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北海公園歷史文化

北海公園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4 07:56:24

A. 北海公園的特點

1、這里原是遼、復金、元、制明、清五個封建王朝的皇家"禁苑",已有上千年歷史。

2、全園富有濃厚的幻想意境色彩。有著「仙山瓊閣」的之稱。

3、全園布局以瓊島為中心,山頂白塔聳立,南面寺院依山勢排列,直達山麓岸邊的牌坊,一橋橫跨,與團城的承光殿氣勢連貫,遙相呼應北面山頂至山麓,亭閣樓榭隱現於幽邃的山石之間,穿插交錯,富於變化。

4、山下為傍水環島而建的半圓形游廊,東接倚晴樓,西連分涼閣,曲折巧妙而饒有意趣。北海公園的主要景點由三部分組成。

5、南部以團城為主要景區,中部以瓊華島上的永安寺,白塔,悅心殿等為主要景點,北部則以五龍亭,小西天,靜心齋為重點。

B. 北海公園名稱的由來

清高宗弘歷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對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從而得名北海公園,作為皇家園林。

元八年(1271年),瓊華島改稱"萬壽山"(又稱"萬歲山")。以瓊華島為中心,又在湖的東西兩岸營建宮殿,將北海建成一個頗有氣派的皇家御園。

清高宗弘歷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年--1771年),對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和增建,前後連續施工30年之久,建起了許多亭、台、殿、閣。清乾隆自謂"園林之樂,不能忘懷",於是把江南園林的精華、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引進皇家宮苑。

北海公園原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辟為帝王御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1925年開放為公園。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1971年2月末(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對公眾沒有作任何公告和通知的情況下,與中南海一橋之隔的北海公園及附近的景山公園被神秘關閉,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近2年後的1978年3月1日,方重新對社會開放。

1987年,北海被評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2)北海公園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位於迄今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皇家御苑北海公園內的瓊島春陰作為流傳下來的為數甚少的燕京八景也「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了。「瓊島春陰」是一年中最早呈現勝景的燕京八景之一,而此時正是欣賞「瓊島春陰」的最佳時機。為了響應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打造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北海公園於2011年4月3日至5月3日隆重推出「北海公園首屆『瓊島春陰』賞春文化月」。

據史料記載「瓊島春陰」早在12世紀末的金代金章宗明冒年間就曾命名, 宋元以來,蜚聲海內,最為當時文人雅客所愛,留下了許多輝煌不朽的詩篇。清乾隆對此景更是感慨萬千並御筆親題「瓊島春陰」。每到陽春三月「瓊島春陰」鬱郁蔥蔥,白塔、疊石、景亭參差錯落,遙相呼應,連翹、碧桃、丁香次第開放,五顏六色的山野花綻放歡顏,風景如畫,令人陶醉。此時的"瓊島春陰"正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生動紀實。春花爛漫的瓊華島春景已經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一道獨特的季節景觀。

C. 北海公園的相關資料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園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宏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岳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後,1925年北海辟為公園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園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傑作。全園佔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瓊華島上樹木蒼郁,殿宇櫛比,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志,環湖垂柳掩映著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天王殿、快雪堂、九龍壁、五龍亭、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北海園林博採眾長,有北方園林的宏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並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

D. 關於北海公園的歷史,其中名景的由來!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園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宏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岳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後,1925年北海辟為公園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園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傑作。全園佔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瓊華島上樹木蒼郁,殿宇櫛比,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志,環湖垂柳掩映著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天王殿、快雪堂、九龍壁、五龍亭、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北海園林博採眾長,有北方園林的宏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並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
北海東鄰故宮、景山,南瀕中海、南海,西接興聖宮、隆福宮,北連什剎海,是北京城中風景最優美的前"三海"之首。北海是我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悠久,保護最完整的皇誠宮苑,有獨特的造園藝術風格,是我國古代園林的精化和最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之一。

