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渡赤水表現了什麼的精神
四渡赤抄水戰役孕育生成了偉大的「四渡赤水」精神,其主要內涵包括: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審時度勢的神機妙算、運籌決勝的指揮藝術、奇兵神勇的英雄氣概等。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四渡赤水」精神是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當代革命軍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寶貴財富。
表現了,人民紅軍不畏艱險,善於打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四渡赤水戰役歷時三個多月,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調動和迷惑敵人,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貳』 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中國軍事史上曠古未有的一次戰略大轉移。在歷時兩年、輾轉數萬里的浴血征戰中,紅軍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以長征勝利為標志,紅軍實現了軍事戰略方針的重大轉變,從根本上扭轉了戰略被動局面,從此翻開了我黨軍事斗爭發展歷史的新篇章。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回顧和總結長征勝利的軍事
戰略意義,對於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准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長征勝利成功實現了紅軍戰略轉移,中國革命戰爭的總體態勢由被動轉為主動
紅軍長征是在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軍事斗爭局勢發生嚴重逆轉的情況下,我們黨為了謀取戰略主動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是為了尋找紅軍新的立足點,奪取戰略主動進行的大轉移。能不能實現這一戰略目的,直接關繫到紅軍的生死存亡和中國革命的前途命運。
戰略轉移的成功實現,徹底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使幾乎陷於絕境的紅軍化險為夷。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蔣介石為了達到消滅紅軍的目的,先後糾集上百萬軍隊進行「追剿」。在湘江及其以東地區連設四道封鎖線,欲將紅軍消滅在突圍途中;在湘西南、黔東北布下包圍圈,企圖圍殲紅軍;在金沙江、大渡河沿線調兵遣將,妄圖憑借天險堵截紅軍;在紅軍北進路上設置了一道道防線,迫使紅軍進入人跡罕至的生命禁區。當時紅軍的被動局面,毛澤東曾作過高度形象的概括:「十二個月光陰,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說不盡的艱難險阻。」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正確指揮下,紅軍取得了一系列戰役戰斗的勝利,掌握了戰略轉移中軍事行動的主動權,但總體上仍處於無後方依託、大范圍流動作戰的被動局面。直到長征勝利,這種狀況才發生了根本變化。
紅軍實現戰略轉移,建立了新的戰略立足點,從而為爭取軍事斗爭主動創造了條件。一切軍事斗爭如果沒有可供依託的戰略後方,就沒有戰爭的縱深與發展。紅軍退出中央根據地後,把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作為作戰的基本目標,最終轉移到陝北建立了根據地,這就使紅軍有了穩固的戰略後方,一改過去的被動局面,擁有了軍事行動的戰略主動權。之後,紅軍先後發起了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此後,蔣介石再也沒有組織起對紅軍的進攻戰役。這些戰役表明,長征勝利後,紅軍既能根據軍事斗爭全局制定戰略方針,又能通過具體的戰役戰斗實現戰略目標;既能根據敵我情況尋機發起戰役,又能通過准確判斷戰場態勢有效控制戰局;既能依託根據地消滅和擊退進攻之敵,又能通過外線作戰擴大生存和發展空間。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的成功實現,不僅解決了紅軍求生存、圖發展的重大問題,也實現了北上抗日的目標。紅軍長征的戰略轉移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放到國際國內環境的大背景下考察,紅軍長征又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形勢下進行的,這就決定了「北上抗日」這一長征初期主要從政治上考慮而提出的策略性口號,最終必然要轉換為紅軍長征的戰略性目標,從而賦予了紅軍長征以積極的戰略轉移意義。紅軍的戰略轉移是政治與軍事、退卻與進攻、國內革命戰爭與民族解放戰爭有機結合的產物。這次戰略轉移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剿滅」紅軍的戰略企圖,保存了紅軍有生力量,爭取了戰略主動,打開了軍事斗爭新局面。
長征勝利確立了正確軍事思想在紅軍中的指導地位,使紅軍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走向成熟
正確的軍事思想是在鮮活的軍事斗爭實踐中,從勝利中總結經驗、失敗中汲取教訓,並在與錯誤的軍事路線斗爭中,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長征勝利,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是紅軍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走向成熟的重要開端。
紅軍長征中的正確軍事思想是隨著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而樹立的。長征出發前後,由於受到「左」傾教條主義錯誤路線的排擠,毛澤東被剝奪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權,致使嚴重脫離中國革命戰爭實際,僵化、呆板的軍事教條主義思想在紅軍中占據支配地位。在這種軍事思想指導下,紅軍作戰接連失利,不僅喪失了革命根據地,而且造成了部隊大量減員,損失慘重。湘江血戰之後,中央紅軍在突破四道封鎖線中累計折損達5萬多人。確立正確的軍事思想在紅軍中的指導地位,成為紅軍作戰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後,毛澤東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建立在對中國革命戰爭規律科學把握的基礎之上,堅持正確的軍事思想,並在軍委和紅軍中占據了指導地位。
