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轉向架的發展歷史

轉向架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2 04:37:11

㈠ 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鐵路仍然是客運和貨運兼顧的常規鐵路,高速鐵路、重載鐵路和常規鐵路雖然基本形式相同,但在技術方面,包括機車和車輛、線路和軌道以及列車的編組和運行都各不相同。因此,各國鐵路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技術修建或改造本國的鐵路。鐵路運輸的這些發展,成為鐵路新發展時期的突出特點。

中國鐵路的發展 中國從1876年修建淞滬鐵路以來,到1981年止的105年內,共建鐵路50181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平均每年只修建鐵路 300餘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國家對鐵路的修建有了統籌規劃,修建鐵路的速度達到平均每年800餘公里。到1981年底中國大陸鐵路營業里程為50181公里,其中雙線鐵路為8263公里,電氣化鐵路為1667公里。鐵路總延展里程為89580公里。從1876年到1981年止,中國鐵路的發展經歷了兩個時期,即清朝和中華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

清朝和中華民國時期 1876年,英國商人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被認為是在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鐵路。在此以前,英國商人曾在北京宣武門外建築一條 500米長的小鐵路,只能供人玩賞。

1881年河北省唐山開平礦務局為了運煤而修建了從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鐵路。這條鐵路長9.7公里,後展築至天津,稱為唐津鐵路。1890年自唐山展築至山海關,稱為關內外鐵路。

1887年,台灣省巡撫劉銘傳主持修建從台北至基隆鐵路,長28.6公里,1891年完成。至1893年自台北展修至新竹,長78.1公里。這是我國台灣省最早的1067毫米軌距的鐵路。

俄國在建成西伯利亞鐵路後,於1898年強行在中國建築自滿洲里至綏芬河的中東鐵路和自哈爾濱至大連的南滿鐵路這兩條鐵路按俄國鐵路標准修築的,採用1524毫米寬軌距這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早的鐵路日本於1905年也在中國東北建築安東至沈陽和沈陽至新民的窄軌鐵路,後又於1911年建成安東至朝鮮新義州的鴨綠江橋德國強佔山東膠州灣後,1904年建成濟南至青島的膠濟鐵路。1895年法國要求修築自雲南省昆明至邊境城市河口的滇越鐵路這條鐵路為1000毫米窄軌鐵路,1910年完成通車。

1889年清政府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向比利時銀公司借款興建北京蘆溝橋至漢口的蘆漢鐵路。這條鐵路先由政府撥款修建蘆溝橋至保定及漢口至灄口兩段。通車後,於1901年從蘆溝橋展築至北京前門。1906年北京至漢口全線通車。1898年清政府向英商匯豐銀行借款修建關外鐵路,即現在的沈陽至山海關鐵路。同年,清政府向美國合興公司借款,修建武昌至廣州的粵漢鐵路和廣州至三水的廣三支線。後以合興公司違反合同規定,清政府於1905年收回築路權,交由湖北、湖南、廣東三省分別建築。1904年完成廣三支線,1911年完成長沙至株洲段,1918年完成武昌至長沙段,1916年完成廣州至韶關段。

英國取得了道口至清化焦作礦區鐵路的築路權,由英國福公司承建,1907年完成。又取得了廣州至九龍鐵路的築路權,後由中英兩國合建廣州至深圳段,1911年完工。

清政府向英國銀公司借款修建蘇杭甬鐵路,由英國公司建築南京至上海鐵路,於1908年完成。並重建淞滬鐵路作為支線。上海經杭州至寧波鐵路,由於江蘇、浙江兩省官紳反對在英國控制下修建鐵路,各自組成公司分別修建上海至楓涇及楓涇至杭州段,於1908年完工。杭州至寧波的鐵路從寧波開始建至曹娥江邊,因橋梁未能建成而停頓。

英國取得了天津至鎮江的築路權後,將天津至韓庄段讓歸德國承建。韓庄至鎮江段歸英國承建。1908年簽訂借款合同時,上海至南京鐵路即將建成,遂將鐵路終點由鎮江改為南京對岸的浦口,此路改稱津浦鐵路,1912年建成。

1898年清政府向華俄道勝銀行借款,建築柳林堡至太原的1000毫米窄軌鐵路,稱為正太鐵路,即現在的石太鐵路,於1907年完工。

承建蘆漢鐵路的比利時銀團(後改為俄法比銀團)在建築蘆漢鐵路的同時,承建開封經鄭州至洛陽的鐵路,稱為汴洛鐵路,為蘆漢鐵路的支線。1903年簽訂汴洛鐵路條約,於1909年完工。是現在隴海鐵路中的一段。

1903年清政府頒布《鐵路簡明章程》。撤銷中國鐵路總公司,允許組織商辦公司修建鐵路從1907年至1921年的15年內,建成了九江至南昌、齊齊哈爾至紅旗營、斗山至北街、潮州至汕頭、個舊至碧色寨以及漳州至廈門的鐵路,都是較短的次要干線。

自北京至張家口的京張鐵路是通往西北鐵路干線的首段。清政府決定用官款自行建築。這條鐵路在詹天佑主持下,用了四年時間於1909年建成,全長201公里,是我國以自己的技術力量建成的第一條鐵路。1912年至1923年間展築至歸綏(今呼和浩特市),稱為京綏鐵路。

辛亥革命後,從1911年至1949年這38年內,修建鐵路的技術力量有所發展。

1913年日本從中華民國政府取得修建滿蒙五條鐵路的特權,即四洮、開海、長洮三條鐵路的借款權及洮承、吉海兩條鐵路的借款優先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開始侵入中國整個東北地區,強占東北鐵路。其中屬於有借款權的有:吉長、四洮、洮昂、吉敦等線;屬於有委託營業權的有:瀋海、呼海、吉海、齊克、洮索及沈山等線;屬於委託承建和經營的有敦圖、拉哈、秦海等線。1935年,蘇聯把中東鐵路作價讓給偽滿政權。此後日本將哈爾濱至長春段以及滿洲里至綏芬河段分別於1935年、1936年和1937年改為標准軌距鐵路。孟家屯(長春附近)至旅順間原修建為1524毫米軌距的鐵路,日俄戰爭後,俄國將寬城子(長春)以南的南滿支線轉讓給日本,日本則於1904~1906年間將孟家屯至旅順間鐵路改為1067毫米軌距的窄軌鐵路,1907年又改為1435毫米的標准軌距鐵路。

1921~1930年的10年內,東北地方政府以地方撥款修建了瀋海、呼海、吉海、齊克、洮索等線及大通支線。以上是中國東北地區從1911~1937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前的鐵路建設情況。

1912年中國政府與比利時簽訂隴秦豫海鐵路借款合同,將已建成的汴洛鐵路向東展延至海州,向西展延至蘭州,成為一條橫貫東西的鐵路干線,稱為隴海鐵路。這條鐵路的開封至徐州段及洛陽至觀音堂段於1915年完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工程停頓。1921年起由荷蘭、比利時兩國分別擔任東西段的展築工程。東段鐵路及連雲港港口工程由荷蘭公司承建,於1925年通至海州;西段1934年通至西安,1936年通至寶雞。

1932年山西省地方政府開始修建大同至風陵渡的南北同蒲鐵路,採用1000毫米軌距,於1935年完成。北同蒲鐵路自大同至太原在日本軍國主義侵佔時期改為標准軌距;南同蒲鐵路自太原至風陵渡於1956年改為標准軌距。

粵漢鐵路的株洲至韶關段工程艱巨。1929年中國政府派鴻勛主持修建,於1936年完工。從此,自武昌至廣州的粵漢鐵路全線通車,並與廣九線接軌。

1930年浙江省地方政府開始修建杭州至江山的杭江鐵路,於1933年完成,並建成金華至蘭溪支線。以後向西展延至江西省,稱為浙贛鐵路,於1936年通至南昌,1937年通至萍鄉,與株萍鐵路聯接。

