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呈貢歷史文化

呈貢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4 03:42:50

Ⅰ 呈貢有什麼習俗、文化、藝術、民俗傳統

「呈貢」系彝語「扯過」或「柴谷」的諧音,意為盛產稻穀的海灣壩子。
距今2800年的西周昭穆時期,今呈貢縣小古城天子廟一帶已建有奴隸制地方候王城邦。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今呈貢區古城(村)為呈貢鎮(

昆明市呈貢區(10張)
城),系彝族先民所居。今呈貢區境,北屬本郡之谷昌縣,南屬本郡之滇池縣。
唐改郡為昆州,改谷昌縣為益寧縣,改滇池縣為晉寧縣。
宋時,大理國岳候高智升遣土官伽宗築土城於今古城,名伽千戶所,因治所設於呈貢而得名,隸屬於陽城堡萬戶府,下轄呈貢、詔營、切龍、雌甸、塔羅、羅忽、安江、安堋、大吳龍和烏納山區。
元至元十二年(1257),割呈貢、沼龍、雌甸、塔羅和羅忽6城及烏納山區置呈貢縣;割安江、安堋、大吳龍置歸化縣。均屬中慶路晉寧州領縣。不久呈貢縣改為晟呈縣。
明洪武十六年(1383)復為呈貢縣,屬雲南府。清康熙七年(1668)撤銷歸化縣制並呈貢縣。
民國29年(1940)撤區設6鄉,至民國38年(1949),全縣分龍街、古城、七甸、化城、吳傑、中衛6個鄉,80個保,916甲。直隸屬雲南省。
1950年1月12日成立呈貢縣人民政府,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專區。全縣總面積為446.5平方公里。1956年化城等9鄉劃歸晉寧縣,面積減至304.85平方公里。1957年澄江縣馬郎鄉劃入呈貢縣後,面積增至340.15平方公里。1958年12月撤銷呈貢縣制並入晉寧縣,1961年4月從晉寧縣劃出龍街、吳家營、大漁、洛羊、馬金鋪5個人民公社,成立呈貢區,隸屬於昆明市。全縣總面積為456平方公里。1993年12月呈貢縣土地祥查辦公室和呈貢縣土地管理局公布的《呈貢縣土地利用現狀詳查報告》中記述,全縣土地總面積468.1平方公里。至2000年與澄江縣、晉寧縣、宜良縣、官渡區完成了行政區域界線的勘定,全縣行政區劃面積為452.19平方公里(不含滇池水域面積)。
2003年5月30日,雲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設「現代新昆明」的戰略部署。「現代新昆明」建設率先在昆明市主城東南部的呈貢啟動,設立呈貢新區。[2]
2011年7月8日,呈貢縣撤縣設區。[3]

Ⅱ 雲南昆明的歷史旅遊資源

昆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淵源流長。 昆明是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在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滇池地區(今呈貢龍潭山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楚將庄蹻開滇,在今晉寧一帶築城置都,建滇王國,延續300年之久,昆明成為我國西南地方政權較早的古都。公元前109年 (西漢),漢武開滇,拓疆至雲南,以滇池地區為中心設置益州郡,昆明為該郡所轄二十四縣之谷昌縣。蜀漢時期,諸葛亮率兵南征克益州郡並更名建寧郡,至隋改為昆州。唐宋時期,「南詔」、「大理」地方政權在此築拓東城,設鄯闡府,並辟為「東京」、「上都」(陪都),長達490年。公元1275年,元朝設雲南中書省,設中慶路,昆明縣為中慶路首府,將雲南的統治中心由大理遷至昆明,昆明由此成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並一直延續至明清,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譽為「壯麗的大城」。 明朝改中慶路為雲南府,沿至清末。明清時期,清兵入關攻佔北京,張獻忠所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余部退至昆明,推行一整套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左右全國局勢達12年。南明時期,昆明成為桂王永曆政權的「滇都」。清朝,昆明辟為商埠,隨後滇越鐵路開通,昆明「以叢山僻遠之省,一變而為國際交通路線」,對外商貿往來日漸增多。 近現代,在民主、科學和爭取國家、民族自由解放的旗幟下,昆明屢次成為國內反帝反封建愛國民主運動和革命斗爭的發端。「護國首義」、「一二·一」愛國民主運動等在昆明歷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1919年辛亥革命,昆明爆發「重九起義」,推翻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廢除雲南府,昆明縣仍為省會所在地。1928年,昆明正式建市。民國初至抗戰前期,進行了教育、社會風尚、金融、財政等一系列改革和城市建設,促進了昆明城市近代化發展。
抗戰時期,雲南和昆明各界積極擁護抗日,全市人民踴躍支前,滇軍奔赴抗日前線,屢建奇功。由於大片國土淪陷,內地和沿海許多工廠、機關、高校、科研單位、金融機構南遷昆明,掀起抗日救亡運動高潮,昆明成為抗日大後方和「民主堡壘」。藉助薈萃昆明的各類人才和技術、資金,這一時期,昆明的經濟、社會文化事業迅速發展,城市近代化發展加快。1949年雲南和平解放,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昆明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昆明是我國西南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三千多年的歷史在這里留下了許多絢麗多彩的文化瑰寶。始建於唐代的東西寺塔,至今仍然屹立在市區;城中的古幢公園有被尊為滇中藝術極品的大理國經幢;官渡的明代金剛寺塔稱為中國最古老的金剛寶座塔;明清時代,規模宏大的金殿鑄造,筇竹寺五百羅漢的雕塑、《滇南本草》的出版,都反映了昆明在當時所達到的科學、文化、藝術水平。近代,昆明以富於民主科學精神而名揚四方,人民音樂家聶耳在這里鍛煉成長;1905年雲南留日學生數十人先後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並以昆明講武堂為中心,培養和傳播民主共和思想,成為反帝反封建的一個重要活動中心;抗日戰爭期間,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的數百名學術界的精華,徒步千里,於1938年4月抵達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直到1946年聯大結束的8年中,畢業學生2000餘人,培養了一批中國現代學術大師。成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

