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從古至今歷史發展

從古至今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3 07:19:25

⑴ 從古至今世界歷史發展得趨勢分別是什麼。

沒有永遠的盟國,只有永遠的利益

⑵ 中國詩從古至今的歷史演變速度

一代人走過了詩歌命運的沼澤地,一代人又重蹈覆轍在沼澤地中,<br>並引鳳入巢,延續了前輩詩人輝煌的足跡,重新張揚詩歌生命的個性,<br>分流出人性的呼喚,由此,使後者晚輩詩人們在世紀之交燦爛的曙光<br>中,演繹了現代繽紛秀麗的詩風,當然,後者是一種超越,是一種詩<br>歌文學審美價值觀的超越,它的特點是:「朦朧詩」回落,風格重組,<br>個性化意識群體前呼後擁,詩潮澎湃激盪,並使現代詩歌向更美的層<br>次推進。回顧中國現代詩歌的歷史演變,也頗有啟迪。<br> 眾所周知,「五四」以來,中國的詩歌一直是以白話詩為主體,<br>流派眾多,倨傲紛呈,就像在黑夜長宇中一顆顆閃亮的明珠,光耀在<br>祖國的星空,這一主體的確立,使新民主主義的勝利,起到了推波助<br>瀾的作用。到了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國出現了以抒情詩為主,以<br>艾青、郭小川、何其芳、田間、阮章競、賀敬之等元老詩人為主,他<br>們的詩歌特點:注重詩的節奏和語言的流暢,給人以明快、自然,氣<br>勢磅礴,並結合古典詩詞的韻律,讓人讀來朗朗上口,同時,以精神<br>力量深透在詩中的字里行間。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賀<br>敬之的《三門峽??梳妝台》,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紗帳》、《<br>團泊窪的秋天》等。<br>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由於政治原因,中國的詩歌曾一度處在低<br>迷、蕭瑟中。七十年代初,經過一場「文革」後,詩歌命運出現了轉<br>機,也可以說是出現了一個質變的飛躍,以舒婷、北島、顧城、江河、<br>傅天琳、楊煉等青年詩人為代表,開創了中國現代「朦朧詩」,其詩<br>風以意象為主體,這是中國前無古人的一場詩歌母語體系的大革命,<br>文字失去質感,主要以意象來捕捉感覺和意境,運用了意識流、蒙太<br>奇、印象派、超現實唯美主義等藝術手法,將詩歌酣暢淋漓地展現在<br>中國的詩壇上,就像一匹脫韁的黑馬,拋開了傳統的詩歌語言體系的<br>羈絆,以多晶體的情感,帶著迷惘、傷感、宣洩的情調,柔中有剛,<br>輻射在神州大地,形成了一股新詩潮,這些詩大多寫在六十年代末,<br>卻在七十年中重見天光,故「朦朧詩」的出現是受當時的政治原因,<br>詩歌中的主題不能直抒,只能迂迴、游離、變形,在語言藝術上分割<br>完整的形象,在布局結構上大跨度地跳躍,隱匿作者的意圖,讓人有<br>撲朔迷離、走進藝術迷宮的感覺,似乎有音樂的抽象性、繪畫的線條<br>化、雕塑的思維立體感。盡管當時有許多人焦躁氣悶讀不懂,甚至煩<br>躁不安,認為「朦朧詩」是中國詩歌的墮入,具有反叛性,逆藝術之<br>潮流,但正如羅丹所說的那樣:「真正的藝術家總是冒著危險去推倒<br>一切既存的偏見,而表現他自己所想到的東西」. 中國當代詩學評論<br>家謝冕教授也曾撰文說道:「新詩潮在它詩學評論之時,有感於因世<br>襲力量的羈束所造成的詩的困窘與衰竭,從而表現也對於傳統的某種<br>程度的批判意向,應當認為是合理的。每一代人都在否定和批判傳統,<br>每一代人也都在創造和豐富傳統。」無論怎麼評介,「朦朧詩」那種<br>所特有的新詩潮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至今還光耀山崗、紅雲奔騰。<br>其主要代表作有:舒婷的《致橡樹》、《雙桅般》,北島的《回答》、<br>《一切》,顧城的《不要在那裡踱步》、《一代人》等。在那個多事<br>之秋的動盪年代中,只能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br>光明」。