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劍"的歷史與介紹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版,前端尖,後權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
劍,早期是匕首式短劍,劍和刀一類,區別只在於單刃和雙刃。劍又稱:"輕呂"、"徑路","長鋏"。春秋末年,開始流行長劍。質地精良的寶劍大多出自南方,主要是吳、越(閩越)、楚、巴蜀。長劍出,短劍也不廢。劍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
長劍便於戰斗,短劍利於護身,還可以用於刺殺,荊軻刺秦王,東漢末年俠客王越、史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劍在中國文化與其它文化里的括含范圍不同。如西方古代只有雙刃和直型的劍,對西方人來說刀也被定義為劍的一種。即使名為「Saber」(單刃的軍刀)、「Falchion」(單刃的彎刀)也被歸於西方文化中的「劍」一類。再如日本則沒有區分刀與劍,日文中的「劍道」或者「劍術」其實是中國唐代流傳到日本的雙手刀法。
在中國文化里,劍與刀是兩種不同的武器,劍特別用來指「雙鋒直型刃」,而刀則是指「單鋒彎型刃」。
劍通常可以做出三種攻擊:截、削和刺。
B. 有誰知道劍術的起源與發展
劍 劍術:武術中用劍的技術。
《吳越春秋》卷九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了古代擊劍的技術和戰術。《漢書·藝文志》載有《劍道》三十八篇,是論述漢以前擊劍技術的專著。明代茅元儀《武備志》中記載了劍的用法有: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御車格、風頭洗等。清代又有宋仔鳳《劍法真傳》一書傳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劍術成了劍的演練套路的代稱,被列為全國武術比賽項目。增加了各種花法、平衡、翻騰、造型等動作,使劍術有了很大發展。劍的擊法有;劈、刺、點;撩、崩、截、抹、穿、挑、提、絞、掃等。劍術的特點是:輕快敏捷、瀟灑、飄逸,有"劍走美式"、"劍如飛風"之說。劍術根據練法又分為行劍、勢劍、雙手劍、長穗劍、雙劍、反手劍等。劍術套路繁多,常見的有:自選劍術、青萍劍、武當劍、三才劍、三合劍、雲龍劍、八卦劍、太極劍、螳螂劍、通備劍、醉劍、宣化劍、七十三劍、龍形劍、奇門十三劍、白虹劍、純陽劍、七星劍等。參見"劍"條。
刀劍在古代被視為武士的靈魂與精神象徵,日本武士必須常年佩刀,刀不離身,故在所有的古武術門類中,劍術是武士必須掌握、流傳也最為普及的武藝技法之一。劍術在古時又稱劍法、擊劍、平法、兵法、小兵法、刀法、太刀打等。明治以後始稱劍道。日本劍術所使用的刀器一般稱為日本刀,我國又稱倭刀,其刀身狹長微彎,單刃柄較長,劈斬突刺俱宜,實際上是刀劍合一的產物。常用的日本刀形制有大、小之分(長、短),大刀又分太刀(刀身弧度較大),打刀(刀身較直)兩種,小刀稱之為脅差(又稱脅插,刀身長度只有正常日本大太刀、打刀的三分之二左右,故也有稱其為小太刀的。古代日本武士一般都身佩兩刀,即一大一小兩柄日本刀)。
日本古流劍術包括使用太刀(佩帶時刀刃向下)、打刀(佩帶時刀刃向上)、小太刀等武器的技術。其內容有使用一刀(單刀)的太刀術、小太刀術;使用長、短二刀(即同時使用大、小太刀的雙刀術,日本古流劍術中雙刀技法都被稱之為「二刀流」,著名流派有宮本武藏的二天一流)的正二刀術(右手拿大太刀,左手拿小太刀)、逆二刀術(右手拿小太刀,左手拿大太刀),雙手都持大太刀的二刀術(如琉球王家秘傳武術本部御殿手、大東流合氣武術等)及小太刀二刀術(如天道流、柳生心眼流等)等各種各樣的劍術技法。其中包含刺眼、撩陰和斬擊對手頸動脈等危險的招數,平常主要以形(套路)的練習為主。
日本古武道的劍術流派極多,古流號稱有兩百至三百餘派,主要有柳生新陰流劍術、小野一刀流劍術、北辰一刀流劍術、馬庭念流劍術、鹿島新當流劍術、東軍流劍術、真影流劍術、直心影流劍術、神道流劍術、神道無念流劍術、當流劍術、示現流劍術、心形刀流劍術、柳剛流劍術、鐵人實手流劍術、中條流平法、天流兵法劍術、玄流大太刀術、關流小太刀術、澄心流小太刀術、菅原本流小太刀、柏木流甲胄太刀打、寶山流太刀術、神傳流擊劍等。
劍法的主要內容
(1)刺劍:立劍或平劍向前直出為刺,力達劍尖,臂與劍成一直線。劍刃朝上下為立劍,劍刃朝左右為平劍。
(2)劈劍:立劍,由上向下為劈,力達劍身,臂與劍成一直線。掄劈劍沿身體右或左側繞一立圓;後掄劈劍要與身體後轉協調一致。
(3)掛劍:立劍,劍尖由前向上、向後或向下、向後為掛,力達劍身前部。上掛向上、向後貼身掛出;下掛向下、向後貼身掛出;掄掛貼身立圓掛一周。
(4)撩劍:立劍,由下向前上方為撩,力達劍身前部,正撩劍前臂外旋,手心朝上,貼身弧形撩出;反撩劍前臂內旋,余同正撩。
(5)雲劍:平劍,在頭頂或頭前上方平圓繞環為雲。上雲劍在頭頂由前向左後繞環,要仰頭;左(右)雲劍在頭前上方向左後(右後)繞環,頭向左肩側倒。
(6)架劍:立劍,橫向上為架,劍高過頭,力達劍身,手心朝里或朝外。
(7)點劍:立劍,提腕,使劍尖猛向前下為點,力達劍尖,臂伸直。
(8)崩劍:立劍,沉腕使劍尖猛向前上為崩,力達劍尖,臂伸直,劍尖高不過頭。
(9)截劍:劍身斜向上或斜向下為截,力達劍身前部。上截劍斜向上;下截劍斜向下;後截劍斜向右後下方,臂與劍成一直線。
(10)抱劍:右手抱劍於胸前,劍尖朝右為橫抱劍;劍尖朝上為立抱劍;劍尖朝前為平抱劍。
(11)穿劍:平劍,劍尖經胸腹間弧形向前為平穿劍,力達劍尖,劍身不得觸及身體;前臂內旋,立劍劍尖由前向後轉動而出為後穿劍,力達劍尖,高不過膝,低不觸地;掄穿劍劍尖向後、向左隨轉體貼身立圓繞環一周。
(12)斬劍:平劍向左(右)橫出,高度在頭與肩之間為斬,力達劍身,臂伸直。
(13)剪腕花:以腕為軸,立劍在臂兩側向前下貼身立圓繞環,力達劍尖。
(14)撩腕花:以腕為軸,立劍在臂兩側向前上貼身立圓繞環,力達劍尖。
C. 劍的發展史
劍的發展史
武術器械。古代兵器之一。《釋名.釋兵》曰:「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劍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據考古史料來看,劍產生在商代。當時的劍一般較短,約為20—40厘米,呈柳葉形或銳三角形,劍初為銅制。
