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納西族有哪些民族特色
一、木楞房
傳統的木楞房直接以圓木為材料,建造時先平齊木料,在兩端砍出介面,然後將圓木首尾相嵌,大小頭均齊,構成四面圍牆。然後架起檁條,直接鋪上長形木瓦,用石頭緊壓木板。圓木間抹上牛糞或泥,以避風寒。
瀘沽湖畔摩梭人的木楞房絕大多數由四個房屋組成大小不等的四合院,一幢是正房,左面是經堂,右為畜圈,正房對面一坊為兩層樓。
正房為全家就餐、主婦休息及儲存糧食雜物的地方;對面的樓房上分為許多小間,是「阿夏」情人偶居的地方;院內房間布局較為復雜,有主室、上室、下室、後室、倉庫等。
二、服飾
麗江一帶納西族男子服飾與當地漢族相同,寒冬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帶的穿大襟長衫,著過膝肥腿褲,腰系羊皮兜,扎綁腿。寧蒗、永寧、鹽源、木里地區的男子,上穿短衫,下著長褲,寧蒗一帶的男子還喜戴手鐲,老人穿麻布無領長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帶。
納西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麗江納西族婦女穿長過膝、寬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圍腰,下著長褲,披羊皮披肩。寧蒗納西族婦女穿短衫,下系長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頭巾,戴金、銀、玉、石等製作的耳環和手鐲,並喜歡束「羊皮帶」或「圍腰帶」。
羊皮帶用棉布製成,每根長約四尺半,寬約二寸,使用時必須是成對的。圍腰帶非常精緻,只有在節日才系。它是一對長約三尺、寬約兩寸的棉布帶子,上面綉有盆栽菊花、二龍戲珠等圖案。永寧納西族婦女用氂牛尾巴上的毛編成粗大的假發辮,再在假發外邊纏上一大圈藍、黑兩色絲線,並將絲線後垂至腰部。
三、主要節日
祭天 祭天是納西族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之一,也是納西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在正月間舉行。過去,納西族把祭天作為是否納西人的標志之一,如俗語所說「納西是祭天的人」。祭天最初是納西人遠古自然崇拜的形式,後來便與民族的母系遠祖和父系祖先崇拜聯系起來。當代,在一些比較邊遠的鄉村保留了這一盛大節慶,近年來,恢復祭天傳統節日的村寨有所增加。
新年 農歷正月的過年在納西語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庫市」,意為「新年」。過節期間,納西民間要舉行一系列傳統的辭舊迎新活動。
「棒棒會」 農歷正月十五,是納西族的一個別開生面的傳統節日,民間稱之為「棒棒會」。這天,四鄉農民一大早就來到麗江古城,古城從四方街到關門口一帶,人如潮湧,摩肩接踵,街道上擺滿了竹、木、鐵農具和各種果樹苗木、花卉等,「棒棒會」標志著春節節慶的結束,春耕生產的開始。現在,這個節日依然存在,但節慶的場所已改在古城附近舉行。
四、繪畫與雕塑
繪畫與雕塑是納西東巴宗教藝術的重要構成部分。東巴繪畫可分為木牌畫、竹筆畫、紙牌畫和卷軸畫。木牌畫分尖頭形和平頭形兩種。
尖頭木牌畫一般繪神靈和被認為是善的大自然精靈「署」,著色;平頭形木牌畫各種鬼怪,不著色。納西木牌畫與我國西北地區出土的漢代人面形木牌有傳承關系,木牌上畫鬼神再插於地上祭祀之俗,原是古羌人的古俗。
竹筆畫主要是指用書寫東巴經的尖頭竹筆所繪的圖畫,包括經書封面裝幀、經書扉頁畫、題圖、插圖等,有白描也有彩色。紙牌畫指畫在多層厚紙粘合而成的硬牌上的繪畫,分為占卜紙牌畫、自然神「署」之畫以及東巴的五幅冠等。卷軸畫是畫在布質卷軸畫上的各種神像畫,東巴舉行儀式時掛在臨時設置的經堂上。
卷軸畫中的傑作是「神路圖」,該畫長15-20米,上繪鬼神人三界,有近400個人神鬼獸形象。該畫用於喪禮和超度亡靈儀式。 東巴雕塑有麵塑、泥塑、木雕。東巴繪畫和雕塑有粗獷率直、自然渾朴的風格。
五、宗教信仰
納西族是個信仰多種宗教的民族, 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東巴教,也信仰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道教,各種宗教相容共存,各行其道,都有各自的信眾,但在鄉村,信眾最多的是東巴教。
東巴教對納西族的社會生活、民族精神、文化習俗有重大影響,是納西族多元宗教信仰中的主幹,是在納西族處於氏族和部落聯盟時期的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逐漸吸收了藏族的本教、藏傳佛教等的一些內容,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宗教形態
