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尊村歷史文化

尊村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4 12:20:21

Ⅰ 大理三塔有何歷史文化價值

崇聖寺三塔始建於南詔王勸豐祐時期(公元824—859年),崇聖寺三塔風景(29張)先建了大塔「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磚塔,共16層。稍後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都是10級。三塔渾然一體,氣勢雄偉,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揚的可以成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為「澤國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編》中記載:「世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為此鎮之。」相傳古時修建三塔,採用墊一層土修一層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後,才將土逐層挖去,讓塔顯現出來,故有「堆土建塔」與「挖土現塔」之說。建塔時所搭的橋,高如山丘,長達10餘里。修塔時運力不足,還用山羊來馱磚,如今大理的銀橋村,古時稱為「塔橋村」。古藉記載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萬,耗四萬余金,歷時八年建成」。
修建三塔後,又建了規模弘大的崇聖寺。經歷代的擴建,到宋代「大理國」時期達到鼎盛巔峰。據《南詔野史》記載:崇聖寺「基方七里,周三百餘畝,為屋八百九十間,佛一萬一千四百尊,用銅四萬五百五十斛」;有「三閣、七樓、九殿、百廈」之規模。
南詔國時 崇聖寺三塔期的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驃國(今緬甸)國王雍羌和王子舒難陀,在南詔王異牟尋的陪同下到三塔崇聖寺祈拜敬香,因而崇聖寺三塔成為東南亞、南亞崇尚的「佛都」。到了大理國時期,大理國第一代國王段思平酷愛佛教,《南詔野史》說段思平「好佛,歲歲建寺,鑄佛萬尊」。公元1056年,星邏(今泰國)國王耶多曾兩次到崇聖寺迎佛牙,大理國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贈。由於大力倡導,大理佛教非常盛行。大理國二十二代國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聖寺當和尚,他們分別是:第二代王段思英、第八代王段素隆、第九代王段素貞、第十一代王段思廉、第十三代王段壽輝、第十四代王段正明、第十五代王段正淳(也是《天龍八部》中段譽之父)、第十六代王段和譽(也是《天龍八部》中段譽)、第十七代王段正興。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即位一年就到崇聖寺出家。這些國王固然也酷愛佛教,但主要是在爭奪王位的斗爭失敗後的一種出路,因而史書上有「遜位為僧」、「避位為僧」的記載。明代傳抄的大理國時期的佛教經典《大灌頂儀式卷》,就記載了國王舉行灌頂儀式的復雜場面,這么多國王出家,在世界佛教史上是獨有的奇特現象。因而,吸引了內地香客和東南亞、南亞香客到崇聖寺「朝聖」,崇聖寺成了東南亞、南亞推崇的「皇家國寺」。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中載:「是寺在(蒼山)第十峰下,唐開元中建,名崇聖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參天,其西由山門而入,有鍾樓與三塔對勢,極雄偉。樓中有鍾。極大,徑可丈余而厚及尺,為蒙氏(南詔)時鑄,其聲聞可八十里。其後為正殿,殿後羅列諸碑……其後為雨銅觀音,乃立像,鑄銅而成者,高三丈余……自後歷級上,為凈土庵等。」明代崇聖寺以五大重器著稱於世:三塔、南詔建極大鍾、雨銅觀音像、元代高僧圓護手書的「佛都」匾、明代三聖金像。香火更旺,裴聲於南亞、東南亞。編輯本段建築結構

