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中有何重要性
三國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名義上是從220年曹丕代漢,到265年司馬代魏;而廣義上講三國都是從190年董卓進京,甚至184年黃巾起義講起,到280年西晉滅吳,歷經97年。
Ⅱ 三國演義的歷史地位
《三國演義》以75萬字的規模,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演義體小說語言,塑造了四百多個專人物形象,描寫了屬近百年的歷史進程,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小說體裁,這不僅使當時的讀者「爭相謄錄,以便觀覽」,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書商們繼續編寫和出版同類小說的熱情。自嘉靖以後,各種歷史演義如雨後春筍,不斷問世,從開天闢地,一直寫到當代。據不完全統計,今存明、清兩代的歷史演義約有一二百種之多。
《三國演義》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國讀者的歡迎。早在明隆慶三年(1569)已傳至朝鮮,崇禎八年(1635)有一種明刊《三國志傳》就入藏於英國牛津大學。自日僧湖南文山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編譯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國志》之後,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英國、法國、俄國等許多國家都有本國文字的譯本,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作出了有價值的探討和極高的評價。
Ⅲ 三國演義的歷史價值
劉蔭柏(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三國演義》這個小說,應該說它是按照歷史和傳說版這兩個方面來寫的。權有的學者認為它有七分是符合歷史的,其中有三分是虛構的,就是說在整個大體上來講,這個《三國演義》是有歷史根據的。它反映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那一年,到了這個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80年,這個大約100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在中國社會發生的重大事件。因為這段歷史事件是中國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所以出現大量的軍事戰爭。因此《三國演義》很生動的反映了這百年間中國古代這段歷史的政治生活和軍事生活。從這一點來講,它具有歷史的價值。那麼作者不是簡單的像歷史教科書一樣去重復歷史,而是進行文學創作的,以生動的人物和故事來說明的。因此,他對百年間的這段歷史,他是用生動的故事、生動的人物來表現的。
所以它既有歷史價值又具有文學價值。
Ⅳ 三國演義的時代意義
《三國演義》抄以人物為載襲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三國演義》通過魏、蜀、吳三國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發展規律。作品自始至終貫穿著「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體現了人民群眾擁護明君、嚮往和平和憎惡暴君、反對動亂的願望。
羅貫中將來自雅、俗兩個不同層面的文化融為一體,並按自己的主體認識、價值觀念和藝術好惡加以扭合,從而使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蘊涵。在《三國演義》中,既有上層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折光,又沉澱著廣大、深沉的民間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同時也是一部民眾眼中的政治、軍事史。
Ⅳ 三國演義的意義
《三國演義》以人物為載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三國演義》通過魏、蜀、吳三國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發展規律。作品自始至終貫穿著「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體現了人民群眾擁護明君、嚮往和平和憎惡暴君、反對動亂的願望。
羅貫中將來自雅、俗兩個不同層面的文化融為一體,並按自己的主體認識、價值觀念和藝術好惡加以扭合,從而使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蘊涵。在《三國演義》中,既有上層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折光,又沉澱著廣大、深沉的民間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同時也是一部民眾眼中的政治、軍事史。
(5)三國演義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
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
文學成就
《三國演義》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Ⅵ 三國演義對當今現代社會有什麼意義
《三國演義》的社會意義:
1、《三國演義》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後世,包括當代歷史小說不少都是以之為典範,模仿其體制結構。
《三國演義》用一種比較成熟的演義體小說語言,塑造了四百多個人物形象,描寫了近百年的歷史進程,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小說體裁。
這不僅使當時的讀者「爭相謄錄,以便觀覽」,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書商們繼續編寫和出版同類小說的熱情。自嘉靖以後,各種歷史演義如雨後春筍,不斷問世,從開天闢地,一直寫到當代。
2、《三國演義》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國讀者的歡迎。
在明隆慶三年已傳至朝鮮,崇禎八年有一種明刊《三國志傳》就入藏於英國牛津大學。
自日僧湖南文山於康熙二十八年編譯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國志》之後,朝鮮、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英國、法國、俄國等許多國家都有本國文字的譯本,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作出了有價值的探討和極高的評價。
(6)三國演義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文學城就: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軍事政治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
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准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參考資料:網路-三國演義
Ⅶ 三國演義具有歷史考查意義嗎
三國演義就是根據三國志和民間傳說所編纂出來的小說
它是小說不是史書
像周瑜 曹操 馬謖之類的歷史人物都被演繹的很偏離原始人物了
研究三國的話就去讀三國志吧
Ⅷ 研究<三國演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智謀,心計,心機~人性比較現實的一面~
做奸雄學曹操,做梟雄學劉備~
為成帝業什麼都可以犧牲的一群人~很可怕`!
Ⅸ 三國演義 的地位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它是我國古代歷史演義小說的代表作。是一部依據有關三國的歷史、雜記,在廣泛吸取民間傳說和民間藝人創作成果的基礎上,加工、再創作了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是古代歷史小說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廣泛流傳,魅力無窮。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 魯迅先生說,「像寫關雲長斬華雄一節,真是有聲有色;寫華容道上放曹操一節,則義勇之氣可掬,如見其人。後來做歷史小說的很多,如《開辟演義》,《東西漢演義》,《東西晉演義》,《前後唐演義》,《南北宋演義》,《清史演義》……都沒有一種跟得住《三國演義》。所以人都喜歡看它;將來也仍舊能保持其相當價值的」。可見,魯迅先生對《三國演義》一書的評價何其之高。 搜索一番後,評價大多為散 或是不知名人士所點評 但你究竟要的是名人 那我只能推薦你去看看 <<易中天品三國>> 應該也有所耳聞吧
下面是我所搜索到的一些資料 再供你參考:
1. http://www.17k.com/html/books/0/4/455/45550/241a8b/1638128.shtml
2. http://cache..com/c?m=&p=9a3fc54ad19519f90be2972150&user=
Ⅹ 如何評價《三國演義》的歷史意義
元末明初出世的《三國演義》是我國較早的一部著名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羅貫中,是根據正史三國志(晉陳壽撰)改篇而成的章回小說。沒有哪一部小說能像它一樣對一個國家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尚產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響,文化交流遠播海外,《三國演義》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傳遍世界各大洲。
《三國演義》時時在計,分秒道奸,才會有後人之說,男人莫看,三國傳。一部名著,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評價,這部典範性的歷史小說,已被整個民族一代一代不斷的閱讀,各個階層共同喜愛。用心讀,你會發現他的悲美,用心品,你會吸收到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