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蚌埠歷史PK蕪湖歷史,誰更是科教文化第二城
說到歷史 解放前 甚至更早 安慶人一片嘆息....當然了 有點遙遠 不能怪安徽啦! 說到歷史 解放後 至今 蚌埠人一片嘆息....原因不詳!!!!
❷ 蕪湖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蕪湖好玩必去的景點有:王稼祥紀念園、馬仁奇峰森林旅遊區、南陵大浦水利風景區、雨耕山文化旅遊景區、丫山花海石林。
1、王稼祥紀念園
王稼祥紀念園,坐落在安徽省蕪湖市十一中校園內風景秀麗的獅子山上,西臨長江,東望赭山。以其精巧細致、秀麗天成的建築,豐富的館藏文物,贏得了遊客的一致好評,先後被國家有關單位批准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5、丫山花海石林
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境內,是安徽「兩山一湖」旅遊經濟圈的重要景點之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丫山花海石林在長江南岸,地處銅陵、池州、蕪湖三市交界處。風景區面積約為20餘平方公里,景色十分秀麗。
❸ 安徽蕪湖歷史文化名人
1、沈士柱
(1606—1659),字昆銅,號惕庵,蕪湖人。明崇禎二年(1629),復社成立,士柱以「蕪湖讀書社」名義加入復社,反對閹黨阮大鋮。崇禎六年(1633),「鉤黨獄興」,士柱離蕪。
崇禎十一年(1638),士柱與陳慧貞、吳應箕、沈壽民、黃宗羲、顧杲等復社成員140餘人作《留都防亂揭》,討伐陰謀為魏忠賢翻案的阮大鋮。南明滅後,士柱「歸寓南湖,自號寓公」。
隱居蕪湖,廣散家財,支持反清義軍,秘密從事反清活動,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清順治十四年(1657),被捕後解南京。
順治十六年(1659),清明日,士柱在南京鳳台門外,從容就義,葬於雨花台後西首平崗之麓。其妻方氏,妾汪氏、鮑氏同時在蕪殉難,葬於蕪湖范羅山前。
2、徐文達
徐文達(1825-1890),安徽南陵人,清光緒年間任兩淮鹽運使、福建按察使護、護理漕運總督。於咸豐年間為鎮壓天平天國起義提供後勤保障。
曾國藩曾驚喜慰問,贊賞徐文達「冒險出奇」。光緒年間在賑災養民方面有突出功績。對南陵縣福利事業和名勝古跡的建設提供了大力資助。
3、王藺
王藺(?-1214),字謙仲,號軒山。乾道五年,擢進士第。為信州上饒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撫司干辦公事,除武學諭。
孝宗幸學,藺迎法駕,立道周,上目而異之,命小黃門問知姓名,由是簡記。宋廬江縣(今屬安徽)人,王之道子。乾道五年(1169)進士。
歷官信州上饒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撫司、樞密院編修、監察御史、禮部侍郎兼吏部、禮部尚書,升參知政事。光宗即位,任樞密院事兼參政、樞密使。寧宗即位,改任湖南軍主帥。
4、賈易
賈易,字明叔。宋無為縣人。7歲喪父,其母彭氏以紡績供其上學,師事程伊川。嘉祐六年(1061)進士,派至常州任司法參軍。
元祐初,為太常丞兵部員外郎,徙官左司諫,嗣後,外調懷州千御史,歷任提點江東刑獄、殿中侍御史、提點淮東刑獄,升任侍御史。
徽宗立,先後任太常少卿、右諫議大夫,改任刑部侍郎,歷工部、吏部;以寶文閣待制,出任鄧州州官。72歲卒,謚文肅。
5、歐陽玄
歐陽玄(1289~1374),字元功,號圭齋,祖籍分宜縣防里村,湖南瀏陽(今湖南瀏陽)人,是歐陽殊之後裔 ,元代文學家。
延祐年間(1314年—1320年),歐陽玄任蕪湖縣尹三年,不畏權貴,清理積案,嚴正執法,注重發展農業,深得百姓擁戴,有「教化大行,飛蝗不入境」之譽。
在任內,對蕪湖名勝古跡,多加保護修葺,據傳「蕪湖八景」,是其在任時所形成。對每景都題有七律一首(見康熙《太平府志》和《蕪湖縣志》),常游「荊山寒壁」。
因與家鄉荊州的荊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東寓,每見荊山憶故鄉」之句。離任時,對蕪湖依念綿綿。後人將荊山之水取名「歐陽湖」,簡稱「歐湖」,以志紀念。
元順帝並贈崇仁昭德推忠守正功臣、大司徒、柱國等稱號,追封為楚國公,謚號文。享年八十五歲。
❹ 蕪湖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市區坐落在長江以南,長江與青弋江交匯處。春秋時設邑,因鳩鳥繁多而得名「鳩茲」,距今已有2500餘年;繁昌「人字洞」的發現,把人類的活動上朔到了200-250萬年前。蕪湖是安徽省的經濟、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重點開放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蕪湖是一個濱江山水園林城市,古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之稱。蕪湖是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
歷史文化
蕪湖歷史文化資源更是十分豐厚。繁昌縣「人字洞」,是古人類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發現的遠古人類製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至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引起世界矚目。繁昌柯家村古窯址,繁昌平鋪鄉「萬牛墩」和南陵吳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銅礦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❺ 蕪湖歷史文化
蕪湖歷史文化資源更是十分豐厚。繁昌縣「人字洞」,是古人類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發現的遠古人類製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至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引起世界矚目。
繁昌柯家村古窯址,繁昌平鋪鄉「萬牛墩」和南陵吳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銅礦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詩經》開篇詩作《關雎》中唱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中的雎鳩是一種水鳥,也叫鳩茲鳥。
