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緬關系為什麼幾乎走向了崩潰
哪有走向崩潰,你看看現在
❷ 1960年的中緬邊界線究竟是如何劃界的呢
南段(尖高山以南)基本保持了1841年線以來的走向,中國放棄了對南坎名義上的主權(永租,年租金1000盧比,與完全割讓沒有任何實質區別),但對於1941年線阿佤地區邊界線作相應修改,原被劃給了緬甸的班老、班洪地區重新歸屬中國。
關於在佧佤山區的一段。中英兩國在1894年和1897年簽訂的兩個關於中緬邊界的條約中,對於這一段邊界都曾經有明文規定。但是,由於有關的條文自相矛盾,這一段邊界長期沒有劃定。為了造成既成事實,英國在1934年初派遣軍隊進攻班洪部落和班老部落所管轄的地區,遭到了當地佧佤族人民的英勇抵抗,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1941年,英國乘當時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所面臨的危急情況,以封閉滇緬公路作為壓力,同國民黨政府於6月18日用換文的方式在佧佤山區劃定了一條對它片面有利的邊界。這就是所謂「1941年線」。由於不久就發生了太平洋戰爭,在這條在線並沒有樹立界樁。
1956年,在中緬兩國政府就中緬邊界問題進行商談的過程中,緬甸的領2導人員曾經表示能夠理解中國人民對於1941年線的不滿情緒,但是鑒於這段邊界已經通過當時負責的中英政府以換文劃定,因此要求我國政府予以承認,並且要求我國政府把在1952年由於追剿國民黨殘余部隊而進入1941年線以西地區的中國軍隊撤回。我國政府認為,在邊界問題上,根據正式條約而提出來的要求,應該按照一般國際慣例予以尊重,但是這並不排除兩個友好國家的政府通過和平商談求得對雙方都是公平合理的解決。為了促進這種公平合理的解決,為了替這種解決創造良好的氣氛,我國政府在向緬甸政府提出的原則性建議中表示准備把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的地區。同時,我國政府要求,在中緬兩國政府沒有對1941年線問題取得最後協議並且樹立界樁以前,緬甸軍隊不進駐中國軍隊自1941年線以西所撤出的地區,但是緬甸政府的工作人員可以進入這一地區。
北段,中國承認緬甸對江心坡的主權,雙方基本以高黎貢山脈分水嶺為界,但片馬地區歸還中國。片古崗地區(片馬、古浪、崗房,今屬怒江州)劃界時已明確為緬甸領土,由於中國承認了緬甸對猛卯三角地的實際統治並將其劃給緬甸,作為交換,緬甸亦把原屬中國的片古崗地區交還中國。
江心坡」指的是位於雲南高黎貢山以西的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一個狹長地帶,北起西藏察隅縣,南到緬甸尖高山。
而江心坡是「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一個狹長地帶」(兩江均在高黎貢山以西),不到這塊未定界地區的一半. 另一半在江心坡以西稱為孟養土司地區。此區域實為民國初年英國強佔去的原中國領土. 1960年之前此處並沒有劃定邊界. 這塊未定界地區共7萬平方公里(台版中國地圖中,把它們都劃入中國版圖)。現在多屬緬甸克欽邦. 即指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緬北地區.。
江心坡原分三部,北高南低,上部名江頭地,又叫卡枯戛,中部名中石旦,又叫格昂卡,下部名下石旦,又叫盧南卡。上部寒冷,而中、下部炎熱。炎熱地區的傳染媒介、病原體及動物宿主,均易茲生,因而疾病較多,其地有瘴氣,面積約為27000平方公里。
「南坎問題」是指位於南畹河和瑞麗江匯合處的猛卯三角地區的歸屬,又名南畹三角地區,面積約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猛卯三角地區主權原來屬於中國,這一點沒有疑問。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緬邊界劃分),英國人就已經強行修築了從八莫到南坎的公路。到1897年,中英兩國再次簽訂有關中緬邊界條約的時候,英國以「永租」的名義取得了對南坎,中國的這塊領土的管轄權。
南坎:中緬邊境的一顆明珠
就南坎的歷史來看,簡直就是第二個香港。南坎是孟卯三角地尖端處一個城市,其形勢猶如九龍之於新界. 又名南畹三角地區,面積約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孟卯三角地是瑞麗江及支流南碗河交界處一個富饒的壩子,處中緬交通要道上,至今從緬甸入雲南,亦必由南坎度瑞麗江。由於地處要沖,加上孟卯壩土地肥沃,出產富饒,今緬北最大產米區即在此,因此南坎中緬商賈雲集,為滇西南及緬北一相當繁榮的商業小都市。但不幸南坎雖屬中國,但卻是被緬甸國土包圍的一塊飛地,垂涎南坎的英國要求清政府割讓,被李鴻章所拒絕,但在清光緒23年(1897年),清政府在英國的壓力下,被迫將南坎永久租借給英國。根據該年中英兩國簽署的《中英續議緬甸條約》,英國承認南坎為中國之地,但由中國租予英國管轄99年,租價若干俟後再議。後議定英國每年付租銀1000盧比給中國。
據記載,英國付租直到緬甸獨立,後由緬甸付給,新中國成立後卻中斷。根據條約北區應在1996年跟香港一樣回歸中國. 但在1960年中緬邊界條約上中國放棄了對南坎名義上的主權(永租,年租金1000盧比,與完全割 讓沒有任何實質區別),但對於1941年線阿佤地區邊界線作相應 修改,原被劃給了緬甸的班老、班洪地區重新歸屬中國。
景頗族分布圖和緬甸克欽邦Kachin Race Distribution Map克欽邦大部份是英國在民初侵佔雲南顥頗族聚居的江心坡和孟養土司地區.即1960年中緬邊界條約割讓與緬甸的麥克馬洪線緬甸段. 此也為何招致印度政府振振有詞的說. 中國既然可以承認麥克馬洪線緬甸段. 為何不能承認麥克馬洪線印度段. 使印度侵佔藏南合理化.
