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大學是什麼時候設立的叫什麼名字
百年大學史:中國的第一所大學是哪家
作者: 王東方
中國最早的大學國是那一所長期以來一直眾說紛芸,有的說是前身是嶽麓書院、有千年歷史的湖南大學,有的說是清朝盛宣懷最早創辦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學,有的說是前身是京師大學堂的北京大學的。其實長期以來受政治等各種因素影響,歷史的真象被長期淹沒。湖南大學的前身嶽麓書院根本不具備現代大學的任何特徵,京師大學堂誕生於北洋和南洋之後,更談不上是中國的第一所大學,只不過解放後受政治影響一直被官方訛傳罷了,隨著歷史被越來越公正的研究後,即使是北大也不敢再自稱是中國的第一所大學。不過中國真正的第一所大學也不是北洋大學堂,而是誕生於19世紀六十年代的外國教會大學---上海聖約瀚大學,聖約瀚大學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學模式設立的大學,這所實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學最終在解放後被強行解體。但相信歷史會最終恢復歷史的本來真實面目。
但如果說誰是中國官辦最早辦的大學,則是北洋大學堂(1895年)無疑,之後是南洋公學(1896年)和京師大學堂(1898年)。武漢大學前身(1893)和浙江大學的前身(1897)是中國傳統的書院,並不能列入大學之列。因此在1895年之前聖約瀚大學則是中國唯一一所大學,當然也是最好的大學了。到19世紀前後,北洋、南洋則是黑暗中國的科學和進步的啟明燈。北洋則誕生不久天津就開始鬧義和團,此後又是八國聯軍入侵,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南洋大學則由於地處文人薈萃的上海租界,一直致力工業救國的,發展更好一些,因此到本世紀二十代前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京師大學堂是光緒帝變法設立的清朝最高學府,但由於受封建主義影響,入學的大多的是紈絝子弟,直到蔡元培主校時校風才為之一振,四海人才會聚,五四運動更使之成聞名中外、留名青史。當然五四運功並只是北大一家的功勞,北師大等北京其它學校以及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學也有功勞,但歷史往往只記住最傑出者。五四運動使北京大學成中國當時最有名的大學,特別是人文方面更是無人能望其項背,但當時的北大理工科還很差。理工科還是南洋、北洋強。南洋大學於1921年並入唐山、北京兩校後,改稱交通大學,是當時最好的理工學府。北洋大學即後來的天津大學,理工科也十分強勁。但南洋北洋雖有理、工、管,但缺乏文科,還不是綜合大學。
二十年代中期,北伐成功,國民黨定都南京,國內形勢趨向穩定。中國大學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期。國民黨從四處收集人才開始組建中央大學,想將之建為國民政府的最高學府,到了三十年代終於建成當學科門類最齊全的中央大學,但中央大學由於與政治聯系緊密,經常捲入各種政治運動中,師資流動很大,學術和教育質量受到很大影響,學生有的很優秀,有的則是達官貴人子弟不學無術。清華也於二十年代崛起,由於清華前身是留美預備學校,起點好,廣延名師,短短就發展成為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文、理、工都有很強的實力。北京大學則改名為北平大學,由於蔡元培的離去和全國重心的南移,有些衰落。張伯芩和范嚴孫在天津創辦了私立的南開大學,發展也很快。同濟大學成為有名的理、工、醫大學,此外全國有名的大學還有東吳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聖約瀚大學、燕京大學等。
總的看二十年代,二十年代中期到抗日戰爭前,中國最好的大學是中央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和北平大學,不相上下,時稱北高南名(南指中大前身東南),北清華、南交大之稱。中大是國民黨官方最高學府,學科龐大,名師眾多,但缺點是由於基礎是從無到有,師生良莠不齊,沒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風。交通大學下設上海、唐山、北平三分部,規模更巨,致力於工業救國、基礎好,底子厚,理工科無人能及,缺點是由於隸屬交通部,只限於理工,基本沒有文、醫等,十年間沒有中大、清華發展快。清華則以火箭速度發展,文、理質量雄居全國之首,名師薈萃,蔚為壯觀。北平大學文、理科依然不錯,工則較差,比之五四運動名望下降,但仍屬一流。除四強外,再下來就是北洋、東吳、同濟、浙大、南開、山大、復旦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各大學開始內遷。清華、北平、南開遷到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合大學,中大和交大遷到陪都重慶,浙大遷到貴州。西南聯大合聚三校之力,無疑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名師璀璨,學生優異,也可以說是當時世界的名校,但三校雖然聯合,其實也是各自為政,註定最後不可能合成一校。中大和交大內遷重慶,但在南京和上海都留下偽中大和偽交大,交大的唐山和北平分部在茅於升帶領下則遷至貴州。內遷使交大和中央實力大受影響,無法與西南聯大比肩。浙大則創造了一個神話,在竺可楨帶領下,在戰火中成長壯大,一舉成為最好的大學之一。李約瑟到貴州發現這么貧苦的地方居然有這么好的大學,驚訝之餘,稱贊其為東方劍橋,雖然老外言過其實,但也說明當時浙大的強大,這也是浙大學子最為驕傲的時期。北洋大學顛沛流離遷到西安,與其它學校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從此北洋開始衷落,抗戰勝利才免去消亡的命運,在南開的土地上重建北洋大學,解放後改稱為了現在的天津大學。抗日戰爭其間,西南聯大一枝獨秀,中大、交大、浙大則不相上下。
抗戰勝利後,各校遷回舊址,開始了新的發展。清華在西南聯大時期又招集了一批名師,分校後更加強大,中大和交大也開始恢復元氣,浙大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力頭,北平大學則停滯不前甚至有些不如燕京大學,南開從私立成為國立大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經過西南聯大時期也更為有名。抗戰到解放前,中國最好的大學則是清華、中大、交大、浙大。其次是北平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東吳大學、武漢大學、燕京大學等。國民黨退到台灣,主要帶走了清華、交大、中大、北大四所大學的教師,組成後來的台灣清華大學(原清華校長梅貽琦)、交通大學(原交大校長凌宏勛)、台灣大學(原北平大學校長傅斯年)、中央大學。目前台大、清大、交大都遠好大陸相應的大學。
解放後,共產黨開始接受舊國立大學,52年進行了院校調整,學習蘇聯單科大學模式,除北平大學即後來北京大學,民國幾所名校都被拆七零八散,南京以中大和金陵大學為主被肢解組合成幾個大學,面目全非,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主要繼承人。交大理科、管理被拆到復旦等校成為純工科大學,唐山、北方兩交大也相繼獨立。浙大按理、工、農拆成幾部分,理科主要並入了復旦。清華也調整為純工科大學,北大和復旦則是院校調整的最大受益者。特別是復旦一舉成為全國頂尖大學。清華、交大等校還支援東北建立起了專門學習蘇聯的聞名哈工大和哈軍工。可以說52年的院校調整中大、浙大、和交大是最大的受害者,清華文理被調到北大,地處首都工科保留完整並有所加強。南開和天大也進行文理、工的組合。院校調整後,全國最好的學校校則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交大、哈工大。56年交大為了支援西北決定西遷,最後由於受到強烈反對又分成西安、上海兩部分,最分別獨立上海、西安兩交大,也無法與北大、清華、復旦抗爭了。50年代末為兩彈一星等科研需要,抽調精英組成實力強大的中國科技大學,其實力甚至趕超清華。六十年代哈工大由於中蘇關系惡化,教師流失,實力大損。因此六十年代文革前中國最好的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實力最強,名聲最大。
小平復出後迎來了改革開放,高校迎來的春天。南京大學一位教師的一篇文章引發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中在的傳人南京開始為人所知。中科大文革南遷至合肥是一歷史敗筆,但八十年代初招成少年班又使之聞名全國。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因其悲慘命運受到中央同情,在七五、八五期間與北大、清華、復旦共同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五所高校之一。中央的傳人南大、以及浙大(曾隸屬中科院)則繼續被歷史遺忘記,但始終自強不息,最終於九十年再度崛起。在八十年代,最好的大學仍是北大、清華、復旦、中科大四所,其它如南開、上交、西交、同濟、人大、南大則相差不多。
進入九十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亂,特別是南大SCI論文超過北大、清華連續六年位居全國高校之冠。復旦、科大則開始衰退。西交由於地理位置大差、上交由於地理位置太好停滯不前。北大由於種種原因,也不再鶴立雞群。清華踏實肯干,勢頭強勁。此外華中理工、東南、天大、哈工大等校發展也很快。南開、同濟、武大、中山、吉大等老牌學校浙失光彩。清華、北大、復旦、南大、上交、浙大、西交七所教委所屬高校率先進入211工程,再加上中科院所屬中科大,共八所成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211工程一定程度促進了各校的競爭,也一定程度互助攀比,最終成了半拉子工程。
各校都忙著合並為巨無霸大學,新浙大已經組建,成為全國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大學,南開、天大將合並,武大、華中合並可能已經泡湯,北大將並北醫、北航,清華將並美院、協和,復旦並二醫、財大和二外,上交並上醫、上農,天大大亂,誰能在亂中取勝還未可知。最近北大、清華、復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教育七所和中科院屬中科大,以及國防科工委屬哈工大已經進入沖擊世界知名大學九所,還有一所據說是留給南開和天大合並後的大學。清華、北大18億,復旦、上交、南大、浙大各12億,西交、科大、哈工各9億。不知是否會再成為一個211工程,只能看21世紀。
『貳』 中國大學發展史 Word文檔
可以在網路文庫里找 然後下載下來就可以
『叄』 分別介紹18 19 20 21 世紀的大學的發展及歷史
