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
時代來背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在源王明的「左傾」錯誤指導下失敗,被迫長征。
歷史意義:完成了戰略轉移,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宣傳了黨的宗旨,發揚了革命集體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㈡ 長征歷史背景
由於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被迫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共8.6萬人,分別自瑞金、鄠都地區出發,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
紅軍的最初計劃是從南線突破粵軍的封鎖,到達湘西會合紅二、六軍團。由於當時臨時中央的領導者,在指揮中央紅軍實行戰略轉移和突圍的時候,犯了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紅軍雖然英勇作戰,連續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但是自己也損失慘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時,紅軍和中央機關人員由出發時的8萬餘人已經銳減至3萬餘人。而且這時國民黨已判斷紅軍將沿湘桂邊境北上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戰略意圖,調集重兵,企圖把中央紅軍一網打盡。在這革命的危急關頭,在毛澤東等人的力爭下,中央紅軍改變了原先的戰略計劃,決定爭取主動,向敵人防禦薄弱的貴州前進。12月,紅軍在佔領通道城後,立即進入貴州東部,一舉攻克黎平,強渡烏江,把國民黨的追剿軍甩在烏江以東和以南地區,於1月7日佔領黔北重鎮遵義城。
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之後,紅軍像重新獲得了新的生命,他們重整旗鼓,振奮精神,在中央軍委的指揮下,展開了機動靈活的運動戰。他們轉戰貴州、四川、雲南邊界地區,四渡赤水,迂迴曲折穿插於敵人重兵之間,殲滅大量敵人。隨後,南渡烏江,佯攻貴陽,分兵黔東,誘出滇軍來援。這時,紅軍出其不意地向雲南疾進,在昆明附近虛晃一槍,隨即於5月初搶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紅軍擺脫了優勢敵軍的追堵攔截,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計劃,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之後,由於執行了正確的民族政策,紅軍得到彝族人民的支援,順利通過大涼山地區。1935年5月下旬,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終年積雪、人跡罕至的夾金山,在6月14日與先期到達懋功的紅軍第四軍會師。
兩軍會師後,擺在黨和紅軍面前的首要任務是正確制定統一的紅軍發展的戰略方針。6月26日召開兩河口會議。會議決定,紅軍應集中主力向北進攻,以創造川陝甘蘇區。7月上旬,紅軍連續翻越夢筆山、打鼓山等大雪山,到達四川松潘地區的毛兒蓋。8月上旬,中央決定紅一、四方面軍混合編隊,組成左、右路軍經草地北上。8月下旬,中共中央隨右路軍跨過草地,先後抵達阿壩和巴西地區。9月,在中央的一再催促下,張國燾才率領左路軍抵達阿壩地區。之後,他拒絕執行中央北上方針,並要挾中央和右路軍南下,甚至企圖危害中央。中央發覺後,為貫徹北上方針,避免紅軍內部可能發生的沖突,決定率右路軍中的紅一、三軍和軍委縱隊迅速轉移,脫離險境,單獨北上,並攻佔天險臘子口。10月間,張國燾在卓木碉另立偽中央後,率領紅四方面軍南下,分裂黨和紅軍。黨中央和毛澤東等同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進行了嚴肅的斗爭,決定以陝北作為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於10月19日抵達陝甘根據地的吳起鎮。紅四方面軍南下後,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圍攻襲擊,被迫退往西康的甘孜一帶,並於1936年7月2日,在此與紅二、六軍團會師。在朱德、賀龍、劉伯承的斗爭和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的要求下,張國燾被迫取消偽中央,同意與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於會師後改稱紅二方面軍)繼續北上。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同紅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至此,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紅軍長征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長征是在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和反對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在遵義會議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確領導下取得勝利的。它充分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這種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她所領導的紅軍發展壯大的巨大精神力量,並給了全國人民以巨大的影響。中國工農紅軍的三大主力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先後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進行了戰略大轉移。長征勝利地跨越了12個省、總行程達2.5萬里以上。雖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據地,損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鍛煉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骨幹,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正當抗日戰爭的烽火即將在全國熊熊燃燒起來的時候,這三支主力紅軍為擔負起中國革命的新任務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神聖職責而在西北會師,這無疑是一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正如毛澤東同志所宣稱的那樣,「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它預示著中國革命新的局面的開始。長徵用鐵的事實表明,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具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無比堅強的生命力,她們是國內外任何反動勢力所不可戰勝的。
㈢ 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及歷史意義是什麼
背景:
1.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又名華夫,原名奧托·布勞恩,德國共產黨黨員),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2. 1934年4月,中央紅軍(1月,由紅一方面軍改稱)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
3. 中革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意義:
1. 長征是歷史的新記錄,是世界上空前未有的。中國紅軍在長征途中,擊潰敵人的多次圍追堵截,戰勝人間稀有的艱難困苦,開辟了中國人民前進的道路。
