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唐代鈞瓷的歷史發展
20世紀60年代以後,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在河南郟縣黃道窯、魯山段店窯、禹州趙家(門里一個外)窯等處發現了花釉瓷器,即我們所說的唐鈞。
❷ 唐代鈞瓷為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瓷
許多人把鈞瓷作為禮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瓷器是中國的象徵,鈞專瓷是瓷器最重要的代屬表之一。
2:鈞瓷歷史悠久,始創於中國唐代,包含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民俗底蘊。
3:鈞瓷無雙,世界上沒有兩件完全相同的鈞瓷,每一件鈞瓷都是特別的。
4:窯變藝術,天工造化,堪稱「神,奇,妙,絕」。
5:鈞瓷被列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
❸ 禹州鈞瓷的文化地位
河南禹州的鈞瓷文化
鈞瓷起源於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那裡地處山區自然資源豐富,有 「 南山煤,西山釉,東山瓷土處處有 」 之傳說。據實踐,生產鈞瓷如果離開這些條件,在任何國家都不會成功。
鈞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與汝、官、哥、定諸窯並駕齊驅。鈞瓷造型端莊,窯變美妙,色彩艷麗,五彩繽紛,又為諸窯之冠。
鈞瓷的名貴在於其獨特的窯變釉色,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繪,每一件鈞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獨一無二的,即 「 鈞瓷無雙 」 ,且釉透,釉活,胎質精純,堅實細膩。叩之聲園潤悅耳,清脆動聽;觀之形端莊優美,古樸典雅,它的釉變色五彩繽紛,璀璨奪目,渾然天成,構成一幅幅神奇的圖畫,如寒鴉歸林,夕陽殘照,高山雲霧,峽谷飛瀑,伯牙撫琴等等。這些釉變畫,千變萬化,意味無窮,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名人曾用 「 出窯一幅元人畫,落葉寒林返暮鴉 」「 雨過天晴泛紅霞,夕陽紫翠忽成嵐 」「 峽谷飛瀑菟絲縷,窯變奇景天外天 」 等來形容鈞瓷窯變之妙,民間有 「 鈞與玉比,鈞比玉美,似玉非玉勝似玉 」 、 「 黃金有價鈞無價 」 ,國外更有 「 雅堂無鈞瓷,不可自誇富 」 、 「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 之說。
鈞窯創燒於唐,興盛於宋,復燒於金元,延至明清仍繼續仿製,歷經千年而盛燒不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鈞窯系。 迄今為止,在禹州境內已發現北宋鈞窯遺址多達 40 處,尤以神垕鎮大劉山下最為集中。禹州現存最早的《鈞州志》中說: 「 瓷窯在州西大劉山下 」 。在禹州市神垕鎮下白峪村和萇庄鄉等地,先後出土黑、褐釉高溫窯變花瓷,被陶瓷學家稱為 「 唐鈞 」 ,它是宋代鈞瓷的先聲。宋 「 靖康之變 」 ( 1126 年)後,宋室南遷,官鈞窯停燒,鈞瓷一時受挫。到金、元時代,鈞瓷有了新的發展,各地爭相仿製,風靡一時,鈞窯播火全國。元末明初,因戰亂和災荒,鈞窯生產漸衰。明、清時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諸名窯衰退,鈞窯也基本停燒。清朝晚期,鈞瓷復甦。到光緒三十年( 1904 年),神垕鎮燒制鈞瓷者已有 10 余家。民國年間,因戰亂、災荒頻繁,鈞瓷生產舉步維艱。至民國三十一年( 1942 年)後,因大旱和政局混亂,藝人外流,鈞瓷生產趨於停產狀態。
鈞瓷的燒制是一種復雜的高難技術,還原程度很難控制;加上過去由於使用的是松木窯,窯溫難以達到均衡,從而影響到鈞瓷釉彩的成色,在燒制過程中有70%的產品會報廢掉,而其中的上品則更為罕見,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鈞瓷,自古就有 「 黃金有價鈞無價 」 的尊貴名聲,唐玄宗曾立令 「 鈞不隨葬 」 ;宋徽宗時又成為御用珍品,誥封 「 神鈞寶瓷 」 ,每年欽定生產36件,禁止民間收藏,所以現在墓葬出土的鈞瓷文物也甚為稀少。目前世界著名的博物館雖有收藏,為數也寥寥無幾。
❹ 宋代鈞瓷的時代背景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氛圍、政治環境、時代精神,反映在宋代便版誕生了極具個性的道權教思維傾向。宋王朝建國初期,吸取前朝亡國的教訓,感嘆創業來之不易,效仿開明皇帝,進行了「慶歷新政」、「熙寧變法」,取得了生產力的部分解放,政治相對穩定、經濟呈顯繁榮,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烙印到陶瓷上,便誕生了鈞汝官哥定五大歷史名瓷,從唐代的雄渾、高遠、曠達,吭鏘、輝煌、瑰麗,步入了宋代婉約清純、寄情、思辯、理性、尚志的新階段。
