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史上的主要國家的發展簡況
本來寫了很多 ,太雜了,重新寫,盡量簡單點。 ) 美國:工業、農業、服務業、旅遊業、高新技術產業、航空航天產業等都佔世界第一位。政治、軍事實力也是超級大國。經濟總量15W億美元,軍費支出6000億。 日本:工農業都很發達,製造業、電子產業佔世界重要地位。常規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政治影響力低。 德國:工業、服務業發達,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世界頭號出國大國(今年被中國超過),軍事實力強,在歐洲政治影響力強。 法國:可以看做小號的美國。 英國:農業(主要是畜牧業) 鋼鐵工業、石油工業、造船業、電子信息業都出於世界先進水平,旅遊業發達。對外投資大國。政治影響力很大。軍事實力也很強,是西歐2個具有全球作戰能力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法國) 義大利:輕工業、鋼鐵工業、旅遊業發達。經濟總量在美 日德中法 英之後,居世界第7。 俄羅斯:經濟依靠能源逐步恢復,已經超過1W億美元,人均7000多,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發達,急基礎雄厚。政治上對外正試圖恢復其影響力,對內則試圖改變寡頭政治形象,軍事上擁有媲美美國的完善的軍事體系,眾多高作戰性能的軍事裝備,但由於其維修、訓練因素軍事實力大幅削弱。 巴西:已經擺脫80年代的外債危機,成為金磚四國之一,航天工業發展迅速。政治上試圖擴大再南美的影響力,軍事實力我不知道,最多在南美3大國中處於優勢。 印度:經濟高速發展,其服務業比例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比例(和中國不同,我們是優先第2產業,也就是製造業,印度是優先第3產業,我覺得中國的更好,看看印度的基礎硬體設施的程度就知道了),其軟體業居世界第一,農業規模大,電影產業發達。政治上在南亞處於主導地位(巴基斯坦除外)。軍事上依靠進口使其軍事實力較強,但國內的軍事工業體系落後(這點也於中國不同,中國是進口來提升國產,善於吸收利用) 加拿大:經濟發達,造紙業,旅遊業、礦產能源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無奈人口太少,無法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澳大利亞也一樣,不再表述) 韓國:經濟已經躍居世界前10位,汽車、造船、電子產業發達。軍事上可視為小號的日本(連主站裝備都一樣),但國內的工業體系一般,於日本落後太多,外界猜測日本甚至連核武器都准備到了說有就有的地步。 這些國家中除了印度 巴西 俄羅斯 韓國之外都屬於發達國家,韓國屬於新興工業國家(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出於發達國家,其人均GPD超2W美元,社會發展水平評分達到83,這2個主要指標都已經很接近發達國家西班牙了。不過韓國物價水平和俄羅斯一樣出奇的高。 要看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最直觀的就是看人均GDP對照其物價水平。發達國家人均GDP都在2W美元以上,恩格爾系數都在30%以下。
② 歷史上有哪些不被承認的發達國家實際上發展的怎麼樣呢
說起發達國家,我們都知道是世界上發展比較好的國家。這些國家在政治、經濟、教育、人民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比較好。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這些國家的綜合實力還是很強的。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這樣的,有些發達國家只是頂著發達國家的稱呼,發展的卻並不好。我們今天看下,那些實力不怎麼樣的發展國家。
可以說這三個國家都是發達國家,但都是發達國家的底線。這些國家的總體的發展水平雖然好一點,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不大。
③ 世界上有哪些發達國家哪些發展中國家
歐洲: 盧森堡 挪威 瑞士 愛爾蘭 丹麥 冰島 瑞典 英國 奧地利 荷蘭 芬蘭 比利時內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西班牙容 希臘 葡萄牙 斯洛維尼亞 馬爾他 匈牙利 捷克 美洲: 美國 加拿大 巴哈馬 亞洲: 日本 新加坡 韓國 以色列 塞普勒斯 大洋洲: 澳大利亞 紐西蘭 對於發達國家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公認的標準是: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總量)和社會發展水平。按1995年前後的標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義匯率計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基本定義為發達國家。