。它有自己的儀式系統,龐大的鬼神體系,與各種儀式相配套的經典。泛靈信仰,大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重卜,以及「大自然和人是兄弟」這一基本理念,是東巴教的主要特徵。
六、歌舞
納西族的民間歌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熱美磋》、《喂默達》、《阿麗哩》等。其中《熱美磋》俗稱「熱熱磋」或「窩熱熱」,屬於世界上稀有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的活化石。此類歌舞都邊歌邊舞,隨著輕松的舞步,一人領唱眾人和。
《喂默達》的舞蹈形式有兩種:一是半圓圈式。男女舞伴圍成半圓,由一歌手領唱帶頭,其餘依次以後者右手搭於前者左肩,跟隨其後,左手自然下垂,按逆時針方向,踩著歌唱的節奏緩步行進。每至樂曲的最後一拍,眾人躬腰、點頭、踏步一次。
第二種是雙半圓式。男女分開,各成半圈,男隊手式同前,女隊手牽手,按逆時針方向行進,男女各有一領唱領舞者,兩隊相互對歌不斷變換圖形,或成圓圈,或走『龍吐水」,或作「繞麻花」等。
(1)納西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納西族是我國居住在金沙江中上游的少數民族,除四川省的木里、鹽源、鹽邊三縣及西藏自治區的芒康縣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北部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及其周邊的香格里拉、寧蒗、維西、永勝、德欽等縣。
今天的納西族,是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我國西北青海、甘肅河湟一帶的氐羌族群,沿著橫斷山脈向南遷徙,與沿途居民經過長期的融合而成。
秦漢時期,他們先從岷江上游到雅礱江流域,再到金沙江中上游地區,其中的高勒趣第17代孫、葉支系的葉古年在唐朝初年進入麗江盆地。納西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緬語族彝語支,大致以金沙江為界,分為東部方言和西部方言區。
納西族有表意的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和音節文字格巴文,1957年政府還為納西族創制了拉丁字母納西語拼音文字方案,現已試行推廣。納西東巴文字,一般認為創造於唐代,是目前世界上仍在使用的唯一的象形文字,被稱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納西地區的社會經濟,同雲南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一樣,發展也不平衡。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縣、維西縣的納西族聚居區是封建地主經濟,並出現了資本主義工商業;香格里拉縣的一些地區則仍保留著領土經濟的殘余;寧蒗縣還基本處於封建領主經濟階段,並保持著對偶婚和母系家庭殘余。解放以後,經過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納西族地區的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
⑵ 納西族歷史東巴文化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雲南納西族東巴文化與西藏象雄雍仲本教文化是同一或同源文化,雍仲本教回曾在一定歷史時期對答東巴教產生過深遠影響。從民族發展歷程看,納西族東巴教與西藏本教息息相關。 首先,二者共同崇拜同一祖師說明了其同一性或同源性。雍仲本教的創始人和導師是幸饒彌沃如來佛祖敦巴幸饒,東巴教的創始人是丁巴什羅。據考證,東巴教徒所崇拜的祖師,就是雍仲本教祖師
⑶ 納西族東巴文特點,歷史文化價值
東巴文化是納西族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東巴文化指納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回於東巴教而得名,已答1000多年的歷史。主要包括東巴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東巴舞蹈、東巴法器和各種祭祀儀式等。
雲南納西族東巴文化與西藏象雄雍仲本教文化是同一或同源文化,雍仲本教曾在一定歷史時期對東巴教產生過深遠影響。從民族發展歷程看,納西族東巴教與西藏本教息息相關。 首先,二者共同崇拜同一祖師說明了其同一性或同源性。雍仲本教的創始人和導師是幸饒彌沃如來佛祖敦巴幸饒,東巴教的創始人是丁巴什羅。據考證,東巴教徒所崇拜的祖師,就是雍仲本教祖師。
