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管理理論發展經歷的階段有哪些
1、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段
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2、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
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科學管理鼻祖泰勒。
3、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
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Ⅱ 企業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企業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 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階段。從人類社會產生到18世紀,人類為了謀求生存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管理活動和管理的實踐,其范圍是極其廣泛的,但是人們僅憑經驗去管理,尚未對經驗進行科學的抽象和概括,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理論。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見於埃及、中國、希臘、羅馬和義大利等國的史籍和許多宗教文獻之中。
2. 管理理論產生的萌芽階段。18世紀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使以機器為主的現代意義上的工廠成為現實,工廠以及公司的管理越來越突出,管理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學開始逐步形成。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衛•李嘉圖(1772—1823)等。
3. 古典管理理論階段。古典管理理論階段是管理理論最初形成階段,在這一階段,側重於從管理職能、組織方式等方面研究企業的效率問題,對人的心理因素考慮很少或根本不去考慮。其間,在美國、法國、德國分別活躍著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師,即科學管理之父泰羅(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論之父法約爾(H.Fayol,1841-1925)以及組織理論之父馬克斯•韋伯(M.Weber,1864-1920)。
4. 現代管理理論階段。現代管理理論階段主要指行為科學學派及管理理論叢林階段,行為科學學派階段主要研究個體行為、團體行為與組織行為,重視研究人的心理、行為等對高效率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影響作用。行為科學的主要成果有梅奧(Mayo,1880-1949)的人際關系理論、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F.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麥格雷戈(D.M.McGregor,1906-1960)的「X理論-Y理論」等。
5. 當代管理理論階段。進入70年代以後,由於國際環境的劇變,尤其是石油危機對國際環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時的管理理論以戰略管理為主,研究企業組織與環境關系,重點研究企業如何適應充滿危機和動盪的環境的不斷變化。邁克爾•波特(M.E.Porter)所著的《競爭戰略》把戰略管理的理論推向了高峰,他強調通過對產業演進的說明和各種基本產業環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戰略決策。
也有將企業管理的形成和發展分為4個階段的:
1、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2、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3、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4、新世紀管理階段。以人本和企業文化管理為主,嶄露頭角。
Ⅲ 管理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0世紀管理理論的發展經過了的六個階段:
1、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傳統管理階段。 專
2、20世紀20~30年代的科學屬管理階段(古典管理理論的形成)。
3、20世紀30~60年代的行為科學理論及管理理論叢林的發展階段。
4、20世紀30~60年代的以戰略管理為主的企業組織理論發展階段 。
5、20世紀80~90年代初的企業再造理論與企業文化管理理論階段。
6、 90年代以後的全球化及知識經濟時代的組織管理理論階段。
Ⅳ 管理學的發展歷史
1、工廠管理--古典管理階段
工廠管理理論基於科學管理, 以生產管理為主, 旨在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科學管理以經濟人為對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則, 強調工廠應該以制度管理來代替傳統的經驗管理, 而工人則應當以科學的方法取代過去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方式。
2、組織管理--當代管理階段
梅奧的霍桑實驗可以說是管理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梅奧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認為, 對金錢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滿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諧、歸屬 。
3、組織間管理--現代管理階段
在組織管理理論日趨成熟之時, 學者們注意到: 雖然管理學已經建立在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之上, 但員工卻被局限在單個組織中, 並被作為組織人來看待。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已成為知識的載體, 知識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知識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問題。
(4)管理理論發展的歷史階段擴展閱讀
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管理科學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使管理在功能、組織、方法和理念上產生根本性變化,從而使管理學研究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第一,管理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因為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管理不僅是決定一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是現代生產力的首要構成要素。管理學的教育將會更加普遍,管理學的重要作用將會體現得更加充分。
第二,管理學發展的理論化、哲學化趨勢。縱觀管理的發展史,由管理活動而管理學,由管理學而管理學原理,由管理學原理而管理哲學,這表明了人類對管理認識深化的歷程,也正是管理理論發展的總趨勢。
Ⅳ 管理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一般教科書會講有三個階段:
1、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內同體力勞動的分離容,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2、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科學管理鼻祖泰勒。
3、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Ⅵ 管理思想與管理理論的形成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
西方管理思想與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一般分為五個階段:
1.早期古代管理(版18世紀中以前)權
2.早期傳統管理(18世紀中~19世紀末)
3.古典管理理論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
4.現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30年代~60年代)
5.當代最新管理理論階段
(20世紀60年代以來)
Ⅶ 如何理解管理理論發展的主要演變
一般教科書會講有三個階段:
1、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內段。這一容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2、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科學管理鼻祖泰勒。
3、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Ⅷ 管理理論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
一般來說,管理學形成之前可分成兩個階段: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階段(內從有了人類集體勞容動開始到18世紀)和管理理論產生的萌芽階段(從18世紀到19世紀末)。管理學形成後又分為三個階段:古典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行為科學學派出現前)、現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主要指行為科學學派及管理理論叢林階段)和當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
Ⅸ 管理學發展階段的劃分
1、工廠管理--古典管理階段
工廠管理理論基於科學管理, 以生產管理為主, 旨在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科學管理以經濟人為對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則, 強調工廠應該以制度管理來代替傳統的經驗管理, 而工人則應當以科學的方法取代過去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方式。
2、組織管理--當代管理階段
梅奧的霍桑實驗可以說是管理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梅奧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認為, 對金錢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滿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諧、歸屬 。
3、組織間管理--現代管理階段
在組織管理理論日趨成熟之時, 學者們注意到: 雖然管理學已經建立在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之上, 但員工卻被局限在單個組織中, 並被作為組織人來看待。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已成為知識的載體, 知識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知識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問題。
(9)管理理論發展的歷史階段擴展閱讀:
從管理的二重性出發,著重從三個方面研究管理學:
1、從生產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組織中的人、財、物,使各要素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研究如何根據組織目標的要求和社會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種資源,以求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問題。
2、從生產關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確處理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以及各種管理體制等問題;研究如何激勵組織內成員,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實現組織目標而服務。
3、從上層建築方面:研究如何使組織內部環境與其外部環境相適應的問題;研究如何使組織的規章制度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等上層建築保持一致的問題,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