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包括很多,例如:婚姻、家族、國家政權而至貿易、衣食、文字、文學、經學、宗教、道德、民俗、節慶等,構成一幅清晰簡要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縮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就文化的載體文字而言,漢字的誕生時間尚難以考證,相傳伏羲作八卦,倉頡造字。19世紀末發現了三千多年前的漢字——甲骨文,近些年又有更早期文字發現的報道,如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高郵陶文等。
中國早期就有敬天祭祖的傳統,注重人倫道德。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進入春秋戰國,產生了諸子百家,漢以後成為儒家社會,東漢前後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都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1)顏店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文化光輝燦爛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先民都已創造出了以豐富多彩的陶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此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後來演變為漢族)在夏、商、周三代,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和甲骨文、金文。
以後又發明了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等。約在商、周、秦、漢時期,四月}的巴人、蜀人,湖北、湖南、安徽的楚人,江蘇的吳人,浙江的越人,廣東、廣西的駱越人、雲南的滇人,蒙古高原的匈奴人,遼河流域的東胡人等,都相繼創造了本民族的青銅文化。
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還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主要的有藏文、突厥文、回鵲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彝文、傣文、滿文等。在歷史上,漢文化一直處於主導的地位,漢文化與各族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交流,形成為世界東方最先進的文化,即中華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對亞洲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起過哺育的作用,對古代世界文化的發展亦有巨大的貢獻。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又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我國古代的歷史自結束了原始社會之後,即進入階級社會。自那時開始,我國各族人民即在進行生產斗爭的同時,亦長期進行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斗爭,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農民戰爭和民族戰爭。
在近代史上,我國由於一再遭受世界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略,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各族人民為了拯救災難深重的祖國,為了保衛祖國神聖的領土和主權,緊密團結,互相支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這場斗爭長達百年,最後終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並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㈡ 臨沂的歷史文化有熟悉的嗎
臨沂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十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遠古文明。二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遺存在境內有多處發使用文字元號,現沂河和沭河流域發現的近百處細石器文化遺存,是一、二萬年前的人類所創造。早在5000年以前,這里的人類就開始掌握了釀酒技術,使用砭石治病等。商朝時期,這塊土地上就豐存過郯、莒、費諸方國。周滅商後,魯國和齊國是周王朝控制東方的重要支柱 ,臨沂地域除分屬齊、魯等國外,見於<<春秋>>的還有顓、陽、向、莒、郯、根牟、於餘丘、杞等國。春秋時期,除上述古國外,見於<<春秋>> 的有啟陽,中丘、祝丘、費、防、台、東陽、武城、丘輿、向、次室、蒙、鄆、堂阜、蓋、艾、紀障、密、鄢陵等20個。這些大城邑的出現,是經濟文化發達的標志。戰國時期,域內諸封國先後為齊、楚所兼並,至戰國末期,南部屬楚,北部屬齊。
秦朝統一,地方實行郡縣制,全國分為三十六郡,臨沂地域屬琅琊郡和郯郡。西漢時,郡國並行。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漢承西漢制度,分屬徐州之利城郡、東海郡、琅琊郡、琅琊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莞郡、東安郡和城陽國。三國時期,屬魏國。至魏末,分屬東海國、琅琊國、東莞郡、泰山郡。西晉時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晉室南渡後,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東州郡)、徐州(彭城郡)。唐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軍等。宋室南渡後,分屬於金朝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置附郭蘭山縣,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有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6縣1州。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撤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1914年分山東省為4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1918年撤銷。1936 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抗日根據地。1940年8月,在沂南縣青駝寺成立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1943年9月改為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1945年8月在莒南縣大店鎮成立山東省政府。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相繼建立過3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政權機構。其中屬於縣級的政權組織,一般稱抗日民主政府,也有一些稱作行署或辦事處。這些縣級政權組織,都獨立的發揮縣級政府的作用,分屬魯中、魯南、濱海3個行政區。解放戰爭時期,行政區劃層次仍沿襲抗日戰爭時期,只是對區劃作了某些調整。1948年7月,魯中、魯南、濱海三個行政區合並為魯中南行政區,設魯中南行政公署(駐臨沂城),下轄7個專區,49個縣。至1949年10月1日,臨沂地域分屬沂蒙、尼山、台棗、濱海4個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續對行政區劃進行調整。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9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歸江蘇省。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並入臨沂專區。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縣13個縣市。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2日,國務院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管轄。1992年1月,莒縣劃歸為日照市管轄。至此,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10個縣市。1994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市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庄3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庄、河東3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9縣。