2. 一口吃掉。紅軍在毛澤東領導下,四渡赤水,佯攻貴陽,威逼昆明,擊潰國民黨軍許多追殲部隊。接著,又向北勝利前進。在長征中紅軍共擊潰國民黨軍410個團和無數土匪、地主武裝,佔領五六十個城市,一路浩浩盪盪,所向無敵,是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圍追堵截遭到破產。這充分證明了紅軍是英雄好漢,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3. 長征是宣傳隊,它在中國廣大地區內宣告:紅軍的道路就是人民解放的道路。紅軍不但是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而且又是一支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宣傳隊。紅軍在長征途中隨時向群眾宣傳抗日道理和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尤其是紅軍進入大別山彝族少數民族地區時由於歷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閡,以及反動派的造謠欺騙,曾受到彝族三個家族的襲擊,致使紅軍長征一度受阻。
4. 紅軍便向他們宣傳、解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劉伯承還與彝族首領結拜兄弟盟友。此後,紅軍不但安然通過,而且在沿途得到彝族人民的幫助,有些彝族人民還參加了紅軍。紅軍的宣傳,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覺悟,使各族人民深切認識到紅軍是人民解放者,認識到只有跟著共產黨走,才能獲得真的的解放。
㈣ 中國紅軍長征的背景及原因
背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革命經歷了一段馬鞍型的過程:從土地革命的興起到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又從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這一段歷史讓我們刻骨銘心。
長征實際上成了中國革命的熔爐,它鍛造了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打垮蔣介石、奪取全中國的整整一代的人和他們兄弟般的革命情誼。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它所表現的英雄主義精神激勵著我們偉大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
20世紀30年代,烏雲籠罩著中華大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蔣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下,相繼對中央蘇區發動了四次軍事圍剿,均遭到慘重失敗。為徹底消滅中國工農紅軍,蔣介石又親自部署了第五次圍剿,到1934年4月,中央蘇區的北大門廣昌成了蔣介石的進攻重鎮。在「左」傾冒險主義者博古和李德的指揮下,不顧朱德、毛澤東等同志的反對,以集中對集中,以堡壘對堡壘,廣昌保衛戰死傷紅軍過萬人。1934年4月28日,廣昌陷落於蔣介石之手,中央蘇區的北大門被打破。其它軍事要塞也相繼失守。
中央蘇區逐漸縮小,這時中央根據地的人力、物力十分匱乏,紅軍已經失去了在根據地打破敵人「圍剿」的可能。1934年9月下旬,蔣介石的軍隊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總攻擊,紅軍完全陷於被動。至此,第五次反「圍剿」宣告失敗!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紅軍開始了戰略大轉移——長征。1934年10月,大隊紅軍的一、三、五、八、九軍團連同後方機關人員約8萬人,從江西的瑞金、於都和福建的長汀、寧化出發,向西突圍,去於紅二、六軍團會合……
原因:第5次反圍剿失敗,損失慘重,為了保存革命果實,被迫長途轉移
㈤ 你知道紅軍長征的背景嗎長征勝利有什麼意義
長征是指中國共產黨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1934年10月至年10月,中央蘇區的紅軍(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會合後組成)和紅四方面軍,主要是指紅一方面軍和黨中央從中央蘇區向陝甘撤退和轉移的歷史事件,因為路程有兩萬五千里,又稱為二萬五千里長征。
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大陸稱之為長征;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早期歷史教科書稱之為流竄,但近年的課本已使用二萬五千里「長征」。
背景
1934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人攻打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秦邦憲決定採納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民兵,在搶先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標志著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戰斗的失敗。
意義: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㈥ 長征的背景
紅軍長征是在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危機、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情況下發生的。
1932年,日軍向上海發動進攻,製造了「一二八」事變,進一步加快侵華步伐。1933年春,日軍相繼攻佔山海關、熱河,並侵佔長城以北沿線部分地區,鋒芒直指平津。日軍加緊侵華,中華民族的危機日益嚴重。團結禦侮、抗日救亡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政治主題和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
但蔣介石卻逆歷史潮流而動,頑固以「攘外必先安內」作為處理內外關系的基本國策,一再對日妥協,不斷調集重兵「圍剿」蘇區和紅軍。同時在黨內取得統治地位的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者,卻在革命的生死關頭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使黨和紅軍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
王明「左」傾錯誤推行的惡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蘇區的第四次反「圍剿」和中央蘇區、湘贛、湘鄂贛、閩浙贛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相繼失敗,紅軍遭受慘重損失,部隊的建設受到嚴重破壞,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中央蘇區反「圍剿」的失敗,改變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大格局,影響了其他蘇區,使長征由局部演變為全局性的戰略轉移。兩大危機,考驗著瀕臨絕境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以謀生存、圖發展為主旨的長征隨之在中華大地上展開。
(6)長征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擴展閱讀:
中央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如滾滾鐵流,縱橫十餘省,爬雪山、過草地,戰強敵、跨激流、翻雪山、過草地,歷盡千辛萬苦,歷時兩年,走完了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
突破了人類的生存極限,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一路也播下了紅色的種子。紅軍長征,成為震古爍今的不朽傳奇。
可以說,長征讓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讓黨和革命的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沒有長征的勝利,就沒有中國革命的成功,也就沒有民族的獨立解放,以及今天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中國和十幾億人民的幸福生活。
長征是一部豪情萬丈的中國革命壯麗史詩,是一座巍然屹立的中華民族精神豐碑,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堅強不屈的理想信念、思想靈魂和不變的初心。