1932年中國政府決定修建蕪湖至孫家埠鐵路,後又建築蕪湖至南京段。1935年自南京至孫家埠全線建成通車。1934年中國政府為將淮南煤礦所產煤炭運至長江邊,決定修建從田家庵至裕溪口鐵路,稱為淮南鐵路,於1935年完成通車。

滬杭甬鐵路的蕭山至曹娥江段,於1936年繼續開工,同時修建曹娥江橋,於1937年11月完成1933年浙江省地方政府為溝通錢塘江兩岸交通撥款興建錢塘江橋,橋址在杭州閘口,為公路、鐵路兩用橋。於1935年開工,1937年9月完成。至此,上海經杭州至寧波的滬杭甬鐵路全線通車。當時中國全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戰爭已經開始。在抗戰開始以前不久,中國政府修建的鐵路還有蘇州至嘉興的鐵路以減少繞經上海的運輸量,於1936年建成通車,後於1944年拆除。計劃修建株洲至貴陽的湘黔鐵路,於1937年開工,1938年從株洲鋪軌至蘭田後停工,並於1939年拆除。1936年開始修建重慶至成都的成渝鐵路,僅完成一部分路基工程和個別隧道和橋墩即停工。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修建鐵路有了一定的自主權,有自己的技術力量,也有一些統一的技術標准,並開始有了製造機車車輛的能力。

1937~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政府修建的鐵路主要有湘桂鐵路、滇緬鐵路、敘昆鐵路、湘黔鐵路和隴海鐵路的寶雞至天水段。湘桂鐵路原計劃從衡陽開始經桂林、柳州、南寧至友誼關(當時稱為鎮南關)。衡桂段於1937年10月通車,1939年12月通至柳州。後因戰爭原因,柳州至南寧段在建成柳州至來賓段後即停工,南寧至友誼關一段亦僅建成友誼關至明江段。滇緬鐵路是從昆明至中緬邊境的鐵路,採用1000毫米軌距,1940年從昆明至安寧段建成通車,安寧以西則因戰爭原因停工。敘昆鐵路是從昆明至敘府的鐵路,也是採用1000毫米軌距,到1941年建成昆明至沾益段後停工。湘黔鐵路是從柳州至貴陽的標准軌距鐵路,線路橫越雲貴大山脈,工程艱巨,1939年開工,1944年從柳州至都勻段建成通車後即停工。隴海鐵路寶雞至天水段於1939年開工,1945年建成通車。當時隴海西段未被日軍侵佔,鐵路仍維持運營,為運營需要用煤,於1941年建成咸陽至同官煤礦的咸同支線。

1937~1945年,日本在侵佔中國東北和華北等地區修建新線如下:在華北地區有北京至古北口鐵路、石家莊至德州鐵路、新鄉至開封鐵路、東觀至潞安鐵路等,共長608公里;在東北地區有圖佳、拉濱、長白等線,共長4752公里;在海南島有榆林港至北黎鐵路及八所至石碌鐵路等共長254公里。均為 1067毫米軌距的窄軌鐵路。

在台灣省,1907~1947年先後修建了台北至淡水、新竹至彰化等鐵路,共長 645公里;基隆至台北等復線109公里。軌距均為1067毫米。

中國從1876年修建第一條鐵路到1945年這70年中,中國大陸共有鐵路25523公里。到 1949年可以通車的鐵路為21989公里。

新中國時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中國修建鐵路有了統籌的規劃和統一的標准。

1949年隨著解放戰爭從北向南推進,受到戰爭破壞的京包、隴海、京漢、南同蒲、浙贛、南潯及粵漢等鐵路先後修復通車,並開展運輸業務。1949~1981年的32年內共修建了38條新干線和67條新支線。為了加強既有線的運輸能力,修建雙線、擴建樞紐編組站、改善線路的平剖面及軌道結構、建設電氣化鐵路、設置自動閉塞,以及發展蒸汽、內燃、電力機車和車輛的製造業等,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1953~1957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內,先後建成的新干線有:成都至重慶、天水至蘭州、來賓至憑祥、豐台至沙城、集寧至二連浩特、蘭村至煙台、黎塘至湛江、寶雞至成都以及鷹潭至廈門等鐵路。1958~1962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期內,先後建成的新干線有:蕭山至穿山、包頭至蘭州、南平至福州、北京至承德、蘭州至西寧等鐵路,並重建了柳州至貴陽的鐵路。1963~1965年的三年調整時期,先後建成的新干線有:蘭州至烏魯木齊、貴陽至重慶等鐵路。1966~1970年第三個五年計劃期內修建的新干線有:貴陽至昆明、通遼至讓葫蘆、成都至昆明等鐵路。1971~1975年的第四個五年計劃期內修建的新干線有:北京至原平、焦作至枝城、通縣至古冶、株洲至貴陽等鐵路。1976~1980年的第五個五年計劃期內修建的新干線有:陽平關至安康、太原至焦作等鐵路。1981年又建成北京至通遼、襄樊至重慶等鐵路;枝城至柳州以及蕪湖至貴溪等鐵路亦相繼完成。

以上新鐵路干線的建成,使鐵路先後伸展到煙台、寧波、福州、廈門、湛江等沿海城市和港口,繼而又伸展到西北、西南邊遠地區,初步改變了中國過去偏重在東北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鐵路布局,使大陸上各省省會和自治區首府(除西藏拉薩外)均有鐵路同首都北京相連,並溝通沿海和內地之間的鐵路運輸。

新建的支線中,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平頂山、西戶等線;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鐵嶺、法庫、女兒河、豐城、洛宜、包白、新密等線;三年調整期間建成的有泰肥、海拉、向樂、博新、北黑等線;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吉舒、婁邵、湯林線的伊烏段、牙林、符夾、鏡鐵山、吉蘭太等線;第四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開陽、蕪銅、寧菏、紅會、東川、汝箕溝、郭查、漳坎、杭長、醴茶、盤西、長林等線;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建成的有萬白、煙白、嫩林、宜珙等線;1981年建成阜淮等線。

到1981年止,在原有鐵路線旁增建第二線的雙線工程主要有北京至上海、北京至衡陽以及其他鐵路的運輸繁忙區段。將原有鐵路改建成電氣化鐵路以增加運輸量的有寶雞至成都、寶雞至天水以及陽平關至安康等鐵路。建成的樞紐共有42個,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北京、鄭州、武漢、天津、上海、沈陽、太原等,這些樞紐中包括87個編組站。這些樞紐根據運輸的需要,還在不斷擴建中。

到1981年底止,全國大陸上鐵路營業里程是50181公里,另有地方鐵路3725公里。在這些鐵路線上共有隧道4493座,長度總計2010公里,最長的隧道長 7.032公里;共有橋梁28945座,長度總計1344公里。1949年前,黃河上只有兩座鐵路橋梁,長江上則沒有鐵路橋梁。到1981年止,跨黃河的鐵路橋梁共有16座,跨長江的鐵路橋梁共有7座。其中南京長江橋最長,計長6772米,此外還有新型的來賓紅水河預應力斜拉橋和安康漢江薄壁箱型斜腿剛構鋼梁橋也都相繼建成。

32年內中國鐵路大修更換新鋼軌共41614公里,鋼軌類型逐漸加重,到1981年止,每米50公斤的鋼軌長度約占營業鐵路總長的50%。線路和橋梁等設施逐年進行改建和加強,鐵路設備的技術標准也逐年提高。實際最高行車速度達到每小時110公里。

1949年前,中國鐵路用的機車車輛,極大部分依賴進口。1949年以後,中國鐵路逐漸建成機車車輛工廠。1952年開始自製蒸汽機車,1958年開始自製內燃機車,1960年開始自製電力機車。到1981年止,三種機車的總台數為1949年的2.5倍;客車的總輛數為1949年的4倍,貨車的總輛數為 1949年的5.7倍。主要干線上的列車牽引總重由1949年的1600噸提高到1981年的3500噸。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鐵路承擔的客貨運量也逐年增長,到1981年,中國鐵路承擔的年客運量為9.53億人,占當年全國現代化旅客運輸的24.3%,為1949年的9.2倍;承擔的年貨運量為10.77億噸,占當年全國現代化貨物運輸的49.4%,為1949年的19.2倍。