「朦朧詩」在中國延續了有十多年之久。到了八十年代後期,<br>至九十年代初期,詩歌開始分流,中國詩歌又出現了一次革命,從<br>「朦朧詩」到「後朦朧詩」和「後期朦朧派」,又從「朦朧派新生代」<br>詩分流出許多流派,如:學院派、反學院派、意象派、象徵派、探索<br>派、先鋒派、現代派、古典派、後現代詩、新古典主義等等,眾多流<br>派中似乎都是曇花一現,當時比較強勁的是探索派和先鋒派,但由於<br>其受「後朦朧詩派」的影響,當代人很難解讀這兩大流派的詩,由此<br>失去了許多讀者群體,它的藝術價值在於詩內涵中的前衛性和技巧性,<br>比「朦朧詩」更超越,在句式的變形和意象的圖解更為大膽,至今固<br>守這兩塊陣地的詩人依然存在。總之,「後新時期」的詩歌,大多受<br>西方文藝思潮和人文意識的移植影響,在發展中變異、淘汰、重建、<br>再創新,經歷了艱難的探索期,其崎嶇艱危,風煙凄楚。在這期間,<br>也不乏出現了像瞿永明、謝燁、孫悅、西川、陳東東、海子等優秀詩<br>人。<br> 就在這詩歌運動發展跌宕起伏時期,卻脫穎而出一種新詩體,它<br>一枝獨秀,一花獨放,具有強有力的生命力,不受西方思潮的影響,<br>在中國詩歌肥沃的土壤中應運而生,它就是中國九十年代初的柔情主<br>義??柔情派。柔情派的出現,使原來中國詩壇上空那種硝煙彌漫一<br>下子得到了凈化,許多流派紛紛向柔情派靠攏。柔情派是以柔情主義<br>為藝術信仰,抒發柔情為基礎,以致形成了柔情詩,它以輕巧的筆調,<br>細膩的感覺觸角,追求語法結構拆解、重構的新奇合理性,語境舒坦、<br>淡泊,意象新鮮、機警,具有較強的審美意識和藝術感染力,以情取<br>勝,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凈化心靈。其詩歌糅合了浪漫主義和婉約<br>派的風格,以它恬靜、明麗、清新、透明、純真、流暢、質朴、輕靈<br>的詩風,表現了愛情這種生命過程中的美感閃現,完成了自我情感感<br>受的造型,它以一種和諧、平衡的藝術形態,給人至純、至美、至真、<br>至善。它也表現了親情、友情、愛情、心情、物情等生活中一切富有<br>的形象的美感和情感。而寫柔情詩的詩人大多來自民間,如:寒鑫、<br>藍戈、劉陽、文融、朱培靈等優秀詩人。可以說,柔情詩的出現,無<br>疑使中國曾獨霸天下的「朦朧詩」開始回落,詩歌開始返樸歸真,在<br>否定之否定中,又回到了明麗、清新的風格上,這一風格的變換,不<br>是懷舊和倒退,而是一種審美上超越,它是個體中的人性意識開始張<br>揚、深化、表現,更富有張力和彈性。可見,柔情詩延續到今天,依<br>然有它亮麗的天空和藝術領域中的濃墨重彩,特別是當今的校園中的<br>青春詩歌,海外遊子中的思鄉詩歌,港澳台中的言情詩歌等都能尋覓<br>到它的柔情風采,它能給人一種生命的從容和對人生的一種眷戀及對<br>大自然一切美好的東西給予喚醒,高歌頌揚……<br> 總而言之,中國的現代詩歌的歷史演變,具有它的凝重性和沉澱<br>性,它是受中國社會發展歷史的演變而演變。當今詩壇,依然是以柔<br>情詩為主,並帶有現代藝術的抒情手法。同時也並存了具有前衛意識<br>的探索詩和先鋒詩,而在部分詩中還流行著「朦朧」色彩,其寫作手<br>法大多還襲用了「朦朧」時代遺留下來的玩文字游戲的技巧,這種現<br>象大多出自於青年人的身上,尤其是出現在剛剛步出校園的學生身上,<br>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那種所特有的「禁錮和陣痛」的動盪年代,缺乏<br>歷史的蒼涼感和沉重感,由此無法將詩歌寫作技巧和生活內涵有機地<br>組合起來,他們僅僅是出於新鮮好奇,注重了技巧性而忽略生活感受<br>力度。當然,當今的現代詩歌所表現出的感情已更為廣泛,從生命、<br>人生、命運的人性本質意義上的抒發也更為灑脫、飄逸、空靈,個性<br>化的情緒得到了真正的發揮和張揚。目前,比較活躍又具有前衛意識<br>的現代詩歌主要地域是在安徽、浙江、陝西、廣東、廣西、青海、北<br>京等省市。<br> 也許,生命給每個人只有一次天亮,我們願將這一天亮去獻給那<br>些痴迷於繆斯的人群和中國千千萬萬對詩歌執著鍾情的虔誠信徒。

