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呂氏春秋》以春秋命名的含義是什麼「春秋」有怎樣的意思
在古代是以農耕為主的時代,一年中春秋是重要的兩個季節,春種秋收,以春秋做為一年最重要的交替,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稱.因此《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歷史.也泛指歲月和光陰.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網路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目錄
《呂氏春秋》簡介
呂不韋生平
《呂氏春秋》的分篇
《呂氏春秋》的思想
《呂氏春秋》的評價
《呂氏春秋》與諸子百家呂氏春秋·去私
呂氏春秋·察傳
相關出版書籍1.呂氏春秋(中華書局出版)
2.呂氏春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3.呂氏春秋通詮
《呂氏春秋》簡介
呂不韋生平
《呂氏春秋》的分篇
《呂氏春秋》的思想
《呂氏春秋》的評價
《呂氏春秋》與諸子百家 呂氏春秋·去私
呂氏春秋·察傳
相關出版書籍 1.呂氏春秋(中華書局出版)
2.呂氏春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3.呂氏春秋通詮
2. 呂氏春秋不同篇目的意義
《呂氏春秋》是一部產生於戰國晚期的理論著作,出於眾人之手,風格不完 全統一。但是其中有些文章精練短小,文風平實暢達,用事說理頗為生動,仍然 可以稱得上是優秀的文學散文。如《重己》篇講自己的生命如何重要,先從人不愛倕之指而愛己之指、人不愛崑山之玉而愛己之玉之說起,層層深入,語言樸素懇切。《貴公》篇講「聖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先提出論點,再以荊人遺弓、桓公問管仲等具體事例說明,敘述生動明快。其他如《貴生》、《用眾》、《順民》、《正名》、《察傳》、《似順》等篇也各有特色。《大樂》篇講音樂的產生、本質和功用等,語言簡潔流暢,有《老子》的文風,其中有些段落本身就是聲中音律的押韻散文。
《呂氏春秋》在文學上的另一個突出成就是創作了豐富多彩的寓言。據初步 統計,全書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則。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國古代的神話、 傳說、故事而來,還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創造,在中國寓言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呂氏春秋》在寓言的創作和運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論點,然 後引述一至幾個寓言來進行論證。如《當務》篇先提出「辨」、「信」、「勇」、 「法」四者不當的危害,然後就連用「盜亦有道」、「楚有直躬者」、「齊人之勇」和「太史據法」四個寓言來說明道理。《察今》篇為了說明「因時變法」的 主張,後面也連用「荊人涉雍」、「刻舟求劍」和「引嬰兒投江」三個寓言。如 《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 亦惑乎?」該書的寓言生動簡練,中心突出,結尾處往往點明寓意,一語破的。
3. 呂氏春秋 的歷史貢獻有哪些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版,以道家思想為基調,權堅持無為而治的行為准則,用儒家倫理定位價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觀念、名家的思辨邏輯、法家的治國技巧,加上兵家的權謀變化和農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說。
這部作於戰國時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遺文佚事和思想觀念,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呂氏春秋》以道為主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體現了道家的優點與特色。呂不韋借門客之手撰寫《呂氏春秋》,雖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業上確實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沒。
4. 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主要記載了什麼
《呂氏春秋》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正如該書《用眾》篇所說:「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呂氏春秋》的編著目的顯然也是為了集各家之精華,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據呂不韋說,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度,並一視同仁的。因為「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三者皆私沒精,則智無由公。智不公,則福日衰,災日隆。」(《呂氏春秋·序意》)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共60篇。本書是在「法天地」的基礎上來編輯的,而十二紀是象徵「大圜」的天,所以,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來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八覽,現在63篇,顯然脫去一篇。內容從開天闢地說起,一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六論,共36篇,雜論各家學說。
5. 《呂氏春秋》的創作有什麼意義
完成於公元前239年(秦王政八年)、由呂不韋門客集體著作的《呂氏春秋》,有一定時代專意義。它取材很廣屬,包含春秋戰國以來的各派思想,組成自己的完整的體系,是戰國末年的統一形勢在文化上的要求和反映。它和先秦其他子書一樣,有不少片斷借寓言故事來說理,明晰生動,富於文學意味。