紅軍正確軍事思想的樹立表現在戰略戰術指導的成功轉變。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毛澤東軍事思想活的靈魂,也是紅軍長征勝利在戰略指導和作戰原則上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這一科學精神支撐下的紅軍戰略戰術指導,同遵義會議前相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主要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在戰略指導上,實現由消極防禦向積極防禦轉變。遵義會議前,紅軍在錯誤的軍事思想指導下,進攻時採取冒險主義,死打硬拼;防禦時採取保守主義,被動挨打;轉移時實行逃跑主義,消極避戰。遵義會議後,紅軍在戰略指導上徹底放棄了消極防禦的路線,轉而實行了積極防禦的軍事指導方針,即著眼打破強敵的圍追堵截,把握防禦和進攻轉換的關節點,寓戰略防禦於戰役進攻之中,以戰役攻勢爭取戰略防禦主動,從而實現了進攻與防禦的有機銜接。二是在作戰原則上,實現戰略的速決戰向持久戰,戰役戰斗的陣地戰、堡壘戰和消耗戰向運動戰、速決戰和殲滅戰轉變。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初期,在戰略上主張速決戰,在戰役戰鬥上堅持打「堂堂之陣」的陣地戰、堡壘戰和消耗戰,毛澤東曾形象地比喻為「乞丐與龍王比寶」。遵義會議後,紅軍堅持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擺脫了單純防禦和堡壘主義的桎梏,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在戰役戰斗中,堅持以運動戰、速決戰和殲滅戰為主,善於造成戰局中的局部優勢,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殲滅敵人。三是在作戰指揮上,實現由戰略戰術教條僵化向靈活多樣的轉變。長征中的戰役戰斗,有著不同於一般戰役戰斗的鮮明特點。紅軍經常處於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中,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指揮機械呆板,行動反應遲緩,隨時都有被圍困、消滅的危險。遵義會議後,紅軍採取靈活多樣的戰略戰術,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聲東擊西,穿插迂迴,在戰法上做到於劣勢中造優勢,在平勢中創奇勢,從而掌握了作戰指揮的主動權。整個長征過程,紅軍共進行重要戰役戰斗近600次,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等戰役戰斗的重大勝利,彰顯紅軍戰略戰術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長征軍事斗爭實踐的理論化是紅軍軍事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長征是紅軍正確軍事思想實踐與升華的過程,是戰略戰術在特殊的戰爭環境中實際運用的過程,也是紅軍軍事理論不斷發展並日臻成熟的過程。這種成熟集中表現在兩篇重要文獻中。一是瓦窯堡會議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軍事戰略的決議》。這個決議對紅軍的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原則進行了規范和系統闡述,提出了關於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的基本要求,明確規定了作戰形式、指揮方法、戰斗准備等十個方面的原則。這個決議,使紅軍生動的作戰實踐和豐富的經驗得到了理論概括。二是毛澤東發表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篇著作全面深刻地總結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包括紅軍長征的經驗,對戰爭本質和戰爭形式,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戰爭特點和戰略戰術,戰略的持久戰和戰役的速決戰,戰爭的物質基礎和人在戰爭中的能動性,軍事實踐和軍事認識的辯證過程,以及戰爭的現象與本質、戰爭的內線與外線、戰爭情況的變與不變、戰爭力量的強弱轉化等重大問題,都作了極為精闢的闡述,回答了中國革命戰爭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篇著作從戰略思維層次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規律,是對長征特殊的戰場環境戰略戰術原則的高度凝煉,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中國化,是紅軍軍事思想的第一個里程碑,成為中國革命戰爭的行動指南和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長征勝利推動了紅軍戰略力量質的躍升,奠定了軍事斗爭發展的堅實基礎
長征中紅軍減員嚴重,戰略力量彌足珍貴。但各路紅軍通過不斷匯聚、整合,勝利到達陝北後,隊伍空前集中,質量更加優化。
戰略力量的整合使紅軍戰鬥力明顯提高。長征開始後,在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下,各路紅軍分散單薄,面臨被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嚴峻形勢。為使戰略力量集中,形成整體作戰效能,紅軍在長征途中,經過了6次戰略力量組合的大會師,每次都不僅擴大了隊伍規模,而且優化了編制,其戰略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軍事指揮實現了全軍集中統一。軍事指揮的集中統一是確保黨對紅軍絕對領導的重大原則問題,是決定長征成敗的關鍵所在。長征途中,在南下還是北上問題上,紅軍內部曾出現了分歧。由於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爭取,這種情況至三大主力紅軍會師終於得以解決,從而確保了紅軍軍事斗爭發展的正確方向,實現了全軍的高度團結和統一。二是部隊適時進行整編。長征途中,紅軍進行了幾次大的編制調整,紅二、六軍團的桑植整編,中央紅軍的黎平與扎西整編,紅二方面軍的正式成立,陝甘支隊的組建,以及長征勝利後的三大主力紅軍的整編,都是適應作戰需要採取的重要舉措,使紅軍健全了指揮體系、優化了內部結構、精簡了各級機關、充實了基層戰鬥力量。三是協同作戰能力明顯提高。協同作戰是戰鬥力強弱的重要體現,紅軍歷來重視作戰行動的戰略合作與協調。長征途中,各路紅軍在軍事行動上遙相呼應,密切配合,分則能相互協同,合則能統一行動。特別是長征勝利後,紅軍三大主力齊心協力,相互支援,取得了山城堡戰役的勝利,表明紅軍大兵團協同作戰的能力顯著提高。