西周時代,戰爭主要以車戰為主。遠者以弓矢射之,近者以戈、戟、矛等長兵器爭斗之,惟有肉搏以劍擊之。故劍的作用不是很大。
春秋戰國時期,劍作為步戰的主要兵器,得到不斷加長。如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全長有55.7厘米。
至漢武帝時期,劍長有超過3尺的,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劍鋒的夾角由銳加大。由東漢時期,環首鐵刀在當時騎戰中佔有普遍地位,劍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後作為佩帶儀仗或習武強身自衛之功用了。漢代以後銅劍逐漸被鋼鐵劍所替代,並趨於定型,即劍身中有脊,兩側有刃,前有劍尖,中有劍首,後有莖,莖端設環處稱鐔,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飾物。
至隋唐時期,佩劍之風尤為盛行。《隋書.禮儀志》載:「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帶直劍者,入宗廟及升殿,若在仗內,皆解劍。一品及散(散)郡公,開國公侯伯,皆雙佩。二品、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號侯,皆只佩。綬亦如之。」劍被當時封建倫理道德和區分官職高低所用,被視為權力和貴賤之分的代表物。
唐代為最盛,劍被文人墨客視為飾物。常以來抒以凌雲壯志或表現尚武英姿。
如大詩人李白少年習劍,25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杜甫有:「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王維的「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動百萬師」等劍與戰爭的詩句留於後人。
後劍與道教接上不解之緣,成了道士們手中的法器之一。劍又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成了「神劍」「劍仙」等法力無邊的聖物。
劍受到民間武藝家的青睞後,則迅速發展在了多種演練的形式。逐漸演變形成了「斗劍」和「舞劍」兩種。「斗劍」即發展成為現今的「擊劍」比賽項目;「舞劍」則發展為現今的劍術套路和藝術舞的劍舞表現形式。
至明、清時,劍的發展迅速,各種名劍層出不窮,劍術和善劍的名人輩出,劍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劍被列為武術競賽項目。現代武術用劍的長度,規定為運動員反手直臂持劍,劍尖達於耳垂為准。劍不開刃。劍的各部位包括有:劍身、劍尖、劍鋒、劍末、劍脊、劍刃、劍格、劍柄、劍首、劍鞘和穗。
名詞解釋
劍墩:即劍首。指劍柄的頂部,一般劍首中有孔,可穿繩。
劍鐔:即劍格,亦稱護手。指劍身與劍柄之間作為護手的橢圓形盤部分。
劍鞘:又我劍匣、劍室。藏劍之物。有鐵和木製等,裹以沙魚皮,塗以朱漆或連雲黑漆,又貴者並鑲珠嵌寶。
劍莖:劍柄之古稱。清.程瑤曰《考工創物水記.桃氏為劍考》:「莖者,言頸也,在首下。」
劍室:即劍鞘。漢.揚雄《方言》:「劍鞘自河而北,燕、趙之間,謂之室。」
劍廓:劍梢的別稱。漢.揚《方言》:「劍梢自關而東或謂之廓」。
劍珥:即劍格。又名劍鐔。《莊子.說劍篇》釋文引司馬雲:「鐔,劍珥也。」
劍穗:劍柄後縛的裝飾品。近現代劍術套路有長穗與短穗之分別。
劍袍:即劍穗。有文武之說,文劍佩帶劍袍,武劍則無。
劍術的套路有:七星劍、青萍劍、昆侖劍、八卦劍、武當劍、達摩劍、三才劍、盤龍劍、蛾嵋劍、八仙劍、醉劍、對練劍等。
劍的種類繁多,下面一一介紹如下: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下同)
三尺:劍的別稱。因通體長三尺,故以之為劍的代稱。《漢書.高帝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唐.顏師古註:「三尺,劍也。」
三尺劍:劍的泛稱。唐.杜甫《重經紹陵》詩:「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七尺:古代長劍的代稱。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詩》:「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北堂書鈔》卷一百二十二:「長劍七尺。」
利劍:名劍的泛稱。《公羊傳》魯宣公六年:「子之劍,蓋利劍也。」
寶劍:劍的泛稱。唐.韋應物《廣陵行》:「歸來視寶劍,功名豈一朝。」
吳粵劍:泛指春秋時代所制名劍。《周禮.冬官》:「鄭之刀,宋之斤,吳粵之劍,遷平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
七星劍:古代名劍。劍身近柄處飾有北斗七星文,故名。《吳越春秋》:「伍子胥過,解劍與漁夫曰;「此劍中有北斗七星文,其值百金。」
十字短劍:屬雙兵短器械。劍長兩尺四寸有餘,通體為鐵制。劍身有脊。呈棱形,兩邊有,劍尖向上17厘米處,另有一字形劍尖橫貫於劍身之中,呈「十」字形。橫突之劍,一側略向下彎,另一側向下彎曲而略向外折出,橫劍有脊,兩邊鋒利。劍柄呈扁平狀,上覆半圓硬木,使握手處為圓形,劍柄末端有鐵環可系綵綢,握手兩側有護手刃,在護手處略朝上翹。用時兩手各執一把,十字劍兼有刺、勾、割的功能。(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干越之劍:指古代吳越所制之善劍。《莊子.刻意》:「有干越之劍者,押而藏之,不敢用也,寶而至也。」
上方寶劍:「尚方劍」的俗稱。指皇帝的御用寶劍,可授於大臣,掌先斬後奏之權力。
子午鴛鴦劍:雙劍的一種。劍長三尺,劍身為扁平狀,下部寬一寸半,上部寬八寸,劍身兩側為向上傾斜的尖劍,渾體如鋸條,二劍之劍尖形式不一,一為半圓環形,如月牙狀,月牙尖向外;另一雖也為月牙狀,但其中部有一突出槍刺狀槍頭,劍把為扁平形,上扎布帶,劍把上有圓盤鐵護手,劍把一側有月牙形護手,薄而鋒利,劍把末有雙棱狀槍刺,此器四面有刃,甚是鋒利。
宋體昆吾劍:古劍名。原稱「錕」,亦作「琨」。屬此劍。劍身原為一有刃,一側無刃,前有尖鋒。後來演變為前半身有鋒有脊,兩側有刃;後半身無脊無刃,僅呈平板形狀。其劍柄較長,可用兩手握持。
木劍:用木製作的劍。又名:「班劍」、「象劍」。晉代開始用於朝服佩帶。
《南史.陳始興王叔陵傳》:「及倉卒之際,之命左右取劍。左右不悟,乃取朝服所佩木劍以進。」
