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造紙術近代發展
造紙術的發展歷程:
一、造紙術發展的時間簡表公元6世紀傳入東臨的朝鮮和日本以及南臨的越南公元751年傳到中亞的撒馬拉罕,阿拉伯人學會造紙術公元793年傳入伊拉克的巴格達9世紀傳入非洲11世紀由阿拉伯人傳入西班牙13世紀後半葉傳入義大利14世紀傳遍歐洲15-16世紀傳入美洲16世紀紙張在歐洲廣泛流行 二、造紙術的發明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中國人對世界科學文化發展作出的卓越的貢獻。紙在未發明以前的夏、商、周時代,記載事物都是用龜甲和(獸)犬)骨作載體,也有極少用金屬的。由於刻字困難,只能作簡要的記載。清朝末年開始在河南安陽商朝都城遺址發現商代的甲骨文,就是以甲骨為載體的。到了春秋時,用竹簡和木簡作載體的較多。竹簡是竹片,木簡是木片,可以在上面寫字,當然比用甲骨就方便得多,所以這是很大的進步。但是竹簡和木簡也是比較笨重的,一片上寫字很少,只好用許多簡編起來成為簡冊信息處理,但簡或木簡使用和攜帶都極不方便。後來有了絲織品,才逐漸用縑帛代替簡,作為書寫的載體。縑帛是蠶絲的織品,它雖然好使用,也輕便,但價格昂貴,不易普及。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迫切需要尋找廉價的新型書寫材料。人們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終於創造出以植物纖維做原料的造紙術。
三、造紙術的東傳與西漸1.東傳早在公元6世紀,中國的造紙術便已傳入東鄰的朝鮮和日本以及南鄰的越南。紙和造紙術具體何時傳入朝鮮已無從稽考,但是由於中朝接壤,可能很早就有紙和紙制書籍傳入,這一年代應該不會晚於公元3世紀,而朝鮮造紙業的開始也應該是在公元4世紀,其造紙所用的原料、工具、技術都與中國相似。朝鮮政府對造紙業十分的關心,其紙的質量也是非常的好,其品質之精良歷來得到中國藝術家和文人的高度稱譽,稱其厚而堅牢、色白而光滑,特別適宜於書法和繪畫。一般把公元610年朝鮮僧人曇徵東渡作為日本造紙的開始,但實際上有可能在此之前日本已經開始小規模的造紙了,這種小規模的造紙術可能是由5世紀中葉移居日本的中國人和朝鮮人帶入的。在日本的造紙三聖中,其一是「以魚網始做紙」的蔡倫,其二是「於日本始制紙」的曇徵,其三是率先在西嶼村從事造紙業的望月清兵衛。 四、造紙術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說起造紙術對世界的貢獻,就不能不提及中國的四大發明和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可以毫不慚愧的說:如果沒有中國文化的影響,就沒有西方近代文明的迅速發展,也沒有生氣勃勃的現代文明。紙的誕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人類傳播史上的一次偉大的革命。在第一張紙出現以前,人類不是沒有嘗試過其他的傳播媒介,中國的簡、帛,埃及的紙莎草紙,歐洲的羊皮書卷,都曾在人類傳播技術史上佔有過一席之地。但是,當紙張出現以後,它們又都很快的一一退出了歷史的舞台,讓位於集萬千優勢於一身的紙張。公元105年,紙張的橫空出世才如一道霹靂將禁錮人類文明的枷鎖打碎,文明與知識的雪花在一夜之間飄落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紙張和印刷術的發明為另一場偉大的革命———文藝復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文藝復興普遍的表現是科學、文學、藝術的高漲,其目的是為了適應新興資產階級在文化上的利益和要求,使人類的知識能夠更快更好的發展。 19世紀末,中國開始採用機器造紙,但後來一直發展緩慢,至1949年,全國只能生產二、三十種普通文化、生活用紙,機制紙產量僅10.8萬噸。第三節新時期中國造紙工業發展的思考我國造紙的生產與社會消費需求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不僅市場總量供給短缺,產品結構性有效需求也不足,尤其是木漿進口數量逐年大幅度增加。行業結構調整工作進展緩慢,原有不少矛盾和問題都還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全行業整體素質和水平和國外差距很大。不少造紙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仍處困境。加上這兩年受國際漿紙市場影響,國內市場漿價大起大落,紙價波動也很大。許多企業產品銷售困難,甚至有些合資企業產品也出現積壓。有些造紙企業環境污染問題仍相當嚴重,在社會上造成很壞影響。 當前,已經跨進了新世紀。在國家經濟現代化建設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進軍時刻,未來十年將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極為重要的時期。剛剛通過的國家「十五」發展計劃綱要提出經濟結構要進一步調整,工業要加快優化升級和改組、改造
❷ 造紙發展歷程