近10年的發展,使8000美元這個標准已經落後了,2005年應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這個定義,在這10年,有8個國家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這8個國家是:塞普勒斯、巴哈馬、斯洛維尼亞、以色列、韓國、馬爾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聯酋、科威特等產油國人均GDP很高,但社會發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發達國家之中;摩納哥、列支敦斯登等微型國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灣、荷屬安的列斯等未獲國家地位的經濟體也不列入其中。
④ 現在有這么一個說法,說中國用幾十年走過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 是怎樣計算這個時間的
這個問題只是從社會轉型時間上來作對比。就像自然播種生長和人工播種培育,種子從發芽到結果,必然是人工播種培育後結果的時間大大縮短。這樣我們每天才能吃到各種新鮮蔬菜甚至是反季節蔬菜。
⑤ 有哪些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的國家啊
發達國家歐洲(18國): 盧森堡(69,056) 挪威(53,465) 瑞士 (49,246) 愛爾蘭 (46,335) 丹麥(,015) 冰島 (44,133)瑞典 (38,451) 英國 (36,977) 奧地利 (35,861) 荷蘭(35,393) 芬蘭 (35,242) 比利時 (34,081) 法國 (33,126)德國 (33,099) 義大利 (29,648) 西班牙 (24,627) 希臘 (18,995) 葡萄牙 (16,658)
美洲(2國):美國(42,076) 加拿大 (32,073)
亞洲(2國): 日本 (36,486) 新加坡 (25,176)
大洋洲(2國):澳大利亞(29,761) 紐西蘭(23,276)
塞普勒斯 (19,008) 巴哈馬 (18,190) 斯洛維尼亞 (17,660) 以色列(16,987) 韓國 (14,649) 馬爾他(13,144)匈牙利 (10,896) 捷克(10,708)
發展中國家就很多了
每一個不再發達國家之列的國家幾乎都在發展中國家之列
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smallislands/2005/states.htm
http://ke..com/view/35156.htm
⑥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是什麼國家(全部)!
廣義的發達國家24個:
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義大利、瑞典、芬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土耳其、澳大利亞、紐西蘭、希臘、冰島、愛爾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
狹義的就是工業七強。
1995年6月,經合組織發展援助委員會曾經宣布,從1996年起,將新加坡劃為「發達國家」,根據是新加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到2.4萬美元。但新加坡認為自己國內的工業基礎還比較弱,要求經合組織對發達國家的標准再作研究和明確。1996年1月,經合組織改變了原來的決定,將新加坡改劃為「較發達的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是按照人均國民產值來劃分的,但是不完全,比如中東石油國的人均國民產值比許多發達國家但是仍然不是發達國家。
狹義的發達國家就是七國集團成員更是胡說。在任何發達國家的定義中都包括北歐各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瑞士、奧地利等國。還有澳大利亞、紐西蘭。
狹義的發達國家:包括北歐,廣義的西歐各國,美國、加拿大、日本。
廣義的發達國家:包括北歐,廣義的西歐各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
南非:之所以是發達國家因為他的經濟結構和發達國家一樣。
同樣的道理:中東石油國的人均國民產值非常高在80-90年代甚至排世界前幾名,但是從來沒有被認為是發達國家,同樣的還有汶萊。原因是他們的經濟結構和發展中國家一樣。
今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發達經濟體(Advanced economies)為29個,和經合組織有差異,分別為: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奧地利、芬蘭、希臘、葡萄牙、愛爾蘭、盧森堡、日本、英國、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中國台灣省、瑞典、瑞士、香港(特別行政區)、丹麥、挪威、以色列、新加坡、紐西蘭、塞普勒斯、冰島。