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紅軍軍事力量發展有了重要依託。革命根據地是紅軍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就有了武裝力量生存和發展的深厚基礎。黨和紅軍高度重視根據地建設,長征途中把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戰略力量,作為作戰的直接目標。根據形勢和戰局的變化,及時確定根據地的發展方向。黎平會議確定建立川黔邊革命根據地,遵義會議後先後決定北渡長江在川西北和雲貴川建立根據地。整個長征途中,盡管情況變化多端,紅軍的作戰方向不斷調整,但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紅軍力量這一戰略目標始終沒有改變。紅軍到達陝北後,把鞏固和擴大根據地作為中心任務,通過東征、西征,鞏固了陝甘根據地並開辟了縱橫200公里的陝甘寧新的根據地,從而使紅軍的戰略力量發展壯大有了可靠的社會、經濟和群眾基礎。陝甘寧邊區成為全國熱血青年紛紛投身中國革命的聚集地,紅軍的力量進一步壯大,為以後的抗日戰爭集聚了力量。
保留和鍛造了紅軍骨幹,為人民軍隊爾後的發展壯大提供了主要的人才保障。在革命戰爭年代,骨乾的數量和質量是紅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的決定因素。在長征中,紅軍將士以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英勇頑強、勇於犧牲的戰斗精神,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和磨練。經過長征,紅軍盡管從出發前的約20萬人銳減到3.5萬餘人,但保留下來的都是優秀骨幹,是紅軍的精華。大批紅軍將士成為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正如周恩來同志所說,「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下來了樹身和樹根。」
長征勝利標志著紅軍北上抗日戰略目標的實現,開創了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轉變的新格局
長征是我們黨在中華民族命運處於危急關頭,為爭取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主動所作出的重大決策。長征勝利,是黨領導紅軍實現北上抗日戰略目標,打開民族解放戰爭新局面的主要標志。
完成了北上抗日的軍事戰略目標。紅軍長征是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作出的戰略抉擇。長征勝利後,全國主力紅軍大匯合,進入了抗日斗爭的前進陣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新高潮的迅速掀起。
樹起了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旗幟。抗日戰爭是一場以弱國對強國的軍事對抗,僅僅依靠黨和紅軍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有一面能夠匯聚全國抗日武裝力量、召喚廣大民眾共同抗戰的鮮明旗幟,這面旗幟就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抵達陝北後,黨中央從民族危機加深的形勢出發,迅速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抗日救國上來,確定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總策略,先後提出「抗日反蔣」、「進行第二次國共合作」、「逼蔣抗日」的方針政策。充分表明了黨和紅軍抗日的決心與推動全民族抗戰的誠意,從而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寫到了抗日救國的旗幟上。這面旗幟凝聚了人心,瓦解了反共陣營,壯大了抗日力量。
形成了全國武裝力量共同抗戰的戰略態勢。為了推動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迅速轉變,朝著有利於抗日方向發展,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後,進行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首先,通過直羅鎮戰役有力的軍事打擊和深入細致的抗日統戰工作,使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將士深切感受到內戰必亡、抗戰必存,停止了對革命根據地的軍事進攻,與紅軍達成團結抗日的共識,奠定了西北地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實基礎。其次,發動東征、西征兩次重要戰役,給親日反共的閻錫山晉綏軍和堅決反共的寧夏馬系軍閥沉重打擊,緩解了西北地區的軍事形勢,開創了地區抗日統一戰線的新局面,推動全國軍事斗爭形勢進一步向民族解放戰爭方向發展。再次,發起山城堡戰役,一舉擊潰國民黨軍隊對陝甘寧根據地的「進剿」,徹底打破了蔣介石「消滅」紅軍的企圖。懾於紅軍的威力和全國民眾要求抗戰的壓力,蔣介石再也沒有組織起對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進攻,中國革命從此進入民族解放戰爭的新階段。
http://mil.news.sina.com.cn/2006-10-05/0846402524.html
『叄』 紅軍為什麼要四渡赤水
為了擺脫蔣介石的圍剿。
遵義會議召開後,國民黨40萬大軍從四面八方涌來,把黔東北團團圍住,企圖將中央紅軍35000多人圍殲於烏江西北地區。局勢變得更加嚴峻了。
中革軍委決定,部隊從1935年1月19日開始逐次向北轉移,在川黔交界處的赤水、土城地區集中。此時,川軍後續部隊4個旅迅速增援。
