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定義
1.加強了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完善。
2.歷史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通過歷史文化遺產可以加強我們對歷史的認同感。
3.對當代人與後代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
4.加強我們的民族感。
⑵ 什麼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
歷史文化保護區,是指經國家有關部門、省、市、縣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的文物古跡比較集中,能較完整地反映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街區、鎮、村、建築群等等。
⑶ 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
1986年國務院批轉建設部、文化部《關於請公布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版名城名單報告的通知》權中提出,對於一些文物古跡比較集中,或能較完整地體現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建築群、小鎮、村寨等,可根據其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公布為「歷史文化保護區」。
⑷ 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介紹
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單體文物、歷史文化保護區、歷史文化名城這一完整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層次,也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重點之一。
⑸ 北京二十五個歷史文化保護區都在哪裡
什剎海地區、東四三條至八條、東交民巷、五四大街、玻璃廠西街、琉璃廠東街、大專柵欄街、屬文津街、東華門大街、鮮魚口地區、國子監地區、阜成門內大街、南鑼鼓巷四合院平房保護區、地安門內大街、景山後街、景山前街、景山西街、西四頭條至八條四合院平房保護區、陟山們街、景山東街的京師大學堂舊址、西華門大街、北池子大街、南長街、北長街、南池子大街。
⑹ 文化遺產保護區包括什麼
文化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屬於下列各類內容之一者,可列為文化遺產:
①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
②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
③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准方可獲得 批准。
①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②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
③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④可作為一種建築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出入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
⑤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
⑥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或該項標准與其它標准一起作用時,此款才能成為列人《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
自然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給自然遺產的定義是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
①從美學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地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②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定的瀕危動植物物種生態區;
③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定的自然地帶。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准並獲得批准:
①構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
②構成代表進行中的重要地質過程、生物演化 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的突出例證;
③獨特、稀有或絕妙的自然現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帶;
④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
⑺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
1. (一)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具有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建築群、小鎮、村寨等,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歷史文化保護區中的危房,允許在符合保護規劃要求的前提下,逐步進行改造和更新,並不斷提高城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水平。
2. (一)《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已於2002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必須嚴格執行。
(二)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有14片分布在舊皇城內:南、北長街,西華門大街,南、北池子,東華門大街,景山東、西、後、前街,地安門內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陟山門街;有7片分布在舊皇城外的內城:西四北頭條至八條,東四三條至八條,南鑼鼓巷地區,什剎海地區,國子監地區,阜成門內大街,東交民巷;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柵欄,東、西琉璃廠,鮮魚口地區。
(三)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總佔地面積為1038公頃,約占舊城總用地的17%。其中重點保護區佔地面積649公頃,建設控制區佔地面積389公頃。
(四)《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強調必須以「院落」為基本單位進行保護與更新,危房的改造和更新不得破壞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須遵照執行。
(五)《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對保護區內的建築保護和更新分為六類進行規劃管理:文物類建築、保護類建築、改善類建築、保留類建築、更新類建築、整飾類建築,須遵照執行。
(六)《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對保護區內的用地性質變更、人口疏解、道路調整、市政設施改善、環境綠化保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原則、對策和措施,須遵照執行。
3. (一)在舊城第一批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基礎上確定北京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名單。其中,在舊城內繼續補充歷史風貌較完整、歷史遺存較集中和對舊城整體保護有較大影響的街區進行保護;在舊城外確定一批文物古跡比較集中、能較完整地體現一定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特色的街區或村鎮,使其得到有效保護。
(二)舊城內第二批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為:皇城、北鑼鼓巷、張自忠路北、張自忠路南、法源寺。
(三)舊城外確定10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為:海淀區西郊清代皇家園林、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石景山區模式口、門頭溝區三家店、川底下村、延慶縣岔道城、榆林堡、密雲區古北口老城、遙橋峪和小口城堡、順義區焦庄戶。
4. (一) 應保護舊城內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特色
(1)皇城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北京舊城整體保護的重點區域,內含紫禁城、太廟、社稷壇、北海、中南海及14片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2)北鑼鼓巷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東城區,南至鼓樓東大街,北至車輦店、凈土胡同,東至安定門內大街,西至趙府街,總面積約為46公頃。該地區與什剎海、南鑼鼓巷、國子監等三個歷史文化保護區相鄰,是皇城的重要背景,也是保護舊城整體風貌和沿中軸線對稱格局不可缺少的地段。