蕪湖古稱鳩茲,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因多湖泊、蕪藻而名蕪湖。歷史上蕪湖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頗為發達。南唐時即「樓台森列」,「煙火萬家」。南宋以後,特別是到了元朝,蕪湖已是一個相當繁榮的市鎮,從明代開始,逐漸成為長江下游地區的重要商埠。
漿染等手工業已聞名遐邇,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就有「織造尚淞江(上海),漿染尚蕪湖」之說,形成號稱「蕪湖巨店」的大型漿染工場。
1876年,中英簽訂的「煙台條約」將蕪湖與浙江的溫州等四個城市辟為通商口岸,這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在給蕪湖民族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並造成畸形發展的同時,也從此打開了蕪湖對外開放的大門。1918年蕪湖海關進出口貨值就達當年全國對外貿易的3.5%,成為長江通商巨埠之一。
以蕪湖和上海為起迄點的蕪申運河,更把蕪湖和蘇、錫、寧、杭的經濟、文化緊密地連在一起。到了清代,蕪湖形成了廣大的米業市場,與無錫、長沙、九江並稱為全國四大米市。
蕪湖開放通商口岸後,大量西洋商品經過蕪湖銷往內地,大批外國洋行、公司進入蕪湖的同時,先進科學技術的傳播,也刺激了蕪湖近代工業的發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業在蕪湖建立。1883年蕪湖架設了有線電報線路,為全省第一個使用電報的城市;
1897年投產的益新(機磨)米面公司,規模居當時全國同類工廠首位;30年代還曾開通民航,飛上海和武漢兩市。步入20世紀後,蕪湖工商業發展到百餘種,五、六千家,成為安徽現代工業的發祥地,長江流域經濟中心之一。
由於歷史的傳承,文化多元,開放包容,五湖四海兼收並蓄,蕪湖人的開放意識、創新意識強烈。改革開放初期,蕪湖的「傻子瓜子」曾被鄧小平先生三次提及,被譽為中國民營經濟的「報春花」。
上世紀九十年代,蕪湖市成為國家沿江開放城市。在蕪湖,我們長期以來弘揚「崇尚創新、寬容失敗、支持創業、鼓勵冒尖」的創新文化,鼓勵扶持「能人創企業、百姓創家業、幹部創事業」。開放、誠信、務實、創新,已成為蕪湖人的精神,引領著蕪湖闊步前進。
(5)蕪湖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1949年4月蕪湖市獲得解放。幾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蕪湖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畸形發展的消費性城市,改造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城市。
❻ 蕪湖歷史文化名人
蘇軾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詞人。
元豐七年(1084),應蕪湖東承天院方丈蘊湘之約,蘇軾攜幼子蘇過自黃州(今湖北黃岡)乘舟抵蕪,為剛竣工的玩鞭亭和夢日亭題詩。
蘇軾在東承天院揮毫書下《湖陰曲》七言古律一首,詠「玩鞭春色」並題跋數言。蘊湘將之刻成詩碑,今已無存,僅題跋為時人相傳,載於《蕪湖縣志》。由於承襲舊說,蘇軾將本該稱之為《於湖曲》的題目,誤題成《湖陰曲》。
在蕪湖,蘇東坡與名士韋許相往還,結下友誼,離蕪後,曾題寄《傲軒》詩一首。
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穀道人,又號涪翁,分寧人(今江西修水),北宋詩人,書法家。宋紹聖元年(1094),出知宣州,因「修實錄不實」罪名遭貶謫,攜家寓居蕪湖,欣賞蕪湖山水,題詠頗多。在赤鑄山、赭山廣濟寺檜軒和江口東退庵,有三處讀書遺跡。其赤鑄山詩:「讀書在赤鑄,風雪迷青籮。汲綆愁冰斷,村酷怯路蹉。玉峰凝萬象,綠萼繞群螺。古劍摩空宇,寒光啟太阿」。黃與摯友郭祥正(字功甫,當塗人)、蕪湖名士韋許(號蕪陰居士),常詩詞唱和,尺牘往來。並為蕪湖縣南20里丹陽鄉石氏父子題刻二道墓碑。在蕪寓居二年之久,紹聖二年(1095),貶官涪州別駕,自江口登舟,與韋許等黯然話別。
張孝祥
張孝樣(1132--1169),字安國,歷陽烏江(今安徽省和縣)人。唐詩人張籍後裔。宋紹興四年(1134),金兵侵犯和州時,孝祥隨父母避亂蕪湖升仙橋(今長街狀元坊)。其伯父張邵為「直就龍圖閣,假禮部尚書,充通問使,不屈,囚於北國。」其父張祁以「詔奉恩補官」,與胡寓交誼,遭秦檜妒,誣陷「謀反」,罷官下獄,後平反,「屢遷直秘閣」,任淮南轉運判官。「儲粟閱兵為備甚密」,以「張皇生事」罪削職,歸隱蕪湖。其兄弟,「孝伯參知政事,世稱賢相;孝曾以節義聞;孝才、孝章以文章著」。「萃賢才於一門」。
孝祥少時,「讀書過目不忘,下筆數千言」。紹興十七年(1147),「領鄉書,再舉冠里」。紹興二十四年(1154)赴臨安(今杭州)參加廷試,考官定秦檜孫秦塤第一,孝祥第二。高宗趙構閱卷,發現秦塤「論策」系秦檜主張,於是提孝祥第一,降秦塤第三。「唱第」時,大臣曹泳當廷向孝祥提婚,「祥不應」,得罪權臣,因父入獄株連,未封官。秦檜死,祁冤白,孝祥才任秘書省正事,及載有聲名,提出「總攬權綱,以盡更仕之美」、「已修日歷,詳審是正,黜禮說,以垂無窮」。升為校書郎,繼升為尚書禮部員外郎、起居舍人。後被御史中丞汪澈彈劾免職。
隆興元年(1163),孝宗趙 即位,孝祥由撫州(今江西臨川縣)知州升為集英殿修撰,兼平江(今江蘇吳縣)知府。次年,將沒收資財,拯救吳中飢荒。張浚自蜀還朝任宰相,與左相湯思退政見不一。孝祥進言:「二相當同心協力,以副陛下恢復之志。靖康以來,惟和戰而言,遺無窮禍,要先立自治之策以應之。」提倡改革,破格用人,主張「唯才是舉」,他說:「古者取於盜賊,取於夷狄,取於仇讎,取於姻戚。苟才矣,初不問其出生之本末也。」孝宗喜其言,又升他為中書舍人,繼升直學院,並在張浚軍中任都察職,參贊軍事,兼領建康留守。時金兵犯境,孝祥說:「金之勢,不過欲為盟」。被彈劾「附金」免職。乾道元年(1165)復任集賢殿修撰,繼任靜江府(今桂林市)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潭州(今長沙市)知府,荊南、湖北路(今湖北江陵)安撫使等。在湖北路安撫使任上,將荊江築堤攔洪,建萬盈倉,整頓吏治,抑制豪強,扶貧濟困,頗有政聲。
張孝祥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詩詞繼承蘇東坡豪放風格。「諒非無事飲,憂國空含情」。常懷憂國之思。《全宋詞》收錄他的詞220餘首。文章、書法造詣很深。所著《於湖文集》40卷,收詩、文、詞、銘、贊、制、表、尺牘、奏議等10餘類。常親書奏議,高宗見之曰:「必將名世。」張浚主張抗金。湯思退力主議和。孝祥出入於湯、張之門,常「兩恃其說,議者惜之」。