臨沂市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聞名中外的漢代帛畫和《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等,就出土在臨沂市銀雀山下.我國許多歷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時期的曾子、子路,戰國時期的荀況,東漢珠算發明家劉洪,西漢經學家匡衡,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諸葛亮,東晉書聖王羲之,南北朝文藝批評家劉勰,唐代書法家顏真卿、顏杲卿等,有的出生於此,有的在這里生活過,都留下了難以湮滅的印跡。清末,著名的魯南幅軍配合太平軍、捻軍作戰,反抗清王朝的腐朽統治,堅持斗爭長達15年之久,涌現出劉淑愈、孫化祥等著名的農民起義軍首領。中國共產黨誕生後,沂蒙山區是山東最早建立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地區之一。早在建黨初期,黨的創始人之一王盡美就在沂蒙山區播下了革命的種子。30年代,中共地方黨組織領導的著名的蒼山暴動、日照暴動、龍須崮暴動、沂水暴動等,顯示了共產黨人和沂蒙人民的大無畏的革命斗爭精神、英勇獻身精神。劉之言、郭雲舫、劉曉浦、劉一夢、孫善師、孫善帥等革命先烈的英名,永銘沂蒙大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是著名的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是山東華東黨政軍領導指揮中心,劉少奇、羅榮桓、徐向前、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戰斗工作。趙博、羅炳輝、劉炎、陳明、李竹如、常恩多、漢斯.希伯等著名革命烈士都在這塊土地上獻出了生命。從沂蒙山區出發,羅榮桓率雄師挺進東北;從沂蒙山區出發,陳毅率大軍直下江南。在中國革命勝利的征途上,深深地印下了沂蒙人民支前車輪的轍印。沂蒙人民為奪取革命戰爭勝利,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10多萬優秀兒女為革命獻出了生命。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沂蒙人民發揚光榮傳統,弘揚沂蒙精神,戰天斗地,改造山河,發展生產,建設家園,涌現出厲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溝等一大批享譽全國的先進典型。「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毛澤東主席對厲家寨的光輝批示,影響遍及全國,產生巨大動力。改革開放春風,吹遍沂蒙大地,山河氣象一新,城鄉繁榮興旺。國民經濟穩步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九間棚、沈泉庄、羅庄鎮等一批新的先進典型為舉國所矚目。
臨沂的歷史文化名人
諸葛亮
諸葛亮,三國名相,今沂南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輔佐劉備建立了政權,出任丞相。被後世推為智慧與鞠躬盡瘁的忠君典型。
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文學家,今臨沂人。他精通書法,備精諸體,尤善楷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書風為歷代崇尚,世稱「書聖」。其作品《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書。
顏真卿
顏真卿,唐代書法家,今費縣人。其楷書端莊雄渾,世稱顏體,行草書尤其縱橫跌宕凝練有燎原之勢。
王祥
王祥,西晉人,民間流傳「二十四孝」中,有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被後人推為孝的典範。
劉洪
劉洪,今蒙陰人,東漢天文學家。其首創了珠算,編制了我國第一部月球不均勻性的《乾象歷》。
荀子
荀子,戰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荀子》一書流傳於世。
左寶貴
左寶貴,清末名將,費縣地方(今平邑)人。甲午戰爭時,率部東援朝鮮,親自指揮作戰,中炮身亡。
曾子
曾子,春秋時期學者,今平邑人,孔子學生。以孝著稱,奉行忠恕,被後世成為「宗聖」。
蒙恬
蒙恬,秦朝名將,今蒙陰人。秦朝統一六國後,率兵北擊匈奴,築長城,修直道。
匡衡
匡衡,西漢名臣,今蒼山人。少年勤學,曾「鑿壁偷光」,成為歷史上家貧而苦學的典範。
㈢ 福建歷史文化
福建歷史悠久,原始社會就有人類活動,屬於古越族的一支,被稱為「東越」。戰國時期,越國為楚兵所敗;越國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後裔與福建的閩族人融合,成為「閩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福建設閩中郡,第一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單位出現在中國版圖上。
唐朝中期設福、建、泉、漳、 客家文化---土樓
汀5州。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為加強邊防;設「福建經略使」。始有「福建」一詞。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據閩成立閩國基本上奠定了後來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閩」 之稱,南宋時福建設l府5州2軍,府、州、軍為同級行政機構,共計8個,故稱「八閩」。宋後基本延襲舊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設台灣府,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單獨設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縣6廳。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除府、州制,設省、道、縣三級制,幾經調整,至解放時止,全省設2市、7個行政督察區,共有67縣。1949年福建解放後,全省設2市、8專區,共有67縣。1951年,增設泉州、漳州2市,委託專署領導。此後20多年間,行政區劃又曾數次調整。開革開放以來,福建根據自己的特點,調整了行政區劃,地區改為地級市,形成市帶縣體制。至2o00年底,全省設9個省轄市,共有14個縣級市、25個市轄區、46個縣(含金門縣)。 福建歷史源遠流長,科學文化曾盛極一時。5000年前,先民們就在此生息繁衍,創造了可與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曇石山文化。三國時因造船業和航海技術發達,福建成為孫吳的一個水軍基地和對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通商關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駐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從福建揚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間,在馬尾創辦福州船政局和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成為中國近代海軍和造船工業的搖籃。福建歷史上人才薈萃,涌現出一批在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傑出人物,如天文學家蘇頌,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學家李贄,音韻學家陳第,學者、書法家黃道周、蔡襄,文人嚴羽、楊億、柳永,史學家鄭樵、袁樞,民族英雄鄭成功、林則徐,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林紓,鐵路建設專家詹天佑等。他們以自己的膽識和獻身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歷史上福建人民為反壓迫、反侵略進行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勇斗爭,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福建人民貢獻出萬千優秀兒女,作出了卓越貢獻。福建是全國重點老區省份之一,老區分布遍及的62個縣(市);其中有46個老區縣(市)、518個老區鄉(鎮)、7772個老區行政村、2919個革命老區基點村。
戰國晚期,無諸在福建境內稱王。之後,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削去無諸王號,降為君長,在閩越故地設閩中郡,但未委派職官,仍由無諸統轄。劉邦起兵後,無諸率兵相隨。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復立閩越國,封無諸為閩越王。漢武帝時,閩越王余善反漢,被漢軍討平,閩越國亡。漢廷即設東部候官,派兵駐守,隸屬會稽郡東部都尉。東漢末,改屬南部都尉,並置候官長。三國時,福建隸屬吳國,先後統屬於會稽郡和建安郡,時置候官縣。
晉朝時,福建始屬揚州,後屬江州,境內置建安郡和晉安郡,委派太守管轄。南朝宋時,增設晉平郡,置太守;南朝齊時,撤晉平郡;南朝陳時,曾設閩州刺史,不久裁撤,福建先後隸於東揚州和豐州刺史管轄。後仍設建安郡和晉安郡,由太守管轄。
隋朝時,撤晉安郡,改為泉州,後改為閩州,置刺史管轄。後改建安郡,由太守管轄。
唐初,福建仍由各州、郡長官分治。因福建屬邊遠地區,所以設中都督府,委派都督監管。唐中期設福建道,道的軍政長官有:福建經略史、福建都防禦史、福建觀察使。福建觀察使實際上成為統領福建道軍政、民政、財政、司法等大權的行政長官。唐末,藩鎮割據,節度使權力膨脹,成為實際軍政長官。王潮占據福建後,唐廷升福建路為威武軍,任命王潮為威武軍節度使。五代時,仍由節度使統轄;後唐時,王延翰建閩國。