【內容提要】本文從一個較為寬泛的角度出發,簡要考察了世界及中國大學理念的發展歷程,並對目前高教理論界對大學理念的探討作了歸納與總結。最後,作者提出研究大學理念應該把握全球的視野、發展的視野、多元的視野。
【摘 要 題】高教史研究
【關 鍵 詞】大學/大學理念/高等教育理念
理念,人們在使用這個概念時往往具有不同的指稱。但分析起來,通常是在兩個層面上加以使用。其一,是把理念看作觀念。它既包括認識、思想、價值觀、信念、意識、理念、理想等抽象的內容,又涵蓋諸如目的、宗旨、原則、追求等較為具體的內容,所以理念既是一種哲學觀點、思想觀念,又是一種理想追求、行動准則。其二,把理念看作是一種系統的理性認識和信念,是一種反映教育發展的本質特徵和規律的觀念,因而它不是作為普遍的或一般的觀念,而是更多地表現為康德的「純粹理性」概念中的涵義,更具有理性色彩,更加系統化。在此,我們取第一種對理念的解釋,持相對寬泛的理念涵義,把大學精神、大學追求、大學理想等概念作為理念的代名詞看待,納入理念范疇加以討論。
一、西方大學理念的發展歷程
被稱為人類文化史上的「智慧的花朵」的中世紀大學,在其誕生之時只是一個行會組織或學術團體。據有關史料,1200年的牛津學生文件證明,他們自稱「牛津教師和學生大學」,這表明大學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的團體。這種行會組織在當時主要是滿足志趣相投的學者們追求知識的需要,期望通過這一組織尋求對其所作所為的保護。現在,已無史料表明中世紀大學的創建與發展是在什麼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但大學在它創辦伊始就表現出了自治性、國際性、綜合性等特點。大學的自治性,表現為當時的大學在政府與教會之間取得了一定的自治權,學者們自由教授,自由地發表言論,自己管理大學事務;大學的國際性,是指教師和學生隨意雲游,教師可以隨學生的變動移至另一城市,大學聚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由於宗教和語言的統一,這種對知識的探求是沒有國界的。[1]大學的綜合性,體現在中世紀大學的教學內容的多學科上,學生只有學完了文法、修辭、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七藝」並獲得文科碩士學位以後,才有資格進入神學、醫學、法學學科學習。[2]
大學在隨後的幾百年歷程中,在追求學術、培養學生、回應社會等問題上不斷調整自己。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人文主義逐漸蛻變成一種煩瑣的經院哲學,大學越來越遠離社會現實的需要,成為落後保守的機構。在此情況下,人們不斷地審視大學的變革和發展問題,並最終導致了洪堡的大學改革。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學,並系統地形成和提出了自己的大學觀。他提出了「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主張,認為「大學是科學工作者無所不包的廣闊天地,科學無禁區,科學無權威,科學自由。」[3]大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更是研究和發展知識的場所。如果說在柏林大學以前的大學以培養學生為重任的話,那麼,柏林大學則把大學的功能進一步拓展為科學研究。1825年,美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傑弗遜創辦了弗吉尼亞大學,強調「州立大學應成為建設各州的智囊團和人才的策源地」。1862年,《莫里爾法案》的頒布進一步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與社會的融合,威斯康辛大學首倡大學要為農業、工業服務,為經濟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提出州的邊界就是大學的邊界,這一思想得到了其他大學的響應,大學正式與社會主動結合,形成了大學的直接為社會服務的職能。
大學理念盡管滯後於大學的產生,但它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對大學理念進行系統的論述的是牛津學者紐曼(Newman)。牛津大學是歐洲最古老、最有影響的大學,也是保持中世紀大學的旨趣與性格的一所大學。紐曼在牛津大學生活了長達20餘年,他於1852年寫的《大學的理想》(The Idea of University)反映了當時牛津大學的思想。紐曼認為,大學乃是一切知識和科學、事實和原理、探索和發現、實驗和思索的高級保護力量,大學教育要達到提高社會理智格調,培養大眾的心智,凈化民族的情趣等目的,為此,大學應該為自由教育(Liberal Ecation)而設,大學應該提供普遍性的和完整性的知識教育,而不是狹隘的專門化教育。當1852年紐曼在描繪他的大學理念時,德國的大學正在成為新的模式,民主革命、工業革命及科學革命正在西方興起。1930年,美國大學的先驅者阿伯拉罕·弗萊克斯納(A.Flexner)在其著作《美國的、英國的、德國的大學》(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German)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大學觀。他認為,大學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學成了有意識地獻身於尋求知識、解決問題的機構,大學建立了越來越多的研究所和學院、系及專業,大學不再是學生個人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他強調大學應該是時代的表徵,但他不以為大學應該隨社會的風尚、喜惡而亂轉。他批評當時大學成為一個五花八門的機構,成了「大眾的服務站」。[4]他希望哈佛大學不要承認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取消新聞學院和家政學院,取消足球、函授課程等等。正如牛津大學在1852年被紐曼理想化時,它實際上已面目全非,弗萊克斯納在1930年提出現代大學觀時,他所追求的現代大學也瀕臨滅絕。1963年,美國前加洲大學校長克拉克·科爾(Clark Kerr)在《大學的功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中,提出了新的大學觀。他認為,當代的美國大學早已超出了德英的模式,而發展出自我的性格。大學已徹底地參與到社會中去,自覺不自覺地成為社會的「服務站」。他用「多元化巨型大學」(multiversity)來形容當時美國一些大型大學,認為現代大學是一種多元的機構,有多重目標,多個權力中心,為不同的顧客服務。因而,這種大學的理念與紐曼、弗萊克斯納的構想已相差甚遠。他比喻說,紐曼心目中的大學只是一個「鄉村」,弗萊克斯納的大學只是一個「市鎮」,而當代的大學則是一個五光十色的「城市」。[5]
大學理念的形成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傳統理念的概括和闡釋,是對大學發展歷程和大學觀發展的反思與提煉;二是新型理念的生成和提出,是對現實社會及社會各種思潮對教育發展的預測與洞察。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次在法國巴黎高等教育大會上提出了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新理念。[6]會議認為,高等教育正在成為社會的中心或主要組成部分。由於社會已經逐漸變成了知識型社會,因而高等教育和研究正作為個人、社區和國家的文化、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作用。作為社會中心或社會主要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及倫理價值標準的多元化,無疑應對社會盡職盡責,幫助社會對倫理、文化和社會問題進行思考並採取行動,起著社會良知、思想庫的作用,發揮著批判、前瞻功能。文件指出,高等教育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而應加強其應變能力及變革和促進變革的能力,把包括高等教育的針對性、質量、公平、可持續發展、大眾化等問題納入到高等教育變革的視野里來認識。當然,致力於變革並不是對傳統的完全否定,而是在繼承符合現代高等教育精神的傳統的基礎上實行變革。[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5年出版了《促進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在這一文件中提出了「前瞻性大學」這一思想,認為有遠見的高等教育體制和高等學校在確定自己的任務時,都應有這樣一種遠大的目光,即建立一種最好稱之為「前瞻性大學」的新型大學。這種大學應該是:一個開展高質量培訓的地方;一個擇優錄取學生的地方;一個追求、創造和傳播知識的人、促進科學發展的人和開展技術革命與發明的人薈萃的地方;一個使未來畢業生立志追求知識和使他們以利用知識為社會發展服務為己任的地方;一個歡迎學生「回爐更新知識、提高水平作為固定形式的地方;一個鼓勵和支持與工業和服務部門進行合作以及發展地區和國家經濟的地方;一個以批判精神提出和討論各種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的地方;一個讓政府或相關機構獲得各種可靠而科學的情報以供決策的地方;一個匯集了堅決遵守學術自由原則的人的地方;一個置身於世界各種挑戰和機遇的地方。[8]這樣的新大學顯然不是與世隔絕的「象牙之塔」,也不僅僅是培養人才、發展知識為社會所用,而是主動投身於社會的各種事件之中,是國家或國際問題的自覺參與者和積極組織者。這體現了現代大學理念的新發展。
二、中國大學理念的發展