乾道五年(1169)歸休祭祠,「進顯謨閣直學士」。「荊南人民哭送登舟。 繪像於湘驛。」抵蕪湖。增建「歸去來堂」於蓮湖(今鏡湖)之濱。修「觀瀾亭」作「敦學、勵志」之所,歸休時,適邵宏淵符離戰敗,「擁兵還鎮,所過市肆皆空。蕪民甚恐」。1169年病逝蕪湖,葬於南京。孝宗聞之,十分痛惜,「有用才未盡之嘆」。孝祥病逝之日,蕪湖「商賈為之罷市,兩河之民,惶惶如失所恃」,其子遵囑將蓮湖產業一百餘畝捐給地方。
陶居仁
陶居仁(?--1275年),號菊存,蕪湖人,紹定進士,宋末以行義聞州里,官為南宋鎮江錄事參軍。元軍攻鎮江,守臣洪起畏逃跑,統制官石祖忠舉城投降。陶居仁為元軍縛,勸降不屈,凜然道:「吾固知歷數窮而世運更也,詎可失忠義求苟生耶?得以死報朝廷,夫年(1287),封顯忠靈應侯。至正二年(1342)9月,敕賜廟額曰「昭佑」。明洪熙元年(1425),朝廷詔太平府蕪湖縣建忠臣祠。元修《宋史》為陶居仁立傳。
歐陽玄
歐陽玄(1274--1358),字元功,號圭齋,祖籍廬陵(今江西吉安),生於瀏陽(今湖南省),為歐陽修之後裔,元代史學家、文學家。延年間(1314--1320),歐陽玄任蕪湖縣尹三年,不畏權貴,清理積案,嚴正執法,注重發展農業,深得百姓擁戴,有「教化大行,飛蝗不入境」之譽。在任內,對蕪湖名勝古跡,多加保護修葺,據傳「蕪湖八景」,是其在任時所形成。對每景都題有七律一首(見康熙《太平府志》和《蕪湖縣志》),常游「荊山寒壁」,因與家鄉荊州的荊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東寓,每見荊山憶故鄉」之句。離任時,對蕪湖依念綿綿。後人將荊山之水取名「歐陽湖」,簡稱「歐湖」,以志紀念。
沈士柱
沈士柱(?--1659),字 銅,號惕庵,蕪湖人。其父沈希韶,明朝御史,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沈士柱少時,「讀書明敏,下筆千言」,明崇禎年間「入貢」,淡泊功名,廣交名士。崇禎二年(1629),復社成立,繼東林黨抨擊朝政,士柱以「蕪湖讀書社」名義加入復社,反對閹黨阮大鋮。崇禎六年(1633),「鉤黨獄興」,士柱離蕪,「流寓西湖樓外樓」與黃宗羲等浙東名士詩詞酬和,「東林名士畢集,湖舫為之增價。」崇禎十一年(1638),士柱與陳慧貞、吳應箕、沈壽民、黃宗羲、顧果等復社成員140餘人作《留都防亂揭》,討伐陰謀為魏忠賢翻案的阮大鋮。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福王在南京即位,阮大鋮任兵部尚書,大興文字獄,誣蔑東林黨人為「蝗」,復社成員為「蝻」,編成《蝗蝻錄》進行殘酷鎮壓,周鑣被殺,顧杲、黃宗羲被捕,陳慧貞死獄。士柱「適避楚幕,獲免」,流離江楚,比及三載。南明滅後,士住「歸寓南湖,自號寓公」,隱居蕪湖,「闊視塵埃金玉,食客不遺屠釣」,並廣散家財,支持反清義軍,秘密從事反清活動,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書約黃宗羲來蕪共商反清大計,黃致力著述,未應邀。黃在《思舊錄》中述:「尋常有約在蕪湖,再上高樓一醉呼。及到蕪湖君已死,伸頭艙底望浮圖」。士柱隱居蕪湖時,曾率反清義士去北川前「海公祠」祭祀,說:「明朝官吏,都如海瑞忠誠,何至忘國!」清順治十四年(1657),審訊李大生時,發現沈土柱在蕪湖反清活動,旋被浦。蕪湖知縣李浚與游擊劉世賢會審時稱:「本朝大局已定,為何仍著古冠大服?」士柱曰:「我是故國人,應著故國鬼。」李浚道:「本朝法律,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上柱道:「生為故國人,死為故國兒!」「你食大明祿,背叛大明國,可知罪,可知恥么?!」李浚赧顏退堂。士柱被押解南京,在嚴刑威協利誘下,堅貞不屈。在獄中,日吟「雨隔對床塵易滿,風吹長枕夢多寒」之句不輟,全不以死為念。順治十六年(1659),清明日,士柱在南京鳳台門外,從容就義。葬於雨花台後西首「平崗之麓」。其妻方氏,妾汪氏、鮑氏同時在蕪殉難,葬於范羅山前,後觀察使張士范,為三婦墳墓「壘試封壟建豐碑, 士柱著有《土窨集》,在獄中寫《故宮詞》24首。
漸江
漸江(1610--1663),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安徽歙縣人,名畫家,新安畫派開創人。清初推行「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剃發令」,漸江削發為僧,以示反抗,寓居蕪湖多年,住錫准提庵,食粥湯菜葉,生活清苦。同游之太平湯燕生、新安韓鑄等,皆能詩善畫,日與「姑熟派」大師蕭雲從琢磨詩畫。漸比肖小14歲,人品相近,畫風上肖對漸影響很大,而漸艱苦求索,雲游名山,代表作《黃山畫冊》肖作跋雲「及睹斯圖,令人斂手」。曹寅亦曰:「漸師學畫於尺木,而品致出其上。」(《十竹齋圖跋》),後來新安畫家,多暗自效法。1663年,圓寂於寶相寺。肖雲從、湯燕生深感悲痛。肖以《梅花軸》詩抒悲,湯作《哭漸江師》七律三首吊之。安葬時,名士百人齊負土,繞塔栽梅數百株,謂之「梅花古衲」。
肖雲從
肖雲從(1596--1673)字尺木,號默思,又號無悶道人,蕪湖人,明末清初蕪湖著名畫家,姑熟畫派創始人。其父肖慎余,為明鄉飲大賓,懂繪畫。雲從幼而好學,「篤志繪事,寒暑不廢」,科考多次不第,四十四歲才中己卯科副榜第一準貢。明末....腐敗,不願出仕。
1638年雲從與弟雲倩,加入復社,與東林黨相呼應,同魏忠賢閹黨馬士英、阮大鋮等斗爭。1644年,明廷滅亡。1645年清兵攻佔揚州,三月佔領蕪湖;憂憤國破家亡,前既不仕明,今更不願與清合作,或閉門讀書賦詩作畫,或遨遊名山大川,詩畫才華,成就日著。詩繼承杜甫,多即事憂時之作,雄渾奔放,音韻鏗鏘,著有《易存》、《韻通》、《杜律細》等。其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配上俊逸滿灑,散朗秀健的書法,達到詩書畫三者統一和諧的境界,被譽為「神品」。
雲從國畫,師法古人而創新,師造化而獨特。山水畫,融宋元諸家筆墨、丘壑於一體,「以黃公望的瘦樹、山石為之縱橫,潤以馬遠潑墨之法」,而能隨意成卷丈余。其間丘壑布置,千變萬化,層出不窮,使人觀之不厭;岩石林木的表現,深厚堅實,穿插有致;不論水墨著色,皴擦喧染,都蒼勁秀潤,呈現出空間深度;點景人物,自然生動,屋宇、舟車、馱馬安排得體。早期作《秋山行游圖卷》,顯露才華,清乾隆閱後題詩「幾點蕭蕭樹,疏皴淡淡山。由來以意勝,無不寓神間。秋景宜寥廓,客人自往還。粗中具工細,識語破天慳」。後應萬選之請,為《太平三書》繪制《太平山水圖》,將太平州所屬地區山水,繪圖43幅,其中:太平山水圖一幅,當塗風景15幅,蕪湖風景14幅,繁昌風景13幅,每幅題古詩一首,說明仿某古人之畫幅,沒有雷同,各具特色。還有《閉門拒客圖》、《西門慟哭圖》、《秋山訪友圖》、《江山覽勝圖卷》、《歸寓一元圖卷》、《磵谷幽深卷》、《崔華詩意卷》等。人物畫,繼承發揚李公麟的白描技法,代表作為《離騷圖》,人物造型准確,神態動人,點綴景物,賦有生命,雲從對《離騷》感觸甚深,作《天問》插圖,繪制《九歌圖》,清高宗得尺木《離騷圖》後,命侍臣補繪重刻,並題《山水圖卷》雲「四庫呈覽《離騷圖》,始識雲從其人也,……覽觀長卷四丈余,觀之不厭意不舍」。