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無論讀書、看報,或是寫字、作畫,都得和紙接觸。在工業、農業和國防工業生產中,也離不開紙。今天,如果沒有紙,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紙在交流思想、傳播文化、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方面,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和材料。回顧歷史,這種重要物質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造紙術和指南針、火葯、印刷術並稱為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文化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最初的紙是作為新型的書寫記事材料而出現的。在紙沒有發明以前,我國記錄事物多靠龜甲、獸骨、金石、竹簡、木牘、縑帛之類。商代的甲骨文、鍾鼎文實物資料,本世紀以來不斷出土;戰國到秦漢的竹簡、木牘和帛書、帛畫,近年來也有大量出土實物。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縑帛昂貴,簡牘所佔空間很大,都不便於使用。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迫切需要尋找廉價易得的新型書寫材料。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終於發明了用麻繩頭、破布、舊魚網等廢舊麻料製成植物纖維紙。
關於造紙術的起源,過去多是沿用公元五世紀的歷史家范曄(398 —445)在《後漢書·蔡倫傳》中的說法,認為紙是東漢的宦官蔡倫(62—121)於漢和帝永元十七年(公元105年)發明的。但是本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實踐動搖了蔡倫發明紙的說法。1933年新疆羅布淖爾漢烽燧遺址中出土了公元前一世紀的西漢麻紙,比蔡倫早了一個多世紀。1957年西安市東郊的灞橋再次出土了公元前二世紀的西漢初期古紙。經筆者對這紙的分析化驗,確認它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薴麻的纖維所製成。繼這之後,1973年在甘肅省居延的漢代金關遺址、1978年在陝西省扶風中顏村的漢代窖藏中,也分別出土了西漢時的麻紙。值得指出的是,1986年甘肅天水市附近的放馬灘古墓葬中更出土西漢初文帝、景帝時期(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的繪有地圖的麻紙,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1990年冬在教煌甜水井西漢郵驛遺址中發掘出三十多張麻紙,其中三張紙上寫有文字。這些事實有力地說明了,早在公元前二世紀,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發明了造紙術,而且當時造出的紙已經可以用於書寫。
但是早期的西漢麻紙仍有待進一步改進。到了公元二世紀,在東漢宮廷中任尚方令的蔡倫,憑借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監制並且組織生產了一批良紙,於永元十七年獻給朝廷,從此造紙術在國內推廣起來。同時,東漢還進而用樹皮特別是楮皮造紙,擴大了原料來源。從這個意義上說,蔡倫在歷史上是作為良紙的監制者和推廣者的身份出現的,這些活動在客觀上對造紙術的發展有利,因此他的作用不應該完全抹殺。
漢代麻紙製造過程,根據我們的實驗研究,大體上是把麻頭、破布等原料先用水浸,使它潤脹,再用斧頭切碎,用水洗滌。然後用弱鹼性草木灰水浸透並且蒸煮,這可以說是後世鹼法化學制漿過程的濫觴。通過鹼液蒸煮,原料中的木素、果膠、色素、油脂等雜質進一步被除去,用清水漂洗後,就加以舂搗。搗碎後的細纖維用水配成懸浮的漿液,再用漏水的紙模撈取紙漿,經脫水、乾燥後就成紙張。如果紙表皺澀,還要砑光,方能書寫。
漢代勞動人民用簡單平常的設備,從紡織廢料中用化學和機械加工方法使纖維原料更生,製成植物纖維紙,在化學史和工藝史上的確是件值得大書的一項成就。這里有兩個技術關鍵。一是用化學方法把纖維原料中的非纖維素成分去掉,再用強力舂搗使純纖維素大分子被切短和分絲。二是設計出一種多孔的平面篩,使紙漿能在篩面上滯流,把大部分水濾出後,含少量水的纖維便留在篩面上,再經乾燥脫水,就構成一張有一定機械強度的紙。這種平面篩就是抄紙器,是現代長網和圓網造紙機的原始雛型。
公元二世紀造紙術在我國各地推廣以後,紙就成了和縑帛、簡 牘的有力的競爭者。公元三到四世紀,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帛、簡而成為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公元三到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擴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紙。在設備方面,繼承了西漢的抄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用一個活動的竹簾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提高了工效。在加工製造技術上,加強了鹼液蒸煮和舂搗,改進了紙的質量,出現了色紙、塗布紙、填料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磧出土的這一時期所造出的古紙來看,紙質纖維交結勻細,外觀潔白,表面平滑,可謂「妍妙輝光」。公元六世紀的賈思勰還在《齊民要術》中,專門有兩篇記載了造紙原料楮皮的處理和染黃紙的技術。同時,造紙術傳到我國近鄰朝鮮和越南,這是造紙術外傳的開始。