6. 歷史如何評價《呂氏春秋》
戰國晚期的呂不韋,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商人。他由商入政,扶立國君,進入政治高層。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並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復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於是飲鴆自盡。他志向宏大,主編《呂氏春秋》,留下了「一字千金」的典故。
《呂氏春秋》保存著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學說,還記載了不少古史舊聞、古人遺語、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學知識,其中不少內容是其他書中所沒有的。
《呂氏春秋》作為特定時代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然而,啟迪智慧,今人很少會提到《呂氏春秋》。實際上,正如文首所言,《呂氏春秋》集眾人之長,蘊含著中華古典文明時期,中國人的崇高智慧。
7. 呂氏春秋和春秋哪個更好,為什麼更好哪個更具有歷史價值,或實用價值
《春秋》,實為魯國編年史,對於歷史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呂氏春秋》多為門客所作,大抵奇聞異事,一家之言
8. 《呂氏春秋》以春秋命名的含義是什麼「春秋」有怎樣的意思
在古代是以農耕來為主的自時代,一年中春秋是重要的兩個季節,春種秋收,以春秋做為一年最重要的交替,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稱。因此《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歷史。也泛指歲月和光陰。
呂氏春秋》是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一部古代類網路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呂不韋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目錄
《呂氏春秋》簡介
呂不韋生平
《呂氏春秋》的分篇
《呂氏春秋》的思想
《呂氏春秋》的評價
《呂氏春秋》與諸子百家呂氏春秋·去私
呂氏春秋·察傳
相關出版書籍1.呂氏春秋(中華書局出版)
2.呂氏春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3.呂氏春秋通詮
《呂氏春秋》簡介
呂不韋生平
《呂氏春秋》的分篇
《呂氏春秋》的思想
《呂氏春秋》的評價
《呂氏春秋》與諸子百家 呂氏春秋·去私
呂氏春秋·察傳
相關出版書籍 1.呂氏春秋(中華書局出版)
2.呂氏春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3.呂氏春秋通詮
9. 《呂氏春秋》在後世有怎樣的地位
司馬遷在《史記》源里將《呂覽》與《周易》、《春秋》、《離騷》等並列。東漢高誘曾為其作注,認為該書「大出諸子之右」。《漢書•藝文志》將該書列人雜家,此後不少儒家學者以其「雜」而不予重視。《呂氏春秋》注釋本有清人畢沅《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人許維通《呂氏春秋集釋》、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等。
10. 呂氏春秋的來歷
呂不韋(?—前235年),戰國末年秦相國,
濮陽人,曾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後從政,主持編
篡了《呂氏春秋》一書傳世。
秦莊襄王即位三年(公元前274年)後去世,
年僅十三歲的贏政繼位,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
「仲父」。那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
原君,齊有孟嘗君,門下皆有大量賓客。呂不韋覺
得以秦的強大國力,應超出所謂的戰國「四君」,
便也廣招賓客,多達三千人,由此而開始主持《呂
氏春秋》的編纂。他先讓其賓客「各自將他們的見
聞寫出來」,博採先秦諸子各家學說,在此基礎上
加以整理、編輯,於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
成書。
全書分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一篇
(今缺一篇),二十多萬字。《呂氏春秋》因「兼
儒墨,合名法」,自《漢書.藝文志》開始即被稱為
「雜家」。事實上,《呂氏春秋》對各家學說並非
簡單抄錄,而是取其所需,融會貫通,思想上自成
體系。書中提出的統治方法和國家建設藍圖,對秦
漢政治頗具影響。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一六國前夜。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舍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同時,融合儒、墨、法、兵眾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的目的在於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
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和適情節欲、運動達郁的健身之道,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同時,書中還保存了很多的舊說
傳聞,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另外,書中也有一些天人感應的迷信思想,應該加以分辨。司馬遷在《史記》里將《呂覽》與《周易》、《春秋》、《離騷》等並列,表示了他對《呂氏春秋》的重視。東漢的高誘還為其作注注釋,認為此書「大出諸子之右」,即超過了諸子的成就。《漢書·藝文志》則將該書列入雜家,所以以儒家學者不再重視。
《呂氏春秋》的注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