雲從深惡官僚,清初,拘節守志,不肯臣事,不結權貴。順治十七年(1660),太平知府胡季瀛,求畫不與。1662年,重修大自樓,故強其繪太白樓壁畫。出於對大自的熱愛,「畫匡廬、峨嵋、泰岱、衡岳四大名山,凡七日而就,遂絕筆。」志行高潔,為人敬慕。新安畫派大師漸江,曾師其下,後代臨摹者愈眾。順治五年戊子(1648),《太平山水圖》刻本,順治二年乙酉(1645),《離騷圖》刻本,曾流傳日本。《太平山水圖》為大坂兼葭堂收藏,《離騷圖》為日本美術史家大村西崖收入《圖本叢書》刊行。《秋山游圖卷》,為東京帝室博物館所藏,對日本南畫勃興起著促進作用。雲從晚年結識鐵匠湯天池,指導天池以鐵作畫,創制鐵畫。
1673年,雲從「執諸同志手,曰:『道在六經,行本五倫,無事外求之,仍衍其旨。』賦詩畢,瞑去」,享年七十八歲,葬於蕪湖城西嚴家山。其詩由後學編成《梅花堂遺稿》,繼後,黃鉞將雲從和湯燕生之詩編成《肖、湯二老遺詩合編》。其畫為故宮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館所珍藏。1986年,蕪湖市人民**,在鏡湖之畔築「尺木亭」,並以紫銅鑄其全身坐像於亭畔,供人瞻仰。
❼ 蕪湖古城在什麼地方
蕪湖古城在安徽省蕪湖市東南部,「蕪湖古城」在今安徽省蕪湖市南部,位於長回江和青弋江的答交匯處,公元前109年,始設蕪湖縣,「蕪湖古城」的雛形初顯,直至明清時期,「蕪湖古城」因戰火又屢遭焚毀,多次原址重建。
蕪湖古城內保留著大量的歷史信息,有行政、軍事、司法、官府、教育、宗教、書院、商業等,建制十分完整,又體現了蕪湖水陸交通和商貿的特色,雖然在明末和太平天國時期多次經歷兵燹戰火,但是始終保留著的完整的布局,行政、軍事、司法、宗教等一應俱全。
(7)蕪湖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蕪湖古城的特點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以徽商文化為主、多種文化匯交,以及悠久的歷史積淀,蕪湖人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燦爛文化--青弋江文化,形成並發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在這里,全國最古老的城隍廟現仍香火興旺,建於宋朝的「縣學學宮」—大成殿至今仍保存完好。通過調查摸底,「蕪湖古城」內有53處歷史建築保存相對完好,近期又在上述基礎上發掘了8處有著濃郁文化底蘊的名人故居(如張恨水故居遺址、鍾家慶故居、汪道涵故居等)。
歷史遺留下來的 「蕪湖古城」部分巷道仍保持著明清時期的整體格局,保留著傳統的商業風貌。
❽ 蕪湖的文化
蕪湖歷史文化資源更是十分豐厚。繁昌「人字洞」,是古人類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發現的遠古人類製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繁昌柯家村古窯址,繁昌平鋪鄉「萬牛墩」和南陵吳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銅礦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蕪湖市管轄區內跨長江發展,擁有強厚新聞媒體群,增加了對公眾信息的開放與監督。因為行政劃分不久,其中主要分為兩大流派,而江南媒體群為多,江北由於剛剛發展,媒體力量較為薄弱。
代表媒體:新浪網蕪湖站 蕪湖熱線、蕪湖新聞網、蕪湖日報、大江晚報、蕪湖論壇、蕪湖人事人才網、蕪湖縣論壇、繁昌在線、二壩新聞網、二壩論壇、二壩人才網、無為網、無為在線、無為人才網等。 蕪湖市是一個五大宗教齊全的地區,是安徽省宗教重點地區,也是中國的重點地區之一。
佛教和道教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尤其是始建於東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的道教城隍廟為中國歷史最早(現擬建設的「蕪湖古城」將以城隍廟為中心進行建造),伊斯蘭教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天主教和基督教是在蕪湖被辟為通商口岸以後得以傳播的,也是中國較早的地區之一。據統計,蕪湖現有信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信教群眾約10萬人,占總人口的5%,市級愛國宗教團體4個(蕪湖市佛教協會、蕪湖市天主教愛國會、蕪湖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蕪湖市基督教協會),縣級愛國宗教團體6個,教職人員總計有100多人。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279處,其中基督教227處,佛教46處,道教3處,天主教2處,伊斯蘭教1處。 廣濟寺廟會
時間:每年農歷七月三十(農歷七月三十為地藏菩薩誕辰日,月小為廿九)地點:廣濟寺主要內容:民間傳統習俗,四方信徒、香客雲集進香朝拜,民間藝人獻藝,寺廟舉行隆重儀式,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守地藏肉身塔, 歷時七天。
鳳凰美食節
時間:每年10月~11月間地點:鳳凰美食街主要內容:風味小吃展、文化論壇、民族音樂會,已成功舉辦十屆
黃滸賽龍舟
時間:每年端午節地點:繁昌孫村鎮黃滸社區主題內容:從春秋戰國時期以來一直至今,賽龍舟、吃粽子等等,以此來紀念屈原。
官陡廟會
時間:每年正月十五。地點:官陡門街道主要內容:明清以來一直傳承至今,舞長龍、耍獅子、跑旱船、敲腰鼓、摺子戲。 鐵畫
蕪湖鐵畫是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藝人以錘代筆,鍛織成畫,風格獨特。自它誕生,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 鐵畫創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間蕪湖人湯天池,他「少為鐵工,與畫室為鄰,日窺其潑黑勢」,從中受到啟迪而創出鐵畫。鐵畫一經問世,不僅「遠客多購之」,而且「名噪公卿間」,士大夫階層人士把它作為「齋壁雅玩」之物欣賞,文人墨客更是推崇備至,賦詩著文加以贊揚。
藝人們不斷創新,又開創了立體鐵畫、瓷版鐵畫、純金和鍍金畫。蕪湖鐵畫創始人湯鵬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鐵畫第一人,是蕪湖文化藝術創造的多項中國之最之一。
「三刀三畫」
蕪湖傳統特產「三刀三畫」,除了以上所說的「蕪湖鐵畫」外,還有「堆漆畫」、「通草畫」。其中「堆漆畫」,「通草畫」是十分珍貴的手工藝品,已經十分難得一見。
「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為蕪湖市的傳統產品,剪刀生產始於明末清初,做工精細講究,為中國三大名牌剪刀(即蕪湖趙雲生剪刀、杭州張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 刀)之一。
