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具有啟示意義的歷史故事
1 錢可通神
唐朝宰相張延賞有一次過問一場冤獄,要有關獄吏十天內查明判決。第二天一早,他見案頭放著一份小貼子,上寫:「錢三萬貫,乞不問此獄。」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緊。第三天,又見有小帖子,寫明「錢五萬貫」。他更加光火了。要求兩天內結案。第四天,又見小帖子,寫明「錢十萬貫」。這一下,他氣餒了,說道:「錢到十萬,已可通神,我還管得了嗎!」見唐張固《幽閑鼓吹》。後以「錢可通神》極言錢的誘惑力之大。
2 騎豬
唐朝武則天時,河內王武懿宗,率軍去趙州一帶打仗。懿宗聽說敵方有數千騎從北而來,便棄甲而逃,其實當時雙方相距還有七百里之遙。後來懿宗回師京都,置酒慶功。張元一在武則天面前寫詩嘲笑他,有「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竄」之句。武則天問:「懿宗難道沒有馬嗎?為什麼要騎豬?」張元一說:「騎豬是是夾豕走也。」按:豕即豬,豕與屎同音,夾豕走,意思是來不及大便,夾著大便就逃走。見唐孟棨《本事詩。嘲戲》、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後以騎豬指倉皇逃跑。
3 鳥盡弓藏
把鳥射完以後,弓就用不著了。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後懷疑韓信謀反,把他抓起來。韓信說:「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定,我是應該死了。」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又《越王勾踐世家》也載有范蠡的話:「飛鳥盡,良弓藏。」後以「鳥盡弓藏」為事後拋棄有功之人的典故。
4 屏風誤點
三國時,曹不興給孫權畫屏風,不小心,誤點了一滴墨,便將它畫成一隻蒼蠅。孫權看到後。以為是真蒼蠅,用手去趕它。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曹不興》,後以「屏風誤點」形容畫藝高超。
5 蒲柳先秋
晉代人顧悅之與簡文帝同歲,但頭發早白了。簡文帝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說「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經霜彌茂。」意思是我像蒲草與柳葉一樣,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樹和柏樹,雖然經歷霜雪,卻越來越茂盛。簡文帝說他答得很好。見《世說新語。言語》、《晉書。顧悅之傳》。後以「 蒲柳先秋」為體質弱的典故。
6 棄席
春秋時,晉國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隨他出生入死。後來,他加國為晉文公。在途經黃河邊時,下令把原來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籩豆(食具)等都丟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後面。跟隨他流亡的人中有個叫咎犯的聽後大哭。重耳問他:「回國應該高興,你為什麼樣哭呢?」咎犯說:「你所丟棄的,正是流亡中賴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
『貳』 有關歷史、有價值意義的小故事
1、斷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里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叄』 歷史的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有哪些500字左右
有!當然有!!有許多!!
在阿爾卑斯山麓,有個著名的修道院,叫做聖伯納修道院。院長凡蒂斯是個很有學問很善良的老人。他從事慈善事業,馴養了一隻身高力大的救生犬。由於這只救生犬渾身想炭一般黑,他為它起名為黑蠓。
大雪封山季節,常有人在山裡遇險。凡蒂斯院長一接到求救訊息,就在黑蠓的脖子上套上救生袋--裡面裝有烈酒、香腸、麵包等物,接著就把遇險者的衣物給它嗅。這一切妥當之後,黑蠓就箭一般飛跑進深山裡。它一路追蹤著遇險者的氣味,一直到找到遇險者為止。
