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鹽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古人最早何時開始食用鹽,迄今尚未無史籍記載或考古資料可以確切說明。
最早使版用和制鹽的是中權國人,在古代稱自然鹽為「鹵」,把經人力加工過的鹽,才稱之為「鹽」。中國古代最早發現和利用自然鹽,是在洪荒時代,與動物對岩鹽、鹽水的舐飲一樣,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國古代流傳下的「白鹿飲泉」、「牛舐地出鹽」、「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記載都說明了這一點。 20世紀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最晚在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
中國最早發現並利用的自然鹽有池鹽。其產地在晉、陝、甘等廣大西北地區,最著名的是山西運城的鹽池(即解池、河東鹽池)歷史悠久,在《史記》中有記載,黃帝曾戰炎帝於阪泉,敗蚩尢於涿鹿,後又「邑於涿鹿之阿」。據專家考證:「阪泉在山西解縣鹽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濁澤,一名涿鹿」。而「炎黃血戰,實為食鹽而起」。
『貳』 鹽文化的歷史
西漢時期,東台先民「煮海生鹽」,開始撰寫「鹽文化」的燦爛歷史。東台如今尚現存「版安、灶、撇」等權地名皆與煮鹽歷史有關。先後在此任鹽官的北宋三名相晏殊、呂夷簡、范仲淹艱苦創業,千載流芳。其中范仲淹重修的捍海堰──范公堤,工程浩大、名標青史。沿堤而建的富安、安豐、梁垛、東台等集鎮,如今已發展成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名鎮。
因為有了鹽及其豐厚的鹽文化底蘊,乾隆年間,東台由一個普通小鎮升格為一縣治所。「天下財富之巨,首推兩淮,兩淮之富,又數揚州,揚州之根,又在東台」,足見鹽文化孕育下的東台曾經在歷史上有過極其輝煌的一頁,時有「小揚州」之稱。
『叄』 人類歷史上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食用「鹽」
20世紀50年代福建出土文物,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專前5000年~前3000年)古代屬中國人已學會煎煮海鹽。中華民族的祖先很早就發現了食鹽。相傳在炎帝時期,居住在山東半島的夙沙氏,發明了用海水煮鹽的方法。先秦時期,齊國煮海為鹽,國富民強。
中國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中國是最早食用和人工生產食鹽的國家,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根據以上資料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
(3)鹽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人類食用鹽的歷史,幾乎和人類的歷史一樣古老。人們用各種各樣的辦法來獲得鹽分:早在鐵器時代,英國人就開始將海水裝入粘土罐中,在火上加熱,通過蒸發來提取其中的鹽分。羅馬人則開始用襯鉛的大鍋煮海水來生產鹽。
中國人則採用曬鹵法制鹽。在海灘邊就地取材,將沙子攤曬在地面上,灑上海水,太陽把海水蒸發之後鹽分附著在沙子上,再收集這些沙子用海水澆灌,成為濃鹵。最後,注鹵子鍋,煎熬成鹽。而甲骨文的鹵字,就是高空俯視人工鹽田曬鹵制鹽得到的象形文字。
『肆』 食鹽專營的發展歷史
春秋
食鹽專賣更是可以追溯至春秋時期。當時管仲向齊桓公提出「官山海」,即專營山海資源,主要對鹽實行國營,利出一孔。據管仲粗算,齊國據此一年可獲6000萬錢。
漢朝
漢武帝時在「理財家」桑弘羊的建議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從富商豪強手中奪回鹽鐵等重要經濟事業,扭轉國家的財政困難局面,也曾推行了鹽鐵官營和酒類專賣。漢武之後舉行了著名的鹽鐵會議,廢除鐵酒專營,部分放鬆鹽業專營。這種鬆弛狀態一直維持到唐朝安史之亂,此後食鹽專賣再度強化。
唐朝
有「官鹽」就有私鹽,凡有管制的地方必然存在走私和黑市。而一些著名私鹽販子也寫入了章回演義,最著名的私鹽販子就是「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的黃巢,唐朝末期一度攻破長安,打破了唐末軍閥割據混戰的黑暗社會的僵死局面。
清初
清代最富的鹽商,擁有資金千萬兩,少的也有一二百萬兩。以乾隆三十七年為例,揚州鹽引銷售量153萬引,一引等於200到400斤,一引鹽在海濱是0.64兩白銀,運到揚州來以後加上運費、鹽稅,達到1.82兩左右,從揚州運到東南六省零售價10兩左右,價錢翻了十倍不止。揚州鹽商每年賺銀1500萬兩以上,上交鹽稅600萬兩以上,佔全國鹽課60%左右。這一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是全世界的32%,揚州鹽商提供的鹽稅佔了全世界8%的經濟總量。
