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臨汾有何歷史故事
山西臨汾介紹 稱為華夏第一都堯都,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東倚太行山與長治、晉城兩市相連,西北沿呂梁山與呂梁地區毗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相望,北以韓信嶺為界與晉中地區相隔,南與運城地區接壤。汾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沿河形成了臨汾盆地。呂梁山延伸臨汾的部分叫姑射山,而屹立在臨汾西面的山峰叫平水,又叫晉水。古代的臨汾城位於現在的金殿鎮一帶,因城池建築於平水之陽而得名平陽,有「堯都平陽」之說,又因城如卧牛,亦稱卧牛城。臨汾市歷史悠久,古代,曾在這里先後設置平陽郡、平陽縣、平河縣。隋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為臨汾縣,現在為臨汾市。地理座標為北緯35°23′——36°57′、東經110°22′——112°34′,全地區轄3市14個縣。總面積20280平方公里,管轄3市14縣,人口358萬,城市人口20多萬。 該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氣候,四季分明,氣候特徵比較顯著,春季多風少雨,夏季溫度偏高,秋季陰雨較多,科季空氣乾燥。 解放後經過每年的建設發展,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現已初步形成一個以原煤、焦機、鋼鐵、電力為主,化工、建材、輕工、農材組成的門類就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臨汾以花果城聞名全國,全城綠化覆蓋率占城市建設面積的20%以上,市內各主要大街都已初步綠化,市內有梨樹街、柿樹街、紅果街、櫻花街,沿街種植果木樹達1500餘株,建花壇500多處,各種綠蔭樹100多萬株,行道樹1萬多株。春、夏、秋三季,市內百花齊放,色彩繽紛,果實噴香。 臨汾地區自然條件復雜多樣,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形成豐富多彩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該區境內多山,有雄偉高峻的山峰,標灌眾生的山地,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貴的動植物。「仙洞溝」以其雄偉險秀、寂靜隱蔽而著稱。「壺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黃瀑」。聽之若雷庭之鳴,望之如虹霓之射,現已被稱為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之一。「龍」子祠泉和霍泉「因群泉匯集,由青石雕刻的龍口吐出而得名。該區古遺址、古建築、雕塑、民居多,觀賞價值高。廣勝寺、候馬晉國遺址、丁樹遺址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享譽華夏。千佛庵、東岳廟、堯廟宮、洪洞古大槐樹、丁村明清民居、明代監獄(蘇三監獄)等十餘處景點建築精美,景色宜人風格獨特。「花果城」作為臨汾市(地區行署所在地)的象徵,越來越受到中外遊人的青睞。 臨汾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漢朝大將衛青、霍去病都是臨汾人,為抗擊匈奴的入侵留下了英名,是中國古代有影響的著名將領。
B. 臨汾悠久歷史和文化
山西臨汾介紹
稱為華夏第一都堯都,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東倚太行山與長治、晉城兩市相連,西北沿呂梁山與呂梁地區毗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相望,北以韓信嶺為界與晉中地區相隔,南與運城地區接壤。汾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沿河形成了臨汾盆地。呂梁山延伸臨汾的部分叫姑射山,而屹立在臨汾西面的山峰叫平水,又叫晉水。古代的臨汾城位於現在的金殿鎮一帶,因城池建築於平水之陽而得名平陽,有「堯都平陽」之說,又因城如卧牛,亦稱卧牛城。臨汾市歷史悠久,古代,曾在這里先後設置平陽郡、平陽縣、平河縣。隋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為臨汾縣,現在為臨汾市。地理座標為北緯35°23′——36°57′、東經110°22′——112°34′,全地區轄3市14個縣。總面積20280平方公里,管轄3市14縣,人口358萬,城市人口20多萬。
該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氣候,四季分明,氣候特徵比較顯著,春季多風少雨,夏季溫度偏高,秋季陰雨較多,科季空氣乾燥。
解放後經過每年的建設發展,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現已初步形成一個以原煤、焦機、鋼鐵、電力為主,化工、建材、輕工、農材組成的門類就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臨汾以花果城聞名全國,全城綠化覆蓋率占城市建設面積的20%以上,市內各主要大街都已初步綠化,市內有梨樹街、柿樹街、紅果街、櫻花街,沿街種植果木樹達1500餘株,建花壇500多處,各種綠蔭樹100多萬株,行道樹1萬多株。春、夏、秋三季,市內百花齊放,色彩繽紛,果實噴香。