盡管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漢朝的太學,但現代意義上的大學的產生,則要歸功於19世紀末期接受西方影響的結果,它與中國古代的高等教育機構並沒有繼續或淵源關系。當然,大學這種機構從一開始便與中國民族文化、教育傳統有著密切聯系,是根植於傳統文化這一土壤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在清朝末年,中國教育在外力撞擊和內力驅動下而走上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道路,引進西方教育制度,移植西方大學的辦學模式。開始了模仿西方教育的艱辛歷程。民國以後,特別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以後,進一步掀起了學習西方國家的教育和科學文化的熱潮,使大學從封建官僚養成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大學。[9]在當時的大學辦學者中,許多是從海外留學歸來的仁人志士,受過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因而從一開始就敏銳地注意到大學理念在大學發展中的作用。正是由於大學辦學者的開闊的視野與先進的理念,致使我國大學教育的起點並不低。1912年,蔡元培作為教育總長主持制定《大學令》,確定了大學「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需要」的宗旨,作了「學」與「術」的分離,確定了大學以文理兩科為主的綜合性,確立了大學設評議會、各科設教授會,形成所謂「教授治校」的制度。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極力推崇德國的學術自由和學術自治,大力主張學術研究及學術研究的「兼容並包」、「思想自由」、和大學管理的教授治校。他說:「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所謂大學者,非僅為多數學生按時授課,造成一畢業生資格而已也,實以是為共同研究學術之機關。」[10]第一批庚款赴美國留學的梅貽琦於1928年任清華大學代校長,提出了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和學術自由等思想,並在辦學中付之實施。因此,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華、40年代的西南聯大集中反映了當時的辦學成就,造就了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學術大師和中國社會的棟梁之材,當時形成的許多大學的辦學理念至今仍然被人們奉為主臬,彌足珍貴。
建國以後,中國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以俄為師」、「獨尊蘇式」,對民國時期的高等教育進行了改造。這一階段的高等教育理念強調大學為社會主義國家服務,為建立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服務。隨之而來的1957年的反右斗爭和文革十年,使大學理念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楊東平在《大學精神》一書的序言中說,高等教育在文革期間墮落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其時既有「理工科大學還是要辦的」這樣的荒唐,也有「大學就是大家都有來學」的荒誕。韓延明在其博士論文中對文革中知識分子慘遭迫害曾有過一個統計與描述。經過文革的破壞,中國大學的「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理念可以說盪然無存,甚至於中國知識分子傳統上所持有的知識自由的傲骨也遭遇了「粉碎性骨折」,大學的獨立性受到了削弱,大學的權利被忽視,大學缺少了兼容並包的大度與靈性。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重塑大學理念、恢復大學傳統成了大學發展的重要內容。高校自主辦學、建立學術委員會等內容寫入了高等教育法。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大學校長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大學教授的地位有著顯著提高,學術的環境與氛圍有了較好的改善,知識分子的強烈使命感使高校師生們又一次成為時代精神的塑造者。盡管這種思想解放、學術自由還不夠徹底,但畢竟給學術研究提供了一片廣大的空間。
當然,和世界大學相比,目前中國大學的問題和處境仍然是十分獨特的。大學中的政治至上、經濟驅動比比皆是,遮閉了大學精神的光芒,官本位、政治擠壓、商業化的侵蝕嚴重扭曲了大學的靈魂。大學更像是一個政府部門,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學術組織。大學的教學、人事、科研等職能部門習慣於向上級主管部門請示匯報,缺乏獨立自主的辦學意識,這種自覺地把大學納入到行政管理體制中的做法,客觀上弱化了大學學術自由、機構自治的本質特徵,放棄了大學的優良傳統與獨特性格,扼殺了大學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大學里也彌漫著推崇官階、唯官是重、攀權附貴的庸俗風氣,神聖的學術尊嚴被學術腐敗所玷污,知識殿堂被褻瀆,職稱也不再是學術成就的標志。大學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左右擺動,對急功近利的商業化行為過度熱衷,使得神聖的學府被人指責為「學店」。
三、目前我國高教理論界對大學理念的探討
大學理念是對大學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與價值等大學發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論述,其核心包括對「大學是什麼」、「大學應該怎麼做」這兩大基本問題的價值判斷和識別。對「大學是什麼」這一問題可以從大學的性質、功能、特徵等角度加以回答,可以稱之為生成理念或目標理念;對「大學應該怎麼做」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在對大學的理性認識的支配下對大學發展策略的選擇與認定,可以稱之為行動理念或過程理念。下面我們主要從哲學基礎、大學組織的傳統積淀、現實的高等教育發展需要等層面對目前高教理論界的看法加以整理歸納。
從哲學基礎來說,大學理念實則是對學術和政治、求真和求用、自主與控制、社會與個人、傳統與創新、繼承與變革、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普通教育與專業教育等范疇的哲學思考。著名教育哲學家布魯貝克認為:「在二十世紀,大學確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徑有兩種,即存在著兩種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學,一種哲學主要是以認識論為基礎,另一種哲學則以政治論為基礎。」[12]為此,可以根據這兩種哲學分類分析大學理念。持認識論哲學的人強調大學以探索高深的學問和忠實地追求知識為目的,認為大學是一個學術系統,學術發展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大學的內在邏輯就是「大學是探索和傳播真理的堡壘」。持政治論哲學的人則強調知識對國家社會的深遠影響,追求知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他們要求大學根本改變以往基本上與世隔絕的封閉狀況,從孤芳自責中走出來主動融入社會的現實之中。眭依凡認為,當今人們普遍接受的大學理念是認識論和政治論共同影響的產物,它們和諧地並存於大學理念中從而成為大學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大學作為社會最重要的學術機構,它既必須按照知識發展和傳授的內在邏輯保持相對獨立性,又必須接受政治和社會對它提出的要求,承受經濟的壓力和大眾俗文化的沖擊。[13]肖海濤則從理性主義、工具主義、存在主義等哲學流派來分析大學理念,她認為,大學理念不應該只是從一種哲學思想中演繹而來,偏執任何一端都會扼殺大學的生機,新中國大學理念基本上以政治論為取向,忽視大學的學術自由、自主辦學的權利,造成了不少失誤。[14]劉振天認為在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存在著四種不同的大學理想模式,即人文主義理想、知識中心主義理想、社會本位主義理想和人本主義理想。人文主義理想產生於英國中世紀以來的古典大學,認為大學的本質在於人的德行、情操、教養的養成;知識中心主義理想、社會本位主義理想分別是認識論哲學和政治論哲學;人本主義大學理想反對理性主義和工具主義,強調學生學習中的學習自由、選擇自由,尊重學生的主體意志、主體精神、主體人格和主體選擇。為此劉振天認為,大學的理想,既要體現我們社會的性質,又要表達時代的精神;既要遵循大學的內在規律,又要符合大學的外部規律;既要通過變革以適應社會,又要通過保留傳統以超載現實。因而,他提出的大學理想為:崇尚科學,追求完美;辦學自主,適度調控;造就英才,體現公平;發展個性,服務社會。[15]
根據大學這一組織機構在其歷史演變過程中的積淀來分析大學理念也是一個重要途徑。盡管大學這一機構在其發展歷程中不斷嬗變,大學理念也無時不處在變革演化之中,但存在著亘古不變的獨特的內涵與個性。目前,理論界對其認識與概括見仁見智,但也有一些共識。張應強認為,西方古典大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原生型態,古典大學教育理念可以概括為:一是為探求真理、完善人格為宗旨,二是以大學自治、學術自由為條件,三是以教化社會、澤被人類為目標,四是以師生情趣相投、精神自由交往為形式。他強調要重視大學教育的人文理念,健全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精神和文化創造精神。[16]王建華認為最重要的西方大學辦理理念為大學自治與學術自由。[17]高教界對此有著較多的探討。
在今天,一些學者從社會需要、時代發展及高等教育改革等現實角度對大學理念作了重新審視與闡釋。他們認為大學理念不應該是冥頑不化,固步自封,而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發展。楊德廣認為,現代大學的性質與功能是由中國現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所決定的,因而探討現代大學的性質與功能必須以現代社會的特點為基礎,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需求。以此出發,他提出了十個方面的大學理念:教育性、學術性、綜合性、創造性、社會性、服務性、產業性、自主性、開放性、國際性。[18]王冀生認為大學理念既要重溫和繼承過去的傳統,又要能充分反映時代精神,因而新時代的大學精神應該是以人為本,注意學術,服務社會,科學管理。[19]還有學者從知識經濟發展需要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應樹立「教育產業觀」、「素質教育觀」、「多元化教育觀」、「國際化教育觀」、「適應社會觀」、「可持續發展觀」、「創新教育觀」、「個性教育觀」等等不一而足。
總之,研究高等教育理念,必須把握好幾個視野:全球的視野、發展的視野、多元的視野,即處理好國際與本土、傳統與革新、單一與多元的關系。現代大學盡管有著較大的開放性與國際性,但大學首先是某個國家某個民族所有,是紮根於民族文化傳統及社會現實基礎之上;現代大學確實有著大學傳統的精髓,但現代大學與傳統的大學從性質、功能到運作都已相差甚遠,今非昔比;現代大學已經從「鄉村」發展為「多功能城鎮」,大學的功能已高度分化,大學出現了各種的形態與特徵,如綜合型大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社區學院等等,為此,不同的大學應該具有不同的定位,表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確立符合自己特點的大學理念。
『肆』 中國大學歷史悠久排名