玉頭劍:劍首用玉裝飾之劍。參見「玉具劍」條。
玉具劍:劍首和劍柄部分用玉製成的劍。《漢書.匈奴傳》:「賜冠帶衣裳……玉具劍。」唐.顏師古註:「孟康曰『標首鐔衛盡用玉為之也。』鐔,劍口旁橫出者也;衛,劍鼻也。」
奪命龍:五代時軍中稱劍的專門隱語。據宋《清異錄.武器.小逡巡》載:五代前蜀王建初起兵時,軍刀用隱語稱刀曰:「小逡巡」,劍曰「奪命龍。」
楊家山鐵劍:我國現存最早的鐵劍。系湖南長沙楊家山春秋後期墓出土文物。
劍通體長38.4厘米,劍寬2-2.6厘米,劍脊厚0.7厘米。
尚方斬馬劍:「尚方」亦作「上方」。指皇帝贈予臣屬的寶劍,為最高權力的象徵。《漢書.朱雲傳》:「成帝時,丞相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雲曰: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斬臣2人以厲其餘,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唐.顏師古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故有斬馬劍,劍利可以斬馬也。」可簡稱為「尚方劍」或「上方劍」。
尚方劍:皇帝御用劍的代稱。為最高權力的象徵。參見「尚方斬馬劍」。
服劍:古人隨身佩帶的劍。《戰國策.齊》:「遣太尉黃金千斤,文馬三駟,服劍一,封書一,謝孟嘗君。」
齒鋏:劍的一種。指帶齒形的鋏器。左思《吳都賦》:「毛群以齒角為矛狹。」亦稱「角鋏」。
神劍:①指靈異之劍。《晉書.劉曜載記》:「嘗夜閑居,有二童子入跪獻劍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劍長二尺,背上有銘曰:『神劍御,除眾毒。』曜遂服之,劍隨四時而變為五色。」②古代名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孝武帝昌明,以大元元年,於華山頂埋一劍,銘曰『神劍』,隸書。」袖裡劍:短劍的一種。其柄長大,而劍身稍短,總長不及一尺二寸,劍身藏於劍柄之末。柄為中空,內有彈簧。袖裡劍平時可藏於袖筒之內。用時取出劍柄,按動按鈕,劍身即從劍柄中彈出傷人。
班劍:古代飾有花紋的木製儀仗用劍。盛行於西晉。至南朝稱為「象劍」。《宋書.樂志四》:「雄戟辟曠途,班劍翼高車。」《宋史.袁桀傳》:「太宗臨崩,桀與褚淵並受顧命,加班劍二十人,給鼓吹一部。」棠溪:古代名劍。因戰國時期棠溪(今河南舞陽縣西南)地方出利劍。故以之名劍。《楚辭.九嘆.怨思》:「執棠溪以刜蓬兮,秉干將以割肉。」劉勰《新論》:「棠溪之劍,天下之銛也。」亦作劍的代稱。
越劍:指古越所制之利劍。劉勰《新論》:「越劍性銳,必托槌砧以成鈍鈞」。
象劍:「班劍」的別稱。南朝時用作儀仗的劍,稱象劍。參見「班劍」條。
短劍:劍的一種。劍身較短,劍盤小,握柄由生鐵鑄成,柄端有一圓環。
逸龍劍:劍的一種。劍身有龍形圖案,因而得名。無劍穗,其劍術套路的主要擊法有劈、刺、扎、撩、點、崩、擊、截、抹等。
短鋏:劍的一種。鋏的別稱。張協《短鋏銘》:「亦有短鋏,清暉載爛。」參見「長鋏」條。
楚劍:指古楚所制之利劍。《說苑》:「秦昭王中朝而嘆曰:夫楚劍利,倡優拙。夫楚劍利則士多悍,倡優拙則思慮遠,吾恐楚之謀秦也。」張東:「吳鉤明似月,楚劍利如霜。」
腰品:唐代供佩帶用的短劍名。宋《清異錄》:「唐劍具稍短,常旋於脅下者,多腰品。」
櫑具:古代劍名。木柄上有蓓蕾形的玉飾等,古稱櫑具。《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晉灼註:「古長劍首以玉作井鹿盧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未敷時。今大劍木首,其狀似此。」
彝族波長劍:短劍的一種。源於清代。刃體寬大,近尖處略窄。劍體作火焰形或波浪形,左右曲折,刃之下部尤為彎曲。刃長二尺余,柄長五寸五分,柄與鞘之形式無定製。莖與護手略為十字形,護手之一邊另有一直形護手。劍柄首作圓盤形,上有小塔形之尖頂。全柄為鋼制,刃上深刻三獸形,或蹲或馳,相間刻有一顆星形花紋。
少林長劍:全長三尺四寸,把長六寸二分。明代悟華,清代清倫、清蓮、清雲精劍術。
少林青龍劍:全長三尺三寸。歷代寺僧和武士用於習武、防身之用。
雙劍:雙兵器之一,兩劍合攏似一劍。雙劍的劍格(護手盤)各為一半,對合的一面為平面,使兩劍合為一體。劍身與單劍不同之處為單劍兩面有脊,而雙劍僅一面有脊,對合面為平面,兩劍柄首分別各配一根單劍穗。雙劍同歸一鞘。
少林子母鴛鴦劍:少林雙兵之一。全長三尺,為歷代少林僧徒習武防身之用。
本文摘自博武網
龍鳳雙劍:雙兵器之一。浙江龍泉出此劍,在兩劍有脊的一面分別配有龍(為右手所使之劍)、鳳(為左手所使之劍)圖案。兩劍柄首各配一根雙劍單穗。
雙劍同入一鞘。
雌雄劍:古代雙兵之劍。舞練技法與其他雙劍同。但制此劍之材料甚是高級。
雌劍為左手使,雄劍乃右手使也。
指塵劍:古代異樣雙兵之一。乃道家所使之失械也。由一把拂塵與一把單劍組成。
D. 劍術的歷史起源
劍產生在商代,較短,呈柳葉或銳三角形,初為銅制。漢代後銅劍漸被鋼鐵劍替代,並趨於定型。劍,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自古劍術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為世人喜愛 。
劍術在春秋後期開始出現,史籍中也開始出現關於劍術家的記載。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卧薪嘗膽、報仇復國的越王勾踐,曾請了一個埋名隱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劍術家越女給他的士兵傳授劍術。這個越女不僅劍術精通,而且還有一套理論。《吳越春秋》卷九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了古代擊劍的技術和戰術。《漢書·藝文志》載有《劍道》三十八篇,是論述漢以前擊劍技術的專著。
