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意義簡要說明!
孫中山先生誕生於1866年月12日,出生於廣東香山翠亨村一個農民家庭。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偉大的愛國者,是二十世紀站在時代前列的一位偉大人物。為中國民主革命建立了偉大的歷史功勛,奉獻了偉大的思想,具有強烈的愛國、愛民精神、愈挫愈奮的革命精神、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天下為公的理想精神和博愛精神。他的三民主義學說和經濟建設思想在今天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參考作用,顯示出孫中山思想的強大生命力。
一、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功績
孫中山先生把「改良祖國、拯救同群」作為畢生奮斗的理想。在他光輝的一生中,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革命政黨,提倡並實行以武力推翻清朝統治,創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在他一生中經歷了兩次重大轉變,提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在康有為變法思想的影響下,孫中山北上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綱領,但遭到了李鴻章的冷遇,從此,孫中山放棄了改良思想和行醫職業,認清了「和平手段」不可復施,堅定地轉向民主革命,實現了一生中的第一次轉變。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先生進行革命的政治綱領,在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指導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中國的民主進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統治壽終正寢,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推翻,這是孫中山先生推行三民主義取得的最大成果。但是,由於三民主義自身存在著局限性,由孫中山舊三民主義指導的一系列資產階級斗爭都無法取得徹底的勝利,不能指導中國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這些方面,被歷次的革命和運動的結局所證實。
由於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強大壓力,加之革命黨本身的渙散無力,孫中山既定的目標未能實現,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和1919年的「五四」運動,給孫中山以很大的鼓舞和啟發,他接受共產國際、中國共產黨的建議和幫助,中國共產黨向孫中山提出了國共兩黨建立民主的聯合戰線的建議,被孫中山接受和採納。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孫中山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充實了反帝、反封建的內容,形成了新三民主義。
新三民主義不僅是國民黨改組的基本指針,在國民黨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而且是三民主義同共產主義建立統一戰線,國共兩黨進行合作的共同綱領,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礎,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具有開拓性和指導性意義。它的提出是孫中山先生一生中的第二次轉變,也是最偉大的轉變。毛澤東稱之為「對於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貢獻」。
二、孫中山思想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影響
孫中山是偉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同時也是偉大的思想家,在1918-1920年間,孫中山先生完成了著手撰寫的《建國方略》,提出了改造和建設中國的宏偉計劃。在孫中山經濟建設思想和方案中,大致包括區域建設、交通、農業、工業、錢幣革命、開放主義等六個方面。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的主要內容包括:修建10萬英里的鐵路,以五大鐵路系統把中國的沿海、內地和邊疆連接起來;修建100萬英里的公路,修建遍布全國的公路網;開鑿、整修全國的水道和運河,大力發展內河交通和水力、電力事業等。提出要在上海一帶建設東方大港的計劃。
但是,孫中山先生完成他的《建國方略》時,提出了一系列氣魄宏偉的計劃,在當時的舊中國,經濟基礎極其薄弱,積貧積弱的中國人只能將其視為無法實現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發奮圖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孫中山先生傾心規劃的宏偉設想正在逐步地變為現實,並在不斷地造福於中國人民。
《建國方略》中曾提出在上海一帶建設中國東方大港的計劃。從2005年開始運行的上海洋山港,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將達到1500萬標准箱,相當於新建一個上海港。
《建國方略》中最早提出在三峽建壩的設想,「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資其水力」。這是中國人首次提出三峽水力開發的構想。這座跨世紀的龐大的水利工程,於2006年9月20日,三峽工程開始進行156米水位蓄水,全面發揮防洪、發電和航運效益。三峽工程使長江名副其實地變成了「黃金水道」。
《建國方略》中提出了「火車進西藏」的設想。辛亥革命後,孫中山極力倡辦鐵路,並進行具體籌劃,2006年7月1日,孫中山「火車進西藏」的計劃變為現實。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自己是孫中山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繼承者。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為了實現孫中山先生率先提出的「振興中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孫中山先生近百年的理想正在變成或逐步變成現實。
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42周年之際,我們緬懷孫中山歷史偉績,繼承其偉大的愛國精神和先進思想,繼續完成孫中山未盡的革命事業,致力振興中華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繼承和發揚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的精神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❷ 孫中山對中國近代歷史有什麼重要的影響
