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的關系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四大發明火葯、造紙、指南針、印刷術曾引領世界前進。那時候中國在世界文明的發展中吸允著 「營養」。春秋時期水稻的引入、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入、唐朝時期各國人齊聚長安等等。到了近代,由於清王朝的腐敗、閉關自守,使得中國落個挨打的被動局面。此時的中國又引入馬列主義、並結合中國的實際靈活的運用了馬列主義、發展了馬列主義。時代的呼喚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國始終在高速發展著。
歷史告訴我們|: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即使在強大的國家也會落後;改革開放,面向世界,尋求各個領域的合作才能發展。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是聯系與發展。而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要發展中國就要分析世界與中國的具體聯系。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長期停滯和落後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也就是說中國不能閉關自守,要引進來,走出去。只有發展與其它國家的往來,才能促進中國的發展。當今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只有充分利用國際經濟資源和科技成果來發展自己,才能趕上當代世界的科技和經濟發展潮流。我國的實際情況是,資源相對不足,資金嚴重缺乏,科學技術落後,管理知識和經驗不足,也迫切需要擴大國際經濟、技術交流,引進資金,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這一切都離不開向世界開放。
長期閉關自守,把我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歷史的經驗一再 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於世界之外是不行 的。這還是鄧小平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迫切需要的深刻的結論。
世界的發展更需要中國。中國經濟從來沒有像2009年這樣聚焦著世界的目光。2009中國強力調控拯救經濟 對世界經濟貢獻達50%,作為世界經濟的最重要引擎,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保持8%的增長速度不僅關系著中國的發展,而且影響著全球經濟以什麼樣的速度邁入復甦的軌跡。所以歐美的主流媒體在2009年才會不吝篇幅,對中國經濟進行一次又一次的重點報道人們期望,當以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的時候,西方傳統發達國家應該在全球貿易和金融領域對這些新興的經濟力量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給予他們更多的話語空間,放棄對這些國家的歧視性壁壘,這樣全球經濟才能更加平衡有序,也才能夠更快地走上復甦之路。
在中國的飛速發展中,有的西方國家對中國還採用了多種手段——經濟制裁、停止軍售、防範加遏制,還有不時揮舞的人權大棒。摩擦與碰撞歷練了中國人,中國不斷加深著對外部世界的認識,變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在一個接一個的「威脅論」、「崩潰論」相繼破產後,世界也越來越多地體會到了中國發展的不同。
從四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災,世界看到了13億中國人民的凝聚力;從北京奧運會,世界體會到了13億中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的不懈追求;從中國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應對,世界感受到了13億中國人民的責任感和這種責任感給全球經濟走出危機帶來的信心。不止一個西方學者說過,無法再用現有的理論來解釋中國的發展,必須重新認識中國的發展道路對世界的意義。30年來中國的成長足跡已經向世界表明,和平發展是中國發展道路最突出的特點,和平發展也是中國與歷史上幾乎所有大國崛起途徑的本質區別。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國家,中國提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理念,有著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平發展意味著中國的發展不會威脅任何人。中國決不做損人利己、以鄰為壑的事情。中國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和平發展意味著中國的發展不會妨礙任何人。
在處理對外關系時,中國採取了相互尊重、平等對話、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的方式,有效地化解了摩擦和糾紛;中國從長遠考慮,積極推動多邊或雙邊協商機制的建立。中國堅持的基本原則是,順應時代潮流和各國人民的意願,因勢利導,積極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以往的歷史表明,中國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員,中國的發展會帶動世界的發展,世界發展也會給中國帶來機遇。只有堅定不移的堅持和平發展,才能使中國乃至世界各國共同向前發展。
② 中國的國際地位
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發展中國家專,在國際屬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大,成為國際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的國際地位與55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客觀地講,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變化最活躍的一支力量。從縱向看,中國正處在過去幾個世紀發展最快的時期;從橫向看,中國的發展變化正對世界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指出,「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在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之後,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深入互動的關系表現得更加明顯。
經濟情況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
科技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計算機、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激光技術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
③ 中國國際貿易的歷史發展
把你的郵件地址告訴我,我給您推薦一篇文章.