㈡ 中國鐵路歷史發展

19世紀,中國繼日本及印度之後成為第三個修建鐵路的亞洲國家。1875年,英國在上海鋪設了14.5公里長的吳淞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營運鐵路。

受「師夷長技以治夷」思想影響的「洋務派」清政府官員還是被迫接受了鐵路,於1881年建造了第一條清政府主張興建的官辦鐵路——唐胥鐵路。

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提出了宏偉全面的鐵路建設計劃,設計了連通全國的3條主要干線,總長20萬公里。

1950年代初,新中國政府決定填補西部地區的鐵路空白,開始建設成都到重慶的成渝鐵路,1950年6月開工建設,1952年6月通車,成為解放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大秦鐵路建於1985-1997年,是中國唯一一條煤炭運輸專線鐵路,也是中國第一條重載單元鐵路。京九鐵路,又稱京九線,是一條從北京通往廣東深圳的鐵路。

2008年中國擁有了第一條時速超過30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截止至2016年,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佔全球高鐵運營里程的65%以上。

(2)轉向架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自從中國的高鐵網路建成之後,每天的客流量都非常巨大。尤其是在春節等一些大型節日中,高鐵更是為廣大民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中國內地,還有著很多貧窮與落後的地方,在高鐵網路全面建成之後,在帶動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必將讓中國的經濟再次騰飛。

世界歷史上來看,鐵路運輸對於兵力運輸意義重大。而在中國高鐵網路出具規模的今天,想要集合十萬大軍,所需要的時間不超過半天。

㈢ 中國高速鐵路的詳細發展歷程。

僅機車車輛而言,並非「中國高鐵是依賴外國幫助並獲得全套技術的結果」。實際上,不管是所謂「日系」(日本技術)還是「歐系」(德國、法國技術,以及龐巴迪公司技術)動車組,外方對諸如轉向架、網路控制、變流裝置、空氣制動等核心硬體和軟體技術都拒絕轉讓。這是因為我國機車車輛製造已經具有不俗實力,西方將我國當作極具潛力的競爭對手,始終心懷戒備。引進中,我國得到的主要是生產圖紙、製造工藝、質量控制和檢測方法,即製造合格產品所必須的文件、管理知識和有關專利,這也是我國企業受益最大的部分。至於當時所說的「聯合設計」,並不是外方與我方共同從頭設計一種新車,而是在其原有車型基礎上作些適應中國特點的局部修改。外國公司在人員培訓上相當保守,只教你怎麼做卻不告訴你為什麼,對於原始計算分析、研究實驗數據、軟體源代碼則嚴加保密。西門子人士曾聲稱「絕不出讓核心技術」,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一位技術主管對此感觸頗深。他說:「對於關鍵技術,只要我們稍稍接近最後一層『窗戶紙』,老外就會敏感地在其上加蓋『鐵板』。」

時至今日,業內普遍認為,真正突破並掌握核心技術主要是在最近五六年。例如,已經試製成功的中國標准動車組,不但擺脫了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同時還實現了產品的簡統化和標准化,可大幅降低製造和運營成本。牽引變流裝置、制動系統、網路控制、轉向架等核心技術難題一個個相繼攻克。試驗與運營表明,其動力學、牽引、制動、雜訊等主要指標十分優異。更值得欣慰的是,控制系統軟體均為自主編制,被人「卡脖子」的技術都已突破。這意味著我國已經打破外國公司的壟斷,重新構建了自己的產品平台。中國標准動車組不但將為我國高鐵提供不受外方約束、更放心、更經濟的產品,也將是我國走向世界手中的一張王牌。

除了中國標准動車組,這幾年推出的還有各種機車和動車,也令國際同行刮目相看。出口巴西、阿根廷、馬其頓及東南亞地區的產品廣受歡迎,地鐵動車在美國波士頓、芝加哥中標,電力機車在南非競得大單。還有,我國獨立研製的永磁電機牽引系統已在高鐵動車上試驗成功,永磁電機牽引技術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目前我國機車車輛企業新產品研發的蓬勃態勢令人歡欣鼓舞。

㈣ 25Z型客車的發展歷史

25Z型客車是中國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是為中國第一條准高速鐵路——廣深鐵路開行時速160公里准高速旅客列車而研究的新型准高速客車。1990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決定以廣深鐵路作為既有線提速試點,要求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廣州鐵路局進行可行性研究。1990年7月,國家計委、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鐵道部及廣東省委部門在廣州召開了「廣深線旅客列車最高時速160公里行車實施方案論證」,並通過了廣深准高速鐵路的研究論證。與此同時,准高速機車車輛的研製也拉開了序幕。根據鐵道部和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的安排,准高速客車的研製由長春客車廠、四方機車車輛廠和南京浦鎮車輛廠承擔。
1992年6月,三家工廠的准高速客車轉向架和制動系統被裝用於試驗車,在北京環形鐵道分別進行動力學試驗、溜放制動試驗。1993年8月,四方車輛研究所在環形鐵道負責對三家工廠試制的各一輛准高速客車和四方機車車輛廠的一輛准高速空調發電車進行測試工作。1994年3月至6月,三家工廠的3列准高速客車及東風11型柴油機車在環形鐵道進行最高速度180公里/小時的綜合性運行試驗,其中包括起動加速試驗、緊急制動試驗、電子防滑器功能試驗、安全評估試驗等。1994年9月至12月,三列25Z型准高速客車赴廣深鐵路進行正線運行試驗。1994年12月23日,25Z型准高速客車於廣深鐵路投入正式運營。1993年至1994年間,三家工廠共製造了25Z型客車共66輛,其中四方機車車輛廠生產單層客車27輛(其中發電車6輛),長春客車廠生產單層客車22輛,南京浦鎮車輛廠生產雙層客車17輛。其中,長客生產的第一批25Z型被命名為「春光號」 ,浦廠生產的第一批雙層25Z型被命名為鍾山號。
長春廠、四方廠生產的25Z型客車的設計、結構基本相同,但轉向架、制動機等均有差異。長春廠的25Z型客車採用CW-2型准高速轉向架,仿製自英國進口的T10-1型轉向架;四方廠採用206KP、206WP型轉向架,其中206WP型供發電車使用。制動系統方面,長春廠採用104型自動式電空制動裝置;而四方廠採用F8型電空閥式電空制動機,兩種制動機均配合引進自德國克諾爾制動機公司、用微機控制的MGSI電子防滑器使用。早期採用兩種不同制動系統的25Z型客車混編運行及進行常用制動時,會頻繁出現意外緊急制動故障,經調整後消除了這種問題。此外,長春廠的所有首批25Z型客車均裝用一組車頂單元式空調機組;而四方廠的二等軟座車裝用兩台空調機組,其他車種裝用一台機組 。除二等軟座行李合造車外,四方廠的一、二等軟座車出廠時均設有美國Monogram Sanitation公司的氣動循環式集便器 ,但由於當時地面配套未完善,集便裝置投用不久後被拆除。
單層25Z型客車由長春客車廠、四方機車車輛廠研製,包括有一等軟座車(RZ125Z)、二等軟座車(RZ225Z)、二等軟座車(帶播音間 / 列車長辦公席)(RZ225Z)、二等軟座行李合造車(RZXL25Z)、餐車(CA25Z)和空調發電車(KD25Z,四方廠製造)。車體為高強度耐候鋼製造的無中梁薄壁筒體整體承載結構,使用壽命為30年。為減少列車運行時的空氣阻力,且用於中、短途城際列車不設卧鋪,25Z型客車採用了高度為4050毫米車體斷面,比25G、25K型客車降低了383毫米,成為25Z型客車的一大特色。首批25Z型客車均採用橡膠風擋、折頁門,無裙板。
雙層25Z型客車由南京浦鎮車輛廠研製,包括有雙層一等軟座車(SRZ125Z)、雙層一等軟座行李合造車(SRZXL125Z)和雙層餐車(SCA25Z),其中少數一等軟座車上層設有包廂。車體沿用了25B型雙層客車的魚腹式無中梁全鋼焊接筒形薄壁結構,但鋼結構通過輕量化設計,比25B型雙層客車鋼結構減重約3噸;同時為改善車體強度和抗扭剛度,將車門設置於車體兩端,及將轉向架定距由25B型的19200毫米縮短為18500毫米。轉向架採用設有電子防滑器、盤形、踏面復合制動的209HS型轉向架,最高試驗速度達183公里/小時。車輛採用橡膠風擋和折頁門,制動系統為104型自動式電空制動裝置;雙層一等軟座車安裝兩台40千瓦車頂單元式空調機組,雙層軟座行李合造車和雙層餐車分別安裝一台48千瓦空調機組。 第二批25Z型客車在1996年由四方機車車輛廠、長春客車廠和南京浦鎮車輛廠製造,配屬給北京鐵路局、上海鐵路局和廣州鐵路集團,分別作為京秦線、滬寧線和廣深線的准高速客車。
第二批的單層25Z型客車由四方廠和長客廠製造。包括有特等軟座車(RZT25Z)、二等軟座車(RZ225Z)、一等軟座車(RZ125Z)、餐車(CA25Z)和空調發電車(KD25Z),採用長春客車廠的CW-2、CW-2C型轉向架,四方廠的206KP、206WP(發電車用)型轉向架。車體結構仍然與第一批相同,但空調機組增加至兩組。除了京局外,上局及廣鐵的車輛均增設裙板並改用手控風動塞拉門,其中裙板帶有稜角的是長客廠的產品,反之裙板為圓弧形的為四方廠生產;配屬廣鐵的第二批25Z型客車也能從塗裝上的分別區分兩家廠商的產品,長客廠產品的裙板、車門均為藍色,車身塗裝中部的藍色和紅色部分之間並沒有白色色帶,四方廠產品的裙板為灰色,車身塗裝採用與25K型客車基本相同,車身中部帶白色、紅色色帶。而上海鐵路局選用了高度為4433毫米的車體斷面,以便與相同高度的25G型客車連掛。
第二批的雙層25Z型客車由浦鎮廠製造,包括有雙層一等軟座車(SRZ125Z)、雙層二等軟座車(SRZ225Z)。車體結構仍然與第一批相同,仍然使用209HS型轉向架。但除了京局外,廣鐵的車輛均改用氣動塞拉門。雙層25Z型客車在1996年12月30日鐵道部組織的北京環行線綜合試驗中,最高時速達到212.6公里,是當時中國國內鐵路客車的最高速度紀錄,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㈤ 東風7型內燃機車的發展歷史