Ⅱ 團山鎮的歷史文化


團山鎮地處古襄陽城之北,有著2800多年的歷史和極為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原文化和荊楚文化匯合發源之地。悠久的歷史為團山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有古鄧城遺址、還有關羽與曹將龐德大戰之地鏖戰崗和三國蜀將關羽練馬習武之地後官田等。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也留下了曼吾離、范宗尹、董曦轡、等一代又一代歷史名人的腳印。 1972年以來,省、地、縣考古工作者在鄧城、蔡坡、陸寨、黃家、余崗村一帶發掘了近400餘座古墓及大批文物,其中有石器、漆、木、陶、銅、玉等禮器裝飾品及大批兵器共達數千餘件。較著名的文物有石器、蔡侯鼎、鄧公鼎、吳王夫差劍、徐王義楚元子劍等等。如1973年,湖北省考古專家在陸寨北0.5公里處發現並採集了舊石器時代打制的石核、石片、石尖狀器件3件,現陳列於湖北省博物館,經中國科學院考古所鑒定,約為10萬年前器物。
1976年在蔡坡M12號大型古墓中出土的吳王夫差劍,劍為青銅,長27厘米,上有銘文10字:「攻王夫差、自作其幾用。」後將銘文拓片寄送郭沫若,請予解釋。郭於6月29日復信如下:「五月十四日信閱悉,因病遲復,乞諒。」劍銘文,釋如下:「『攻』即吳,古器名或作功銘,或作功魚,吳之古稱。攻王夫差,即吳王夫差。『其幾用』一般多作『其元用』,但此銘確是『幾』字,或系鑄損,吳王夫差劍出於襄陽,蓋吳滅於越,越又滅於楚,故。」此墓群與春秋鄧國有直接關系,為研究古鄧國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1976年秋,在張袁出土了一座東漢綠釉陶樓,樓為重檐式兩層,通高47厘米,現存於襄陽市博物館。
1977-2007年間,團山鎮境內出土文物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2005年以來,在鄧城附近連續發現了西周時期的灰坑、文化層、墓葬品,其古墓就有300餘座,各類文物2000餘件,這些發掘和發現更是把襄陽建城史的相對年代推定在西周中期,距今約2900年或略早。為襄陽在整個中原文化發展史上的突出地位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據。 寧國寺遺址:位於團山鎮古鄧城內西北隅,尚存有雍正九年(1731)年重新修建的寧國寺大殿。寧國寺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這始終是個迷,但從古廟牆基上的各種漢代古磚來推斷,寧國寺在鄧城最起碼存在了一千年以上,清雍正年間曾重修,寺內曾有鐵佛一尊,香火盛極,住僧百餘人,齋房10餘間,佔地50多畝。80年的時候這里仍存有一座大殿和三間偏殿,但由於缺少相應的保護,幾千年的風雨終於使古鄧城倖存的最後一個見證者---寧國寺,在一個沒人知道的風雨之夜倒塌了. 卞營遺址
卞營遺址距古鄧城遺址僅500米。考古人員在卞營遺址內發現了一批東周時期的水井。在300平方米的發掘探方內,考古人員共發現8座古井。古井如此集中分布的情況在襄陽市考古發現中尚無前例。這批古井均為圓形豎井。井口大小不等,最大的直徑1.8米,最小的直徑僅為0.86米,深度均為7米以內。從井內出土了一批東周時期的陶罐、豆、甑、汲水瓶等器具。據鄧城村民講,古鄧城內曾有72口井,說明當時的社會繁榮、人口稠密。這些水井的存在,說明當時手工作坊相當多。 鏖戰崗:鏖戰崗位於團山鎮西北四公里處,漢建安24年(公元219年),關羽與龐德在此激戰,今仍有擂鼓台遺址。
官田:位於團山西三公里處,是三國蜀將關羽練馬習武之地,人們稱之為關田,後來又演變成官田。因附近有三個村,故又有前官田、中官田、後官田之分。回頭庄:回頭庄位於團山鎮西一公里處(現為團山鎮蔡庄村七組),是三國時期水戰龐德一戰時,蜀國大將關羽從關田順官以南的遛馬道遛馬,每次行至一個小村莊時便轉回去。由於人們對關羽的崇敬,為了記住關羽曾到過的村莊,便把這個小村莊的名稱改稱為「回頭」。
水淹七軍:團山鎮是關羽大戰龐德、水淹七軍、生擒於禁和曹仁死拒關羽的主戰場。這里的關公遺跡最為集中。當年在這里展開了野戰、馬戰、步戰、水戰、陣地戰、地道戰、塹壕戰、心理戰、間諜戰、氣象戰等多種戰斗形式,著名的「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鄧城遺址是西周時期鄧國都城,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襄陽市樊城西北六公里處,現在團山鎮鄧城村轄區內。其東北接卞營,東南連周崗,靠鄧城大道,面積約0.64平方公里。據文獻史料記載,西周時期,鄧國已是周天子的「南土」和重要據點,也是具有一定影響力、有較高政治、經濟和文化水平的南方諸侯之國。至戰國,鄧城一直是楚境內較著名的城鎮和一級行政區。而襄陽具有的2800年的歷史也就是源於古鄧城,從西周時期的鄧國開始算起的。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鄧國為楚所滅。據《舊唐書.地理志》「鄧城,漢,鄧縣,屬南陽郡,古鄧城也。唐初稱安養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安養縣為臨漢縣。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改臨漢縣為鄧城縣。」直到南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撤並入襄陽縣。鄧城是南陽盆地南端保存較完整的一個古代都城和延續時間較長的縣級治所,是襄陽市建城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它呈方形,系夯土所築,城垣周長3233米,面積約0.64平方公里。原城牆四周牆基輪廓清晰,城外有寬30餘米的護城河環繞。雖歲月已久,但舊跡仍依稀可尋。城址內外文物古跡豐富,秦磚漢瓦時有發現,在城內的田間地頭目前仍散布著大量春秋至漢代器物殘片,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展示觀賞價值。
1981年,古鄧城遺址被湖北省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Ⅲ 鎮雄的歷史文化