臨汾地區自然條件復雜多樣,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形成豐富多彩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該區境內多山,有雄偉高峻的山峰,標灌眾生的山地,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貴的動植物。「仙洞溝」以其雄偉險秀、寂靜隱蔽而著稱。「壺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黃瀑」。聽之若雷庭之鳴,望之如虹霓之射,現已被稱為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之一。「龍」子祠泉和霍泉「因群泉匯集,由青石雕刻的龍口吐出而得名。該區古遺址、古建築、雕塑、民居多,觀賞價值高。廣勝寺、候馬晉國遺址、丁樹遺址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享譽華夏。千佛庵、東岳廟、堯廟宮、洪洞古大槐樹、丁村明清民居、明代監獄(蘇三監獄)等十餘處景點建築精美,景色宜人風格獨特。「花果城」作為臨汾市(地區行署所在地)的象徵,越來越受到中外遊人的青睞。
臨汾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漢朝大將衛青、霍去病都是臨汾人,為抗擊匈奴的入侵留下了英名,是中國古代有影響的著名將領。
C. 臨汾歷史的地理環境
稱為華夏第一都堯都,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東倚太行山與長治、晉城兩市相連,西北沿呂梁山與呂梁地區毗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相望,北以韓信嶺為界與晉中地區相隔,南與運城地區接壤。汾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沿河形成了臨汾盆地。呂梁山延伸臨汾的部分叫姑射山,而屹立在臨汾西面的山峰叫平水,又叫晉水。古代的臨汾城位於現在的金殿鎮一帶,因城池建築於平水之陽而得名平陽,有「堯都平陽」之說,又因城如卧牛,亦稱卧牛城。臨汾市歷史悠久,古代,曾在這里先後設置平陽郡、平陽縣、平河縣。隋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名為臨汾縣,現在為臨汾市。地理座標為北緯35°23′——36°57′、東經110°22′——112°34′,全地區轄3市14個縣。總面積20280平方公里,管轄3市14縣,人口358萬,城市人口20多萬。
該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氣候,四季分明,氣候特徵比較顯著,春季多風少雨,夏季溫度偏高,秋季陰雨較多,科季空氣乾燥。
解放後經過每年的建設發展,社會經濟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現已初步形成一個以原煤、焦機、鋼鐵、電力為主,化工、建材、輕工、農材組成的門類就齊全的國民經濟體系。臨汾以花果城聞名全國,全城綠化覆蓋率占城市建設面積的20%以上,市內各主要大街都已初步綠化,市內有梨樹街、柿樹街、紅果街、櫻花街,沿街種植果木樹達1500餘株,建花壇500多處,各種綠蔭樹100多萬株,行道樹1萬多株。春、夏、秋三季,市內百花齊放,色彩繽紛,果實噴香。
臨汾地區自然條件復雜多樣,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形成豐富多彩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該區境內多山,有雄偉高峻的山峰,標灌眾生的山地,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貴的動植物。「仙洞溝」以其雄偉險秀、寂靜隱蔽而著稱。「壺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黃瀑」。聽之若雷庭之鳴,望之如虹霓之射,現已被稱為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之一。「龍」子祠泉和霍泉「因群泉匯集,由青石雕刻的龍口吐出而得名。該區古遺址、古建築、雕塑、民居多,觀賞價值高。廣勝寺、候馬晉國遺址、丁樹遺址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享譽華夏。千佛庵、東岳廟、堯廟宮、洪洞古大槐樹、丁村明清民居、明代監獄(蘇三監獄)等十餘處景點建築精美,景色宜人風格獨特。「花果城」作為臨汾市(地區行署所在地)的象徵,越來越受到中外遊人的青睞。
臨汾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漢朝大將衛青、霍去病都是臨汾人,為抗擊匈奴的入侵留下了英名,是中國古代有影響的著名將領。
D. 山西臨汾有什麼,為什麼說五千年歷史要看臨汾
山西臨汾有濃厚的歷史,這里是黃河文明的搖籃,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建成史非常悠久,所以很多人說五千年歷史要看臨汾。臨汾是山西省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西南部,西臨黃河,與陝西隔河相望。這里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是一個地處汾水之濱的歷史文化小城。
一、臨汾是華夏民族發祥地之一臨汾歷史悠久,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這里是黃河早期文明的搖籃,也被稱為華夏第一都。在很久很久以前,臨汾就已經有人在居住了。據說在《帝王世紀》中所稱的堯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在臨汾,有許多物質文化,如威風鑼鼓、蒲州梆子,還有大槐樹、壺口瀑布、雲丘山等著名景點。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現在懂了嗎?