⑷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納西族來的風俗習慣是:自
節日里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其中春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並且伴有許多祭祀活懂。屆時家家都要宰殺年豬,製作酸肝,釀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殺雞、燉豬頭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時,如家裡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擺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圓。初一早餐禁葷食,初二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請客吃飯和互贈紅糖、紅餅、點心等禮物。
最為隆重的是「納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選在正月上、中旬,屆時要選好祭天場,由東巴教掌教人(無掌教人的村寨,推選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東巴誦唱相應的祭天經詩,合起來多達近萬行,構成了洋洋大觀的祭天長歌。並宰殺輪流喂養的祭天豬,各家各戶都要捐大麥、小麥用來釀酒,做餌塊。
⑸ 納西族文化東巴語言和文字有何歷史
東巴, 是納西族對抄傳統宗教神職人員的稱呼,意譯為智者,是納西族最高級的知識分子,他們多數集歌、舞、經、書、史、畫、醫為一身,是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東巴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是由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東巴文化包括東巴象形文字,包括東巴經還有東巴畫,東巴舞蹈、東巴音樂、醫學、歷史、天文學、哲學,還有東巴的各種道場就是祭祀活動,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質的很多內涵在里頭,所謂東巴文化就是指的一個龐大而完整的文化體系。
⑹ 納西族的民風民俗簡介
納西族風俗文化簡介:
納西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納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創造了東巴象形文字(目前世界上仍在唯一使用的象形文字,堪稱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和用象形文字書寫的東巴經籍。與東巴文化發展的同時,納西族又學習和吸收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的先進文化。從明代開始,以麗江土司木氏為首的貴族領主首先接受了漢文化,他們大都能詩能文。今天仍可以從納西族的建築、音樂、壁畫等看到具有漢、藏、白、納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麗江的納西古樂,原是由內地古典音樂傳至麗江,融入了納西族的音樂風格,被稱為中國古典音樂的活化石。
納西族導游常跟遊客介紹說納西族人稱小姑娘為「潘金妹」,稱小夥子為「潘金哥」,類似於現在「美女帥哥」的稱呼,實際上這是旅遊開發後的叫法,納西族民間並不這樣稱呼。因潘與胖同音,常有女遊客誤以為是說她胖而悶悶不樂,呵呵!納西族男子的服飾大致與漢族相同,傳統男子服飾以馬幫時期的麻布馬掛和皮大掛為主要特色,婦女則穿綉著七星、日、月的「披星戴月」服,代表勤勞。
遠離城區的納西族大多信仰本民族的原始宗教東巴教,接近藏區的納西族居民大多信仰喇嘛教,而麗江城區的納西居民受漢文化的影響一部分信仰佛教、道教等。由於封建社會時期對納西族實行漢化政策的影響,加上歷史上納西族曾是茶馬古道中漢藏貿易的中間商,漢族的主要節日像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等在麗江納西族也普遍流行。除此之外較大的節日有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都比較流行的火把節,和納西族保護神三朵的生日三朵節(也叫三多節)。除此之外的物資交流會有正月十五棒棒會、三月龍王廟會、七月騾馬會等。