Ⅲ 關於「冰心故居-呈貢」的資料

冰心的故居,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的故居,所以也有人習慣稱之為「福州林覺民故居」。故居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楊橋路86號(福州楊橋路與南後街交界處),坐西朝東,三進,四周有風火牆。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有一長廊,廊兩旁種有翠竹。第三進大廳兩旁各有前後廂房。天井兩旁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覺民住在西南隅一廳一房。廳與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昔時種植臘梅。小廳有門東通「紫藤書屋」。在林覺民就義後,父親林孝穎為逃避清兵的追殺帶領全家躲到福州遠郊,謝家便買了此居,民國建立前後,冰心(謝婉瑩)曾居此。而且近代才女林徽因(建築師、教授、詩人、作家,夫婿梁思成)作為林覺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一處民居住三個名人,當然有特殊意義了。
冰心故居建築特點
冰心在《我的故鄉》里對此地有這樣的描述,「具有很典型的福州民宅特點,除中軸建築外,左右兩旁還有許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每個院落都有水井;北院之西還橫亘著一列生西朝東的雙層樓房,樓房之西為花園」。我看著就想起北方典型的四合院,然而北方的四合院里涌動大片的陽光和風沙,喧鬧著的人生,只有在夜深人靜時黃黃的毛月亮才搖碎一地槐花的清香。這里卻是安靜的——青石板鋪地,假山點綴,花木扶疏。臨窗一角,竹影搖曳,梅溪沁寒。這幽靜的居處是主人寄託心志的場所,林孝穎,即林覺民的養父像所有封建文人一樣,雖滿腹經綸,卻註定了落魄沮喪。覺民,據說少時就聰穎過人,讀書是過目不忘。林孝穎曾泯滅的「入仕」願望便日益堅定,他認定,如果林家要重振雄風,那麼這個人就是林覺民。
冰心故居展覽館
冰心(林覺民)故居佔地面積614平方米,館內原陳列福州辛亥革命史料。2004年11月,福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林覺民故居里恢復冰心故居,同時把原來位於這里的「辛亥革命紀念館」遷到辛亥革命福州前敵總指揮部舊址———於山大士殿。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的故居,現在則專作為展覽林覺民和冰心兩位名人的展覽館。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Ⅳ 求昆明的歷史資料