E. 有關臨汾文化的作文600字
我的家鄉在南城,那是個四季如春、充滿詩情畫意的好地方,有連錦不斷的高山,版雄偉粗壯的權樹木,還有許多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數聚星塔下的那架橫在盱江之上的萬年橋。
萬年橋,一聽這個名字你就知道它有很長的歷史,是的,它始建於南宋時期。現存之橋建於明,至今已有360餘年歷史,是江西今存最長的石拱古橋,橋長410米,高10米,23孔。它和聚星塔級都是省級保護文物,建築藝術精美、雄偉堅固,被譽為「南城八景之首」,不管春夏秋冬都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去觀看。
這座橋經過多次的修復,現在已經面目一新,又重現出昔日的風采。它不但連通著城鄉人民的往來,也向我們講述著家鄉的一段段歷史。
啊,萬年橋,你是南城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你是南城人民的驕傲!
F. 山西臨汾風俗習慣
1、威風鑼鼓:
晉南威風鑼鼓是臨汾一帶由鑼、鼓、鐃、鑔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一種地方傳統打擊樂藝術形式。威風鑼鼓主要分布在山西晉南地區,尤其是在臨汾市的汾西縣、洪洞縣、霍州市等地流傳最廣。由於其鼓聲如雷,鈸音清脆,鑼鳴鏜鏜,威風凜凜,所以叫做威風鑼鼓。其中,汾西縣的下團柏村更是威風鑼鼓之村,下團柏村威風鑼鼓有著「華夏第一鼓」的美譽
2、晉南花鼓:
晉南花鼓起源於萬榮縣,後來流行於整個晉南地區。據說晉南花鼓是在明朝時期由安徽鳳陽逃荒的人們將它帶到了萬榮縣。萬榮花鼓表演有三種形式:高鼓(鼓置於胸前),低鼓(鼓置於腰間)和多鼓(身體攜帶多面鼓)。表演者邊敲邊舞,通常還伴有大鑼和鐃鈸。象木偶戲一樣,皮影戲也常常演出一段民間故事。戲中人物和道具由皮革製成,它們的輪廓被投影到屏幕上。表演者在幕後為戲中的人物配音和演唱。
3、炕畫
山西有在炕周圍牆上作畫的習俗。這些畫用來裝飾房間和保護粉刷的牆壁。 炕畫內容豐富,從風景,花鳥,野獸到歷史和傳說故事。在原平發掘的宋代古墓中發現了與現代炕畫相似的壁畫,證明了炕畫這種民間藝術至少已有800年的歷史了。
4、刺綉
山西農村的這種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綉都有它們獨特的形式:有的華麗精美,有的庄嚴清晰,有的簡單精製。 刺綉作品有三種,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禮裝飾。在傳統衣服上,刺綉通常用來裝飾領子、袖子和童鞋、圍兜和童帽。日常用品中,一種典型的刺綉作品是枕頭,有的設計成兩只虎頭、一隻人臉虎頭、一隻魚尾虎頭或一隻青蛙。現在,刺綉更廣泛地作在墊子、鞋墊、錢包和旅遊紀念品。用於典禮的刺綉作品主要有掛在廟宇上的垂簾和殉葬衣服。
5、平陽木板年畫
源於宋朝平陽(古臨汾)的木板年畫藝術在元、明、清時期得到廣泛發展。宋朝滅亡以後,元代統治者強迫許多印刷工人從南方遷到平陽,使這里成為印刷工業的中心,從而產生了平陽木板年畫。大部分平陽木板畫是由有此嗜好的農民在業余時間雕刻印製而成的。取材於當地的習俗和傳說故事,木板畫的內容主要是些花、鳥、魚和歷史人物。
採用誇張生動的描寫手法和鮮明的顏色,畫面充滿當地的風味,反映了當地人民健康、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陽年畫根據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種類。有的懸掛在卧室,有的貼在門窗上,有的則用來裝飾廚房或桌子。