彝苗族傳統文化保持區
鎮雄主要有安爾鄉小米多村、林口鄉木黑村、坡頭鄉亳都村。
民間文化傳承人
①民間舞蹈代表人物:楊洪清。②民族民間工藝代表人物:吉學平。③民間風俗禮儀傳承代表人物:陸金華。
民族語言文字
主要少數民族有苗族、彝族、白族等。現彝族仍有文字,少數人可講彝族語言。苗族普在小范圍內使用過滇東北老苗文,解放後重新創作了新苗文,但沒有普遍推廣,在農村地區基本沒有人懂。苗族語言使用頻率也在逐步減少,在苗寨或群體內部仍有苗語交流,但年輕一代多數用漢語。
民族民間口傳文學
鎮雄民間沒有專門的神話史詩,僅有一些盤古開天地、伏羲兄妹繁衍人類、女媧補天等散見於一些民間歌謠中,地方傳說主要有「雞鳴三省」的傳說。苗族現有少數人知道其祖先神話及英雄人物的傳說,地方諺語及歇後語相當有特色,數目很多。《鎮雄縣志》已部份收錄。
民族民間音樂
鎮雄民間山歌主要即興創作為多,在以前農村地區普遍流行,內容涉及愛情、警世、喻世、調笑、嘲諷、日常生活等,勞動歌主要有盤歌、打鼓草、蓮花落等,唱腔不一。小調有勸賭歌、祝英台、賭錢歌、壯丁歌、荷包歌、長年歌、十月逢美去交情、煙袋歌等。習俗歌有酒令、喪葬樂有散花詞。現民間山歌、勞動歌,收集在《鎮雄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中。小調、喪葬,仍常見於民間喜慶、喪葬活動。
民族民間舞蹈
鎮雄民族民間舞蹈常在於苗族、彝族、漢族喪葬習俗中,諸如苗族跳壇、漢族拜懺等。另外在節慶期間有苗族蘆笙舞、漢族舞獅、舞龍、蓮花舞,彝族蘆笙舞等。
民間美術
鎮雄縣民間舞蹈
民族民間美術方面主要有門神、甲馬紙、春貼子,漢族用於祭祀、喪葬的「案子」,民間土漆漆刷的傢具、圖飾、木雕、泥塑的神像,以及儺戲表演的面具等。
民族民間建築
鎮雄民族民間建築中,多採用庭院式木結構,輔助碉樓式土木結構。在現存建築中有代表性的有彝族的大灣鎮隴家房子。隴家老房子(現中共鎮雄縣委辦公家)。
民間戲劇
在鎮雄潑機、羅坎仍保存有地方特色濃郁的花燈、蓮槍、牛燈、耍獅子、龍燈等劇目,現逢年過節都會搞一系列活動。我縣大部分地區還流行端公戲(儺戲),有過許多壇門、現僅有極少數傳承人,在興建寺廟廟會時偶爾還有表演。
民間曲藝
鎮雄民族民間曲藝主要有唱書,內容多涉及民間傳說、勸戒,歌頌歷史人物等,諸如《大孝節》、《祝英台》,每逢辦喜事等這種人員眾多的場合,就會有唱書先生通宵達旦地唱。
民間傳統工藝
鎮雄傳統工藝有編織工藝,諸如草編蓑衣、草鞋、竹編的種種日常生活生產用具等。陶瓷工藝有土製壇、罐、砂鍋。木作工藝有雕花、藻井。釀造工藝方面有土製白酒和榨菜油。還有苗族傳統蠟染、紡線、織布、挑花、刺綉,部分苗寨織布機及其他用具齊全。苗族服飾崇尚大紅大紫、花色繁多,頭飾、胸飾復雜,服裝袖、肩、胸、腰帶、裙邊等都有挑花、刺綉。彩扎工藝在民間有屈指可數的老藝人掌握,可以扎龍、獅、牛等。現今在喪葬習俗中流行喪罩、幡傘、錢龍等。
民間傳統習俗鎮雄
飲食習俗崇尚敬老,口味則傾向於川味,喜麻、辣,特色菜有老臘肉、酸菜、鹽菜、豆豉等,居住習俗方面民宅基本依山而建,建築由堂屋及火炕組成,堂屋為各種儀式舉辦處所,火炕功能屬會客室,「房圈」多為當家人住。民間制度習俗主要體現在各民族婚喪嫁娶中,這些活動往往有一整套傳統的禮節和程序。另外,每個宗族都會有本家的輩份排列,易於認親排輩,上溯十數代,下可延續幾十代。民族民間體育主要有盪鞦韆、撥河、摔跤等。民間信仰上尊崇祖先崇拜及釋、儒、道;主要儀式有廟會、獻天、上墳、驅鬼等。民間還普遍相信一些神秘巫術,諸如有「走音」、「河蘭法」、「降神」、「下陰曹」等。