東風7型機車通過鑒定後,北京二七機車廠根據首兩台機車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其設計又進行了十多項改進,包括改善司機操縱檯面向、降低輔助功率消耗、增加一級磁場削弱、提高車架剛度等。完成圖紙整理後,東風7型機車與1985年開始正式投入批量生產 ;同年獲得第六個五年計劃國家科技攻關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89年獲北京市優質產品稱號。
截至1997年底,北京二七機車廠累計生產了295台東風7型柴油機車(0001~0295) ,大部分均配屬鄭州鐵路局及北京鐵路局下轄各機務段,其餘少數交付地方廠礦企業使用。2005年3月,隨著中國鐵路進行撤消鐵路分局的體制改革,原鄭州鐵路局被分割為鄭州、武漢、西安三個鐵路局,而原北京鐵路局被分割為北京、太原兩個鐵路局,目前該五個鐵路局均配屬有東風7型機車。 機車走行部為兩台三軸轉向架,軸式Co-Co,其形式和結構與東風4型、東風5型機車轉向架基本相同。滾動軸承軸箱採用彈性拉桿定位,一系懸掛為軸箱圓彈簧並帶有液壓減震器,二系懸掛為橡膠堆,採用無心盤無導框的四桿機構牽引裝置。每台轉向架裝用三台牽引電動機,牽引電機為滑動抱軸承式半懸掛方式。基礎制動方式為單側鑄鐵閘瓦制動、手制動停車制動。

㈥ 記錄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鐵路發展的幾個大事件 - 百度

1949年1月10日,在開國大典尚未舉行的時候,中央就已成立均為鐵道部(後鐵道部的前身),這一切只為實現那「天塹變通途」的宏偉理想。

1952年,成渝鐵路建成通車,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鐵道建設領域的「長征」終於邁出了第一步。圖為成渝鐵路建成紀念碑奠基儀式。

1952年9月29日,在甘肅天水,天蘭鐵路通車典禮的儀式上,鐵道部副部長王世泰為通車儀式剪綵,這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條通往少數民族地區的鐵路。

正在建設的武漢長江大橋,這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重點項目。大橋於1957年建成通車,震驚世界。

1958年,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開通,圖為當年的建設者正在激烈的討論施工方案。

1964年,模範機組「毛澤東號」機車組被鐵道部授予「學大慶紅旗」稱號。

1979年,中國首條開往香港的直通旅客列車廣九鐵路通車典禮在廣州舉行,時任鐵道部副部長耿振林為通車儀式剪綵。

1983年,中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鐵路——京秦鐵路通車。

1985年,鐵道部最新研製的北京交通電腦查詢機在火車站投入使用,中國鐵路開始向信息化發展,美中不足的是當時的查詢需要收費,一次4分。

1992年,大秦鐵路全線貫通,這是中國第一條以貨運為主的重載列車鐵路,也是第一條實現微機化調度,第一條採用全線路光纖通信的鐵路,科技含量在當時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秦鐵路的貫通,極大程度的緩解了我國煤炭運輸的瓶頸。

1994年京九鐵路各段全面動工,1996年9月提前實現全線開通。

1994年,中國第一條准高速鐵路廣深鐵路建成,並於1996年在香港和紐約上市,中國鐵路從此進入高速化,資本化。

1995年,長春火車站被鐵道部再次評為紅旗車站,這是該站連續7年獲此殊榮,為此長春火車站為了繼續保持優良傳統,請來空軍軍官為車站禮儀小姐糾正動作。

1995年,北京市鐵路公安處舉行專項打擊票販子大會,依法對21名情節惡劣的票販子處以收容審查,勞教,判刑等處理,並依法處理了6000於名情節較輕的票販子。由此引發了全國各地對票販子的打擊專項行動。

1996年,京九鐵路正式通車,跨越9省98個縣,全長2553公里,是當時中國最長的鐵路線。

2006年7月1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迎來了首列列車,中國人在這片被國外專家譽為鐵路禁區的地方創造了奇跡,從此,中國鐵路建設的水平開始領跑全球。

2008年,京滬高鐵開工,拉開了中國城際鐵路專線的序幕,僅2008年一年,全國新開工建設的鐵路達到了8000餘公里。

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這是第一條中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剛一開通就創造了每小時350公里的中國紀錄。

2009年12月,武廣高鐵新干線全線投入運營,這標志這我國從機車製造,到鐵路設計、施工建設以及列車運行控制、鐵路運營管理等方面全面掌握了高速鐵路技術。

2010年春運,中國開始實行火車票實名制。

2010年12月3日在京滬高鐵棗庄至蚌埠間的先導段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中,由中國南車集團研製的「和諧號」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在上午11時28分最高時速達到486.1公里。