漢朝發展起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軍隊。騎兵交戰中以砍斫為主,很少有刺的動作。於是,環柄刀代替了劍,使得劍在戰場上的使用價值大大下降。到了東漢末年,環柄刀幾乎完全取代了劍,成為軍中主要的短兵器。劍在戰場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擊劍的風氣在社會上風行開來,人人喜歡擊劍,喜歡佩帶寶劍,劍術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文人與劍術結下了不解之緣。歷史學家司馬遷的祖上在趙地就是以傳授劍術而馳名;東方朔15歲就學習擊劍;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年輕時不僅喜歡讀書,而且喜歡擊劍。漢武帝時,渤海郡博學多文的儒士雋不疑,應邀去見一個大官,看門人要他解下佩劍,雋不疑十分堅決地回答道,劍是君子用以自衛的武備,不能解。陳壽寫到他在「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於身」。這個時期還出現了不少專門講擊劍方法的文章,據《漢書》記載,這樣的文章有38篇,後來都失傳了。東漢末年,劍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不少技藝高超的擊劍家,這些人遊走四方,傳授劍術。如在漢恆帝和漢靈帝年間(公元147-189年),在首都洛陽城,一個叫王越的劍師就十分有名,教過不少徒弟。
漢代斗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曹丕《典論·自敘》:「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於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這段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斗劍風的興盛。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御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唐代,持劍舞蹈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友人宴飲時也舞劍助興。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 罷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公孫大娘的劍舞因為是舞蹈,需要高度的藝術化加工,與武藝完全不同,就是劍術也與實際的作戰技術有較大的差距,這與後來緊緊扣住攻防格鬥為主題發展起來的劍術套路有明顯的區別,但是劍舞的高度發達,為後來劍術的發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明代戚繼光《武備志》中記載了劍的用法有: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御車格、風頭洗等。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清代又有宋仔鳳《劍法真傳》一書傳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劍術成了劍的演練套路的代稱,被列為中國武術比賽項目。增加了各種花法、平衡、翻騰、造型等動作,使劍術有了很大發展。
E. 在我國歷史中劍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迄今發現最早的劍是西周時期的青銅劍。在陝西省長安縣張家坡、北版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墓中權,都曾出土有柳葉形青銅短劍。
春秋時期的吳、越等國,劍成為步兵手中的利器,劍身加長。如吳王光劍、吳王夫差劍、越王勾踐劍等,長度都在50厘米以上。戰國時期,劍身繼續加長,並已鑄出脊部和刃部具有不同銅錫配比的青銅劍,其脊部柔韌,而鋒刃堅利,提高了殺傷效能。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青銅劍長94厘米,劍身窄而薄,刀部鋒利,表面還進行了防銹處理,代表了青銅劍製造技術的最高水平。
春秋戰國之際,已開始出現鋼鐵劍。湖南省長沙市的春秋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鋼劍,經化驗證明,是用含碳量為0.5%左右的中碳鋼鍛打而成的。
西漢初年,鋼鐵劍盛行,其實戰效能日益提高。如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銅劍,內部是低碳鋼,表面系高碳層,刀部經淬火處理,鋒利堅韌。由於漢朝時騎兵已成為主要兵種,供騎兵使用的具有揮砍殺傷效能的單刃厚背環首刀應運而生。在東漢以後較長時期中,環首刀成為軍隊的主要裝備。劍的實戰作用逐漸降低,遂轉而發展帶有各種裝飾的佩劍。
F. 青銅劍的發展歷史
我國青銅劍的創造及其發展歷史,約可追溯到原始社會開始進入奴隸制社內會的商周時容代即已出現,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已是高峰階段,嗣後,一直延續到秦漢。
到鐵劍出現時,青銅劍就逐漸銷聲匿跡了。通過田野考古發掘,全國各地出土包括青銅劍在內的青銅兵器,可說是層出不窮,異彩紛呈,特別是前些年,吳王夫差劍和越王勾踐劍的發現,更是震驚中外,成為稀世之寶。
G. 劍的起源
中國在商代開始有制劍的史料記載,一般呈柳葉或銳三角形,初為銅制。當時通常是作為長兵器之下的輔助武器,但在吳、越等河川較多的地區則因水戰較多而是將劍作為主要武器,春秋時代的名劍也因此大多出於這些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朱開溝遺址出土的「鄂爾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銅短劍」,是我國迄今所知最早的青銅劍,約在早商時期的公元前15世紀。此劍通長25.4厘米,劍身近似柳葉形,厚脊,雙面刃,直柄,中間有兩道凹槽,柄首略呈環狀,柄與劍身銜接處的兩側有凸齒,劍身向下斜凸成鋒,柄部纏繞麻繩。
