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單介紹湖北武漢人文
文物古跡: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7年末,全市有名勝古跡339處、革命紀念地103處,有282處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盤龍城遺址、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八七會議會址和武漢國民政府舊址等29處。
文化遺產:
黃鶴樓傳說、伯牙子期傳說、木蘭傳說、賤三爺的故事、「惟楚有材」傳說、卓刀泉傳說、黃陂民間彩詞
(1)介紹武漢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武漢共有公共圖書館2個,藏書452.7萬冊,接待讀者459.10萬人次;博物館10個,接待觀眾543.58萬人次;
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藝術表演團體8個,新排上演劇目12台,獲國家獎4個。全年共有電影院線16條,電影院129家,放映電影197萬場,同比增長14.0%,觀影人數4467.00萬人次。
2014年,武漢出版報紙7.3億份,出版雜志900萬冊。武漢出版社出版圖書19類830種1088萬冊。市屬電視台1座,電視節目11套。市屬廣播電台1座,廣播節目8套 。
截至2014年末,武漢擁有湖北長江出版傳媒集團、湖北日報傳媒集團、長江日報報業集團、知音傳媒集團、今古傳奇報刊集團等出版集團,出版有《最小說》、《今古傳奇》、《知音》、《小學生天地》、《特別關注》等雜志。
㈡ 武漢歷史文化 導游詞
此為復制的,慎用
武漢市歷史悠久,北效黃陂縣有近幾年才發現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三國時期,在武昌和漢陽築有江夏和卻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時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
在中國近代史上,三鎮遍布革命勝跡,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義於此,現存有起義門舊址,武昌閱馬場的紅樓是當時的指揮中心,現存有孫中山的紀念銅像。
歷史上武漢最負盛名的景點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東湖,以五百羅漢、玉佛及悠久歷史著稱的歸元寺,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來
和山城重慶、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樣,武漢市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別致的名字——江城。
也許大家要問:長江從上至下,流經了大大小小為數不少的城市,為何此稱獨鍾武漢?其原因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武漢遊玩,與史郎中在黃鶴樓上飲酒,邊飲酒邊欣賞音樂,喝到了興頭上,李白詩興大發,於是題下一首詩,詩名叫做《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是這樣寫的:「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
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人非常喜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這一佳名,於是自號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漢還有一些其他的名稱,這些名稱的來源反映了武漢地區的歷史文化發展源源。
☆武漢三鎮的由來
武漢有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其發展的歷史、規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今鄂州市互換的。從考古發掘來看,武昌在新石器時代的水果湖放鷹台和南湖老人橋、洪山區花山鄉的許家墩和棋子墩等處,就是古人棲居之地。
舊時的舞場手工業發達,以造船、冶金、鑄造錢幣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黃鶴樓的屢次興廢,從三國時代至今已歷十餘次,每次重建都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反映出各個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特點。
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
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歷來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業手工業很是繁華。同時,漢陽還是游覽勝地,位於漢陽的歸元寺是武漢市佛教叢林保護得最好的一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昌和漢陽築城起始於同一時期,約有1800年歷史。
歷史上,漢口,漢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同步發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漢水改道(漢水在歷史上改道不下8次)從龜山北麓入江以後,漢口才獨立發展,僅有500多年的歷史。漢陽、漢口很早就築有城牆,分別被當作過縣治之所在。
漢口後來迅速成為一座新興商埠,名聲和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武昌和漢陽,,明末清初,漢口已與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鎮,海外譽為「東方芝加哥」。漢口的港口貿易運輸業頗為發達,成為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居民填溢商賈輻樓,為楚中第一繁盛處」。頗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間,漢口更盛於世,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905年在漢口修築張公堤。這條堤對逐年降低後湖一帶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陸地,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擴建面積提供了方便條件,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並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火爐之成因
為什麼夏天的武漢給人的感覺十分難熬?這是因為武漢地區江河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大,白天太陽暴曬,水汽大量蒸發,空氣濕度增大,團團熱氣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減慢,室內氣溫持續不降;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漿,悶熱難耐,號稱「火爐」。
http://..com/question/40397789.html
㈢ 介紹一下武漢的景觀,人文,歷史文化。。
武漢http://ke..com/view/1267.htm
㈣ 武漢的歷史
武漢是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一萬內多年以前),這容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據考證,位於武漢市北郊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明清時代,漢口成為全國聞名的商埠,是當時四大名鎮之一。 近代武漢是民主革命的發祥地,武漢名勝眾多,有名聞天下的黃鶴樓(位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有「江城明珠」之稱的東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佛都古剎」歸元禪寺,內藏五百羅漢個個惟妙惟肖。此外,還有古琴台、晴川閣、楚天台等古跡名勝,使人流連忘返。來吧,朋友!我接待,你出錢
㈤ 武漢人文特點及歷史文化~!
