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平江縣長壽街歷史
平江長壽街的長壽經
湘鄂贛邊塞重鎮平江長壽街以長壽老人多而得名,傳說年壽最高的有180歲,很少患上「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
幾十年來,平江的長壽現象吸引諸多中外科學家對此地進行實地考察,認為這個長壽現象與當地的陽光、空氣、地磁、風景等因素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其中「茶油」的作用備受關注。今年已112歲高齡老壽星劉奶奶,面色還很紅潤,精神飽滿,雖然滿頭白發,但眼睛還可以看物,口齒清楚,步伐穩健。她長壽的經驗有三:一是居住的自然環境特好,她家就住在大山中,房屋周圍都是綠色的樹林;二是經常運動,心情開朗;三是飲食清淡、健康,多吃紅薯和自己種的蔬菜,烹調菜餚的時候所用油脂也是當地特產的茶油。其油茶果采自常綠幽深、生態環境極佳的大山深處,無任何農葯、化肥污染,盡吸天然養分,日月精華。油茶果從開花、授粉到果子成熟需整整一年,歷經秋、冬、春、夏四季之雨露,民間有「抱子懷胎」之佳稱,堪稱人間奇果。茶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達80%,超過了橄欖油,被美國人類營養研究委員會主席西莫普勒斯博士稱為「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好的食用油」。經常食用這種特殊的油脂,可預防高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膽固醇、清除體內脂質超氧化物,成為平江人名副其實的「長壽油」。
油茶是平江的特色資源,種植歷史悠久,在明清時期,就成為平江的四大特產之一。油茶是一種亞熱帶樹種,受自然、地域條件限制較強。平江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區,屬山地丘陵地貌,山林面積佔40%,山地坡度緩和,土地肥沃,土壤酸鹼度適合油茶生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平江人栽種油茶的傳統,民國三十一年《平江經濟概況》就有記載「平江茶油3萬擔」。現在平江是全國34個重點產油縣之一,全縣共有油茶麵積80多萬畝,素有「油海」之稱。
茶油是一種純天然植物油,與世界上其它優質植物油(橄欖油、核桃油)相比,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質量更佳。在我國,茶油是傳統食用油之一,具有耐高溫、易貯藏、口感好等特點。茶油對冠心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還有很好預防作用,被稱為「保健油」。近年來,平江縣林業局針對原有油茶林大面積老化,產量低的現狀,引進油茶新品種,並研製出「德字一號」油茶新品種。「德字一號」油茶品種畝產高達50公斤,各項指標大大超過國家油茶良種選擇標准,被推廣到全國43個縣(市)。平江縣林業局還建立了苗木繁育基地,大批量生產良種苗木,累計生產苗木28.2萬畝,被國家林業局指定為全國唯一的一個油茶標准化示範縣。
為了更好利用豐富的油茶資源,地處平江的湖南山潤油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生產出山潤牌100%中老年養生專用油茶籽油、孕嬰專用油茶籽油、福利禮品專用油茶籽油等20多個產品。山潤牌茶油質量至純至真,烹調時無油煙、膠質,又因其來自大山深處,為純天然綠色食品,備受消費者青睞。2002年3月「山潤」牌系列茶籽油獲「中國名優經濟林產品」稱號、2003年11月榮獲中國湖南第五屆(國際)農博會金獎、2004年7月通過中國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論證、2006年7月榮獲湖南省著名商標稱號、2006年9月被認定為岳陽市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
Ⅱ 無錫車牌誤入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外地車限行是電子抓拍還是交警執勤怎麼處罰謝謝
現在電動車是不是都要上牌呢?如果是被警察交警抓到的話,你不行的話,按看交警怎麼處理?