清雍正年間,中央對西南邊疆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即罷免世襲土司,改為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對納西族實施漢文化的滲透,這期間從內地移民過來漢人不在少數,他們與納西族通婚,共融共生,今日麗江古城的納西族,他的血緣與漢族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所以今天古城的納西族除木姓、和姓外,李姓、王姓、楊姓等也都是大姓。他們大多是漢納兩族通婚的後裔。
納西族傳統上有「女主外男主內」的風俗。女人出外勞作,男人在家「琴棋書畫煙酒茶」,帶孩子、養寵物、養花弄草、從事工藝創作等。麗江民間有句順口溜「娶個納西婆勝過十頭騾」。在麗江,做男人是清閑的,但在歷史上也有另外,至少茶馬古道上的馬幫的組成幾乎全是男人,他們冒著生命危險遠走他鄉,一走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回家團聚。今天這種「女主外男主內」習俗還在延續,比如說你在麗江坐計程車,司機的女性比例往往其他城市高很多,在田間勞作的也大多是婦女。但男子出去養家糊口的比例也在上升。
⑺ 納西族創造了什麼文化
納西族有本民族語言,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納西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專幟,其詩文、繪畫、屬雕塑、樂舞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的各民族相互往來,創建了燦爛的經濟文化。
納西族中家族組織普遍存在,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瀘沽湖地區納日人(摩梭人)的親族組織保持著比較古老的特徵 ,民族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⑻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
衣、食、住
據有關史籍記載,納西先民的服飾有「男女皆披羊皮」之習俗,這可能同畜牧業較為發達和游牧民族的秉性有關。元人李京所見的納西族男子多為「善戰善獵,挾短刀,以硨磲為飾」者,而婦女則「披氈,皂衣,跣足,風鬟高髻;女子剪發齊眉,以麻繩為裙」。至清末民初,納西族男子的服飾已大致與漢族男子相同,婦女的服飾亦已從穿裙子改為多穿長褲,但仍保留了較鮮明的民族特色。麗江一帶婦女身穿寬腰大袖、前幅短、後幅長的鑲邊女襖,外加紫色或藏青色的坎肩,腰系百褶圍裙,下穿長褲,腳穿船形綉花鞋,背披一襲綴有七個圓布圈及七對垂穗的羊皮披肩,俗稱「披星戴月」。已婚婦女將發髻梳盤於頭頂,戴圓形紗帽;未婚少女則結發辮盤在腦後,戴布頭巾或黑絨小帽。雲南省中甸縣和德欽縣一帶的納西族婦女,上身常穿織出彩紋的開領麻布對襟長衫,下身穿多褶麻布裙,腰系綵帶,背披羊皮披肩,腳穿雲頭長靴。青年女子一般喜留長發,在發辮中摻入五彩絲線或毛線盤髻於頭頂,同鄰近地區藏族婦女的頭飾相類似;而已出嫁的婦女則往往用紅布纏頭,再戴上俗稱「骨配」的圓盤狀銀質裝飾品。
滬沽湖畔摩梭人則由於同藏族交往較多,信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人日益增多,大部分男子已改著藏裝。婦女則上身穿各色短衫,下系百褶長裙,腰束綵帶,背披羊皮,並用氂牛尾巴上的毛編成粗大的假辮盤於頭頂,再在假辮外纏上一圈藍黑色絲線,將此辮後垂至腰際,顯得美觀大方。
納西族先民早期可能實行穴居,有些史書以「麽些洞蠻」稱之。後來逐漸學會了建蓋「木楞房」,即以圓木縱橫相架疊層為牆,壘到10尺左右便加椽桁,上覆以木板,然後再用石塊壓在木板上。正房內以火塘為活動中心,床榻就設在火塘邊,炊爨亦在火塘上進行。麗江一帶明代已有瓦房出現,但多為土司和頭目的住宅。隨著納西族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城鎮和壩區農村已普遍採用了「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式的木石結構、土木結構的瓦房建築。這種瓦房多系兩層樓房,屋基用大石塊砌成,中段用土坯或磚、石,上段則覆以木板。房檐外伸,並在桁梁兩端加釘兩塊「風火板」(有的還加上「垂魚」等裝飾),以保護木質部分不受雨水剝蝕。正房的門窗多雕刻花草鳥獸之類裝飾,院壩內亦鑲鉗各種圖案的鵝卵石與瓦片,再遍種花草,顯得美觀舒適。