Ⅳ 桑村鎮的歷史文化

1953年11月5日,為落實山東分局關於糧食計劃供應的指示,滕縣縣委研究決定,從8日開始在城區執行糧食計劃供應。翌年1月擴大供應范圍,以桑村等集鎮為重點,實行細糧30%的計劃供應,供應手續簡化易行、方便。
1968年11月,區內第一批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在桑村等公社插隊落戶。
1983年11月15日,為了加強對山、老、邊、窮地區的領導和扶持,經山東省政府批准,中共棗庄市委決定,將齊村區改為山亭區。滕縣的桑村等八處公社的行政區域組建為山亭區。
1992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姜春雲帶領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韓喜凱和省直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一行12人來山亭視察工作。姜春雲視察了桑村鎮庄裕皮革公司。
1993年4月20日至22日, 國家計生協考察組由國內工作部部長李寶忠和經濟項目處處長徐幼軍帶領,對桑村鎮計生工作進行考察。
1995年,桑村鎮被省政府定為「百新工程」試點鎮。
1995年12月,桑村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貢獻單位」、「文明單位」稱號。
1996年6月28日, 鎮黨委書記王桂河出席全省優秀黨委書記命名表彰會,受到省委表彰。
1996年12月,桑村鎮被棗庄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貢獻單位」稱號。
1997年1月,桑村鎮被棗庄市建委表彰為「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
1999年,桑村鎮蔬菜批發市場建成,面積6000平方米。
2000年1月,山亭區桑村鎮塑編行業商會成立,會員企業達到246家。
2000年年初,桑村鎮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鎮」。
2000年9月13日, 桑村鎮在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作了「立足山區實際,發動千家萬戶,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典型發言。 泰倉庄園老店鋪
位於桑村街東首路北,現李姓住宅也是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古式建築之一,其他均在文革時期被拆毀。李子雨家的老瓦房上下二層,是「泰益堂」大掌櫃的居住之處。老店鋪門寬3.1米,木板分體式上門組合,門前是寬敞明亮的走廊,用四根木柱支撐,顯然是為顧客或行人避雨掩陰而建。
瓜園道觀
道觀位於桑村鎮瓜園村西,現僅存大殿、三清閣及6通石碑。該道觀原位二進院,坐北朝南,南北長49.5米,東西寬18.6米。南面有門樓,高約4米,院內有古柏3棵,石碑8通。大殿3間,為古代建築,磚瓦結構,舊有前廊,解放後維修時拆除。大殿後是三清閣,二層,上下各兩間,高約7米。門上方三清閣三字毀於「文革」。
該道觀土改時分給了最後一位道人袁茂盛。他八歲來到此處,師從李元茂,師祖於家森。袁茂盛道明袁明振。此道觀為卧觀,據崇禎十五年碑刻記載:瓜園村原名「興龍庄」,觀原為「興龍庵」,又名「姑姑廟」,也叫「二肖廟」。此廟由當時本村宋氏娘倆帶家產修建,明、清、民國時期幾次重修,最後一次是民國期間,本村高姓重修,文革期間損壞嚴重。後由政府劃為袁茂盛的房產,袁茂盛多次維修,使道觀保存較好。「三清閣」供奉「人祖老爺」、「人祖奶奶」和「送子娘娘」三位神仙,大殿有彩色壁畫,有「禹王鎖蛟」、「八仙過海」、「小鬼吃飯」、「山水風景」等,畫面生動、鮮艷。
靈邱故城
靈邱故城,是戰國時期齊國的一個城邑。位於山亭區桑村鎮漷河南岸的中陡城村、菜園村附近。一般又俗稱為「中陡城遺址」,俗稱為不標准非正規的稱謂。靈邱故城,舊時滕縣史志資料皆有所載:故城址位於滕縣城東40里明水(漷河支流)南岸,外城周8里許,內套有子城,至今故址尤存、城基明顯可識。
故城橫置於長約5公里的長嶺上。城依嶺勢,高於周野4~5米,據高憑險,陡峻四峭,以見古為軍兵據爭之地。物換星移,故城已廢,逐漸淪為民居村落。附近的村落因為靈邱城的陡峭,而為村名「陡城」。
艾湖門樓
艾湖門樓位於桑村鎮艾湖村中心街,建於民國初期,是本村財主史安清的大宅門,現為村委會大門樓。這座門樓建築風格別致、典雅,從某些方面可體現中華古老文化。大門兩側上方鑲嵌工藝土陶,檐下是橫幅木雕,門框下有門砧,中有腰卡石,上有頂卡石,固框堅固。同時,門砧、腰卡石上分別雕刻有花草和茂竹,門樓脊頂和兩山頭有六尊哈叭狗張嘴獸。主門樓的兩個連山各建有兩間瓦房,互相對稱,使主門樓主體突出,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大門前兩側聳立的兩座石獅已失蹤。 桑村美食:石磨煎餅
桑村石磨煎餅,歷史悠久,它選用張寶庄、芹沃無公害、無污染的優質小麥、小米等糧食為主要原料,並配以大豆、芝麻、花生、板栗、核桃等原料,採用傳統手工工藝,科學配製,精細研磨而成,具有色澤誘人,香甜可口,柔脆適中。桑村石磨煎餅含豐富的蛋白質、澱粉、粗纖維、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鉀及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維生素,做煎餅的原料都帶皮殼,含粗纖維多,對吃膩了大魚大肉的現代人來說,是一種符合現代人口味的民間傳統健康食品。
桑村美食:孫家傳統工藝糖葫蘆
孫家傳統工藝冰糖葫蘆,主料選用優質金星山楂,輔料選用金黃色的冰糖。然後挑選上好的紅果去核,串成一串,但果與果之間要留一定的空隙,使每一個紅果均勻地沾上冰糖。有的還將果子切一個口子,夾上自製的細豆沙、核桃、山葯泥,外面薄薄地貼上一層黑豆沙,豆沙上再擺列不同形狀的白瓜仁,而後沾上冰糖汁。外觀紅、白、黑三色分明,食之甜酸脆綿,清香利口。

Ⅳ 江西歷史文化

江西省,簡稱贛。因為江西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

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並修築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並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

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臺滅明。中國從隋唐以後,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至清代,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

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兩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寵大的宗教派別。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江西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創始人為漢代張道陵和他的曾孫張盛。

張道陵被張盛尊為掌教、正一天師,因而又稱天師道或正一道,為中國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後,正一派與全真派南北對峙,成為獨樹一幟的道門分支。廬山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十派之一凈土宗的發源地,創始人是晉代慧遠和尚。

因此,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廬山東林寺等,一直是全國重點寺院,近年來,多有外地和日本、韓國佛教徒前來朝拜。 另外,江西的農業自古就以種植水稻為主。隋唐以後,國家經濟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進一步開發,經濟繁榮興旺,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茶葉種植和加工也大大發展,數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同時,陶器、造船和銀、銅冶煉在全國亦居領先地位。明清時期,江西成為全國造紙業和以布為主的紡織業中心。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業市鎮。

(5)尊村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江西建制沿革

江西開發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

江西境內有邗越(干越)、百濮,《荀子·勸學篇》註:「邗越古國名」。已進入青銅器時代,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一致。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分爭江西 。

秦設三十六郡,江西屬九江郡,置廬陵縣、新淦縣、南壄縣。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縣,下轄18縣。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江西屬揚州刺史部。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時,孫策分廬陵、雩都等縣置廬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厘置彭澤郡(旋廢)、鄱陽郡。嘉禾五年(236年),孫權廬陵南部都尉,隸揚州。

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江西屬於江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增為15道,屬江南西道,其監察區下轄8州,治洪州(南昌市)。

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初設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江西行省轄區大於今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和今廣東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轄13路、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轄13府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江西省共轄81縣。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省,1947年劃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省。

2014年,江西省列入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2016年6月,贛江新區成為第18個國家級新區。

Ⅵ 丁蜀鎮的歷史文化

陶都「五朵金花」
均陶、 彩陶、精陶、紫砂陶和青瓷號稱宜興陶瓷的「五朵金花」。
宜興均陶興於宋代,明代《宜興縣志》有規模生產的記載,至清代雍正年間成為皇家御用器物。宜興均陶釉色美艷動人,有赤、橙、黃、綠、青、藍、紫及非常多的變色,可媲美以「窯變千色」聞名的北宋鈞窯瓷器。