傻子瓜子
「傻子瓜子」是70年代末,由年氏家族博採眾長,共同創造的產品。一代偉人鄧小平曾先後兩次就「傻子瓜子」問題作了專述 ,胡耀邦、萬里、姚依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發展「傻子瓜子」也做過重要的指示,為「傻子瓜子」和中國私營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舞台。「傻子瓜子」的傳奇經歷,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國內外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
煮干絲
煮干絲是蕪湖著名的傳統早茶菜點,也是有80多年歷史的淮揚風味老店「耿福興菜館」的看家名饌。煮干絲,在清乾隆時稱「九絲湯」。清《調鼎集》說,當時煮干絲用料十分考究,常用原料有火腿絲、筍絲、銀魚絲、木耳絲、口蘑絲、千張絲、腐乾絲、蟶干絲、燕窩絲等,為名貴餚饌,四季均宜入席,而以夏季最相宜。
蝦籽面
蕪湖美食再次走進央視。記者從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首映式現場獲悉,江城著名小吃蝦籽面被主創團隊選中,將出現在第三集,時長約5分鍾, 文化2015年末,全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63個,文化館8個;公共圖書館9個,館藏圖書170.29萬冊,其中市區藏書88.54萬冊;檔案館12個,向社會開放檔案數14.01萬卷(件)。廣播電台5座,電視台5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到99.86%,數字電視用戶46.85萬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9處。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項,省級名錄18項。全年舉辦大型文化活動8場次;大型群眾性文化活動62場次;文藝團體演出130場次,其中送文化下鄉110場次;創作劇目獲省級及以上表彰獎勵38個。《蕪湖日報》、《大江晚報》全年總印數2833.63萬份,其中《蕪湖日報》867.02萬份,《大江晚報》1966.61萬份。
衛生2015年末,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671個(不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78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33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51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29所,鄉鎮衛生院59所,門診部25所,診所、衛生所和醫務室320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所,衛生監督機構9所,婦幼保健機構8所,專科防治機構7所,急救中心1所,采供血機構1所。衛生機構擁有床位18424張,其中醫院15933張。衛生技術人員1976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生7520人,注冊護士8918人。
年末全市擁有省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4個,其中國家級5個,新增省級14個;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39個,其中國家級11個,新增國家級1個,省級11個。省級及以上重點(工程)實驗室15個;省級及以上質檢中心2個,其中國家級2個。院士工作站21個,新增3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41家,其中當年新認定65家;擁有省級高新技術產品946個,其中當年新認定333個。省級以上創新型(試點)企業120家,其中新增和升級共47家;國家創新型企業2家。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17家,面積達39.4萬平方米,其中國家級孵化器2家。蕪湖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和蕪湖大學科技園躋身全國百強孵化器;蕪湖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入選科技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建設示範單位。全年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10項,其中國家項目10個;全年共登記各類科技成果192項,其中省部級以上95項;獲各類科技獎55項,其中省級以上21項。專利申請量20886件,其中發明專利12339件;專利授權量9049件,其中發明專利1927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3.56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0件,當年新認定6件;省著名商標256件,當年新認定42件。省級名牌產品(含服務名牌)188個。 2015年,全市運動員在省級以上國內外重要賽事中共獲得獎牌272枚,其中金牌88枚。向省級及以上專業隊和體育院校輸送運動員66人,審批二級運動員106名。全市舉辦全民健身活動133次,參加活動人員14.18萬人次。銷售體育彩票3.61億元。成功舉辦了2015年全國第二屆「社區體質達人」通訊賽(蕪湖賽區),並被授予「全國優秀賽區」榮譽稱號,承辦了2015年全國擊劍冠軍賽(第三站)等賽事。蕪湖市奧園體育產業集團被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為全國體育產業示範單位。