湖南大學,學校辦學起源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創建的嶽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變遷,始終保持著文化教育的連續性。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學。武漢大學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於1913年由國民政府建立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於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近代中國首批國立綜合大學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學府。天津大學前身為北洋大學,創辦於1895年10月2日,至今已有110年的歷史。1951年經院系調整更名為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創辦於1896年的南洋公學。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其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並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原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原成都科學技術大學1954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建立的成都工學院發展而來。浙大前身求是書院成立於1897年,1901年起曾幾度易名並一度停辦;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國立第三中山大學(由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和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改組為第三中山大學工學院和勞農學院);1928年4月1日改名為浙江大學。北京大學創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在近代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伍』 中國 最早的大學
中國最早的大學國是那一所長期以來一直眾說紛芸,有的說是前身是嶽麓書院、有千年歷史的湖南大學,有的說是清朝盛宣懷最早創辦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學,有的說是前身是京師大學堂的北京大學的。其實長期以來受政治等各種因素影響,歷史的真象被長期淹沒。湖南大學的前身嶽麓書院根本不具備現代大學的任何特徵,京師大學堂誕生於北洋和南洋之後,更談不上是中國的第一所大學,只不過解放後受政治影響一直被官方訛傳罷了,隨著歷史被越來越公正的研究後,即使是北大也不敢再自稱是中國的第一所大學。不過中國真正的第一所大學也不是北洋大學堂,而是誕生於19世紀六十年代的外國教會大學---上海聖約瀚大學,聖約瀚大學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學模式設立的大學,這所實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學最終在解放後被強行解體。但相信歷史會最終恢復歷史的本來真實面目。
但如果說誰是中國官辦最早辦的大學,則是北洋大學堂(1895年)無疑,之後是南洋公學(1896年)和京師大學堂(1898年)。武漢大學前身(1893)和浙江大學的前身(1897)是中國傳統的書院,並不能列入大學之列。因此在1895年之前聖約瀚大學則是中國唯一一所大學,當然也是最好的大學了。到19世紀前後,北洋、南洋則是黑暗中國的科學和進步的啟明燈。北洋則誕生不久天津就開始鬧義和團,此後又是八國聯軍入侵,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南洋大學則由於地處文人薈萃的上海租界,一直致力工業救國的,發展更好一些,因此到本世紀二十代前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京師大學堂是光緒帝變法設立的清朝最高學府,但由於受封建主義影響,入學的大多的是紈絝子弟,直到蔡元培主校時校風才為之一振,四海人才會聚,五四運動更使之成聞名中外、留名青史。當然五四運功並只是北大一家的功勞,北師大等北京其它學校以及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學也有功勞,但歷史往往只記住最傑出者。五四運動使北京大學成中國當時最有名的大學,特別是人文方面更是無人能望其項背,但當時的北大理工科還很差。理工科還是南洋、北洋強。南洋大學於1921年並入唐山、北京兩校後,改稱交通大學,是當時最好的理工學府。北洋大學即後來的天津大學,理工科也十分強勁。但南洋北洋雖有理、工、管,但缺乏文科,還不是綜合大學。
二十年代中期,北伐成功,國民黨定都南京,國內形勢趨向穩定。中國大學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期。國民黨從四處收集人才開始組建中央大學,想將之建為國民政府的最高學府,到了三十年代終於建成當學科門類最齊全的中央大學,但中央大學由於與政治聯系緊密,經常捲入各種政治運動中,師資流動很大,學術和教育質量受到很大影響,學生有的很優秀,有的則是達官貴人子弟不學無術。清華也於二十年代崛起,由於清華前身是留美預備學校,起點好,廣延名師,短短就發展成為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文、理、工都有很強的實力。北京大學則改名為北平大學,由於蔡元培的離去和全國重心的南移,有些衰落。張伯芩和范嚴孫在天津創辦了私立的南開大學,發展也很快。同濟大學成為有名的理、工、醫大學,此外全國有名的大學還有東吳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聖約瀚大學、燕京大學等。
總的看二十年代,二十年代中期到抗日戰爭前,中國最好的大學是中央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和北平大學,不相上下,時稱北高南名(南指中大前身東南),北清華、南交大之稱。中大是國民黨官方最高學府,學科龐大,名師眾多,但缺點是由於基礎是從無到有,師生良莠不齊,沒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風。交通大學下設上海、唐山、北平三分部,規模更巨,致力於工業救國、基礎好,底子厚,理工科無人能及,缺點是由於隸屬交通部,只限於理工,基本沒有文、醫等,十年間沒有中大、清華發展快。清華則以火箭速度發展,文、理質量雄居全國之首,名師薈萃,蔚為壯觀。北平大學文、理科依然不錯,工則較差,比之五四運動名望下降,但仍屬一流。除四強外,再下來就是北洋、東吳、同濟、浙大、南開、山大、復旦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各大學開始內遷。清華、北平、南開遷到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合大學,中大和交大遷到陪都重慶,浙大遷到貴州。西南聯大合聚三校之力,無疑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名師璀璨,學生優異,也可以說是當時世界的名校,但三校雖然聯合,其實也是各自為政,註定最後不可能合成一校。中大和交大內遷重慶,但在南京和上海都留下偽中大和偽交大,交大的唐山和北平分部在茅於升帶領下則遷至貴州。內遷使交大和中央實力大受影響,無法與西南聯大比肩。浙大則創造了一個神話,在竺可楨帶領下,在戰火中成長壯大,一舉成為最好的大學之一。李約瑟到貴州發現這么貧苦的地方居然有這么好的大學,驚訝之餘,稱贊其為東方劍橋,雖然老外言過其實,但也說明當時浙大的強大,這也是浙大學子最為驕傲的時期。北洋大學顛沛流離遷到西安,與其它學校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從此北洋開始衷落,抗戰勝利才免去消亡的命運,在南開的土地上重建北洋大學,解放後改稱為了現在的天津大學。抗日戰爭其間,西南聯大一枝獨秀,中大、交大、浙大則不相上下。
抗戰勝利後,各校遷回舊址,開始了新的發展。清華在西南聯大時期又招集了一批名師,分校後更加強大,中大和交大也開始恢復元氣,浙大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力頭,北平大學則停滯不前甚至有些不如燕京大學,南開從私立成為國立大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經過西南聯大時期也更為有名。抗戰到解放前,中國最好的大學則是清華、中大、交大、浙大。其次是北平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東吳大學、武漢大學、燕京大學等。國民黨退到台灣,主要帶走了清華、交大、中大、北大四所大學的教師,組成後來的台灣清華大學(原清華校長梅貽琦)、交通大學(原交大校長凌宏勛)、台灣大學(原北平大學校長傅斯年)、中央大學。目前台大、清大、交大都遠好大陸相應的大學。
解放後,共產黨開始接受舊國立大學,52年進行了院校調整,學習蘇聯單科大學模式,除北平大學即後來北京大學,民國幾所名校都被拆七零八散,南京以中大和金陵大學為主被肢解組合成幾個大學,面目全非,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主要繼承人。交大理科、管理被拆到復旦等校成為純工科大學,唐山、北方兩交大也相繼獨立。浙大按理、工、農拆成幾部分,理科主要並入了復旦。清華也調整為純工科大學,北大和復旦則是院校調整的最大受益者。特別是復旦一舉成為全國頂尖大學。清華、交大等校還支援東北建立起了專門學習蘇聯的聞名哈工大和哈軍工。可以說52年的院校調整中大、浙大、和交大是最大的受害者,清華文理被調到北大,地處首都工科保留完整並有所加強。南開和天大也進行文理、工的組合。院校調整後,全國最好的學校校則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交大、哈工大。56年交大為了支援西北決定西遷,最後由於受到強烈反對又分成西安、上海兩部分,最分別獨立上海、西安兩交大,也無法與北大、清華、復旦抗爭了。50年代末為兩彈一星等科研需要,抽調精英組成實力強大的中國科技大學,其實力甚至趕超清華。六十年代哈工大由於中蘇關系惡化,教師流失,實力大損。因此六十年代文革前中國最好的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實力最強,名聲最大。
文革期間,停止招生,教師被迫害,高校成為批鬥的場所,當時科研教學受到嚴重影響,全國大學亂七八糟,如果要知名的話,恐怕非北大、清華莫屬,不過只臭名昭著昭著罷工了。"最高學府"北大師生再次成為了政治工具。文革永遠是北大抹不去的歷史污點!
