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籃球的發展史
籃球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舊譯春田)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J.奈史密斯博士創造的,起初,他將兩只桃籃分別釘在鍵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 有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鍾;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有移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後,到1948年的10多年間,規則曾多次修改,與現行規則有關的重要變化是: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鍾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鍾;投籃隊員被侵犯時,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兩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出現了兩米以上的多人,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曾兩次擴大籃球場地的「限制區」(也叫「3分區」);還規定,一個隊控制球後,必須在30秒內投籃出手。60年代初有關10秒和球回後場的規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後取消了中場線改畫邊線的中點而中止。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後,又恢復了中場線,這些規定又繼續執行。1977年增加了每隊滿10次犯規後,在防守犯規時罰球兩次,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1981年又將10次犯規後罰球的規定縮減到8次。很明顯,人員的變化的技術,戰術的發展引起了規則的改變,而規則的改變又促進了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一步發展變化。特別是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比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志、作風等各方面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里也有了此項活動。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的比賽規則很簡單,在球場中間畫一個約有1米直徑的中圈,中鋒隊員跳球時一隻手必須置於背後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術也簡單,中圈跳球後,誰接到球就自己運球,超過防守人就投籃。當時只會直線運球前進,傳球方法是單、雙手胸前傳球,跑動投籃是用單手低手上籃,立定投籃無論遠近都是用雙手腹前低手投籃。1925年前後,進攻和防守的5名運動員,有了較明確的分工,中鋒對中鋒,後衛對前鋒,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對手。但前鋒的職責是只管進攻投籃,不管退守;後衛的職責是只管防守搶截球,不管投籃。前鋒和後衛很少全場跑動,只有中鋒要攻守兼顧。以後又逐漸改為兩後衛1人助攻(活動後衛),1人留守後場(固定後衛),兩前鋒也變為1人留在前場專管偷襲、快攻,1人退守後場助防。技術動作也有所發展,跑動投籃出現了單手、高手投籃,立定投籃出現了雙手胸前投籃,傳球出現了單、雙手擊地傳球,運球出現了兩手交替運球躲閃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進的技術。規則中增加了罰球區和罰球線,隊員犯規4次即被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罰球可由隊長指定任何1個隊員主罰。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半時各20分鍾,中間休息10分鍾。每次投中或罰中後,都在中圈跳球,重新開始比賽。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在1926年以後有了較大提高。
❷ 中國的籃球發展史
為什麼不要多漂亮的書簽在
❸ 籃球的發展歷程
籃球,英文(basketball),起源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創造,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並且2002年姚明以狀元的身份入選NBA,開啟了中國籃球新的狂潮。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主要的國際性籃球組織是成立於1932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籃球聯合會(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
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是美國籃球職業聯盟(NBA)比賽。
代表中國的水平最高的聯賽是中國職業籃球聯賽(CBA)比賽。
(3)籃球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對抗性:籃球運動持續時間可長可短,但需要參與者快速奔跑、突然與連續起跳、敏捷反應與力量抗衡
。
集體性:籃球運動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技戰術能力,以及在比賽中表現出的智慧、膽略、意志、活力與創造力,運動員也必須具備勇敢頑強的鬥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
觀賞性:籃球比賽中,可以欣賞到嫻熟的運球、巧妙的傳球、准確的投籃、機智的搶斷、精彩的扣籃和出奇的封蓋,再加上攻守交錯、對抗變換,從而使比賽雙方鬥智斗勇,球場形勢變化富有戲劇性,能使參與者和觀看者得到心理的滿足和愉悅
。
趣味性:籃球運動簡單易行,趣味性很強,可以因人、因地、因時、因需而異。通過變換各種活動方式,籃球運動更加方便與吸引人們的參與,以達到活躍身心、健身強體的目的,進而提高社會的文明氛圍,充實人們業余文化娛樂生活
。
健身性:人們通過參與籃球運動,既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使個性、自信心、審美情趣、意志力、進取心、自我約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發展,也有利於培養團結合作、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的道德品質
。
參考資料:籃球_搜狗網路
❹ 籃球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起源