⑦ 求一些資料,關於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在90年代的經濟發展歷程,以對中國經濟發展進行展望。
美國:截止2000年復4月,美國經濟已持續制增長110個月,出現了低速持續增長、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的經濟發展奇跡,成為戰後最長的經濟繁榮期。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柯林頓及其經濟政策的實施柯林頓出生在比較落後的阿肯色州,家庭的不幸使他奮發向上,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先後就讀於喬治敦大學、牛津大學和耶魯法學院。1977年1月,他當選為阿肯色州的司法部長,開始從政。1979年1月10日,當選為阿肯色州州長,年僅32歲,成為美國最年輕的州長。他提出「要使阿肯色州成為美國人民生活的新樣板」。他先後進行了小農場改革和教育改革,關閉150餘所學校,撥款1.8億美元,使得阿肯色州的教育條件大為改觀,經濟也迅速發展起來。他被譽為「教育州長」。1993年1月20日,柯林頓就任美國第41位總統,年僅46歲,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柯林頓上台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對美國經濟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形成了美國的「新經濟」。教育改革 增加了聯邦政府社會預算中人力資本的投資,提高了教育、職業培訓和保健的投資力度。
⑧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發達國家。兩國的發達之路,給我們提供了哪些歷史
觀看了《大國崛起》後,心中感慨頗多。其中最難忘也最令我深思的,是美國的崛起過程。美國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度,從美國獨立到今天不過兩百多年的時間,就在這短短的兩百多年間,美國完成了由一個地區強國到世界大國再到超級大國的偉大轉變。美國為什麼能迅速崛起呢?
其實,美國也曾是一個飽受內亂外辱、弱小挨打的發展中國家。殖民地13州為了從日不落帝國爭取獨立,戰爭的艱苦自不必說。獨立後30多年,英國為了對法戰爭需要,不顧美國的多次抗議,在美國製造動亂。英國的做法,終於導致兩國於1812年第二次開戰。開戰後,美國幾乎是不堪一擊,很快潰不成軍。若非歐洲的戰爭使英國損失太大,渴望停戰,美國的生存都值得懷疑。
這個弱小的發展中國家後來成功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在20世紀中,兩次決定了世界大戰的勝負,令曾經欺壓它的大不列顛帝國成為惟其馬首是瞻的小兄弟,令世界因其而不同。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美國的崛起和強大?人們常說,是因為美國有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民族精神,有以憲法為代表的優良法治環境。
首先優越的地理環境和地緣政治為美國的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美國國土遼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這是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從地緣政治上講,東西兩洋,遠離歐洲大陸使美國本土避免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南北都是弱國,沒有鄰國的威脅,美國也成為美洲的當然領袖。西進運動既是低成本換來極大發展的空間,又是美國工業革命的推進劑
其次,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是美國崛起的根本動力。美國首創了民主共和制度,通過分權和制衡原則使民主政治得以實現,保證了政治的長期穩定;通過了《反壟斷法》,完善經濟法律制度;通過實行羅斯福新政來緩和經濟危機,局部調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科技創新方面美國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國政府鼓勵民眾從事發明創造,美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大批像愛迪生、貝爾這樣的發明家和科學家,在生產管理領域還出現了泰勒制和惠特尼的標准化,這些創新極大的促進了美國經濟的起飛。