瀘沽湖畔摩梭人至今仍居住在「木楞房」中,每一戶人家至少建蓋有一棟正房和一棟畜廄,人口較多或較富裕的人家則建蓋四棟房構成一個院落。正房一般由主室、上室、下室、後室以及倉庫等組成。主室內設有一大火塘,供炊爨和取暖用;火塘四周鋪以木板,既可供全家吃飯、議事、祭祀與接待來客用,同時又是老年婦女和孩子們晚上睡覺的地方。上室是老年男子的卧室,下室內放置碓、磨和鍋灶,是加工食品和煮豬食的地方,後室則作為堆放雜物之用。樓上的房間隔出三四個小間,作為家中青壯年婦女專門接待男阿夏的「花房」。這種「木楞房」建築雖簡單,但住在里邊冬暖夏涼,而且還可以抗禦七級左右的強烈地震。
據史書所載,古代納西族廣大人民多以蕎麥、稗子、圓根為食。明清以來,在大量吸收漢族先進生產技術和新農作物的基礎上,納西族的農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生活也有了新的變化。以玉米、小麥、大米、大麥、稗子為主食。壩區農民多在房前屋後開辟園圃,種點蔬菜自食。同時,納西族在每年冬天臘月間有殺年豬的習俗,做成火腿或臘肉,平時分切而食,豬油用做食用油。一般人家還自備有各種咸酸腌菜、豆豉、肝醬、香腸、腌蛋等等。一般情況下,每日三餐多為干飯,有米飯或大米、玉米混合飯,有二、三個菜及湯。冬春時節則愛吃熱氣騰騰的火鍋菜;夏季農忙期間,多數農家皆以米酒拌涼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也吃炒麵和酥油茶。納西族人喜歡喝酒、喝茶和抽煙葉,愛吃辣、酸、甜、味。城鎮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麥面,一般量少而精,蔬菜全靠郊區菜農供應。城裡賣有出名的麗江火腿粑粑,美味可口。
祭天和祭祖
三壩納西族每年要祭天一次,祭祖三次。正月祭天,臘月十四就要釀酒,做飯請客,請老人吟唱,三十晚上要「車尋」,初一祭灶神要磕頭,初二要洗頭、洗腳、洗衣裳,到河邊飲水。三日晚上把天神請到家裡來祭祀。四日就要殺雞,到祭天堂燒香,磕頭吟呷,搞完後回來作射箭等活動,搞完活動後在主祭家裡吃飯。五日天一亮抬出一口大豬煮成三鍋,煮熟後念「天好矢」、「烏鴉好友」。長者吃酒吃肉,然後眾人吃。吃完依次回家。六日各家各戶自己祭。八日又抬一口豬去祭天堂。九日又用一口小豬去祭天堂。整個祭天活動到此完畢。
祭祖:正月六、七日或二月十二日一次,六月初一次,十一月初二一次。一般祭時用黃栗樹三株,各家各戶自己祭。
喪葬
在喪葬習俗方面,麗江一帶納西人在「改土設流」前一直都實行火葬。人死後用竹筐或無蓋的木棺抬至山上或村寨外的火葬場火化,過一段時間後再去收拾骸骨舉行葬儀。清初「改土設流」後,中央王朝派任的流官曾屢次明令改火葬為土葬,皆因「土人尚惑刀巴禍福之說」而未能奏效。直至乾隆年間,流官們千方百計動員了一位納西族小頭目將其母土葬,人們未見到災禍降臨便漸改火葬為土葬。但在一些偏遠山鄉,迄今仍保留著火葬的習俗。
當人處於彌留之際時,家族中一位長老手持一包有少許碎銀、茶葉末和大米的紙包守候在旁,在落氣之際須將此紙包放入死者口中。這樣做意圖使死者十分珍貴「氣」能夠接續下去,以促成家族繁衍、子孫興旺。此外,報喪、吊喪、停靈等活動都要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家族長老指揮下進行,並要請東巴經師來主持其中一些祭儀。人死後一般停靈三日即可出殯;葬儀舉行後的三天內家中親屬仍需每天獻祭。接下來還要舉辦「做七」、「百日」以及「年齋」等一系列祭弔亡靈的活動,得迎請東巴或喇嘛來家中誦經,直至人死滿三周年時做完「三年齋」,整個拜祭活動方可算告一段落。婦女在產期死亡、孩童夭折與其他非正常死亡者,一般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亦不得在家族或村寨專用的火葬場內火化。
摩梭人基本上保持了火葬的習俗,但在舉行葬儀前須先捆好屍裝入麻布袋內,埋入正房後室內的土穴中「停屍」一段時間(最長不得超過49天)。另外,在火化完畢後,還有收拾部分骸骨裝進一小布袋中,送到家族墓地進行埋葬等遺俗。這些習俗現今則已有了較大改變。
納西族對生死禮俗是十分重視的。在生育方面,許多地區的納西族一直保持著求子的禮俗,不妊婦女求子處較多。接生工作往往由兒孫滿堂、人丁興旺的人家的老年婦女來做,到20世紀60年代前後才普遍改到醫院或衛生所生養。孩子出生滿10天後,其父便需派人到岳父母、舅舅、伯伯、叔叔以及姨媽等親戚家中送米酒和雞蛋去報喜。在報過喜後,就會有親友來登門道賀,並送來母雞、雞蛋、大米和嬰兒衣帽等禮品。在小孩滿月前的屬羊日或屬牛日,還需請東巴來主持命名儀式,並請眾親友前來參加。在請過滿月客後方允許背小孩出門,產婦亦可下床參加家務勞動。當孩子滿1周歲時須請周歲客,並當眾鋪下筆墨紙張、鐵木匠工具和針線等讓小孩「抓周」,以此來預測孩子的前程。瀘沽湖畔的摩梭人以生女為貴,認為多女多福,因為只要有了女孩就能延續母系血緣家庭「根」。
婚姻習俗