武漢是個歷史文化名城啊,歷史悠久,把幾個著名的景點一說就可以了啊,比如「三菜一湯」
㈥ 武漢的歷史介紹
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台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石斧、石錛以及魚叉。
市郊黃陂境內的張西灣古城遺址為4300年前古人類生活的重要遺存。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
吳黃武二年(223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6)介紹武漢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1927年7月,汪精衛在武漢叛變,和蔣介石一道舉起了屠刀。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倒在血泊中。年輕的共產黨處於「危急存亡」的關頭。
1949年5月16日,武漢回到了人民的懷抱,翻開了新篇章。「一五」期間,全國156項基本建設中,布點武漢的就有武鋼、武重、武鍋、武船等7項。新中國成立之初的20多年裡,武漢一直行進在共和國城市方陣的前列。
1992年5月,武漢成為沿江開放城市。此後的七八年,武漢市經濟年均遞增16%,一度被經濟界稱為「武漢現象」。這一年,中國商業第一股「鄂武商」上市,吸引了無數驚奇的目光。短短幾年,武漢走出了5支商業股。
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百家最大零售商場武漢竟佔7家,居全國之首。跨國商業巨頭家樂福、麥德龍、沃爾瑪……爭先恐後搶灘武漢。對外開放帶來外商投資熱。全市4000多家「三資」企業,其中世界500強企業50多家。累計利用外資超過130億美元,其中2003年17.8億美元,高居內地城市之首。
㈦ 武漢的主要文化是什麼
魅力武漢——武漢的歷史文化
一、武漢歷史
武漢市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北效黃陂縣有近幾年才發現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三國時期,在武昌和漢陽築有江夏和卻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時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在中國近代史上,三鎮遍布革命勝跡,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義於此,現存有起義門舊址,武昌閱馬場的紅樓是當時的指揮中心,現存有孫中山的紀念銅像。最負勝名的景點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東湖,以五百羅漢、玉佛及悠久歷史著稱的歸元寺,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來
和山城重慶、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樣,武漢市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別致的名字——江城。
也許大家要問:長江從上至下,流經了大大小小為數不少的城市,為何此稱獨鍾武漢?其原因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武漢遊玩,與史郎中在黃鶴樓上飲酒,邊飲酒邊欣賞音樂,喝到了興頭上,李白詩興大發,於是題下一首詩,詩名叫做《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是這樣寫的:「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
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人非常喜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這一佳名,於是自號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漢還有一些其他的名稱,這些名稱的來源反映了武漢地區的歷史文化發展源源。
☆武漢三鎮的由來
武漢有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其發展的歷史、規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今鄂州市互換的。從考古發掘來看,武昌在新石器時代的水果湖放鷹台和南湖老人橋、洪山區花山鄉的許家墩和棋子墩等處,就是古人棲居之地。
舊時的舞場手工業發達,以造船、冶金、鑄造錢幣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黃鶴樓的屢次興廢,從三國時代至今已歷十餘次,每次重建都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反映出各個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特點。
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
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歷來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業手工業很是繁華。同時,漢陽還是游覽勝地,位於漢陽的歸元寺是武漢市佛教叢林保護得最好的一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昌和漢陽築城起始於同一時期,約有1800年歷史。