1891年,詹姆士·奈史密斯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
籃球的發明者詹姆士·奈史密斯
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學校體育系主任盧瑟·古利克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綱委託奈史密斯設計一項室內集體游戲。奈史密斯從當地兒童喜歡用球投向桃子筐的游戲中得到啟發,創編了籃球游戲。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籃筐別釘在健身房內看台的欄桿上,籃筐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約10碼),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人們稱這種游戲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經過奈史密斯與同事們反復商量才定名為「籃球」。
發展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出18條簡易規則,籃球運動進入對抗比賽的階段,產生了裁判員。
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球、籃圈和籃網,定為每隊上場5人。
1896年,籃球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里也有了此項活動。
1904年,美國青年會男子籃球隊在第3屆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
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有多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一項世界性運動項目。
國際籃球聯合會會標
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內瓦成立了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FIBA);同年,國際籃聯以美國大學使用的籃球規則為基礎,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統一的競賽規則。
1936年,第11屆柏林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屆奧運會籃球比賽在室外網球場進行,最後美國隊以19∶8戰勝加拿大,奪得了奧運會第一枚籃球比賽的金牌。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籃球運動規則多次修改,促進了籃球攻防戰術的變化運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
1948年,第14屆倫敦奧運會舉行了第二次奧運會籃球比賽,共有23個隊參加,是奧運會籃球史上參賽隊最多的一屆,比賽移至室內球場進行。
1950年,舉行首屆世界籃球錦標賽。
1953年,舉行首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
20世紀50年代,世界各強隊普遍重視和發展高度,高大隊員在高空爭奪中佔有明顯的優勢,但靈活性差,技術單調,籃下死打硬攻,因而戰術呆板,使比賽速度受到影響。
1956年,第16屆墨爾本奧運會,籃球賽水平有了提高。美國隊在整個比賽中創下了4場球得分超百分的紀錄,而且以緊逼性夾擊防守戰術,瓦解了蘇聯等隊控制球的戰術;同年,國際籃聯對規則進行了修改,擴大了限制區,增加了30秒和干擾球規則。
美國籃球運動員「飛人」喬丹
20世紀70年代,投籃技術中出現了空中換手投籃,各種單、雙手扣籃。
1976年,第21屆蒙特利爾奧運會將女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20世紀80年代以來,籃球運動在高水平上全面攻守對抗,同時,技術全面、特長突出的明星隊員在隊內的作用舉足輕重。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
2012年,籃球世錦賽正式更名為籃球世界盃。
2014年,第一屆籃球世界盃在西班牙舉行;9月15日,美國以129-92的比分大勝塞爾維亞奪冠。
❺ 中國籃球的發展歷史
中國籃球發祥於天津起源於美國,1891年12月21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普林菲爾德國際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即春田大學),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了籃球這一運動形式,他培養、訓練了第一批學生籃球運動員,制定了最初的運動規則,舉行了籃球比賽。
1895年(清光緒20年),美國人來會理博士,受北美青年會的派遣,來到中國天津籌建城市青年會。來會理是詹姆斯·奈史密斯培養的首批籃球運動員,十分喜愛籃球運動。他把籃球引入天津,培養了中國第一批籃球愛好者。
1895年12月8日,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在北洋醫學堂成立。美國傳教士來會理在成立大會上演講後,進行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籃球表演。這是中國天津人第一次看到籃球表演。這一新鮮而時尚的運動,在津門轟動一時。
史料記載:1895年12月8日,在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成立儀式上,進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籃球表演,籃球運動正式傳入中國。此時,距離籃球在美國發明僅僅4年!中國是世界上開展籃球運動最早的國家和地區之一。
籃球從天津走向全國,距今已經113年。如今,中國籃球多年稱雄亞洲,中國男子籃球隊曾進入奧運會前8名、女子籃球隊曾進入奧運會前4名。姚明、易建聯、王治郅、巴特爾等正在(或曾在)美國NBA賽場展現「中國移動長城」的風采,我們傳承著悠久的中華籃球文化,續寫並將創造著中國籃球的輝煌。
❻ 簡述籃球的起源與發展歷史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人詹姆斯·奈史密斯發明的。當時,他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版德基督教青年會權國際訓練學校任教。由於當地盛產桃子,這里的兒童又非常喜歡玩將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戲。這使他從中得到啟發,並博採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創編了籃球游戲。
最初籃球游戲比較簡單,場地大小和參加游戲的人數沒有限制。比賽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站在球場的兩端,在裁判員向球場中央拋球後,雙方隊員立即沖進場內搶球,並力爭將球投進對方的籃筐。因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後就留在籃子里,人必須登上專設的梯子才能將球從籃筐里取出。