宋初,福建軍政長官仍是節度使。宋太宗時設福建路,最高軍政長官為福建安撫使。另有福建轉運使,掌管財賦;福建提刑,掌管司法;福建提舉,管賑荒救濟事宜。此外,由中央政府派任福建及所屬州、軍的官員有節度使、承宣使、觀察使、制置使、宣撫使、巡撫、招捕使、撫諭使、發運使等,多是臨時性官員,或是有官無職的虛銜官員。宋代軍、政分設,福建軍事長官有都總管、都鈐轄、都統制等。
元代,福建行政區劃變更頻繁。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福建行中書省;次年,改置宣慰使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復置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為行尚書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改宣慰使司,並入江西行中書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重置福建行中書省。大德元年(1297年),改為福建平海行中書省,治所從福州遷至泉州。大德三年(1299年),改為宣慰使司,治所遷回福州。至正十六年(1356年),重置福建行中書省。福建行省長官有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參知政事、提刑按察使;改置宣慰使司時,最高長官為宣慰使。還有管監察的肅政廉訪使。軍事最高長官為都元帥。
明初,福建仍為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在福建設承宣布政使司,委派布政使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布政使司主要官員有:左、右布政使,左、右參政。另置提刑按察使司,設按察使掌管全省刑獄。軍事方面置都指揮使司,主要官員有: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與之並行的還設有鎮守和鎮守總兵官。明朝中央政權為加強對地方監管,經常派官員到地方辦事並視察監督。由中央派出的主要職官有:巡撫都御史、鎮守太監、巡撫、刷卷監察御史、清理軍政監察御史、督銀課御史等。
清初,福建最高軍政長官為鎮守和總督。「三藩之亂」後,廢鎮守耿精忠,以後不復設。福建和浙江為一大區,設閩浙總督統管兩省軍政。巡撫為全省最高軍政長官,下設布政使,具體負責行政事務。布政使品級與巡撫相同,為從二品官,但職權僅限於掌管民政和財政。還設按察使掌管全省司法。因旗兵駐扎福建,清時設駐防福州大臣(福建將軍)統管,為從一品,與總督品位相同,但職權遠不如總督。漢族兵為綠營,其全省最高軍事長官為提督。福建省先設提督,後分設陸路提督和水師提督,分管陸軍和水師。光緒三十年(1904年)撤水師提督,設提督總管全軍。
㈣ 北京萃文閣有哪些歷史文化
萃文閣位於北京琉璃廠文化東街,以經營文房四寶為主,還為顧客篆刻印章。由著名的書回法篆刻家魏答長青創辦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
魏長青十幾歲時就在琉璃廠當學徒,因勤奮好學,博聞強記,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書法風格。他寫的篆書、隸書都很出色,尤其是顏體字更見功底。
萃文閣也出售魏長青自己書寫的條幅、對聯,由於其功底深厚再加上裝裱精美,吸引了很多顧客前來購買。
他的金石師法吳昌碩,刻法、刀工、字形都極具韻味。
萃文閣還出產經銷自製的優質印泥。印泥即印色,萃文閣自製的印泥是用硃砂、艾絨、珍珠、瑪瑙和蓖麻油等原料精心加工而成。
萃文閣對選料要求嚴格,如蓖麻油,必須選用多年陳油,以保證加工製成的印泥色澤鮮艷,蓋在紙上不溢油,而且顏色持久不褪,色潤常新。
魏長青和他的弟子徐柏濤曾參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承建工程。師徒兩人用半個月的時間,用打格放大的方式,才將毛主席的題字和周總理寫的碑文鐫刻完成。
魏長青逝世之後,其弟子李文新繼任萃文閣經理。隨著琉璃廠文化街的改建和擴建,許多中外遊客前來光顧,京城古閣得以傳承和發揚。
㈤ 女裝歷史文化
1.曾唐代開始說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隋唐女子好打扮。從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半臂歷久不衰,後來男子也有穿著的。當時還流行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
2.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其褲子的形式特別,除了貼身長褲外,還外加多層套褲。宋代婦女有纏足的習俗,因此裙長多不及地,以便露足
3.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兩代上下層社會的服飾均有明顯等級。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
4.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
5.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在這個時期旗袍同樣也深受歡迎。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6.新中國成立之初,婦女穿旗袍的還很普遍。以後由於各種原因,穿旗袍的就越來越少了。但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具有一定特點的。它線條簡練而優美,造型質朴而大方,比較適合婦女穿著,在國際上也有一些影響。、國內兩種資源和大力拓展國內外兩個市場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廣大消費者更注重了個歧化。舒適化。高檔化。品牌化和時尚化,這些是溫州女裝企業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溫川女裝分會會長曾聖忠說,這些新形勢、新變化對女裝企業而言,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必須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強筋壯骨,發展自身,在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仕勢。尋找合作夥伴,打造品牌加工,將自己原創品牌融入名牌產品之中,迅速提高自己品牌效益,提高產品附加值,逐十向高級時裝方向發展。
8.未來 中國女裝品牌具有強烈的區域色彩,還沒有真正意義上能在全國形成規模和影響的品牌。例如杭州女裝產業,帶有濃重的江南文化氣息;武漢女裝倡導顏色鮮艷、色塊深厚;深圳、廣州則因毗鄰港澳吸取了港澳的時尚元素和設計理念。這些區域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就開始直接有選擇地向目標城市發展。中國地域遼闊,風俗各異,南方女性和北方女性在穿著習慣、體型氣質等方面存在差異、對國際流行時尚的接納速度和程度也存在差異,中國女裝經過多年發展依然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目前國內女裝高端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品牌佔領,能走出"國門"的女裝品牌廖廖無己。
7.現在
㈥ 仙桃歷史文化
沔陽屬古「雲夢澤」。據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證明,新石器時期,就有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開拓生息。傳說大禹治水,分天下為九州,沔陽在九州之一的荊州域內;夏、商時為荊州域; 西周建立後,周成王封鬻熊之後於荊山子男之田稱荊楚,春秋時為鄖國、州國地,東周桓王十一年(公元前701年),鄖、州、隋、絞、廖等國伐楚,為楚國所滅,遂屬楚地,地近楚郢都;周昭王伐楚,卒於江上而不返;楚平王游雲夢,駐蹕排湖,屈原遇漁父,歌滄浪之水; 秦滅六國後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本地屬南郡; 漢承秦制,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南郡東境為竟陵、雲杜兩縣。沔陽西北為江夏郡雲杜縣地、東南為南郡州陵縣地; 漢高祖詐游雲夢擒韓信;漢武帝時在郡之上復設州,分天下為十三州,仍隸屬荊州南郡; 三國時雲杜、州陵屬吳地,魏蜀吳共爭荊州,赤壁之戰即發生於原沔陽縣南部(今洪湖市)附近,後荊州大部為吳所有,南郡亦屬之。 晉滅吳後不久進入「五胡十六國」時代,北方戰事頻繁,荊州成為南朝北方軍事重鎮;南朝地少民多,遂將地劃分為較小的郡縣便於管理,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始於本地置郡設縣,因地處沔水以北而稱沔陽郡——是為建制之始。分竟陵郡設沔陽郡,領雲杜、沔陽二縣,沔陽縣由雲杜(縣治今剅河附近)析置。置州城郡,領州陵縣,縣治今新灘口;置營陽郡,領惠懷縣,縣治今張溝附近。 西魏大統十七年(公元550年),廢州陵、惠懷二縣,並雲杜、沔陽二縣置建興縣。北周置復州,州治建興縣,旋為沔陽郡。 濕地公園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沔陽郡為復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復州為沔州,改建興縣為沔陽縣,改沔州為沔陽郡,郡縣治所均設今沔城。唐武德五年(622年),改沔陽郡為復州,州治遷竟陵縣,沔陽縣屬復州。貞觀七年(633年),州治遷回沔陽。天寶元年(742年),改復州為竟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廢竟陵郡,重置復州,州治沔陽。