克欽族即景頗族. 大約590,000在緬甸克欽邦. 120,000在雲南. 幾千人在印度阿薩姆邦. 在緬甸有克欽獨立軍. 在民初時英軍佔領了中國雲南的片馬方江心坡和孟養土司的地區. 即圖5現今緬甸克欽邦的北部. 也就是麥克馬洪線緬甸段. 故現今大部份景頗族都在外國統治下. 毛雖然在1949年在天2安2門上高叫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 但在1960年中緬邊界條約上卻追認了這些英帝國主義侵佔中國國土的事實. 以法律形式割讓與第三世界國家緬甸. 也招致英國後來在香港97問題談判時振振有詞要求中比照中緬邊界條約承認中英間有關香港的四條不平等條約。
❸ 中緬二戰
中緬關系的發展:第一階段:敵對階段。四二年,日本佔領緬甸,成立緬回甸傀儡政府,並從英國獨立,答四一年中英軍事同盟形成,中國組建了中國遠征軍。中國遠征軍從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
第二階段:抗日合作。四四日軍在戰場節節敗退,緬甸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四五年日本投降後,緬甸獨立是。英國議會四八年正式承認,緬甸聯邦成立。
第三階段:輸出革命。新中國成立後,毛時期中國對東南亞各國輸出革命,採用的手段多為派出軍事與非軍事人員,無償援助等。
第四階段:夥伴關系。鄧上台後與東南亞廣泛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大致在合作互利原則下進行友好往來。但緬甸顯然是中國視為有極大戰略利益的地方。
第五階段:不可預測。最近,中緬關系風雲突變,其速度讓人震驚。緬甸「西化」似已不可逆轉。失去緬甸,勢必改變南亞地緣政治格局。中緬關系何去何從是個問號?
❹ 關於緬甸的歷史
,緬甸歷史: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 Anawrahta,1044年-1077年)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努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 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忽必烈(Kublai Khan)率領蒙古人大肆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
撣族時期
1.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國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 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2.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 Ba Maw)當選為首相。(此政府是傀儡政府)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佔領英屬緬甸。當日本戰事逐漸失利時曾同意讓緬甸獨立,但事實上卻仍舊在背後操控新成立的傀儡政府。緬甸國父昂山將軍(Gen. Aung San)於是在此時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在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 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英國議會終於在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獨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
獨立時期(1948年-1960年)
獨立後的緬甸,由於共產黨人和其他政治派系的反抗,使得國內紛爭不斷。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1960年緬甸舉行大選,由吳努(U Nu)(德欽努)取得執政權。
軍政府時期(1962年-現在)
1962年,軍事將領奈溫將軍(General Ne Win)發動政變並成立以軍事統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緬甸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對於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滿,同年7月7日學生在仰光大學發起示威活動抗議軍事政權。軍隊則在奈溫將軍的間接指使下以血腥鎮壓了這個活動。
緬甸國內販毒情況很糟糕,而由於政府官員的輕易受賄使得毒品問題日益嚴重,政府更是日趨腐敗。因為治理不當和腐敗導致的經濟嚴重蕭條,緬甸政府於1977年開始尋求外援。1980年代晚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蘇貌將軍(General Saw Maung)的掌政下,緬甸的官方名稱由Union of Burma改為Union of Myanmar;不過也只是換湯不換葯。國內反政府的活動仍舊持續四起,昂山的女兒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昂山素季在1988年成為緬甸邁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動力。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評奈溫將軍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雖然她在1995年獲得釋放但仍受到嚴格的監控。
II,雙邊關系
一、 雙邊政治關系回顧
中緬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五十年代,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六十年代,兩國本著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精神,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為國與國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範。長期以來,中緬堅持睦鄰友好,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良好合作,雙邊關系穩步發展。
中緬領導人有著互訪傳統。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老一輩中國領導人都曾訪緬,緬甸吳奈溫主席、吳山友總統和吳貌貌卡總理等也多次訪華。周總理九次訪緬和吳奈溫十二次訪華被兩國人民傳為佳話。近年來,兩國繼續保持高層互訪,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羅干(1991年1月和1997年3月)、國務委員兼外長錢其琛(1993年2月)、李鵬總理(1994年12月)、李瑞環主席(1995年12月)、吳邦國副總理(1997年10月)、司馬義·艾買提國務委員(2000年5月)、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王忠禹(2002年1月)先後訪緬。緬方蘇貌主席(1991年8月)、丹瑞主席(1996年1月)、貌埃副主席(1996年10月和2000年6月)、欽紐秘書長(1994年9月和1999年6月)、丁吳第二秘書長(1994年11月和2000年4月)、溫敏第三秘書長(2000年10月)和吳溫昂外長(1999年12月)分別訪華。1997年底,江澤民主席與丹瑞主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晤。
2000年是中緬建交50周年。6月,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副主席貌埃上將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中緬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框架文件的聯合聲明》。7月,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對緬甸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有力地推動了兩國友好合作關系的全面深入發展。訪緬期間,雙方簽署了《中緬科技合作協定》、《中緬旅遊合作協定》和《中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2001年,中緬睦鄰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發展。12月12日至15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緬甸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訪問緬甸,在中緬關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中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緬漁業合作協定》、《中緬邊防合作議定書》、《中緬投資保護協定》、《中緬動植物檢驗檢疫協定》等七個雙邊合作文件。此次訪問為中緬傳統睦鄰友好關系在新世紀不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03年1月,緬甸主席丹瑞應江澤民主席邀請再次訪華。同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應邀訪緬,就進一步加強中緬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合作同緬甸領導人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了廣泛共識。兩國還簽署了《關於中國免除緬甸部分到期債務的政府間協定》。