小平復出後迎來了改革開放,高校迎來的春天。南京大學一位教師的一篇文章引發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中在的傳人南京開始為人所知。中科大文革南遷至合肥是一歷史敗筆,但八十年代初招成少年班又使之聞名全國。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因其悲慘命運受到中央同情,在七五、八五期間與北大、清華、復旦共同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五所高校之一。中央的傳人南大、以及浙大(曾隸屬中科院)則繼續被歷史遺忘記,但始終自強不息,最終於九十年再度崛起。在八十年代,最好的大學仍是北大、清華、復旦、中科大四所,其它如南開、上交、西交、同濟、人大、南大則相差不多。
進入九十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亂,特別是南大SCI論文超過北大、清華連續六年位居全國高校之冠。復旦、科大則開始衰退。西交由於地理位置大差、上交由於地理位置太好停滯不前。北大由於六四受到一定打壓,也不再鶴立雞群。清華踏實肯干,勢頭強勁。此外華中理工、東南、天大、哈工大等校發展也很快。南開、同濟、武大、中山、吉大等老牌學校浙失光彩。清華、北大、復旦、南大、上交、浙大、西交七所教委所屬高校率先進入211工程,再加上中科院所屬中科大,共八所成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211工程一定程度促進了各校的競爭,也一定程度互助攀比,最終成了半拉子工程。最近教育部領導改朝換代,中央領導心血來潮,又搞了沖擊世界觀知名大學工程,各校都忙著合並為巨無霸大學,新浙大已經組建,成為全國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大學,南開、天大將合並,武大、華中合並可能已經泡湯,北大將並北醫、北航,清華將並美院、協和,復旦並二醫、財大和二外,上交並上醫、上農,天大大亂,誰能在亂中取勝還未可知。最近北大、清華、復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教育七所和中科院屬中科大,以及國防科工委屬哈工大已經進入沖擊世界知名大學九所,還有一所據說是留給南開和天大合並後的大學。清華、北大18億,復旦、上交、南大、浙大各12億,西交、科大、哈工各9億。不知是否會再成為一個211工程,只能看21世紀。
『陸』 簡述我國大學的發展歷程。
中國最早的現代意義的大學是哪一所,長期以來都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應該是1895年創辦的北洋大學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學,有人認為是創辦於1893年的湖北自強學堂,還有人認為應該是京師大學堂,但無論如何,中國的現代意義的大學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了它的百年歷史。
1895年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前身)創立,這是近代中國官辦最早的大學。1898年京師大學堂在戊戌變法中應運而生,是政府設立的第一所國立學校。1902年新頒欽定學堂章程,當時設立了京師、北洋、山西三所國立大學堂,全國官私均興起了辦學熱潮。在推動學習西方科技方面,上海南洋公學、清華留學預備學院、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院先後成為早期三大留學預備學院。
以1922年新學制的頒布為標志,中國大學開始了百年發展歷史中第一次重要的轉型,此時新學制的制定主要是參考了美國的教育體系。1937年,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五所中國頂尖大學在全國進行統一招生考試,簡稱五大名校聯考,這就是民國五大名校名稱的來歷。
抗日戰爭爆發後,各大學開始內遷,最著名的就是清華、北平、南開遷到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為祖國培養了大批人才。其他的還有,中大和交大遷到重慶,浙大遷到貴州,武大遷到四川樂山等等。
1949年,共產黨開始接收舊國立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改名國立南京大學,國立大學取消國立二字,所有私立大學包括教會大學改造為公立大學,組建中國人民大學,培養幹部人才。1952年開始了院系大調整,參考蘇聯單科大學模式,各大學開始拆分,除北京大學之外,民國的幾所名校都被拆得七零八散,原私立大學幾乎全部取消。
21世紀初,中國大學在以歐美高教模式為主,參考各國大學發展經驗的思想指導下開始了合並浪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浙江四校合一形成新的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合並了北京工藝美術學院,北京大學和北京醫科大學合並,值得一提的是在21世紀初合並浪潮中的一些學校其實是在1952年院系調整中分離的學校。
總而言之,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雖然一直處在向西方大學模式學習的過程中,但目前中國大學正在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教育模式,相信中國大學的未來一定是十分光明的。
『柒』 中國最早的大學有哪些
中國最早的大學國是那一所長期以來一直眾說紛芸,有的說是前身是嶽麓書院、有千年歷史的湖南大學,有的說是清朝盛宣懷最早創辦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學,有的說是前身是京師大學堂的北京大學的。其實長期以來受政治等各種因素影響,歷史的真象被長期淹沒。湖南大學的前身嶽麓書院根本不具備現代大學的任何特徵,京師大學堂誕生於北洋和南洋之後,更談不上是中國的第一所大學,只不過解放後受政治影響一直被官方訛傳罷了,隨著歷史被越來越公正的研究後,即使是北大也不敢再自稱是中國的第一所大學。不過中國真正的第一所大學也不是北洋大學堂,而是誕生於19世紀六十年代的外國教會大學---上海聖約瀚大學,聖約瀚大學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學模式設立的大學,這所實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學最終在解放後被強行解體。但相信歷史會最終恢復歷史的本來真實面目。
但如果說誰是中國官辦最早辦的大學,則是北洋大學堂(1895年)無疑,之後是南洋公學(1896年)和京師大學堂(1898年)。武漢大學前身(1893)和浙江大學的前身(1897)是中國傳統的書院,並不能列入大學之列。因此在1895年之前聖約瀚大學則是中國唯一一所大學,當然也是最好的大學了。到19世紀前後,北洋、南洋則是黑暗中國的科學和進步的啟明燈。北洋則誕生不久天津就開始鬧義和團,此後又是八國聯軍入侵,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南洋大學則由於地處文人薈萃的上海租界,一直致力工業救國的,發展更好一些,因此到本世紀二十代前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京師大學堂是光緒帝變法設立的清朝最高學府,但由於受封建主義影響,入學的大多的是紈絝子弟,直到蔡元培主校時校風才為之一振,四海人才會聚,五四運動更使之成聞名中外、留名青史。當然五四運功並只是北大一家的功勞,北師大等北京其它學校以及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學也有功勞,但歷史往往只記住最傑出者。五四運動使北京大學成中國當時最有名的大學,特別是人文方面更是無人能望其項背,但當時的北大理工科還很差。理工科還是南洋、北洋強。南洋大學於1921年並入唐山、北京兩校後,改稱交通大學,是當時最好的理工學府。北洋大學即後來的天津大學,理工科也十分強勁。但南洋北洋雖有理、工、管,但缺乏文科,還不是綜合大學。
二十年代中期,北伐成功,國民黨定都南京,國內形勢趨向穩定。中國大學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期。國民黨從四處收集人才開始組建中央大學,想將之建為國民政府的最高學府,到了三十年代終於建成當學科門類最齊全的中央大學,但中央大學由於與政治聯系緊密,經常捲入各種政治運動中,師資流動很大,學術和教育質量受到很大影響,學生有的很優秀,有的則是達官貴人子弟不學無術。清華也於二十年代崛起,由於清華前身是留美預備學校,起點好,廣延名師,短短就發展成為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文、理、工都有很強的實力。北京大學則改名為北平大學,由於蔡元培的離去和全國重心的南移,有些衰落。張伯芩和范嚴孫在天津創辦了私立的南開大學,發展也很快。同濟大學成為有名的理、工、醫大學,此外全國有名的大學還有東吳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聖約瀚大學、燕京大學等。
總的看二十年代,二十年代中期到抗日戰爭前,中國最好的大學是中央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和北平大學,不相上下,時稱北高南名(南指中大前身東南),北清華、南交大之稱。中大是國民黨官方最高學府,學科龐大,名師眾多,但缺點是由於基礎是從無到有,師生良莠不齊,沒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風。交通大學下設上海、唐山、北平三分部,規模更巨,致力於工業救國、基礎好,底子厚,理工科無人能及,缺點是由於隸屬交通部,只限於理工,基本沒有文、醫等,十年間沒有中大、清華發展快。清華則以火箭速度發展,文、理質量雄居全國之首,名師薈萃,蔚為壯觀。北平大學文、理科依然不錯,工則較差,比之五四運動名望下降,但仍屬一流。除四強外,再下來就是北洋、東吳、同濟、浙大、南開、山大、復旦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各大學開始內遷。清華、北平、南開遷到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合大學,中大和交大遷到陪都重慶,浙大遷到貴州。西南聯大合聚三校之力,無疑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名師璀璨,學生優異,也可以說是當時世界的名校,但三校雖然聯合,其實也是各自為政,註定最後不可能合成一校。中大和交大內遷重慶,但在南京和上海都留下偽中大和偽交大,交大的唐山和北平分部在茅於升帶領下則遷至貴州。內遷使交大和中央實力大受影響,無法與西南聯大比肩。浙大則創造了一個神話,在竺可楨帶領下,在戰火中成長壯大,一舉成為最好的大學之一。李約瑟到貴州發現這么貧苦的地方居然有這么好的大學,驚訝之餘,稱贊其為東方劍橋,雖然老外言過其實,但也說明當時浙大的強大,這也是浙大學子最為驕傲的時期。北洋大學顛沛流離遷到西安,與其它學校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從此北洋開始衷落,抗戰勝利才免去消亡的命運,在南開的土地上重建北洋大學,解放後改稱為了現在的天津大學。抗日戰爭其間,西南聯大一枝獨秀,中大、交大、浙大則不相上下。
