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箏的歷史淵源
早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陝西)一帶廣泛流傳,又名秦箏。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族民族樂器,一共10級。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傳.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也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漢代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應邵《風俗通》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箏、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根弦,弦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一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調弦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D調,F調或C調或A調較少使用。 1965年,王昌元成功創作出了古箏曲《戰台風》,《戰台風》的出現,使古箏的演奏的技術、技巧,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等來製造台風效果等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70年代,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弦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地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90年代以來,古箏創作迎來了百花爭艷的春天。《黔中賦》的演奏首次運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為亮點;在這時期中,作曲家們參與箏曲創作,增強了創新力度,他們突破傳統五聲性調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調式、都節調式的色彩,借鑒了梅西安人工調式的經驗,自行設計了許多新的調式,甚至創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調式色彩,每個八度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是一個大三度音程,在每個環節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調的調式。新的調式色彩和多調性連環疊置的定弦方法,促進了演奏技法的變革。如《山魅》(徐曉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這些箏曲的定弦中,就為轉調准備了條件。不同音區還採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區演奏不同的調式色彩成為可能,既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偏離,又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回歸。音程的變化又為新的音樂語言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而進入21世紀,涌現出一批青年古箏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志榮、,邱霽、袁莎、蔣周健、劉樂、鮑棟、宋心馨等老師為代表。多年來,這些演奏家多次出訪了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比利時、瑞士、瑞典、匈牙利、波蘭、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多個地區和國家,使箏這件樂器走向了世界。
『貳』 古箏的來歷和故事
早在公元抄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今的陝西)一帶廣泛流傳,所以又叫秦箏。計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攜帶型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
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叄』 古箏的發展歷史
、古箏的起源
箏,又名秦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樂淳樸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後來人又把它稱為「古箏」。
古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
二、古箏的發展
在漫長的二千多年歷史進程中,經過歷代彈奏者和樂器製作匠的共同努力,古箏這件華夏民族的古樸樂器得以不斷改進,其發展趨勢和人類社會的事物發展規律一樣,也是由「簡」和「繁」、「彈撥樂器」。
最初的古箏體積小,只有5根弦,後來發展到十二、十三、十六、十八,直到現在最多的有五十餘根弦,目前慣用的則是二十一根弦,又稱二十一弦箏。
古箏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鮮、新加坡及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可與鋼琴並駕齊驅,由於古箏的表現力豐富,韻味深長、色音淳美、古樸典雅,彈奏起來時若玉珠落盤,時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變幻莫測,氣勢磅礴,令人陶醉。