春秋戰國,為步戰主要兵器,不斷加長。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全長有 55.7厘米。 漢武帝時,有超過3尺,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劍鋒的夾角由銳加大。 東漢,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為佩帶儀仗或習武強身自衛。 漢代後銅劍漸被鋼鐵劍替代,並趨於定型,即劍身中有脊,兩側有刃,前有劍尖,中有劍首,後有莖,莖端設環處稱鐔,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飾物。 隋唐,佩劍盛行。《隋書·禮儀志》載:「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帶直劍者,入宗廟及升殿,若在仗內,皆解劍。一品及散(散)郡公,開國公侯伯,皆雙佩。二品、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號侯,皆只佩。綬亦如之。」 唐代最盛,被文人墨客視為飾物,抒以凌雲壯志或表現尚武英姿。 後劍與道教接上不解之緣,成了道士們手中的法器之一。
然而戰場上劍卻也是從唐開始沒落的,皆因為劍刺不穿鐵甲... 而唐朝卻是盔甲大發展的時代,比如明光鎧,魚鱗甲等。所以我國歷史上劍從唐時就逐步退出了戰場,而剩下的更多的確是裝飾功能。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
劍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據黃帝本紀雲:「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據管子地數篇雲:「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以上兩說,似黃帝與蚩尤,均己制劍為兵。
據以上所述,無論劍之創始人為誰,其出生於黃帝時代,可無置疑。黃帝於民元前四六一五年[公元前二七0四年]建廟,國號有熊氏,當時尚系初入青銅器時期,但由此推知,劍之出世極為古遠,歷史悠久,故後人稱之「短兵之祖」,確可當之無愧。
自黃帝至東周,大多以銅鑄劍,劍質頗佳,煉制技術亦逐漸進步。春秋戰國之時,並定劍制,詳言制劍之法。周禮考工記雲:「 周官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兩從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圓長倍之。中其莖,役其後,身甚五其莖,重九鏘[按:周禮六兩半為一鏘],謂之上制,上土服之。身長四其莖,重七鏘,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重五鏘,下士服之 」。又考古記雲:「劍,古器名,兩刃而有脊,自背至刃,謂之臘,或謂之鍔[即劍身]。背刃以下,與柄分隔青,謂之首[即劍盤],首以下把握之處曰莖[即劍柄],莖端旋環曰鐸」。
劍的形制大略有:
早期短劍流行於西周早期,典型式樣有:柳葉形扁莖式,其整體呈柳葉形,沿鍔磨成圓鋒銳角,臘中央略微隆起,沒有劍格,臘和莖沒有明顯的分界,莖扁而有兩穿。
薄臘無格圓莖劍流行於春秋早中期,典型式樣有:薄臘圓莖短體式,其臘如葉狀,中脊起棱,至從末端延長成為圓莖,雖莖較為細長,然而整體仍為短劍式;薄臘銳下圓莖式,其臘扁平而薄,鋒斷,下端斜收呈尖銳狀,脊凸起延長成圓莖,但無首亦無格。
無格斜從扁莖劍流行於春秋晚期,其基本式樣為:兩從較寬而臘短,中脊呈直線狀隆起,兩從微斜而凹,下端平,無格,或格不連鑄,扁莖有穿。
厚格劍流行於春秋戰國之際,典型式樣有:斜寬從狹前鍔厚格圓莖有箍式,其背呈直線,斜從而寬,前鍔所收略同,格為倒凹字形,但圓莖上有兩道箍,便於纏緱。
薄格劍盛行於戰國時期,兩從均勻,臘有長有短,劍格薄,圓莖無箍。
《史記》中曾有記載,「天下之劍韓為眾,一曰棠溪,二曰墨陽,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將。」《吳越春秋》記載:」棠溪在西平,水淬刀劍,特鋒利,為干將莫邪所從出,亦名川也。」據範文瀾《中國通史》記載:「河南西平有冶爐城,有棠溪村,都是韓國著名鑄劍處。西平有龍淵水,淬刀劍特堅利。」他告訴筆者,西平棠溪春秋屬楚,戰國屬韓,是當時冶鐵鑄劍的勝地軍工基地,距今已經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先人們在這里開創了中國的鐵器文明,輝煌了中國的寶劍文化。
西平縣春秋時屬楚,戰國時歸韓。縣西有古柏城,屬柏皇氏原封地。周邊有九女山、蜘蛛山、跑馬嶺。山下有棠溪湖、棠溪河,山上有棠溪源。棠溪流域是戰國至晉代的重要冶鐵基地,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保護最完整的冶鐵遺址區。自秦至唐憲宗元和年間的上千年,歷代中央政府均在西平設置鐵官,督辦兵器製造。元和十二年冬,唐憲宗發兵平定中原叛亂,將棠溪冶鐵城夷為平地,自此,棠溪寶劍從歷史上消失。
棠溪冶鐵遺址位於西平縣酒店鄉酒店村南五百米的棠溪湖兩岸,南系龍泉河,北接棠溪河。在冶鐵遺址南部有冶鐵爐。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曾兩次來西平考察。一九五九年,文物專家張靜安前來考察,最早發現了一處保存完好的冶鐵爐。冶鐵爐為橢圓形,直徑零點八米左右,深一米多,冶鐵爐壁呈現有焦煳色的烈火燒烤痕跡。這一重要發現,揭開了人們認識古代冶鐵鑄劍歷史新的一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H. 簡述劍術的發展史
劍術在春秋後期開始出現,史籍中也開始出現關於劍術家的記載。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卧薪嘗膽、報仇復國的越王勾踐,曾請了一個埋名隱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劍術家越女給他的士兵傳授劍術。這個越女不僅劍術精通,而且還有一套理論。《吳越春秋》卷九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了古代擊劍的技術和戰術。《漢書·藝文志》載有《劍道》三十八篇,是論述漢以前擊劍技術的專著。