孫中山是推翻了被馬克思稱作世界上最落後的堡壘——清朝封建帝國——的人,他為民主思專想和民主制度奮屬斗終生,並最終以他的探索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民。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歷史巨變處於緊要關頭的縮影,是他最終在改良不成的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挺身而出而推動中國歷史發展的,從而他被稱為中華民國的「國父」。他創造了一個時代,雖然在其有生之年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但他的一句名言至今仍有重要意義:「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❸ 孫中山在歷史上的作用有哪些
正面評價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民國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於孫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認識西方世界較深,通曉外語,有醫生學歷,在中國內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數外國人視為革命領袖。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孫中山在武昌起義後順利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去世後,蔣介石領導他創建的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在名義上完成中國的統一。由於當時參與革命的主要領導人物,特別是蔣中正、汪兆銘(汪精衛)兩人,均為孫培育出來的領導人物,故當時的國民政府當以孫為最高的精神領袖,並推舉三民主義為治國的最高指導。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孫成為蔣中正之外,凝聚全國向心力的象徵人物之一。國民政府與旗下將領也往往以「保障孫總理的革命成果」為號召,鼓動人民建設和將士作戰。因此到戰爭中後期,孫中山很自然被推舉為中華民國的國父。 對於孫中山的歷史貢獻分析,主要是認為孫中山確系近代倡導共和革命,成功組織成分復雜的各種反滿勢力,並注入西方現代政治理論與憲政思想成分的領導人。而孫中山雖亦重視掌握領袖權力,但較具理想色彩,較能為制度建設之需要而放棄政治資源。孫中山雖倡導武力推翻君主專制,武力弭平軍閥割據,但使用之手段較為溫和,善後措施較為寬容,不採徹底鏟除之作法,與蔣介石或毛澤東等強調組織紀律而嚴厲懲處反對者不同。 孫中山亦為中國政治經濟現代化之重要階段性人物。孫中山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制、復決),權力分立制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制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採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制,至今仍有其價值。 負面評價 清末的革命團體普遍只有鬆散的組織,多數革命起義事實上並非直接由孫中山所領導,而是由黃興籌劃與統帥,時人也多將孫黃兩人並列。至於革命黨內,認同黃為實際領導革命的黨人也不在少數。可惜的是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後,黃的人馬被逐漸排除在中國國民黨之外,黃的貢獻則長期遭到忽視,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受到兩岸三地重視。孫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執以至與同志反目。例如同盟會時代之章太炎、中華革命黨時之黃興,皆曾為孫之股肱,而後來反目不相往來。此外,孫對革命的奉獻也許很大,但未必如官方所說般遠遠超過其他革命人士的貢獻。但不可否認孫中山在倡導革命思想,組織、領導革命團體都是處於領導者的地位。孫中山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犧牲與貢獻也為多數人所認同。 一些人認為,孫中山在民國建立以後,有多次作為未能貫徹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例如:二次革命時力主使用武力使中國出現分裂。當時宋案未有證據證明是袁世凱指使,袁黃也力主有司法途徑解決。惟孫文一口咬定袁為元兇,指非用武力不可,從此開展了民國多次內戰的先河;護法戰爭時召開非常國會的合法性;組織中華革命黨採行秘密會黨形式,皆存在曲解、損害民主及法治的表現。「凡於革命軍未起義之前進黨者,名為首義黨員;凡於革命軍起義之後、革命政府成立以前進黨者,名為協助黨員;凡於革命政府成立之後進黨者,名為普通黨員。」「革命成功之日,首義黨員悉隸為元勛公民,得一切參政、執政之優先權利;協助黨員得隸為有功公民,能得選舉及被選舉權利;普通黨員得隸為先進公民,享有選舉權利。」「凡非黨員在革命時期之內不得有公民資格。」諸如此類的規定,充斥著整個黨章。而後孫中山因為不滿西方列強不支持其廣州政權,黨內實行集權之外,轉向師法列寧俄國,推動聯俄容共,國民黨組織機構採行列寧式體制,遭到黨內反共右派與黨外西化民主派頗多批評。孫中山逝世時有三份遺囑,其中一份遺囑乃是致函蘇聯。中國國民黨也曾於第一次代表大會後,甚至考慮國民黨加入共產國際,只是未為莫斯科同意。 另有一些研究認為孫中山對日本的態度有權宜投機的嫌疑。孫中山為換取日本支援革命,曾主張把中國東北,也就是滿族的發源地——滿洲,讓給日本。此種看法與內地十八省「驅除韃虜」後放棄滿蒙西藏的情緒相契。(革命黨在長江中游等地使用之旗幟即為十八星旗)然而此類主張雖然在辛亥革命前後的革命組織中相當普通。孫中山為討袁,企圖爭取日本反袁。曾在致日本有司小池張造私函中提出與二十一條相匹敵之不利條件。孫中山革命時期曾頗受日本友人資助,流亡時也曾避居日本。建立共和後企圖推動中日合作,曾首先提出大亞洲主義,成為日本大東亞戰爭的思想根源之一。惟此一戰略後來不受日本日趨激進的擴張派勢力歡迎,孫中山轉向俄國。 但許多學者同意,當其時之中國落後,幾不具備對外進行平等互利外交的談判資本,許多權宜之計實為不得已的作為。歷史上例如李鴻章的中俄密約,重慶與延安對德蘇互不侵犯、雅爾塔協定、蘇日中立友好條約、外蒙古爭議性的公投獨立等等的沈默,國民政府為求美國支援的讓步,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保證蘇聯支援的讓步,皆為類似案例。
❹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
推翻清王朝統治,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使民主觀念深入版人心,促進思想解放,體權現了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的演變,促進中國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變。