2011年6月,京滬高鐵率先實行網路售票,高鐵時速降到300以內。

2017年8月21日,中國最新設計建造的高鐵車組「復興號」在京津城際高鐵首次投入使用

(6)轉向架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我國第一列編組最長的旅客列車是於1984年3月在京廣鐵路北京至武昌間進行試驗運行的。當時,在37/38次列車原掛16輛的基礎上加掛3節軟卧和1輛機車動力試驗車,包括機車全長506.5米,牽引重量1066噸,由北京型內燃機車牽引。

我國最長的客運列車,是在京廣線上行駛的15/16次特快列車,在廣州至長沙區間,這趟特快列車掛有硬座、硬卧和軟卧車廂等25節,全長600多米。

我國最短的客運列車,是廣深線上廣州至下源的郊3/4次列車。它用一輛軌道機車牽引一節硬座車廂,長僅29米。

我國行駛路程最遠的旅客列車是廣州至拉薩的T264/265,T266/263次特快列車,全程為4980公里。

我國行駛時間最長的列車是長春至昆明的K2288/5次快速列車,全程耗時為58小時32分鍾。

我國鐵路首次開行的直達特快列車是1986年4月1日,北京至上海間的13/14次、21/22次。它們由特快旅客列車改為直達特快旅客列車後,運行時間由原來的19小時壓縮到16小時59分,從而成為當時中國鐵路運行速度最快的兩趟旅客列車(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

「東方快車」第一次到中國。「東方快車」於1988年9月5日從瑞士蘇黎世始發,途經巴黎、柏林、華沙、莫斯科等地,於9月20日到達滿洲里,9月22日到達北京,9月26日離深圳去香港,然後經海運輪渡去日本小松港,10月18日到達終點東京。

我國最早的一列雙層客車於1961年以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為主,在四方車輛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協作下設計製造。該雙層客車在滬杭線上運行,行駛平穩,能適應每小時行駛120公里至140公里的要求。這一列車由1輛行李發電車、兩輛軟硬卧車、4輛可躺式座車和5輛硬座車等車輛組成。

我國首列新型空調客車,由四方機車車輛廠、長春客車廠、浦鎮車輛廠等單位於1988年開始聯合試制,1989年8月25日在長沙至廣州間正式投入運營。這種空調客車每輛長25.5米,比普通客車長2米,每列可多載100多人,且設備新穎,裝飾精緻,廠修周期和使用壽命都顯著延長。

我國首列雙層空調客車,於1987年7月18日由浦鎮車輛廠研製成功,每輛定員硬座186人,軟座110人,比同樣編組的普通客車提高載客能力60%。1989年8月30日,這列客車在南京至上海間投入運營。

我國首列全卧鋪列車於1991年4月21日開行。該車是行駛在北京、沈陽間的53/54次特快直達旅客列車,沿途各站不辦理乘降。

我國首輛雙層卧鋪車於1995年4月由浦鎮車輛廠研製成功。該車設有80個鋪位,比國內普通單層卧鋪車多20個鋪位,增加定員33%。卧鋪車實行全年空調,配有全自動電沸水爐等便民設施。車輛運行十分平穩。

我國首輛准高速雙層軟席客車於1994年7月9日在浦鎮車輛廠製成。這輛車設有108個座位,車輛兩端設有掛屏式電子顯示裝置,隨時可以向旅客提供站名、時間和氣象等信息。車廂內溫度保持在18℃至25℃。這種客車的轉向架平穩性能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我國第一列准高速旅客列車於1994年12月22日從深圳站開出,以160km/h的時速飛馳,到達廣州站用時1小時7分,比原來的運行時間縮短近1小時。被命名為「春光號」的准高速列車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83km/h。