漢朝發展起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軍隊。騎兵交戰中以砍斫為主,很少有刺的動作。於是,環柄刀代替了劍,使得劍在戰場上的使用價值大大下降。到了東漢末年,環柄刀幾乎完全取代了劍,成為軍中主要的短兵器。劍在戰場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擊劍的風氣在社會上風行開來,人人喜歡擊劍,喜歡佩帶寶劍,劍術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文人與劍術結下了不解之緣。歷史學家司馬遷的祖上在趙地就是以傳授劍術而馳名;東方朔15歲就學習擊劍;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年輕時不僅喜歡讀書,而且喜歡擊劍。漢武帝時,渤海郡博學多文的儒士雋不疑,應邀去見一個大官,看門人要他解下佩劍,雋不疑十分堅決地回答道,劍是君子用以自衛的武備,不能解。陳壽寫到他在「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於身」。這個時期還出現了不少專門講擊劍方法的文章,據《漢書》記載,這樣的文章有38篇,後來都失傳了。東漢末年,劍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不少技藝高超的擊劍家,這些人遊走四方,傳授劍術。如在漢恆帝和漢靈帝年間(公元147-189年),在首都洛陽城,一個叫王越的劍師就十分有名,教過不少徒弟。
漢代斗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曹丕《典論·自敘》:「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於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這段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斗劍風的興盛。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御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唐代,持劍舞蹈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友人宴飲時也舞劍助興。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公孫大娘的劍舞因為是舞蹈,需要高度的藝術化加工,與武藝完全不同,就是劍術也與實際的作戰技術有較大的差距,這與後來緊緊扣住攻防格鬥為主題發展起來的劍術套路有明顯的區別,但是劍舞的高度發達,為後來劍術的發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明代戚繼光《武備志》中記載了劍的用法有: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御車格、風頭洗等。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清代又有宋仔鳳《劍法真傳》一書傳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劍術成了劍的演練套路的代稱,被列為中國武術比賽項目。增加了各種花法、平衡、翻騰、造型等動作,使劍術有了很大發展。
I.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劍,是中國的嗎
劍的發展
武術器械。古代兵器之一。《釋名·釋兵》曰:「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劍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據考古史料來看,劍產生在商代。當時的劍一般較短,約為 20—40厘米,呈柳葉形或銳三角形,劍初為銅制。
西周時代,戰爭主要以車戰為主。遠者以弓矢射之,近者以戈、戟、矛等長兵器爭斗之,惟有肉搏以劍擊之。故劍的作用不是很大。
春秋戰國時期,劍作為步戰的主要兵器,得到不斷加長。如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全長有 55.7厘米。
至漢武帝時期,劍長有超過 3尺的,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劍鋒的夾角由銳加大。由東漢時期,環首鐵刀在當時騎戰中佔有普遍地位,劍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後作為佩帶儀仗或習武強身自衛之功用了。漢代以後銅劍逐漸被鋼鐵劍所替代,並趨於定型,即劍身中有脊,兩側有刃,前有劍尖,中有劍首,後有莖,莖端設環處稱鐔,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飾物。
至隋唐時期,佩劍之風尤為盛行。《隋書·禮儀志》載:「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帶直劍者,入宗廟及升殿,若在仗內,皆解劍。一品及散(散)郡公,開國公侯伯,皆雙佩。二品、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號侯,皆只佩。綬亦如之。」劍被當時封建倫理道德和區分官職高低所用,被視為權力和貴賤之分的代表物。
唐代為最盛,劍被文人墨客視為飾物。常以來抒以凌雲壯志或表現尚武英姿。如大詩人李白少年習劍, 25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杜甫有:「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王維的「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動百萬師」等劍與戰爭的詩句留於後人。
後劍與道教接上不解之緣,成了道士們手中的法器之一。劍又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成了「神劍」「劍仙」等法力無邊的聖物。
劍受到民間武藝家的青睞後,則迅速發展在了多種演練的形式。逐漸演變形成了「斗劍」和「舞劍」兩種。「斗劍」即發展成為現今的「擊劍」比賽項目;「舞劍」則發展為現今的劍術套路和藝術舞的劍舞表現形式。
至明、清時,劍的發展迅速,各種名劍層出不窮,劍術和善劍的名人輩出,劍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劍被列為武術競賽項目。現代武術用劍的長度,規定為運動員反手直臂持劍,劍尖達於耳垂為准。劍不開刃。劍的各部位包括有:劍身、劍尖、劍鋒、劍末、劍脊、劍刃、劍格、劍柄、劍首、劍鞘和穗。
名次解釋
劍墩:即劍首。指劍柄的頂部,一般劍首中有孔,可穿繩。
劍鐔:即劍格,亦稱護手。指劍身與劍柄之間作為護手的橢圓形盤部分。