『伍』 食鹽工業發展的歷史
鹽,於中國的源起。「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說文》中記述:天生者稱鹵,煮成者叫鹽。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鹵,煎成鹽,顏色有粗鹽青、黃、白、黑、紫五樣。現在推斷中國人大約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之間的時期開始煮鹽。中國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20世紀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根據以上資料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發生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在宋朝以前,在河東解州安邑縣東南十里,就修建了專為祭祀「鹽宗」的廟宇。清同治年間,鹽運使喬松年在泰州修建「鹽宗廟」,廟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為鹽的夙沙氏,商周之際運輸鹵鹽的膠鬲、春秋時在齊國實行「鹽政官營」的管仲,置於陪祭的地位。
中國也是鹽井的發明地。《蜀王本紀》:「宣帝地節(公元前69年至公元前66年)中始穿鹽井數十所。」漢代起,也始利用鹽池取鹽。王廙(yì)《洛都賦》:「東有鹽池,玉潔冰鮮,不勞煮,成之自然。」劉楨《魯都賦》:「又有鹽池漭沆,煎炙陽春,焦暴噴沫,疏鹽自殷,挹之不損,取之不勤。」
初期鹽的製作,直接安爐灶架鐵鍋燃火煮。這種原始的煮鹽費工時,耗燃料,產量少,鹽價貴。於是,從鹽一誕生起,王室就立有鹽法。在周朝時,掌鹽政之官叫「鹽人」。《周禮·天官·鹽人》記述鹽人掌管鹽政,管理各種用鹽的事務。祭祀要用苦鹽、散鹽,待客要用形鹽,大王的膳饈要用飴鹽。漢武帝始設立鹽法,實行官鹽專賣,禁止私產私營。《史記·平準書》中記載,當時誰敢私自製鹽,就施以把左腳趾割掉的刑罰。晉代時,私煮鹽者百姓判四年刑,官吏判兩年。立鹽法後,市民食鹽是有規定的。《管子》:「凡食鹽之數,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婦人三升少半,嬰兒二升少半。」食鹽圖片(9張)
古時鹽的種類繁多,從顏色上分就有:絳雪、桃花、青、紫、白等等。從出處分為:海鹽取海鹵煎煉而成,井鹽取井鹵煎煉而成,礆鹽是刮取礆土煎煉而成,池鹽出自池鹵風干,崖鹽生於土崖之間。海鹽、井鹽、礆鹽三者出於人,池鹽、崖鹽二者出於天。《明史》記有:「解州之鹽風水所結,寧夏之鹽刮地得之,淮、浙之鹽熬波,川、滇之鹽汲井,閩、粵之鹽積鹵,淮南之鹽煎,淮北之鹽曬,山東之鹽有煎有曬,此其大較也。」南朝陶弘景《名醫別錄》記有:東海鹽、北海鹽、南海鹽、河東鹽池、梁益鹽井、西羌山鹽、胡中樹鹽,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
秦漢時河東郡地在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因黃河流經山西省西南境,山西卻在黃河以東食鹽,故這塊地方古代稱為河東。古人從河東鹽池中引水至旁邊的耕地,每當仲夏時節,遇到刮大南風時,一天一夜耕地中就長滿了鹽花,當地人把這叫「種鹽」,鹽的品質非常好。《呂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陽朴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鱣(zhān)鮪(wěi)之醢(hǎi),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意思就是說最好的調料是四川陽朴的姜、湖南桂陽招搖山的桂、廣西越駱國的竹筍、用鱘鰉魚肉製成的醬、山西的河東鹽、宰揭山顏色如玉的甘露、西方大澤里的魚子醬。
春秋戰國時,有鹽,國就富。《漢書》:「吳煮東海之水為鹽,以致富,國用饒足。」齊國管仲也設鹽官專煮鹽,以漁鹽之利而興國。中國第一個鹽商是春秋時魯人猗頓,舊有「陶朱、猗頓之富」之說,陶朱是指范蠡。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後,因為認為越王為人不可共安樂,因此棄官到山東定陶縣稱「陶朱公」,經商致富。「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孫經營繁息,遂至巨萬。」猗頓則到春秋時的郇國。郇國漢屬河東郡,今屬山西。猗頓在郇國經營河東鹽十年,亦成為豪富。
古代鹽商一般都具壟斷特權,所以鹽商十有八九都發了大財。明清兩代,江南揚州一帶的鹽商之奢靡達到頂峰。據《清稗類鈔》記:「有欲以萬金一時費去者,使門下客以金盡買金箔,載至鎮江金山寺塔上,向風揚之,頃刻而散,沿緣草樹間,不可復收。又有以三千金尺買蘇州不倒翁,傾於水中,水道為之寒者。」有喜歡漂亮貌美的,從看門人一直到女廚工,都選用二八佳麗清秀之輩。有反過來喜歡貌丑的,奴僕為錄用,不惜毀其容,用醬敷之,在太陽下曝曬。