再次,在制定國家對外發展戰略方面,美國審時度勢,做出了正確的決策。此後美國加強了對美洲的控制,把美洲作為自己的後院,成為美洲的霸主;一戰初期保持中立,同交戰雙方做生意,賺取大量財富;戰爭後期,局勢已經逐步明朗,美國加入協約國作戰,為戰後爭奪霸權贏得了資本;一戰後,美國已經是頭號經濟強國,但英國的霸權殘余仍然存在,美國的整體實力尚不足以與西歐抗衡,所以沒有參與世界霸權的爭奪,而是集中全力發展經濟;二戰中,為了捍衛自己利益參加反法西斯戰爭並成為領袖,最終取得了勝利,美國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也空前膨脹,二戰後,美國建立起了全球霸權。在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霸主的過程中,美國從來沒有直接挑戰英國霸權,而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成為英國的盟友,是在英國的逐步衰落中取而代之的,而德國正式挑戰英國霸權最終陷入了災難的深淵,由此不難看出美國決策者的高明之處。
總結來說,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崛起的原因可總結為:
1、國家統一和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是基礎,有一個穩定的國內局勢才能應付復雜的國際環境。
2、國家應重視教育和人才。
3、重視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創新,始終走在科技發展的最前沿,科技應用於生產才能實現生產力的發展。
4、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調整適應經濟發展的政策。
但是在此,我想強調的卻是——科技對美國崛起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在我看來,科技才是促進美國崛起的最主要因素。在美國經濟發著歷史進程中,伴隨著幾次技術革命,產業結構中的主導產業經歷了從農業向工業再向服務業轉移、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再向技術密集型轉移的過程。
第一次技術革命,推動美國產業結構由農業主導階段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的第一次技術革命發生在18世紀後半葉的英國,並帶動紡織工業、機械工業、冶金工業、造船工業的發展。到1880年機器和鑄造業、鋼鐵業迅速上升為主導產業,1884年以後美國工業凈產值開始超過農業凈產值,1900年美國工業品總值達到農產品總值的2倍。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基本完成了由農業國向工業國階段的過渡。
第二次技術革命推動美國產業結構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並逐漸走向工業化高峰。1870年到1940年,世界興起了以電力技術革命為代表的第二次技術革命,它起源於德國,完成在美國。它引起了產業結構的巨大變化,不僅完善了鋼鐵、化工、電力「三大技術」,而且創造了汽車、飛機、無線電「三大文明」,使重工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增大,成為支柱產業,人類就此進入「電氣化世紀」。美國和德國抓住第二次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契機,大力發展新興技術和產業,在鐵路、煤炭、鋼材和艦艇製造等方面展現出勃勃生機。美國在1869年以前,還處於南北分裂的經濟落後狀態,但是從1870至1890年的短短20年間,通過工業技術革命美國的產值上升了9倍。1890年國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1900年人均收入超過歐洲。1913年成為世界經濟的霸主。
而第三次技術革命推動美國產業結構向工業化後期階段發展。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起止時間是從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以原子能的開發和電子計算機的發明為標志,這次革命從真空管、半導體到現在的集成電路都出自於美國。社會的需要特別是軍事的需要是刺激戰後技術革命發生發展的直接動因。與此相適應的核技術、電子技術、宇航技術、生物技術、激光技術等成為新興工業部門而得到迅速發展,新技術成果在民用工業上也廣為應用。在相關產業政策的支持下,美國選定了微電子、新能源、新材料等發展潛力大的高新技術領域,加快了高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步伐,使通訊設備、計算機、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帶動世界經濟進入了新技術革命階段,出現了科學技術的巨大突破和革命性發展。新技術革命中重要領域的突破大多始於美國,隨後波及世界各國,使美國的科技水平遙遙領先於世界,也拉大了與追趕者的距離,其世界經濟霸主的地位得到鞏固。