⑶ 中國從古至今文學歷史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經典文學揭示出來的是社會永恆的問題,比如兩千年前司馬遷寫在《史記》里的東西,竟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引發讀者如此深刻的共鳴(見於著名歷史學家費孝通的《史記的書生私見》),這足以說明社會的裹足不前,看上去,經濟發展了、人民清醒了……然而實際上,那些文學之所以成為經典,便是因為它反映了這些社會裹足不前的地方。 P.S.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只是偶爾看到的,或許名字有記錯,不過 作者絕對沒錯就是了!
求採納

⑷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從古至今有許多業績,你知道哪些

1、原始人使用火,身體素質提升。
2、使用工具、學會工作,有剩餘回財產,產生分答工,生產力得到發展,人口數量上升。
同時,部落聯盟出現,傑出首領出現,形成華夏族。
3、階級產生,國家產生,奴隸制度形成,早期文明——青銅文明
4、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即牛耕使用,鐵質農具使用。人口繼續上升。
5、生產關系因不斷發展的生產力在春秋戰國時期變為封建制度。
6、秦漢時期,形成早期漢族,統一國家形成。
7、隋唐國家昌盛。
8、宋朝三大發明。
9、明清小說
10、楚辭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⑸ 一款從古至今的歷史發展游戲

我認為比較合適的應該是文明5,這個游戲還准備推出教育版,給北美的學生學習歷史

⑹ 上海從古至今的發展歷史

上海歷史簡介 上海歷史悠久,系1986年國務院頒布的第二批38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據史載,馳道寬50步,每隔3丈植樹一株。馳道通過今松江西北,「經青浦古塘橋,西通吳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將南下巡遊,曾通過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橫山、小崑山、三泖地帶,看到當地物產豐富,人眾熙攘,人們劃船在水上交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漢代,繆縣政為婁縣。今金山縣境內的海鹽縣,漢時為劉濞的封國,此地煮海水以制鹽。這種鹽稱散鹽,質量好而量多,都被運往吳都(蘇州)集散。和海鹽縣發展同時,由拳縣也在發展之中。由於局部地體下沉現象存在,海鹽部分淪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後海鹽縣被迫向南遷移。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鹽縣地域置青浦縣和前京縣。唐時將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建華亭縣,縣治設在今松江縣境內,天寶五年(746年),在今青浦東北的吳淞江南岸設置了青龍鎮,直屬華亭縣。青龍鎮原是三國時吳孫權建造和停泊戰艦的場所。青龍港是吳淞江下游的起點,是唐代對外貿易的新興港口,航運船隻不僅可抵沿海和內河重鎮,而且可直達日本、朝鮮。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人煙浩穰,海舶輻揍」,商業日益發達。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龍鎮更見發展。據宋詩人梅堯臣在《青龍雜志》中記載,青龍鎮有二十二橋、三十六坊,還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煙火萬家」,時人譽稱「小杭州」。青龍鎮雖如此繁華,但當年作為華亭一個海口的上海,仍然是個荒涼的漁村。後來因為吳淞江下游的淤淺,曾經繁華一時的青龍鎮,就逐漸喪失了作為長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趨蕭條冷落。 宋熙寧年間(l068一l077年),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東北地區,這里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並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縣」,這是上海建城的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到l840年鴉片戰爭前夕,上海縣東界川沙,南鄰南匯,西接青浦,北連寶山。縣城內有街巷63條,商店林立,鮮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鴉片戰爭失敗後,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裡布同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南京條約》。「條約」第三款規定:「自今以後,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接著,英國又以「理定善後事宜」為借口,於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條約」第九款規定:「在萬年和約(指《南京條約》)內言明,允許英人攜帶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華地方官必須與英國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擬於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國人租賃。」同年l1月8日,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巴富爾到任。他根據《虎門條約》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劃出一塊土地作「居留地」,專供英國僑民使用。宮慕久居然以為華洋分居能避免「糾紛」,默許巴富爾的要求。據此,巴富爾在11月l4日發出通告,宣布上海於1843年ll月l7日正式開埠。 在上海被迫開埠後的一百多年裡,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上海,他們在上海競相設立租界。先是英國於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繼而美、法也分別於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後來英、美租界合稱為「公共租界」。整整一個多世紀,上海成了外國侵略者「冒險家的樂園」。 1853年,上海「小刀會」響應太平天國革命,舉行武裝起義,反對帝國主義和清政府封建王朝,佔領上海城,堅持斗爭十八個月。