http://www.chinacsw.com/cszx/kunming/lishi.htm
這里來相源當清楚

Ⅳ 急!昆明的歷史

昆明,雲南省省會,具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時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
昆明的歷史可以追述至公元前277年, 楚國大將庄蹺開滇,因秦攻楚,斷了歸路,「變服從其俗」留了下來龍去脈。公元109年,漢武帝加封常羌為滇王,設益州郡。公元225年,諸葛亮南征至於滇池,改為建寧郡,為爨氏所據。公元769年, 南詔滅爨,昆明稱拓東城。公元1254年,元軍征服大理國,才改稱「昆明」。雲南省是少數民族最多的一個省份,共有25個少數民族。在省會昆明市各民族和睦相處,親如一家人。各民族節日里都會舉行慶祝活動, 所以昆明市也是節日最多的城市。昆明漢族居多,其習俗與外地大體相同。
昆明還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薈萃之地。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質結構,為昆明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昆明市是一個發展中的國際旅遊城市,目前,已形成了以世博會為中心的集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四季皆宜的旅遊勝地。
從戰國楚將庄開滇,歷經漢、唐、宋、元、明、清數朝,歷代各地方政權在昆明建制設都,及至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改朝換代,歷時2300多年,為昆明留下大量古跡。經各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 護單位200多項。其中,國家級5項。
遠在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滇池地區(今呈貢龍潭山一帶)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人類發祥地之一。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楚將庄開滇,在今晉寧一帶築城置都,建滇王國,延續300年之久,昆明為較早的古都。公元前109年(西漢),漢武開滇,拓疆至雲南,以滇池地區為中心設置益州郡,昆明為所轄二十四縣之谷昌縣。 蜀漢時期,諸葛亮率兵南征克益州郡並更名建寧郡,至隋改為昆州。唐宋時期,「南詔國」、「大理國」地方政權在此築拓東城,設鄯闡府,並辟為「東京」、「上都」(陪都),長達490年。公元1275年,元朝設雲南中書省,設中慶路,昆明縣為中慶路首府,將雲南的統治中 心由大理遷至昆明,昆明由此成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朝改中慶路為雲南府,沿至清末。明清時期,清兵入關攻佔北京,張獻忠所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余部退至昆明,推行一整套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左右全國局勢達12年。南明時期,昆明成為桂王永曆 政權的「滇都」。
1919年辛亥革命,昆明爆發「重九起義」,推翻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廢除雲南府,昆明縣 仍 為省會所在地。1928年,昆明正式建市。民國初至抗戰前期,進行了教育、社會風尚、金融 、財政等一系列改革和城市建設,促進了昆明城市近代化發展。
抗戰時期,雲南和昆明各界積極擁護抗日,全市人民踴躍支前,滇軍奔赴抗日前線,屢建奇功。由於大片國土淪陷,內地和沿海許多工廠、機關、高校、科研單位、金融機構南遷昆明,掀起抗日救亡運動高潮,昆明成為抗日大後方和「民主堡壘」。藉助薈萃昆明的各類人才和技術、資金,這一時期,昆明的經濟、社會文化事業迅速 發展,城市近代化發展加快。1949年雲南和平解放,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昆明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昆明雖地處邊陲,但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吸納和涌現人才的特殊氛圍 。抗戰時期,曾一度成為薈萃全國各界精英,系國家興亡於身的戰 略大後方。昆明曾涌現出創七下西洋業 績的鄭和,著《滇南本草》對祖國醫學作出重大貢獻的蘭茂,詩人畫家擔當,書畫名家錢灃 ,「護國首義」首領蔡鍔,《義勇軍進行曲》作者聶耳;曾培養出李政道、楊振寧、鄧稼 先、朱光亞等傑出科學家;也曾薈萃諸如華羅庚、錢鍾書、熊慶來、聞一多、朱自清、周培 源、吳晗等一大批近代知識分子精英。

Ⅵ 雲南省昆明市呈貢縣「呈貢」的來歷

呈貢縣轄2個鎮、5個鄉:龍城鎮、洛羊鎮、龍街鄉、大漁鄉、馬金鋪鄉、吳家營鄉、七甸鄉。
「中國花卉第一縣」、「亞洲花都」——呈貢位於高原明珠——滇池東岸,東經102°45ˊ-103 °00ˊ,北緯24 ° 42ˊ一25 °00'。距昆明市區僅12公里,是昆明市的近郊縣。境內道路縱橫交錯:昆河、南昆鐵路,昆洛、昆河兩條國道,安石、昆玉兩條高等級公路等穿境而過,自古以來就是滇南、滇東南通往昆明的必經之地,有省府「東南大門之稱」。全縣轄四鄉三鎮36個社區居委會、29個村委會,155個自然村,國土面積4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41公頃,總人口15.81萬人。
在這塊神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勤勞、勇敢、智慧的呈貢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鑄就了譽滿全球的中國花卉第一品牌——「斗南花卉」,讓呈貢成了集產花、銷花、觀花、賞花及插花藝術、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大花城,贏得「花鄉」、「果鄉」、「菜鄉」、「魚米之鄉」、「礦泉水之鄉」等諸多美譽。
呈貢縣歷史悠久。3000多萬年前,「昆明人」就在呈貢縣龍潭山一帶繁衍、生息。公元前三世紀,楚國大將庄蹻率部入滇,在呈貢建立了盛極一時的古滇王國,楚文化和滇文化相互融合,展開了古滇國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演繹了一個個神奇動人的故事。十三世紀中葉,元平大理後,公元1275年設置呈貢縣,沿襲至今。抗戰時期,冰心、費孝通、沈從文等名人、學者薈萃呈貢,著書、講學、從事抗日斗爭等工作,對呈貢,費老先生更是情有獨鍾,曾以「遠望滇池一片水,山明水秀是呈貢」加以贊譽。
呈貢縣屬低緯度高原平壩地區,地勢平緩,海拔1900米至2000米左右,氣候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型,年平均氣溫14.7攝氏度,年日照數2200小時,年均降雨量800毫米,森林覆蓋率46%,四季如春,藍天、鮮花、湖濱、「漁舟唱晚」,獨特的氣候條件,造就了最適宜人類居住的人間天堂。