毛澤東等根據各路國民黨軍隊正奔集而來進行圍堵的新情況,判明原定的北渡長江計劃已不能實現,遂決定立即撤出戰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藺以南地區前進,尋機北渡長江。
歷史背景
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於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了大規模的戰略轉移。長征初期,由於博古"左"傾教條主義的領導者實行逃跑主義,使中央紅軍在「湘江之戰」後,從八萬多人減少到只有三萬多人。
當時的紅軍實際指揮德國顧問李德又不顧敵人調集40多萬的圍堵,仍把希望寄託在與紅2、6軍團的會合上,堅持按原計劃向湘西前進,使紅軍處於覆滅的險境。在此危急關頭,毛澤東主席力主擺脫敵人主力,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以爭取主動。
這個主張得到了中央軍委大多數同志的贊同。1935年1月7日,紅軍一舉攻克黔北重鎮遵義城,召開具有轉折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的統治,由毛澤東輔助周恩來指揮軍事,後期改為由毛澤東負責指揮軍事,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紅軍突破烏江,進占遵義城。蔣介石等人大為震驚,急調其嫡系部隊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廣西軍隊一部,共約150餘個團,從四面八方向遵義地區進逼包圍。
為擺脫這種險境,黨中央決定,率師北渡長江,前出川南,與活動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4方面軍會合,開創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據地。
『肆』 為什麼要進行「四渡赤水」誰能詳細介紹一下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王稼祥將軍、朱德將軍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一渡赤水,集結扎西,待機殲敵。
二渡赤水,回師遵義,大量殲敵。
三渡、四渡赤水,向南突破烏江天險,調動並擺脫敵人。
四渡赤水的參戰方有紅一方面軍;國民黨軍周渾元、吳奇偉兩部8個師,湘軍3個師,滇軍3個旅,川軍12個旅,桂軍3個師,黔軍3個師 。
戰斗的結果是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同時共殲敵3萬餘人,俘敵3600餘人。
(4)四渡赤水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四渡赤水戰役歷時三個多月。這次戰役,紅軍實行高度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迂迴穿插於敵人數十萬重兵之間,積極尋求戰機,有效地殲滅敵人。從而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粉碎了敵人妄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計劃,使中央紅軍在長征的危急關頭,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
四渡赤水戰役,是毛澤東根據情況的變化,吸取前幾次戰斗的教訓,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為紅軍贏得了時機,創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伍』 長征途中,四渡赤水河的歷史作用是什麼
擺脫了國軍的層層封鎖,有效的保留了革命的有生力量,為後來的長征勝利奠定了基礎,功績顯著。
『陸』 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紅軍長征的勝利,是毛澤東戰略思想的偉大勝利,是廣大紅軍指戰員英勇奮戰的結果。它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及其偉大的意義: 第一, 長征是歷史的新記錄,是世界上空前未有的。中國紅軍在長征途中,擊潰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戰勝人間稀有的艱難困苦,開辟了中國人民前進的道路。 第二,長征是宣言書,它宣告紅軍師不可戰勝的力量。在長征途中,國民黨蔣介石妄圖把紅軍一口吃掉。紅軍在毛澤東領導下,四渡赤水,佯攻貴陽,威逼昆明,擊潰國民黨軍許多追殲部隊。接著,又向北勝利前進。在長征中紅軍共擊潰國民黨軍410個團和無數土匪、地主武裝,佔領五六十個城市,一路浩浩盪盪,所向無敵,是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圍追堵截遭到破產。這充分證明了紅軍是英雄好漢,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第三,長征是宣傳隊,它在中國廣大地區內宣告:紅軍的道路就是人民解放的道路。紅軍不但是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而且又是一支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宣傳隊。紅軍在長征途中隨時向群眾宣傳抗日道理和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尤其是紅軍進入大別山彝族少數民族地區時由於歷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閡,以及反動派的造謠欺騙,曾受到彝族三個家族的襲擊,致使紅軍長征一度受阻。紅軍便向他們宣傳、解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劉伯承還與彝族首領結拜兄弟盟友。此後,紅軍不但安然通過,而且在沿途得到彝族人民的幫助,有些彝族人民還參加了紅軍。紅軍的宣傳,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覺悟,使各族人民深切認識到紅軍是人民解放者,認識到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才能獲得真的的解放。 第四,長征是播種機,他散播了許多革命的種子。紅軍長征中所經過的地區,廣大人民群眾英勇地向反動統治階級進行斗爭,組織革命武裝,這都是紅軍長征散播的革命種子所獲得的結果。 長征的勝利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它使全國人民對革命前途和抗日前途有了希望;長征的勝利促使抗日戰爭得以實現,也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長征的勝利,保存了紅軍的基乾和黨的大批優秀幹部。特別是在遵義會議上形成了毛澤東在全黨的市級領導地位,為中國共產黨正確地領導人民革命到勝利奠定了基礎。