蕪湖曾經承辦過2009年中國足球甲級聯賽開幕式暨安徽九方主場比賽,賽季末榮獲中國足協最佳賽區獎。2011年舉辦了東芝中國足協杯賽上海申花對延邊長白虎比賽,2013年承辦了全國圍棋甲級聯賽安徽華億主場,中國葡萄牙國際乒乓球對抗賽,國男子武術散打精英賽。2014年四國青年男籃交流比賽,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聯賽等賽事。2014年四國男籃爭霸賽,2014年全國U-14足球聯賽比賽以及2013、2014連續兩屆中國體育丶文化旅遊博覽會,2015中日圍棋擂台賽30周年紀念賽等11項國內外重大賽事。 據抽樣調查,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98元,比上年增長9.3%;人均消費支出14515元,比上年增長7.5%;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7.6平方米。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66元,增長8.7%;人均消費支出17504元,增長6.8%;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4.6平方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64元,增長9.3%;人均消費支出10353元,增長7.8%;人均住房建築面積41.7平方米。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35.9%,較上年增長0.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為37.6%,較上年增長1.1個百分點。
就業和社會保障。2015年末,共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34個。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8萬人,其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2.9萬人。就業技能培訓2.1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3.29%。年末,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4.8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9.9萬人,增加5.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0.2萬人,增加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1.2萬人,增加1.5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41萬人,增加3.9萬人。城鎮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4.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59.83萬人;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10.09萬人,參合率達114.97%。有5.7萬城鎮居民、7.5萬農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市區最低工資標准達到1350元/月,失業保險金標准達到1013元/月,企業離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水平1817元/月。
全市擁有各類福利機構101個,床位1.6萬張,收養各類人員0.8萬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4.7億元,籌集市級公益金5010.7萬元。直接接收慈善捐款220.9萬元。 城市建設。年末,市區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65平方公里。全市公交運營線路網長度3009公里,擁有公交車2069輛,新增272輛;擁有計程車5149輛,其中市區3700輛。公共自行車投放1.2萬輛。城市日供水綜合能力90萬噸。全年天然氣供氣總量32568萬立方米,用氣人口128.77萬人;液化氣家庭用量1.46萬噸,用氣人口9萬人,城市氣化率100%。全年居民用電量17.11億千瓦時。年末,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到66.3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4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4平方米。拆遷改造市區棚戶區200.47萬平方米,改造老舊小區16個。
環境保護。年末,擁有國家三級及以上環境監測站5個,其中二級站1個。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優良的天數為282天,空氣質量優良率為77.3%。飲用水源水質符合國家Ⅲ類標准。長江和青弋江幹流蕪湖段水質分別以Ⅱ類和Ⅲ類水質為主。森林覆蓋率達到19.65%。 2000年:全國綠化先進城市
2001年: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2002年:第二批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製造業信息化重點城市
2003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
2004年:全國技術創新工程示範城市
2005年:全國科技強警示範
2006年: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基地城市
2007年:中部最佳投資城市
2008年:中國優秀節慶城市
2009年:中國十佳和諧發展城市
2010年: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 、全國首批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範城市 、2010年度中國十佳品牌會展城市 、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
2011年:國家園林城市 、2011年中國十大地級活力城市 、全國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
2012年:全國雙擁模範城
2012年:國家首批知識產權示範城市 、2012中國最佳休閑城市 、全國創業先進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2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2012年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全國首批教育信息化區域試點城市
2013年:全國首批智慧試點城市、長三角經濟協調會成員城市 、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 2013年創新能力最強的25個中國大陸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