1870年美國專利法的改革帶來了技術創新的黃金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本性地改變了美國的研發結構,使得聯邦政府對工業與學術研究的支持出現了急劇擴張,從而直接帶來了政府研究的大規模興起和研究型大學的迅速發展。美國創新體系形成的過程說明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而大學和政府都是很重要的方面。而美國創新體系最大的特點是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政府僅進行必要的干預。
美國經濟出現了強勁發展的態勢,美國經濟已持續呈高速增長狀態。顯然,這一成就與美國高速高效的國家創新體系是密切相關的。美國在基礎科學上的絕對領先地位和美國在高新技術上的創新活力反映出美國的以市場為主導,政府弱干預的國家創新體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僅就這一點而言,也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認真借鑒的。
美利堅合眾國是在開拓北美大陸,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反對殖民統治的斗爭中形成的年輕的國家。由於它沒有經歷封建主義階段,很少受封建主義影響,加之美國是一個自由移民的國家,因此這個民族富有的勤勞發奮、銳意進取、精力充沛、講求實際的精神。這種精神是近代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或許,在未來的五百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里,世界的發展仍將經受各種考驗。我們不知道21世紀的變化將把大國帶向何方,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將是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
⑨ 美國等發達國家環境保護發展歷程
回顧美國的環保史,可以用以下四個方面來概括美國的環保:家底厚、醒悟快、能人多、民主好。首先是——家底厚
與日本不同的是,美國相對中國而言,更加得天獨厚:美國與中國一樣,主要領土位於北緯25。—45。之間最適於人類居住的北溫帶,在自然地理條件、領土幅員和自然資源分布上都不遜於中國。而且由於瀕臨兩大洋,氣候濕潤(全國平均降雨量比中國高30%以上),平原多(國土中適宜耕作的面積比例高達90%,平原面積比例在70%以上),荒漠少,人口密度及人口分布合理,又已經處於環境庫茲涅茨曲線表述的工業化後期生態恢復階段,現在稱得上是真正的人傑地靈、物華天寶。
這么好的環境本底,美國工農業的發展因此有了充裕的環境容量。換言之,美國的環境是相當經得起工農業污染的「折騰」的。美國從20世紀初就已領導了世界工業化潮流,並且至今仍是全球主要資源的凈生產國,但仍然擁有美麗家園,環境家底厚是重要原因。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也不可或缺——醒悟快
作為曾經的新大陸和移民國家,美國這張白紙在二百多年間就繪上了最新最美的畫面,但應該看到的這幅畫面是一張層層塗抹的油畫,最初的幾層也是慘不忍睹的:
美國最早的原住民——印第安人是以一種天人和諧的游獵文明生存的,因此2000萬平方公里的北美大陸連農耕文明的干擾都未受過,保持了良好的原生態,是當時地球上面積數一數二的野生動植物天堂:直到17世紀,美國落基山脈以東的中部大平原上仍至少有6000萬頭美洲野牛,而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大西洋沿岸由於降水豐沛是美國生物多樣性分布的中心區,北部的五大湖也幾乎分布有北陸界新北區的全部淡水水生動物。17世紀後,來自愛爾蘭的新移民首先將大西洋沿岸帶入農耕文明,在美國贏得獨立戰爭後,這片領土(最早的13個州)又迅速開始資本主義社會的工業化進程。「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於是,阿巴拉契亞山脈的礦藏被挖掘一空,城市污染和生態破壞成為東部的主基調。為發財而瘋狂的移民繼續向西部進軍,與西部開拓者優秀品質共存的是他們濃厚的血腥味——不僅在工農業生產中大規模破壞了印第安人的原居地,還對野牛大開殺戒,甚至將其發展為一種純游戲。曾經鋪天蓋地的美洲野牛,不到200年,到1889年時居然僅餘541隻。
總之,19世紀的美國,可不是處處鮮花、富得流油,而是到處充斥熱情似火又不顧一切的拜金移民、烏煙瘴氣和污水四溢的工廠以及「把一切推平重來」的農場(類似的一幕也曾經在1960年代的日本和1980年代的中國出現過)。這種瘋狂的經濟增長,一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當社會領域的大蕭條(經濟危機)和自然領域的黑風暴(生態危機)實施報復後才逐漸回歸理性。這個回歸的過程也是天長日久,直到1940~1950年代,美國還發生了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的兩起——多諾拉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1950~1960年代,因為濫施農葯、化肥還導致「寂靜的春天」,就連美國國鳥白頭海雕也因為農業導致的棲息地破壞和農葯積累導致的繁殖障礙幾乎滅絕!今天美國的「美」,其實才剛剛到來。只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是1980年以後才有機會一睹美國真面目,所以看到的才是一幅光彩奪目、渾然天成的美景圖,只有殘留在國家公園內剛剛恢復到2萬只的美洲野牛留下了劫後餘生的些微證據。