(3)張自忠路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東城區,南至張自忠路,北至香餌胡同,東至東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總面積約為42公頃。該街區有和敬公主府、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孫中山逝世紀念地等多處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4)張自忠路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東城區,南至錢糧胡同,北至張自忠路,東至東四北大街,西至美術館後街,總面積約為42公頃。該區域處於皇城與東四三條至八條保護區之間,現有胡同格局完整,有馬輝堂花園等文物保護單位。
(5)法源寺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宣武區,南至南橫西街,北至法源寺後街,東至菜市口南大街,西至教子胡同,總面積約20公頃。該街區內有法源寺、湖南會館、紹興會館等文物保護單位,街區整體風貌保存較好。
(二)舊城新增的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佔地面積約249公頃,約占舊城總面積的4%。
(三)舊城外歷史文化保護區的特色
(1)西郊清代皇家園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海淀區,包括頤和園、圓明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等,即清代的「三山五園」地區,是我國現存皇家園林的精華。
(2)盧溝橋宛平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是國家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發生地, 具有重要的歷史和革命紀念意義。
(3)模式口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石景山區西北部,金頂山路與京門公路之間,為京西古道。在模式口大街以北,傳統村落的風貌保存較好,並有承恩寺、田義墓、法海寺等文保單位。
(4)三家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門頭溝區永定河北岸,三家店村中現存多處文物,與煤業發展有關的建築群、會館等成為此地獨特的景觀,具有濃厚的京西地方特色。
(5)川底下村歷史文化保護區:是門頭溝區齋堂鎮的一個自然村,房屋依山而建,村中現保存著許多明清時期的四合院民居,其建築藝術相當精湛,風貌相當完整。
(6)榆林堡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延慶縣康莊鎮西南,元、明、清時期是京北交通線上的重要驛站之一,其平面呈「凸」字形。
(7)岔道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延慶縣八達嶺鎮,是北京通往西北的重要軍事據點和驛站,其緊鄰八達嶺長城,至今原有城牆、城門尚在。
(8)古北口老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密雲區古北口鎮的東北部,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現存葯王廟戲樓、財神廟、古關址等文物和南北大街,風貌較完整。
(9)遙橋峪城堡、小口城堡歷史文化保護區:遙橋峪城堡位於密雲區新城子鄉東部,建於明萬曆26年(1599年),此堡呈方形,南面正中一座城門,至今保存完好。小口城堡位於密雲區新城子鄉北部,距遙橋峪城堡約4公里,是明代戍邊營城,城牆「北圓南方」,保存完好。
(10)焦庄戶歷史文化保護區:焦庄戶地道戰遺址屬順義區龍灣屯鎮焦庄戶村。1943年,當地黨組織和群眾,利用地道和日寇周旋作戰,創造了抗戰時期聞名的「地道戰」,被譽為「人民第一堡壘」。
(四)北京第一批、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合計共有40片。其中,舊城內有30片,總佔地面積約1278公頃,占舊城總面積的21%。
(五)舊城第一、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和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及其建設控制地帶的總面積為2617公頃,約占舊城總面積的42%。
(六)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名單經市政府批准後,必須盡快組織編制各保護區的保護規劃。
第六章
⑻ 成都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哪些
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分別是:寬窄巷子歷史文化保護區、文殊院歷史文化保護區內和大慈寺歷史文容化保護區。
「寬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間的四合院群落組成,於上世紀80年代列入《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8年6月,為期三年的寬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寬窄巷子由45個清末民初風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藝術與文化底蘊的花園洋樓、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築群落組成。
文殊坊,文殊院歷史文化保護區,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規劃、中房集團傾力打造的三大歷史文化保護片區之一。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四川省、成都市佛教協會駐地。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大慈寺位於成都市中心,春熙路附近,建於公元3世紀至4世紀之間。公元622年玄奘20歲時正式在此寺出家為僧,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唐玄宗賜額「敕建大聖慈寺」,歷經興廢,多次毀於兵火。現存諸殿為清順治至同治年間陸續重建。唐、宋之際,寺以壁畫著稱,蘇軾譽為「精妙冠世」。寺宇宏麗,院庭深廣,為成都著名古寺。
⑼ 確定"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條件包括()
旅遊及文物保護規劃
1.規劃措施:
將青....風景名勝區文物古跡的保護與內旅遊資源容的開發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結合在一起。在著力於對文物古跡點的保護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的同時,大力開發旅遊線路、建造旅遊設施。但需避免旅遊對古跡的破壞,以保護為主,以開發為輔。
在位於自然風景區的文物古跡點周圍劃定自然生態功能控制區和生態林區。對歷史遺跡作好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實現歷史文化、自然生態與旅遊產業的和諧發展。
3........是旅遊基地介紹。
規劃按照相關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規定,重點保護好...............等歷史文化遺址,達到合理開發與全面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
⑽ 成都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哪三大
復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分別是:寬制窄巷子歷史文化保護區、文殊院歷史文化保護區和大慈寺歷史文化保護區。
「寬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間的四合院群落組成,於上世紀80年代列入《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8年6月,為期三年的寬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寬窄巷子由45個清末民初風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藝術與文化底蘊的花園洋樓、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築群落組成。
文殊坊,文殊院歷史文化保護區,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規劃、中房集團傾力打造的三大歷史文化保護片區之一。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四川省、成都市佛教協會駐地。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
大慈寺位於成都市中心,春熙路附近,建於公元3世紀至4世紀之間。公元622年玄奘20歲時正式在此寺出家為僧,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唐玄宗賜額「敕建大聖慈寺」,歷經興廢,多次毀於兵火。現存諸殿為清順治至同治年間陸續重建。唐、宋之際,寺以壁畫著稱,蘇軾譽為「精妙冠世」。寺宇宏麗,院庭深廣,為成都著名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