抗戰勝利後,各校遷回舊址,開始了新的發展。清華在西南聯大時期又招集了一批名師,分校後更加強大,中大和交大也開始恢復元氣,浙大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力頭,北平大學則停滯不前甚至有些不如燕京大學,南開從私立成為國立大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經過西南聯大時期也更為有名。抗戰到解放前,中國最好的大學則是清華、中大、交大、浙大。其次是北平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東吳大學、武漢大學、燕京大學等。國民黨退到台灣,主要帶走了清華、交大、中大、北大四所大學的教師,組成後來的台灣清華大學(原清華校長梅貽琦)、交通大學(原交大校長凌宏勛)、台灣大學(原北平大學校長傅斯年)、中央大學。目前台大、清大、交大都遠好大陸相應的大學。
解放後,共產黨開始接受舊國立大學,52年進行了院校調整,學習蘇聯單科大學模式,除北平大學即後來北京大學,民國幾所名校都被拆七零八散,南京以中大和金陵大學為主被肢解組合成幾個大學,面目全非,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主要繼承人。交大理科、管理被拆到復旦等校成為純工科大學,唐山、北方兩交大也相繼獨立。浙大按理、工、農拆成幾部分,理科主要並入了復旦。清華也調整為純工科大學,北大和復旦則是院校調整的最大受益者。特別是復旦一舉成為全國頂尖大學。清華、交大等校還支援東北建立起了專門學習蘇聯的聞名哈工大和哈軍工。可以說52年的院校調整中大、浙大、和交大是最大的受害者,清華文理被調到北大,地處首都工科保留完整並有所加強。南開和天大也進行文理、工的組合。院校調整後,全國最好的學校校則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交大、哈工大。56年交大為了支援西北決定西遷,最後由於受到強烈反對又分成西安、上海兩部分,最分別獨立上海、西安兩交大,也無法與北大、清華、復旦抗爭了。50年代末為兩彈一星等科研需要,抽調精英組成實力強大的中國科技大學,其實力甚至趕超清華。六十年代哈工大由於中蘇關系惡化,教師流失,實力大損。因此六十年代文革前中國最好的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實力最強,名聲最大。
文革期間,停止招生,教師被迫害,高校成為批鬥的場所,當時科研教學受到嚴重影響,全國大學亂七八糟,如果要知名的話,恐怕非北大、清華莫屬,不過只臭名昭著昭著罷工了。"最高學府"北大師生再次成為了政治工具。文革永遠是北大抹不去的歷史污點!
小平復出後迎來了改革開放,高校迎來的春天。南京大學一位教師的一篇文章引發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中在的傳人南京開始為人所知。中科大文革南遷至合肥是一歷史敗筆,但八十年代初招成少年班又使之聞名全國。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因其悲慘命運受到中央同情,在七五、八五期間與北大、清華、復旦共同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五所高校之一。中央的傳人南大、以及浙大(曾隸屬中科院)則繼續被歷史遺忘記,但始終自強不息,最終於九十年再度崛起。在八十年代,最好的大學仍是北大、清華、復旦、中科大四所,其它如南開、上交、西交、同濟、人大、南大則相差不多。
進入九十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亂,特別是南大SCI論文超過北大、清華連續六年位居全國高校之冠。復旦、科大則開始衰退。西交由於地理位置大差、上交由於地理位置太好停滯不前。北大由於六四受到一定打壓,也不再鶴立雞群。清華踏實肯干,勢頭強勁。此外華中理工、東南、天大、哈工大等校發展也很快。南開、同濟、武大、中山、吉大等老牌學校浙失光彩。清華、北大、復旦、南大、上交、浙大、西交七所教委所屬高校率先進入211工程,再加上中科院所屬中科大,共八所成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211工程一定程度促進了各校的競爭,也一定程度互助攀比,最終成了半拉子工程。最近教育部領導改朝換代,中央領導心血來潮,又搞了沖擊世界觀知名大學工程,各校都忙著合並為巨無霸大學,新浙大已經組建,成為全國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大學,南開、天大將合並,武大、華中合並可能已經泡湯,北大將並北醫、北航,清華將並美院、協和,復旦並二醫、財大和二外,上交並上醫、上農,天大大亂,誰能在亂中取勝還未可知。最近北大、清華、復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教育七所和中科院屬中科大,以及國防科工委屬哈工大已經進入沖擊世界知名大學九所,還有一所據說是留給南開和天大合並後的大學。清華、北大18億,復旦、上交、南大、浙大各12億,西交、科大、哈工各9億。不知是否會再成為一個211工程,只能看21世紀。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8842594.html
『捌』 中國最早的大學
中國最早的大學是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
中國大學的起源是北洋大學堂,1895年,中國在中日甲午海戰中慘敗後,變法之聲頓起,10月2日,光緒皇帝御筆欽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盛宣懷任首任督辦,校址在天津北運河畔大營門博文書院舊址。天津中西學堂改辦為北洋大學堂,標志著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誕生。
1896年北洋西學學堂正式更名為北洋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命名為「大學堂」的高等學校。
(8)中國大學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世界范圍內大學的起源有:
1、世界范圍內,近現代大學直接起源於12、13世紀的歐洲中世紀大學,古代的埃及、印度、中國等都是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古希臘、羅馬、拜占庭及阿拉伯國家都建立了較完善和發達的高等教育體制。
2、1088年,義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規大學——博羅尼亞大學,它是歐洲最著名的羅馬法研究中心。隨後,歐洲各地相繼出現了大學。
3、巴黎大學由巴黎聖母院的附屬學校演變而來,1200年,法國國王承認巴黎大學的學者具有合法的牧師資格,有司法豁免權。
4、1809年,德國柏林大學由普魯士王國內務部文教總管威廉·馮·洪堡負責籌建,1810年10月正式開學。這是人類教育和科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標志著現代意義上的大學的誕生。
『玖』 中國 大學的發展歷史
▎民國沒有重點大學,但有西南聯大、中央大學等名校
在中國歷史上,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在19世紀末期,隨著傳統教育的衰落和現代新型高等教育的興起,才逐漸出現的。當時的大學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創建的,如高層官僚、開明紳士、傳教士等,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學,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學,是中國現代大學的雛形。
民國時期,蔡元培借鑒德國的大學模式,把高等院校分為以理論學科為主的大學和以應用性學科為主的專業院校。他對北大進行教育改革,設立課程選修制度。五四運動後,北大一躍成為中國當時最有名的大學。
20年代初期的新學制深受美國教育制度的影響,高等學校分成了大學、獨立學院和專科學校兩種。新學制實施後,涌現了大量高等專業學校,學習工程技術、法律、醫學、農業等專業技術。
1927年,新的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國立高等學校體系,在他的倡議下,中華民國大學院成立,除了管理全國的大學、圖書館等文化教育機構外,還起到教育部的作用,負責全國的教育立法工作。他還在全國實施大學區制,把中國分成若干學區,每個學區都擁有一定數量的高校。但是大學在之前就獲得了相當大的自治權,並不願意服從中央政府的規劃。1928年,蔡元培的改革計劃以失敗告終。
抗日戰爭爆發後,沿海的高校大量內遷,四川、陝西、甘肅、雲南等省的高校數量迅速增加。西南聯大合聚清華、北平、南開三校之力,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也是當時世界的名校。抗戰結束後,各校又紛紛回遷,並沒有改變中國高校地理分配不均的狀況。
1949年之前,陸續出現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西南聯大培養過楊振寧、李政道等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央大學也走出了無數傑出人才。
同時教會大學為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頂尖教會大學的教學質量並不遜於國立大學,如金陵大學在南京堪與中央大學媲美,燕京大學在北京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並雄,聖約翰大學在上海與交通大學齊驅。
現代大學建立初期,在辦學思想、課程設置等方面,基本是移植了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經驗,結合中國傳統和實際情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知識自由和社會責任的大學辦學思想。
▎50年代開始院系調整,建立重點大學
建國後,政府接收舊國立大學,號召高等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開設適應國家實際應用所需要的課程,同時把馬克思主義教學內容融入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在蘇聯單科大學教育模式的指導下,進行了「院系調整」的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地區分布合理化,和對課程模式、高校名稱進行調整。那些已經擁有人文科學、基礎科學、工程學、教育學、農學和醫學的綜合性大學被紛紛拆散,並入新成立的各院校中,私立和教會院校也被合並重組。