隨著呈貢新城建設步伐的推進,呈貢已經成為投資的熱土。新城建設轟轟烈烈、如火如荼,商機無限,各路商家紛至沓來。馬來西亞實康集團、香港華潤集團、四川嘉禾、上海華源、昆明官房等國內知名企業踴躍到新城尋找投資項目、開拓事業發展的空間。昆明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城區主幹道、巨力集團電力器材建設、雲南國際雲葯港項目等相繼開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呈貢新城將成為現代都市與地方人文相融合、新興工業與特色產業共同發展的現代化大都市,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山水園林城市出現在滇池東岸。
從呈貢到現代新昆明呈貢新城,呈貢的容顏和城市功能,都將發生前所未有的巨變——現代物流中心、國際行政商務區、大學區、新興工業產業基地、廣播電視產業化項目、國際花卉交易及研發區、現代生態居住社區等等。現代新昆明的總體規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未來昆明呈貢新城的迷人畫卷:
——依山傍水的山水城市。東依高山、西臨滇池、地域遼闊,這是呈貢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十年後,一座依山傍水的現代化新城,將會讓工作、生活在這時的人們倍感清自豪,讓初到這里的人們流連忘返。
——鳥語花香的生態新城。向國際高標准看齊的綠地、園林,加上早已名滿天下的鮮花,未來的呈貢新城,將是一座鳥語花香的生態新城,將是地地球上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
——舒適宜人的休閑娛樂中心。規劃用地160平方千米、擁有人口95萬的現代新昆明呈貢新城,屆時大廈林立、小區密布、商賈雲集,為滿足消費需要而配套興建的眾多娛樂休閑場所,將使呈貢新城成為現代化的休閑娛樂中心。
——面向東盟的教育基地和人才中心。在未來呈貢新城的東南,已經劃出了一塊20平方千米的土地,不久的將來,省內外多所知名的大學及科研機構將入住這里。呈貢新城,將成為現代新昆明的教育基地的面向東盟的人才中心。
——國際一流的科技工業產業基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眾多即將入駐的大學校園及科研機構、新興工業區,將使呈貢新城成為現代昆明的科技工業生產基地。
——現代新昆明的物流中心。呈貢新城所在的東部,歷來是昆明出入的門戶,汽車站、火車站和機場就在附近。在現代新昆明的規劃中,以集裝箱為主的綜合性現代物流基地的面向東盟的國際物流中心,就建在呈貢新城。
——亞洲最大的花卉產業區。呈貢擁有「中國花卉第一縣」的美譽,斗南花卉早已走出國門、名滿天下。未來,花卉將成為呈貢的「名片」的支柱產業;建設國際化的花卉產業區的花卉研發基地,是呈貢現在的目標之一。
今天的呈貢,「亞洲花都」、「新興工業園區」、「科研教育基地」、「國際物流中心」等發展目標日漸凸現,可謂充滿了商機。呈貢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及時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實施「高速發展工程」、「雲嶺先鋒工程」、「平安呈貢工程」、「改革創新工程」等四大工程,進一步促進了呈貢的可持續發展。。