6、霍州麵塑
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同「祥」,取吉祥的寓意。春節來臨前,農家婦女會捏制小貓、小狗、小虎、玉兔、雞、鴨、魚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形象的麵塑製品,以象徵吉祥如意、福壽榮華。在寒食節時,上墳祭祖用的麵塑造型是「蛇盤盤」。據說,吃掉「蛇頭」便能「減毒頭,免災禍」。
G. 臨汾的歷史有多少年
臨汾地區位於山西省境西南,
東與長治、晉城兩市相接,西隔黃河與陝西為鄰,南和運城地區接壤,北與呂梁、晉中兩地區毗連。現轄3市14縣,計71鎮170鄉12個街道辦事處。
行政公署駐臨汾市。
【歷史】
臨汾地區歷史悠久,早在15萬年以前的「丁村人」就已在此勞動、生息。臨汾古稱平陽,相傳為唐堯古都。春秋屬韓,秦、漢為河東郡地。晉永嘉三年劉淵建都於此。隋為臨
汾郡,唐置晉州,宋、元、明、清為平陽府。民國初屬河東道。解放後設晉南區,屬陝甘寧邊區。1950年為山西省臨汾專區。1954年與運城專區並為副晉南專區。一九七一年兩區分置,稱為地區。
【地理地貌】
臨汾地區地處黃河高原,汾河下游。東有太岳,西有呂梁,兩山之間為臨汾盆地。最高峰為太岳山系的霍山,海拔2346米,境內的呂梁山系以隰縣的紫荊山為最高,海拔2012米。河流有百餘條,主要為黃河、汾河、沁河、昕水河等。黃河及其支流汾河、沁河為常流河,其他多為季節河。
【氣候】
臨汾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大陸性氣候特點極為顯著,年均氣溫10.7℃,一月零下
4℃左右,七月26℃。年降雨量555毫米。無霜期為180天。
【氣候】
全區共有耕地
646萬畝,主要農作物有麥、棉、雜糧、煙草、麻皮、花生、葫麻等經濟作物跡有種植,林木覆蓋面積392萬畝,四旁植樹1.7億株。
臨汾地區礦藏豐富,主要有煤、鐵、鋁、銅、石膏、油頁岩等。煤的儲量達160億噸,以霍縣,鄉寧的煤最為馳名。
工業主要有機械、冶煉、煤炭、化工、建築、電力、造紙、紡織、食品等生產和加工部門。其中規模較大的企業有臨汾鋼鐵公司、臨汾動力機械廠、霍縣礦務局、候馬發電廠等。
【交通】
全區交通四通八達,南同蒲鐵路縱貫區境南北,大運公路、臨汾至平順河口、晉城至禹門口、大寧至臨猗、臨汾至大寧、臨汾至吉縣七郎窩等干線公路和隰縣石口至孝義桃紅坡、霍縣至石樓、襄汾至鄉寧、隰縣至永和、臨汾至浮山等支線公路和眾多的簡易公路,縱橫交借,創成了較完整的交通網。此外,太原至臨汾開辟有民用航空線。極為方便。
【名勝古跡】
臨汾地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搖籃」之一,名勝古跡與革命遺址頗多,較著名的有襄汾的「丁村遺址」、吉縣的「壺口瀑布」、臨汾市的堯廟、洪洞縣的廣勝寺、隰縣的小西天、蒲縣的東岳廟、候馬市的晉國遺址「新田舊址」、曲沃的景明瀑布、霍縣的霍州署衙、鄉寧縣的千佛洞、永和縣的趙家溝等。
【名優特產】
特產有臨汾、襄汾的麻紙、浮山的民間剪紙。候馬的皮影、鄉寧的紫砂工藝品、冀城的 都砂鍋,曲沃的煙葉,隰縣的金梨,永和的紅棗、古縣、安澤的核桃、紅果等,都享有盛名。
H. 臨汾的人文歷史
丁村人