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辛亥革命把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對亞洲各國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帶來的極大的推動。
缺乏群眾基礎影響有限辛亥革命的意義,在於給予了人民所謂的希望,結束所謂的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其實在辛亥革命之前,滿清的政令已經出不了北京城了,滿清已經被各地方勢力給孤立了,而一切的導火索是四川保路運動,那個時候開始,滿清就已經死了,辛亥革不革命都無所謂了。
❺ 孫中山的歷史地位是什麼
現代中國轉型的先行者、國家統一的捍衛者。
❻ 材料說明,孫中山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領導的。辛亥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有偉大
的意義: 第一,辛亥專革命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結
束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2.辛亥革命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共和國,制定了具有資產階級臨時
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使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給封建主義以沉重的打擊,使人民的思
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3.辛亥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
4.辛亥革命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很大的屬推動作用。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若干保護民
族工商業的政策和措施,從而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第五,辛亥
革命促使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新的積極變化。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
史性的巨變。
❼ 請說出孫中山一生的三大重大活動及歷史意義,再給他一個稱謂
孫中山,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三大重大活動如下:
1、興中會成立,1904年(光緒三十年)11月,孫中山重抵檀香山。20多名華僑青年接受他的倡儀,舉行會議,成立了興中會,規定以「振興中華」作為立會的主要宗旨,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
2、推翻帝制,1911年(宣統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孫中山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民國元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職,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3、宣傳民生主義。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中國由貧弱至富強;同時還包含著關懷勞動人民生活福利的內容,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潰瘍的批判和由此產生的對社會主義的同情。
(7)孫中山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毛澤東在《紀念孫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評價了孫中山的一生。他說「孫中山是「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強調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
紀念他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的豐功偉績;孫中山是一個謙虛的人。從他注意研究中國歷史情況和當前社會情況方面。又從他注意研究包括蘇聯在內的外國方面,知道他是很謙虛的。
❽ 孫中山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
孫中山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
1879年(光緒五年),孫中山隨母赴檀香山。他的長兄孫眉資助孫中山先後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年(光緒九年),孫中山自檀香山歸國。
他對祖國的貧困落後頗感不滿。居翠亨期間,在他倡議下,村裡採取了一些興革鄉政的措施,「如教育、防盜、街燈、清道、防病,皆為籌辦」。為破除封建迷信,他又與同村好友陸皓東毀壞了北帝廟偶像。這種瀆神行為遭到村民的指責,他被迫赴香港。年底,孫中山在香港入基督教。
1883至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孫中山目睹清政府的賣國、專制和腐敗,開始產生反清和以資產階級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經常發表反清言論,同時與早期的改良主義者何啟、鄭觀應等有所交往。
(8)孫中山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三民主義
孫中山畢生堅持「三民主義」,堅持民族、民主救中國和三民主義救中國的信念與理想。
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的「三民主義」理念。
倡導「權能區分」——「人民有權,政府有能」;推行「萬能政府」——「廣興福利,大有為式」。
注釋「人民之權」——政權應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項。
注釋「政府之能」——「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為「五權憲法」。
闡明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提出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❾ 孫中山的成就及其歷史影響