悠久的建園歷史
北海的總面積為1063市畝,水面佔583市畝,陸地佔480市畝。這里水面開闊,湖光塔影,蒼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樓閣,疊石岩洞,絢麗多姿,優如仙境。北海園林是根據我國古代神話故事《西王母傳》中描寫的仙境建造的,歷經遼,金、元、明、清五代,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戰國時還傳說,渤海東面有"蓬菜"、"瀛洲"、"方丈"3座仙山,山上住有神仙,藏有長生不老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方士徐福等帶童男女數千人,渡海找3座"仙山",尋長生不老葯,未果;便在蘭池宮建百里長池,築土為蓬菜山,刻石為鯨,長200丈。到了漢朝,漢武帝重蹈覆轍,仍未找到仙山,於是降旨在建章宮後挖一個大水池,取名"太液池"。將挖出的泥土的池中堆了3座山,象徵蓬菜、瀛洲、方丈3座仙山。此後歷代皇帝都在宮殿附近建"一池三山",北海林也是繼承這個傳統而建的。北海和中南還是太液池,瓊化島如"蓬菜",團城為"瀛洲",中海犀山台似"方丈"。今天我們不僅能看到瓊化島上的猶如仙境的亭台樓閣,而且還能看到神人庵、呂公洞以及銅仙承露盤等傳說中的仙島景物。北海不但保留著把神仙宮苑幻想意境用高超的造園藝術實現於歷史上高峰期的基本形態,而且還把我國寺廟園林、江南文人園林和宗教名勝藝術的成就融合在整個宮苑之內,其規模之宏大,歷史之悠久,藝術成就之高超,確實是中國皇家園林中的精品之作。
北海1000年的歷史和北京城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最初這里是永定河故道,河道自然南遷後留下一片原野和池塘。早在遼代,遼太宗耶律德光在會同元年(938年)建都燕京後,就在城東北郊"白蓮潭"(即北海)建"瑤嶼行宮",在島頂建"廣寒殿"等。《遼史》記:"西城巔有涼殿(即廣寒殿),東北隅有燕角樓、坊市、觀,蓋不勝書"。《洪武北平圖經》記"瓊華島遼時為瑤嶼"。以上史實均可說明"瑤嶼行宮"的存在。
金滅遼後,改燕京為"中都"。金海陵王完顏亮天德二年(1150)擴建"瑤嶼行宮",增建了"瑤光殿"。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年--1179年)金世宗仿照了北宗汴梁(今河南開封)艮岳園,建瓊華島,並從"艮岳"御苑運來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東北郊以瑤嶼(即北海)為中心,修建大寧離宮。從那時起,北海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皇家宮苑格局。當時把挖"金海"的土擴充成島嶼和環海的小山,島稱"瓊華島",水稱"西華潭",並重修"廣寒殿"等建築。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在舊中都城東北郊選擇新址,營建大都。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1264--1271年),忽必烈三次擴建瓊華島,重建廣寒殿。廣寒殿東西寬120尺,深62尺,高50尺,殿廣7間,作為帝王朝會之處。殿中放置"瀆山大玉海"(今北海團城內的大玉瓮),建"玉殿"放"五山珍玉榻"(今在台北),並建有一座玉制假山,殿頂懸掛玉制響鐵,殿內另有兩個小石筍各有龍頭,噴吐著從山後用水車提上來的湖水。可見當時的廣寒殿宏偉浩大,構思巧妙,奢華無比。至元八年(1271年),瓊華島改稱"萬壽山"(又稱"萬歲山")。以瓊華島為中心,又在湖的東西兩岸營建宮殿,將北海建成一個頗有氣派的皇家御園。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就在這一年,大將徐達進佔大都,大都改稱"北平"。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他侄兒手裡奪取了帝位,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平,改名"北京"。
明朝在元朝的基礎上,對北海又加以擴充、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北海的格局。到了明代宣德年間,宣宗朱瞻基(1426--1435年),對"萬歲山"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和修繕在圓坻(今團城)修復了儀天殿,在圓坻南面小島上的建起了犀山抬圓殿,在團城的東部拆橋填土,將其與陸地相連。明天順二年(1458年),在北海北岸(現五龍亭處)建"太素殿",由於用錫做材料,又稱為"錫殿",也叫"避暑涼殿"。修建此殿役使工匠3000餘人,用白銀20萬兩。在東岸建"凝和殿";在西岸建"迎翠殿"。把團城西面的八孔中斷的石橋(原斷部有吊橋)改為九孔石橋,稱為金鰲玉蟲東橋。在新開挖的南海瀛台上的建"昭和殿"等建築。
明萬曆七年(1579),"萬歲山"上歷經四朝600餘年風雨戰亂的廣寒殿坍毀,人間天宮主景建築從此化為烏有,成為千古憾事。
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明朝覆滅,清軍入關,巧得天下,建都於京。1651年,為民族和睦,清世祖福臨根據西藏喇嘛惱木汗的請求,在廣寒殿的廢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正覺殿為山門)。因為島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稱為"白塔山"了。清高宗弘歷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年--1771年),對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和增建,前後連續施工30年之久,建起了許多亭、台、殿、閣。清乾隆自謂"園林之樂,不能忘懷",於是把江南園林的精華、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引進皇家宮苑,先後建成北海的靜心齋、畫舫齋、濠濮間等"園中之園"。晚清時期,光緒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年--1888年)那拉氏(慈禧)用海軍經費重修"三海"建築,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在靜心齋前修建小火車站,供慈禧乘小火車來園游宴。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北海摻遭踐踏。北岸的澄觀堂設立了聯軍司令部,萬佛樓的10000多個金佛及園內其他寶物被洗劫一空。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後,北海閉園10餘年,園林建築略經修繕後於1925年8月1日才正式開放為公園。
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疏浚了湖泊,維修了古建築,鋪設甬道,增設了公共服務設施,使古老的北海煥然一新。