遇險者看見黑蠓就如看見救星,他們解開黑蠓帶來的袋子,用烈酒驅寒,用葯膏擦凍傷,由黑蠓領出深山叢林,走到聖伯納修道院。如果遇險者走不動了,黑蠓身上的袋子里還有紙和筆,遇險者在紙上寫清自己的情況及需要,黑蠓就會將那張求救紙帶出來,再由救護人員趕到現場。
幾年來,黑蠓已經救出過40個人,它的名氣越來越大了。
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阿爾卑斯山脈大雪覆蓋,業余登山家華生特在一次小型雪崩中失蹤了。 登山俱樂部的負責人拿著華生特進山前脫下的一件襯衫,急匆匆地趕來向凡蒂斯院長求助。凡蒂斯院長立即找來黑蠓,給它餵了3磅牛奶、3磅牛肉,又讓它聞了華生特襯衫上的氣味。
黑蠓對這一切很熟悉,它蹲在院長面前,由院長親手掛上救生袋,濕潤的眼睛顯得嚴肅而莊重。院長像給一個敢死隊員送行那樣吻它、擁抱它,並按宗教儀式在它的鼻子上畫了十字,祝福它出征順一路平安。接著,他向黑蠓禮貌地伸過鼻子吻了一下。 「孩子,去吧!這是第41個!」院長向黑蠓輕輕一揮手,喃喃地說道。
黑蠓像一道黑色的閃電很快射入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區。它像往常一樣,對自己的任務充滿了信心。 這條強悍勇猛的良種狗的祖先是狼,筋肉里有的是搏鬥的力氣,血液里有的是澎湃的沖動。它攀爬岩石,騰越山溝,憑著氣味的引導,很准確地向華生特遇險的地點沖去。
突然,熱得伸出舌頭排汗的黑蠓,猛地打了一個冷戰,它急忙停住步子。在前面20米處的一個雪堆上蹲著一隻威武的雪豹,活象一頭中型老虎,兩道飢餓的目光逼射著黑蠓。
這頭阿爾卑斯山裡的猛獸,用眼睛發布著它的命令--快把你的一身的肉送來。
要是在平時,黑蠓必定會沖上去。它的肉搏的勇氣,在救生活動中曾經咬死過3隻惡狼。然而此刻它卻退縮了,凡蒂斯院長期待的眼神、掛在身上的救生袋,以及越來越清濃郁的遇險者華生特的氣味,促使它必須趕快離開雪豹。
雪豹處在大雪封山的困境里,好幾天撈不到食吃,肚子空空,飢腸轆轆,碰到這么一條肥狗,讒得它兩眼血紅。它「轟」的一聲怒吼,震得小雪衫樹上的雪花紛紛落下。它是想先用聲音嚇軟黑蠓。隨即,它便後腿一用勁,鐵棒似的豹尾呼啦一掃,彈跳而起,凌空撲向黑蠓。
黑蠓不是一條普通的狗,凡蒂斯院長對它進行過嚴格訓練。於是,它腦袋前伸,肚子貼地,在雪豹快落地的一瞬間,後腿使勁一蹬,「蹭」地從豹肚子下反穿過去,頭也不抬地拚命往前跑。
雪豹落地時撞斷了一棵小雪杉,它連翻了3個筋斗才穩住。等它甩掉滿臉的雪花,定睛再尋黑蠓時,早不見黑蠓的蹤影了。
黑蠓爬過3道雪障,順著只有它才能判斷出的氣味辨別方向,終於找到了業余登山家華生特。
在一叢覆蓋著白雪的灌木旁丟散著華生特的風帽、雪鏡、登山拐杖,食物袋和地圖囊。而華生特本人卻被埋在雪裡。大雪蓋住了他的身子,他仰面躺著,只露出一張臉,上面結著一層薄薄的冰殼。
黑蠓蹲在他身旁---是他,剛才聞到的襯衫上的味道也是這樣的,它定下心來,自己也需要喘息。黑蠓伸出血紅的舌頭,發散渾身的熱氣,同時也期待華生特起來,與以往的遇險者一樣,讓他取出它身上救生袋裡的食物,填飽肚子,恢復體力,然後跟它回去。
黑蠓緩過了氣,然而華生特卻沒有起來的意思,黑蠓饒著他走了3圈,開始拱雪。華生特魁偉的身體從雪中露出,直挺挺的,黑蠓緊緊咬住華生特的褲腳使勁兒往前拖,拉了足有一尺距離,他還是沒有半點兒反應。
黑蠓湊到他的鼻子跟前,嗅了一陣,突然靈機一動伸出舌頭舔他的臉,一股徹骨的冰冷從舌頭傳到心裡。
它停了停,縮回舌頭,等到冰涼的舌頭在嘴裡焐熱了,又伸出來,緊緊地貼在華生特的臉上。它心裡很明白,只要華生特醒來,一切情況將會好轉。
華生特在飢渴中倒下,在無力掙扎的情況下漸漸失去知覺。現在,黑蠓身上的熱量通過它的舌頭傳到他的頭部,刺激了腦神經,使他恢復了知覺。
黑蠓覺察帶這個細微的變化,縮回了舌頭,庄嚴沉穩地盯著華生特,就像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盯著被他從死亡線上揪過來的病人一樣。
華生特不能轉動僵硬酸麻的脖子,也不能全部睜開眼睛,他產生的第一個念頭是--狼!一張長長的狼臉就在他眼前半尺遠的地方,他幾乎聞到了一股特有的腥味。
華生特嚇得差點暈過去。他知道狼的本性。有一些獵人、采葯者、探險家不是在山裡被狼吃掉了嗎?雪崩發生時,他甩掉了身上所有的包裹,只將一把鋒利的匕首緊緊地握在手中。現在面臨新的險情,迫使他積攢起全身的力氣,抽出被雪蓋住的右臂,舉起鋒利的匕首--「刷」的一道寒光,刺進黑蠓的胸膛……
