艾餜,田艾餅,是一種漢族客家小吃,主要盛行於廣東南方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比如梅州和湛江等,以梅州豐順和湛江雷州的最為有名(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這玩意)。一般是選在清明及農歷七月十四的鬼節才做。
『柒』 艾 餅怎麼用
艾餅,又叫艾餜、田艾餅,是一種漢族客家小吃,主要盛行於廣東南方客家人聚集的地方,
艾餅一般蒸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