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秦律的歷史意義

秦律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3 11:18:32

1. 秦的統一有何歷史意義秦朝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秦朝鞏固統一加強統治的措施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4)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2. 秦朝政治制度的建立有何歷史意義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影響:1、奠定了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礎專
2、促進了國家的經屬濟發展、文化繁榮
3、有利於國家的穩定、政權的鞏固
3、奠定了國家版圖的基礎
4、對於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題的中華民族有積極意義.
補充消極影響: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壓迫大大加強.

3. 秦統一六國有什麼歷史意義

意義如下:

秦國前後用了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從此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3)秦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秦統一六國的功臣介紹:

1、王翦

王翦,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少時喜歡軍事,隨侍秦王嬴政。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統兵六十萬大敗項燕,消滅楚國 。

聯同兒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憑借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司馬遷《史記》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被秦始皇尊為太師。可惜,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後世尊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2、李斯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於韓人間諜鄭國入秦,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

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

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毀民間的兵器 ;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

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滅六國之戰

4. 秦朝統一的歷史意義按課本上回答

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內了容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國家,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所以具有空前的重大的歷史意義:

1、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接受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在我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從此統一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從這一意義講,沒有秦,就沒有漢、唐、元、明、清,也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2、統一為中國的古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3、為了鞏固統一,秦始皇創建了一整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並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鞏固統治.

5. 秦朝統一的歷史意義

1、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2、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3、統一有利於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實現全國統一,結束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跟著,那種因分裂割據而造成的攻城爭地的屠殺,「以鄰為壑」的糾紛,交通來往的障礙,以及許多制度的不同,文字的異形等等,都可以避免和消除了。

4、在統一的環境下社會經濟和文化,有可能得到進一步發展,盡管這種有利條件在秦統一後沒有被很好的利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統一對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作用,卻越來越顯現出來。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文化,所以一開始就能迅速發展,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居世界文明的前列,這與秦的統一是分不開的。

(5)秦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舜賜其嬴姓。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秦王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完成統一大業。

前221年,秦王政稱帝,史稱「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

6. 秦朝的統一有什麼歷史意義

意義:

⒈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⒉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回後中國統一後答管理的標准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⒋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⒌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都有副本保存,其後被毀是由於項羽火燒秦都造成的; ⒍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⒎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線,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8,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 9.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7. 秦朝在歷史上的意義是什麼

「來1.統一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源建王朝
2.創建封建王朝制度,百代沿襲
3.成功抵抗外族入侵,修建長城
4.開疆拓土,拿下西南百越
5.焚書坑儒,結束百家爭鳴」
一樓說得基本上是對的,但是第五點是錯誤的,秦朝的確焚書坑儒,但是沒有結束百家爭鳴,秦朝先後重視法家,墨家,兵家,水工,甚至農醫等,真正結束百家爭鳴的是漢武帝,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而且,秦朝還得加上一條真正對中國文化心理一統具有莫大意義的——書同文,車同軌。這才是真正默默使我們成為一個民族的精髓所在!

8. 秦的統一有什麼歷史意義

秦朝鞏固統一加強統治的措施在我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回的局面,答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4)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9. 秦朝政治制度歷史意義

1,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奠定了中國2000多年政治格局的基礎,為後世所不斷沿用和改善。
2,皇帝總攬大權,相權被分裂,互相牽制
3,客觀上促進了國家統一(統一車軌,度量衡,文字),促進了文化經濟的發展(統一貨幣)
4,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於當時封建制畢竟代表的是一種進步~所以對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有著一定影響

10. 秦文化的歷史意義 秦文化對秦朝統一有何影響

秦文化是秦氏宗族文化進化和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秦族人性格質朴、率直,性情堅強彪悍,做事敢作敢為,在艱苦的環境中善於嬗變和進取。秦文化的精神特質造就了「跨海內制諸侯」的強大秦國,為秦朝建立、統一中國創造了有利條件。秦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深刻的歷史內涵:
其一,跨越歷史的偉大實踐。從秦非子受封於秦地,到秦襄公建立諸侯國,再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秦國經歷了37代君王、約678年的勵精圖治,幾乎每個歷史階段都經受戰爭的嚴峻考驗與社會的重大變革。秦文化就是在紛爭頻仍的社會動盪和改朝換代中,不斷發展、提升,不斷獲得補充和完善,每個朝代都賦予它新的內容和定義。因此,秦文化是在前無古人、史無先例的歷史條件下,通過艱難探索、反復實驗、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通過世世代代秦國先祖把握發展機遇,主導社會改革,從橫跨多個世紀的偉大實踐中演變而成的,它曾走上歷史的巔峰,成為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最先進的文化。
其二,「海納百川」的文化視野。秦國對外來文化一向採取包容的態度,從秦穆公開始就注重引進人才,吸收外來文化。至秦昭王時,博採眾長,學術已出現「納六國之士」的風氣。而李斯《諫逐客令》所謂「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覺鼉之鼓,秦不生一焉」,以及「異國之樂者,今棄擊瓮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等等,這都是秦國融合各國文化的充分體現。秦始皇執政時期,注重吸納禮樂,「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還御准呂不韋召集六國學子,編撰《呂氏春秋》,兼采各家學說,展示了「泰山不讓土壤」的廣闊視野。雖然曾出現「燔詩書,明法令,禁儒術」和「梵書坑儒」現象,但這只是推行政制的權宜之策,並未影響秦文化的興盛和繁榮。
其三,「河海不擇細流」的招賢納才政策。從秦孝公建都咸陽之後的144年間,秦國一直是諸子百家的政治搖籃,「門戶開放「乃秦國的優良傳統。秦國大力從六國引進人才,大量吸收外部世界的新信息、新觀念,如秦孝公時的商鞅,秦惠文王時的蘇秦、張儀,秦昭王時期的范睢、蔡澤,秦始皇時的李斯、韓非、蔚繚、鄭國等等,他們都是當時六國的名賢志士,「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他們均在秦國找到了實現其政治抱負的舞台,對當時的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秦國對待外來人才的寬容、開放政策,使咸陽成為當時人才雲集的都城,秦國變成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最為強大的國度。
其四,「王者不卻眾庶」的社會改革。秦國從商鞅變法就開始建立「縣制」,推行土地私有制,逐步廢除分封制。其目的就是為了打擊封建諸侯的地方勢力,瓦解封建貴族和領主對土地的控制,准許民間自由買賣土地,讓耕農合法佔有田地。這一改革,推翻了自西周以來一直施行的「分土諸侯」制度,恢復了基層百姓的基本權利,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那些措施又繼續延伸到皇族規制和「世卿世祿」制度,如始皇登基後,不循祖制,「使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各級官員勛爵,均憑軍功授予,以「功臣為諸侯」;直至始皇駕崩時,國朝不封皇後、不立太子,群臣百官均依制任命,各司其職。秦始皇以上「事不師古」的改革,充分體現他以「庶民社會」為本的治國思想,以及積極推動中國走向「君主法治」的政治理想,反映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和體恤「庶民」、親善百姓的皇帝。
其五,亘古通今的政治變革。秦國在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貢獻,在於它開疆擴土,收復西垂,經略巴蜀,開發南越,統一中國,並創制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它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創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二是創立郡縣制;三是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實施法治;四是推行土地私有制;五是實行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不僅實現了中國社會由封建割據向封建統一轉變,而且他在這一轉變中對每一個歷史關節點的准確把握和駕馭、創立了影響中國社會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

閱讀全文

與秦律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