寶應二年(763年),州治又移治竟陵,沔陽為屬縣。 五代後梁開平四年(910年),分沔陽南境設白沙徵科院。屬江陵府。後晉天福五年(940年),升復州為直隸防禦州,領竟陵、沔陽二縣。 宋乾德三年(965年),改白沙徵科院為玉沙縣,屬江陵府。至道三年(997年),玉沙縣改屬復州。寶元二年(1039年),降沔陽縣為鎮,屬玉沙縣。熙寧六年(1073年),廢復州,降玉沙縣為鎮,屬江陵府監利縣。元右元年(1086年),置復州和玉沙縣,沔陽鎮仍屬玉沙縣。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復州為復州路,以玉沙為附郭縣。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復州路為沔陽府,屬河南行省荊湖北路宣慰司,轄景陵、玉沙二縣,府治和玉沙縣治沔陽城。 沔陽古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沔陽府改屬湖廣行省。九年(1376年),降沔陽府為州,州治沔陽城。廢玉沙縣,並玉沙縣地入州,直屬湖廣政司,領景陵縣。嘉靖十年(1531年),沔陽州改屬承天府。天啟元年(1621年),沔陽州降為散州,無領縣。清順治三年(1646年),沔陽州改屬安陸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屬漢陽府,分州南境置文泉縣,縣治新堤鎮,北境沔陽州,州治沔陽城。三十年(1765年),廢文泉縣,並入沔陽州。 民國元年(1912年),改沔陽州為沔陽縣,縣治沔城,屬湖北省江漢道,直屬湖北省。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銷道制,直屬湖北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湖北省第六督察區。二十五年改屬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在彭場鎮建立沔陽縣人民民主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沔陽縣人民民主政府改為沔陽縣人民政府。建國初期設沔陽專署。1951年時沔陽縣並入荊州地區,沔陽縣南部成立洪湖縣(今洪湖市)。1986年5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沔陽縣,設立仙桃市; 1994年10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審議批准,仙桃市列為省直管市(副地級市),仙桃市委書記、市長等為廳級副職。 仙桃人傑地靈,鍾靈毓秀,代不乏賢,素有「人間仙境」的美譽。
㈦ 桓仁滿族自治縣的歷史文化
朝鮮族服飾
朝鮮族人民不僅能歌善舞,喜愛音樂,而且注重衣著打扮,講究儀表。朝鮮族人民非常愛整潔,歷史上喜歡穿素色衣裳,因此有「白衣民族」之稱。他們服裝最鮮明的特點是斜襟,無紐扣,以長布帶打結。朝鮮族服裝根據年齡、性別而稍有不同。朝鮮族男子的褲子,褲腿和褲襠相當肥大,最適合盤腿而坐,褲腳繫上絲帶,同時喜歡在上衣加穿帶紐扣的有色坎肩,出門訪友時還要再加穿一件長袍。上衣的斜襟上鑲著白布邊,這樣裝飾,既很美觀,又可以經常拆下洗凈。衣服的顏色大體一致,衣服和褲子多為白色,但也有的是灰色、玉色等。
農樂舞
農樂舞是朝鮮族民間舞蹈之一,它實際是一種農民舞蹈,在朝鮮族民間廣泛流傳。農樂舞根植於朝鮮族大眾之中,很早以前,朝鮮族聚居的地方就有了自己的農樂舞表演者,解放前後,村村都有自發組織的農樂舞隊。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民間藝人的存在,農樂舞才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源遠流長,最終成為朝鮮族民間舞蹈的代表和象徵。
伽倻琴
伽倻琴 ,為朝鮮族傳統弦樂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濃的彈拔樂器。它的形狀近似於漢族民樂器古箏。
長鼓舞
長鼓舞是朝鮮族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脫胎於傳統的「農樂舞」。長鼓分為長鼓、舞蹈長鼓、兒童長鼓和幼兒長鼓等幾種。形狀是兩頭粗、中間細,左邊鼓筒直徑比右邊鼓筒直徑大1厘米,右邊鼓皮薄,左邊鼓皮厚。古代的長鼓,用獐皮做左邊的厚鼓皮,用狗皮做右邊的薄鼓皮,鼓筒採用木材或多層紙、薄鐵等材料製成。長鼓有沙市6個銅制的龍頭形鉤子,鉤住松緊繩.松緊繩用三股真絲線製成,每隻鼓上裝有8全套袖,即用來調整鼓繩的皮套。
扇子舞
扇子舞源於傳統巫俗,後來發展成為表演性的一種舞蹈形式,15世紀後期,由流浪藝人組成的以賣藝為生的組織,為謀求生存,常在村落里進行各種表演,內含「繩上雜技」、「地面技藝」等,稱為「歌舞百戲」,其中常有扇子舞蹈。扇子舞由女子表演,通過舞動扇子抒發內心的喜悅之情。動作舒展大方,舞動扇子與執扇造型有機地融為一體,在舒緩的節奏中給人以優美典雅的感受,在輕快的節奏中則顯得歡快活潑。
象帽舞
象帽舞屬於獨特的技巧表演,舞者以頸的力量頻頻搖動頭部,使所戴象帽的飄帶旋轉如風,似車輪飛轉般在舞者頭頂和身體前、後、左、右劃出種種光輝耀眼的美好彩環。象帽以飄帶的長度分大、中、小三種,長者達12米,短者僅1.5米,介於中間為中象帽。甩象帽動作花樣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主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能夠邊甩邊跳躍,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伏身甩象」等高難動作。
頂水舞
頂水舞因舞者頭頂水罐起舞而得名,是朝鮮族女性表演的傳統舞蹈。朝鮮族婦女習慣用頭部頂著器物行走,在插秧、鋤草季節,婦女們常頭頂水罐將飲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間地頭。頂水舞即在這種生活習俗基礎上形成,而且一經形成,便在群眾中間廣泛流傳。上世紀50年代初期,頂水舞在延邊各地隨處可見,成為當地群眾最廣泛的民間舞蹈之一。舞者頂的水罐,原是生活中的實物,後來為了便於起舞,多用紙糊的罐型道具,在表層上繪以漂亮的花紋,輕巧別致。隨著道具變化,舞蹈動作也相應發展。頂水舞以「挫墊步」、「踏波步」、「碎步」為基本步伐,主要動作有「甜泉舀水」、「玉指彈珠」等。舞蹈通過模擬頂罐行進中的各種動作,抒發歡樂喜悅的內心感情,舞姿輕松優美。
刀舞
刀舞是一種由劍舞演化而來的舞蹈。刀舞與劍舞一樣,雄壯、勇猛、躍動的舞姿貫穿舞蹈的全過程。舞蹈反映了朝鮮族人民勇敢、大膽、智慧、樂觀的民族氣概。舞蹈姿式剛柔相濟,激舒並存,急緩相容,像疾風般的向前沖,左右猛刺,輕快猛移等動作,「喀嚓」、「喀嚓」的揮刀聲以及浪漫的舞態,給人以強烈的號召感,體現了朝鮮族舞蹈的高超技藝。
筒簫
筒簫是朝鮮族民族音樂中的重要吹奏樂器,是竹管樂器中的中音樂器。其管長70厘米,內徑2.5厘米,外徑3.8厘米。製造這種樂器的選材十分考究,多選用福建、江西一帶生長3年以上的優質竹材,截取竹根一二節到七八節比較堅硬的一段進行加工。竹材選好後要打通竹管,用火烤直,製成管身,然後劃線鑽出5個音孔,其中4個音孔在前,1個音孔在後,吹孔在上端,吹孔下端有振動膜孔,還有一個底孔,用來調整音準,振動膜孔貼有葦膜制的笛膜,笛膜上面有一個膜孔蓋。鑽好音孔,調好音孔,還要纏線、刷油,經過九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
奚琴
奚琴是朝鮮族人民喜歡使用的一處弓弦樂器,相傳是我國宋代東北一帶的奚部族創造的,故面得名。奚琴能機動靈活地演奏各種樂曲,聲音抑揚頓挫,連續自如,能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特別用其演奏出的滑音,幾乎就是語言聲腔的再現。
朝鮮族婚俗
朝鮮族舊時婚俗,通常男到女 家,先娶姑爺。屆時,新郎在親友陪同下騎馬到女家。女家操辦結婚。新郎、新娘先在院中隔桌互拜,並飲交杯酒。當晚在女家成親。一般只在女家住一夜,次日攜新娘返回男家再舉行互拜等儀式。其它結婚細節大體與漢、滿族相同。
朝鮮族飲食
朝鮮族的飲食主要以米飯為主食,以湯、醬、鹹菜和其他泡菜為副食,具有自己獨特的飲食風俗。米飯多為大米飯,也有大米和小米混做的二米飯,還有五穀飯等。
摔跤
每當各種節日或大型運動會,朝鮮族群眾聚居的村屯都要自發地舉行一次體育比賽,摔跤則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賽事,參加摔跤項目的小夥子們,個個頑強勇敢,驍勇驃悍。比賽場上龍騰虎躍,熱鬧火爆,四周觀眾心情振奮,群情激昂。
跳板
跳板是朝鮮族姑娘們所鍾愛的一項體育活動。跳板兩端的姑娘踏動跳板,此起彼落,婀娜多姿,宛如空中芭蕾,別有一番情趣。跳板講究多種技巧姿態,有騰空而起,翻滾而下的動作;有躍身曲體,雙腿伸開,落地垂立的動作;有挺胸展臂,雙腿叉開,落地合攏的姿態。跳板靠兩個人的協調合作進行。有時邊跳邊唱,一個唱一個和。比賽有比抽線比拉高和比表演技巧兩種。比抽線,就是比拉出的線的總長度,以抽線的長短定勝負。表演道具有鐵圈、花環等,比誰的動作最符合標准,誰的動作難度大,誰的動作更優美。
盪鞦韆
盪鞦韆是朝鮮族少女參加的體育運動,艷麗的衣裙像彩鳳的雙翼,帶動縷縷清風,遠遠望去,天空湛藍,草地青青,濃妝淡抹的朝鮮族少女,宛若飛動的彩色蝴蝶,在天空中飄忽來去,彷彿一幅流動的瑰麗畫卷。大型的盪鞦韆比賽更為迷人,只見眾人圍簇之下,高空中懸掛著一麵皮鼓,盪鞦韆的姑娘們在圍觀者的吶喊助威聲中,高高盪起,在空中用腳踢鼓,誰踢響的次數越多,誰將成為比賽的冠軍。那在高空中流動著的「咚咚「鼓聲,敲得人們心情振奮,心潮翻滾。
拔河
拔河也是朝鮮族所喜愛的一種能顯示集體智慧和團結力量的民俗游戲和體育項目。朝鮮族在民間舉行拔河游戲的歷史很長。早在15世紀已盛行拔河比賽。過去,每逢正月十五,人們以村為單位進行拔河比賽。這一天,一早開始就熱鬧異常,方圓數十里的農民,各自組織農樂隊從四面八 方涌來聚集在拔河賽場上,載歌載舞,鑼鼓喧天。中午時分,雙方壯丁各自扛著自己的繩子,進入賽場分界線接繩。拔河繩分「雄繩」和「雌繩」,連結時把雄繩尖頭插入雌繩圈頭里,然後插上大木簪子固定。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全場群情激昂,助威吶喊。雷鳴般的呼叫聲,鑼鼓聲,響徹雲霄。比賽結束後,取勝的一方隊員扛著拔河繩子,在農樂隊的助興下,歡天喜地凱旋迴村。全村男女老幼,又載歌載舞,夾道歡迎,慶祝勝利。