2009年我國的武廣、鄭西客運專線的和諧號時速達394km/h。

2011年我國的京滬的和諧號最高試運行時速達到486.1km/h。

參考資料:網路—鐵路

㈦ 機車的歷史沿革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機車是蒸汽機車,以後又出現電力機車、柴油機車、燃氣輪機車。
蒸汽機車的發展 1803年英國的特里維西克製造出第一台在軌道上行駛的蒸汽機車;1814年,英國的斯蒂芬森製造出一台 5噸重的「皮靴」號蒸汽機車,這通常被認為第一台成功的機車。但真正在鐵路上使用,並為現代蒸汽機車奠定基礎的,是斯蒂芬森父子設計者建造的、並於1829年在比賽中獲獎的「火箭」號蒸汽機車,它行駛速度達58公里/小時,創造了當時地面行駛車輛的最高速度。
183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傑維斯首次在機車前部試裝一引導轉向架,使機車能夠在彎道上安全行駛;1836年美國坎貝爾設計一台兩軸引導轉向架兩軸聯動的機車,但這一設計並不成功,直到同時代的機械工程師哈里森進行了加裝車軸均衡機構的改進後,才成為完善的機車。不久這輛機車便成為美國的標准型機車,並命名為「美國人」,被廣泛應用到19世紀90年代。該型999號機車於1893年創造了181公里/小時的當時最高速度。
為了提高飽和蒸汽的利用率、加大機車的牽引力,並能更好地通過彎道,1888年瑞士造出第一台關節復脹機車,由工程師馬勒設計,稱馬勒型機車。1904年美國引進並在山區使用了馬勒型機車,後改為單脹式,製造出最大的蒸汽機車2-4-4-2型。
進入20世紀,採用過熱蒸汽的蒸汽機車迅速推廣,這時的機車已向大蒸發量、大尺寸、大鍋爐的大型化發展。中國於1881年制出自己的第一台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運行於唐山-胥各庄鐵路。
蒸汽機車雖經100多年的發展,但運用熱效率只有6%左右,加上保養維修量大、污染嚴重、日運行里程短,因此逐漸被熱效率高、運用率高的電力機車和柴油機車取代。美國於1960年、英國於1968年、法國於1972年、日本於1975年、德國和前蘇聯均於1977年、中國於1992年相繼停止使用蒸汽機車。
電力機車的發展 1835年荷蘭的斯特拉廷和貝克爾兩人,試制了以電池供電的兩軸小型鐵路電力機車;1842年,蘇格蘭的戴維森製造出一台由40組電池供電的標准軌距的電力機車;1879年,德國的西門子設計製造了一輛小型電力機車,電源由機車外部的150伏直流發電機供給,並通過兩軌道和其中間的第三軌道向機車輸入,電力機車首次成功行駛。
1890年英國倫敦首次用電力機車在5.6公里長的一段地下鐵道上牽引車輛。1895年美國的巴爾的摩鐵路隧道區段採用的干線電力機車,功率為1070千瓦。20世紀初,歐洲有幾個國家曾建成幾段以三相交流電供電的電氣化鐵路。
20世紀初,電力牽引的優越性已被公認,到20年代末,幾乎每個歐洲國家都已有電氣化鐵路。因三相交流供電系統和機車變流裝置復雜,電力機車逐漸趨向採用工頻單向交流電。50年代以後,隨著大功率汞弧整流器和引燃管整流器的出現,特別是硅二極體整流器的出現,促進了採用工頻交流電的電力機車的發展。
70年代以來,干線電力機車向大功率、高速度、耐用方向發展。客運電力機車的速度已從每小時16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中國1958年製成了第一輛以引燃管整流的「韶山」型電力機車,1968年又改用硅整流器成功,製成「韶山-1」型電力機車。
內燃機車的發展 在柴油機車出現之前,1906年美國製造出電力傳動的汽油動車。1913年瑞典製造出電力傳動的柴油動車,這些動車與柴油機車的構造類似。1924年蘇聯用一台735千瓦潛水艇柴油機,製成一輛電力傳動的柴油機車。1923年美國製成220千瓦的電力傳動的柴油機車。
到了二十世紀30年代初,柴油機車進入了試用和實用階段、功率多在一千千瓦以內,主要以調車機車為主。到30年代後期,出現了單節機車多節聯掛的干線客運柴油機車。
柴油機車的運行表明,它的經濟效益比同等功率的蒸汽機車高得多。1945年以後,柴油機車進入大發展的階段。柴油機上多配裝廢氣渦輪增壓系統,功率普遍提高。中國東北地區在30年代曾試用柴油機車,1958年開始製造巨龍號內燃機車,
燃氣輪機機車的發展 最早的燃氣輪機車是從使用復式燃氣輪機開始的。1933年瑞典製成了480千瓦的自由活塞燃氣輪機車;1951年法國先後製成735千瓦和1770千瓦自由活塞燃氣輪機車;1954年前蘇聯製造了2210千瓦的自由活塞燃氣輪機;1941年,瑞士首先製造出開式燃氣輪機車;40年代末和50年代,英國、美國等製造出不同功率的開式燃氣輪機車。
最早發明的機車是蒸汽機車,它利用蒸汽機代替畜力牽引軌道上的車輛。以後出現的各種機車也是在新型動力機問世後研製出來的。繼蒸汽機車之後依次出現的幾種機車是:電力機車、柴油機車、燃氣輪機車。
1804年英國人特里維西克創造出第一台蒸汽機車。1829年製造的「火箭」號機車奠定了現代蒸汽機車的基本形式,後來在構造和效率方面作了不斷改進。為適應運輸需要製造出各種用途的蒸汽機車,又不斷向大功率、大牽引力和高速度發展,到20世紀30~40年代達到高峰。
1879年首次製成應用第三軌供直流電的小電力機車。19世紀90年代有些國家便在地下鐵道、大城市市郊鐵路和干線長隧道區段應用電力機車。到20世紀20年代末,不少國家已有電氣化鐵路,大多採用架空的接觸網供直流電。50年代,大功率引燃管式整流器和60年代大功率半導體整流器件問世後,工業頻率交流電力機車得以迅速發展。這種機車功率增大,性能顯著改善,雖然基本建設投資較大,但經濟效益高,可以用在運輸繁忙的電氣化鐵路干線上。
1923年柴油機車製成試用,1925年正式應用。初期因柴油機功率不大,多用於調車作業;後來有了1000千瓦左右的機車用柴油機,便製造出干線用機車,由兩節或多節聯掛。從運用結果表明它比蒸汽機車優越。50年代就迅速推廣開來,功率也逐漸增大。
1941年製造燃氣輪機車,1943年首次在鐵路上運用,有少數國家在做試驗性運用或小批量正式運用後停用。雖未大量採用,但有發展前途。
蒸汽機車構造簡單,成本低廉,堅固耐用,在鐵路上原佔主導地位。但因經濟效益不高和排煙污染環境而逐漸被柴油機車和電力機車取代。美國於1960年,英國於1968年,法國於1972年,日本於1975年,聯邦德國和蘇聯均於1977年相繼停用。雖有不少國家仍在使用,但擔負的運量比重日益縮小。 機車可按所採用的動力裝置、用途和走行部形式分類。
按動力裝置分類,可分為兩類。
①熱力機車:
所裝的原動機屬於熱機,如蒸汽機車、柴油機車、燃氣輪機車等。這類機車都攜帶燃料和水,是自帶能源的機車,能獨立地行駛,只要有合適的軌道和添加燃料與水的設備,就能運行。但機車重量和外形尺寸分別受軸重和鐵路限界的約束,不能造得過重過大,因而裝於機車內的動力裝置的重量和尺寸也受到約束。
柴油機和燃氣輪機均屬內燃機,裝用這兩種原動機的機車稱為內燃機車。我國主要有東風內燃機車(DF)。柴油機車安裝用的傳動裝置的傳動方式,又可分為機械傳動柴油機車、電力傳動柴油機車和液力傳動柴油機車;燃氣輪機車也是如此。
②電力機車:
一種由外部電站輸給沿鐵路的變電所,再經軌道上空的接觸網或鋪設於軌道一側的第三軌供給電能的機車。供電容量不受額定功率限制,因此,它具有功率大,短時過載能力強,運行速度高,加速快,牽引力大,沒有排煙排氣污染環境等優點,適用於運輸繁忙或坡度大、隧道長的鐵路線上,尤其適用於大城市城郊運輸和地下鐵道運輸。但這種機車只能運行於架有接觸網或鋪設第三軌並供電的線路上,不如熱力機車機動靈活。電氣化鐵路還對附近電信通信有干擾。因為要架設接觸網或鋪設第三軌以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變電所等,所以基本建設投資較大。我國主要有韶山電力機車(SS)。
按用途分類,可分為五類。
①客運機車:
牽引客車車列的機車,需有較高的運行速度和起動加速度,並能作長距離運行,但牽引力不一定要很大。
②貨運機車:
牽引貨車車列的機車,須有相當大的牽引力,能作長距離運行,但運行速度不必很高。
③客貨通用機車(或通用機車):
牽引重的(輛數多的)客車車列或較輕的快速貨車(裝鮮活貨、冷藏貨等)車列,其性能介於客運機車和貨運機車之間。
④調車機車:
在車站內或編組站(場)用於車列的解體和編組,如牽出、轉線和車輛的取送等作業的機車。這種機車起動和停車頻繁,正向和反向行駛頻繁,應有足夠的粘著重量、牽引力、起動加速度,必要的功率和良好的換向性能,運行速度可更低些。調車機車有站內調車機車和編組站調車機車兩種。前者適用於車站進行客車車列或部分貨車車列的摘掛和牽出作業,也適用於工礦企業廠內運輸,所需功率較小;後者適用於編組站(場)進行車列解體、編組和牽出作業,也可兼作短途運輸。
⑤工礦機車:
擔任採掘、冶金、石油、化工、森林等企業內部運輸和工廠內部運輸的機車。一般說功率比鐵路干線用的機車小,速度要求也不高,但須有足夠的牽引力。在某些特殊工廠運輸用的機車還須有防火、防爆等設施。為此,有幾種專門設計的機車,如:壓縮空氣機車,以壓縮空氣貯氣罐代替蒸汽機車鍋爐,將壓縮空氣降壓輸至汽缸工作;無火蒸汽機車,又稱蓄蒸汽機車,實際是無火箱的常規蒸汽機車,是將有一定壓力和相應溫度的飽和蒸汽和飽和水儲於保溫的鍋爐內降壓輸至汽缸工作;蓄電池機車,自身攜帶蓄電池供電給牽引電動機來驅動車輪的電力機車。
按走行部形式分類,可分為兩類。
①車架式機車:
機車的動軸以固定位置裝於剛性車架。蒸汽機車的動力通過搖桿、連桿驅動各動輪;不少小型柴油機車的動力是通過變速齒輪箱輸出齒輪軸兩端所裝的曲拐銷以連桿驅動動輪。這種走行部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等優點。但固定軸距(裝在剛性車架上的最前軸和最後軸按軸心計算的水平距離)長,通過曲線線路較困難,不宜於高速行駛,因此蒸汽機車的動輪前部裝有導輪轉向架,後部裝有從輪轉向架,但這種機車仍屬車架式機車。
②轉向架式機車:
機車車架兩端各由一台可平旋的轉向架支撐。兩台轉向架與車架相連接,並將動輪產生的輪周牽引力傳遞給車架和車鉤。電力機車、柴油機車和燃氣輪機車都採用這形式。每台轉向架可裝2~4根軸,一般裝2~3根軸。轉向架各軸通常均為動軸,電力傳動機車的動軸幾乎都是單獨驅動的,只有單牽引電動機車轉向架和液力傳動機車轉向架的動軸是聯動的(成組聯合驅動的)。機車各轉向架都可沿曲線線路平轉,固定軸距短,易於通過曲線線路,加之彈簧懸掛系統完善,因而運行平穩,利於高速行駛。
按車體形式分類,可分為兩類

罩式車體:一般多用於調車機車、礦工機車等,也有一些干線貨運機車採用這種車體。我國所生產的東風2、東風5和東風7以及從美國所進口ND5型機車均屬於罩式車體。它在車架中間有一座」小房子「,除了司機室外,還把機器罩起來,需要時才打開罩。
棚式車體:一般多用於干線機車,將機器和過道同時罩起,司機可以看到機器,聽到他的響聲。