在19l9年的「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全市性罷工、罷課、罷市斗爭,充分顯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臨時特別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上海的歷史變遷 幾個世紀以來,上海都只是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才發展為城鎮。公元751年,在今天的松江首先建起了行政縣,稱為華亭縣;至宋朝(公元991年),松江河南岸青浦東北又有青龍鎮。為了方便交通,商船都選擇今天黃浦外灘為停靠碼頭,河西岸於是逐漸出現一座城市取代青龍鎮,成為新的港口和商業中心。南宋時期(公元1260-1274年),上海地位日益重要,這里商船雲集,熱鬧非凡。公元1292年,元朝在此設立行政縣,到明朝已成為國家的紡織和手工業中心,並建起了第一座廠。清政府在公元1685年設立上海海關,一個國際性大商埠從此發展起來。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根據條約規定,上海被開放成通商口岸,隧進一步淪為國際殖民地。外國資本的入侵壟斷了上海及東南沿岸的手工業,但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上海的商業、金融、紡織、輕工業和交通運輸。同時,民族工商業也開始成熟起來。上海不僅成為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國家的工業命脈。 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繆縣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築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據史載,馳道寬50步,每隔3丈植樹一株。馳道通過今松江西北,「經青浦古塘橋,西通吳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將南下巡遊,曾通過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橫山、小崑山、三泖地帶,看到當地物產豐富,人眾熙攘,人們劃船在水上交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鹽縣地域置青浦縣和前京縣。唐時將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建華亭縣,縣治設在今松江縣境內,天寶五年(746年),在今青浦東北的吳淞江南岸設置了青龍鎮,直屬華亭縣。青龍鎮原是三國時吳孫權建造和停泊戰艦的場所。青龍港是吳淞江下游的起點,是唐代對外貿易的新興港口,航運船隻不僅可抵沿海和內河重鎮,而且可直達日本、朝鮮。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人煙浩穰,海舶輻揍」,商業日益發達。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龍鎮更見發展。據宋詩人梅堯臣在《青龍雜志》中記載,青龍鎮有二十二橋、三十六坊,還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煙火萬家」,時人譽稱「小杭州」。青龍鎮雖如此繁華,但當年作為華亭一個海口的上海,仍然是個荒涼的漁村。後來因為吳淞江下游的淤淺,曾經繁華一時的青龍鎮,就逐漸喪失了作為長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趨蕭條冷落。 宋熙寧年間(l068一l077年),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東北地區,這里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並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後來的上海縣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縣」,這是上海建城的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至l840年鴉片戰爭前夕,上海縣東界川沙,南鄰南匯,西接青浦,北連寶山。縣城內有街巷63條,商店林立,鮮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鴉片戰爭失敗後,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裡布同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南京條約》。「條約」第三款規定:「自今以後,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接著,英國又以「理定善後事宜」為借口,於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簽訂了《虎門條約》。「條約」第九款規定:「在萬年和約(指《南京條約》)內言明,允許英人攜帶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華地方官必須與英國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擬於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國人租賃。」同年l1月8日,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巴富爾到任。他根據《虎門條約》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劃出一塊土地作「居留地」,專供英國僑民使用。宮慕久居然以為華洋分居能避免「糾紛」,默許巴富爾的要求。據此,巴富爾在11月l4日發出通告,宣布上海於1843年ll月l7日正式開埠。 在上海被迫開埠後的一百多年裡,帝國主義列強紛紛侵入上海,他們在上海競相設立租界。先是英國於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繼而美、法也分別於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後來英、美租界合稱為「公共租界」。整整一個多世紀,上海成了外國侵略者「冒險家的樂園」。 在19l9年的「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全市性罷工、罷課、罷市斗爭,顯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5年1月奉軍進人上海,當時的北京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臨時特別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⑺ 人類從古至今 的演變 和發展