宋朝時的鈞瓷當以北宋末年徽宗趙佶執時期最為典型,是鈞瓷發展史中最為燦爛的階段,這與崇尚道教,自封為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有著密切聯系。這位歷史上的昏君,雖治國無方,卻對藝術有著獨特的鍾愛和天賦,尤愛鈞瓷別具的神韻。因此鈞瓷以瑰麗多變的釉色、莊重古樸的造型、特殊的審美風儀,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別具個性的治世思惟,卓立瓷林、入主宮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御用珍品——「君王之瓷」。
❺ 簡述鈞瓷的藝術魅力
一、鈞瓷的藝術特點
鈞瓷的藝術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形式古樸典雅、色彩五彩繽紛和美學藝術魅力極高等特點。從其形式特點來看,主要表現為鈞瓷的胎質堅實細膩、釉質深厚透活、晶瑩玉潤、有明快的流動感,釉中常常呈現出珍珠點、魚子、菟絲、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紋路,叩之聲圓潤悅耳,清脆動聽,觀之形端莊優美,古樸典雅。從色彩的特點來看,鈞瓷的釉變色五彩繽紛,璀璨奪目,渾然天成,構成一幅幅神奇的圖畫,其中玫瑰紅、海棠紅、胭脂紅、雞血紅、硃砂紅、茄色紫、葡萄紫、鸚哥綠、蔥翠青、梅子青、天青及窯變的各種色彩最為著名,鈞瓷的釉色,各不相同,有的一器一色,有的一器多色,但卻找不到兩件色彩完全相同的產品。從其美學表現特點來看,其釉色綺麗多變而產生的藝術魅力,具有強烈的視覺美感,其獨特的窯變工藝與其他瓷器截然不同,不採用繪畫、雕刻等表現手法,而是靠嚴格地控制瓷胎和釉料的化學成分,通過燒制過程中溫度、冷卻等因素,使瓷器表面的釉料塗層的顏色和花紋千變萬化,產生「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效果,一件器物,可一色純凈,可幾色輝映,加上變化莫測的流紋,其自然效果遠非刻意追求和人工修飾所能及。體現出典雅大方,斑斕奪目、飄逸空靈的帝王之浩然之氣。
二、鈞瓷的工藝特點
鈞瓷生產工藝復雜、流程較長,生產技術難度也比較高,自古就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說,因此鈞瓷的生產過程可以說就是產生鈞瓷文化的過程,也是展現中華民族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工藝的變化、創新和提高是推動鈞瓷文化發展的不竭動力。鈞瓷的製作工藝包括加工、造型、成型、素燒、上釉、釉燒、檢選八道工序。其中,加工過程主要是通過選料、理料和細磨,把燒制鈞瓷的泥料和釉料制備好;造型過程是根據設計意圖造出一定形狀的模子,造型有圓器和異型器兩種,圓器多用轉輪旋制,異型器多由手工雕塑、刻制而成;制模過程是把造好型的模子翻製成模型,主要有素燒泥模和石膏模;成形過程是使用模型制出坯體,一般採用注漿成形、拉坯成形、脫坯成形等方法;素燒過程是把成形後的精坯上釉先燒一次,燒成素胎;上釉過程是在素燒過的素胎表面施上釉漿,一般採用涮釉、浸釉、澆釉、刷釉等方法;釉燒過程是將上釉的釉坯入窯燒製成成品;檢選過程是對燒成品按鈞瓷質量標准進行檢測和分級,合格的鈞瓷一般分為正品、精品、珍品等級別。
三、鈞瓷的文化價值
我國現代化城市進程發展迅速,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趨於程式化,使得城市和人的整體個性出現了文化缺失的現象。而在當前府大力提倡文化事業發展的大好時機下,如何挖掘鈞瓷的文化內涵,並將其與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的需求結合起來,是鈞瓷元素的文化性屬性在公共藝術的表現過程中,尋找鈞瓷元素與城市公共藝術所要表現的歷史和現實文化的完美交匯點,使之融為一體,挖掘和提升城市公共藝術所需表現的文化品位,使公共藝術作品具有很強的文化內涵。因此,鈞瓷元素在公共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一定的文化性屬性,並具有文化的延續性。以鈞瓷元素在公共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這種表現形式不僅能增添作品的歷史感,而這種歷史感的表現也恰恰又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內涵,同時也能表現出文化的延續性。如鈞瓷在造型的設計上始終遵循著和諧的關系,無論這些造型是單純還是豐富,都需要具有和諧的條件,從而使單純的造型不會失去單調乏味,豐富的造型不至於繁縟瑣碎。
四、結語
鈞瓷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繽紛燦爛的陶瓷藝術中的奇珍異葩。其內涵宏大、意蘊美妙、體系獨特、型藝的精巧都是卓越超群,影響深遠,展現了宋代物質和精神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每個時代的陶瓷造型都會有所不同,必然也受到當時的社會思潮、審美觀等的影響,是當時社會歷史的產物。鈞瓷造型追求一種質朴靜潤,自然天成,趣味高雅的意境。其輪廓線條流暢、法度嚴謹、造型端莊、以及優美的形象體現著中華民族典雅樸素的氣質風度和追求的美學境界。