婚俗
婚俗,是朝鮮族家庭禮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過去,婚俗復雜,禮儀繁多,而今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得以簡化,但其內容和程序並無太大的變化。有納彩、納幣、迎親三個程序。納彩,就是定婚。納幣,是指新郎家向新娘家送彩禮。隨後就要「迎親」,也就是舉行婚禮了。
喪葬
朝鮮族自古以來,將孝道視為萬行首,因而在喪禮與祭禮中,比其他禮儀更徹底的體現了崇拜祖先的觀念,逐步形成了喪禮,祭禮程序。
忌繩
朝鮮族人民十分注重出生儀禮,將其視為人生的開端禮,非常講究。朝鮮族的出生禮儀大體包括「忌繩」、「百日」、「抓周」等。「忌繩」 是出生禮儀中的第一項,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一旦嬰兒降生墜地後,這戶人家就會在自家的屋檐下掛上一條草繩,即「忌繩」,以此告知眾人嬰兒的出世,外人禁止出入。如果生的是男孩,就把辣椒或木炭插放入繩內;如果生的是女孩,則插上松葉和松枝條。如果家中出生的不是第一胎,那麼「忌繩」上的標志就不那麼嚴格了。也有的家庭生了女孩也插上紅辣椒,用以表達想生男孩的心願。
抓周
「抓周」是朝鮮族格外講究的一周歲生日儀式。這一天,母親會給小寶寶穿一身精心製作的民族服裝,將其打扮得漂亮可愛。若是男孩兒,要穿用紅、黃、綠、藍、灰、粉紅、白等七種顏色的緞子縫制的七彩緞上衣,頭戴幅巾,腰系荷包。要是女孩,要穿上色彩艷麗的彩色裙子。
花甲宴
朝鮮族自古以來,就把尊重老人視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生活中的極為重要的禮節。在日常生活中,對老年人關懷備至,一到節日,先和家裡的 長輩依次恭喜問安,接著到村裡其他老人家問好祝福。自1982年以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將每年的8月15日定為老人節,舉行尊老敬老的活動,為老人健康長壽創造各種條件,使尊老習俗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為全社會的美德。
滿族婚俗
滿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婚姻風俗習慣,它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滿族結婚一般先由男方擇出吉日,同女方協商,最後由姑爺攜禮物去女家送日子,並將原議定的聘禮如數備齊,送至女家,稱為過大禮或過彩禮。結婚前1天,兩家相距路遠者,男方要代女家就近選好落腳之處,稱之打下處。女家提前1天,親友女眷陪同新娘抵達下處,並將妝奩送至男家。
滿族禮俗
我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華民族歷來有講禮貌、重禮節的優良傳統;滿族人民非常重視禮儀、禮節在生活中的作用,他們所創造、借鑒和遵循的禮節都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
滿族育兒風俗
舊時滿族農村婦女在分娩前,習慣將炕席被褥捲起來,在土炕鋪一層草。將孩子生在穀草上,俗稱落草。時至今日在個別地方仍保留這種習慣。在此前,誰家如生男孩,在大門口掛一張小弓、一支箭,意即祝孩子長大後能成為好射手;如生女孩,則掛一塊紅布條,象徵吉祥。孩子滿月時,親友們前來饋贈禮品。如胸前佩掛的長命鎖之類等。
滿族房屋居室
滿族人民的房屋結構多數是五檁四臼,石砌黃泥心牆,內外拌泥的草房。每株三間居多、五間、四間次之,五間的多是四合院的大戶人家。開門位置一般是三間房在東面開門,四間房的在東側第二間開門,五間房的在中間開門。窗戶是上下兩大扇,可以大啟大開,窗戶紙一般用高麗紙糊在外面,進門便是廚房,住宿屋一般都是南北大炕,兩個炕之間靠牆處有一連接條炕,俗稱萬字炕。居住特點一般大都是老少幾輩同住一棟房,只是兒子結婚時要掛上幔帳,晚睡時將幔帳放下。另一特點是凡小孩的居室,一般要在屋樑上或天花板上釘上兩個鉤環,以便掛搖車之用。
滿族服飾
滿族的服飾比較有傳統特色,主要體現在服裝主要有四種形式:旗袍(即長袍)、馬褂、坎肩、誇褲。旗袍不分季節,男女均可以穿。馬褂則為有一些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時穿著。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老的婦女主要為禦寒,年輕婦女講究質地、款式、花樣、顏色,用以襯托體態美。套褲是無褲腰的棉褲筒,以兩條背帶固定,多為老年婦女冷天的穿著。滿族人穿長褲與其民族不同的是必須扎系的腿帶一般是白色的或 綠色、黃色等,較之女人的要長得多,尤其上山下地的男人腿帶大都扎到膝蓋下。
滿族飲食
火鍋
涮火鍋是最為典型的滿族飲食,不論是原始的滿族火鍋,還是如今華夏大地隨處可見的現代火鍋,吃起來都會令人聯想起噼啪作響的山林篝火,聯想到吱吱作響的小吊鍋,彌漫山谷間的肉香、酒香,回盪在林莽間的滿族先民們的歡聲笑語。滿族是如今風靡東西南北的火鍋老祖,多少合家歡宴,多少親朋相聚,多少賓客往來都在這紅紅的炭火里沸騰著各自的溫馨和真情。
白肉酸菜血腸
白肉酸菜血腸是滿族傳統食品,普遍為各族人民所喜愛。又是城鄉居民殺年豬之後,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五花豬肉,切薄片,與細切的酸菜同時加水下鍋,加入調料。開鍋後,再投入已灌好、煮熟、切成小段的血腸,即成一菜。此菜香而不膩,營養價值極高。
大黃米干飯燉雞肉
大黃米干飯燉雞肉是桓仁農村滿族昔時招待客人的上好飯食。舊時稻米稀少,農村平日缺少待客的食物,偶爾客來,便煮黃米干飯,燉雞肉,是最好的飯菜。至今,在非水稻產區的農村,此種飯菜仍是待客的佳餚。
粘火燒
粘火燒又稱粘干糧,是滿族民間的傳統麵食。每到冬天,滿族人家一般都要蒸上幾大鍋這種粘豆包,凍起來隨吃隨拿。它是以糯米或大黃米、小黃米為主,摻入適量其他米碴,經過浸泡發酵,水洗之後,帶水磨成粘面子,漆干,分成小團,按壓成面餅,中間夾以煮熟的小豆加糖豆沙餡,再壓成小厚餅,入鍋烙熟。此餅,皮粘、餡甜且鬆散,營養豐富,是冬季和春節期間民間的主食干糧。這種蒸做的面點滿族人叫饅子,又加小豆,又加紅棗,不僅好吃而且好看。
酸湯子
原為滿族傳統食品。秋季新糧成熟之後,農村幾乎家家泡酸湯子。做法是用玉米整粒入缸加水浸泡,發酵後用清水沖洗,去酸味,磨成水面,濾去渣皮,榨去過多的水分,即成湯面。吃時,鍋內燒開水,用特製的湯子套,套在左手大姆指上,左手握一團湯面,用右手擠壓,擠出的湯子條直接入鍋煮熟,撈出盛碗,拌入肉炸醬、雞蛋醬或蔥花醬之類的佐料即可食用。酸湯子具有細膩、滑口、易消化、營養等優點。
菠蘿葉餅
夏季,將玉米碴浸泡,發酵後,沖洗去掉酸味,加水磨成湯面,漆干後拍成小薄餅,中間夾以拌好的菜餡,外裹新鮮柞樹葉,入鍋蒸熟。菠蘿葉餅,味道清香,油而不膩,是滿族傳統食品。
蘇葉干糧
以糯米或大、小黃米為主料,將米浸泡發酵後,用水沖洗去掉酸味,加水成水面子,漆干後,分拍成薄餅,中間加糖豆沙餡,包成大餃子形狀,外裹新鮮蘇子葉,用鍋蒸熟即成。蘇葉干糧,粘而細膩,又具有蘇子葉的香味。
滿族游藝
滿族是個漁獵民族,他的游藝項目特別多,游藝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文化,它既是娛樂,又是健身,又是一種對抗。
嘎拉哈
嘎拉哈是滿族女孩愛玩的一種游戲,也就是抓拐。拐,通常是取豬、羊或是鹿等動物身上比較小的關節骨所製成的。滿族女孩把它抓來拋去,可以鍛煉手的靈巧性,做得一手好針線活。後來這一游戲在漢族女孩中也開展得非常普遍。
老鷂抓小雞
老鷂抓小雞,這種游戲形式如下:一些小孩(不分男女孩)列成一隊,一個扯一個後衣襟,裝成小雞。前排第一個裝扮成老抱(即老母雞),另外一個小孩單獨在隊前,裝扮成老鷂子(老鷹)。游戲開始時,老鷂子裝作抓小雞的模樣,來回捕捉小雞,而老母雞則張開雙臂(翅膀)來回躲閃撲打老鷂子,來保護小雞不被捉到。老鷂子每抓住對方一個小雞,便裝作拾柴點火燒煮吃雞的姿態,然後讓被抓住的小孩背他轉一圈。如此重復進行,直到將小雞抓光為止。
滑冰車
滑冰車,單腿驢、登冰鞋。一般為木板製作而成的冰上活動游戲用具,且多半為男孩子活動項目。
放雪坡
放雪坡,放雪坡多半是少年男孩子們玩的游戲,冬天積雪後,成群結隊的男孩子三、五人拉一張爬犁(用木頭製作的滑雪橇)爬到山坡上方,然後由擺頭男孩子把方向,上面坐幾個,按雪坡的陡、緩往下邊放行,由於速度太快,往往搞得人仰馬翻,這樣一會兒爬上去,一會兒又放下去,玩得不亦樂乎。
軲轆冰
軲轆冰,每年正月十五元霄節夜晚,成群結隊的滿族婦女、小孩到河湖冰上來回翻滾。邊滾邊念:軲轆冰,軲轆洋,不腰疼,不腿疼。同時砸碎一此碎冰塊含在咀里並帶回家中一些送給老人及家中其他親人,俗稱脫晦氣,克百病。軲轆冰時,婦女孩兒在月光下、明冰上,隨意嬉笑玩鬧,形式可以說豐富多樣氣氛十分熱烈。
雪地走
滿族女孩在室外,也有她們鍾愛的游戲--雪地走,俗稱走百病。滿族女孩通常要做許多針線活,比如說,旗袍要十八鑲,她的旗頭絹花做得非常大,鞋綉得非常美,冬天因為雪特別厚,又希望人們能看到她的綉花鞋,就在鞋下面加了一個花盆底,墊起來在雪上走,既不臟鞋又能看到鞋的漂亮的綉花,第一表現自己的綉功,第二表現自己的體態,第三還可表現自己的體力,走起來要走百病,還要競賽,勝者意味著一年吉祥如意。
斗拐
男孩子們願意玩一種叫斗拐的游戲,也叫單人布庫,布庫在滿語里是摔跤的意思,既是體力的對抗,又是友誼的交流;人多了也好辦,一人背起另一個人,與另一組開展對抗,俗稱騎馬打仗,滿族的孩子們管這叫雙人布庫;還有三人一組的玩法叫三人布庫。
冰陀螺
此項活動多為男孩的冰上游戲,用木塊削制而成的下尖上平的陀螺形,將冰嘎尖部朝下放在冰面上,用細鞭子適時抽打,使冰嘎在冰面上旋轉不停息,頗具童稚趣味。
跑馬城
跑馬城是指參與者手挽手分列兩排,相向而立,人數相等。攻城的一方如果沖開了守方的隊列,即可將守方的一個人俘獲帶回到自己一方成為攻方隊員,然後再由守方進攻,最後以人數多少論勝負。這既可以鍛煉兒童的勇猛無畏的精神,增強體質,又可以體驗到古代戰場上交戰雙方喊陣的場面。
珍珠球
珍珠球也叫采珍珠,游戲共分三個區,第一個中心區叫水區,水區就是采珍珠的人互相在奪這個珍珠;第二個區叫蛤蚌區,拿著蛤蜊蚌擋著他不讓他把這個珍珠往外扔出去;第三個區叫威呼區,威呼是滿語'船'的意思。上面有一個人拿一個網子,又叫抄子,扔出來之後,來躲過蛤蜊蚌,抄到球,每抄到一個球得一分。