人類的演變是趨於進化與退化交替的發展是走向智能話的 演變與發展是同時進行的 也正是由此才出現了進化與退化交替

⑻ 中華從古至今歷史簡介

從十九世紀中葉到現在,東亞各國敘述自己的歷史幾乎都是以歐洲為標準的。以中國為例,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歷史劃分法就是有力證明。近代歐洲進入亞洲視為亞洲近代史開端的歷史劃分法,是東亞三國的共同特點。
在這里近代這一概念是以歐洲的時空觀構成的歐洲化概念,就象眾所周知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市民革命、產業革命等概念,是由歷史事件交織而成的理論化的歷史概念和文化概念。況且,它又和資本主義市場佔有的暴力一同湧入東亞並征服了東亞,因而東亞一向把其視為高於自己的東西。可以說,近代是以歐洲優越性為前提的、歐洲標準的歷史價值觀和文化價值觀。
東亞屈服於資本主義的暴力和壓力,對近代歐洲邊抵抗邊接受,同時又極力照近代歐洲改變自己。東亞把這種抵抗、接受、變化的過程視為自己的近代化過程。
這種以歐洲為標準的近代概念或價值觀,是以資本主義席捲世界為背景的,因而在世界范圍內具有普遍性。最近歐洲內部興起了對近代暴力性、優越性、普遍性的反思與批判,對這一反近代的思潮東亞表示接受,就象曾經接受馬克思主義一樣,歐洲憑借反近代思潮再次強化了歐洲標準的近代觀。
東亞對反近代或超近代觀念的接受並不意味著對歐洲接受的終結,實際上是更深層次地加以接受。
(二)
考察從古至今的中國歷史進程,盡管是悠閑地、緩慢地發展,卻大致以三百年為一個周期實現大的變化。例如,觀察變化較大的十六、十七世紀,可以發現生存權和所有權意識的覺醒、君主觀的變化、非朝廷立場而從民眾立場出發的均田論(平均土地分配的主張)的出現、地方分權思潮的興起等變化過程,到二十世紀初又出現各省的獨立、基於地方分權而使王朝體制的土崩瓦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國有化等大的歷史變化,這是十六、十七世紀變化的延續,從中可以找出歷史發展的巨大脈絡。
可以說,十六、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這三百年的中國歷史是王朝體制被自我否定的內部力量推向崩潰的時期。
以這三百年的中國歷史變化為基準考察,我們先拋開中國近代是由於近代西歐的沖擊拉開帷幕的(鴉片戰爭=近代開幕論)觀點,可以看到十六、十七世紀以後中國在自身的發展變化過程中,近代西歐(資本主義、帝國主義、西歐近代文明)的欺壓加重了其混亂的局面(武力侵略、半殖民地化、文明的沖突),這種觀點更為接近事實。
這段歷史變化過程呈現兩大特點:首先,它不單純是王朝更替,而是王朝體制的崩潰,是中國二千年來王朝歷史的結束。其次,這種終結不是外部力量所致,是十六、十七世紀以後的中國內部的歷史動力造成的。那麼這股內力將推動中國建立什麼樣的政治、國家體制呢?確實是中國兩千年來未曾經歷過的新課題。十九世紀中葉在中國陷入最迷茫、混沌的時候,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以市場佔有為目的大舉入侵,雖然帶來了同中國傳統文化完全不同的理論(進化論、弱肉強食),卻被中國人視為優於自己的東西,所以戰爭同時也是西歐近代文明——異文明的侵略。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面臨痛苦的選擇,中國歷代王朝繼承下來的天的統治意識(民以食為天、均貧富、萬物得所)依然被繼承了下來,如清末的大同思想、孫文的包括民生主義(四億人豐衣足食)的三民主義,以及後來的社會主義思潮都只是改變了形式而已。
中國雖然受到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及西歐文明的不斷沖擊,產生了相應的變化,但是,即使變化,傳統的東西還是繼承了下來,傳統中國獲得了再生。