公元六到十世紀的隋唐五代時期,我國除麻紙、楮皮紙、桑皮紙、藤紙外,還出現了檀皮紙、瑞香皮紙、稻麥稈紙和新式的竹紙。在南方產竹地區,竹材資源豐富,因此竹紙得到迅速發展。關於竹紙的起源,先前有人認為開始於晉代,但是缺乏足夠的文獻和實物證據。從技術上看,竹紙應該在皮紙技術獲得相當發展以後,才能出現,因為竹料是莖稈纖維,比較堅硬,不容易處理,在晉代不太可能出現竹紙。竹紙應該起源於唐以後,而在唐宋之際有比較大的發展。歐洲要到十八世紀才有竹紙。
這一時期的產紙地區遍及南北各地。由於雕板印刷術的發明,興起了印書業,這就促進了造紙業的發展,紙的產量、質量都有提高,價格也不斷下降,各種紙製品普及於民間日常生活中。名貴的紙中有唐代的「硬黃」、五代的 「澄心堂紙」等,還有水紋紙和各種藝術加工紙。唐代的繪畫藝術作品已經有不少紙本的,正反映出造紙技術的提高。
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紀的宋元和明清時期,楮紙、桑皮紙等皮紙和竹紙特別盛行,消耗量也特別大。造紙用的竹簾多用細密竹條,這就要求紙的打漿度必須相當高,而造出的紙也必然很細密勻稱。先前唐代用澱粉糊劑做施膠劑,兼有填料和降低纖維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後多用植物粘液做「紙葯」,使紙漿均勻,常用的「紙葯」是楊桃藤、黃蜀葵等浸出液。這種技術早在唐代已經採用,但是宋代以後就盛行起來,以致不再採用澱粉糊劑了。
這時候的各種加工紙品種繁多,紙的用途日廣,除書畫、印刷和日用外,我國還最先在世界上發行紙幣。這種紙幣在宋代稱作「交子」,元明後繼續發行,後來世界各國也相繼跟著發行了紙幣。明清時期用於室內裝飾用的壁紙、紙花、剪紙等,也很美觀,並且行銷於國內外。各種彩色的蠟箋、冷金、泥金、羅紋、泥金銀加繪、砑花紙等,多為封建統治階級所享用,造價很高,質量也在一般用紙之上。
這一時期里,有關造紙的著作也不斷出現。如宋代蘇易簡的《紙譜》、元代費著的《紙箋譜》、明代王宗沐的《楮書》,尤其是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造紙技術都有不少記載。而《天工開物》第十三卷《殺青》中關於竹紙和皮紙的記載,可以說是具有總結性的敘述。書中還附有造紙操作圖,是當時世界上關於造紙的最詳盡的記載。
以竹紙為例,《天工開物》中指出:在芒種前後登山砍竹,截斷五七尺長,在塘水中浸漚一百天,加工捶洗以後,脫去粗殼和青皮。再用上好石灰化汁塗漿,放在楻桶中蒸煮八晝夜,歇火一日,取出竹料用清水漂洗,更用柴灰(草木灰水)漿過,再入釜上蒸煮,用灰水淋下,這樣十多天,自然臭爛。取出入臼,舂成泥面狀,再制漿造 紙。這些記載,和後來的民間土法造竹紙過程大體相同。
造紙術在公元七世紀經過朝鮮傳入日本,八世紀中葉經中亞傳到阿拉伯。在阿拉伯(古時稱「大食」)的報達(今伊拉克的巴格達)、大馬色(今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和撒馬爾罕等地組織第一批造紙工場的時候,還是我國造紙工人親自傳授技術以後興建的。阿拉伯最初造的麻紙,用破布做原料,採用的是我國的技術和設備。阿拉伯紙大批生產以後,就不斷向歐洲各國輸出,於是造紙術也隨後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公元十二世紀,歐洲最先在西班牙和法國設立了紙廠,十三世紀在義大利和德國也相繼設廠造紙。到十六世紀,紙張已經流行於全歐洲,終於徹底取代了傳統的羊皮和埃及紙莎草紙等,此後紙便逐步流傳到全世界。
在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十八世紀初的兩千年間,我國造紙術一直居於世界先進水平。我國古代在造紙的技術、設備、加工等方面為世界各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藝體系。現代機器造紙工業的各個主要技術環節,都能從我國古代造紙術中找到最初的發展形式。世界各國沿用我國傳統方法造紙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
❸ 造紙術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自2009年來,我國造紙行業進入整合期,一大批不符合要求的落後產能被淘汰,兼並重組加快,隨著產業整合的深入,已經完成產能布局以及擴張的企業具有規模經濟優勢和議價能力,將會成為產業整合中的中堅力量。未來,造紙企業誰在環保上走得更遠誰贏得市場的可能性就大。
我國造紙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於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造紙國,且總產量仍在不斷擴大,行業整體進入了供過於求的時代。2011年,我國共有造紙企業2620家;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714.12億元,同比增長21.54%;銷售利潤699.62億元,同比增長17.95%;利潤總額362.13億元,同比增長6.20%。