黑蠓兩眼直翻。在毫無精神准備的情況下,突然受到致命的一擊,這是它過去救生活動中從來沒有碰到的,也是萬萬料想不到的。在一瞬間,它明白了眼前發生的一切,一陣劇痛使它發生一聲野性的、粗狂的狂吼,在山谷里響起深沉的回聲。
黑蠓神經質般地繞著華生特毫無目的地跳著,鮮血染紅了白雪。它懊惱、怨恨、憤怒、痛苦……突然,它旋轉身子,睜著血紅的眼睛,磨動堅硬的齶,張開大嘴,露出兩顆雪白尖銳的犬齒,撲向華生特的咽喉……
然而它又突然停住了。它閉上嘴巴,兩隻眼裡的凶光漸漸散去--它看見華生特緊閉雙目暈眩過去了。
黑蠓垂著頭,它無法咬去插在胸部的匕首。這時,它突然湧起一股強烈的感情,希望趕快回到它的主人--凡斯蒂院長身邊。
它頭也不回地順著來路,踉踉蹌蹌地向聖伯納修道院跑去,一路滴著血……
凡蒂斯院長做完晚禱,正在等待黑蠓回來。當他聽見門外有輕微的斷斷續續的叩門聲,好象有什麼東西在抓撓時,立即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門。
門一開,「撲」的一聲,黑蠓沖他撲過來倒在有的腳下,一條長長的血跡從黑蠓身後一直延伸向遠處。
院長驚呆了。他立即明白了黑艨遭到了不幸。 他蹲下身去,看見黑艨胸口上插著匕首但卻切斷了動脈,黑艨的血幾乎流干殆盡。
院長萬分悲痛。他把匕首撥下來,仔細辨認,發現在這把精緻的芬蘭刀的刀柄上刻著華生特的名字。
此時的黑蠓已氣息欲絕,它低低地嗚咽了一聲,那雙潮濕的眼睛定定地望著凡蒂斯院長,好象在回憶這幾年來朝夕相伴的生活。院長心頭酸痛,他顫抖著向黑蠓伸出手。但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黑蠓已無力伸出舌頭來禮貌地回贈主人的愛撫。它只是輕輕地移了移頭,把臉依在主人的手背上,吐出了它最後的幾口氣,漸漸停止了呼吸。
黑蠓死了。華生特活下來。順著黑蠓的血跡,救援人員找到了華生特。
華生特的誤會,使他犯下了令他終生悔恨的錯誤。但一切都已過去,人世間的一切來龍去脈,都不容篡改,沒有任何人有機會將生命重走一遍……
黑蠓被葬於修士墓地。41個被救者,包括華生特在內,自動捐獻資金,為黑蠓修建了墳墓,立了墓碑,上面刻著黑蠓救出的41個遇險者的名字。在墓碑的最後部分,華生特刻上了英國詩人拜倫的詩句----你有人類的全部美德,卻毫無人類的缺陷。
『肆』 求一個歷史小故事,要有意義,短小精煉,最好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的……在線等
蘇秦刺股苦學來
原文
蘇秦自乃洛陽人,學縱橫之術,游說秦王,書①十上而不為②用③,資用匱乏④,潦倒而歸⑤。至家,妻不下絍,嫂不為⑥炊,父母不以為⑦子。蘇秦乃嘆曰:「此皆秦之罪也!」乃發憤讀書,曰:「安有說⑧人主而不得⑨者乎!」。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⑩。後卒⑾合⑿齊、楚、燕、趙、魏、韓抗秦,佩六國相印。(據《戰國策》改寫)
譯文
蘇秦是洛陽人,學習合縱與連橫的策略,勸說秦王,給秦王寫了十多封信,都沒有被採納,資金缺乏,潦倒地回家了。到了家,他的妻子不離開織布機,他的嫂子不為他做飯,他的父母親也不把他當作兒子。蘇秦於是嘆氣說:「這些都是我蘇秦的錯啊!」就發誓要勤奮讀書。他說:「哪有勸說國君而得不到什麼的人呢?」讀書快要打瞌睡的時候,拿起錐子自己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腳。最終聯合了齊、楚、燕、趙、魏和韓國反抗秦國,佩戴了六國的相印。
『伍』 有歷史價值的故事(簡介)
、斷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里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陸』 深刻含義的名人歷史故事並且有解
唐太宗李世民稱得上是一代聖德之君,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傑出帝王,尤以兼聽納諫著稱。然而,當大臣們諫諍言詞激烈,有切膚之痛時,太宗有時也控制不住自己,也想文過飾非、充耳不聞。但太宗畢竟有過人的雅量和氣度,以國家社稷為重,聞過則改。
唐朝的王珪,字叔玠,清心寡慾、品行端正、剛直不阿。世子李建成被立為東宮太子後,他出任太子中舍人。玄武門之變後,王珪受牽連,被流放到雋州。