宜興彩陶,美術陶瓷和彩釉細陶,是在汲取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陶瓷藝術新葩。以雕塑、花瓶、燈具、壁畫和其他實用工藝品為主,釉色豐富,裝飾絢麗典雅,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實用功能。彩釉細陶產品有明陶,配以刻花、畫花、貼花、浮雕及化妝土洋結合等手法製成的瓶、鼎、盤、碟、假山石景、插瓶清供、蔬菜玩物、文具用品等上千個品種質地細膩、色澤高雅、令人愛不釋手。

精陶採用堆、雕、刻描、彩、釉下釉中、色邊、縷網印花等多種裝飾方法製作,形美質堅,產品有13種化妝土顏色,色彩鮮艷,瑰麗多姿。精陶是宜興上世紀60年代初發展的陶瓷新品種,兼有陶和瓷的特點,採用可塑法、注漿法或半干壓法成形,素燒後施釉。

紫砂陶是宜興陶瓷最大最絢麗的奇葩。其藝術性、文化
性悠遠豐富。紫砂茶壺多次在國際博覽會上獲獎,用它沏茶,香味濃郁、色澤清新,特別暑天泡茶隔夜不餿;紫砂花盆栽花不易爛根,生長茂盛。壺,盆造型古樸,端莊質朴,頗具民族風格,受到國內外一致贊賞。
青瓷被歐美國家譽為東方的綠寶石,青中泛藍,蒼翠欲滴,更是陶器中的上品。 宜興出土原始青瓷器。珍藏於南京博物院的「西晉青瓷神獸尊」出土於宜興周處家族墓。五代十國南唐時,宜興青瓷生產規模很大。
夜壺
提起夜壺會有許多兒時的記憶揮之不去。夜壺也就是尿壺,而因為北方天寒地凍,男人夜急不肯起床,而用壺「就被解決」而稱尿壺為夜壺了,因為「文雅」而泛用於大江南北。能進北方的男人被窩的只有兩樣,夜壺和女人。所以男人們對夜壺情有獨鍾,樣子千奇百怪,用材極盡奢華,金銀銅鐵錫不過癮,關鍵部位還會用鑽石珠寶鑲著,甚至會專門整個童兒侍候左右,女人和小孩是絕不能享受夜壺的「美妙」的。而江南的夜壺大多是以陶加釉燒制而成,顏色或綠或黃或絳紅,家家戶戶會有三四個,而也無東北漢子的講究,男女老少,往往夜急騰身而起,男人大凡站立提壺,女人則蹲坐就壺,睡意朦朧中享受那份歡暢淋漓的感覺,此時最擔心的便是雨天脫在床邊的半筒雨靴了,往往會不小心錯成夜壺,但凡發生此事,也只能咬牙給予否認,哪怕是頭上挨「鑿栗」,因為傳出去可不是光彩的事。小時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後第一件要乾的事就是倒夜壺了,而那時家家戶戶的糞缸也會集中在村子的某個地方,倒夜壺也成了我們在糞缸地帶嬉戲玩耍的一段美好時光。到了多看了幾遍《少林寺》後,夜壺就成了練功的水桶了,一手一個,平舉著去倒去清洗,清洗完後就晃盪著回,幅度一大,「咣當」兩手只剩下兩個短短的把,兩壺四分五裂掉地下,這下麻煩大了,趕快找家裡缺口的,裂縫的棄壺應急,當然免不了的是一頓「海鋤」。
夜壺是時代的產物,到了「鼎盛」期,床邊開始有床頭櫃了,是不是放夜壺的,我也沒考證,不過沒了幾天,就開始流行痰孟罐了,而到了再後來,就是衛生間了,也就再也不用倒夜壺了。丁蜀這個小鎮一直是以陶為業為生的,那時已很少見廠家生產夜壺了,不過夏天在窯頭火灶,窯工會用剛出窯的夜壺泡濃濃的紅茶來解暑解渴,光著脊樑的漢子操把仰脖一陣牛飲,想來也是歡暢淋漓的吧。而周遭的一些城市也會戲稱我們為「宜興夜壺」,我想也不是盡是貶損,更多的是作為陶這個產業「品牌」效應吧。
到如今,陶制的夜壺已少之又少,做夜壺的藝人也為數不多了,在上屆世界陶藝研究會上,看到了這最後的夜壺,一個近八十的婆婆,用了不到十分鍾,一口呵成,使一團泥巴變成了一個夜壺,勾起了我兒時的許多趣事,呵呵,最後的夜壺!