歷史上,漢口,漢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同步發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漢水改道(漢水在歷史上改道不下8次)從龜山北麓入江以後,漢口才獨立發展,僅有500多年的歷史。漢陽、漢口很早就築有城牆,分別被當作過縣治之所在。
漢口後來迅速成為一座新興商埠,名聲和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武昌和漢陽,,明末清初,漢口已與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鎮,海外譽為「東方芝加哥」。漢口的港口貿易運輸業頗為發達,成為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居民填溢商賈輻樓,為楚中第一繁盛處」。頗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間,漢口更盛於世,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905年在漢口修築張公堤。這條堤對逐年降低後湖一帶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陸地,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擴建面積提供了方便條件,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並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火爐之成因
為什麼夏天的武漢給人的感覺十分難熬?這是因為武漢地區江河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大,白天太陽暴曬,水汽大量蒸發,空氣濕度增大,團團熱氣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減慢,室內氣溫持續不降;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漿,悶熱難耐,號稱「火爐」。
㈧ 武漢的歷史文化
首先鳳凰是作為南方楚地的圖騰和北方黃河流域的龍圖騰相對應的專!龍圖騰在黃河流域發育成屬熟,而鳳則在水域澤國的古代楚地發展到了極致。
戰國時期 楚國屬長江流域.. 面積很大.. 湖北武漢 屬 荊楚 湖南長沙 屬 湘楚
但是武漢按照歷史,春秋戰國時期,以荊山為據點,武漢就成為楚國興起的軍事和經濟中心。因此在歷史和現代武漢都是重要的文化經濟中心!
鳳凰和武漢的關系說簡單點就是以古荊楚為銜接點的。
希望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㈨ 武漢的歷史文化名人的簡介是
惲代英 (1895~1931) 1895年出生於湖抄北省武漢市,祖籍襲江蘇武進縣人,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㈩ 武漢歷史的由來是什麼
武漢,也被稱為江城,座落在長江和漢江交匯處。根據考古發現和記載,人類五千年前就居住在這里。這個城市的發展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盤龍城。
這個古鎮的舊址位於黃陂縣,這是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商代的第一個城市。東周時期(公元前770-221)武漢被楚國統治很長一段時間。因而,楚國文化成為了今天武漢文化的基礎。
由河流劃分,武漢分為武昌、漢陽、漢口鎮,它們的歷史、規模和發展速度都各有不同。
武昌
武昌是在三國初期建立的。吳國准備和蜀國爭奪荊州,並且將吳國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到了鄂縣,改名武昌。舊時武昌擁有先進的手工業,例如造船、冶金、鑄造硬幣、青瓷和白瓷製造業。值得一提的是自三國開始黃鶴樓的興與衰。這座塔的每次修繕都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特點,說明了武昌的歷史文化轉變。
漢陽
漢陽的名字是和漢江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在中國古代文化里,陽(相對於陰)表示山的南面,河的北面。漢陽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位於龜山的南面漢江的北面。這個名字是在隋朝606年改名自漢津。漢陽在唐朝年間(618-917)迅速發展。漢陽,尤其是鸚鵡島(鸚鵡洲)地區一直是長江中游商人的貿易中心,有著繁榮的商業和手工業。
漢口
歷史上,原與漢陽相連,是漢陽縣屬地,直到明朝1474年。在當時,漢江改道,在龜山的北面山腳下匯入長江,分離了兩個城市。之後漢口成為了一個全新的貿易口岸,在名聲上和發展速度上大大超越了武昌和漢陽。
當代武漢
武漢在中國現代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約在17世紀,漢口就像「東方芝加哥」,位列中國四大名鎮之一。在它1861年開放為通商口岸之後,漢口成為了最大的內陸貿易港。很多國家,包括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和日本都在這里設立了租界,其中大部分設立了領事館。
後來,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曲,這標志著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結束。1926年,武昌、漢口和漢陽合並成了現代的武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漢被批准為命脈工程和冶金工業城市。八年後,第一個橫跨長江承載公路和鐵路的雙層大橋通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