④ 中國歷史發展到近代,中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變化說明了什麼當時的中國政府是誰
國際地位下降 開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說明歷史潮流不可阻擋 工業文明暴力侵蝕傳統農業社會
清政府
問題 內憂外患 內部農民起義 外部侵略戰爭
⑤ 新中國與國際組織關系的歷史演變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到1971年:新中國被排斥在
(1)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參加各種國際組織回,主動參與各個領域的多邊答外交活動,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為促進人類和平、發展與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2)中國高度重視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區域合作。中國參與創建了上海合作組織,參加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與東南亞國家聯盟建立了「10+3」和「10十1"領導人對話機制,為本地區的繁榮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3)中國積極發展與區域性國際組織的關系。中國與歐盟建立了領導人年度會晤機制,致力於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中國重視與非洲國家的傳統友誼,與非洲聯盟團結合作。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石油輸出國組織等發展中國家組建的國際組織發展友好關系,支持它們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並與它們共同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 治經濟新秩序而努力。 (4)中國廣泛參加各種國際組織和參與各種國際事務,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 位,並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提示: ⑥ 1949年後的中國外交發展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政府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多邊外交能力,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⑦ 國際市場的發展歷史 世界貿易中心和國際分工的形成。從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70年代,英國不僅是「世界的工廠」,也是世界的貿易中心。英國一方面成為世界各國工業品的供應者,對世界各國的煤鐵、機器設備輸出不斷增加,這一時期先後在美國和歐洲大陸進行的工業革命都是依靠從英國進口的工業技術裝備進行的;另一方面,世界各國又不同程度地成為英國工業原料和糧食、咖啡等食品的供應地。以棉紡織業為例,英國棉紡織品的出口值在1819年1821年占總產值的 66.6%,在 1829年 1831年上升到 67.4%,1844年 1846年更高達71.4%,在1853年英國紡織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達到頂點時,它的供應占國際市場棉布總量的45%。其棉花則來自美國南部、埃及、印度、巴西和西印度群島等的世界各地。與世界貿易中的壟斷地位相適應,英國同時確立了它在海上運輸的霸主地位,英國的商船噸位在1850年接近360萬噸,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47%;1870年達到569萬噸,超過美、德、法、俄等國商船噸位的總和。憑借它在世界工業、貿易和海上運輸的絕對優勢地位,英國的主要銀行從事全世界的貿易放款業務。19世紀中葉,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英鎊成為世界貨幣,充當世界各國貿易結算的主要支付手段和外匯儲備。英國的銀行家通過資本輸出,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人,如馬克思所描繪的那樣,「以自己的巨掌把持全世界」。 ⑧ 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經濟社會總量指標佔世界的比重持續提高,主要經濟社會人均指標的位次不斷前移,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一)經濟增長率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 2013-2016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7.2%,明顯高於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也高於發展中經濟體4.0%的平均水平。 (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及拉動居全球首位。 根據世界銀行測算,2013-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平均為31.6%,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4.7%,拉動世界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提升。 自2010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來,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計算,2016年,我國GDP為11.2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14.9%,比2012年提高3.4個百分點。 (8)國際與中國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在經濟體量上中國與歐美差距明顯,若從市場價格角度考察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佔比,中國的佔比從2000年的4%躍升至2016年的15%。亞洲(包括日本)的佔比為31%,而美國和歐盟的佔比之和為47%。 其次,在進口量上同樣存在較大差距,2015年中國在全球進口中的佔比僅為12%,而亞洲的佔比為36%。美國和歐盟(不包括歐盟內部貿易)的佔比之和仍達31%。 世界最終需求的很大部分仍來自歐美等高收入經濟體,而2015年中國消費(以市場價格計)大約是美國和歐盟總消費的三分之一。 最後,中國在全球經貿制度的設計中還相對較弱。事實上,相較於中國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佔比,中國在全球經貿規則制訂中的影響力要小得多。 ⑨ 世界歷史對中國發展的影響
可以說在第一次鴉片抄戰襲爭以前,中國與世界可以說基本只有商貿上的少許往來,我們一直是政治思想及經濟軍事的超級大國,有自己獨立的體系,我們物產豐富地大物博,因此我們完全能夠在各方面自己自足。我們只知道有琉球、高麗等小邦附庸,因此對待外交上只有撫和剿兩種策略。但是這種地緣優勢到了19世紀中期即被打破,經歷工業革命的歐美及東亞強國對我們進行了百年來的蠻橫掠奪,百年屈辱史中的華夏子孫亦在不停地尋找著民主共和富國強兵的道路,從最開始的愚昧到學習國外的先進之處並模仿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一條民族振興之路。 與國際與中國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