二、 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近年來,中緬經貿合作取得長足發展,合作領域已從原來單純的貿易和經援擴展到工程承包、投資和多邊合作。雙邊貿易額有較大幅度增長。據中國海關統計,2002年,中緬貿易額8.62億美元,同比增長36%。據緬方統計,中國已成為繼新加坡、泰國之後,緬甸第3大貿易夥伴。我對緬主要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紡織品、高新技術產品。從緬主要進口原木、寶石和鋸材等。
截至2002年10月,中國公司在緬甸簽訂承包工程合同800項,合同金額超過21億美元。中國企業在緬甸簽訂勞務合作合同額逾6000萬美元。截至2002年三季度,在緬中資機構37家,投資項目36個,協議投資額約1.7億美元。
雙邊經貿協定:1971年中緬簽署貿易協定,雙方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1994年,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邊境貿易的諒解備忘錄》。1997年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成立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聯合工作委員會的協定》。2001年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鼓勵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
三、其它領域的交往與合作
中緬兩國外交部一直保持良好合作。1992年雙方建立外交磋商機制後,已舉行了五次副外長級外交磋商。1998年1月,唐家璇副部長赴緬磋商時,雙方簽署了《中緬兩國政府關於互免持外交和公務護照者簽證協定》。1993年中緬就恢復互設總領館達成協議,緬甸駐昆明總領館和中國駐曼德勒總領館分別於同年9月和1994年8月重新開館。1997年3月兩國簽署《中緬兩國邊境地區管理與合作協定》,並就邊境地區禁毒開展了合作。
中緬文化交流歷史悠久,兩國建交後交往更加頻繁。1960年,緬甸總理吳努曾率領由文化、藝術、電影等代表團組成的400多人大型友好代表團訪華,1961年,周恩來總理率領530多人大型代表團回訪緬甸,成為兩國文化交流史美談。近年來,兩國在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兩國文化、歷史、新聞、體育代表團交往不斷。1996年1月,兩國文化部簽署了文化合作議定書。1994年和1996年,中國國寶文物佛牙舍利兩次應邀赴緬供奉,受到了緬甸政府和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
兩軍關系穩步發展。近年來,兩軍領導人保持互訪的勢頭,中國副總參謀長何其宗(1991年11月)、國防部長遲浩田(1995年)、中央軍委主席張萬年(1996年4月)、總參謀長傅全有(2001年4月)先後訪緬,緬甸陸軍司令丹瑞中將(1989年10月)、三軍副總司令貌埃上將(1996年10月)和陸軍參謀長丁吳中將(1994年11月和2000年4月)等軍隊領導人分別訪華。
❺ 中緬戰爭是哪年
中緬戰爭是1762年—1769年。
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慘重。
時隔18年後,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緬甸國王孟雲為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系,派出使節奉表納貢,此事才結束。
清緬臨時和約的正式文本沒有保留下來,而雙方向各自國君稟報的內容又有出入,雙方戰後交涉還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中緬戰爭的影響:
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爭爆發的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清朝軍隊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扎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清朝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
清緬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發生了一大變局,緬甸被戰爭削弱,暹羅得以復國。緬甸戰後十年主動求貢,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部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術落後。返回後曾上書乾隆皇帝,提議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
但乾隆皇帝受「騎射乃建州之本」祖訓的影響,認為發展火器將會導致本來入關後因腐化導致騎射和冷兵器作戰技藝鬆弛的八旗軍依賴火器,其該方面技藝進一步鬆弛,所以未予以重視。
十八世紀中緬戰爭,總體而言,沒有勝利者。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在晚年也承認,「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征緬這樁不算成功。」但此戰造成東南亞一大變局,暹羅因此而復國;緬甸也重新認識到中國的力量,由此建立了與中國綿延二百多年的睦鄰關系。這又是當事者所始料不及的。
雖然清緬戰爭以緬甸入侵中國為開端,但卻是一場雙方以爭奪地區利益與霸權為目的的戰爭,戰爭以中緬議和、緬甸名義上對中國稱臣為結局,兩個國家都沒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清朝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大量兵員,耗費大量白銀,最終也沒能征服緬甸。
而當時在東南亞稱霸一方的緬甸也因為這場戰爭元氣大傷,整個國家的路線發生了變化,對泰國的吞並戰爭也因為清國的巨大軍事壓力由接近完成最終化為泡影,而這也是清國對緬戰爭對東南亞產生的深遠影響之一。
❻ 雲南與緬甸邊界歷史
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報告
(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
1957年7月9日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
四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中緬邊界問題是我國在國際關系方面的一個重要問
題,同時也是我國人民很關心的一個問題。因此,政府
認為有必要就這個問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專門報告。
在我國和許多鄰國之間,都存在著歷史上遺留下來
的未定界問題,而中緬兩國之間的未定界問題特別引起
人們的注意。這是由於英國在過去統治緬甸的時期在中
緬邊界問題上製造了長期的糾紛,而近幾年來,帝國主
義勢力又經常利用中緬邊界問題,挑撥中緬關系,企圖
造成緊張局勢。
我國政府一貫主張,我國和其他國家之間所有懸而
未決的問題,都應該通過和平協商的途徑,求得公平合
理的解決。中緬邊界問題由來已久,問題本身也很復雜
,因此,政府從著手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起,就採取了
審慎從事的態度,有準備、有步驟地尋求這個問題的解
決。
在我們國家成立的最初幾年,政府需要把全部力量
用來處理國內國外一系列重大而迫切的事務,因此不可
能同時為中緬邊界問題的解決進行全面的和有系統的准
備工作。但是,自從中緬兩國總理在1954年12月
12日的會談公報中提出「在適當時機內,通過正常的
外交途徑」解決中緬未定界問題以後,我國政府就為解
決這個問題進行必要的准備。政府的各有關部門會同雲
南省當局,對有關的歷史文獻和實際情況進行了系統的
和詳細的調查研究。
在1955年11月,當中緬雙方為邊界問題的解
決分別地積極進行准備的時候,在兩國的邊境上,雙方
的前哨部隊由於誤會曾經發生過一次不幸的武裝沖突事
件。這次事件,經過中緬雙方的努力,得到了適當的處
理,同時也使中緬兩國政府體會到及早解決中緬邊界問
題的必要。
從1956年年初起,中緬兩國政府就中緬邊界問
題開始了頻繁的接觸。同年11月,緬甸反法西斯人民
自由同盟吳努主席應邀來北京同我國政府商談。我國政
府根據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對中緬邊界問題調查研究
的結果,通過吳努主席向緬甸政府提出了解決中緬邊界