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經歷了王朝體制的崩潰和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上演了最為宏大的歷史連續劇。
(三)
這里我想提示一下視角的問題。
過去把鴉片戰爭視為中國近代史開端的觀點,是以清朝為腐朽王朝的觀點為前提的。就是說,腐朽的王朝體制受到西洋的沖擊終於壽終正寢,從而開始了共和制,即歐洲式民主政治的探索,這個過程就是中國近代化的過程。這種觀點顯然是受到了黑格爾的「持續」、「停滯」的王朝觀的影響。現在我們拋開近代歐洲的歷史價值觀、文化價值觀,換一個角度注視東亞文明圈,結果將會怎樣呢?
中華文明圈——這里稱之為東亞文明圈,其特點具有長期穩定性,這點是公認的。但是把它同伊斯蘭文明圈相比較研究的人並不多,多數人都與歐洲文明圈相比較,相對於變化激烈的歐洲文明圈,起伏不大的東亞文明圈給人以朦朧的印象。總之,從中世紀到近代,歐洲在激烈的動盪中實現了進步與發展,相形之下中華帝國的王朝更迭象竹筒一樣時斷時續。那麼東亞文明圈同伊斯蘭文明圈比較是什麼樣的呢?伊斯蘭文明圈從它形成之初,就不得不面臨歐洲文明圈和印度文明圈的前後夾攻,它是在同相鄰的平等或優越的文明圈的不斷抗爭中發展強大的。其領域曾西跨地中海到達伊比利亞半島,南及非洲大陸的北部,直到二十世紀後,東部延長到印度尼西亞。可以說,整個文明圈實現了從西到東的大遷徙。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東亞文明圈有許多特點,首先中國作為東亞文明圈的中心,從未從大陸擴張到外部,即文明圈的領域未移動,並且,自古以來它同其他文明圈雖有接觸,但同羅馬文明圈、伊斯蘭文明圈、印度文明圈等歷史上沒有發生過戰爭,奇特的是周邊的王朝制小國林立,秩序安定,日本、朝鮮(這里用英語代替統一的國名)、越南等王朝在中華王朝的周圍延續了數百年至上千年。文明圈的靜止不動或許與其所處的地勢有關,喜瑪拉雅山脈和沙漠還有遙遠的距離,都使其避免了同其他文明圈的沖突。並且其內部是不排外的,帶有相融合的儒教和佛教性質的文明圈,因此安定、持續的發展。再有文明圈的中心國與周邊國的關系是柔軟的朝貢貿易關系,周邊國保持相互不可侵和不幹涉內政的秩序。總之,與早期就已分裂、瀕臨崩潰的羅馬文明圈或是可稱之為戰爭文明圈的、流動的伊斯蘭文明圈以及異文明和異民族移動路線上的印度文明圈相比較,中華文明圈的長期穩定性在其地形、與周邊國的關系、內部結構上都表現出非常豐富的特性。如果只看作是單純的「停滯」,就不是綜合的、多元的見解。我們有必要跳出歐洲這種一元的價值觀,從東亞的視角重新審視東亞的歷史。
為便於理解以中國的宗族制度為例予以說明。
1902年,因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而憂慮的中國早期的啟蒙思想家嚴復,把E.Jenks 「 A History of Politics」翻譯為《社會通詮》出版發行,用原書中的「圖騰(氏族社會)——宗法(封建社會)——軍國(近代社會)」的三段論觀點代替「中國七分宗法、三分軍國」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相對於「文明」階段處於「半開化」狀態,中國的軟弱不僅是歷史發展階段上的滯後,更是文明階段上的落後。原書的feudal一詞之所以沒有譯為封建而譯為宗法,是因為當時封建一詞用來表示地方自治,曾留學英國的嚴復看來,中國的宗族制所講的長幼尊卑秩序就象歐洲封建性的身份制度。以後,在五四運動時期的新文化運動中,宗族制度同禮教一樣被攻擊為封建制度的象徵。毛澤東也把打倒宗族制度作為革命的主要任務之一,這是眾所周知的。