貞觀元年,唐太宗即位。他知道王珪很有才幹,就不計前嫌,召回王珪,拜為諫議大夫。一次,太宗臨朝,對侍臣們說道:「正直的君主任用姦邪的臣子,是無法使天下大治的;正直的臣子侍奉姦邪的君主,同樣無法使天下大治。只有君臣相遇,如同魚水一般和諧,海內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大治。我雖不敏,還望諸公多加匡正,以便憑借諸公的佳謀良策,使天下昇平。」
王珪隨即應道:「臣聽說,木材按照繩墨割據才會正直,君主採納臣下諫言才會聖明。所以,古代的聖主身旁必有七位諍臣,他們言而不從,則繼續以死相諫。陛下開明聖哲,為臣身處廣開言路之朝,當然願意竭誠盡忠。」太宗聽了受益匪淺,就規定三品以上的顯官入朝時必須有諫官在側。太宗也確實是從諫如流,王珪更是有過必規,見缺必勸。
然而,並不是每次勸諫聽起來都那麼入耳。一次,太常少卿祖孝孫因為教授宮人聲樂不合太宗的心意,太宗大發脾氣,狠狠的責怪了祖孝孫一頓。王珪、溫彥博認為責任不在祖孝孫,便勸諫太宗道:「祖孝孫精通音律,教授時也並非不盡心。只怕陛下詢問的那個人欺騙了陛下。況且祖孝孫是位雅士,陛下忽略了這一點,讓他教授女樂,而且還怪罪他,臣等擔心天下人都會為此感到驚怕。」太宗一聽,火上心頭,呵斥道:「你們都是我的心腹,本當進忠獻直,怎麼竟附下罔上,替祖孝孫說起話來!」
溫彥博趕忙拜伏謝罪,而王珪偏偏不拜,說道:「臣從前侍奉東宮太子,罪已當死,陛下寬恕了為臣,並讓為臣處在顯要職位,要求臣盡忠職守。今天臣所進言不是為了自身,不料陛下陡起疑心,譏誚為臣,這是陛下對不起臣,不是臣對不起陛下。」太宗聽了,說不出話來。
第二天,太宗對房玄齡說道:「自古以來,帝王是很難做到採納諫言的。周武王尚且不用伯夷、叔齊之言。宣王是位賢主,可術伯居然以無罪被殺。我一直希望師法從前的聖主,只恨自己不能達到古人的水平。昨天,我責備了王珪和溫彥博,對此我頗感後悔。希望你們不要因此而不進直言啊!」
『柒』 歷史小故事有名氣有意義
司馬光的妻子死後,家裡沒有錢辦喪事,兒子司馬康和親戚主張借些錢,把喪事辦得排場一點,司馬光不同意,並且教訓兒子處世立身應以節儉為可貴,不能動不動就借貸。最後,他還是把自己的一塊地典當出去,才草草辦了喪事。這就是民間流傳的所謂司馬光 "典地葬妻"的故事。
1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2嘗糞憂心
庾黔婁,字子貞,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後移居江陵(今湖北江陵)。南齊高士,受祖父及父親的影響,自小喜愛讀書,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曰。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3,孝感天地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4,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今湖北鄂城)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5,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今江西南昌)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而父親又怕煙熏,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6,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7卧冰求鯉
王祥,晉代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將魚帶回家為繼母做了可口的魚湯,果然病癒,朱氏感動了,從此,一家人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8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9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捌』 求歷史上具有教育意義的經典故事,急!!!!!
歷史上具有教育意義的經典故事《斷箭》: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一隻斷箭,箭囊里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