㈦ 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及歷史意義
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
一、紅軍長征是在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危機、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情況下發生的。
1、「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日軍加緊侵華,中華民族的危機日益嚴重。團結禦侮、抗日救亡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政治主題和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
2、蔣介石卻逆歷史潮流而動,頑固以「攘外必先安內」作為處理內外關系的基本國策,一再對日妥協,不斷調集重兵「圍剿」蘇區和紅軍。
3、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大旗,不斷發表宣言,強烈譴責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對日宣戰,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日;提出在立即停止進攻蘇區、保證民眾的民主權利和武裝民眾等三項條件下,紅軍准備與任何部隊簽訂停戰協定,共同抗日。
二、然而,在黨內取得統治地位的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者,卻在革命的生死關頭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使黨和紅軍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
1、他們無視敵強我弱的客觀現實,反對紅軍行之有效的「誘敵深入」方針,主張實行先發制人的進攻戰略。在這種進攻戰略下,他們反對必要的游擊戰和運動戰,「要求陣地戰和單純依靠主力軍隊的所謂『正規』戰」等等。
2、王明「左」傾錯誤推行的惡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蘇區的第四次反「圍剿」和中央蘇區、湘贛、湘鄂贛、閩浙贛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相繼失敗,紅軍遭受慘重損失,部隊的建設受到嚴重破壞,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3、中央蘇區反「圍剿」的失敗,改變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大格局,影響了其他蘇區,使長征由局部演變為全局性的戰略轉移。
兩大危機,考驗著瀕臨絕境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以謀生存、圖發展為主旨的長征隨之在中華大地上展開。
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
長征的勝利,極大地影響和推動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
一、進行軍事上的戰略大轉移,實現開辟中國革命新局面的歷史性轉折
弱小的紅軍只能向經濟、交通都比較落後,國民黨統治也相對薄弱的中國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轉移。這樣,紅軍的戰略轉移便發展為萬里長征。各部紅軍轉移的走向基本一致,形成了途中各部的會師,並由局部會師發展為三大主力會師,終於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勝利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於西北。
紅軍長征雖然付出了巨大犧牲,但避免了黨和紅軍覆亡的危險,保存了革命的火種,擴大了黨的影響,鍛煉了黨的隊伍,使黨和紅軍由重壓下的戰略退卻成功轉變為開辟中國革命新局面的偉大進軍,推動實現了中國革命由低谷向高潮、由被動向主動的歷史轉折。
沒有紅軍長征的勝利,就不會有人民軍隊後來的發展壯大,也不會有中國革命的重新興起和最終勝利,更不會有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長征,無可置疑成為中國革命的一個重大歷史轉折點。
二、形成中國革命成熟堅強的第一代領導核心,邁出走適合中國國情革命道路的決定性一步
長征初期,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仍為「左」傾教條主義所統治,實行退卻中的逃跑主義,從而導致湘江戰役的失利,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而「左」傾錯誤領導人卻不顧嚴峻形勢,仍然堅持進軍湘西。
危急時刻,毛澤東同志建議紅軍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以避開敵人伏擊。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等中央多數同志支持採納了毛澤東同志的建議。隨後,紅軍出其不意進軍貴州,取得節節勝利,把國民黨的幾十萬大軍甩在後面,爭取了主動。
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的統治,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從而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第一次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重大問題的重要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紅軍長征的歷史功績,不僅僅在於實現了戰略轉移、建立了新的根據地,更重要的是,經過長征的艱苦探索,中國共產黨形成了自己堅強成熟的領導核心。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在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領導下,邁出走適合中國國情革命道路的決定性一步,為最終取得中國革命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奠定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堅實基礎
長征是在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任務的情況下發生的。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我國東北後,又把其侵略魔爪伸向了華北地區。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迅速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西北勝利會師,完成了參加抗戰的戰略集結。全面抗戰爆發後,在黨的領導下,作為紅軍繼承者的八路軍、新四軍迅速奔赴抗日前線,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
紅軍長征,把軍事上的戰略轉移與政治上的戰略轉變緊密聯系在一起,把長征前進的大方向與建立抗日的前沿陣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壯大人民革命力量,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開辟了光明前景。
四、鑄就彪炳千秋的長征精神,樹立永恆的人類精神豐碑
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人間奇跡,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長征精神,生動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風范,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充分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長征精神突破了時代和國度的界限,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