Ⅲ 平江路歷史街區點評
平江路位於蘇州古城東北,西起臨頓路,東至護城河,北到白塔版東路,南抵干將路,佔地約權116公頃。平江路歷史街區以平江路為軸線,東西兩側依次排列懸橋巷、大儒巷、衛道觀前、中張家巷、大新橋巷等小巷,街區格局和800多年前《平江圖》上所刻「雙棋盤」格局基本一致,堪稱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
Ⅳ 平江歷史街區怎麼樣
蘇州的歷史街道,蠻有味道,來蘇州的前一天恰好在某旅遊網看到有推薦,我們是打車版去的,離開時候坐的權地鐵,交通方便的。古鎮去的多了,越來越分不清,都慢慢商業化的越來越嚴重。平江路每個小巷口都有賣蘇州小吃的,桂花紅豆圓子,鹵鳳爪…也有一些其他的小玩意,其實很多地方都有賣~路上很多都基本是遊客,有時還會和遇到的其他吃貨驢友交流心得,哈哈
Ⅳ 蘇州平江歷史街區門票免費嗎
答:平江歷史街區目前是免費的。平江歷史街區位於蘇州古城東北隅,是蘇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歷史街區,堪稱蘇州古城的縮影。今天的平江歷史街區仍然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雙棋盤格局以及「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獨特風貌,並積淀了極為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耦園」1處(亞太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崑曲展示區「中國崑曲博物館」1處、省市級文物古跡100多處,城牆、河道、橋梁、街巷、民居、園林、會館、寺觀、古井、古樹、牌坊等100多處古代城市景觀風貌基本保持原樣。 平江歷史街區[1]位於蘇州古城東北隅,東起外城河、西臨臨頓路,南起干將路、北至白塔東路,面積約116.5公頃。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蘇州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至今保持著路河並行的雙棋盤城市格局,保留著小橋、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積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聚集了極為豐富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內有世界文化遺產1座—藕園,文化保護單位9處,控保建築43處,以及為數眾多的古建築、古橋、古井、古樹、古牌坊,至今還保留著古城牆遺址。歷史上,許多文人雅士、達官貴人曾生活於此,至今,區域內的居民還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
Ⅵ 蘇州地鐵相門到平江路歷史文化街區
相門站離平江歷史文化街還有兩百米左右吧,地鐵站正西200米,干將路北,是平江路歷史文化街。
Ⅶ 蘇州平江歷史街區進去要買門票嗎
不用門票。除了幾個特別的景點,但門票也不貴的。
平江歷史街區位於蘇州古城東北隅,專是蘇州迄今保存最完整、屬規模最大的歷史街區,堪稱蘇州古城的縮影。今天的平江歷史街區仍然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雙棋盤格局以及「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獨特風貌,並積淀了極為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耦園」1處(亞太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崑曲展示區「中國崑曲博物館」1處、省市級文物古跡100多處,城牆、河道、橋梁、街巷、民居、園林、會館、寺觀、古井、古樹、牌坊等100多處古代城市景觀風貌基本保持原樣。
Ⅷ 平江歷史街區的介紹
平江歷史街區位於蘇州古城東北隅,是蘇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專的歷史街區,堪稱蘇州古屬城的縮影。今天的平江歷史街區仍然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雙棋盤格局以及「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獨特風貌,並積淀了極為豐富的歷史遺存和人文景觀。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耦園」1處(亞太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崑曲展示區「中國崑曲博物館」1處、省市級文物古跡100多處,城牆、河道、橋梁、街巷、民居、園林、會館、寺觀、古井、古樹、牌坊等100多處古代城市景觀風貌基本保持原樣。