烹飪調味,離不了鹽。但古人認為,「喜咸人必膚黑血病,多食則肺凝而變色」。《調鼎集》說:「凡鹽入菜,須化水澄去渾腳,既無鹽塊,亦無渣滓。」做菜時候,要注意一切作料先下,最後下鹽方好。「若下鹽太早,物不能爛。」
中國古人調味,先要用鹽和梅,故《尚書》稱:「若作和羹,爾惟鹽梅。」五味之中,咸為首,所以鹽在調味品中也列為第一。今中國人食用之鹽,沿海多用海鹽,西北多用池鹽,西南多用井鹽。海鹽中,淮鹽為上;池鹽中,乃河東鹽居首;井鹽中,自貢鹽最好。
總之,鹽作為調味品,不僅是人生理的需要,也是烹調過程中調味的需要。鹽的性味功能決定了它無論於人體還是於調味都起著酸、苦、甘、辛任何其它"味"不可替代的作用,無愧為是"百味之將"。
『陸』 食鹽在中國的出現與發展、食用歷程
食鹽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著名的牛津《英語詞典》里就用了近4頁的篇幅來為「鹽」作解,大大超過解釋其它食物。
普通食鹽,又稱「咸鹽」,化學成份是氯化鈉,屬高鈉低鉀鹽。鹽出現在我國的歷史十分悠久,據史籍記載,傳說中的蚩尤曾與黃帝激戰於涿鹿之野,被黃帝追而斬之,血流滿地,變而為鹽,因蚩尤罪孽深重,故百姓食其血,這就是我國古代曾把「鹽」說成是「蚩尤之血」的由來。
在很長一段時間,食鹽曾是希罕貴重的東西,古羅馬人把鹽稱為「有益健康的結晶體」。在歷史上,古羅馬人和古希臘人曾經用鹽來購買奴隸,把鹽當作貨幣的現象在非洲也屢見不鮮。我國許多民族都有關於鹽的傳說,而早在5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利用海水制鹽,西周時山西運城的解池已大規模生產湖鹽,戰國末期,四川開始人工鑿石制鹽。
隨著鹽業的發展,「鹽人」、「鹽官」、「鹽車」、「鹽鈔」等與鹽相關的詞彙頻頻出現在《周禮》、《國策》、《史記》等古代典籍中。漢武帝時設「鹽務官署」,專司鹽政,並立有鹽法,禁止食鹽私營。唐代則設「鹽鐵使」,管理食鹽專賣。到元代,設「鹽運使」,明清直至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期,都設有類似的官職。
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和根據地里,曾發生過許多和鹽有關的故事。1946年5月,晉察冀邊區正式成立長蘆鹽務管理局,規定「此後所有屬於長蘆范圍內之鹽政等項,統歸該局管理」。在晉冀魯豫邊區營業稅暫行辦法中,規定「鹽業」免稅。新中國成立僅3個月,就在北京召開了全國鹽務會議,確定全國鹽務工作的方針任務。
我國古代食鹽的品種除海鹽、池鹽、井鹽之外,還有土鹽、岩鹽、砂石鹽等品種,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人生產過樹葉鹽,古代西北部少數民族發現過一種「水晶鹽」,據說,此鹽多產於山石上,無色透明,狀如水晶,不用煎熬便可食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這種鹽有「開盲明目」之功效。
關於鹽的功用,我國古籍多有記載。如說鹽有「引火下行,潤燥祛風」之功、有「擦牙固齒、清熱滲濕」之效,以及「專治腳氣」等等。到了現代,鹽的用途更加廣泛,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與鹽有關的產品達1.4萬種之多,食品、化工、冶煉、陶瓷、玻璃、醫葯等工業均離不開鹽。我國目前鉀肥產量不足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每年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鉀肥,而青海柴達木盆地鉀鹽的探明儲量佔全國90%以上,成為西部大開發潛在的經濟增長點。作為全國最大的原鹽生產基地,山東省每年的原鹽生產能力為800萬噸,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除了原鹽,山東的鹽化工和鹽業海產養殖在全國也名列前茅,主要產品有洗精鹽、各類溴系深加工品、純鹼以及對蝦、貝類和鹽田生物等60多個品種。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上食用鹽的種類也日益增多。人們到大商場逛一圈,或在超市的貨架上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諸如低鈉鹽、調味鹽、麻辣鹽、胡椒鹽、湯料鹽、保健鹽等五花八門的含鹽佐餐食品。
鹽是人類延續生命的必需品,具有調節人體內水分的均衡和分布、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適量攝取食鹽有益於健康。近年來,我國政府為預防碘缺乏病,強制實行了全民食鹽加碘。目前,鹽作為國家專營商品,加碘鹽也是由政府指定的鹽業公司生產的,以保證提供給人們質量合格的碘鹽。