大約10萬年以前,臨汾就有「丁村人」繁衍、生息。1954年,在襄汾縣城南丁村一帶的古代汾河砂礫層中,發現了3枚十二三歲兒童的牙齒化石,2000餘件丁村人打造的石器,以及與丁村人同時生存的28種哺乳動物化石。1976年又在同一地點發現了1個兩歲幼兒的右頂骨化石。專家斷定,丁村人的體質形態比北京人進步,時代晚於北京猿人而早於新人,是介於北京猿人和黃種人之間的中間環節,具有與現代人相似的性質。丁村人使用的石器以石片石器為主,類型有厚尖狀器、砍砸器、刮削器、小尖狀器和石球,比較規則定型,用途已有明顯分工。尖狀器,是丁村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石器類型,稱為「丁村尖狀器」。丁村人生活的時代是舊石器時代,那時的氣候溫暖、潮濕,汾河水大而清,兩岸有寬闊的草原,山上有茂密的森林。丁村人在同大象、犀牛、熊、鹿、羚羊等動物的斗爭中生存著,過著狩獵和採集的集體生活。生存的需要,不斷提高著他們改造大自然的能力。在漫長的歲月里,他們的足跡遍及整個汾河流域。
棗園稼穡
大約7000餘年前,從歷山轉輾而來的一支群體,落腳在翼城縣北撖鄉棗園村。由於這里優越的生活生產環境,導致了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革命——產生了原始的種植業,發明了半地穴窩棚式房子。他們放火燒荒,開闢田園,種植粟黍,挖制窖穴,貯存糧食。終於成為一支比較興旺的部落群體。1991年5月,在棗園村發現了這一遺址,面積20000平方米,出土遺物以生活用陶器為主和少量生產工具,收割禾穗的石刀,脫殼去皮的石磨棒,以及在陶器上留下的穀粒遺痕。棗園稼穡是山西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折射了人類先民最早的農業生產實踐活動。
唐堯建國
約4500年前,臨汾盆地分布著一支獨立的古代居民,在中原地區確立了統領諸方國的特殊地位,即陶唐民族。據史籍記載,堯「封於唐」,「游於陶」,又稱陶唐氏,「堯治平陽,統天下四方」。1978年,在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了一處佔地4萬平方米,包括若干氏族葬區的墓地。從葬制、葬具、殉葬品顯示出的差別表明,當時已步入文明社會階段。陶寺遺址,還發掘出了部分先民的大型聚落遺址群,以及燒陶作坊、大城和小城遺址,出土了成套的禮樂器物,玉鉞、石磬、鼉鼓和象徵王權的彩繪蟠龍陶盤,表明這里不僅是堯、舜、禹活動的中心,而且已經出現了中央國家政權。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教授概括說:「大致在4500年前,最先進的歷史舞台轉移到晉南。在中原、北方、河套地區文化以及東方、東南方文化的交匯撞擊下,晉南興起了陶寺文化。它不僅達到了比紅山文化後期社會更高一階段的「方國」時代,而且確立了在當時諸方國群中的中心地位。它相當於古史上的堯舜時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現的最早的「中國」,確定了華夏的根基」。據《帝王世紀》載,帝堯元年為甲辰年,專家們依據不同的資料,運用不同的科學方法推定出同樣的結論:帝堯元年為公元前2357年。
叔虞封唐
商周之際,翼城一曲沃之間有一唐國,史籍記載是唐堯後裔的封國,史稱舊唐國。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率領諸侯,誓師牧野,一舉滅商而佔有天下。唐本是商的屬國,舊唐貴族不滿周的統治,到周成王時期,舊唐貴族參與了「武庚叛亂」,周公東征鎮壓,征服了舊唐勢力,周成王便派自己的弟弟叔虞去管理唐地。叔虞封唐後,對舊唐遺民採取懷柔政策,沿用舊唐制度,尊重舊唐習俗,依用唐的稱號,建都於翼,叔虞也被稱為唐叔虞。叔虞死後,其子燮父遷都於晉水(平水)之旁,改國名為晉。晉國的歷史從此邁出了第一步。傳九世,到昭侯時,由於被封在曲沃的桓叔勢力強大,改晉為翼。曲沃武公兼並翼,又改稱晉,並通過賄賂周王室,被命為晉君,列為諸侯,晉國從此逐漸強盛。唐叔虞是晉國的開國始祖。