劍鞘:又我劍匣、劍室。藏劍之物。有鐵和木製等,裹以沙魚皮,塗以朱漆或連雲黑漆,又貴者並鑲珠嵌寶。
劍莖:劍柄之古稱。清·程瑤曰《考工創物水記·桃氏為劍考》:「莖者,言頸也,在首下。」
劍室:即劍鞘。漢·揚雄《方言》:「劍鞘自河而北,燕、趙之間,謂之室。」
劍廓:劍梢的別稱。漢·揚《方言》:「劍梢自關而東或謂之廓」。
劍珥:即劍格。又名劍鐔。《莊子·說劍篇》釋文引司馬雲:「鐔,劍珥也。」
:劍梢的別稱。漢·揚雄《方言》:「劍鞘自關之西,謂之 」。
劍穗:劍柄後縛的裝飾品。近現代劍術套路有長穗與短穗之分別。
劍袍:即劍穗。有文武之說,文劍佩帶劍袍,武劍則無。
劍術的套路有:七星劍、青萍劍、昆侖劍、八卦劍、武當劍、達摩劍、三才劍、盤龍劍、蛾嵋劍、八仙劍、醉劍、對練劍等。
劍的種類繁多,下面一一介紹如下: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下同)
三尺:劍的別稱。因通體長三尺,故以之為劍的代稱。《漢書·高帝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唐·顏師古註:「三尺,劍也。」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三尺劍:劍的泛稱。唐·杜甫《重經紹陵》詩:「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七尺:古代長劍的代稱。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詩》:「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北堂書鈔》卷一百二十二:「長劍七尺。」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利劍:名劍的泛稱。《公羊傳》魯宣公六年:「子之劍,蓋利劍也。」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寶劍:劍的泛稱。唐·韋應物《廣陵行》:「歸來視寶劍,功名豈一朝。」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吳粵劍:泛指春秋時代所制名劍。《周禮·冬官》:「鄭之刀,宋之斤,吳粵之劍,遷平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七星劍:古代名劍。劍身近柄處飾有北斗七星文,故名。《吳越春秋》:「伍子胥過,解劍與漁夫曰;「此劍中有北斗七星文,其值百金。」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十字短劍:屬雙兵短器械。劍長兩尺四寸有餘,通體為鐵制。劍身有脊。呈棱形,兩邊有,劍尖向上 17厘米處,另有一字形劍尖橫貫於劍身之中,呈「十」字形。橫突之劍,一側略向下彎,另一側向下彎曲而略向外折出,橫劍有脊,兩邊鋒利。劍柄呈扁平狀,上覆半圓硬木,使握手處為圓形,劍柄末端有鐵環可系綵綢,握手兩側有護手刃,在護手處略朝上翹。用時兩手各執一把,十字劍兼有刺、勾、割的功能。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干越之劍:指古代吳越所制之善劍。《莊子·刻意》:「有干越之劍者,押而藏之,不敢用也,寶而至也。」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上方寶劍:「尚方劍」的俗稱。指皇帝的御用寶劍,可授於大臣,掌先斬後奏之權力。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子午鴛鴦劍:雙劍的一種。劍長三尺,劍身為扁平狀,下部寬一寸半,上部寬八寸,劍身兩側為向上傾斜的尖劍,渾體如鋸條,二劍之劍尖形式不一,一為半圓環形,如月牙狀,月牙尖向外;另一雖也為月牙狀,但其中部有一突出槍刺狀槍頭,劍把為扁平形,上扎布帶,劍把上有圓盤鐵護手,劍把一側有月牙形護手,薄而鋒利,劍把末有雙棱狀槍刺,此器四面有刃,甚是鋒利。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宋體'>昆吾劍:古劍名。原稱「錕 」,亦作「琨 」。屬此劍。劍身原為一有刃,一側無刃,前有尖鋒。後來演變為前半身有鋒有脊,兩側有刃;後半身無脊無刃,僅呈平板形狀。其劍柄較長,可用兩手握持。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木劍:用木製作的劍。又名:「班劍」、「象劍」。晉代開始用於朝服佩帶。《南史·陳始興王叔陵傳》:「及倉卒之際,之命左右取劍。左右不悟,乃取朝服所佩木劍以進。」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玉頭劍:劍首用玉裝飾之劍。參見「玉具劍」條。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玉具劍:劍首和劍柄部分用玉製成的劍。《漢書·匈奴傳》:「賜冠帶衣裳……玉具劍。」唐·顏師古註:「孟康曰『標首鐔衛盡用玉為之也。』鐔,劍口旁橫出者也;衛,劍鼻也。」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奪命龍:五代時軍中稱劍的專門隱語。據宋《清異錄·武器·小逡巡》載:五代前蜀王建初起兵時,軍刀用隱語稱刀曰:「小逡巡」,劍曰「奪命龍。」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楊家山鐵劍 :我國現存最早的鐵劍。系湖南長沙楊家山春秋後期墓出土文物。劍通體長 38.4厘米,劍寬2-2.6厘米,劍脊厚0.7厘米。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尚方斬馬劍:「尚方」亦作「上方」。指皇帝贈予臣屬的寶劍,為最高權力的象徵。《漢書·朱雲傳》:「成帝時,丞相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雲曰: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斬 臣2人以厲其餘,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唐·顏師古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故有斬馬劍,劍利可以斬馬也。」