滿族的喪葬、祭祀風俗
滿族喪葬習俗雖較之過去較大變化,但在滿族聚居的一些地區,仍然存留著過去的一些喪葬遺俗,如指路,報廟、哭九場、送褡褳等。現在,人死後,一些地方還有停留三天的風俗習慣,兒女經及至親晚輩們都要穿孝服、戴黑紗以示。
㈧ 楚國歷史文化
楚國舞蹈戰國時期,楚國藝術取得了光輝的成就,主要表現在音樂、舞蹈、繪畫與雕刻等方面。 春秋時期,楚國音樂已很發達。楚國設置了樂官,專門掌管音樂事務。如楚鄖公鍾儀世代世襲「伶人」一職。鍾建被楚昭王任命為樂尹,樂師扈子也是以司樂為職的樂官。在樂官的管理下,楚國的音樂水平是很高的。 楚國樂器種類齊全,有鍾、磬、鼓、瑟、竽、筆[竹/虎]、排簫等。這些樂器在湖北、湖南、河南各地戰國楚墓出土的樂器實物得到了印證。 中外聞名的擂鼓墩1號墓所出土的一套,即曾侯乙編鍾。曾侯乙編鍾65件,除去楚王[今/酉]章外,其餘均可供演奏。這64件,包括鈕鍾19件,甬鍾45件。鍾與鍾鈞附件及鍾架上,均有銘文,共2800多字。銘文記錄了曾、楚和華夏各國律名、階名、變化音名的相互對應關系。其中涉及的音階、調式、律名、階名、變化音名、旋宮法、固定名標音體系、音域術語等方面,相當全面地反映了先秦楚國樂學的高度發展水平。銘文中列舉了曾國與楚、周、晉諸國和申地之間律名、階名、變化音名的對應關系。其中共計律名28個。 編輯本段楚國歌舞巫舞 楚國是南方的民族融合中心,楚國音樂亦表現出了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點。《文選·宋玉對楚王問》載:「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下里巴人》當為楚人、巴人雜居地區所流行的通俗歌曲,人們演唱起來,簡直是載歌載舞,場面十分熱鬧。其餘歌曲,由於難度較大,人們能演唱的也逐漸減少。這一記載,非常真實地反映了楚國這一音樂之邦,在音樂發展中,允許夷夏並存,雅俗共賞,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楚人的開闊胸懷和融夷夏為一體的開放精神。 舞蹈是和音樂相伴而來的。自商周以來,楚國一直盛行巫舞。王逸《楚辭章句》說:「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巫舞實際上就是一種宗教舞蹈,在楚國一直長盛不衰。屈原筆下的《九歌》等篇,就生動地反映了巫舞的各個方面。 楚國宮廷樂舞不同於民間樂舞,表現場面要大得多,當然也就要豪華得多。如《招魂》所寫:「餚羞未通,女樂羅些。陳鍾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發揚荷些。」「被衣服纖,麗而不奇些。長發曼[髟/前],艷陸離些。」「竽瑟狂會,[扌真]鳴鼓些。宮廷震驚,發激楚些。」《大招》所寫:「二八接舞,投詩舞只。叩鍾調磬,娛人亂只。」 另外,由於隨著各國各地文化交流的密切,楚國宮廷樂舞中也廣泛地吸收或引進了各國各地的樂舞,成為楚國樂舞的一大特點。如《招魂》所寫:「二八齊容,趙鄭舞些。」「吳[俞欠]蔡謳,奏大品些。」「鄭衛妖玩,來雜陳些。」《大招》所寫:「代奏鄭衛,鳴竽張只。」各國各地樂舞同時表演,竟到了「四上競飛,極聲變只」(《大招》)的地步。 無論是民間的巫舞或宮廷樂舞,它都特別講究舞蹈者線條美、律動美。如《招魂》、《大招》多處說到「姱容修態」、「長發曼[髟/前]」、「豐肉嫩骨」、「容則秀雅」、「小腰秀頸,若鮮卑只」、「長袖拂面」、「豐肉微骨,體便娟只」,可見楚人是追求修長細腰之美的,否則舞蹈起來,是不可能達到「偃蹇」、「連蜷」的效果的。1941年在長沙黃土嶺戰國楚墓出土的一件彩繪人物漆奩,共繪有11個舞女,其中二人長袖細腰,翩翩起舞,其餘8人或靜坐小憩,或一旁觀賞,1人挽袖揮鞭,似在指揮,也全都長衣曳地,面清目秀,體態輕盈。這件漆奩生動地展現了楚國集體舞蹈的場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㈨ 福州歷史文化的內涵
福州,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陸、空交通樞紐。三山傲首挺立,閩江穿流城區,白塔、烏塔,兩塔對峙,構成榕城獨特的「三山兩塔一條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設、山水靈秀、氣勢非凡,素有「東南都會」」福地寶城」之美譽。 福州,現轄五區二市六縣(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五個區,福清、長樂兩市,閩候、羅源、連江、平潭、閩清、永泰六個縣)全市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萬,其中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萬。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此築城建都,稱為「冶城」。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稱「福州」。唐末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夾城將風景秀麗的於山、烏石山、屏山圍在城中,從此福州成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獨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別名。因王審知受封閩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中的「閩國」,定都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了「閩都」之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發動市民廣植榕樹後「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又得「榕城」之美稱。
福州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著歷代英才。他們中有五代開閩的王審知,南宋愛國名相李綱,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啟蒙思想家嚴復,文學家林紓,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海軍元老薩鎮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謙等等,僅宋、明、清3個朝代,福州籍進士達3632人,其中狀元7人,位居全國各州府的前列,近現代名人燦若繁星,舉不勝舉。福州又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從清朝到民國先後13任海軍總長、次長、總司令為福州人囊括。1991年,國家對近現代中國傑出專家學者所作的統計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學部委員、院士47人,均列全國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勝古跡眾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觀與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互相融合、交相輝映。至今許多文物名勝古跡仍完好無損。據普查統計,已發現古遺址、古建築、古墓群等各類文物點4497處。其中有新石器時代遺址81處;商周遺址67處;宋至清代木構古建築2040處。唐至清代的古塔、經幢64座,古橋354座。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保護單位54處。著名的文物有:建於1000年前的我國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構建築華林寺,立於1000年前的,被譽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賜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稱為書法藝術「世寶」的唐篆書法名家李陽冰親書的烏石山摩崖石刻,閩候縣曇石村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遺址等。
福州臨江吻海,閩江橫貫城區,年均徑流量600多億立方米,海洋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水產魚類620多種,是全國三大海水養殖基地之一。海岸線長達1137公里,有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處。福州與台灣島一水相連,東澳港至台灣新竹僅70海里。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溝通中國與亞太地區的海上樞紐。歷代到海外謀生創業者眾多,如今已有250多萬僑胞分布在世界各地。歸僑、僑眷和港澳眷屬近百萬人,在台灣地區有60多萬福州鄉親。
福州氣候宜人,綠樹長青,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時,相對濕度77%。年平均氣溫為19.6℃,最時是1月份平均氣溫為10.5℃,最熱時是7月份平均氣溫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農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飄香,四時蔬菜紛呈。福州山地佔80%,森林資源十分豐富。