Ⅶ 《我的家鄉--呈貢》作文700字

大家好!我的家鄉在呈貢,她位於高原明珠——-滇池的東岸,距昆明市區18公里,是雲南文明的搖籃。這里氣候溫和,古有「綠金壩、花果山、七彩田、美食鄉」之稱,是省內外聞名遐邇的菜鄉、花鄉、果鄉。費孝通先生曾留下了「遠望滇池一片水,水明山秀是呈貢」的贊詞。
大家都知道咱們的健康離不開蔬菜的保健。世上的蔬菜多不勝數,可是咱呈貢具有得天獨後的氣候環境,生產無淡旺季之分。常年上市的蔬菜有一百多種。較有名氣的蔬菜也有許多,如芹菜、白菜、生菜……
你知不知道!這兒的蔬菜遠銷省內外,有的還飄洋過海遠銷到國外呢!現在總該知道呈貢為什麼有「菜鄉」的名稱了吧!
呈貢水果栽培歷史悠久,是著名的水果之鄉。主要品種有梨、桃子、李子和葡萄等,其中又以寶珠梨最為有名。寶珠梨在呈貢已有900多年的栽培歷史,還有很多動聽的傳說。 目前,呈貢水果生產正向著無公害、優質化方向發展,推廣面積逐年擴大,所以呈貢又被稱之為「果鄉」。
怎麼樣?認識了「菜鄉」、「果鄉」,現在就該去認識一下名揚海外的「花鄉」了!
說起「花鄉」就不得不提起斗南花卉。斗南花卉也許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剛走進都南花卉市場,就可以看到琳琅滿目、各種各樣的鮮花。伴隨著商販的吆喝聲,許許多多鮮花匯成的香味撲鼻而來。這兒的花不僅種類繁多,而且長得特別美麗。有長得像仙鶴一般的望鶴蘭,又有好似彩蝶般的蝴蝶蘭……所以呈貢又被稱之為「花鄉」。
說完了「花鄉」、「菜鄉」、果鄉」,就得說說呈貢新區建設了。呈貢新區將在十多年後被建成「東方日內瓦」,成為全國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
我愛我的家鄉 ——呈貢!我們相信,幾年後家鄉將成為一個更加美麗富饒的城市。我的家鄉在呈貢,我們應該感到自豪 !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為家鄉的建設增磚添瓦
引用信息

Ⅷ 呈貢區的歷史文化

張天虛故居
張天虛故居位於呈貢區龍街中段,建於1890年,2008年修繕。坐東向西,佔地193平方米。為四合院二層樓民居建築,前三間臨街為鋪面。張天虛於1911年12月8日誕生於此。
張天虛(1911—1941),原名張鶴,呈貢龍街人,中共黨員,著名「左聯」作家,著有《鐵輪》等文學作品300多萬字。曾在日本親理摯友聶耳善後,主編《聶耳紀念集》,攜其骨灰回國。抗戰時期,赴延安參加八路軍西北戰地服務團,從事戰地演出。1938年隨六十軍參加台兒庄等戰役,1939年赴緬甸仰光,擔任《中國新報》編輯,進行抗日宣傳。1941年8月10日在昆明病逝。郭沫若盛贊:「西南二士,聶耳天虛」。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列為市級掛牌博物館。2011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冰心默廬
「冰心默廬」原名「華氏墓廬」,為呈貢斗南村華氏民國時期守墳祭祀先輩使用的祠堂。抗戰時期,為避敵機轟炸,著名作家冰心和丈夫吳文藻一家隨西南聯大輾轉南遷至昆明呈貢。1938年至1940年居住於此,冰心應邀義務任教呈貢中學,題寫了 「謹信弘毅」的校訓,為《呈貢縣立中學校歌》作詞。冰心陶醉於默廬的自然美景之中,她取「墓」的諧音字「默」,創作《默廬試筆》贊美呈貢的風光景物,以對自然和對學子的愛來撫慰自己一顆憂國憂民的心。 1940年2月28日《默廬試筆》在香港《大公報》上發表,「默廬」雅號流傳至今。 呈貢寶珠梨
呈貢寶珠梨是雲南省聞名的特產水果。2005年9月,「呈貢寶珠梨」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成功注冊,是呈貢縣重點打造的五大品牌之一。果圓形,一般重200-330克,大者達500克,皮薄,淡黃綠色,果肉雪白,脆嫩,汁多,味濃甜,微香,食後無渣。寶珠梨是雲南眾多梨果中的佼佼者,中國優良品種梨樹。薔薇科梨落葉喬木。溫帶果樹。原產雲南省呈貢縣,是東方梨系統沙梨類經濟栽培種。據記載,栽培歷史最早見於明代。適於溫暖濕潤氣候,樹姿開張。果近球形,果皮呈黃綠色,萼片脫落,果實不經成熟即可鮮食,味甜質酥,石細胞稍多。
呈貢臭豆腐
臭豆腐是雲南民間頗為盛行的一種名特豆製品,以昆明市呈貢縣所產品質最佳,且歷史悠久。呈貢臭豆腐質地軟滑,散發異香。一般都是邊燒邊吃。呈貢臭豆腐相傳始於清康熙年間,最早是由該縣七步場村的王忠發明的。康熙帝品嘗後,對其美味甚是贊賞,列為御膳坊小菜之一,並賜名為青方臭豆腐。 呈貢花燈之鄉、七甸板凳龍之鄉、斗南滇劇之鄉、呈貢豌豆粉、呈貢臭豆腐等18項被命名為縣級保護項目;草編菱角編制、山歌劇、呈貢剪紙等13項被命名為市保護項目;2008年呈貢縣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花燈之鄉和中國農民畫之鄉;李永福、鄭其寬、袁獄蘭等先後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民間美術藝人、美術師、高級美術師和音樂師;龐剛、高汝情、萬樹青等10人被立為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Ⅸ 呈貢區是什麼意思