燃燒中的六百年古龍窯
太湖,河流,池塘,綠樹小山坡,村落。古龍窯就坐落在這江蘇宜興前墅村中央,沿小山坡靜卧,從明朝至今,歷時600多年,每月還翻騰著兩次火浪,為現代時尚生活燒出很多燦爛的陶藝術品。
這是個神奇,因為她是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她還在使用,象剛開始建立的那樣燃燒著;一把火燒了600多年,而且還將燃燒下去,「活文物」能不神奇?
這也是個神奇之處,龍頭在山腳,龍尾在山上。沒有燒窯的時候,龍頭一直侵在水中,燒窯時,把水抽干,等窯燒完後,龍頭前自然又蓄滿了水,保證龍的飲用。所以,幾百年來,窯體因為自然的干濕調節而保存完好,其功能根本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43.3米長的龍身,從山坡底一直延伸到山坡頂,龍身兩旁布置著42對燒火口,師傅們對稱著從底一直燒到頂,燒窯前,每個火口前堆著相當的松枝柴,堆多少,完全憑的是經驗,42對火口旁的松枝燒完,一窯產品也就燒好了。 在龍身的西側,有5個進出窯身的裝窯口,最大的窯口在最頂部,也就是說,大件產品就裝在頂部,依次下推,到了底部進出口,人只能圈屈著身子在裝產品了,那種勞動強度的辛苦,非我們所能想像的。聽師傅們說,他們已經好了很多了。因為是半個月燒一窯,第二次裝窯的時候,窯內的溫度已經和外面一樣了。在以前,後面還在卸窯,前面已經在往裡裝窯了,圈屈身子還不是最難受的,那上一窯殘留的100多度溫度才是難以承受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保持溫度的連續。可見陶器的完成不是把一把土往火里一燒那麼簡單的,水火無情啊!但也是這無情之中孕育了許多的有情和精彩!紫砂文化
丁蜀鎮作為陶都,是紫砂文化的發祥地。據考證,紫砂的歷史約略開始於明代弘治、正德年間。1976年宜興紅旗陶瓷廠在施工中發現了紫砂古窯遺址,才得到證實宜興陶瓷生產的始於新石器時代。古紫砂窯址位於宜興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鎮黃龍山的支脈系統,這里是盛產紫砂泥礦的地方,所以古人把窯建在原料的產地。
改革開放後,丁蜀鎮的紫砂文化得到大力發展,受到海內外一致矚目,從而使紫砂成為丁蜀鎮的名片。丁蜀鎮的紫砂行業已經集文化,工藝,美術,收藏,鑒賞於一體,愛好者們往往願意到丁蜀鎮一游,親自體會美好的紫砂文化。丁蜀鎮的紫砂行業主要有紫砂泥生產與紫砂工藝品生產,而紫砂工藝品主要有紫砂雕塑和紫砂茶壺兩大類。
紫砂名人
顧景舟
蔣蓉
汪寅仙
徐秀棠
徐漢棠
呂堯臣
譚泉海
鮑志強
李昌鴻
顧紹培
周桂珍
何道洪

Ⅶ 侗族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
自唐朝以後,侗族開始納入中原王朝的管轄,或派駐官員或任命當地開明土著為地方官員,這些官員後來均成為侗族世襲的統治者。
清初實施「改土歸流」,清朝對侗族人民進行直接統治,土地日益集中,進入封建地主經濟發展階段。
但是,侗族社會內部某些氏族組織殘余,例如以地域為紐帶具有部落聯盟性質的「合款」,仍普遍存在。
個氏族或村寨,皆由「長老」或「鄉老」主持事務,用習慣法維護社會秩序。「合款」分大小。
「小款」由若干毗鄰村寨組成;「大款」由若干「小款」聯合。「小款首」由寨內公推,「大款首」由「小款首」商定。
共同議定的「款約」必須遵守,款民大會是最高權力組織,凡成年男子均須參加,共議款內事宜。
這種組織一直保存到清朝末期和中華民國初期。

侗族(侗語作 Gaeml)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區主要在貴州、湖南和廣西的交界處,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侗族人口總數為296萬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侗族人口為287萬人,十年人口減少近10萬人。
侗族的名稱來自「溪洞」,這是當地人傳統的行政單位,今天當地還有許多地名叫「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這些地方居民統稱為侗族。

Ⅷ 虹關村的歷史

虹關村於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由詹姓建村。建村者遷居落戶時「仰虹瑞紫氣聚於闕里」,所以取名「虹關」,又名「虹瑞關」、「虹瑞山莊」。明清時代,虹關是徽墨的主要產地之一,清代《名墨談叢》載「婺源墨大約在百家以上,僅虹關詹氏一姓就有80多家,在數量上遠遠超過歙縣、休寧造墨家,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別」。村裡的大街小巷多以墨業為名,所以虹關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譽。從明洪武到清乾隆的400年間,村裡出過不少高官,如詹同、詹徽父子,在明洪武年間先後擔任吏部尚書。詹應甲,是乾隆南巡召試欽點的舉人,清嘉慶年間由宜昌府通判升任直隸州知府,死後林則徐撰寫墓誌銘。村裡有10餘名文士,留下傳世著作30多部。虹關於南宋建炎年間建村,「仰虹瑞紫氣聚於闕里」,因名虹關,又名虹瑞關。虹關聚天地之靈氣
,是徽州古村落的典範。虹關先祖以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擇地建村,根據風水理論,四獸模式「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依山傍水,虹關是取正南偏東5°-6°,坐北朝南。左邊青龍,似青龍蜿蜒環抱,護衛村宅。右邊白虎,西邊的山似虎卧俯柔順。南邊面水是朱雀,朝山平坦,空前廣闊。浙源水(鴻溪)由東向西繞村而流,既方便村民生活用水,又優化人居環境,天人合一。村宅後邊北向是玄武,虹關稱這座後山為「來龍」,龍脈由五龍山逶迤而來,岡巒綿延幾十里,經雙峰而又緩和有力,山脈到大龍腦殼,然後起伏,而後自然停頓下來,形成一種氣勢,這就是玄武垂頭。龍來十里,氣高一丈,龍來百里,氣高十丈。氣正,則脈從中落而穴正,虹關來龍正氣結聚在「玉堂仙吏」大廳屋和全村所有宅基地上,因此虹關一直興旺發達,久盛不衰。虹關村人懂得藏風聚氣,保護龍脈,至今還保留歷史上幾處護脈禁碑。保護生態,從雙峰開始直至後山「來龍」,一大片鬱郁蔥蔥的風景林,生長形勢喜人,更顯「來龍」的雄偉秀麗。虹關的山水龍脈,是大自然給予虹關村人的恩賜。「天人合一」思想在風水中表現尤為突出,而虹關村人懂得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珍惜理想的居住環境。江西師大地理學院專家考察虹關後,贊虹關來龍山,「脈來自然,氣正雄偉,天地人和,興旺發達」。