㈧ 鐵路客車的發展歷史

客車在構造和內部設施上應能為旅客提供安全和舒適的旅行條件。最早的客車車內體是木製的,長容度小,容量不大,設備簡陋,走行部及鉤緩裝置性能較差,構造速度不高,旅行舒適條件也差。現代客車有較大改進,車體為薄壁筒形結構,其材質已由普通鋼發展為低合金鋼、不銹鋼以及鋁合金。這種結構不僅大大提高了車體的強度、剛度和耐腐蝕性,而且降低了車輛的自重,從而提高了車輛運行的安全性,節約了維修費用和牽引動力消耗,為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創造了有利條件。車內設備更加先進、實用,如採用燃油、電熱取暖,集中供電,機械強迫通風和空氣調節裝置等。
高速客車則應具備如下條件:①動力性能良好發轉向架;②優良的制動系統;③輕量化的車體結構,並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性能;④控制雜訊、提高氣密性、強化防火措施和空氣調節設施等。

㈨ 蒸汽機車的發展歷程

蒸汽機車問世至今已有180年的歷史。它的發展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牽引力和功率的發展,表現為動輪軸數和輔助軸數的增加,鍋爐和汽缸的加大;另一方面是熱效率和機械效率的發展,表現為爐床面積和鍋爐受熱面積的增大,蒸汽壓力和溫度的提高,廢熱的利用,蒸汽機的改進,滾動軸承的採用等等。 瓦特發明蒸汽機後,1804年英國人R.特里維西克創造了一輛鐵路蒸汽機車(圖1),鍋爐蒸汽壓力為0.294兆帕(3.0千克力/厘米2),鍋爐內裝有一個平放的汽缸。機車有兩對動輪,由齒輪傳動,軸列式為0-2-0。機車裝有一個大飛輪,藉助於它的旋轉慣性動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復運動。機車重4.5噸,時速8公里,能牽引10噸貨物,5節車,可乘70名旅客。這一實踐證實兩個重要現象:光滑的鐵的機車驅動輪可在光滑的鐵軌上運行而不會空轉;機車可以拖動比機車本身重得多的東西。後人繼起研究,得知輪軌間粘著力、粘著重量、粘著系數、粘著牽引力等的相互關系。這個問題涉及如何利用有限的機車粘著重量牽引更多的載重,至今仍在繼續探討。
1804年7月英國發明家G.史蒂芬·孫造出他的第一輛機車,被譽為首次成功的機車。後來主要由G.史蒂芬·孫之子R.史蒂芬·孫設計建造的「火箭」號蒸汽機車(見彩圖)於1829年10月參加蒸汽機車比賽,以運行可靠、速度最快得獎。比賽時最高時速為47公里。「火箭」號機車採用卧式多煙管鍋爐,傳熱面積大,生成蒸汽快,鍋胴與火箱拼接在一起,鍋爐蒸汽壓力為0.345兆帕(3.5千克力/厘米2);有兩個與水平線成35°角斜裝於鍋爐兩後側的汽缸;有一對裝於機車前部的動輪,動輪車軸左右各裝一曲拐,互成直角,使機車動輪曲拐停在任何位置均能起動,軸列式為 0-1-1。乏汽從煙筒噴出,以誘導通風,促進燃燒。「火箭」號重4噸,能牽引裝載重量三倍於機車自重的車廂。這是第一輛初具現代蒸汽機車基本構造特徵的蒸汽機車。1830年R.斯蒂芬森又造出「行星」號機車,將卧式鍋爐的內外火箱和煙箱製成一整體,這種形式的鍋爐後稱為機車式鍋爐。「行星」號機車的兩個汽缸裝於鍋爐前端的煙箱下部車架內側水平位置,稱為內汽缸式機車,只有一對動輪,裝在後部,軸列式為1-1-0。運行時上下顛抖減輕。蒸汽機車的基本構造形式除廣泛採用外汽缸式(汽缸裝於車架前端兩外側)外,迄今無多大變化。 1830年以後,美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先後開始製造蒸汽機車。這個時期機車動輪由二對或三對發展至四、五、六對。最早使用二軸引導轉向架是美國於1832年製造的 2-1-0式「喬納森兄弟」號機車,大型機車還在動輪後面裝有較小的從輪。藉助於從輪,機車可裝載一個較寬大、較重的火箱。
1884年瑞士人A.馬利特發明關節式機車,牽引力大,並能順利通過曲線。1888年建成第一台。最大的關節式機車是2-4 4-2式「大人物」號(圖2),整備重量為543噸,鍋爐壓力為2.068兆帕(21.1千克力/厘米2),在時速120公里條件下,發揮出功率6000馬力以上。
1875~1900年廣泛地應用蒸汽兩次膨脹原理,創造了復脹式機車,提高了機車熱效率。1900~1920年由於採用蒸汽過熱和給水加熱等裝置,機車的熱效率、牽引力和功率又有提高。
1872年,英商為推銷近代交通工具,在天津原法租界「紫竹林」碼頭一帶,沿海河岸邊的土路上鋪設了一條環行1.5公里的「廣告鐵路」,將一台總重量為1020kg的小「火輪車」安裝在輕便的窄軌上,經試運轉後,是年9月14日,開始免費載客運行。此消息傳開後,轟動天津城。據天津《申報》報道:「此次火車之來中國,可謂創觀,其製作也可謂精美之至,均甚便捷,甚為適用之物……」由於這一「廣告火輪車」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國人留下了一些新式運輸工具的形象。
1876年7月3日,中國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窄軌)建成通車,那台英制名曰「先導號」的蒸汽機車(機車總重量1420kg)時速為24—32公里,為我國第一台外國蒸汽機車。
1881年11月8日,建成了中國第一條自辦鐵路——「唐胥鐵路」(唐山至胥各庄)。在「唐胥鐵路」修築路基的同時,中國工人憑時任總工程師的英人金達(C.W.Kinder)的幾份圖紙,利用礦場起重機鍋爐和豎井架的槽鐵等舊材料,試製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機車。(只有三對動輪,無導輪和從輪),被金達、薄內(Burnet)等英國專家命名為「中國火箭號」和「龍號」,為我國自製的第一台蒸汽機車(曾存於北京府右街交通陳列館內,並可生火行駛,以供眾覽,「七七事變」後失蹤,至今查無下落)。
1887年「津沽鐵路公司」(原址為舊三岔河口西岸)從國外進口了數台小型蒸汽機車,其中一台為「0—2—0」型(只有兩對動輪,無導輪和從輪,稱「0」號),此機車是我們現在保存完好的、曾在「津沽鐵路」上運行過的最古老機車,曾在國外展出過。該機車由英國製造,總重量為1320kg,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蒸汽機車之一。從這台蒸汽機車出現到新中國成立,中國大地上行駛著英、美、德、法、日、比、俄等國各種蒸汽機車,被人們譽為「萬國機車博覽會」。據1949年《鐵道月刊》第188期記載:當時全國共有4069台蒸汽機車,其中有8個國家、30多家工廠生產的198種型號,其中天津鐵路管理局轄管的運用機車為671台。
1920年以後,蒸汽機車的性能進一步得到改善。20~30年代,機車的鍋爐壓力由 1.373兆帕(14千克力/厘米2)提高到2.000~2.069兆帕(20.4~21.1千克力/厘米2),試驗性高壓機車的鍋爐壓力甚至高達9.807兆帕(100千克力/厘米2)以上。高壓機車採用水管式鍋爐,雖然熱效率較高,但構造復雜,重量大,造價高,維護困難,維修費高,而且極易發生故障,運用可靠性差,因而未能正式投入運用。但一般機車的鍋爐壓力以美國、加拿大最高,為2.068兆帕(21.1千克力/厘米2)。40~50年代,有些國家進一步提高了過熱蒸汽溫度,如蘇聯JIB和2-4-2型機車最高溫度達430~440℃。奧地利人G.吉士林根創造的高效率矩形通風裝置(扇煙筒),已為2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採用。利用廢氣熱來加熱給水的混合式給水加熱器已得到廣泛應用。中國的前進型、建設型和人民型蒸汽機車都已安裝這種設備。為了提高機車熱效率,仍在繼續研製凝汽式蒸汽機車。還提出了蒸汽機車使用沸騰爐床,燃用煤氣等建議,希望使蒸汽機車的熱效率達到10%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蒸汽機車由於熱效率低,已大部分被熱效率高的柴油機車和電力機車所代替。 1952年,四方機車車輛廠製造出了中國第一台「解放」型蒸汽機車。其後,四方、大連、唐山、大同等機車車輛廠陸續生產了近萬台蒸汽機車。蒸汽機車一度成為中國鐵路運輸的主要牽引動力。1988年12月21日,大同機車廠停止蒸汽機車生產,標志著中國蒸汽機車製造史的結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蒸汽機車已被內燃、電力機車、動車組取代。
蒸汽機車在美國、西歐國家、日本和蘇聯等國已於1960~1977年期間相繼停止使用。在印度和一些不發達國家,蒸汽機車仍占鐵路機車一半以上。在中國,蒸汽機車還是鐵路的主要的牽引動力。
2005年12月9日,在內蒙古大板附近的鐵道邊上,最後一列蒸汽機車執行完任務後,見證了蒸汽機車退出歷史舞台的最後一刻。 蒸汽機車的退出,讓很多人有一種懷舊心理,深圳福順通科技發公司製作的仿蒸汽式的旅遊觀光小火車,填補了很多人這種懷舊情懷,讓蒸汽機車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㈩ 轉向架的發展歷史