問題的原則性建議。1956年11月5日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第五十次會議同意了這項建議。
中緬兩國的邊界大部分已經劃定,但是有三段還存
在著未決問題。我國政府針對這三段邊界提出了原則性
的建議,並且認為建議中的各點應該作為一個整體聯系
起來加以考慮。現在,我說明一下政府提出的這項建議
的內容。
第一是關於在佧佤山區的一段。中英兩國在189
4年和1897年簽訂的兩個關於中緬邊界的條約中,
對於這一段邊界都曾經有明文規定。但是,由於有關的
條文自相矛盾,這一段邊界長期沒有劃定。為了造成既
成事實,英國在1934年初派遣軍隊進攻班洪部落和
班老部落所管轄的地區,遭到了當地佧佤族人民的英勇
抵抗,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1941年,英國
乘當時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所面臨的危急情況,以封閉滇
緬公路作為壓力,同國民黨政府於6月18日用換文的
方式在佧佤山區劃定了一條對它片面有利的邊界。這就
是所謂「1941年線」。由於不久就發生了太平洋戰
爭,在這條線上並沒有樹立界樁。1956年,在中緬
兩國政府就中緬邊界問題進行商談的過程中,緬甸的領
導人員曾經表示能夠理解中國人民對於1941年線的
不滿情緒,但是鑒於這段邊界已經通過當時負責的中英
政府以換文劃定,因此要求我國政府予以承認,並且要
求我國政府把在1952年由於追剿國民黨殘余部隊而
進入1941年線以西地區的中國軍隊撤回。我國政府
認為,在邊界問題上,根據正式條約而提出來的要求,
應該按照一般國際慣例予以尊重,但是這並不排除兩個
友好國家的政府通過和平商談求得對雙方都是公平合理
的解決。為了促進這種公平合理的解決,為了替這種解
決創造良好的氣氛,我國政府在向緬甸政府提出的原則
性建議中表示准備把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的
地區。同時,我國政府要求,在中緬兩國政府沒有對1
941年線問題取得最後協議並且樹立界樁以前,緬甸
軍隊不進駐中國軍隊自1941年線以西所撤出的地區
,但是緬甸政府的工作人員可以進入這一地區。
第二是關於在南碗河和瑞麗江匯合處的猛卯三角地
區,又名南碗三角地區,面積約二百五十平方公里。這
個地區是中國的領土,過去英國在條約中也明文承認了
這一點。但是,在1894年中英兩國簽訂有關中緬邊
界的條約以前,英國就不經中國的同意,強行通過這個
地區興修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到1897年,中英兩
國再一次簽訂有關中緬邊界條約的時候,英國又以「永
租」的名義取得了對中國的這塊領土的管轄權。緬甸獨
立以後承繼了對這個地區的「永租」關系。我國政府在
向緬甸政府提出的原則性建議中指出,由緬甸繼續對中
國的一塊領土保持「永租」的關系,是同中緬兩國目前
的平等友好關系不相稱的。我國政府表示願意同緬甸政
府商定如何廢除對猛卯三角地「永租」關系的具體步驟。
第三是關於尖高山以北的一段。這一段邊界過去始
終沒有劃定。英國曾經在這個地區不斷地製造糾紛,借
機擴大它的殖民領域。最嚴重的就是1911年初英國
對片馬地區的武裝侵佔。「片馬事件」激起了全中國人
民的義憤,全國各地都掀起了風起雲涌的抗議運動。在
這種情況下,英國政府也不得不在1911年4月10
日給當時中國政府的照會中正式承認,片馬、崗房、古
浪三處各寨是屬於中國的,但是卻毫無道理地繼續侵佔
這個地區。根據對歷史事實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的
結果,我國政府對於這一段邊界的劃定,向緬甸政府提
出以下的建議:從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富山口的部分
,可以按照習慣邊界線劃界;從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
的一段,除片馬、崗房、古浪地區應該歸還中國以外,
原則上可以按怒江、瑞麗江(又名龍川江)、太平江為
一方和恩梅開江為另一方的分水嶺劃定邊界。我國政府
同時要求,在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地區的同
一時期內,緬甸政府也把軍隊從片馬、崗房、古浪撤出
。在這一段最後劃界以前,緬甸政府可以保留在片馬、
崗房、古浪地區的行政管理,而中國政府保證,在這一
段邊界最後劃定以前,中國軍隊將不進駐這個地區。
在我國政府提出了以上的建議以後,吳努主席表示
這是照顧雙方利益的公平合理的建議。在吳努主席同我
國政府領導人員會談後發表的聯合新聞公報中又宣布,
中緬兩國政府取得諒解,從1956年11月底到19
56年年底,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地區,緬
甸軍隊撤出片馬、崗房、古浪。在1956年年底以前
,中緬兩國政府分別完成了撤軍的工作。這就為中緬邊
界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去年12月在仰
光和今年3月在昆明,中緬兩國政府的領導人員又有機
會對兩國邊界問題繼續進行友好的商談,進一步澄清了
彼此的觀點,在總的方面取得了一致的意見。
全國各界人士都很關心中緬邊界問題的解決。為了
廣泛地徵求國內各方面的意見,我曾經代表政府在今年
3月中旬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
三次全體會議作了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報告。在北京的
人大代表、政府成員和特邀的專家也出席了那次會議。
今年3月底,我又在昆明向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委員會
召集的由雲南省各界和各兄弟民族代表參加的會議作了
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報告。在這兩次具有廣泛代表性的
會議上,都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使政府有機會聽取各方
面的意見,並且對有關問題作了解答,這就進一步統一
了全國各方面在中緬邊界問題上的看法。
以上是我國政府到目前為止處理中緬邊界問題的大
致經過。現在,我要說明一下政府在處理中緬邊界問題
中所遵循的基本政策。
我們的國家自從開國以來在國際事務中一貫奉行的
政策,就是爭取世界局勢的和緩,爭取同世界各國、特
別是同我們的鄰國和平共處。這個政策有利於我們國家
的社會主義建設,也符合於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我國
政府在處理中緬邊界問題時所根據的,也正是這個基本
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緬兩國之間的邊界問題,正象其他亞非國家之間
的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一樣,都是帝國主義長期侵略政
策所造成的。現在,中緬兩國都已經取得獨立,都在努
力為本國的和平建設爭取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中緬兩
國又是同印度一起首先倡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家,
我們都珍視自己的民族獨立和民族利益,我們都深刻地
認識到,只有通過和平共處和友好合作,才能更好地維
護我們各自的民族獨立和民族利益。但是,帝國主義者
卻從來沒有停止利用亞非國家的分歧在這些國家之間制
造緊張和不和,竭力企圖重新對這些國家實行「分而治
之」的侵略政策。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國政府在同緬甸
政府商談中緬邊界問題的過程中,一向強調雙方相見以
誠,按照五項原則友好協商,求得一個公平合理的解決
。這樣,中緬邊界問題的解決,不僅會使中緬兩國的友
好關系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而且還將有利於亞非
國家的團結。我國政府在解決中緬邊界問題上所採取的
立場,是從維護我國的民族利益出發的,同時也是從促
進中緬友誼和亞非各國團結的利益出發的。
中緬邊界問題有復雜的歷史背景。因此,在處理中
緬邊界問題的時候如何對待歷史資料,就成為一個重要
的問題。中國在封建王朝統治時期,正象封建時代的許
多國家一樣,四至疆界是不十分明確的。中國歷代的封
建王朝同邊沿地區各個民族的關系也有各種性質和程度
的不同。因此,要確定中國封建帝國的疆界線,幾乎是
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近六十多年來,國內和國外出版
的地圖中,先後出現了對中緬未定界的許多很不同的畫
法。這些情況不能不在廣大的范圍內引起了對中緬未定
界的混亂看法。政府認為,在處理中緬邊界問題的時候
,必須認真地對待歷史資料,必須以正確的立場和觀點
對歷史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判斷,把可以作為法理依
據的歷史資料同由於情況變化只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資料
加以區別。同時,更要注意到中緬兩國已經發生的具有
歷史意義的根本變化,那就是,中國和緬甸已經分別擺
脫了原來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地位,成為獨立的和互
相友好的國家。緬甸政府繼承了原來受英國統治的地區
,不同民族的自治邦同緬甸本部組成了緬甸聯邦。我國
政府接管了國民黨政府所管轄的地區。在處理中緬邊界
問題的時候,必須注意到這些歷史變化,同時也要按照