三、箏體簡介
(1)箏頭、箏尾。大的一頭稱箏頭,小的一頭稱箏尾。
(2)岳山:古箏分前岳山、後岳山,大箏頭處稱前岳山,箏尾初處稱後岳山。
(3)箏碼:也稱柱或雁柱,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箏碼可以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低,前後移動,以調整音質。
(4)箏弦:分鋼絲弦和尼龍弦,從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為1—21弦。
(5)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
四、坐姿
1、彈箏姿式分立式、坐式及盤式(盤腿、坐地)日本、朝鮮彈奏政者多採用盤式,我國常用坐式。
2、坐式要點
(1)坐在靠箏頭一邊,身體右側與前岳山延長線對齊、人體中線對第一、第二個箏碼。
(2)箏上最高碼之頂端在彈奏者胸腰之間。
(3)坐距箏體約10—15厘米。
(4)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呈「丁」字形。
(5)上體平直,放鬆自然。
3、手形要求
兩肩自然放鬆,手腕放平,手呈半握拳狀,各手指自然彎曲,各關節凸出,不能踏陷,大指要立起與中指相對,彈奏時各關節往掌心運動。
『肆』 古箏的歷史發展
箏演奏技法發展歷史
1965年,王昌元成功創作出古箏曲《戰台風》,《戰台風》的出現,使古箏的演奏的技術、技巧,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及使用無效區的噪音來製造台風效果等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70年代,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弦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90 年代以來,古箏創作迎來了百花爭艷的春天。《黔中賦》的演奏以運用扎樁搖和懸樁搖的交替手法而成為亮點;在這時期中,作曲家們參與箏曲創作,增強了創新力度,他們突破傳統五聲性調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調式、都節調式的色彩,借鑒了梅西安人工調式的經驗,自行設計了許多新的調式,甚至創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調式色彩,每個八度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是一個大三度音程,在每個環節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調的調式。新的調式色彩和多調性連環疊置的定弦方法,促進了演奏技法的變革。如《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庄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這些箏曲的定弦中,就為轉調准備了條件。不同音區還採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區演奏不同的調式色彩成為可能,既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偏離,又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回歸。音程的變化又為新的音樂語言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同時期內,更多的還是用五聲音階定弦法創作的箏曲,如《秦桑曲》、《臨安遺恨》、《鐵馬吟》等等。同時古箏的重奏曲作品亦陸續推出,說明人們注意到發揮古箏在群體中的表現力。古箏琵琶二重奏《大浪淘沙》、《水鄉高歌》、《春江花月夜》、:古箏與高胡二重奏《漁舟唱晚》:古箏高胡三重奏《豐收之歌》:古箏二重奏《滿江紅》; 古箏與蝶式箏二重奏《春之海》; 古箏四重奏《采蘑菇的小姑娘》、《步步高》、箏合奏《豐收鑼鼓》、《瑤族舞曲》、《伊犁河畔》、《百花引》、《拔根蘆柴花》等等,基本上都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
箏常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的伴奏,因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動聽,被稱為「眾樂之王」,亦稱為「東方鋼琴」。
『伍』 古箏的起源歷史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專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屬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瓮而就症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也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現在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陸』 古箏的歷史文化
古箏,原名叫箏,也叫秦箏。因它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故後人冠以「古」字,稱為古箏。我國歷來對古箏很推崇,稱古箏為民族樂器中的瑰寶,雅俗共賞的奇葩,群聲之祖,萬樂之師。漢《古詩十九首》中有句:「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之神。」漢侯瑾《箏賦》有句:「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移風易俗,混同人倫,莫有尚於箏者矣。」魯迅有《贈人》(其二)詩:「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對中國的古箏也非常推崇,稱古箏為神秘的樂器,稱它彈奏出的樂曲為神奇的音樂。