我國造紙業雖然取得了快速發展,但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是造紙產業大國,遠不是造紙產業強國,中國企業與世界前100名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造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造紙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涌現出9家百萬噸級的紙業公司,但行業平均規模卻僅有2.3萬噸。據統計,2011年全國2600餘家造紙企業,年生產能力10萬噸以上的僅100餘家。而2008年全球造紙100家企業排名中,超過100萬噸有87家,其中全球最大的造紙企業漿紙產量達到1800萬噸,中國2011年最大的造紙企業產量也不過760萬噸。
隨著我國造紙工業的快速發展,纖維原料的供給不足,已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在今後一段時期,造紙原料短缺可能將成為一個最嚴重的大問題。加上國內企業還未建立起有效的銷售配送系統,缺乏持續穩定市場的能力,難以保證獲利和規避風險。
此外,目前制約行業發展還受到地域性集中度過高造成資源短缺;產品結構不合理,難以滿足市場需要;造紙機械落後困擾產品水平提高;造成嚴重污染有礙可持續發展等因素的制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❹ 明清造紙術印刷術的發展史
元明時期竹紙的興盛創造了歷史新篇章,尤以福建發展最突出。使用了「熟料」生產及天然漂白,使竹紙產量大有改進。
明朝時候有個科學家叫宋應星,他寫了一部《天工開物》,裡面就講到造竹紙的方法:先把竹子截斷,剖成竹片,拌了石灰浸在水塘里,再取出來煮爛,製成紙漿,然後用綳在木架上的竹簾子從紙漿面上盪過去。這樣,竹簾上就留下一層纖維,把這層纖維揭下來烘乾,紙就製成了。當時用石灰等蒸煮紙漿,實際上就是化學處理法。這以經是一套相當完整的造紙方法了。
清代由於造紙業的大發展,麻及樹皮等傳統造紙原料已不能滿足需要,竹紙在清代佔了主導地位,其他草漿也有發展,河南、山東、山西等地有人用麥草、蒲草。陝西、甘肅、寧夏有人用馬蓮草,西北用芨芨草,東北用烏拉草。造些野生草類植物,在清代末期當地居民已用以製造粗草紙。我國用蔗渣造紙始於清末,張東銘在徐家坡設一造紙廠以蔗渣為原料,對此《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八四有記載。清代草漿生產技木有了很大進步,用仿竹漿、皮漿的精製方法製取漂白草漿。著名的涇縣宣紙就是用一定配比的精製稻草漿和檀皮漿抄制而成,其生產工序一直延續至今。蘆葦在清末也有使用。據光緒三十二年《東方雜志》三卷3期載:「陳興泰在漢口橋口地方,設一造紙廠,先後以蘆漿(蘆葦)、蔗渣、稻草桿等物,試造日用紙張,有成效」。
造紙術西傳後所用的原料及工藝仍習我國之故,以麻和破布為主,不過歐洲的破布普遍是棉纖維,成品紙不如中國產品柔順薄韌,而且破布日感供不應求。到19世紀末,在歐洲產業革命的推動下,以木材為原料的機制紙迅速發展,並普遍認為木材是一種較好的造紙原料。我國在滿清末年和民國初年也逐漸出現了機械化的造紙廠,木材和非木材原料均有使用。
造紙原料范圍的擴大,對於造紙業的發展和進步有重要意義,各地就可以利用當地出產的材料來造紙了。由於原料范圍的擴大,紙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紙的質量也越來越好,生產的數量也大大增加。
另外史書上還有提到有關蠶繭紙、苔紙、發箋紙、側理紙等名詞,那麼是否當時曾用青苔、毛發等造紙呢?根據這類纖維的特性來看,毛發極少纖維結合力,成紙強度很低,不宜單獨用來造紙,至於蠶繭紙和發箋紙之說很可能是一種象形名詞,白凈、細密的麻纖維紙表面形似蠶繭,可能就稱其為蠶繭紙。假如在紙漿中加入少許著色的長纖維或毛發,給人以披發的感覺,故而可能就稱其為發箋紙,形似青苔並且顯綠色花紋者可能謂之苔紙。這只是一種推論,尚需送一步考據。
王禎以後,木活字印書一直在我國流行。明清兩代更加盛行。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清政府曾經用棗木刻成二十五萬三千五百多個大小活字,先後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一百三十八種,計二千三百多卷。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活字印刷的另一發展,是用金屬材料製成活字。王禎還提到,近世有人用錫做活字,這應當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但由於錫不容易受墨,印刷常遭失敗,所以未能推廣。到明孝宗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到1505年),銅活字正式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我國用銅活字印書,工程最大的要算印刷清代的網路全書《古今圖書集成》了。
❺ 紙的發展史
紙是蔡倫發明的。
最早的紙在2200年前,西漢初期已有了紙,但還是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版用。