❻ 鈞窯的介紹
鈞窯,即鈞台窯,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版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權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發揮到極致。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後世至今無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學的影響,反應在瓷器上就是規整對稱,無論是造型或紋理都遵循這一原則,特別是北宋官造鈞瓷,不論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嚴格遵守這一原則。規整對稱,高雅大氣,宮廷氣勢,一絲不苟。其勢沉重古樸,明亮而深沉。建窯,燿州窯,鈞窯,作為中國傳統瓷文化正宗,歷史悠久的風格傳承至今。放大鏡觀察,蚯蚓走泥紋,用氣泡一個個串連一體呈立體的爬行狀,青蛙卵紋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還有牛血紋,血色深紅暗沉殺氣騰騰,莊重威嚴等等,難以一一敘述。北宋官窯鈞瓷的發色和紋理大小和分布,都難以做到人為控制而恰到好處,是北宋瓷藝的最高工藝水平的體現。這批鈞瓷工藝早已失傳,而窯址也隨冰凍積水而下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可見當時鈞瓷產生的轟動效應。於是各地群相仿效,窯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領。至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棟,考古窯口不計其數,因都未見過這批北宋官造鈞瓷,也只能是管中窺豹了。
❼ 古代鈞瓷
鈞瓷鑒賞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俱五色、艷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它創造性地使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條件下燒制出窯變銅紅釉,並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硃砂紅、玫瑰紫等多種窯變色彩,紅里有紫,紫中有藍,藍里泛青,青中透紅,青藍錯雜,紅紫相映,宛如蔚藍的天空中出現的一片彩霞,五彩滲化,交相輝映。
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鈞窯瓷器不但釉色絢麗多彩,周身還布滿珍珠點、兔絲紋、魚子紋、蟹爪痕和曲折迂迴的蚯蚓走泥紋等生動美妙的窯變流紋。加之其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達到了類翠似玉賽瑪瑙的美麗程度,形成了鈞釉無可比擬的獨有特色,確有巧奪天工之美,在我國陶瓷工藝美術發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鈞窯瓷器豐富多彩的銅紅窯變釉的成功燒制,徹底改變了以往青釉類瓷器一覽無余的單色格局,極大地豐富了陶瓷裝飾的內容,並為以後中國陶瓷裝飾藝術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鈞窯瓷器以其蘊潤雅緻,五彩斑斕的釉色著稱於世,同時它也是釉和造型完美結合的產物。鈞瓷造型既要講究實用功能,符合生活的客觀規律,還要考慮到藝術美,鈞窯瓷器的釉層豐滿且有流動性,為了適應鈞釉的這種特點,在造型上除了注意圓、扁、方、長、曲、直、縮、張格局合稱和虛實得當之外,還必須做到渾厚端莊,典雅大方,裝飾簡練,線條明朗,稜角突出,起伏得當,以增強鈞釉的藝術美。
其主要表現在:釉色美,銅紅釉的成功運用以及窯內溫度和還原氣氛的恰到好處;紋路美,釉在器型的不同位置就會出現拉絲、沉積、結晶等變化,呈現出兔絲紋、蚯蚓走泥紋、魚子紋和珍珠點等名貴紋路;流動美,厚釉在相應的器型上,經煅燒熔融流動,釉色與紋路相交出奇,渾然構成一幅幅神異的圖畫,這些流動的畫面,變幻莫測,猶如鬼斧神工,又如自然天成,隨著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呈現出各種絕紗奇景,如高山雲霧、峽谷飛瀑、滿山翠竹、星辰滿天、寒鴉歸林等,令人嘆為觀止,拍案稱奇。
尤為令人難以忘懷的是1997年7月1日,我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歷史時刻,河南省選擇了最能代表中原悠久歷史與璀璨文明的鈞瓷,製作成名為"豫象送寶"的特大鈞瓷瓶,作為賀禮送往香港,表達了河南9600萬人民對香港回歸祖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的良好祝願。