納西族由於各支系之間的歷史淵源、地域分布不同等諸多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姻習俗與家庭形態。聚居在麗江一帶納西族早已實行了一夫一妻制,而居住在滇川兩省交界處的瀘沽湖周圍地區的摩梭人,在過去則過著不娶不嫁的「阿夏」(即親密的異性朋友)婚姻生活。在同一個民族中竟然存在著父系、母系以及父系與母系並行的婚姻家庭形態,這種現象早已引起了普遍關注,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
麗江一帶的納西人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時間較長,舊時兒女婚事往往由父母作主,請媒人出面撮合,然後通過訂親、請酒、舉行婚禮等程序聘娶。當男孩長到七八歲時,父母親便注意給他物色媳婦,若是相中的「門當戶對」人家的女孩同自己的兒子的生辰八字相投合,就可托媒人攜一壺酒前去女方家中提親。待女方父母同意後,即可擇一吉日舉行送訂親彩禮的儀式,俗稱「送小酒」。在此儀式上男方家庭須向女方父母送上「四色禮」:五斤左右的白酒一壇,兩包茶葉,四盒紅糖,兩升大米。在舉行過「送小酒」儀式後,若任何一方覺得這門親事不大合適,均可提出反悔。若女方提出反悔便須退還男方所送的彩禮,而要是男方想悔婚約則不得索還彩禮,只需請媒人通知女方即可。在送過小酒後隔一年半載,男方家還須再向女方家送第二次彩禮,俗稱「送大」。在禮品中除備齊上述「四色禮」外,還要加送一疋約七尺長的土布,兩套禮服,半隻豬肉,一對玉手鐲或銀手鐲,另有現金若干。女方家亦以一壺白酒、兩盒紅糖與一些糍粑向男方家還禮。在舉行過「送大酒」儀式後,雙方一般都不能再對婚事表示反悔,否則會遭來物議。當青年男女長到18歲左右,便可擇定吉期為其舉行婚禮。
在婚姻關系方面,過去麗江一帶的納西人中姑舅表婚較為常見,舅父的兒子擁有娶姑媽的女兒為妻的優先權,因此,姑媽家的女兒在一般情況下先要供舅父家的兒子挑選,然後才可考慮嫁給外人。有些地方還存在兄終弟及的「轉房」習俗,但一般是兄死後弟娶其嫂,而兄娶弟媳的情況則較為罕見。此外,納西人中離婚的情況也是不多見的,因為普遍都認為這是極不光彩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這么做。離婚後女方返回其娘家即可,彩禮一般不退。按照傳統習俗,寡婦無論其有無子女均可再嫁。新中國成立以後,青年男女戀愛婚姻自由的權利得到了充分有力的保障。
麗江納西人的家庭多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子女均從父姓,財產亦按父傳子、子傳孫的方式繼承,父親在家事上擁有決定權。沒有子嗣的家庭可招贅女婿上門,但事前須徵得主要近親的同意,而且子女須全隨母姓,這樣才能夠享有家庭財產的繼承權。納西人的家庭多為三四世同堂的主幹家庭,小夫妻倆共同生活的核心家庭,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後才逐漸增多。多子家庭亦有在兒子成婚後實行分居的習俗,在分家時往往是諸子均分田地、畜牲以及房舍等生產和生活資料,而幼子又擁有優先挑選的權利。一般由幼子繼承祖屋,並承擔起贍養雙親、供奉祖先靈位的職責。
居住在滇川邊境瀘沽湖周圍地區的摩梭人,舊時主要實行一種奇異的"阿夏"婚。這種婚制的特點便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子於夜晚到女子家中訪宿,第二天清晨又返回自己家中從事生產勞動,配偶雙方不組織共同的家庭。這種暮合朝分的阿夏關系的締結,以母系血統近親不婚的原則為界限,除此外一般不再受年齡、金錢、輩分、等級以及民族等條件的限制。
按照摩梭人的傳統習俗,女孩和男孩長到十三歲時便要分別舉行「穿裙子」和「穿褲子」儀式,標志著已經成人,可以開始參加一些勞動和社交活動。一般女子從十五六歲起,男子從十七八歲起,便可開始同異性過偶居生活。他們通過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接觸、節日和廟會等社交活動來建立阿夏關系,選擇阿夏的主要條件是貌美、年輕以及能乾等。在阿夏交往的初始階段,男方到女方家去訪宿往往處於較隱密的狀態,數月之後才公開同女方家人會面。會面時男方須給女方長輩送上一些禮品,以示尊重和謝意。這種阿夏婚基本上是以女方為主體的,每位舉行過成年禮的少女,在家中都有專屬自己的「阿夏房」用來接待男性阿夏,對自己不再喜愛的男子只要閉門不納,阿夏關系也就算終結了。另外,在阿夏交往過程中所生下的子女全歸女方撫養,財產亦完全按母系繼嗣。由於阿夏婚的特點是易合易離的,男女雙方很少會產生強烈的獨占欲或嫉妒心理,對解除阿夏關系多持無所謂的態度,極少為此而發生糾紛。