一般國際慣例來對待過去簽訂的有關中緬邊界的條約。
只有把以上各點結合起來考慮,才能夠正確地運用歷史
資料,求得中緬邊界問題的公平合理的解決。
中緬邊界問題直接地關繫到聚居在中緬邊境的各民
族的利益。因此,在解決中緬邊界問題的時候,就特別
需要照顧這些民族的利益。我們知道,兩國之間的邊界
把聚居在邊境的同一民族劃分為二,是常見的事。這是
歷史發展的結果。在中緬已定界的各段,在我國和許多
其他鄰國的邊界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同一個民族分居邊
界兩旁的情況。我們在解決中緬未定界問題的時候必須
事先估計到,有關民族被邊界線分隔是難以避免的。鑒
於這種情況,我們就更加需要同緬甸政府協商採取措施
,使將來劃定的邊界成為和平友好的邊界,進一步發展
兩國邊民之間的親密聯系。
各位代表,中緬兩國政府根據友好的精神和和平共
處的五項原則,對中緬邊界問題進行了多次的接觸和商
談以後,已經在總的方面取得一致意見。我們相信,通
過繼續的協商,把雙方在具體問題上的意見加以協調以
後,中緬邊界問題就將得到全面的和公平合理的解決。
(《人民日報》1 9 5 7 0 7 1 0 第1 版)
❼ 請介紹一下「緬甸」這個國家——
一、地理位置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二、氣候特徵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
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緬甸的乾燥地帶。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三、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緬甸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等。
石油是緬甸重要的經濟資源之一。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埠、新固、仁安佳、蘭約、敏布、帕蘭永、約達亞、丹岱、畢道彬、仁安馬、英道、延別鳥(蘭里島)以及實兌南部諸島。據亞洲開發銀行能源評估報告,緬甸共有104個油氣開采區塊,其中內陸開采區塊53個,近海開采區塊51個。根據測量結果,約有1.6億桶石油和20.11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2、森林資源
緬甸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廣的國家之一。1994年緬甸森林(包括43%的郁閉林和30%的疏林)總面積為3442萬hm2,約占國土總面積的51%,森林覆蓋率約為52.3%。
緬甸的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發現有1347種高大的喬木樹種、741種小喬木、1696種灌木、96種竹類植物,36種藤本植物和841種花卉植物。在2088種喬木樹種中,已有85種應用於多種用途的木材生產。
2010年森林覆蓋率為41%,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脈是柚木的主要產區。緬甸林業種類有2300種,其中喬木1200餘種,世界60%的柚木儲量和國際市場上75%的柚木均產自緬甸。盛產檀木、灌木、雞翅、鐵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種硬木和名貴硬木,硬木潛在年產量約130萬噸。此外,緬甸還有豐富的竹類和藤木資源。竹類品種97種,竹林面積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開、緬中地區。藤木32種,年產量約7600萬根,主要分布在克欽、撣邦,有水藤、紅藤,只有小部分出口。
3、水力資源
緬甸國內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欽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國。其中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和湄公河均發源於中國。伊洛瓦底江為緬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緩,從北向南依次流經克欽邦、曼德勒和仰光等六個省份,最後從仰光注入印度洋,全長2,200公里,總落差4,768米,全河平均比降為2.13‰,入海口平均流量為13,600立方米/秒。薩爾溫江為緬甸第二大河,由雲南潞西出境進入緬甸,在緬境內1,660公里,流域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經過撣邦、克耶邦、克倫邦和孟邦,最後由莫塔馬灣歸入印度洋。湄公河由西雙版納進入緬甸,主要流經緬甸撣邦與寮國、泰國的邊境線。
四、文化
1、宗教
僧伽在整個緬甸是非常受到尊敬的。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緬甸,在西元十一世紀時成為緬甸居民普遍的信仰,並且延續至今。當時阿奴律陀聽取孟族僧人阿羅漢的建議,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為國教。
在緬甸,男孩子一般都要做剃度,使佛教事業後繼有人,被認為是一件積德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從此可以「成人」,受到社會的尊重,是一件榮耀的事。孩子做剃度一般有3種形式:單獨一家一戶做剃度;幾家幾戶聯合起來給孩子做剃度;以政府各部門、街道、學校或集市為單位給孩子做剃度。
2、語言
緬甸語屬漢藏語系下的藏緬語族;居民以農耕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學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以蒲甘王朝為代表,建於十一世紀初,以蒲甘為首都。設行政組織,訂立法律,雕刻及繪畫藝術相當發達;並且以自創的緬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並成為經書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築以「糾蘇吉剛佛塔」為其代表。
3、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
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4、習俗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郭昂基」或「吳昂基」。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或「杜丹敏」,她本人自稱「瑪丹敏」。
五、著名旅遊景點
1、大金塔
大金塔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塔高110米,坐落於市內一座小山上,表面塗有72噸的黃金,塔頂由近3000克拉的寶石鑲嵌而成。整個建築群非常雄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奪目而耀眼。傳說是保存有佛祖八根頭發的商人兩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歷史。
2、甘道基皇家太湖
在高大的合歡樹和棕櫚樹叢中.皇家大湖,如一顆碧綠的翡翠鑲在仰光市區,湖西的高崗上矗立著金光燦爛的大金塔;湖東是美麗的卡拉威宮,湖北面是綠樹成蔭的昂山公園,湖岸環繞著木走廊,是散步和欣賞湖濱美景的好地方,湖北建有一寬大的柚木平台,是遠眺、拍攝大金塔和卡拉威宮的絕佳位置,在這里還可以觀賞倒印在湖中美麗的日出和醉人的日落。
3、茵萊湖
位於仰光市北部,湖面寬闊,湖水清澈.湖畔綠樹成蔭.碧草如茵,繁花似錦,湖周有多個公園。不但是市民休憩之場所,更是情侶談情說愛的熱門首選。
❽ 緬北民族與中國歷史
在中國史書中關於緬甸最早的記載,我們叫它驃國,這是在魏晉時期,記載有驃國進貢,所以唐代宮廷音樂中有一部是驃國樂。但是在緬甸自己的編年史里,在此之前它還有很多王朝,問題是這些歷史都是後來追記的,那麼,這段歷史到底怎麼回事就不是很清楚。實際上早期的緬甸王朝,它的影響力主要還是集中在中部地區,對北部山區的影響相對有限。
緬北地區涉及中緬關系一個很重要的歷史事件是,東漢時期設立了永昌郡。永昌郡的設立對中國、緬甸和印度的交通及經濟文化的交流影響很大,它是西南絲綢之路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基地。
永昌郡具體在哪兒?學界尚有爭論。譚其驤先生主持的歷史地圖集把它定在保山金雞村,是根據傳說所定。方國瑜先生把它定在施甸,我覺得在位置上可能還是有點偏。近年考古普查說現在保山城漢營有蜀漢前後的遺址,這個遺址規模不大,發掘程度不高,但我認為可能就是永昌郡。
在東漢時期,歷史記載說在永昌做官可以「富及十世」,因為當地產瑪瑙,還有各種各樣的民族;根據上報的人口數字,永昌郡是全國第二大郡。
永昌郡人口為什麼這么多?前人的研究都認為,是因為此地與其他地方的統計口徑不同,南中(今天的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幾個郡中最繁華的地方是滇池周圍,即當時的益州郡,而益州郡統計的人口數量不足永昌郡人口數量的10%,益州郡統計的可能是漢族人口,永昌郡的人口數字則包括了投附民族的人口。按照方國瑜先生的看法,現在緬北的很多地方是永昌郡管轄的,不過,這一說法現在還不是定論。
東方早報:中緬之間,在緬北地區更為確實的沖突關系發生在何時?