孫中山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孫中山的最大成就是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孫中山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組織革命政黨,發動武裝起義,領導了震驚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歷史上延續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專制統治,開創了中國民主革命風起雲涌的歷史新篇章,功載千秋,萬古流芳。
孫中山與歷代反抗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英雄和同代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之顯著不同之處在於:
一是通過其他方式獨到的認真學習和深入思考,將歐美資本主義制度之精華與中國落後封建專制制度之國情相結合,從「以民為本」 的宗旨出發,不僅提出了「三民主義」基礎學說,同時還就改造落後舊中國的偉大目標,從國體、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諸方面作出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設想和規劃,形成了系統化的革命理論;
二是他自發動和組織革命伊始,終其一生,在領導整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程中,始終不渝地堅持徹底的反封建立場和堅定的革命方向,面對滿清朝廷的通揖、反動軍閥的圍攻、帝國列強的威逼、維新保皇派的論戰、陣營內部的叛亂、同黨戰友的分歧,在極其艱難充滿風險的環境中,幾番組織和改造革命政黨,多次發動武裝起義,「愈挫愈奮,再接再厲」,不屈不撓,戰斗不息;
三是他始終堅守「一心為公」 的崇高精神境界,從建立興中會、同盟會,發動廣州、惠州、黃花崗等十次武裝起義,到領導辛亥革命、建立臨時政府、舉行二次革命,到組織和改造國民黨、組建黃埔軍校、實施國共合作,直至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拋卻個人名利,彰顯博大胸懷,大公無私,一生操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孫中山的理論學說、立場信念和品德情操,可說是獨秀一枝前無古人 ,也正是由於孫中山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與革命理論的宣揚,才使得廣大中國民眾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走出對民主共和的「反動」政治思想認識誤區,有力的促進了中國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擴大了民主革命運動的影響,使得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即便是後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也是在孫中山工作的基礎上才得以發展。
孫中山是近代中國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活動領導人。特別是在學醫行醫期間結識了不少國際友人華人華僑等為以後革命奠定了基礎與支持。
孫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建立民國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於孫中山早年即接受西方教育,認識西方世界較深,通曉外語,有醫生學歷,在中國內外都享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數外國人視為革命領袖。而在國內,多數革命者也認為他的聲望與能力足以成為革命組織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孫中山在武昌起義後順利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去世後,蔣介石領導他創建的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在名義上完成中國的統一。由於當時參與革命的主要領導人物,特別是蔣介石、汪精衛兩人,均為孫培育出來的領導人物,故當時的國民政府當以孫為最高的精神領袖,並推舉三民主義為治國的最高指導。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孫成為蔣介石之外,凝聚全國向心力的象徵人物之一。國民政府與旗下將領也往往以「保障孫總理的革命成果」為號召,鼓動人民建設和將士作戰。因此到戰爭中後期,孫中山很自然被推舉為中華民國的國父。
對於孫中山的歷史貢獻分析,主要是認為孫中山確系近代倡導共和革命,成功組織成分復雜的各種反滿勢力,並注入西方現代政治理論與憲政思想成分的領導人。而孫中山雖亦重視掌握領袖權力,但較具理想色彩,較能為制度建設之需要而放棄政治資源。孫中山雖倡導武力推翻君主專制,武力弭平軍閥割據,但使用之手段較為溫和,善後措施較為寬容,不採徹底鏟除之作法,與蔣介石或毛澤東等強調組織紀律而嚴厲懲處反對者不同。
孫中山亦為中國政治經濟現代化之重要階段性人物。他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憲政民主,人民主權(選舉、罷免、創制、復決),權力分立制衡,與社會主義等等。另加上其個人認為有必要保留的中國傳統制度機構——監察權與考試權,形成五權憲法學說。對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國的普及,具有推動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產主義派對中國未來建設的深入探索。而孫中山在其中採取某種折衷立場,卻堅持共和民主之憲政體制,至今仍有其價值。
孫中山在倡導革命思想,組織、領導革命團體都是處於領導者的地位。孫中山為推翻帝制所付出的犧牲與貢獻也為多數人所認同。然而孫中山政治生涯中,因固執以至與同志反目。例如同盟會時代之章太炎、中華革命黨時之黃興,皆曾為孫之股肱,而後來反目不相往來。
如若從孤立的視角單純地看待這一史實事件,確實,孫中山之讓位於袁世凱,是導致袁世凱竊國、革命政權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有些史論、史說由此引申出「孫中山一大失誤」的評價,似乎順理成章。然而,從客觀現實來看,把此事件放在當時清末民初的歷史大范圍和社會大環境中考察,卻自然而然地得出截然相反的評價——孫中山之讓位於袁,不僅不是失誤或局限性,相反,是促成清帝退位和推翻封建專制制度,促使民主共和旗幟飄揚和革命思潮深入民心的一大歷史功績。
1905年8月,孫中山與黃興、劉覺民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為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採納為同盟會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