❼ 中國的籃球發展史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里也有了此項活動。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的比賽規則很簡單,在球場中間畫一個約有1米直徑的中圈,中鋒隊員跳球時一隻手必須置於背後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術也簡單,中圈跳球後,誰接到球就自己運球,超過防守人就投籃。當時只會直線運球前進,傳球方法是單、雙手胸前傳球,跑動投籃是用單手低手上籃,立定投籃無論遠近都是用雙手腹前低手投籃。1925年前後,進攻和防守的5名運動員,有了較明確的分工,中鋒對中鋒,後衛對前鋒,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對手。但前鋒的職責是只管進攻投籃,不管退守;後衛的職責是只管防守搶截球,不管投籃。前鋒和後衛很少全場跑動,只有中鋒要攻守兼顧。以後又逐漸改為兩後衛1人助攻(活動後衛),1人留守後場(固定後衛),兩前鋒也變為1人留在前場專管偷襲、快攻,1人退守後場助防。技術動作也有所發展,跑動投籃出現了單手、高手投籃,立定投籃出現了雙手胸前投籃,傳球出現了單、雙手擊地傳球,運球出現了兩手交替運球躲閃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進的技術。規則中增加了罰球區和罰球線,隊員犯規4次即被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罰球可由隊長指定任何1個隊員主罰。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半時各20分鍾,中間休息10分鍾。每次投中或罰中後,都在中圈跳球,重新開始比賽。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在1926年以後有了較大提高 。
最早的一次籃球表演
1895年9月,美國人來會里博士(Dr.Lyou,中國名字叫李昂),受北美青年會的派遣來中國天津籌建城市青年會,同年12月8日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在醫學堂成立。會前與會後都表演了籃球游戲。
1896年1月11日下午4時,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舉行了中國籃球運動史上較為正式的籃球表演。在考證近代籃球傳入中國起始的問題上,據1948年赴美的吳志鋼博士提供,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會曾公布以下三次英文布告,布告的原件收藏在紐約市百老匯街291號基督教青年會歷史圖書館內。吳志鋼博士特地將3次英文布告抄後寄回國內。這三次英文布告的內容是:
第一次布告 1895年1月11日
A game of basketball will be played this afternoon all young men interested in are athleties are invited to be at the room promptly at 4 o』clock in order to join the game.(一場籃球賽將於今日下午舉行,所有愛好運動的青年,請於四時踴躍參加。)
第二次布告 1896年1月18日
A game of basketball will be played this afternoon at four o』clock if the weather pernits. Come and join the game.(如果天氣好的話,今天下午四時舉行籃球賽,來參加這項運動吧。)
第三次布告 1896年4月4日
An enthusiastic game of basketball was played on last Saturday afternoon. Another game will be played today at four o』clock. Come and learn the game.(上星期六下午舉行了一場熱烈的籃球賽,另一場將於今日下午四時舉行,來學學這項運動吧。)
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有關籃球活動最早的文字記載,它說明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於1895年12月舉行了中國近代籃球運動史上最早的一次籃球表演活動。
來會里在他的《中國青年會早期史實之回憶》一文中,有這樣的記載:天津青年會之最初運動,每周一次查經班……辯論會。此外,會員對籃球亦極感興趣,故一時有成為群眾運動之概。但在玩球以前,他們的一番姿態很是可觀,他們必須盤好自己的頭辮、修短長長的指甲,把不便利的長袍脫去。這樣,他們就把書生的尊嚴放棄,而換成一副高興活潑的姿態了。但是,這種運動只在會所草地圍牆背後舉行,頗有狹隘不便之概。
從這段記述中可以看出,籃球傳入中國的初期階段尚未形成運動,自然是技術動作也較簡單,更談不到比賽中的戰術運用了。但是,它畢竟是中國近代籃球運動的開端。
有關近代籃球運動傳入中國確切時間的探討
關於近代籃球運動傳入中國的確切時間,曾有多種說法,這個問題也是國內籃球界以及海外同行們頗感興趣的學術問題。
一說是1894年,由美國人鮑勃·蓋利把籃球帶來中國,國際籃聯為紀念國際籃聯成立50周年出版的《世界籃球》也是這樣說的。除此之外,這種說法至今沒有別的文字根據。事實上通過翻閱奈史密斯的籃球回憶錄,查實美國普林斯頓和斯普林菲爾德學院的校友錄、逐年來華人名冊,找不到1894年蓋利或者其他人來華的跡象。有的倒是蓋利於1898年來華,是個足球隊員,而且還在北京青年會工作多年,對此,曾是北京青年會「老雞」籃球隊名將的孟廣禮先生至今記憶猶新。二說是1896年,美國人蔡樂爾把籃球傳到中國,有些體育史書也這樣說。這也不是史實。蔡樂爾來華時間是1912年9月27日,曾在北京、天津基督教青年會工作,他熱心倡導籃球運動,曾任中國參加第一、二、三屆遠東運動會籃球比賽的中國隊指導,為近代籃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
❽ 籃球發展歷史
籃球,英文(basketball),起源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創造,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身體對抗性體育運動。搜狗問問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譯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
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並且2002年姚明以狀元的身份入選NBA,開啟了中國籃球新的狂潮。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主要的國際性籃球組織是成立於1932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籃球聯合會(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
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賽是美國籃球職業聯盟(NBA)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