近代中國社會宗族制度盡管在組織形態上表現為以血緣關系維系的長幼尊卑的秩序形態,但是,作為組織目標,其平均分配財產成為一般性原則而被大家接受,起到了穩定流動的土地所有關系的作用,即它起到了相互扶助、相互保險為目的的血緣機構機能。從這個意義上說,太平天國或是毛澤東革命把宗族制度從形式上的血緣關系擴大為非血緣關系的「天」民或是「國」民規模,實際上把相互扶助、相互保險擴大到全體人民。可以說,中國社會主義對宗族制度形式上是否定的,實質上是擴大的繼承了宗族制度,結果不難看出宗族制的儒教習慣浸透於中國社會主義初期的特徵(人治、道德=重視思想性、重視集體性)之中,這點也是導致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原因。
以上,從東亞歷史發展的脈絡可以看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是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下產生的,不僅如此,實質上是以中國社會體制、傳統習慣、社會倫理等為基礎的宗族制度的延伸。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⑼ 從古至今,紙張的發展歷史

最早的紙在2200年前,西漢初期已有,但還是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用。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後,被認為是現代造紙術的鼻祖。

(「莎草紙」並不是現今概念的「紙」,它是對紙莎草這種植物做一定處理而做成的書寫介質,而中國所發明的造紙術,打破了植物纖維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無規則交叉排列,製作出來的成品,才能叫做「紙」。)

華夏殷商時期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春秋時期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產生了紙。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與指南針,火葯,印刷術一起,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經過砑光,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

五代制紙業仍繼續向前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此紙「滑如春水,細密如蠶繭,堅韌勝蜀箋,明快比剡楮」。

到了明清,造紙業又興旺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如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紙,印花圖繪染色花紙等,紙的製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絕倫的地步。清代的造紙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了。

拓展資料:

紙,用植物纖維製造,能任意折疊用來書寫的非編制物。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紙漿紙。用植物纖維製成的薄片,作為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

有別於糹氐,糹氐為動物纖維「絲滓」。紙張:紙的總稱。紙以張計,故紙張一般分為:凸版印刷紙、新聞紙、膠版印刷紙、銅版紙、書皮紙、字典紙、拷貝紙、板紙等。

閱讀全文

與從古至今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