回顧這個「從頭收拾舊山河」的過程,可以發現美國環保最寶貴的經驗——從教訓中幡然悔悟。20世紀下半葉美國在環保上的成功,無一不受益於這個經驗。在獨特的資本主義民主體制和高度市場化的經濟環境中,美國的環保盡管跌跌撞撞,卻從哪裡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因此歷經半個世紀,終於使美國的環境讓全世界人民都為之「不見不散」。 美國環保之所以能醒悟快,有一個關鍵因素——能人多
在關鍵時候,美國出現了一些或「高瞻遠矚」或「有權有勢」的綠色人士,使不惜環境資源代價的經濟活動有所節制,大大推動了環境保護的進程。可以請出六位代表作為美國環保發展的里程碑。他們是斯特林·莫頓、約翰·繆爾、西奧多·羅斯福、蕾切爾·卡遜、丹尼斯·海斯以及杜邦公司的先後幾代領導人。
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都被高度認同的植樹節,竟然出自19世紀時一位美國出版商的倡議。1872年,斯特林·莫頓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的一次會議上,有感於當時當地的環境惡化,悲天憫人地提出了一項設立「植樹節」的建議,要動員全體人民一起植樹造林。內布拉斯加州農業局首先積極支持採納莫頓先生的建議,不久州長親自宣布,從此該州每年四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定為植樹節。後來,這一節日只用了幾十年就發展成為全球通行的一種綠色文化。
這個名人倡導的行動不僅取得了巨大的環境效益,而且開創了美國官民合一搞環保的優良傳統。民間的高瞻遠矚通過官員的有權有勢被落實,環保才可能從一種憂思變成一項政策乃至一種文化。後兩位名人的經典合作更典型地說明了這種「美國環保方式」的行之有效。
19世紀末期,在美國西部開發改天換地的浪潮中,自然被天翻地覆,精華所剩無幾。這時,約翰·繆爾出現了。早在1876年,他就強烈要求聯邦政府採取森林保護政策。1897年美國國會從商業利益出發阻撓森林保護政策,繆爾就通過媒體獲得公眾支持,使議員們改變了主張。繆爾最大的功績在於開創了自然保護區建設事業,被譽為「美國國家公園」之父:在以約翰·繆爾為首的一些人的積極活動下,美國於1872年通過黃石法案(Yellowstone Act),成立了全球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黃石國家公園,又於1916年成立了全球最早的國家公園管理局。目前,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管理著57座國家公園,327處自然和歷史勝地,12000個歷史遺址和其它建築,8500座紀念碑和紀念館,美國的自然精華悉數被羅致入「園」。今天,繆爾倡導的自然保護宗旨仍然鐫刻於的大門上――「為了人民的利益和快樂」。當然,單憑他的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張羅這么大的事業的,這個事業是他與另一位代表——西奧多·羅斯福(並非二戰期間名聞遐邇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共同完成的。
1903年,繆爾開始與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交往。羅斯福認為:「我們建設自己的國家,不是為了一時,而是為了長遠。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不但要想到目前享受極大的繁榮,同時要考慮到這種繁榮是建立在合理運用的基礎上的,以保證未來的更大成功」。基於這種理念,羅斯福在政務之餘與繆爾考察了大峽谷、約塞米蒂等國家公園,並據考察結果開始限制一些開發——例如在大峽谷中建設大壩。為了使這種環保思想在官員中蔚然成風,羅斯福曾在議會演講時特別以中國為例(根據一個考察報告)來說明森林破壞造成的惡果:「中國內地(主要指的是黃河下游地區)森林缺乏,鄉村只有墳墓和廟祠附近有林木,江河的堤岸沒有林木保護,以致洪水經常決堤。山坡都被開墾,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羅斯福還積極倡導土地的分類規劃利用,使不同自然條件的土地能用於不同的產業,以發揮環境容量的作用。這位最高決策者的綠色意識,是美國由瘋狂開發轉向理智發展的關鍵。