福州是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也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旅遊城市。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山水特色凸顯,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蓮(蓮花峰)南虎(五虎山)拱衛,盆地面積1440平方公里。閩江橫陳,吉祥山、煙台山、高蓋山、五虎山逐案抬升,烏石山、於山分列左右。白塔、烏塔各置東西,晉安河、白馬河如蛟龍出水,以屏山為珠,呈「雙龍戲珠」之勢。福州的第一勝景鼓山,國家級重點佛教寺院西禪寺早已蜚聲海內外。市區的西湖公園、左海公園、森林公園、溫泉公園、鱷魚公園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態。郊縣平潭海壇度假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還有省級風景名勝福清石竹山、連江青芝山、永泰青雲山、閩候十八重溪等等。這些名山秀水風景如畫,與悠久的歷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輝,吸引著無數中外旅遊觀光者。
福州民間工藝久負盛名,傳統的工藝品脫胎漆器、角梳、紙傘被稱為「福州三寶」。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壽山石雕和200多年歷史的脫胎漆器名揚中外,與軟木畫被稱為「榕城三絕」。還有歷史悠久的閩劇和評話,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傳統藝術。而以福州菜餚為代表的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牆」名揚海內外。魚丸、太平燕、鼎邊糊、線面等是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福州還是全國三大溫泉區之一,溫泉分布在方圓約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區,這在國內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見的。
福州為何稱「都」呢?原來,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時期,王審知隨兄王潮從王緒起兵南下入閩,於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後於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受封為閩王,建立閩國。因首都定於福州,從此福州便有「閩都」之稱。
此外,福州在我國歷史上還曾兩次被作為臨時首都。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當時南宋政權的國都臨安(今杭州),恭帝趙顯及太後均被元兵俘虜,其兄趙昰於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稱端宗皇帝。當時的福州成為臨時首都,改年號為「景炎」。但是,還不到半年時間,元兵又從浙江向福州進軍,十月攻破邵武城,經南平而下,於十一月逼近福州。當時閩府尹王剛中開城門投降,端宗皇帝從海路逃往廣東。
第二次福州被臨時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被奉監國,於是在福州稱帝,改紀元為「隆武」,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時改福建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為皇帝行宮,並封一批文武官員要職,猶如京城規范。其中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受封為「平虜侯」,鄭成功賜為國姓(朱)。但不久,鄭芝龍叛變降清,形勢逆轉。仙霞嶺重關百里無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見勢不妙,決定離開臨時首都福州,經南平轉閩西。第二年,清兵攻入閩北建寧縣,並直驅南平,朱聿鍵皇帝倉卒逃往長汀,這年八月(1646年)他與愛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以來它有十二個別稱:分別是「閩中」、「晉安」、「鳳城」、「三山」、「長樂」、「榕城」、「天興府」、「福安」、「閩海」、「閩州」、「泉州」、「左海」等。
「閩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全國為三十六個郡。七年後又增設四個郡,其中福建叫「閩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廣義上稱福建為「閩中」,而狹義上則稱福州為「閩中」。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杜荀鶴(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時留有一首描寫福州秋天的詩,題目就叫《閩中秋思》:「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說明當時福州稱「閩中」,秋色如畫,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詩的最後稱「不堪行」。
「晉安」:魏晉南北朝時,晉人紛紛避戰亂從中原入閩,始稱「八姓入閩」,不少望族定居於福州今東門晉安河兩岸,故此時福州別稱「晉安」。
「鳳城」:晉代地理學生郭璞為福州勘察新城,擴大范圍。他在《遷城記》中說,福州「其城形狀,如鸞如鳳」。於是福州被人視為「鳳城」,如今福州許多地名還都帶「鳳」,如西門的「鳳凰池」,工業路一帶的「大鳳山」、「小鳳山」,東街有「鳳凰坊」,東門有「鳳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書有「鳳邱鶴林」,清代三牧坊有「鳳池書院」等。如今在閩江二橋南端聳立著一座「鳳鳴三山」的雕塑,象徵福州的南大門。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圍進一步擴大,把屏山、烏山、於山圈入城內,故此後福州便有「三山」之別稱。如今海外福州籍華僑聚集地行會組織仍稱「三山會館」。
「長樂」:公元933年,「開閩始祖」王審知死後,他的兒子王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改福州為「長樂」,所以這一歷史時期的「長樂」不是指今天的「長樂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間,福州太守張伯玉發動居民「編戶植榕」,於是「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從此福州開始有「榕城」的別稱。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揮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護送益王趙昰入閩,在福州建立臨時「國都」,將福州改為「福安」。 「天興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國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聿鍵從杭州入閩,在福州稱帝,改年號為「隆武」,稱福建為「福京」,福州為天興府。
「左海」: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別稱,因為我國古代地名以東西方位而定,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福州位於東海之濱,故稱「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聳立有一座石牌坊,上書「左海流芳」四個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輩出。林則徐紀念館的大門左邊上書「左海偉人」,原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人民日報》社長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筆名發表文章。
「閩州」與「泉州」:唐代初年福州曾叫過「泉州」,但時間很短,到了唐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為「閩州」,把「泉州」這個名稱移給了現在閩南的泉州,直到唐代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閩州」為「福州」。
「閩海」:辛亥革命後,廢除舊府建置,改福州為「閩海道」,於是出現了「閩海」之別稱,它包括福州話流行的長樂、福清、閩清、永泰、連江、古田、屏南、羅源、閩侯、平漂等十個縣市,故在海外有「閩海十邑」之稱。
福州民間長期以來流傳「三山現,三山藏,三山看不見」的民謠。其中「三山現」指屏山、於山、烏山。這三山呈三足鼎峙於今八一七路的中軸線上,十分顯目,所以稱「現」。 而「三山藏」與「三山看不見」則向無定論,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根據清代林楓《榕城考古略》載:羅山、芝山、丁戊山為「三山藏」;靈山、鍾山、玉尺山為「看不見」;二說是根據明代何喬遠《閩書》載,以羅山、冶山、玉尺山為「三山藏」,以龍山、芝山、鍾山為「看不見」。不論哪種說法,其「藏」與「看不見」的三山,均系「三山現」(屏山、於山、烏山)的支脈,有的如崗阜,有的似山坡,隨著歷代道路的拓寬與民屋建築的稠密,這些小山或被削平,或被遮擋,以致變成「藏」與「看不見」了。現將它們的遺址介紹如下:
羅山,在今南門協和醫院後的一座小山崗。
冶山,在今鼓屏路省衛生廳後的小山。
玉尺山,又名閩山,在今光祿坊省高級法院圍牆內。
龍山,又稱靈山,在今鼓樓七星井巷內。