Ⅸ 潮溪村歷史文化精髓是什麼

潮溪村,位於雷州市龍門鎮,是全國歷史文化名村、省級古村落。這條村子有古榕樹林、有古民居、有抗日光榮史、有說不完的故事。

村子按易經設計

在古時雷州,潮溪村是個既富且貴的村落,村中為官者眾,讀書人多,富甲一方者也多。

潮溪村位於雷州市龍門鎮北四公里,全村人口有1200多人,建於明代末期,為陳姓世居,早在2005年就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選為第二批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後又被廣東省評委歷史文化名村、省級古村落。

村莊坐北向南,後有青山連綿,前有綠水悠悠,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有這樣的贊譽:「住在潮溪村,葬在潮落港」,由此可見人們對這塊風水寶地的推崇。潮溪村為什麼好風好水呢?據村中老人介紹,潮溪村坐落在龍門鎮谷圍嶺南麓,氣勢雄渾的大山成了村子的「靠山」;雷州母親河南渡河的支流從村子前方流過,河水潮漲潮落,陪伴了村子數百年,源源不斷的河水也象徵著財源滾滾。村子兩邊有數百米寬的陸地,接通公樹嶺。村子的南北東三面由深坑水田和溪流將村莊圍住,就像護城河一般。後有靠山,前有財源,如此獨特的地勢使得潮溪村成為一塊人人稱贊的風水寶地。村子中有河溪環繞,每日看潮漲潮落,聽浪聲拍岸,「潮溪」之名也由此而來。河流連通南渡河,繼而通向大海,古時村中的大戶人家修建房屋,從外地訂購建築材料,經海運到達南渡河,接著再運到潮溪村。

近日,我們慕名前往潮溪村。早上出門時,湛江市區風雨大作,攝影記者非常擔心因天氣影響拍不出好照片,沒想到經過一個半小時車程到達潮溪村後,雲霧散開,陽光從雲層中射出來,能見度極高,向導連說我們與潮溪村有緣,是潮溪村的貴客。

我們跟隨向導穿過一條草木蔥蘢的幽靜小道,來到村東門震興門。潮溪村依照易經八卦來設計村子,共設有三大閘門樓,東門是「震興」,南門是「離明」,西門是「兌悅」。東門是喜慶之門、納福之門,村中年輕人結婚的接親隊伍要從東門進,尊貴的客人也會被主人邀請從此門進。村子四周原有圍牆,圍牆外種有濃密的竹林,現在都已經沒有了,不過在震興門兩側還殘存著部分圍牆,提供了想像的根據。

古榕樹獨木成林

下了車,一行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眼前有一大片鬱郁蔥蔥的榕樹林,仔細數數好像有二三十棵,但是又覺得不對勁,因為這些樹都是彼此相連的,倒像一棵樹。向導說,沒錯,這片榕樹林只有一棵榕樹,獨木成林,母樹的氣根長長下垂到地面,長進土裡,生根長葉,逐漸的又變成了一棵榕樹。天長日久,又有新的氣根變成了新的樹,逐漸就長成了一片榕樹林。榕樹在南國並不稀罕,但是獨木成林就不多見了,大家嘖嘖稱奇,紛紛拿起相機拍照留念。榕樹林中還有石狗一尊,護衛者榕樹林,護衛著村莊。

一片榕樹林都是由一棵母樹「繁衍」的,那麼到底哪棵是母樹呢?「走進東門就能看到啦!」向導招呼我們跟他走。走進東門,我們看到一棵更加茂盛的榕樹,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樹形優美又透出滄桑,大樹最為奇特之處在於,它的根莖不僅蒼勁有力,還盤根錯節包圍成了一個長方體。走近一看,才發現榕樹下大有乾坤。原來,大樹的根莖下方是一個小小的媽祖廟,香火裊裊。大樹的根莖沿著媽祖廟的外牆生長,依附於牆壁之上,經年累月後,根莖就把媽祖廟包裹住了。村民說,從有村子的那天起,媽祖廟就佇立在村口,從有媽祖廟的那天起,這棵榕樹就生長在廟旁。

古民居保存得較好

潮溪村中有8條巷子,古民居大多是磚木結構泥瓦房,布局嚴謹有序,深宅豪門有85座,高聳的碉樓有9座,這些建築規模雄偉壯觀,裝飾華麗,藝術精湛,有雕梁畫棟,翹角垂檐,有漏窗、灰塑、木刻、壁畫、浮雕,畫面各異,或花鳥魚蟲,或飛禽走獸,或山川勝景,或人物圖志,栩栩如生,件件惟妙惟肖,引人入勝。其中保存較為完好、建築比較精美的有朝議第、觀察第、明經第、儒林第、司馬第、奉政第等。在村子的全盛時期,三分之二的村民是全靠地租過活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地租收入。建造於清代康熙年間的古石板路,據說是因為村裡的富戶出租田在外地,一年到頭都有牛車馬車絡繹不絕從外地運貨回來,泥土路被車子碾壓,形成一道道溝壑,落難行,富戶才出錢修建了石板路。現在村裡還殘存著數百米的石板路,有的石板上還依稀能見車輪壓出的痕跡。

這些高樓大宅都是由潮溪村的陳氏子孫所建,據潮溪村陳氏族譜記載,村中人熱衷於走為官從政道路,1911年前,全村共有52位學子進入清朝最高學府國子監深造,大多數村民都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在仕途上位居高位,其中四品官有3人,五品官有9人,六品7人,七品的有2人。村中還有10位婦人受皇恩誥封誥贈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等。