同這種婚姻形態相聯系,摩梭人過去普遍存在著一種母系家庭形式。其主要特徵是:每個家庭由一位年長或能乾的女性擔任家長,負責安排日常生產與生活,管理倉庫和家產,主持家庭祭祀和接待來訪客人等活動。家庭主要成員由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親及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及姐妹們的子女等人組成,一般包括二至四代,每家大約有十餘口人,有的家庭多達二三十人。所有家庭成員都過著阿夏婚姻生活,財產完全按母系繼嗣,世系也按母方來計算。因此,摩梭人認定了「女子是根骨,缺了就斷根」的傳統觀念,當某戶人家一旦出現沒有女繼承人的情況時,總會想方設法過繼養女去延續世系。
⑼ 納西族有哪些傳統文化與習俗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
一、日常禮儀
納西族熱情好客,每當獵獲歸來,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獵物。貴客臨門,主人要做六樣或八樣菜進行款待。
忌諱有:騎馬到寨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腳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忌在門檻上坐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有的地方還忌在家裡唱山歌;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食狗肉。
二、飲食
1、飲食習慣
納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饅頭或水燜粑粑,中餐和晚餐較為豐富,一般都有一兩樣炒菜和鹹菜、湯等,特別喜食當也回族的牛肉湯鍋和乾巴。 不論平壩或山區,蔬菜品種較多,四時應市,山區廣種洋芋、蔓菁和瓜豆,並以當地的土特產做成各種風味名菜。如: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傳統名菜「釀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釀入肉泥,蒸熟後做為祭祀、特別是祭祖的一道專用菜餚。
肉食以豬肉為主,大部分豬肉都做成腌肉,尤以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最為有名,可以保存數年至十餘年不變質。外出勞動攜帶麥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時圍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陽地方就餐。
2、特色飲食
麗江粑粑:做工精細、選料考究,採用當地上等麥面,用化油、香油雞蛋揉成麵筋,再行破酥、夾餡,之後文火油炸,烤烙成外酥內泡、色香味俱佳的餅點。
納西米灌腸:是納西人風味小吃中的一道名菜。
雞豆涼粉:取自麗江地產的一種雞豆(又名雞豌豆)磨面濾漿做成的一種涼粉小吃。因雞豆富含黑色素,做成的涼粉外表呈現黑色,所以人們又稱做「黑涼粉」。
三、住屋形式
納西族民居大多為土木結構,比較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等幾種形式。其中,三坊一照壁是麗江納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民居形式。
四、婚俗
納西族主要聚居區結婚一般都要經過訂親、請新娘、舉行婚禮的程序。過去有少數「搶婚」和「兄亡納嫂」的「轉房」婚俗,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同一「崇窩」(宗族)之間禁止通婚;姑舅表和姨表優先婚是過去比較流行的習俗。
納西族的傳統婚禮稱為「素字」,意為「迎接生命神」,納西人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神「素」,新娘是外來的新的家庭成員,因此要把她的生命神迎進新郎的家庭,與新郎家庭其他成員的生命神結為一個集合體。
新郎家請東巴擇吉日准備生命神之箭、樁、竹簍、塔、橋、梯、石、線等物;接新娘;新娘告別祖靈、娘家親人及火塘灶;新娘進新郎家後行洗頭禮;進母房(祖房)拜火塘灶邊的祖靈和神靈;東巴主持舉行祭生命神,拴生命線的儀式,是婚禮的核心內容。屆時在新郎面前放一把木桿秤,新娘前放一把銅鎖和木升,有的則是新郎手持生命神之木樁,新娘手持生命神之木塔。東巴邊詠誦經書,邊在新郎新娘的額頭抹酥油祝吉,繼而一一抹酥油於母房的擎天柱、神龕、火塘中的鐵三角架、火塘邊的男女床、弓、箭、砍刀、糧櫃、銅鎖、木升等上並詠誦相應的祈福語。其整個過程與東巴教密不可分。
清代「改土歸流」後,流官在麗江納西族地區「以夏變夷」,大力推行漢族婚俗,訂婚按周禮的六禮:問名,納采,會親(在麗江稱之為親家會),過門(麗江稱請媳婦),送禮柬,迎親。在接親,宴客,分大小,回門等婚禮程序上也大量融進了漢式習俗。