二戰後,美國真正成為決定全球政治經濟命運的超級大國,其工業化的成果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地球面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例如,農葯DDT和氟利昂空調都是在美國工業的推動下才在全世界大行其道的。這種規模的工業對全球環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位名叫蕾切爾·卡遜的女士開始關注工業污染帶來的環境蠕變。1962年,根據她的研究成果,一本名叫《寂靜的春天》的書動搖了整個美國化工業。卡遜女士發現由於濫施農葯,通過食物鏈積累整個生態系統都在朝著崩潰的方向發展,因此美國的鳥語花香的美好環境存在著極大的危機。這種發現盡管起初遭到一些大工業集團的歪曲,但還是漸漸改變了美國化工業巨頭(例如杜邦公司)的發展理念,美國的工業開始有了兩個轉變:一是注重衡量化工產品全方位的效益,注重實施清潔生產;二是逐漸將生產環節轉移到國外。自此,美國的環境才算真正擺脫了工業化的負面影響。在這個階段,還有一個人發揮了巨大作用——丹尼斯·海斯。
1969年,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舉辦有關環境問題的講習會。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群眾活動的具體構想,並提議以次年的4月22日作為「地球日」在全美開展環保活動。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動聲勢浩大,美國各地約2000萬人參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也是二戰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社會活動。這次活動標志著美國綠色文化主流地位的確立,並促使美國政府加強了環境污染治理:成立了國家環保局,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清潔水法》和《瀕危動物保護法》。一定程度上,這次活動也是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的誘因。丹尼斯·海斯在地球日活動後,迅速成為全球民眾環境運動的領軍人物,至今仍然在為一系列國際間環境公約的推行而奔走呼號。
這些能人前赴後繼的行動促進了美國國民環境意識的覺醒,這種形勢下以前作為環保對立面的大企業,有的也漸漸轉化成了環保的主力軍,其中的代表就是杜邦公司。
杜邦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化學工業公司,有「化學工業帝國」之稱,位居全球500強的123位。從1970年代起,杜邦公司前後四任總裁確立了「安全、健康、職業道德、尊重待人和保護環境」的核心價值觀,以製造炸葯起家的杜邦公司,通過合作、收購等手段調整產品結構,逐步退出低附加值、污染嚴重的傳統化工領域,核心產業在1990年代已轉移到精細化工和高新材料方向,同時還是美國循環經濟搞得最好的大企業之一。杜邦公司的現任總裁賀利得曾有專文說明杜邦公司21世紀的兩個大目標,其一是"減少我們在環境中的痕跡",其二是"增加我們在社會中的價值"。賀利得還認為「公眾的意識和參與對社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新聞媒體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因此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宣傳工作,例如,1996年出資設立了中國杜邦環境好新聞獎。
這6個代表,只是美國由下而上進而上下結合搞環保的一個縮影。須知,能人輩出,決定性的基礎是——民主好
美國是全天候、全方位的超級大國,環境家底厚,在資源佔有上又達到了予取予求的境界,重視環保並不像日本那樣是因為國土有效面積事關存亡,更多地是民主的體現。由於美國的政治體制,形成了其民意決定官意的格局,因此,必須先有消費者支付意願的綠色化,
才可能有國家決策的綠色化。這種民主機制還決定了美國環保的新政策在導入階段往往必須利用經濟動因,必須在市場自發的基礎上政府再來因勢利導。
目前,美國環保政策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強調環保措施上的多樣性、創新性和靈活性,力求充分發揮各級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二是它基本上是一種經濟發展政策,即強調以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而不是以改變生活方式的方法來實現對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的持續發展,所以沒有改變生產高效和消費低效以及大量耗用能源資源的情況。
1980年代後,美國總體的環境狀況在改善,美國的政策應該說是成功的。但也應該看到,民主體制下靈活的環保政策雖然給解決環保問題提供了相當多的渠道、方法和途徑,也給美國的環保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由於美國的環境政策不嚴格,標准不統一,法規不健全,致使沒能全方位的推動美國環保技術的開發和使用,也影響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使得處於領先地位的美國環保技術,環保產業出口額僅排名世界第11位。另外,由於美國政治體制有時過度強調民主和政務公開,使得一些對國家有益的建議,當遇到公眾反對時,便很難以實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美國環保產業的發展。