E. 北海公園有什麼歷史背景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是我國版古代的皇家園權林。

這里早在遼、金、元時期就已經開辟,明、清時辟為帝王御苑,是我國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也是我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的皇家園林。

F. 北京北海公園有多少年的歷史

北海公園復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制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宏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中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岳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全園佔地68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它繼承了中國歷代的造園傳統,博採各地造園技藝所長,兼有北方園林的宏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並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

G. 北海公園的由來是什麼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的中心區,與中南海一橋之隔。是我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由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逐漸修建而成。

北海的修建與一個神話故事相關。神話傳說東海有三座仙山:蓬萊、瀛洲、方丈,山上住著神仙。秦始皇曾相信方士徐福的話,派徐福去尋找仙人仙葯。漢武帝也聽信方士李少君之言,相信東海蓬萊有仙人仙葯,結果派人去尋找一無所獲。但漢武帝不罷休,下令在長安建章宮北面挖了一個太液池,在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別叫蓬萊、瀛洲、方丈,以此比作三座仙山。此後,歷代皇帝都喜歡仿效一池三山的形式,建造皇家宮苑。北海公園就是這類建築形式。北海(以及中海、南海)便是太液池,瓊島是蓬萊,團城是瀛洲,南面的犀山台是方丈。我們今天不但可以在瓊島上見到仙境船的亭台樓閣,而且還能看到呂公祠、仙人庵、銅仙承露盤等許多求仙的遺跡。北海的名勝除了太湖石、白塔、畫舫齋、仿膳等,還有堪稱叫絕的藏有《三希堂法帖》全部刻石的閱古樓、惟妙惟肖的小園林團城和我國古代琉璃建築藝術珍品雙面九龍壁。