2014年:「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特別關注的八大城市」
2015年:全國文明城市 」 廣濟寺(AAAA級):唐乾寧年間(894~898)興建,位於赭山西南麓,金碧輝煌,氣勢雄偉。
王稼祥紀念園(AAAA級):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100個紅色旅遊景區之一、首批國家國防教育基地。
蕪湖烈士陵園(AAA級):毗鄰神山森林公園。共劃分為紀念碑陵墓憑吊區、烈士事跡紀念館、中心廣場、接待管理辦公等四個主要功能區。
安徽文化名人藏館(AA級):1987年設立安徽第一名人藏館,為張孝祥讀書處。位於鏡湖路煙雨墩上。
中江塔(雙江塔影):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巍然聳立於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堤。古時夜間置燈,導航來往船隻,故中江塔堪稱為蕪湖地域位置的標志。
蕪湖天主教堂:華東第二大(中國第五)天主教堂,始建於1887年。對面為吉和廣場、濱江公園。
人字洞:目前考古發現的亞洲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距今已有200~250萬年。
蕪湖城隍廟:「天下第一城隍廟」。有史記載最早的城隍廟,始建於東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
蕪湖夫子廟:始建於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殿內正中供奉「至聖先師」孔子塑像。清康熙御制的「孔子贊」、 「四配贊」均嵌立在大成殿內。
西河古鎮:坐落在青弋江畔,相傳有600多年悠久歷史。街心青石路面,曲折蜿蜒約1200米。
黃金塔:安徽省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築,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僧登公開建。因四圍塗有一層金粉而得名。
米公祠: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知無為軍時所建。重要景點:墨池、投硯亭。
繁昌窯遺址:宋代窯址,以燒民間生活實用瓷為主,專燒青白瓷,造型工整,製作精細,穩實厚重。 鳩茲廣場(AAAA級):是承載蕪湖市悠久文化歷史內涵,是反映蕪湖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最富藝術魅力與文化品位的城市客廳,是蕪湖市中心的一顆璀璨明珠。
蕪湖中山路步行街:中國十大商業步行街之一,二十世紀建成時排名中國第三。具有旅遊、休閑、購物、餐飲等多種功能。1912年,孫中山曾在此作演講。
蕪湖方特歡樂世界(AAAA級):中國最大(亞洲第二)的第四代主題公園,堪稱「國際一流」。主題項目、游樂項目、休閑及景觀項目共計300多個。
蕪湖方特夢幻王國:以高科技為核心表現特色主題,將動漫卡通、電影特技等國際時尚娛樂元素和中國傳統文化精妙結合,主題項目、游樂項目、休閑及景觀項目200餘個。
蕪湖鳳凰美食街(AAA級):這里有蕪湖小吃(蝦子面、酥燒餅、魚絲餅、小籠湯包、牛肉鍋貼),有蕪湖的老字型大小(耿福興、四季春、馬義興、同慶樓),還有全國知名的其他菜系(巴將軍、毛家菜館、洞庭人家、綠柳居、巴道魚、杭邦菜等)。
陸和村茶藝博物館(AAA級):以中國茶文化為主題,以中國古代藝術藏品為背景的大型茶藝博物館。
蕪湖繆庄度假休閑生態園(AAA級):樟木成蔭,碧波盪漾,亭台樓榭,曲徑通幽。是天然的氧吧,休閑的樂園。
蕪湖老梁山莊(AA級):包括了生態觀光,農家休閑,古農具展示,會議接待,農家餐館,草木屋住宿等為一體。
吉和廣場:毗鄰濱江公園、天主教堂。這里有安徽省最大的音樂噴泉,水柱高達80多米,噴泉中還有模擬火光,可謂「水火交融」。
大浦鄉村世界(AAAA級):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區。中國首個災難旅遊「海嘯體驗館」。
蕪湖方特水上樂園:蕪湖方特水上樂園位於蕪湖市東部,佔地10萬平方米,總投資5.5億元,擁有17個頂級水上項目,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水上主題公園。
蕪湖方特東方神畫:蕪湖方特第四代主題樂園,氣勢磅礴的石雕大門、九曲迴廊的亭台樓閣、栩栩如生的黃金雕龍……處處展示著中國古典文化的燦爛輝煌。新豐林場:「三九」公路穿境而過,林場依山傍水,綠海茫茫,是享有「天然氧吧」的動植物園。
蕪湖中央公園:位於城東新區,西邊有山(神山),東邊有河(扁擔河),被譽為「山水間的綠飄帶」。
江南第一茶市:始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江南最大的茶業交易市場。這里不種茶卻有著「茶鄉」之美譽。
蕪湖鳩茲古鎮:鳩茲古鎮的徽派建築也是一大特色所在。徽派建築主要採用磚、木、石雕為主,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為中外建築界所重視和嘆服。鳩茲古鎮在建築形態上沿用了徽派古民居的規模、結構、風格和布局。其裝飾在門罩、窗楣、樑柱、窗扇上的「徽派三雕」磚雕、木雕,已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藝精湛,形式多樣,造型栩栩如生。
❾ 蕪湖的歷史文化的作文
我的家鄉在蕪湖,那裡有許多美麗的地方,有赭山公園、汀棠公園、濱內江公園、鳩茲容廣場、步行街等。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赭山公園和鳩茲廣場了。
赭山公園是蕪湖市的一個標志性的景點,在赭山公園里,有兩座很高的大山,常年樹木茂盛。其中一座山上還有一座亭子,叫觀瀾亭。聽大人們說,以前這座亭子是蕪湖市的最高點,站在亭子上望下看,整個蕪湖市盡收眼底。赭山公園有許多遊玩的場所,有健身場、動物園、游樂園,都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愛的地方。而且因為這里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老人們也都愛在公園里鍛煉身體。只要天氣晴朗,我都會經常和媽媽來這里散步。
鳩茲廣場與蕪湖的步行街相連,是人們休息與放鬆心情的一個很好的去處。這里最著名的就是鳩茲鳥的雕塑了,聽爸爸說,這個雕塑是出自藝術大師韓美林之手。整個建築高大而雄偉,幾只鳩茲鳥個個栩栩如生,像是要展翅飛翔。特別是到了晚上,鳩茲廣場變成了一個美麗的世界。漂亮的噴泉燈,禮花燈都亮了起來,一盞盞,一眨一眨的,就好像一個個閃爍的小星星。孩子們都在這里嬉戲,都開心極了。
通過我的介紹,你們知道蕪湖真的很美吧!其實蕪湖好玩的地方還很多呢,歡迎沒有來過這里的小朋友一定要來蕪湖玩哦!