楊煜達:比較確定的,對這一帶進行管理的是南詔和大理。
8世紀中葉南詔建立,8世紀後期它突破了吐蕃對它的束縛,到和唐王朝結成同盟關系之後,也就是在國王異牟尋的時代,南詔有一個大擴張。《蠻書》有南詔遠征驃國的記載,說它向南打到了海邊。我認為這個時候南詔至少對這一帶有相對間接的控制,驃國,對南詔維持著某種朝貢關系。甚至不光是緬甸這一塊,包括泰國中南部一些小的王朝實際上也對南詔大理維持著某種朝貢關系。
到了南宋時,忽必烈為征服南宋,迂迴而行先打垮大理,在這里設置了雲南行省。之後蒙元帝國和緬甸王朝發生了沖突,導致中原王朝對緬甸的第一次大規模征服,這次征服使緬族建立的第一個王朝——蒲甘王朝被摧毀,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在這之後,元朝在緬北地區,包括中緬邊境地區就建立若干個撣族和傣族的土司政權。
其後,明王朝完整地繼承了元朝對這一地區的統治。明初在這些地方設立了九個宣慰司,包括了泰國北部到緬甸中部、北部的大部分地區。這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是麓川政權的興起,麓川的核心地區就在現在的瑞麗,這個政權的興起導致了明王朝對它的三次大規模征伐,戰爭大多發生在現在的中緬邊境地區。
關於這次戰爭的原因,中國的史書講是因為麓川向內地擴張,緬甸史書則同時記錄了麓川政權向緬甸一側撣族土司地區的擴張。大規模的征伐肢解了麓川政權,其政治後果就是緬北和雲南邊境地區的傣族形成了若干個互不隸屬,相互之間有聯系又有爭斗的土司政權,這就導致在這樣一個過渡地帶一種分割的狀況,成為若干個大的政治勢力之間的一種過渡區域。
麓川政權實力很強大,明王朝將它肢解,分割成若干土司之後,它還幾次入侵緬甸的腹心地區。到16世紀中期,緬甸興起一支勢力,產生了兩位非常偉大的君主莽瑞體和莽應龍,他們統一了緬甸中部,建立了緬甸的東吁王朝。
莽瑞體和莽應龍是兩位君主在中文裡的名字,相應地,他們這支勢力在中國被稱為東吁宣慰司。這里就涉及一個政治制度史的問題,明朝設立這些宣慰司起什麼作用?明朝對於這些宣慰司的管理和內地的土司相比有無異同?
東吁王朝建立之後第一步要征服的是南部孟族的殘余勢力,就是南部沿海地區;在這之後就要處理北部的撣族土司。
我有一個比喻,緬甸的中部就是它的黃河流域,緬甸南部就是它的長江流域,統一了這兩個地區轉過來就一定要打「蒙古高原」——撣邦就是蒙古高原。因為一旦撣邦強大,從撣邦居高臨下沖入緬甸腹心地區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從緬甸王朝的角度來講,撣邦高原是勢在必爭的。
明朝和緬甸對這一地區的爭奪持續了半個世紀,一直在戰爭,但大部分時候中國軍隊並沒有出境,而是當地的土司在和緬甸打仗,只是當戰爭打到了今天的德宏州、保山市一帶,明王朝才發動了一個大規模的反擊,將它們打到伊洛瓦底江以西。在爭奪的過程中,緬北就基本形成一個穩定的局面,也形成了中緬之間大體穩定的國境線——比現在的國境線靠外一點,但不是太多。
邊境穩定下來之後形成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包括木邦、八莫、孟養這些土司,它們承認自己是明王朝的宣慰司,但實際控制它們的是緬甸;在中國境內的一些土司對緬甸有某種臣屬關系,但實際控制它們的是中國。就是說,中緬邊境既有涇渭分明的一面,也有政治模糊的一面,這就是我書中介紹的「花馬禮」形成的背景,也是明末清初中緬邊疆北部地區的歷史背景。
清朝「稀里糊塗」捲入了緬甸內戰
當時清朝把騷擾西雙版納一帶的人叫做「莽匪」,把騷擾孟定一帶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緬甸王朝;至於「莽匪」是哪一部分人,與木疏夷有什麼關系,實際上沒有搞清楚,清廷從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緬甸王朝。真正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這時戰爭已經打了幾年了。
東方早報:清初,中緬關系在這一地區是怎樣的情形?
楊煜達:清初吳三桂追擊永曆皇帝,率兵進入緬甸,緬甸把永曆皇帝交出來之後,兩個國家就沒有正常的政治往來,但是經濟交流非常頻繁,遠遠超過以前。
我們知道西南絲綢之路開通得很早,但是這條路上物流量實際上是不大的,因為交通條件十分困難,只有價值特別高的珠寶、絲綢等類商品才得以在這條道上流通。到了清初,這種貿易完全變化了,有大量雲南內地漢人到木邦等撣邦高原地區種棉花,又有客商將棉花帶回雲南。因為雲南本地不產棉花,棉花就變成中緬之間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產品,貿易量非常大。而內地大量的絲製品、銅鐵金屬和各種日用百貨也大量進入緬甸,可以說,雙方的經濟往來直接影響到了滇緬雙方人民的日常生活。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雍正時期有記載說,緬甸王朝誤聽謠言以為清王朝要收回木邦,於是就閉關不讓雲南內地人過去種棉花,然後雲南的棉花價格飛漲,老百姓就缺少衣料可買。可見,雙方的交流已經遠遠超過過去以奢侈品為主的貿易。
另一個比較突出的表現是,從明代開始,大批內地人來到這個地方開礦,主要是銀礦,當時比較著名的大礦有茂隆銀廠、波竜銀廠,後來英國人也在波竜銀廠大規模開采,這里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含銀鉛鋅礦。
我曾經對這里的銀產量做過估計,歐洲專門做冶金史的專家討論認為這個估計偏保守,依據他們的判斷這里的銀產量更大。這樣的白銀產量對中國的白銀流通影響很大。所以,緬北地區的經濟對西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經濟都是有影響的。
東方早報:那麼,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邊疆態勢是如何被打破的?
楊煜達:十八世紀中期,按照緬甸的說法,東吁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很腐敗,任用非人,導致了緬甸的內亂。緬甸內亂首先就表達為民族戰爭,表達為孟族對它的反抗,並且也是孟族人最後攻佔了緬甸的都城阿瓦。
在阿瓦被攻佔之前,緬甸國王派了一個使團,由在茂隆銀廠開礦的礦主吳尚賢陪同到北京向清廷皇帝進貢,表示臣服,但是這個使團還沒有回到緬甸,阿瓦就被攻破了。此時清王朝態度很有意思,雖然說緬甸王朝已經前來投奔,但是清王朝採取完全的中立政策,包括緬甸的一個王子和王妃逃到邊境——就是現在的瑞麗,要入境避難,北京表示不同意,這些人從此就沒有下落了。
後來大規模戰爭的發生,緬甸軍隊幾次進入內地。起初雙方發生沖突的原因是緬甸一方要求中國歸還入境的難民,這要求不過分,但前提條件是這些難民願意回去,難民中有些人是反緬的,他就不願回去。
東方早報:清廷為什麼選擇完全中立的態度?