H. 北海公園在歷史上的意義

北海歷史

北海東鄰故宮、景山,南瀕中海、南海,西接興聖宮、隆福宮,北連什剎海,是北京城中風景最優美的前"三海"之首。北海是我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悠久,保護最完整的皇誠宮苑,有獨特的造園藝術風格,是我國古代園林的精化和最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之一。
悠久的建園歷史
北海公園是我國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的歷史和北京城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
最初這里是永定河故道,河道自然南遷後留下一片原野和池塘。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遼太宗耶律德光在會同元年(938年)建都燕京後,就在城東北郊"白蓮潭"(即北海)建"瑤嶼行宮",在島頂建"廣寒殿"等。《遼史》記:"西城巔有涼殿(即廣寒殿),東北隅有燕角樓、坊市、觀,蓋不勝書"。《洪武北平圖經》記"瓊華島遼時為瑤嶼"。以上史實均可說明"瑤嶼行宮"的存在。
金滅遼後,改燕京為"中都"。金海陵王完顏亮天德二年(1150)擴建"瑤嶼行宮",增建了"瑤光殿"。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年--1179年),金世宗仿照北宋汴梁(今河南開封)艮岳園,建瓊華島,並從"艮岳"御苑運來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東北郊以瑤嶼(即北海)為中心,修建大寧離宮。從那時起,北海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皇家宮苑格局。當時把挖"金海"的土擴充成島嶼和環海的小山,島稱"瓊華島",水稱"西華潭",並重修"廣寒殿"等建築。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在舊中都城東北郊選擇新址,營建大都。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1264--1271年),忽必烈三次擴建瓊華島,重建廣寒殿。廣寒殿東西寬120尺,深62尺,高50尺,殿廣7間,作為帝王朝會之處。殿中放置"瀆山大玉海"(今北海團城內的大玉瓮),建"玉殿"放"五山珍玉榻"(今在台北),並建有一座玉制假山,殿頂懸掛玉制響鐵,殿內另有兩個小石筍各有龍頭,噴吐著從山後用水車提上來的湖水。可見當時的廣寒殿宏偉浩大,構思巧妙,奢華無比。至元八年(1271年),瓊華島改稱"萬壽山"(又稱"萬歲山")。以瓊華島為中心,又在湖的東西兩岸營建宮殿,將北海建成一個頗有氣派的皇家御園。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就在這一年,大將徐達進佔大都,大都改稱"北平"。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他侄兒手裡奪取了帝位,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平,改名"北京"。
明朝在元朝的基礎上,對北海又加以擴充、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北海的格局。到了明代宣德年間,宣宗朱瞻基(1426--1435年),對"萬歲山"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和修繕,在圓坻(今團城)修復了儀天殿,在圓坻南面小島上的建起了犀山抬圓殿,在團城的東部拆橋填土,將其與陸地相連。明天順二年(1458年),在北海北岸(現五龍亭處)建"太素殿",由於用錫做材料,又稱為"錫殿",也叫"避暑涼殿"。修建此殿役使工匠3000餘人,用白銀20萬兩。在東岸建"凝和殿";在西岸建"迎翠殿"。把團城西面的八孔中斷的石橋(原斷部有吊橋)改為九孔石橋,稱為金鰲玉蟲東橋。在新開挖的南海瀛台上的建"昭和殿"等建築。
明萬曆七年(1579),"萬歲山"上歷經四朝600餘年風雨戰亂的廣寒殿坍毀,人間天宮主景建築從此化為烏有,成為千古憾事。
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明朝覆滅,清軍入關,建都於北京。1651年,為民族和睦,清世祖福臨根據西藏喇嘛惱木汗的請求,在廣寒殿的廢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正覺殿為山門)。因為島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稱為"白塔山"了。清高宗弘歷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年--1771年),對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和增建,前後連續施工30年之久,建起了許多亭、台、殿、閣。清乾隆自謂"園林之樂,不能忘懷",於是把江南園林的精華、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引進皇家宮苑,先後建成北海的靜心齋、畫舫齋、濠濮間等"園中之園"。晚清時期,光緒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年--1888年),那拉氏(慈禧)用海軍經費重修"三海"建築,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鋪設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在靜心齋前修建小火車站,供慈禧乘小火車來園游宴。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北海摻遭踐踏。北岸的澄觀堂設立了聯軍司令部,萬佛樓的10,000多個金佛及園內其他寶物被洗劫一空。
辛亥革命後,北海閉園10餘年,園林建築略經修繕後於1925年8月1日正式開放為公園,對公眾開放。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撥巨資對北海公園予以修葺,疏浚了湖泊,維修了古建築,鋪設甬道,增設了公共服務設施。
1961年北海公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1年2月末(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對公眾沒有作任何公告和通知的情況下,與中南海一橋之隔的北海公園及附近的景山公園被神秘關閉,直至文化大革命結束近2年後的1978年3月1日,方重新對社會開放。據後來的史料披露,江青、王洪文等人經常在此遊玩和休憩,北海公園一度成為僅供少數高官享樂的「官園」。

I. 北海公園的歷史

北海公園原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辟為帝王御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1925年開放為公園。

閱讀全文

與北海公園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