那麼多宅子中,尤其值得一看的是朝議第。這是一座佔地面積達700平方米的大屋院,由潮溪村村民陳鍾祺所建。陳鍾祺,字星房,是清光緒年間歲貢,誥封朝議大夫銓選縣丞加二級直隸州州判,朝議第之名是否從他官名而來難以考究。房屋建於光緒年間,兩進院落,第二進建在中軸線上,與傳統家宅不同的是,正堂屋連著大客廳,整座院落寬敞明亮,裝飾豪華,現在還能看到精美的木雕和灰塑,精雕細琢,彰顯出主人的雄厚財力和不俗品味。大庭院照壁左右兩邊各開一扇門通向建在院下的兩座碉樓,兩座碉樓有道路連接在一起。據村裡的老人說,陳鍾祺一房家境優越,又因潮溪村位置偏僻,常有散兵和山賊來打劫。因此,主人家才建起了碉樓,以保家人和財產安全。朝議第不僅造型美觀大方,其質量也是非常過硬。老人們介紹,在大躍進時期,要砌高爐煉鋼鐵,村民想著把朝議第的牆磚拆下來用,沒想到牆太結實了,費好大力氣把一塊磚掰下來,一看,都掰碎了,沒辦法用,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所以現在人們在參觀朝議第的時候就會發現屋牆缺了一塊磚。

抗擊日軍曾寫光輝歷史

1943年,抗日戰火燒到了潮溪村。潮溪村民為了維護民族尊嚴,為了保護家園,組織起來,拿起武器跟日偽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據說,日偽糾集了數百人進攻潮溪村,村自衛隊獲知敵情後立即關閉震興、離明、兌悅三個閘門樓,組織起來嚴防死守,英勇的自衛隊擊斃了日偽軍3人,打傷數十人,但是自己也傷亡了12人。潮溪村人曾利用朝議第的兩座碉樓抗擊過日偽軍的入侵,在南邊碉樓上,還能依稀辨認出當年日偽軍機槍射擊的彈孔。老人們還說,有一次日軍空炸時,全村人都跑到了朝議第里避難。突然,從飛機上扔下來一個炸彈,大家都嚇傻了,以為會被炸死,沒想到炮彈沒有爆炸,原來這是一枚啞彈,大家都說,一定是媽祖娘娘保佑了村民。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初期,潮溪村是海七區(現龍門鎮前身)區公所所在地,是潮溪人民公社社址。

Ⅹ 武都的歷史文化、傑出人物、名勝古跡、民俗風情

武都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白龍江中游地帶,地處秦嶺與岷山之間,秦巴山系結合部,甘肅、陝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長江支流白龍江從武都城區流過,地理位置屬於南方地區。總面積4683平方千米,總人口58.0201萬(2010年)[4] ,轄4個街道辦事處、15個鎮、19個鄉、2個民族鄉,50個社區、684個行政村。
武都區素有「隴上江南」和「植物大觀園」之稱,被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譽為「寶貝的復雜地帶」。境內有水杉、紅豆杉等國家保護植物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擁有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銅河流域)、裕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和武都裕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
武都區是「中國花椒之鄉」、「紅芪之鄉」、「黃芪之鄉」、「中國油橄欖之鄉」、「中國西部冬季露地蔬菜之都」,名優特產有「米倉紅芪」、「武都黃連」、「武都花椒」、「武都油橄欖」等。
邢澍,清史學家、史志目錄學家、藏書家、金石學家。字雨民,號佺山。階州(今甘肅武都)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任浙江永康、長興等縣知縣。官江西南安、饒州府知府。精於史學、天文、輿地之學,專治各史表、志、目錄。著有《全秦藝文志》、《兩漢希姓錄》、《金石文字辨異》、《關右經籍考》、《南旋詩草》、《舊雨詩譚》、《守雅堂詩文集》、《寰宇訪碑錄》等16種,今存者數種。
馬明心,中國清代伊斯蘭著名經學家、蘇菲神秘主義學派哲赫忍耶教團創始人。1718年(清乾隆五十七年)生於甘肅階州(今甘肅隴南市),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農歷3月27日被清廷殺害於蘭州城頭,終年63歲。中國伊斯蘭教內尊奉他為舍希德(為主道犧牲的烈士)
洋芋攪團
洋芋攪團
洋芋攪團是甘肅隴南武都小有名氣的小吃。攪團是流傳已久的一種家常飯,以玉米面攪團最為常見,兼有蕎麥面攪團、雜面攪團等多種形式。洋芋攪團,以前是農民們改頓的食物,在推而廣之,成為當地有名的小吃。
涼粉
武都的涼粉,一般是泛指早市上的麵皮、米皮、涼粉、洋芋攪團和油麵茶等風味小吃。
油茶
以本地產的大葉綠茶和麵粉上火同炒,加水煮沸調以薄荷、霍香等香料,盛碗後再調以炒熟的核桃面、雞蛋丁、豆腐丁、洋芋丁。
米皮
武都米皮
武都兩水漢王大米,浸泡,打漿。在特製的木板籠床上蒸熟。湯汁與餃團同。
豆花子酸菜面
剛剛點出的清香豆花。面條可以多樣化。但一般要求是手擀麵。蕎面。玉米面。小麥面。雜面。
地軟耳包子
春秋季節的大地上,一種黑紫色的柔軟的菌類。加上蘑菇、香菇、木耳做成的一種素食。
蕎面、苞谷面餃團
糊狀,煮熟。置於瓷盆,降溫,凝固。切片與酸菜湯一起享用。解暑,易消化,健胃。
武都擀麵皮
洋芋絲餅餅
主要由洋芋絲加適量麵粉和花椒粉、細鹽、老蔥絲,在平底鍋中煎熟。厚度1—3厘米。
麻辣洋芋粉

洋芋粉是當地洋芋加工的寬粉,質量一等。
武都酸菜湯
武都酸菜,用野生苦曲菜、木疙瘩菜、芹菜莖葉、野生銀鈣菜、苦戈菜腌制。發酵好時,菜脆而味酸。中葯上全部屬於解毒、清熱、消暑類型,做湯時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蔥絲或野生韭菜花。加洋芋絲。還可以加麵粉做成酸菜拌湯。

閱讀全文

與尊村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