Ⅸ 平江路的街巷特色
平江路是一條傍河的小路,北接拙政園,南眺雙塔,全長米,是蘇州一條歷史攸久的經典水巷。早在南宋的蘇州地圖《平江圖 》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幹道。800多年來,不但平江路的河流形態、街道建制與原先基本相仿,而且還分明地保留著「水路並行,河街相鄰」的水鄉格局。平江路算是蘇州保存得最完好的古街了,與觀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靜古樸的生活氣息與咫尺外的鼎沸喧嘩迥然兩個世界。
平江路雖是作為歷史文化街巷進行了保護改造,但主打的卻是修舊如舊的牌。沿街不少老宅實已充作酒吧、會所,只是外表並不張揚,悄悄掩隱在木製門板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並無二致,只有從格外精緻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與同是蘇州老街的山塘街相比,平江路少了份商業氣,保住了市巷舊貌,更大限度地留住了民情風貌。
平江路周遭保留了大批老式民宅,遠望也難得不見高樓鋼筋。河道西面的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紀的老房子,白牆青瓦,木柵花窗,木料多用棕紅或棕黑色,清淡分明。外牆多已斑駁,卻如丹青淡剝。牆面剝落處又攀生出許多的藤蘿蔓草,隨風搖曳,神采靈動。江南的匠人的心思玲瓏,把園林美學發揮到了極致。
日常住宅,幽靜的河道便與粉牆黛瓦的房屋、樓閣、小橋、花木之間彼此借景,宛如一幅長卷畫。偶然一枝柳樹斜斜地倚到河面上,頗有拂波之意。河道窄處兩岸似乎援手可握,寬處可容一船周轉裕如,也不過隔水可呼。
從平江路向南,走幾步便能聽到古琴悠揚,是一琴館,據稱請了吳派傳人來講授琴藝。取道中張家巷,不幾步,又是一種江南絲竹之聲,喜氣熱鬧。循聲向前,是一處評彈博物館,繞過前廳展設,後院即是書場。趕得巧,花上幾塊門票,聽上一段彈詞,看台上人說噱彈唱,也不由人聽得神采飛揚。從書場轉出,再往巷子深處走,又見一處崑曲博物館。崇脊筒瓦,牌匾顯赫,還掛著大紅燈籠,似與一般傳統的建築相似,乍一看也沒覺得什麼稀奇,事實上要走進去才覺得好。庭院里寬暢,石板鋪地,兩邊是廂樓,北為朝南的大廳,南面正中是一個古戲台。
此處博物館的原址大有來頭,正是當年的全晉會館,由清末寓居蘇州的山西商人所建,還不專為生意洽談,彷彿邊喝茶聽戲、邊交流商情才是正經。戲台也要走近看才知分明,天花板上不辭繁復地用藻紋裝飾出窟窿形頂,狀凹如井,頂端置一枚大銅鏡,周圍數百隻淺雕黑色蝙蝠與數百朵金黃色雲頭圓雕相依相繞,色澤鮮麗異常,蝙蝠與祥雲盤旋而上,直送到那銅鏡片上去。藻井的設計卻別有妙用,它彷彿一個共鳴箱,演出時,能使演員發出的聲音向上聚集,聲音頓時變得洪亮圓潤,餘音更能繞梁不絕。余秋雨曾在《抱愧山西》中提及這個「連貝聿銘這樣的國際建築大師都視為奇跡」的「精妙絕倫的戲台」,也要驚嘆「說起來蘇州也算富庶繁華的了,沒想到山西人輕輕鬆鬆來此蓋了一個會館就把風光占盡」。
走平江路,會注意到一個好像條船一樣的房子,叫做「船屋」。上海一個建築院的設計師陪我看他們在平江路的一棟古建築的修復改建工程,我們順著平江路走,建築院的幾個設計師指給我看一棟形式象船的房子,就是路上著名的「船屋」了。這「船屋」坐落在一座有200年歷史的老宅子里。在平江路鈕家巷33號,這座面積 700多平方米、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的庭院深深的老宅,至今還保存著完好的雕花門窗、木質地板。老宅內一幢形狀宛如一艘船的屋子,就是「 船屋」了。由於歷史價值高,蘇州文管會給老宅掛上了編號147號的「控制保護古建築」牌。
漫步在平江路上,你會發現有很多的石橋,從北端的東北街開始至南邊的干將路,總共有17座橋,每一個橋都有著不同的特色,需要慢慢的去感受和發現:苑橋(平江路南端,跨平江河,「傳為闔閭苑囿遊憩之地」見《吳郡圖經續記》)、思婆橋、壽安橋、雪糕橋、積慶橋、青石橋、眾安橋、新橋(與眾安橋成雙橋格局)、朱馬交橋(傳春秋時初建,宋岳飛貼身待衛馬後王橫血濺於此)、通利橋、唐家橋、胡廂使橋(僅有的一座拱式古石橋,傳紀念胡姓廂使官所建)、保吉利橋、慶林橋、奚家橋、潘家橋、華陽橋。
Ⅹ 平江歷史街區的主河道上的橋有什麼特色
在平江歷史街區的主河道上共有18座橋,絕大多數為梁橋,僅胡相思橋為回拱橋。
有些梁答橋原本是拱橋,後來由於需要而改建,大部分已經改成鋼筋混凝土梁式結構。這些橋大部分都保留了原有的名稱,並保存著宋代的墩台結構和武康石構件,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