『柒』 四渡赤水有什麼戰略學問在歷代戰役中真實地位是什麼
四渡赤水戰役充分體現了毛澤東高超的戰略戰役指揮才能和卓越的謀略水平。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妥善處理了「打」和「走」的關系,機動靈活,在運動中殲敵。
2、重點突出一個「奇」字,做到了出奇制勝。在毛澤東的高超指揮下,紅軍徹底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局面,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四渡赤水戰役粉碎了國民黨的狂妄計劃,為紅軍北上抗日鋪平了道路,使原來的消極行動變為推進中國革命發展的洪流,使原來的戰略退卻變成了奔赴抗日前線的偉大戰略進軍。
四渡赤水戰役統一了思想,凝聚了軍心,培養了不可戰勝的戰斗精神,遵義戰役就是一部極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整個戰役共殲滅和擊潰敵兩個師又8個團,俘敵2000餘人,取得了中央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7)四渡赤水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
在毛澤東主席、周、朱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捌』 四渡赤水戰役的作用
運用巧妙地軍事策略使中央紅軍在長征的危急關頭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從被動走向主動。
『玖』 四渡赤水的意思
紅軍長征中的戰役,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紅軍長征中,在貴州、四川、雲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國民黨軍進行的運動戰戰役。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
在毛澤東主席、周、朱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等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狂妄計劃,紅軍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三個月的時間六次穿越三條河流,轉戰川貴滇三省,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圍剿之間,不斷創造戰機,在運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9)四渡赤水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四渡赤水戰役歷時三個多月。這次戰役,紅軍實行高度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迂迴穿插於敵人數十萬重兵之間,積極尋求戰機,有效地殲滅敵人。從而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粉碎了敵人妄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計劃,使中央紅軍在長征的危急關頭,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
四渡赤水戰役,是毛澤東根據情況的變化,吸取前幾次戰斗的教訓,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為紅軍贏得了時機,創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而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所著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到:長征是獨一無二的,長征是無與倫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四渡赤水
『拾』 四渡赤水的戰略意義和毛爺爺的戰略思想!
歷史意義復 四渡赤水制戰役歷時三個多月。這次戰役,紅軍實行高度靈活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迂迴穿插於敵人數十萬重兵之間,積極尋求戰機,有效地殲滅敵人。從而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粉碎了敵人妄圖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計劃,使中央紅軍在長征的危急關頭,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 四渡赤水戰役,是毛澤東根據情況的變化,吸取前幾次戰斗的教訓,指揮中央紅軍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為紅軍贏得了時機,創造戰機,在運動中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是中國工農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毛澤東曾說,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筆"。而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所著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到:長征是獨一無二的,長征是無與倫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戰略思想:(一)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二)實行積極防禦,反對消極防禦(三)陣地戰、運動戰、游擊戰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