古箏屬於弦鳴樂器,按其演奏技巧來分,屬於彈拔類樂器。它的外形古樸典雅美觀大方,音色優美圓潤清麗明亮,音量大而不噪。它有著極強的表現力和強烈的感染力,能充分表現民族風格濃厚的樂曲內容。用古箏彈奏出的樂曲,柔和優美,清麗和諧,餘音繞梁三日而不絕,深受人們的喜愛。
箏和箏名之由來,眾說紛紜。歷史上曾有黃帝摔瑟而有箏之說。唐代趙璘的《因話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黃帝命令宮女鼓瑟,宮女用瑟彈奏了一非常傷悲的曲調,使黃帝動了傷感,流淚不止。黃帝不能自製,把宮女的瑟舉起擲地,摔成兩截,使原來的五十根統的瑟一分為二變成兩台二十五根弦的瑟。於是後人稱二十五弦瑟為箏。歷史上還有姊妹分瑟為箏之說。《樂道集》卷二中記載:「秦女姊妹爭瑟,引破終為兩片,其一片十三弦,為姊分,其一片十二弦,為妹分。秦皇奇之,立號為箏。」後來,還有父子爭瑟一分為二而得箏名,兄弟爭瑟一分為二而得箏名之說。這些箏名由來之說有無道理,暫且不說只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箏是由瑟演變而來的。 秦箏之說源於何處?秦相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寫道:「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聲也。」意思是說,敲打瓦罐和瓦盆,邊彈箏邊拍著大腿打拍子,唱起嗚嗚呀呀的歌,使耳目歡快,這才是真正的秦國的音樂。李斯把箏看作是秦地特有的樂器,把箏聲看作是秦國音樂的重要標志。《史記??荊軻列傳》中記載:「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這段記載意思是說,太子和賓客們知道了荊軻刺秦王這件事兒,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子送荊軻。到了易水之上,祭了路神後上路,高漸離擊築,荊軻跟著唱歌,聲調蒼涼悲哀。送行的土大夫都流下眼淚哭泣。這里說的築,根據《風俗通義》中的記載和《說文解字》中的解釋,可能是箏。早期箏和築極相似,文人常把箏築混為一談。由此可以看出,在戰國時期,古箏在秦國相當流行,而且在樂器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就是後人稱箏為秦箏的原因。
古箏最初是靠彈箏人自身指甲彈奏的。為了提高彈奏質量,增大彈奏力度和彈奏音量,彈箏人採取了以假甲取代指甲的辦法。古箏演奏技巧上的發展變化,較之其他樂器都大,尤以近三十年為最大。最早的古箏演奏技巧是很簡單的,兩手分工極為明確,右手彈奏,左手按弦。曲調也極為簡單,基本上是慢節奏單旋律。隨著時間的推移,古箏曲目難度越來越大,彈奏技巧越來越復雜,表現力越來越強,表現內容越來越豐富,經歷了從單手簡單彈奏到雙手復雜彈奏,從簡單彈拔按弦技巧到復雜彈拔顫按推揉技巧的發展過程。
『柒』 古箏的來歷是什麼
古箏起源於戰國時期,流行於秦國,故也稱秦箏。早期的古箏,為五弦,箏體為竹製,形式如「築」。以後箏弦逐漸增加。東漢許慎和清代訓詁家朱駿聲分別在《說文解字》和《說文通訓定聲》中有具體說明。許慎說:「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為瑟,易竹以木。」朱駿聲日:「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如瑟,易以木。唐以後為十三弦。」現代更增加至二十一弦。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三國時期的箏弦當為十二弦。
用假甲彈箏,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公元前502年)的梁代《梁書·羊侃傳》載:「有彈箏人陸大喜,著鹿角爪,長七寸」,在李商隱的《無題二首》詩中有:「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可見三國時期仍是用肉甲演奏。
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165—212)為三國魏時著名文學家、音樂家,他將音樂與文學結合,將箏藝與文學融合,推進到一個箏、文與人品之化一的境界。阮瑀的《箏賦》對當時的箏樂藝術作了詳盡的描繪。這篇《箏賦》是這樣的: 「惟夫箏之奇妙:極五音之幽微,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稟清和於律呂,籠絲木以成資。身長六尺,應律數也。故能清者感夭,濁者合地,五聲並用,動靜簡易,大興小附;重發輕隨。折而復扶。循覆逆開,浮現抑揚,升降綺靡,殊聲妙巧。不識其為,平調足均,不疾不徐。遲速合度,君子之銜也;慷慨磊落,卓礫盤紆,壯士之節也;曲高和寡,妙技雞工。伯牙能琴,千茲為膜。蛟憚禽然,庶配其蹤;延年新聲,豈此能同;陳惠李文,蜀能是逢。」(《藝文類聚》卷四十四)
這篇賦,從箏的形制到為眾器之師、音樂效果、藝術風格、彈奏手法、音樂美學,以至社會影響,都做了精闢的論述。他指出此時的箏已成為一種「曲高和寡」的樂器,並以枉、苞、冠、稟、籠來誇陳箏在眾樂器中的雄踞地位,可知秦箏在三國時期,為一種相當高尚的樂器,受到朝野學者、文士之普遍重視,在表現能力、彈奏技巧以及製作工藝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又說箏是群聲之主,眾樂之師,對箏樂極為推崇。在箏的演奏法上:「籠絲木以成資」是說古箏的取材和構造;「五聲並用」則指古箏以五聲音階定弦;「大興小附,重發輕隨」則是說在以大、食指彈弦的同時也要講求強弱對比之表現;「折而復扶」是次第使用按滑音與實音之變化奏法;「循覆逆開」是演奏樂曲開始與反復時運指的順序。另外,將彈箏的行雲流水與做人之道相結合,借彈箏的高超技巧以喻君子品格。
據說魏文帝曹丕彈古箏彈得很好,而且不管到哪裡,都要把箏帶上,隨時隨地都彈。他弟弟曹植也很喜愛古箏藝術,留下了「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笙聲既設,箏瑟俱張」,「何以忘憂?彈箏酒歌」等和箏有關的詩句。周瑜在江南,也善於欣賞箏樂,後人為之作「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的詩句以形容他高超的音樂鑒賞力。
至於古箏流派,當今的六大派系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內蒙箏中,三國時期能看見影子是河南箏,當時魏之首都在洛陽,阮瑀曹植等人描述的大約是河南箏,其特色為深沉內在慷慨激昂。