在上古時權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
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早期的造紙方法:
一是將砍伐來的植物,比如麻類植物,用水浸泡,剝其皮,再用刀剁碎,放在鍋里煮,待晾涼後再進行浸泡、腳踩,用棍棒攪拌,使其纖維變碎、變細。
二是摻入輔料,製成紙漿。
三是用抄紙器(竹簾之類)進行抄撈、晾乾,即可製成為紙。
❻ 造紙術的歷史意義
造紙術的意義和好處
在東漢末年,由於經濟不斷地進步,內對紙張的要
求也是不斷地提容高。
當時,蔡倫看到大家寫字很不方便,於是,他就
研究改造了造紙的方法。
他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等材料造紙。他先把材料剪碎或切斷,放在水裡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的東西,還可能經過煮,然後放在席子上讓太陽曬。
這樣造出來的紙,體質輕薄,很適合寫字。
到現在,這種造紙法還傳到現在,受人歡迎。
造紙術的發明,有利於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幾個世紀後,造紙術傳到朝鮮、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後來又經北非傳到歐洲。造紙技術促進了人類文化的傳播,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❼ 造紙的發展史
957年,西安市東郊的灞橋出土了公元前2世紀的古紙,世稱灞橋紙。這是中國古內代最早發明容的紙。經鑒定,該紙是以大麻和少量薴麻的纖維為原料製成的。製作技術較原始,質地粗糙,還不便於書寫。 蔡倫於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漢章帝建初年間,擔任小黃門(較低品級的太監職位)。漢和帝即位之後,升任中常侍,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的謀劃。蔡倫有真才實學,為官盡忠職守,多次不惜觸犯皇帝的威嚴,進諫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
後來,蔡倫擔任尚方令,監督宮廷物品的製作。人們認為就是從這個時候,蔡倫開始接觸東漢最好的手工工藝,並改進當時的造紙技術。據《後漢書·蔡倫傳》記載,自古以來,書籍文檔都是用竹簡來做書寫載體的,後來出現了質地輕柔的縑帛,但是用縑帛制紙的費用很高昂,而竹簡又笨重,於是蔡倫想進行技術創新,改用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等廉價之物造紙,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為紙的普及准備了條件。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把改進造紙術的成果報告給皇帝,皇帝對蔡倫的才能非常贊賞,並把改進過的造紙技術向各地推廣,漢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倫為龍亭侯,所以後來人們都把紙稱為「蔡侯紙」。
❽ 我國造紙術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據史料及有關專家考證,造紙術起源於漂絮,與漚麻又有密切關系。在這一點上,我國古代勞內動人民容以智慧和勤勞在人類文明史上書寫了光輝的一頁。紙的偉大發明應歸功於長期從事漂絮和漚麻勞作的勞動人民,尤其是主要擔負這種勞動的婦女。早在西漢(前206~25年)初就已有用廢舊麻繩頭和破布為原料製成的麻類植物纖維紙。1986年甘肅天水市放馬灘西漢墓中出土繪有地圖的麻紙,年代為文帝、景帝(前179~前141年)之時。1957年西安市灞橋也出土不晚於武帝(前141~前87年)時的麻紙。東漢定都洛陽後,西漢麻紙得以繼續發展。蔡倫在掌管宮內文書檔案時也深感「帛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於是他決定造出比西漢更好的紙。為此,他總結前代及同代造麻紙的技術經驗,組織生產優質麻紙。在他的推動和組織下,到公元2世紀初的東漢時期,我國已經完成了具有重大意義的造紙革新技術。
❾ 造紙術最早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回經過答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
紙是用以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等的片狀纖維製品。一般由經過制漿處理的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在網上交錯的組合,初步脫水,再經壓縮、烘乾而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國已經有了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復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