晉文公稱霸
公元前636年2月,晉獻公之子重耳在十多個國家流亡19年之後,終於在秦國幫助下,被晉軍迎至曲沃即位,是為晉文公。那時,晉國國內混亂、民生凋敝、國庫空虛。文公勵精圖治,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整頓國政。一是整頓吏治,「公屬百官,賦職任功」,提拔重用那些有才能的人,授之以職,必建高功;為節省開支,給各級官吏的俸祿做出具體規定:消除了各種苛刑,使晉國政治有了新起色。二是鼓勵發展生產,「棄責薄斂,寬農通商」,減輕農民負擔,勸民農桑、降低關稅、溝通商旅。兩年時間,國家府庫豐盈,農民豐衣足食,社會風氣改變。三是加強軍隊建設,由原來的兩個軍擴充到三個軍,趁周王室內亂,出兵勤王,護送周襄王返回王城,提高了晉國在諸侯國中的聲望。公元前632年,文公與楚國戰於城濮,依前約「退避三舍」表示禮讓,結果打敗楚軍。周王親自設宴犒賞晉軍,策命文公為方伯,成為盟主,號令諸侯,確立了晉國的霸主地位。文公執政僅8年,但他所奠定的基業,使晉國成為春秋時代稱霸時間最長的國家。
遷都新田
公元前585年,晉景公採納卿韓厥的諫言,於2月23日遷都新田。1957年,晉國遺址在侯馬市西北郊的牛村、平望、白店、台神、北塢、呈王、馬庄等七處相繼發現。古城遺址被壓在地下一米左右深處,牆基保存l米左右,最高處達2米多。其中牛村古城南北長1340米、東西寬1100米至1400米。牆外有寬6米、深3至4米的護城河,城內有宮殿建築遺跡,殿基為正方形,高6.8米,長寬各52米。專家認為那7處古城遺址就是晉都新田不同年代的建築遺存。據史料記載,新田從晉景公遷都至晉國滅亡共經歷十三世,即景公、厲公、悼公、平公、昭公、頃公、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孝公、靜公,共208年。在此期間,新田一直是晉國後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三家分晉
公元前558年,悼公死後,晉國六卿勢力愈來愈強,晉公室的力量逐漸削弱。六卿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弱肉強食,不斷兼並弱小貴族,六家內部也多次發生內戰。到公元前490年,范、中行兩家敗北,韓、趙、魏、智四家逐漸掌握了晉國的政權。公元前454年,智聯合韓、魏圍攻趙於晉陽,3個月無法破城,遂水淹晉陽。危難之際,趙利用韓、魏、智同兵不同心,離間韓、魏,決堤放水,倒灌智營,智軍大敗。之後,盡分智氏土地。公元前435年,哀公死,幽公立。韓、趙、魏三家合謀,只以絳、曲沃兩城為幽公俸食,餘地全部歸於三家。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與晉侯並列。韓都平陽(即臨汾),趙都中牟(即鶴壁),魏都安邑(即運城)。那一年具有劃時代意義,戰國由此起始。公元前387年,三家又遷晉靜公於端氏(即沁水)而三分曲沃、絳兩地。公元前376年,廢晉靜公為庶人,遷於屯留,而再分其地。晉自唐叔虞傳至靜公共二十九世,其祀遂絕。
平陽封侯