呈貢區是雲南省昆明市五城區之一,為昆明市人民政府駐地。面積461平方公里,區政府駐龍城街道。截止到2013年,區轄10個街道辦事處,65個社區居委會。「呈貢」為彝語,意為「盛產稻穀的海灣壩子」。

呈貢歷史悠久,在距今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昆明人」在此生息繁衍。
春秋戰國時期,呈貢屬於古滇國的中心區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漢王朝在古滇國區域設置益州郡,呈貢屬於益州郡谷昌縣地,歷經漢晉南北朝而未改。
隋唐時期呈貢為昆州益寧縣地。南詔大理國時期,呈貢屬於三十七部強宗部,彝族先民建有呈貢城。
元平大理後,先於憲宗六年(1256年)立呈貢千戶,隸屬善闡萬戶,下轄呈貢、詔營、切龍、雌甸、塔羅、羅忽、安江、安棚、大吳龍和烏納山區。至元十二年(1275年),割呈貢、詔營、切龍、雌甸、塔羅、羅忽6城及烏納山區首置呈貢縣,為中慶路晉寧州領縣。由於原呈貢千戶所轄的南部地區被分設為歸化縣,所以區域明顯縮小。不久呈貢縣改為晟貢縣。

呈貢新空樓(7張)

明洪武16年(1383年)復為呈貢縣,下轄4里。
清康熙7年(1668年)歸化縣制撤銷,所轄2里並入呈貢縣,並廢里改鄉。清雍正五年(1727年)呈貢縣改屬雲南府晉寧州領縣。民國呈貢縣直隸雲南省。
1927年,呈貢縣所轄6個鄉改為4個區,區下共轄69個鄉(鎮)。
1950年1月12日,呈貢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隸屬雲南省玉溪專區,下轄平原、三台、果園、七星、梁王、海寶6個區。同年8月,並平原、三台為平原區,並果園、七星為果園區,並梁王、海寶為梁王區,3區共轄27個鄉。
1958年全縣建為樂園、幸福2個人民公社,下轄19個管理區。同年12月10日,呈貢縣建制撤銷並入晉寧縣為呈貢人民公社。
1961年4月從晉寧縣劃出龍街、吳家營、大漁、洛羊、馬金鋪5個人民公社成立呈貢區,隸屬昆明市。1963年呈貢區增設七甸人民公社,全區轄6個人民公社。
1965年9月1日恢復呈貢縣建制,仍隸屬昆明市。
1984年全縣撤公社建為1鎮6區,下轄59個鄉、3個鄉級鎮和3個鄉級辦事處。
1988年區(鎮)改鄉(鎮),全縣設龍城、洛羊2個鎮和龍街、七甸、吳家營、大漁、馬金鋪5個鄉,下轄65個辦事處。
1999年龍街鄉更名為斗南鎮,全縣轄4鄉3鎮。
2003年5月,根據雲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湖四環」、「一湖四片」的現代新昆明的戰略構想,呈貢縣的龍城鎮、洛羊鎮、斗南鎮、吳家營鄉、大漁鄉的160平方千米區域被確定為現代新昆明的東城區,後又稱為呈貢新城,2006年9月後改稱為呈貢新區。
2007年12月,呈貢縣所轄龍城鎮、洛羊鎮、斗南鎮、吳家營鄉建制撤銷,分別設立龍城、洛羊、斗南、吳家營4個街道,其轄區范圍分別為龍城鎮、洛羊鎮、斗南鎮、吳家營鄉的轄區范圍。
2008年5月1日,呈貢縣馬金鋪鄉的86.88平方千米范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昆明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大漁鄉的24.99平方千米范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洛羊街道的71.44平方千米范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全縣轄區面積461平方千米,實管龍城、斗南、吳家營3個街道和七甸鄉,實管面積277.69平方千米。