中央大學被肢解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幾個大學,交通大學成為純工科大學,唐山、北方兩交大也相繼獨立,浙大按理、工、農拆成幾部分。它們是院校調整最大的受害者。
到1955年,一個結構嚴密的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了。中國人民大學在這體系中居首,其次是高等教育部直接管轄的一些工業大學和綜合性大學,再次是由一些其他部委管轄的部屬院校。
50年代末期,地方創辦的大學明顯增多,如湖北大學、遼寧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從1957年到1960年期間,高校數量和入學人數增長驚人。高校數量從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學生數則漲了至少一倍。
特殊時期,我國高等教育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曾一度停止招生,一些學校被裁並、撤銷。1971年高校數量328所,被砍掉了106所。
1954年,開始出現了第一批重點大學。教育部指定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6所學校為重點大學,到1959年又擴展到了16所。重點大學不斷增加,到1966年前,全國重點高校有68所。
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到1946年結束。
▎「七五」「八五」期間重點建設15所大學改革開放後,高等教育開復甦。特殊時期被搬遷和解散的各類院校開始恢復,1952以後停辦的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也得到了恢復。
1977年5月2日鄧小平提出要辦重點大學,集中優秀人才辦。1978年恢復前60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並增加28所高校為重點大學。1978年國務院最終確定的88所全國重點大學至今仍具有重要影響力。
八十年代初,四所大學校長(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聯名向中央寫信,建議中央政府增加對教育的財政預算和投入,特別是要撥出專款、大力度地支持全國著名的部分重點大學建設。國務院採納了這個建議,並於1984年確定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六所大學納入國家「七五」重點投資建設項目,後來增至15所。而上述四所大學均未上榜。
「七五」國家重點建設的15所大學確定後的十年間,教育領域的格局並未發生大的變化。因此五年後這15所大學又順延為「八五」重點建設的大學。
▎90年代高校格局大亂,211工程名單起變化
進入90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亂。南京大學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須發表兩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學位,使得連續7年SCI文章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學科建設水平、教師科研能力也都迅速提高。浙江大學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其規模一度比其他同類學校高出一倍以上,使得浙大在學科布局,特別是理科博士點的布局及國家重點學科的爭取中都取得主動。華中理工、東南、天大、哈工大等校發展也很快,之前的重點大學建設名單有些不適應了。1995年,開始了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大學的「211工程」。用新的15所高校取代了老的15所。去掉了國防科大、人大、北師大、北醫大四所,新添了南大、浙大、南開、天大共四所大學。211工程一定程度促進了各校的競爭,也一定程度助長了攀比。迄今為止,根據教育部官網數據,中國共有112所211院校。
1966年大學停止招生,1970年和1971年開始試點招收工農兵學員,每年只招4萬多人。
▎985工程是211工程的升級版,是高校重中之重
從1996年,國務院、教育部就設想再從這15所大學中選出10所,作為中國高校航母,即重中之重。國家將投入巨資,目標是在中國打造10所國際一流的、高水平大學。這就是所謂的「985工程」的原型。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當年12月出爐:北大、清華、復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等教育部屬七所、中科院屬中科大以及國防科工委屬哈工大入選。其中北大、清華是重中之重,南大、浙大則是新面孔,取代了其他兩所高校。
985工程」成了其他各校爭搶的名額,不斷擴大。至今,985高校共有39所。而第一批上榜的9所頂尖大學基於互相認同,為了互相促進,「九校」組織了自己的「常春藤聯盟」,即C9聯盟。
▎985、211工程後,高校差距開始拉大
很多高校紛紛開始合並。北京大學合並北京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合並上海醫科大學,上海交大合並上海農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華中理工合並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建學院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則合並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合並了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吉林大學合並了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
211工程和985工程,本意是集中優質資源重點建設一批學校盡快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很多高校卻把它當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高校有了一個985的帽子,一戴定終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機制。
在招生中,985、211高校能輕松地獲得比一本普通本科院校更好的生源;獲得的國家資源也遠比其他普通院校多。據媒體報道,2013年,清華大學科研總經費最多,為39.31億元,財政撥款為27.75億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經費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學,4.6億元經費中僅有26.1%為財政撥款,約1.2億元,兩者科研經費所獲的財政支持相差26億之多。
另外社會上的用人單位會以985、211工程為標桿來簡單衡量人才。雖然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甚至部分事業單位選拔,一些地方公務員引進人才,也把985視為一個必要的門檻。
這些弊端讓「985」「211」的存廢爭議在社會上時常出現。2014年11月,一則「國家已低調廢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國大學格局面臨重新洗牌」的傳聞在網上持續發酵。雖然教育部後來辟謠了,但關於「985」「211」高校存在價值,關於教育資源失衡、大學等級森嚴、利益固化等弊端卻再度成為熱議焦點。
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
▎2011計劃,加強高校創新能力建設
進入2011年後,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計劃——「2011計劃」。
「2011計劃」全稱「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其根本目的旨在突破高校內外部機制體制壁壘、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活力。「2011計劃」是繼「985工程」、「211工程」之後,中國高等教育系統又一項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略舉措。
2013年4月,中國教育部公布即「2011計劃」的首批入選名單,全國4大類共計14個高端研究領域獲得認定建設,相關單位成為首批工程建設體。
首批牽頭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其中河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此前並不是211工程高校。
2014年後,國家層面又公布了2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入選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
▎「雙一流」是211、985的延續,引入淘汰機制
2015年開始,面對新的形勢,國家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新方案。教育專家曾表示,國家提出「雙一流」,是中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我們最早提出211概念,是為了做出一批好大學;後來提出985,是為了培養出一批更優質的大學;現在提出雙一流,是要再提升一個層次,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三者之間是一個層層遞進、逐步發展的關系。
2015年11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到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後每五年一個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
985、211工程不同的是,一位教育部官員表示,「雙一流」建設的評審標准、資金分布都會有新的機制,不會像以前一樣向確定的一所高校撥款。「會更注重學科建設,同時在遴選上,會有滾動淘汰的機制加入。」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