還應該看到,美國的美並不能包羅萬象,更不能一美遮九丑。從中美環保比較的角度來看,美國的環保是一種片面的環保,是一種損人利己的環保,是一種我國不能照搬的環保。這是因為美國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太浪費
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工業文明,通過全新的科技手段開發了更多的礦產資源,集約化地利用了更多的土地和森林,形成了一個以擴大物質消費為根本導向的社會。
根據生產空間和二氧化碳處理空間(與能源消費成正比)算出的人均生態足跡,美國人10,世界平均2,中國人1。美國每人年平均鋼材耗用量為一般發展中國家的37倍,鋁耗用量為85倍,總的能源耗用量為30倍。據計算,如果全世界人民都按美國的水平消耗礦物資源,則人類所需的16種主要礦物中,有7種將於十年內耗盡(如金、銀、汞、錫、鎢、鋅、鉛)。其餘礦物除鐵和鋁以外,都將在200年內用完。
美國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經濟運行方式和生產高效、消費低效的國民文化,得到了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的支配性地位的支持,因此多年來一直得到延續。曾經有人考察過一個美國中產階段家庭的消費狀況,發現其中40%的支出屬於無效支出。尤其是在追求過度包裝等心理附加值而非產品使用價值的增值上的花費和產品快速更新換代上的花費,在已經富裕的美國人中普遍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因此美國的垃圾堆中不難發現一大堆包裝物中混雜著「過時」或者「微壞」的冰箱彩電。也許有些人會羨慕這種財大氣粗的浪費,只是如果地球人都像美國人那樣「美」,再多十個地球又如何?就此而言,美國稱得上是埋葬地球資源的地獄。
一方面是消費上的不加節制和資源佔有上的貪婪無度,另一方面卻是對環保責任的推諉,這就是美國的第二個特點——太無德
近年來,美國在環保領域的驚世駭俗之舉當是布希政府突然以全球已有110個國家簽署的《京都協議書》(關於共同減排溫室氣體的國際協議)會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為由,公然宣布拒絕簽署該協議。雖然美國人口佔全球總人口的4%,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卻佔到全球的四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理應承擔主要責任和積極履行減排義務。但美國出爾反爾、推卸責任,充分反映了其國家決策中太無德的一面。
在高度評價美國在環保上的巨大成果和先進舉措的同時,也必須充分認識到美國在環保上太無德的這一面:美國是靠先污染自己發展起來的,然後就是靠產業結構高級化和更直接的污染物轉移減輕自己的環保負擔的,因此被一些國家稱為「環境帝國主義」。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曾經就此行為承認:「美國和其他富國是世界環境災難的主要根源」。
如果說產業結構高級化——例如前述美國杜邦公司將「傻大黑粗」的傳統化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還起到了幫助其發展經濟的作用的話,污染物轉移就是赤裸裸的無賴行徑。僅僅舉一個小例就可以說明這點。目前,美國危險物年生產量達5000至6000萬噸,其中將近1000萬噸由各公司私運出美國處置。綠色和平組織稱美國各公司向44個國家出口危險廢物,且不擇手段——有偷倒(如「夜間傾倒」),有耍賴皮的蠻倒,有所謂的協議傾倒,還有採取賄賂手法的賄倒。2002年,一位巴拿馬海關官員披露說,如同意進口美國的焚燒灰(含有劇毒的二惡英),就能得到一幢海灘別墅
⑩ 西方發達國家是靠什麼進步和發展的
西方發達國家城市社區的建設與發展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我國社區建設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社區建設有其自身的發展線索和趨勢。從治理模式、建設形式和建設目標三個方面對西部進行了分析。
在我國,社區建設是指依託社會力量,利用社會資源,強化社區功能,改善社區服務,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協調健康發展的一種社區工作。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不斷提高社區成員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社區建設是一項新的工作。大力推進社區建設是中國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新世紀城市現代化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