整件賀禮由瓶、座、墩、展台四部分組成,高貴的窯變紫紅釉鈞瓷瓶和寶石藍色的座墩上下疊放,三個部分總高1997毫米,寓意1997年香港回歸。其中墩為鼓形,飾有鼓釘。鈞瓷瓶的造型則借鑒於傳統的觀音瓶造型,古樸端莊,渾厚肅穆。整體釉色經紅色為主,紅中泛紫,紫中透藍,呈現出一派熱烈歡騰的喜慶氣氛。
鈞瓷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中的寶貴遺產,在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之後的今天,它又被重新挖掘出來,得到了更為空前的發展,並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如今的鈞瓷生產無論是造型設計,燒成工藝,還是品種釉色,藝術風格,都日臻完美。
當代鈞瓷取"宋鈞"釉厚均勻,采"元鈞"聚色成形,繼千年傳統技藝,融現代美學情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陶瓷愛好者所珍藏,收藏界也歷來就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之說。當我們欣賞它的時候,不僅會為它乳光晶瑩,五光十色的釉色感到驚奇,而且更會為它渾然天成,極富有詩情畫意,絢麗多彩的窯變景觀所折服,它的可貴之處也就體現在這一點,鈞瓷的窯變釉色是任何美術大師也不可能設計繪畫出來的,"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便是對鈞瓷窯變的形象說明。
❽ 鈞瓷文化的鈞瓷魂
鈞瓷的神、奇、妙、絕,古往今來,吸引著不勝枚舉的中外名流學者、各界要人紛至沓回來,觀光玩賞。答紐西蘭友人稱它是「無論放置在哪裡,頓時萬物都增輝」,「窯工絕技,攝我詩魂」。書畫家韓美林譽之為「中華之魂」。如今這舊時皇宮御用的鈞瓷,已成為豪門巨賈和鑒賞收藏家門爭相收購和饋贈貴賓的高檔禮品。199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迎接香港回歸,特地製作了一個高1997毫米象徵著「吉祥瑞應,太平有象」之意的鈞瓷大花瓶,現在收藏在香港回歸廳。
禹州神垕鈞瓷一條街與鈞官窯遺址博物館已列入國家陶藝旅遊專線。在這里不僅可以觀賞到歷代鈞瓷的珍品奇品,還可以自己親手製作陶藝紀念品,任何人的作品都絕對是空前絕後,舉世無雙的。
❾ 鈞瓷的傳說故事
關於鈞瓷的由來,神垕鎮流傳著一個優美的傳說。從前,有一位老婦人,領著幾個兒內子以燒窯為生。一容天出窯時,他們發現燒出了幾件帶紅紫色斑的瓷品,非常好看。而在過去燒的彩瓷中,這種色彩從未出現過。興奮之餘,母親領著兒子連燒數窯,想再燒出這樣的顏色,結果再也沒有出現帶紅紫色斑的瓷品。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時,母親忽然發現作坊的地上有一些銅屑,就問兒子這些銅屑是哪裡來的。兒子說,前幾天有一過路銅匠曾在此借宿過夜,想必是他留下的。母親猜想:莫非是這些銅屑混入釉中,才燒出了帶紅紫色斑的瓷品?於是她把銅屑配入釉中,結果,又燒出了如玫瑰紫、海棠紅那樣美麗的彩釉瓷品。這家人燒出了彩釉瓷品的消息在神垕鎮迅速傳開,遠近窯場爭相效仿。有些能工巧匠又試探著把銅礦石配在釉里,燒出了色彩更加豐富的瓷器。於是,鈞瓷誕生了。
❿ 鈞瓷歷史知多少
唐鈞最早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由於唐墓的發掘,一批窯變花釉注子、罐等器物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20世紀60年代以後,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在河南郟縣黃道窯、魯山段店窯、禹州趙家窯等處發現了花釉瓷器,即我們所說的唐鈞。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花釉瓷胎體結構化驗分析表明:「瓷胎的化學組成和顯微結構與宋鈞瓷胎也非常相近,但所用原料較軟。」
唐鈞多為器皿類,以實用功能為主。造型凝重簡練,莊重豐滿,如碗、盆、盤、罐、壇、注子、瓶等。注子有大小多種形式,罐有無系、雙系和四系三種,瓶有葫蘆式和花口者,盤有三足者,但口徑均較小。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拍鼓是個例外,該器物兩頭廣而中腰細,鼓身有弦紋七道,似表明唐鈞已從實用功能向裝飾審美方向發展。
鈞窯從唐代創燒,到北宋初,神垕的鈞瓷製作水準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尤以神垕劉家門和劉庄窯為代表。這個具有五彩繽紛美麗效果的瓷種,在北宋末期受到了宮廷喜愛。宋徽宗年間,為了滿足建造園林的需要,宮廷選派職官,集中民窯優秀工匠,將原禹州城裡古鈞台附近的民窯作坊,壟斷為官辦鈞窯,完全按宮廷需要專門生產御用鈞瓷,其燒造的品種也由原來的民間生活用瓷改為宮廷喜愛的陳設工藝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