楊煜達:緬甸內戰是從乾隆初年開始,緬甸使團入京朝貢是在乾隆十五、十六年,緬甸王子要求避難的時間是乾隆二十年前後。
當時清朝整個戰略的中心是對付准噶爾,一方面是無暇顧及,第二個方面就是它對整個西南的戰略態勢是防禦性的。即使是北方的壓力減小,它也不願意在這個地方輕易開啟戰端。盡管後來清朝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源來處理這個問題,但是戰爭前期,它是不願意這樣做的。
而且,戰爭前期是緬甸王朝和不服從它的傣族土司在打仗。這裡面的情況很復雜,緬甸會在土司政權中扶植親近自己的勢力做代理人,代理人和土司之間也會打仗;這些土司又會聯合起來和緬甸王朝打仗,這就形成反復的戰亂。乾隆二十七年以前,這些戰亂基本沒有波及中國邊境,所以中國對這一地區也沒有做出直接的反應。
另外,這與地方官員、封疆大吏的性格也有關系。當時雲南的官員,包括總督愛必達、吳達善、劉藻這些人都不喜好邊功,他們開邊患的積極性不高。我在書中舉了幾個例子,一個是參加緬甸內戰的桂家宮里雁,一個是積極防邊的礦民集團的首領,總督吳達善把這兩個人都處斬了,可以看出他不願意惹事的心態。
東方早報:既然如此,中國最終是如何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
楊煜達:中國是稀里糊塗被卷進戰爭的。
關於這場戰爭有兩份重要檔案,一個是《莽匪節略》,一個是《木匪節略》。當時清朝把騷擾西雙版納一帶的人叫做「莽匪」,把騷擾孟定一帶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緬甸王朝(注:緬甸貢榜王朝起家的地方叫木疏村,故稱為「木疏夷」);至於「莽匪」是哪一部分人,與木疏夷有什麼關系,實際上沒有搞清楚,清廷從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緬甸王朝。真正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這時戰爭已經打了幾年了。
花馬禮矛盾和土司歸屬是戰爭直接原因
沖突結束以後,清方雖然規定緬甸十年一貢,但是,雙方使節來往頻繁,特別是以雲南地方督撫名義和緬甸的交涉也比較多,這樣雙方的經濟聯系也就更加密切了。同時,清王朝和緬甸建立的宗主-藩屬的關系,在19世紀後期對中英之間的邊界談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東方早報:中緬之間進行這場戰爭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楊煜達:從當地關系來看,要分兩個層次來講。
一是王朝之間的關系。王朝之間實際上有清楚的勢力范圍,但是當時有一個矛盾就是「花馬禮」(花,即花銀,馬,即馬匹,也就是每年給緬甸送一定數量的以銀和馬匹為代表的禮物)的問題。
前述中緬之間有涇渭分明的一面,也有政治模糊的一面,一個表現就是中國的幾個邊境土司因為常受緬甸的侵擾,而不得不向緬甸繳納貢稅,即「花馬禮」。
對土司來說,這是花錢買平安。對此,清政府是知道的,但並不幹涉。在清政府看來,雖然我不能禁止這些土司向緬甸繳納「花馬禮」,但是我對土司的重大事務有決定權,你緬甸不能幹涉。
然而,緬甸卻有不同的認識。緬甸的國家領土觀念發育較清朝落後,它還是傳統朝貢、屬邦觀念,把向其進貢「花馬禮」的土司看作是它的屬邦,認為對其有一定的權力。
清代前期進貢「花馬禮」的土司主要有兩個:孟連、車里(今西雙版納)。問題是「花馬禮」是緬甸東吁王朝強盛時期向北征服的產物,在東吁王朝覆滅後,這些土司已經停止進貢「花馬禮」。
緬甸新王朝要恢復「花馬禮」,有的土司願意給,有的土司不願意給。其中孟連土司給了,但車里土司沒有給,於是導致了緬甸對車里的入侵,當然緬甸入侵車里也還涉及別的原因。
但是後來緬甸要求徵兵孟連,攻打車里,孟連拒絕,於是也起來反抗。從孟連的角度來說,可以花錢交「花馬禮」,但是幫緬甸出兵打車里,就是形同叛逆,所以他理所當然拒絕,那麼,就被緬軍蹂躪。另外兩個被緬軍侵擾的土司是耿馬和孟定,但這兩個土司實際在清前期並不存在「花馬禮」,因此當然拒絕了。
沖突一開始,雲南總督吳達善不願調綠營兵,僅調取文山的沙練和邊境的廠練(銀廠中的礦民自衛武裝)去防堵;而當劉藻接任總督的時候,沙練、廠練已經不能抵禦緬軍,這才調綠營兵防禦,戰爭於是全面升級。
東方早報:王朝之外的另一個層次是土司?
楊煜達:對,還有一個是土司層面。中緬之間一部分土司歸緬甸,一部分土司歸中國,但是土司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交織的,因為它們都是同等地位相互交往的,沒有這么清楚的王朝認同,這些土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交遊圈。這個交遊圈可以以歐洲中世紀的貴族來理解,比如中世紀的德國,德國由很多諸侯邦國組成,它們之間互相聯姻、打仗。
西南傣族-撣族土司之間也是這樣。土司可以娶很多夫人,但是只有掌印夫人有地位,這是傣族政治制度中很特別的一點。掌印夫人的權威特別高,子以母貴,只有掌印夫人生的兒子,才有優先的繼承權。掌印夫人一定要找門第高貴的,為了顯示門第高貴就會陪嫁很多東西,包括土地。所以,緬北的一些土地會在土司之間倒來倒去,也搞不清楚土地的具體流轉,果敢地區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至於王朝對土司的管理,乾隆年間這場戰爭結束之前,王朝主要管土司的繼承(保證土司的合法性以防止土司內部的動亂)、土司對王朝應盡的義務,包括進貢和出兵等等。至於基層事務,王朝並不直接管。土司之間的往來,王朝也不完全知道,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如果內地的兩個土司把土地作為嫁妝陪嫁來陪嫁去沒有關系,但邊境土司之間的這種交往就有問題了。也就是說,至少在清代前期,王朝對邊境上的這些土司的控制是不夠的。
東方早報:經過這場戰爭之後,中緬關系有怎樣的變化?