(7)長征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擴展閱讀:
毛澤東在報告中,對紅軍長征的意義做了高度評價。他滿懷激情地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
不因此一舉,那麼廣大的民眾怎麼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
㈧ 長征精神的背景和意義
背景
1934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人攻打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版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權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秦邦憲決定採納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民兵,在搶先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標志著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戰斗的失敗。
意義
長征精神是不畏艱難,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弘揚長征精神有利於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精神動力,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展,可以使人們正確認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有
利於發揚艱苦奮斗和艱苦創業精神,鼓舞廣大人民為實現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
㈨ 紅軍長征的背景
1933年9月,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1934年4月,中央紅軍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
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9)長征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擴展閱讀
長征的起因就是中央根據地在先後打敗國民黨4次反圍剿斗爭後,第五次失敗,為了保住革命火種,保存實力,被迫撤退,開始長征。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長征中關鍵轉折點是毛澤東提出向國民黨部隊實力較弱的貴州轉移,隨後大事件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三人軍事小組,扭轉了國際共產主義的教條軍事指揮,把長徵引向了勝利的方向。
還有著名的四渡赤水,為了擺脫消滅國民黨的主力部隊,被列為世界經典軍事教科書的四渡赤水的勝利,使得中央紅軍主力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主力軍隊的圍追堵截,奠定了長征勝利的基礎。
紅軍在遵義進行整修,傷員較多,當地老百姓熱心擁軍,在董公寺,老百姓拿出董酒為戰士消炎,療傷,活血化瘀。因為董酒為高度純糧固態釀造的白酒,百草入曲具有一定的葯酒特性,效果奇佳,深為紅軍戰士認可。
㈩ 長征的歷史背景和意義
一、歷史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1934年4月,中央紅軍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
中革軍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
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保存了力量約3萬人。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長征,轉戰14個省,沖破國民黨軍數十萬兵力的圍追堵截,翻越終年積雪的崇山峻嶺,通過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終於完成了戰略轉移的艱巨任務。至此,長征勝利結束。
二、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它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當年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之後,毛澤東同志曾就長征作過如此精闢的總結「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而告終。」
(10)長征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擴展閱讀
長征原因:
原因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是紅軍長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敵人實力強大,二是我黨犯了錯誤。1933年9月,蔣介石集中50萬大軍,對中央蘇區發起第五次「圍剿」。隨著戰局的發展,國民黨軍隊逐步佔領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大部分地區。
這個時期,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我們黨內占據了統治地位。他脫離中國革命實際,否認敵強我弱的基本形勢,要求紅軍採取積極進攻的路線,使紅軍在戰略上完全陷入被動。
蔣介石集全國的財力和軍力於一身,而中央紅軍只有不到10萬人,加上蘇區財力物力有限,劣勢顯而易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面臨失敗,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
原因二:考慮重開革命新局面,中共中央主動進行戰略轉移
在粉碎敵人「圍剿」已經沒有可能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戰略轉移的設想,並報告了共產國際。由於中共中央執行了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使得中央紅軍在國民黨「圍剿」下處境十分艱難。
於是,中共中央率中央紅軍主動撤離中央蘇區,前往湘西與賀龍的紅二軍團會師,重建革命根據地,重開革命新局面。
原因三:原來相對穩定的戰略格局被打破,局部長征最終演變成整個主力紅軍的長征
中央紅軍撤出中央蘇區,使其他各地紅軍受到國民黨軍越來越大的壓力,川陝革命根據地首當其沖。
另外,紅二、六軍團(紅二方面軍)長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敵情嚴重,創建和保存革命根據地十分困難;紅二十五軍轉移也是由於國民黨軍加強了對鄂豫皖地區的「清剿」。
堅持當地革命斗爭已十分困難。因此,各地紅軍相繼長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打破了相對穩定的戰略格局。
原因四:抗日救亡的時代背景成為直接影響長征決策、進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華北事變」則是日本即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前奏。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
中國共產黨人絕不會坐視中華民族的淪亡,紅軍雖然身處逆境,但仍然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線。
在長征開始前和開始後,中共中央先後組織了兩支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即把軍事上的戰略轉移和政治上的戰略轉變密切聯系起來,把紅軍前進的大方向與建立抗日的前進陣地聯系起來。抗日救亡,是一個已經存在的,對紅軍長征必然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
因此,長征,由一場慘痛的失敗開始,卻醞釀著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偉大的轉折;一次不得不走的艱難行程,卻最終開創了中國革命的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