福州至今還保存了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就已經形成的坊巷,成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些坊巷中最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區和「朱紫坊」街區了。 「三坊七巷」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胸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塔巷、宮巷、吉庇巷。在這居民區內,坊雹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結構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築界喻為一座龐大規模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佔地40公頃,人口約1.4萬人,現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展,整個布局,以屏山為屏障,於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
「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冶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採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桂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里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衣錦坊
衣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舊名通潮巷。據清《榕城考古略》記載:宋朝的「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此,名祿錦,後王益祥致江東提刑任,更名衣錦。」宋時稱「祿錦」,明朝更為「衣錦」,其實都是說坊內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現在衣錦還鄉,榮耀鄉里,所以坊名也改過去稱「通潮」,則是因為這個地方是水網地區,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這個坊巷的溝渠里去。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為文儒坊。文儒坊這個名字宋時就有了。據《榕城考古略》載,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鄭穆任國監祭酒,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重要官員,從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名將福建提督、台灣總兵甘國寶也居住在這里。清代飲譽全國的「民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裘故居也在坊內。陳承裘的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清代的著名詩人、《石遺室詩話》作者陳衍的故居也在坊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內有光華閣是為入室弟子課業的地主。陳寓隔壁是現代著名法學家柯凌漢教授的住宅,這條坊就因歷代文儒輩出而聞名。
光祿坊
光祿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寧時,光祿坊內有一座法祥院,俗稱「閩山保福寺」。當時曾任過光祿卿的福州郡守程師孟時常到此吟詩游覽,僧人就刻了「光祿吟台」四字於石上。為了感謝僧人,他吟了一首詩:「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石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光祿坊的名字就從此而來的。
光祿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閩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閩山保福寺遺址
楊橋巷
楊橋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條巷。楊橋巷古名登俊坊蒼,因西能楊橋而改名。在楊橋路與南後街交叉處的林姓大宅,是林覺民烈士生前的住處,這一烈士故居,後來賣給作家冰心的祖你謝鑾恩。冰心小時候新加坡在這里住過,好居《我的故鄉》中,亦對故居有生動的描述。巷道擴大為道路後,林覺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當部份被保存下來。
郎官巷
郎官巷,在楊橋巷南,南後街的東側,巷的東頭通福州市內鬧區八一七北路東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據清《榕城考古略》載:宋劉濤居此,子孫數世皆為郎官,故名。宋代詩人陳烈原籍長樂,遷居福州時也住在郎官巷。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內。郎官巷西頭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對聯:「譯著輝煌,今日猶傳嚴復宅;門庭鼎盛,後人遠溯劉濤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東能八一七北路鬧市區,西能南後街。據《榕城考古略》載:「舊名修文,宋知縣陳肅改名興文,後改文興。今呼塔巷,以閩國時建育王塔院於此也。」此大塔位於巷北,並有塔院看管,被視為福州文運興盛的象徵。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還在,以後未見記載。清代在巷內砌造半片的小塔,作為古跡紀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門之上。 塔巷舊有旌孝坊,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傳有一首贊譽他詩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灑幽人。」至今仍傳為美談。
黃巷
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據志載。晉永嘉年間(307-312的)中原黃姓人家避亂入閩,落戶在此,故稱黃巷。唐代崇文館校書郎黃璞退隱歸居這里,黃巢兵入福州。「以璞儒者戒無毀,滅炬而過。」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改名新美坊,後稱新美里。明代侍郎薩琦亦居此巷。巷內有一「唐黃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還有人見過。
安民巷
安民巷位於黃巷之南,隔著南後街與文儒坊相對,安民巷舊名「錫類坊」,它改名「安民」,與黃巢入閩有關。據《福州地方誌》載:「因唐代農民起義軍黃巢入閩時,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宮巷
宮巷在安民巷之南,東西兩端分別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後街相接。據清《榕場面考古略》載:「舊名仙居,以中有紫極宮得名。後崔、李二姓貴顯,更名聚英達,明得改英達。」
中亭街
這是一條富有傳奇色彩的商業古街。
這老福州人的心目中,中亭街就像一種商業象徵,時刻都在牽動著榕城關注的目光。
「擠得就像中亭街」——福州人至今仍流傳的這句口頭禪,形象地道出了這條古街的千載繁華和其特有的商賈氣息。
當城市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讓中亭街的商業地位漸漸為榕城人所淡忘的時候,世紀之交的一項浩大工程,再度讓這條古街成為榕城百姓矚目的焦點。
緣於宋代的中亭街是福州商業史的驕傲。當已經衰敗、破舊的中亭街即將揩去千年歲月風塵的時候, 我們不禁要為福州改造中亭街的浩大工程而歡呼。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面對殘酷無比的市場競爭,我們不禁又為中亭街能否復興千載繁華而憂思。我們知道,中亭街的再度輝煌,僅有歷史的沉澱和恢宏的建築是遠遠不夠的。她同樣需要准確的商業定位並歷經變幻莫測的商場洗禮。 畢竟,中亭街首先是商業街而不是觀光街。它的氣派和恢宏,並不一定與客流量成正比。
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狼煙四起的榕城商界,再也不是靠某種地利或環境就能創造商業神話的時代。更何況,現在不少福州人還有購精品、名品到鼓樓的消費習慣——位處台江區的福州亞細亞購物廣場的沉淪,曾經讓福州不少商人發出「台江開不了高檔商業城」的感嘆。
大手筆的中亭街能否從此扭轉「乾坤」,一雪台江商界的「不白之冤」?
㈩ 茄子是從什麼地方起源的隱藏了什麼樣的歷史文化
都知道,茄子來源於印度。我們經常可以在菜市場看到各種形狀的茄子,比如:圓茄子、長茄子。並且,茄子的做法有很多,包括煎、炸、蒸、煮等。此外,印度各地都有關於茄子的菜餚,比如:北方的孟加拉地區有香煎茄子,將茄子切成片狀後用香料腌制,最後煎制而成。
《紅樓夢》中記載了片狀茄子腌製成“茄鯗”的做法。
這個過程十分復雜,首先你需要將剛摘下來的茄子去皮,清洗干凈後切成塊狀,用雞油炸;新竹筍、五香豆乾、各種乾果子都切成條狀,放在罐子里,再加入油炸的茄子、香油、糟油、雞湯等;最後把罐子封嚴,讓它們在裡面沉澱。等到想吃的時候,從罐子里取出一些,用炒過的雞瓜子相拌即可食用。
所以,這種貴族人的吃法,自然是鄉村劉姥姥沒有聽聞過的。
油炸、油煎茄子需要很多油脂,在現代人的觀念中,這種做法不利於健康。所以,現在更多的做法是將其煮熟,然後涼拌或者放在濃湯中當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