楊煜達:戰爭結束,在乾隆中期以後,王朝越來越強調對土司下層土目的控制,把這些土目也變成土司,由王朝直接任命。這一方面可以分割土司的權力,另一方面可以對土司下層控製得更為具體,以前大的土司有一個府的面積,小的也有一個縣的面積,後來就是要將其控制到一個鄉的級別,通過這樣逐步分割土司的權力,加強王朝對邊疆的控制。
就中緬關系來說,經過20餘年的沖突,清王朝和緬甸重新建立了宗主藩屬關系。當然,這種友好關系是在按中國大一統觀念建立的宗主藩屬關系下實現的,即使在緬甸看來,它並不認為是清王朝藩屬,但是中緬之間和平友好的關系一直維持下來,直到英軍佔領緬甸,對其進行殖民統治。
經過這場沖突,實際上雙方建立了正常的對話機制。沖突結束以後,清方雖然規定緬甸十年一貢,但是,雙方使節來往頻繁,特別是以雲南地方督撫名義和緬甸的交涉也比較多。這樣雙方的經濟聯系也就更加密切了。
同時,清王朝和緬甸建立的這種宗主-藩屬的關系,在19世紀後期對中英之間的邊界談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❾ 內戰戰敗後的國民黨軍入緬甸後的歷史
1951年6月至7月,根據李彌部的動向,人民解放軍雲南軍區先後集中7個團和4個團的兵力,對越境入竄的國民黨軍數幹人實施圍剿,在耿馬、西盟、孟連、滄源、瀾滄等縣殲其700餘人,余部又逃往國外。
1953年1月,在台灣國民黨當局支持下,逃緬國民黨軍實力曾發展到1.85萬人,編為1個總部、1個指揮所、3個軍區、4個師及16個縱隊,並改番號為「東南亞自由人民反共聯軍」。
11月以後,李彌總部及第8軍、第26軍部分兵力共5400餘人撤往台灣。在中國政府和軍隊的強大政治攻勢下,留緬國民黨軍殘部3000餘人回國投誠。至1957年6月,逃緬國民黨軍僅剩3800餘人,而且內部混亂,對雲南邊境的武裝竄擾有所收斂。
1958年8月,逃緬國民黨軍500餘人竄至滇南孟連縣至勐臘縣附近,進行小股襲擾。解放軍昆明軍區從5個公安邊防團各抽調一部進行堵擊圍殲,給予其沉重打擊。1959年5月,雲南邊防部隊針對逃緬國民黨軍小股入竄的特點,制定和修改反竄擾作戰方案,組織小分隊分地區游擊作戰,粉碎了逃緬國民黨軍數十次竄擾。
1960年7月,台灣當局給逃緬國民黨軍空運大批武器裝備,其實力擴增至9400餘人,又加緊了入境竄擾活動。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解放軍昆明軍區集中5個團又1個營的兵力,進行了兩次勘界警衛作戰,殲國民黨軍740餘人。
此後,逃緬國民黨軍對雲南潞西、鎮康、孟連等邊境地區進行了8次小股竄擾,遭到雲南邊防部隊的沉重打擊。到1966年9月,逃緬國民黨軍撤往泰緬邊境地區,停止了對雲南的武裝竄擾活動。
1950年至1966年,雲南邊防部隊對逃緬國民黨軍和國民黨武裝特務進行大小戰斗1302次,殲其29800餘人,其中俘虜7600餘人,迫降16000餘人。
國共內戰中,國民黨軍雖有巨大的優勢,最終是還被解放軍打敗,逃到了台灣。那時候,除了一些沿海小島還有部分國軍殘余部隊,大陸上幾乎是看不到國軍的影子了。不過,在雲貴川地區國民黨還留有一小部分殘余部隊,他們沒有來得及撤退,在無可奈何下只能逃到了緬甸。
這些國軍殘部逐漸在緬甸境內集合,很快就組成一支三萬多人的武裝部隊,還有個番號國民黨93師。蔣介石雖然敗走台灣,但他不甘心就這樣失敗,從來沒放棄過反攻回大陸的念頭。這樣說來,遠在緬甸的93師將會成為國軍之後的重要力量。蔣介石甚至還將他們編入正規軍,和其他部隊一樣給他們發放糧食軍餉。
雖然國共內戰中,國軍被解放軍打得很慘,但他們到了緬甸,和緬甸軍隊的實力比起來還是厲害不少的。緬甸軍隊每次討伐93師都要反過來被93師教訓一頓,緬甸肯定是很不服氣,就告到了聯合國。對於這件事,蔣介石也不能給出合理的說法,只能想辦法把這支部隊運回台灣。
不過在93師中很多士兵並不願意去台灣,他們中很多都是雲南人,這么多年來一直夢想著重回家鄉。出現這種情況蔣介石也沒辦法,只能把願意走的帶回台灣,不想走的就丟在當地,並且斷絕往來。
雖然留在緬甸的國軍一下子少了很多,只剩下2000人,緬甸軍隊還是打不過。不過,這支部隊沒了供給,吃飯都成問題。所以他們就做起了毒品生意,成了金三角地區很有名的毒品武裝部隊。緬甸和泰國的部隊來來回回打了很多次都是大敗而歸,泰國政府沒辦法只能主動找他們談判。
❿ 緬甸在歷史上以前是中國的領土嗎
緬甸在歷史上以前不是中國的領土,只是向中國稱臣過。
1287年蒙古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朝軍隊大肆入侵(元緬戰爭)而使得蒲甘王朝失去了獨立性,不久後滅亡。
瓦里魯趁蒲甘王國的衰敗,稱霸下緬甸。1298年向中國稱臣。瓦里魯時期,緬甸出現了最古的法典,《瓦里魯法典》。
後來瓦里魯被他的幾個外孫刺殺,眾大臣清除了這些叛亂者,瓦里魯的弟弟繼位。這一時期孟族向外征討清邁,獲得藍本村等地。國中政局不穩,土匪猖獗,甚至有王子被撣族移民刺殺的事情發生。
(10)中緬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清朝和緬甸兩國戰爭:
貢榜王朝為緬甸最後的王朝,雍籍牙創立,因此也稱為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
18世紀末(中國清朝乾隆皇帝統治後期),清朝和緬甸兩國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清緬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合約收場。
1782年至1819年是波道帕耶國王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以及並吞印度邊界的曼尼坡與阿薩姆,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憂心緬甸的威脅。英國挑撥位於貢榜西邊的阿拉干王朝動亂。
英緬戰爭: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
1885年,英國發兵滅緬甸,1886年1月1日並入大英帝國所下屬的印度,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份,貢榜王朝滅亡。中國清朝政府命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抗議無效。
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英緬戰爭,中國被迫與英國簽訂《中英緬甸條約》,規定中國承認英國對緬甸有支配權,但緬甸對中國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貢。至於中緬邊境未定界,應由兩國會商勘定。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