可簡稱為「尚方劍」或「上方劍」。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尚方劍:皇帝御用劍的代稱。為最高權力的象徵。參見「尚方斬馬劍」。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服劍:古人隨身佩帶的劍。《戰國策·齊》:「遣太尉 黃金千斤,文馬三駟,服劍一,封書一,謝孟嘗君。」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齒鋏:劍的一種。指帶齒形的鋏器。左思《吳都賦》:「毛群以齒角為矛狹。」亦稱「角鋏」。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神劍:①指靈異之劍。《晉書·劉曜載記》:「嘗夜閑居,有二童子入跪獻劍一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劍長二尺,背上有銘曰:『神劍御,除眾毒。』曜遂服之,劍隨四時而變為五色。」②古代名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孝武帝昌明,以大元元年,於華山頂埋一劍,銘曰『神劍』,隸書。」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袖裡劍:短劍的一種。其柄長大,而劍身稍短,總長不及一尺二寸,劍身藏於劍柄之末。柄為中空,內有彈簧。袖裡劍平時可藏於袖筒之內。用時取出劍柄,按動按鈕,劍身即從劍柄中彈出傷人。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班劍:古代飾有花紋的木製儀仗用劍。盛行於西晉。至南朝稱為「象劍」。《宋書·樂志四》:「雄戟辟曠途,班劍翼高車。」《宋史·袁桀傳》:「太宗臨崩,桀與褚淵並受顧命,加班劍二十人,給鼓吹一部。」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棠溪:古代名劍。因戰國時期棠溪(今河南舞陽縣西南)地方出利劍。故以之名劍。《楚辭·九嘆·怨思》:「執棠溪以刜蓬兮,秉干將以割肉。」劉勰《新論》:「棠溪之劍,天下之銛也。」亦作劍的代稱。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越劍:指古越所制之利劍。劉勰《新論》:「越劍性銳,必托槌砧以成鈍鈞」。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象劍:「班劍」的別稱。南朝時用作儀仗的劍,稱象劍。參見「班劍」條。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短劍:劍的一種。劍身較短,劍盤小,握柄由生鐵鑄成,柄端有一圓環。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逸龍劍:劍的一種。劍身有龍形圖案,因而得名。無劍穗,其劍術套路的主要擊法有劈、刺、扎、撩、點、崩、擊、截、抹等。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短鋏:劍的一種。鋏的別稱。張協《短鋏銘》:「亦有短鋏,清暉載爛。」參見「長鋏」條。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楚劍:指古楚所制之利劍。《說苑》:「秦昭王中朝而嘆曰:夫楚劍利,倡優拙。夫楚劍利則士多悍,倡優拙則思慮遠,吾恐楚之謀秦也。」張東:「吳鉤明似月,楚劍利如霜。」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腰品:唐代供佩帶用的短劍名。宋《清異錄》:「唐劍具稍短,常旋於脅下者,多腰品。」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櫑具:古代劍名。木柄上有蓓蕾形的玉飾等,古稱櫑具。《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晉灼註:「古長劍首以玉作井鹿盧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未敷時。今大劍木首,其狀似此。」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彝族波長劍:短劍的一種。源於清代。刃體寬大,近尖處略窄。劍體作火焰形或波浪形,左右曲折,刃之下部尤為彎曲。刃長二尺余,柄長五寸五分,柄與鞘之形式無定製。莖與護手略為十字形,護手之一邊另有一直形護手。劍柄首作圓盤形,上有小塔形之尖頂。全柄為鋼制,刃上深刻三獸形,或蹲或馳,相間刻有一顆星形花紋。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少林長劍:全長三尺四寸,把長六寸二分。明代悟華,清代清倫、清蓮、清雲精劍術。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少林青龍劍:全長三尺三寸。歷代寺僧和武士用於習武、防身之用。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雙劍:雙兵器之一,兩劍合攏似一劍。雙劍的劍格(護手盤)各為一半,對合的一面為平面,使兩劍合為一體。劍身與單劍不同之處為單劍兩面有脊,而雙劍僅一面有脊,對合面為平面,兩劍柄首分別各配一根單劍穗。雙劍同歸一鞘。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少林子母鴛鴦劍:少林雙兵之一。全長三尺,為歷代少林僧徒習武防身之用。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龍鳳雙劍:雙兵器之一。浙江龍泉出此劍,在兩劍有脊的一面分別配有龍(為右手所使之劍)、鳳(為左手所使之劍)圖案。兩劍柄首各配一根雙劍單穗。雙劍同入一鞘。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雌雄劍:古代雙兵之劍。舞練技法與其他雙劍同。但制此劍之材料甚是高級。雌劍為左手使,雄劍乃右手使也。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指塵劍:古代異樣雙兵之一。乃道家所使之失械也。由一把拂塵與一把單劍組成。
(摘自《中華古今兵械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