瀘沽湖地區的納人(摩梭人)中同時存在著母系家庭、母系父系並存家庭和父系家庭 3種形式,其中母系家庭是主要的家庭形式。母系家庭所有成員的世系皆從母,男女成員系由一個或幾個始祖母的後裔組成,母系血緣是維系家庭的基礎,財產按母系繼承,由母親傳給子女,舅傳給甥和甥女。男子在家中的身份是舅祖、舅舅、兄弟、母親的兒子或舅舅的外甥。每個母系家庭有一個家長,通常由年長或能乾的婦女擔任。舅掌禮儀、母掌財產是家庭權利和分工的形式。母系家庭的傳統觀念認為:女子是根種,缺了就斷根。如果某個家庭一旦沒有女繼承人,便要過繼養女。一個母系家庭的成員一般都在10人以上,多的達30--40多人。由於這種家庭的全部成員都是母系血親關系,屬於一個親族,不存在父子、婆媳、翁婿、姑嫂、妯娌等關系,沒有外姓,關系單純,財產屬於大家庭所有,很少發生鬧財產、鬧分家的糾紛。
與母系家庭相應的婚姻形式是「阿夏」婚,「阿夏」是摩梭男子稱呼女情人的稱謂;而女子稱呼男情人是「阿都」。 現在一般用「阿夏婚」來指稱這種「走婚」形式,並不十分妥貼。「阿夏」婚的基本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相戀鍾情者互送信物訂情。情侶雙方都終身生活在母親家裡,男子在夜間到情侶家過偶居生活,次日黎明即返回自己的母親家裡。男女締結「阿夏」關系要遵守傳統習俗, 只有不屬於同一母系血緣的成年男女才能建立這種關系,「阿夏」所生的子女隨母,血統也依母系計算。
五、傳統節日
1、祭天,是納西族東巴教最大的儀式之一,也是納西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在正月間舉行。
2、新年,農歷正月的過年在納西語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庫市」,意為「新年」。過節期間,納西民間要舉行一系列傳統的辭舊迎新活動。
3、棒棒會, 農歷正月十五,是納西族傳統節日,民間稱之為「棒棒會」。納西族節日「棒棒會」標志著春節節慶的結束,春耕生產的開始。
4、三朵節,「三朵」是納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護神,又稱為「阿普三朵」,意為「祖先(或爺爺)三朵」。相傳他屬羊,是個戰神。每年農歷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鄉民眾到三朵閣來燒香拜神;納西人凡出遠門都要到三朵閣祭拜,求三朵神保佑。出征的戰士更是要祭拜三朵神;各地納西人在每年大年初一祭祀三朵神。從1987年起,每年農歷2月8日的「三朵節」成為法定的納西族民族節日。
5、火把節,農歷6月24至26日,是納西族傳統的火把節。最初起源於藉助火抵制各種天災。納西語稱此節為「川美生恩」。
6、七月騾馬會,是麗江納西族的節慶活動,在農歷七月中下旬舉辦,為期一至二周,以騾馬、牛等大牲畜為主,因此又叫「七月騾馬會」。
7、「燒包」節,農歷七月初一至初十四,古城人過「燒包」節(即中元節),納西語稱這節日為「三美波計」
8、納西族還有諸多節慶習俗,諸如香格里拉三壩鄉的「白水台會」;永寧納人(摩梭)的祭干木女神山等。
⑽ 納西族歷史簡介 東巴文化是怎樣發展的
納西族(Naxi minority)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為雲南特有民族之一,絕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麗江市,其內余分容布在雲南其他縣市和四川鹽源、鹽邊、木里等縣,也有少數分布在西藏芒康縣。[1]
納西族有本民族語言,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1] 。納西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詩文、繪畫、雕塑、樂舞藝術名揚古今中外。
納西族中家族組織普遍存在,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瀘沽湖地區納日人(摩梭人)的親族組織保持著比較古老的特徵[1] ,納西文化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中文名
納西族
外文名
Naxi minority
別 名
摩西,麽些
人 口
30.8839萬人(2000年)[1]
文 字
東巴文字
信 仰
東巴教
分布地區
雲南,四川,西藏等地區
語 系
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1]
語 言
納西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