秦漢之際,平陽縣曾是項羽所封魏王豹的國都。公元前204年,劉邦派曹參、韓信率兵攻佔平陽,平定魏地。公元前201年,劉邦封曹參為平陽侯。曹參其子曹竄、其孫曹奇、曾孫曹疇先後襲封平陽侯。曹疇承襲平陽侯時,漢景帝把大女兒(即平陽公主)嫁給他,後來曹疇因病與平陽公主一起回到平陽居住。公元前139年,武帝在平陽侯府選中舞女衛子夫帶入宮中。公元前128年,衛子夫產下一子即太子劉據,遂立為皇後。衛子夫的得寵使得她的兄弟姐妹隨之顯貴起來。她的弟弟衛青入宮做了侍中,後升為車騎將軍,抗擊匈奴、收復失地、戰功赫赫,被封為大將軍、大司馬。她的外甥霍去病為車騎將軍,抗擊匈奴,功過衛青,也被封為大司馬。去病將同父異母弟霍光從平陽帶入宮中侍奉武帝,武帝臨終時封他為大司馬、大將軍,要他輔佐幼主,霍光歷任兩朝輔政,「小心謹慎,未嘗有過」,掌權長達20年之久,後來幫助劉據的孫子做了皇帝,即漢宣帝。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衛氏一門因衛子夫而發跡,以軍功而得貴,威震天下60年。
劉淵建漢
西晉末年,司馬王朝的統治日趨腐朽。公元304年,匈奴人劉淵在左國城(即離石)起兵反晉。劉淵系匈奴貴族,自幼聰明好學,諳熟漢文,晉武帝咸寧年間曾作為人質久居洛陽,深得西晉君臣賞識。其父死後,劉淵代父為左賢王,回到離石統帥匈奴五部。為了爭取漢族地主的支持,劉淵自稱漢皇的外甥,復漢反晉。公元308年,遷都蒲子(即隰縣),同年四月,正式稱皇帝。後採納太史令「平陽勢有紫氣,兼陶唐舊都,願陛下遷都平陽」的建議,於公元309年定都平陽。在金殿村修築金城作為帝都。由於他以復漢反晉為旗幟,嚴整軍紀,妥當處理民族關系,使漢國勢力發展很快,北取並州,南攻西晉國都洛陽。其勢力伸展到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公元310年,劉淵病逝,太子劉和繼位,後第四子劉聰稱帝。公元311年,劉聰攻陷洛陽,將晉懷帝擄至平陽,公元316年,又破長安將晉愍帝擄至平陽,二帝蒙羞被殺。公元318年,劉聰死,原劉淵部將石勒在河北勢力壯大,趁機攻進平陽,縱兵大掠,焚燒宮室。在平陽立國10年的漢國就此滅亡。
法顯西行
法顯,東晉高僧,原姓龔,平陽武陽人,公元399年(東晉隆安三年),由長安啟程西行,路經甘肅、新疆,翻越蔥嶺,穿行阿富汗、克什米爾、巴基斯坦,艱苦跋涉6年之久,到達天竺。遍訪聖跡,尋求律藏,學習梵語,整理編譯佛經。公元409年,經印度西孟加拉邦,到達斯里蘭卡,後又渡海東歸,到達印度尼西亞,前後13年,共游歷30多國,行程4萬余里,帶回很多梵文佛經,於公元412年回中國時,已是86歲的老人。回中國後譯出了《摩訶僧只律》、《大泥洹經》等六部一百多萬字的佛經,還將沿途游歷所見所聞寫成《佛國記》,記敘了沿途各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概況,成為研究古代中亞、南亞諸國歷史、文化、宗教和中國南洋海上交通最早、最詳備的寶貴資料。法顯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旅行家和卓越的翻譯家,也是中國西行求法的第一人,比唐玄奘西行求法早230年。
霍邑之戰
公元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率三萬大軍從清徐南下,經汾陽到達靈石,欲取長安。霍邑是南下的必經之路,地形十分險要。李淵起兵的消息傳到長安,朝廷派宋老生率兵三萬扼守霍邑。李淵到達靈石正趕上霪雨季節,山道泥濘,無法進軍。李淵一方面給起義軍李密寫信,讓其在洛陽牽制隋軍,另一方面由於南下受阻,派人聯系援兵,繼續調運糧秣,待天晴後進攻霍邑,以「先入咸陽,號令天下」。8月初天氣好轉,李淵率軍傍山取道,逼近霍邑,採取誘敵出戰的戰術,讓前軍兵臨霍邑城下。宋老生打開城南門和東門殺出,李淵命李建成、李世民率騎兵飛奔東南兩門,截斷宋老生入城後路,前後夾攻,宋老生戰死,隋軍大亂。李淵乘勢攻城,一舉拿下霍邑。然後取臨汾,克新絳,達龍門、蒲坂,突破黃河天險攻入長安。第2年5月,李淵自立為帝,建立唐朝。