2008年9月23日後,呈貢縣按照縣改區的體制機制,強化區的功能,弱化縣的功能,減少行政層級,縣、新城管委會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進行實體化管理改革:成立「中國共產黨昆明呈貢新區工作委員會」和「昆明呈貢新區管理委員會」,並與中國共產黨呈貢縣委員會和呈貢縣人民政府合署辦公,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成立呈貢新區洛龍烏龍、雨花吳家營、龍城斗南片區建設指揮部和呈貢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為「三部一委」),實行指揮長(主任)負責制,各部(委)設定人員為50人,主要職能是負責管轄范圍內的規劃設計、開發建設、征地拆遷、農民安置、招商引資、經營管理、社會事務等,並完成新區黨工委(縣委)、新區管委會(縣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明確了各部(委)建設管轄范圍、機制體制、人員編制、管理許可權、工作經費、內部機構設置及各部(委)領導組成人員、片區實體化管理辦法。同年10月6日,呈貢縣將實際管理的4個鄉(街道)調整設置為7個街道,為新區黨工委(縣委)、新區管委會(縣政府)派出機構。一、保留龍城、斗南、吳家營3個街道。其中,龍城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9.47平方千米,轄城內、古城、龍街3個社區;斗南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1.27平方千米,轄殷聯、斗南、梅子、江尾、小古城5個社區;吳家營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56.39平方千米,轄萬溪沖、前衛營、段家營、劉家營、柏枝營、繆家營、郎家營、中庄、王家營9個社區。新增設洛龍、烏龍、雨花3個街道。其中,洛龍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7.76平方千米,轄洛龍、吳家營、白龍潭3個社區;烏龍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8.41平方千米,轄上可樂、下可樂、烏龍、七步場、三岔口、松花6個社區;雨花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6.54平方千米,轄下庄、雨花、回回營3個社區。七甸撤鄉改街道,行政區劃、轄區面積不變。
2009年,七甸鄉和已託管的大漁鄉、馬金鋪鄉先後撤鄉改街道。
2010年7月1日,呈貢縣七甸街道的126平方千米范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陽宗海管理委員會管理。
2011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同意雲南省調整昆明市部門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1〕58號),同意撤銷呈貢縣,設立昆明市呈貢區。此後、根據國務院批復,省、市、縣三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就呈貢縣撤縣設區的有關問題相繼作出決定、決議。

昆明市呈貢區(8張)

2011年11月1日,昆明市舉行呈貢縣撤縣設區暨加快呈貢發展大會,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分別為昆明市呈貢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授牌授印並從即日起正式啟用。
2011年末,呈貢區轄龍城、斗南、吳家營、洛龍、烏龍、雨花6個街道29個社區及已託管的洛羊、大漁、馬金鋪、七甸4個街道36個社區,轄區面積461平方千米。呈貢區委、區政府實管龍城、斗南、吳家營、洛龍、烏龍、雨花6個街道29個社區,實管面積151.69平方千米。