如今,距離雙一流計劃提出已經過去了數年,雙一流高校的建設評估提上日程應該也不會太久了。140所高校發展情況到底如何?未來哪些高校將新增進入這些名單,哪些高校「半路下車」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拾』 中國的第一所大學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中國最早的大學國是那一所長期以來一直眾說紛芸,有的說是前身是嶽麓書院、有千年歷史的湖南大學,有的說是清朝盛宣懷最早創辦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學,有的說是前身是京師大學堂的北京大學的。其實長期以來受政治等各種因素影響,歷史的真象被長期淹沒。湖南大學的前身嶽麓書院根本不具備現代大學的任何特徵,京師大學堂誕生於北洋和南洋之後,更談不上是中國的第一所大學,只不過解放後受政治影響一直被官方訛傳罷了,隨著歷史被越來越公正的研究後,即使是北大也不敢再自稱是中國的第一所大學。不過中國真正的第一所大學也不是北洋大學堂,而是誕生於19世紀六十年代的外國教會大學---上海聖約瀚大學,聖約瀚大學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學模式設立的大學,這所實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學最終在解放後被強行解體。但相信歷史會最終恢復歷史的本來真實面目。 但如果說誰是中國官辦最早辦的大學,則是北洋大學堂(1895年)無疑,之後是南洋公學(1896年)和京師大學堂(1898年)。武漢大學前身(1893)和浙江大學的前身(1897)是中國傳統的書院,並不能列入大學之列。因此在1895年之前聖約瀚大學則是中國唯一一所大學,當然也是最好的大學了。到19世紀前後,北洋、南洋則是黑暗中國的科學和進步的啟明燈。北洋則誕生不久天津就開始鬧義和團,此後又是八國聯軍入侵,發展受到一定影響,南洋大學則由於地處文人薈萃的上海租界,一直致力工業救國的,發展更好一些,因此到本世紀二十代前可以說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京師大學堂是光緒帝變法設立的清朝最高學府,但由於受封建主義影響,入學的大多的是紈絝子弟,直到蔡元培主校時校風才為之一振,四海人才會聚,五四運動更使之成聞名中外、留名青史。當然五四運功並只是北大一家的功勞,北師大等北京其它學校以及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學也有功勞,但歷史往往只記住最傑出者。五四運動使北京大學成中國當時最有名的大學,特別是人文方面更是無人能望其項背,但當時的北大理工科還很差。理工科還是南洋、北洋強。南洋大學於1921年並入唐山、北京兩校後,改稱交通大學,是當時最好的理工學府。北洋大學即後來的天津大學,理工科也十分強勁。但南洋北洋雖有理、工、管,但缺乏文科,還不是綜合大學。 二十年代中期,北伐成功,國民黨定都南京,國內形勢趨向穩定。中國大學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期。國民黨從四處收集人才開始組建中央大學,想將之建為國民政府的最高學府,到了三十年代終於建成當學科門類最齊全的中央大學,但中央大學由於與政治聯系緊密,經常捲入各種政治運動中,師資流動很大,學術和教育質量受到很大影響,學生有的很優秀,有的則是達官貴人子弟不學無術。清華也於二十年代崛起,由於清華前身是留美預備學校,起點好,廣延名師,短短就發展成為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文、理、工都有很強的實力。北京大學則改名為北平大學,由於蔡元培的離去和全國重心的南移,有些衰落。張伯芩和范嚴孫在天津創辦了私立的南開大學,發展也很快。同濟大學成為有名的理、工、醫大學,此外全國有名的大學還有東吳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聖約瀚大學、燕京大學等。 總的看二十年代,二十年代中期到抗日戰爭前,中國最好的大學是中央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和北平大學,不相上下,時稱北高南名(南指中大前身東南),北清華、南交大之稱。中大是國民黨官方最高學府,學科龐大,名師眾多,但缺點是由於基礎是從無到有,師生良莠不齊,沒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風。交通大學下設上海、唐山、北平三分部,規模更巨,致力於工業救國、基礎好,底子厚,理工科無人能及,缺點是由於隸屬交通部,只限於理工,基本沒有文、醫等,十年間沒有中大、清華發展快。清華則以火箭速度發展,文、理質量雄居全國之首,名師薈萃,蔚為壯觀。北平大學文、理科依然不錯,工則較差,比之五四運動名望下降,但仍屬一流。除四強外,再下來就是北洋、東吳、同濟、浙大、南開、山大、復旦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各大學開始內遷。清華、北平、南開遷到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合大學,中大和交大遷到陪都重慶,浙大遷到貴州。西南聯大合聚三校之力,無疑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名師璀璨,學生優異,也可以說是當時世界的名校,但三校雖然聯合,其實也是各自為政,註定最後不可能合成一校。中大和交大內遷重慶,但在南京和上海都留下偽中大和偽交大,交大的唐山和北平分部在茅於升帶領下則遷至貴州。內遷使交大和中央實力大受影響,無法與西南聯大比肩。浙大則創造了一個神話,在竺可楨帶領下,在戰火中成長壯大,一舉成為最好的大學之一。李約瑟到貴州發現這么貧苦的地方居然有這么好的大學,驚訝之餘,稱贊其為東方劍橋,雖然老外言過其實,但也說明當時浙大的強大,這也是浙大學子最為驕傲的時期。北洋大學顛沛流離遷到西安,與其它學校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從此北洋開始衷落,抗戰勝利才免去消亡的命運,在南開的土地上重建北洋大學,解放後改稱為了現在的天津大學。抗日戰爭其間,西南聯大一枝獨秀,中大、交大、浙大則不相上下。 抗戰勝利後,各校遷回舊址,開始了新的發展。清華在西南聯大時期又招集了一批名師,分校後更加強大,中大和交大也開始恢復元氣,浙大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力頭,北平大學則停滯不前甚至有些不如燕京大學,南開從私立成為國立大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經過西南聯大時期也更為有名。抗戰到解放前,中國最好的大學則是清華、中大、交大、浙大。其次是北平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東吳大學、武漢大學、燕京大學等。國民黨退到台灣,主要帶走了清華、交大、中大、北大四所大學的教師,組成後來的台灣清華大學(原清華校長梅貽琦)、交通大學(原交大校長凌宏勛)、台灣大學(原北平大學校長傅斯年)、中央大學。目前台大、清大、交大都遠好大陸相應的大學。 解放後,共產黨開始接受舊國立大學,52年進行了院校調整,學習蘇聯單科大學模式,除北平大學即後來北京大學,民國幾所名校都被拆七零八散,南京以中大和金陵大學為主被肢解組合成幾個大學,面目全非,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主要繼承人。交大理科、管理被拆到復旦等校成為純工科大學,唐山、北方兩交大也相繼獨立。浙大按理、工、農拆成幾部分,理科主要並入了復旦。清華也調整為純工科大學,北大和復旦則是院校調整的最大受益者。特別是復旦一舉成為全國頂尖大學。清華、交大等校還支援東北建立起了專門學習蘇聯的聞名哈工大和哈軍工。可以說52年的院校調整中大、浙大、和交大是最大的受害者,清華文理被調到北大,地處首都工科保留完整並有所加強。南開和天大也進行文理、工的組合。院校調整後,全國最好的學校校則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交大、哈工大。56年交大為了支援西北決定西遷,最後由於受到強烈反對又分成西安、上海兩部分,最分別獨立上海、西安兩交大,也無法與北大、清華、復旦抗爭了。50年代末為兩彈一星等科研需要,抽調精英組成實力強大的中國科技大學,其實力甚至趕超清華。六十年代哈工大由於中蘇關系惡化,教師流失,實力大損。因此六十年代文革前中國最好的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四所,實力最強,名聲最大。 小平復出後迎來了改革開放,高校迎來的春天。南京大學一位教師的一篇文章引發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中在的傳人南京開始為人所知。中科大文革南遷至合肥是一歷史敗筆,但八十年代初招成少年班又使之聞名全國。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因其悲慘命運受到中央同情,在七五、八五期間與北大、清華、復旦共同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五所高校之一。中央的傳人南大、以及浙大(曾隸屬中科院)則繼續被歷史遺忘記,但始終自強不息,最終於九十年再度崛起。在八十年代,最好的大學仍是北大、清華、復旦、中科大四所,其它如南開、上交、西交、同濟、人大、南大則相差不多。 進入九十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亂,特別是南大SCI論文超過北大、清華連續六年位居全國高校之冠。復旦、科大則開始衰退。西交由於地理位置大差、上交由於地理位置太好停滯不前。北大由於種種原因,也不再鶴立雞群。清華踏實肯干,勢頭強勁。此外華中理工、東南、天大、哈工大等校發展也很快。南開、同濟、武大、中山、吉大等老牌學校浙失光彩。清華、北大、復旦、南大、上交、浙大、西交七所教委所屬高校率先進入211工程,再加上中科院所屬中科大,共八所成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211工程一定程度促進了各校的競爭,也一定程度互助攀比,最終成了半拉子工程。 各校都忙著合並為巨無霸大學,新浙大已經組建,成為全國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大學,南開、天大將合並,武大、華中合並可能已經泡湯,北大將並北醫、北航,清華將並美院、協和,復旦並二醫、財大和二外,上交並上醫、上農,天大大亂,誰能在亂中取勝還未可知。最近北大、清華、復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教育七所和中科院屬中科大,以及國防科工委屬哈工大已經進入沖擊世界知名大學九所,還有一所據說是留給南開和天大合並後的大學。清華、北大18億,復旦、上交、南大、浙大各12億,西交、科大、哈工各9億。不知是否會再成為一個211工程,只能看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