梁興抗金
兩宋之際,金朝統治者經常騷擾中原。公元1126年10月,金軍佔領了平陽。農民梁興以太行山為根據地,在平陽一帶組織農民建立抗金武裝「忠義社」,1134年11月與金軍展開英勇激戰。第2年,金軍在平陽向義軍反撲,梁興帶領義軍一百多人與金軍殊死搏鬥,終於殺開一條血路,沖出包圍,渡過黃河,投奔岳飛帳下。1140年5月,梁興奉命北上,重返太行山區開展敵後斗爭。1140年夏天,先後收復沁水、翼城、趙州以及河南鞏縣、汲縣、沁陽等地,斷絕金軍糧草,牽制金軍活動,屢戰屢捷,中原大震。1141年底,宋廷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梁興仍然在太行山堅持抗金斗爭。1148年在一次戰斗中英勇獻身。
明代移民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明朝的一場大移民,成就了洪洞「天下故鄉、華人老家」的美譽。元代政權,建立在軍事暴力征服基礎上,是我國封建社會後期一個最野蠻、最黑暗的朝代。由於階段矛盾與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元末明初,戰亂連年不斷,加上自然災害的肆虐,使河南、山東、陝西等原黃河流域地區民不聊生,出現了「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的現象。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為鞏固封建統治的基礎,著手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面對中原地區「積骸成丘,居民鮮少」、「人力不至,久致荒蕪」、「累年租稅不入」的荒涼情形,朱元璋採納了鄭州知府蘇琦、戶部郎中劉九泉、國子監宋納等人的建議,在全國范圍內移民屯田、獎勵開墾,由此開始了長達50年的明代官方大移民。
由於地形原因,山西境內鮮有波及大的戰亂,大部分地區沒有發生過自然災害,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因而成為大批難民的庇護所」,使得山西人口暴增。《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記載:「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一百八十九萬一千人,河北人口一百八十九萬三千人,山西人口四百零三萬零四百五十四人,是河北、河南兩省人口的總和。」洪洞縣是平陽府人口大縣,是晉南交通要道,城北官道有賈村驛,明政府便把移民局設在洪洞縣城北賈村驛旁的廣濟寺,在這里集中移民,編排隊伍,發放川資。廣濟寺大門前的漢植大槐樹,就成了各地移民薈萃、開拔外遷的集散之地,洪洞大槐樹也由此走進歷史的記憶,成了記錄滄桑移民歷史的物象化石。古大槐樹移民是中國古代范圍最廣、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官方移民,被稱為「世界移民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