總之,三國時期,涌現了很多妙解箏音的音樂家,有的以箏為題材作賦寫詩,有的精通彈箏且擅長譜曲,有的擅長賞析,大大推動了古箏發展的進程。
『捌』 古箏的歷史
一,古箏的起源
箏,又名秦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樂淳樸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後來人又把它稱為「古箏」。
古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
二、古箏的發展
在漫長的二千多年歷史進程中,經過歷代彈奏者和樂器製作匠的共同努力,古箏這件華夏民族的古樸樂器得以不斷改進,其發展趨勢和人類社會的事物發展規律一樣,也是由「簡」和「繁」、「彈撥樂器」。
最初的古箏體積小,只有5根弦,後來發展到十二、十三、十六、十八,直到現在最多的有五十餘根弦,目前慣用的則是二十一根弦,又稱二十一弦箏。
古箏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鮮、新加坡及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可與鋼琴並駕齊驅,由於古箏的表現力豐富,韻味深長、色音淳美、古樸典雅,彈奏起來時若玉珠落盤,時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變幻莫測,氣勢磅礴,令人陶醉。
三、箏體簡介
(1)箏頭、箏尾。大的一頭稱箏頭,小的一頭稱箏尾。
(2)岳山:古箏分前岳山、後岳山,大箏頭處稱前岳山,箏尾初處稱後岳山。
(3)箏碼:也稱柱或雁柱,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箏碼可以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低,前後移動,以調整音質。
(4)箏弦:分鋼絲弦和尼龍弦,從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為1—21弦。
(5)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
四、坐姿
1、彈箏姿式分立式、坐式及盤式(盤腿、坐地)日本、朝鮮彈奏政者多採用盤式,我國常用坐式。
2、坐式要點
(1)坐在靠箏頭一邊,身體右側與前岳山延長線對齊、人體中線對第一、第二個箏碼。
(2)箏上最高碼之頂端在彈奏者胸腰之間。
(3)坐距箏體約10—15厘米。
(4)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呈「丁」字形。
(5)上體平直,放鬆自然。
3、手形要求
兩肩自然放鬆,手腕放平,手呈半握拳狀,各手指自然彎曲,各關節凸出,不能踏陷,大指要立起與中指相對,彈奏時各關節往掌心運動。
『玖』 古箏的來歷
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據考證,箏在春秋、戰果時期及廣泛流傳,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箏,通常又被人們叫做古箏,和琴之被稱為古琴一樣。這恐怕與它具有古老的歷史淵源、濃郁的民族特色,以及豐富的傳統箏曲給人們留下的古樸雅緻的情趣有關。在古代,箏還被稱為秦箏、瑤箏、銀箏、雲箏、素箏等。
一、箏的淵流和形制的沿革
關於箏的淵流,史料記載說法不一。大致有三種說法:
1、分瑟為箏說
在古代文獻中確實有分瑟為箏的說法。唐趙磷《因話錄》中記述:「箏,秦樂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箏之名自此始。」宋代的丁度在他的《集韻》中也載有類似的說法:「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或雲:秦有婉無義者。以一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
二人爭瑟,由爭奪而產生了「箏」,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只是傳說而已,不說把爭的人說的多麼無情無義,單就一種樂器來說,都是由無數個部件組成的,缺一不可,爭一而破為二,必然破碎或殘缺不全,怎末會成為兩件單獨的樂器呢。
2、箏築同源說
東漢應劭《風俗通》雲:「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
我國的樂器發展史是現有打擊樂器,後有彈撥樂器的。築的右手奏法,以竹尺擊之,沿用了打擊樂器的奏法,這與箏相比用指彈奏簡單的多。綜上所述,箏與築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西,箏是由築發展而來的,築之源即箏之源,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姜,箏築是同源的。
3、蒙恬造箏說
據《隋書·音樂志》載:「箏,十三弦,所謂秦聲,蒙恬所造。」但劉朐在《舊唐書.音樂志》中記載:「箏,秦聲也,相傳蒙恬所造,非也!」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諫逐客書》中說:「夫擊瓮叩缶,彈箏博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聲也。」這在時間上比蒙恬發跡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箏的說法是靠不住不的。
至於蒙恬改革箏的說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朝著名的訓詁學家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為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為十三弦。"這一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
從歷史材料看,早期箏與築更為類似:都是築身,都是竹製,棒狀、細頸、都是五弦。
總之,箏很可能來源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箏、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