鹽相伴人類走過悠悠歲月,在人類文明的進程與發展中,人們對鹽的另一面也有了新的認識。專家認為,長期食鹽過量,可導致高血壓、中風、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人每日最佳食鹽量不應超過6克。長期食鹽量低於6克,可使25歲至55歲人群的收縮壓降低9毫米汞柱,到55歲時冠心病死亡率可減少16%。有專家因此提出:「遠離高血壓,從限鹽開始。」此外,國外的多項人體和動物試驗證實,白內障的發生和食鹽攝入過多有關聯性,專家認為,清淡飲食有助於老年人防止白內障。
目前我國每人每日平均食鹽量為16至20克,致使心腦血管病發病率高達8%。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1.2億,這一數字居世界第一。另外還有5000萬人血壓偏高,並且每年新發病人數約有200萬。為動員全社會參與高血壓的防治,衛生部確定從1998年起,每年10月8日為「全國高血壓日」。
老話說「眾口難調」,或咸或淡可依各自口味,在一定的范圍內食鹽多少並無大礙。但是,別忘了醫學專家的提醒,食鹽的攝取應有科學和健康的概念。請守住家中的「鹽罐子」,健康每一天
『柒』 食鹽的來歷
中國也是鹽井的發明地,「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說文》中版記述:天生者稱權鹵,煮成者叫鹽。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鹵,煎成鹽,顏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中國人大約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的時期開始煮鹽。
中國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20世紀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根據以上資料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
(7)鹽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吃鹽的好處
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水的動向。
2.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
3.氯離子在體內參與胃酸的生成
4.食鹽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上也有作用。
5.具有清火解毒、涼血滋腎、通便的功效
『捌』 中國食鹽發展歷史 食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專營的
西漢的漢昭帝在始元六年(前81年)期間召開「鹽鐵會議」,以賢良文學為一方,以御專史大夫桑弘屬羊為另一方,以鹽鐵專營、酒類專賣和平準均輸等經濟政策,展開辯論。這是《鹽鐵論》一書的由來。漢武帝為了掌握全國經濟命脈,從經濟上加強封建中央集權,抗禦匈奴的軍事侵擾,打擊地方割據勢力,推行了以桑弘羊為主所制定的鹽鐵官營,為西漢王朝奠立了堅實的財政經濟基礎。
在中國,鹽起源發生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
在宋朝以前,在河東解州安邑縣東南十里,就修建了專為祭祀「鹽宗」的廟宇。
清同治年間,鹽運使喬松年在泰州修建「鹽宗廟」,廟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為鹽的夙沙氏,商周之際運輸鹵鹽的膠鬲、春秋時在齊國實行「鹽政官營」的管仲,置於陪祭的地位。
『玖』 鹽的歷史
古人類從其他食物中攝取鹽,古時候就開始吃鹽,
在古代(如春秋戰國或更早),古人海水生曬,自然方式提純,或打鹵井來造鹽。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產鹽基地是齊國
下面有個傳說,呵呵,古老的傳說哦
鹽的來歷
傳說,人間有了火,人才慢慢吃起熟食,可還是少滋沒味,人身上照樣長著毛。天皇、地皇和人皇商量好,就去找玉皇大帝,求他給人間弄點咸物件兒。
玉皇大帝對人皇說:「你到王母娘娘的牡丹園里去,那兒有種神土,叫釀土。這種土見水就往大里長,土裡頭苦辣酸甜咸統有。要是弄到人間,土壯莊稼長,人吃了它身上的毛准能退光。」
人皇到了牡丹園,跟王母娘娘要了一大塊釀土。王母娘娘又給了他五位神仙,要他們幫著人皇把這塊土運回去。
怎麼往回運里?從水上走近。他們就用樹枝子編了一個大筏子,又找來一個大磨子,把它搬到木筏上,連人帶土統上了木筏。人皇帶著他們一邊走一邊磨那塊釀土,有一天,颳起了大風,越刮越大,一個浪頭打來,把木筏打了個底朝天,釀土和磨子落到了海里。說也奇怪,那盤磨到了海底,還是一個勁兒地磨,磨出來的釀土全化在水裡,海水就成了鹹的。海岸兩邊的百姓都吃海水,時間一長,身上的毛就沒了。
那兒的人們發現海水落潮後,留下一層白乎乎的物件,拿起來用舌頭舔舔,是鹹的。人們就往家裡拿,等做飯的時候放上些,比較適口。人們給這白物件起名叫鹽。
後來,鹽越傳越遠,天下人統吃了這物件,人身上的毛都沒了。
海里出鹽,人喜歡吃鹽,一直流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