Ⅹ 呈貢新區的歷史沿革

區名「呈貢」,為彝語地名「柴谷」的譯音,意為盛產稻穀的海灣壩子。
呈貢歷史悠久,在距今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昆明人」在此生息繁衍。
春秋戰國時期,呈貢屬於古滇國的中心區,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漢王朝在古滇國區域設置益州郡,呈貢屬於益州郡滇池、谷昌縣地,歷經漢晉南北朝而未改。
隋唐時期呈貢為昆州益寧縣地。南詔大理國時期,呈貢屬於三十七部強宗部,彝族先民建有呈貢城。
元平大理後,先於憲宗六年(1256年)立呈貢千戶所,隸屬鄯闡府陽城堡部。至元十二年(1275年)首次設置呈貢縣,下轄呈貢、詔營、切龍、雌甸、塔羅、羅忽6城及烏納山區,屬中慶路晉寧州領縣。不久,呈貢縣改為晟貢縣。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復為呈貢縣,下轄4里。
清康熙七年(1668年)歸化縣制撤銷,所轄2里並入呈貢縣,並廢里改鄉。
清雍正五年(1727年)呈貢縣改屬雲南府晉寧州領縣。
民國呈貢縣直隸雲南省。1927年,呈貢縣所轄6個鄉改為4個區,4區下轄69個鄉(鎮)。
1950年1月12日成立呈貢縣人民政府,隸屬雲南省玉溪專區,下轄平原、三台、果園、七星、梁王、海寶6個區。同年8月,並平原、三台為平原區,並果園、七星為果園區,並梁王、海寶為梁王區,3區共轄27個鄉。
1958年全縣建為樂園、幸福2個人民公社,下轄19個管理區。同年12月10日,呈貢縣建制撤銷,所轄區域並入晉寧縣,成立多個人民公社。
1961年4月從晉寧縣劃出龍街、吳家營、大漁、洛羊、馬金鋪5個人民公社成立呈貢區,隸屬昆明市。
1963年呈貢區增設七甸人民公社,全區轄6個人民公社。1965年9月1日恢復呈貢縣建制,仍隸屬昆明市。
1984年全縣撤公社建為1鎮6區,下轄59個鄉、3個鄉級鎮和3個鄉級辦事處。
1988年區(鎮)改鄉(鎮),全縣設龍城、洛羊2個鎮和龍街、七甸、吳家營、大漁、馬金鋪5個鄉,下轄65個辦事處。1999年龍街鄉更名為斗南鎮,全縣轄4鄉3鎮。
2003年5月,根據雲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湖四環」、「一湖四片」的現代新昆明的戰略構想,呈貢縣的龍城鎮、洛羊鎮、斗南鎮、吳家營鄉、大漁鄉的160平方千米區域被確定為現代新昆明的東城區,後又稱為呈貢新城,2006年9月後改稱為呈貢新區。
2007年12月,呈貢縣所轄龍城鎮、洛羊鎮、斗南鎮、吳家營鄉建制撤銷,分別設立龍城、洛羊、斗南、吳家營4個街道,其轄區范圍分別為龍城鎮、洛羊鎮、斗南鎮、吳家營鄉的轄區范圍。
2008年5月1日,呈貢縣馬金鋪鄉的86.88平方千米范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大漁鄉的24.99平方千米范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昆明滇池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管理,洛羊街道的71.44平方千米范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全縣轄區面積461平方千米,呈貢縣委、縣政府實管龍城、斗南、吳家營3個街道和七甸鄉,實管面積277.69平方千米。
2008年10月6日,呈貢縣委、縣政府將實際管理的4個鄉(街道)調整設置為7個街道,為新區黨工委(縣委)、新區管委會(縣政府)派出機構:保留龍城、斗南、吳家營3個街道。其中,龍城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9.47平方千米,轄城內、古城、龍街3個社區;斗南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1.27平方千米,轄殷聯、斗南、梅子、江尾、小古城5個社區;吳家營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56.39平方千米,轄萬溪沖、前衛營、段家營、劉家營、柏枝營、繆家營、郎家營、中庄、王家營9個社區。新增設洛龍、烏龍、雨花3個街道。其中,洛龍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7.76平方千米,轄洛龍、吳家營、白龍潭3個社區;烏龍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8.41平方千米,轄上可樂、下可樂、烏龍、七步場、三岔口、松花6個社區;雨花街道行政區劃面積為16.54平方千米,轄下庄、雨花、回回營3個社區。七甸撤鄉改街道,行政區劃、轄區面積不變。
2009年,七甸鄉和已託管的大漁鄉、馬金鋪鄉先後撤鄉改街道。
2010年7月1日,呈貢縣七甸街道的126平方千米范圍由呈貢縣人民政府委託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管理。
2011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同意雲南省調整昆明市部門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1〕58號),同意撤銷呈貢縣,設立昆明市呈貢區。此後、根據國務院批復,省、市、縣三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就呈貢縣撤縣設區的有關問題相繼作出決定、決議。
2011年11月1日,昆明市舉行呈貢縣撤縣設區暨加快呈貢發展大會,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分別為昆明市呈貢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授牌授印並從即日起正式啟用。
2012年末,呈貢區轄龍城、斗南、吳家營、洛龍、烏龍、雨花6個街道29個社區及已託管的洛羊、大漁、馬金鋪、七甸4個街道36個社區,轄區面積461平方千米。呈貢區委、區政府實管龍城、斗南、吳家營、洛龍、烏龍、雨花6個街道29個社區,實管面積151.69平方千米。

閱讀全文

與呈貢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