❿ 蕪湖籍歷史文化名人
1.陶居仁
陶居仁(?--1275年),號菊存,蕪湖人,紹定進士,宋末以行義聞州里,官為南宋鎮江錄事參軍。元軍攻鎮江,守臣洪起畏逃跑,統制官石祖忠舉城投降。陶居仁為元軍縛,勸降不屈,凜然道:「吾固知歷數窮而世運更也,詎可失忠義求苟生耶?得以死報朝廷,夫年(1287),封顯忠靈應侯。至正二年(1342)9月,敕賜廟額曰「昭佑」。明洪熙元年(1425),朝廷詔太平府蕪湖縣建忠臣祠。元修《宋史》為陶居仁立傳。
2.沈士柱
沈士柱(?--1659),字 銅,號惕庵,蕪湖人。其父沈希韶,明朝御史,天啟二年(1622)中進士;沈士柱少時,「讀書明敏,下筆千言」,明崇禎年間「入貢」,淡泊功名,廣交名士。崇禎二年(1629),復社成立,繼東林黨抨擊朝政,士柱以「蕪湖讀書社」名義加入復社,反對閹黨阮大鋮。崇禎六年(1633),「鉤黨獄興」,士柱離蕪,「流寓西湖樓外樓」與黃宗羲等浙東名士詩詞酬和,「東林名士畢集,湖舫為之增價。」崇禎十一年(1638),士柱與陳慧貞、吳應箕、沈壽民、黃宗羲、顧果等復社成員140餘人作《留都防亂揭》,討伐陰謀為魏忠賢翻案的阮大鋮。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福王在南京即位,阮大鋮任兵部尚書,大興文字獄,誣蔑東林黨人為「蝗」,復社成員為「蝻」,編成《蝗蝻錄》進行殘酷鎮壓,周鑣被殺,顧杲、黃宗羲被捕,陳慧貞死獄。士柱「適避楚幕,獲免」,流離江楚,比及三載。南明滅後,士住「歸寓南湖,自號寓公」,隱居蕪湖,「闊視塵埃金玉,食客不遺屠釣」,並廣散家財,支持反清義軍,秘密從事反清活動,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書約黃宗羲來蕪共商反清大計,黃致力著述,未應邀。黃在《思舊錄》中述:「尋常有約在蕪湖,再上高樓一醉呼。及到蕪湖君已死,伸頭艙底望浮圖」。士柱隱居蕪湖時,曾率反清義士去北川前「海公祠」祭祀,說:「明朝官吏,都如海瑞忠誠,何至忘國!」清順治十四年(1657),審訊李大生時,發現沈土柱在蕪湖反清活動,旋被浦。蕪湖知縣李浚與游擊劉世賢會審時稱:「本朝大局已定,為何仍著古冠大服?」士柱曰:「我是故國人,應著故國鬼。」李浚道:「本朝法律,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上柱道:「生為故國人,死為故國兒!」「你食大明祿,背叛大明國,可知罪,可知恥么?!」李浚赧顏退堂。士柱被押解南京,在嚴刑威協利誘下,堅貞不屈。在獄中,日吟「雨隔對床塵易滿,風吹長枕夢多寒」之句不輟,全不以死為念。順治十六年(1659),清明日,士柱在南京鳳台門外,從容就義。葬於雨花台後西首「平崗之麓」。其妻方氏,妾汪氏、鮑氏同時在蕪殉難,葬於范羅山前,後觀察使張士范,為三婦墳墓「壘試封壟建豐碑, 士柱著有《土窨集》,在獄中寫《故宮詞》24首。
3.肖雲從
肖雲從(1596--1673)字尺木,號默思,又號無悶道人,蕪湖人,明末清初蕪湖著名畫家,姑熟畫派創始人。其父肖慎余,為明鄉飲大賓,懂繪畫。雲從幼而好學,「篤志繪事,寒暑不廢」,科考多次不第,四十四歲才中己卯科副榜第一準貢。明末....腐敗,不願出仕。
1638年雲從與弟雲倩,加入復社,與東林黨相呼應,同魏忠賢閹黨馬士英、阮大鋮等斗爭。1644年,明廷滅亡。1645年清兵攻佔揚州,三月佔領蕪湖;憂憤國破家亡,前既不仕明,今更不願與清合作,或閉門讀書賦詩作畫,或遨遊名山大川,詩畫才華,成就日著。詩繼承杜甫,多即事憂時之作,雄渾奔放,音韻鏗鏘,著有《易存》、《韻通》、《杜律細》等。其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配上俊逸滿灑,散朗秀健的書法,達到詩書畫三者統一和諧的境界,被譽為「神品」。
雲從國畫,師法古人而創新,師造化而獨特。山水畫,融宋元諸家筆墨、丘壑於一體,「以黃公望的瘦樹、山石為之縱橫,潤以馬遠潑墨之法」,而能隨意成卷丈余。其間丘壑布置,千變萬化,層出不窮,使人觀之不厭;岩石林木的表現,深厚堅實,穿插有致;不論水墨著色,皴擦喧染,都蒼勁秀潤,呈現出空間深度;點景人物,自然生動,屋宇、舟車、馱馬安排得體。早期作《秋山行游圖卷》,顯露才華,清乾隆閱後題詩「幾點蕭蕭樹,疏皴淡淡山。由來以意勝,無不寓神間。秋景宜寥廓,客人自往還。粗中具工細,識語破天慳」。後應萬選之請,為《太平三書》繪制《太平山水圖》,將太平州所屬地區山水,繪圖43幅,其中:太平山水圖一幅,當塗風景15幅,蕪湖風景14幅,繁昌風景13幅,每幅題古詩一首,說明仿某古人之畫幅,沒有雷同,各具特色。還有《閉門拒客圖》、《西門慟哭圖》、《秋山訪友圖》、《江山覽勝圖卷》、《歸寓一元圖卷》、《磵谷幽深卷》、《崔華詩意卷》等。人物畫,繼承發揚李公麟的白描技法,代表作為《離騷圖》,人物造型准確,神態動人,點綴景物,賦有生命,雲從對《離騷》感觸甚深,作《天問》插圖,繪制《九歌圖》,清高宗得尺木《離騷圖》後,命侍臣補繪重刻,並題《山水圖卷》雲「四庫呈覽《離騷圖》,始識雲從其人也,……覽觀長卷四丈余,觀之不厭意不舍」。
雲從深惡官僚,清初,拘節守志,不肯臣事,不結權貴。順治十七年(1660),太平知府胡季瀛,求畫不與。1662年,重修大自樓,故強其繪太白樓壁畫。出於對大自的熱愛,「畫匡廬、峨嵋、泰岱、衡岳四大名山,凡七日而就,遂絕筆。」志行高潔,為人敬慕。新安畫派大師漸江,曾師其下,後代臨摹者愈眾。順治五年戊子(1648),《太平山水圖》刻本,順治二年乙酉(1645),《離騷圖》刻本,曾流傳日本。《太平山水圖》為大坂兼葭堂收藏,《離騷圖》為日本美術史家大村西崖收入《圖本叢書》刊行。《秋山游圖卷》,為東京帝室博物館所藏,對日本南畫勃興起著促進作用。雲從晚年結識鐵匠湯天池,指導天池以鐵作畫,創制鐵畫。
1673年,雲從「執諸同志手,曰:『道在六經,行本五倫,無事外求之,仍衍其旨。』賦詩畢,瞑去」,享年七十八歲,葬於蕪湖城西嚴家山。其詩由後學編成《梅花堂遺稿》,繼後,黃鉞將雲從和湯燕生之詩編成《肖、湯二老遺詩合編》。其畫為故宮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館所珍藏。1986年,蕪湖市人民**,在鏡湖之畔築「尺木亭」,並以紫銅鑄其全身坐像於亭畔,供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