70年代,四方廠研製了U型結構的206型轉向架,浦鎮廠研製了H型構架的209轉向架。型轉向架採用側部中梁下凹的U型構架,干摩擦導柱式軸箱定位裝置,帶橫向拉桿的小搖動台式搖枕彈簧懸掛裝置,雙片吊環式單節長搖枕吊桿外側懸掛以及吊掛式閘瓦基礎制動裝置等,結構可靠,運行平穩,磨損少,檢修方便,1993年開始在中央懸掛部分加裝橫向油壓減振器,加裝兩端具有彈性節點的縱向牽引拉桿,形成206G型轉向架,後加裝盤型制動裝置,形成 206P型轉向架。
209轉向架是浦鎮廠在205轉向架的基礎上研製的,於1975年開始批量生產。它採用H型構架,導柱式軸箱定位裝置,搖動台式搖枕彈簧懸掛裝置,長吊桿,構架外側懸掛,兩高圓彈簧,搖枕彈簧帶油壓減振器,吊掛式閘瓦基礎制動裝置等。1980年後,又生產了具有彈性定位套的軸箱定位結構和牽引拉桿裝置的209T轉向架。在此基礎上,還生產了採用盤型制動的209P轉向架。
在209T轉向架的基礎上,浦鎮廠又開發了供雙層客車使用的 209PK 轉向架,其構造速度為 160km/h 。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改進:採用盤型制動和單元制動缸,取消踏面制動;設空重調整閥;採用空氣彈簧和高度調整閥;安裝抗側滾扭桿;保留了搖動台結構。 209PK 轉向架( P 代表盤型制動, K 代表空氣彈簧)
在這段時期內,我國還製造了少量用於公務車的三軸轉向架,在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進口的軟座,軟卧車上採用了 211 等型號的轉向架。 1994 年,四方廠、長客廠、浦鎮廠相繼研製出了 206WP 、 206KP 、 CW-2 、 209HS 轉向架,在廣深線動力學試驗中最高時速達到了 174km/h ,這些轉向架的研製成功,標志著我國客車轉向架技術上了一個新台階。
206KP 、 206WP 轉向架是四方廠為廣深線准高速客車和發電車設計的轉向架,二者除中央懸掛部分和構架側梁局部不同外( 206WP 中央懸掛為無搖動台高圓簧外側懸掛, 206KP 則為空氣彈簧,並加裝抗側滾扭桿),其他部分完全相同其構架,搖枕均為焊接結構, U 型側梁,採用單轉臂式軸箱定位,採用盤型制動和踏面復合制動。
四方廠還在 206KP , 206WP 轉向架的基礎上研製了適用於 160-200km/h 的 SW-160 轉向架( SW 代表 Sifang Work ),它主要有以下特點:構架由兩片 U 型壓型梁改為四塊鋼板拼焊結構;軸距由 2400mm 增加到 2560mm ;採用空氣彈簧;空氣彈簧橫向間距由 1956mm 增加到 2300mm ,以改善車輛抗側滾性能。
209HS ( HS 指 High Speed )轉向架是浦鎮廠在 209PK 轉向架的基礎上研製的,構造速度為 160km/h ,主要有以下改進:軸箱定位結構由彈性摩擦套定位改成無磨耗的橡膠堆定位;搖動台吊桿端部由銷孔結構改為無磨耗彈性吊桿結構;改心盤支重為全旁承支重;取消空氣彈簧阻尼孔,加裝垂直油壓減振器;軸箱懸掛系統加裝垂直油壓減振器;採用鋼板焊接型構架以減輕自重;加裝電子防滑器等。
CW-1 、 CW-2 轉向架( CW 代表 Changchun Work )是長客廠在吸收進口英國樣車的 T10-1 轉向架技術後,設計的兩種准高速轉向架,其中 CW-1 型中央懸掛採用綱簧和油壓減振器,供准高速空調發電車使用; CW-2 型中央懸掛為空氣彈簧和可變節流閥,用於其他車種。
CW-2 轉向架是:構架,搖枕為焊接結構;裝用轉臂軸箱定位裝置和控制桿;全旁承支重;中央懸掛為有搖動台結構;設帶橡膠套的中心銷軸牽引拉桿橫向擋,橫向拉桿,橫向油壓減振器,抗側滾扭桿;軸箱懸掛系統設垂直油壓減振器;基礎制動裝置為單元盤型制動,設電子防滑器;廣泛採用橡膠元件,改善隔振、隔音性能,減小磨耗。 1998 年起,各工廠相繼推出了自己的高速轉向架,例如浦鎮廠的 PW-200 轉向架,長客廠的 CW-200 轉向架,四方廠的 SW-200 、 SW-220K 轉向架等。
PW-200 轉向架( PW 代表 Puzhen Work )是在 209HS 轉向架的基礎上重新研製的,它優化了一系和二系懸掛參數;採用了無磨耗的橡膠堆軸箱彈性定位裝置;採用高速輕型輪對;軸頸中心距改為 2000mm ;更換軸箱減振器安裝位置;裝用帶可調阻尼和彈性支承的空氣彈簧,採用兩端為球鉸的縱向拉桿;裝用新型盤軸式基礎制動裝置;優化了結構設計。
SW-200 轉向架結構與 SW-160 轉向架基本相同,其改進如下:優化了一系、二系懸掛系數;採用軸盤式基礎制動裝置,適用於 200km/h 的高速列車。該轉向架在 1998 年 6 月的鄭武線動力學試驗中最高時速達到了 240km/h 。
在這一階段,長客廠生產了我國第一台 CW-200 型無搖枕轉向架。其構架採用4塊鋼板拼焊,橫梁採用無縫鋼管,與側梁連通作為附加空氣室,中央懸掛採用無搖枕的空氣彈簧懸掛,採用抗蛇行油壓減振器,單拉桿牽引,設兩個橫向油壓減振器和抗側滾裝置,其軸箱為轉臂式無磨耗定位,並使用油壓減振器,基礎制動為每軸 3 個盤的軸盤式盤型制動裝置。此後,長客廠又開發了 CW-200KD 、 CW-300 等型號的無搖枕轉向架。

閱讀全文

與轉向架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