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3 02:10:16

①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立及意義

我國理論界有一個公認的觀點,即認為馬克思在年1 月為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所寫的序言中第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經典表述。其實,這一觀點是不準確的。筆者以為,早在1845——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有對唯物史觀所作的經典表述。這一表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確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規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為《形態》)是馬、恩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巨著。在這部巨著中,馬、恩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式各樣唯心史觀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這部巨著標志著唯物史觀的創立。作為唯物史觀創立標志的這部巨著,其第一卷「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的批判」第一章「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中,在論述第一個問題,即「A,一般意識形態,德意志意識形態」時, 對唯物史觀作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經典表述。
為了分析研究之便,這里先把《形態》中對唯物史觀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范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夠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由此還可得出下述結論: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也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系,才能把它們消滅;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這種觀點表明:歷史並不是作為『產生於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由此可見,這種觀點表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每個個人和每一代當作現成的東西承受下來的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像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並與之作斗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這種基礎盡管遭到以『自我意識』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現的哲學家們的反抗,但它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卻絲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臨的生活條件還決定著這樣一些情況:歷史上周期性地重演著的革命震盪是否強大到足以摧毀現存一切的基礎:如果還沒有具備這些實行全面變革的物質因素,就是說,一方面還沒有一定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還沒有形成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的革命群眾,那末,正如共產主義的歷史所證明的,盡管這種變革的思想已經表述過千百次,但這一點對於實際發展沒有任何意義。」〔1〕
從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理解,盡管在這段文字中有的用詞借用了當時德國流行的哲學術語,但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則闡明得非常清楚。在這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產力、生產關系(交往形式)、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市民社會)及社會革命、人民群眾等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並運用這些范疇系統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形態》中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闡釋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整個歷史發展的出發點。人類社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有機體,其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在哪裡呢?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看法是絕然不同的。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范疇、觀念做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做為歷史發展出發點。如何確定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復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說,唯心史觀是一種對社會歷史的錯誤想像,對人類社會及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根本錯誤的,而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是社會有機體普遍本質的理論再現,其原因,就在於對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的理解不同。由此,馬、恩特別重視並在對唯物史觀的表述中首先明確指出考察社會歷史要「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
第二,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物質關系是整個社會歷史的基礎,它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告訴我們,社會現象是復雜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結成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而人們在生產中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生產關系,則是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它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社會關系,決定了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的性質。只有以這樣一種物質關系、經濟關系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作為一種歷史觀,才能再現社會有機體的普遍本質,才能揭示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才能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這一內容,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闡述得非常清楚的。馬、恩在指出整個歷史的基礎的同時,還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和「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同等意義的概念,這不僅說明了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這兩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范疇之間的聯系,而且還揭示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是劃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唯一標准。在上述表述中,馬、恩以「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回答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恩還明確指出,只有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原理,才能夠完整地描述其全部過程及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說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中,馬、恩向我們指出了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不能從范疇、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要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從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這也就是說,任何一種觀念的東西,只要把它放在社會實踐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和真實面目;錯誤的觀念及一切唯心史觀的謬論,都有其產生的社會基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推翻這一社會基礎,以致消滅由之產生的錯誤的觀念和唯心史觀的謬論。這里,馬、恩科學地解決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辯證關系,說明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關系,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性作用。
第四,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歷史的每一階段發展和特殊的性質。在上述表述中,馬、恩明確指出,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生產關系是整個歷史的基礎,而這一切,都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相聯系。同時,馬、恩還指出,生產方式規定了歷史的每一階段的生活條件,決定了其發展和特殊的性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這里的環境指「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即生產方式。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生產方式都是由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當然它也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是,它「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源泉,決定並制約著人的全部活動以及全部社會生活的領域和過程。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自身的發展。馬、恩明確指出,生產方式作為「人的本質」的現實基礎,決不因為遭到歷史唯心主義者的反抗,而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有絲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產力和積極參與反抗舊社會活動的革命群眾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作為唯物史觀,在說明歷史發展的規律中,必然要論及社會革命。在這里,馬、恩從生產力和革命群眾兩方面闡明了社會革命發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致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激化,導致社會革命的爆發。因此,一定的生產力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前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作為社會革命的主體,革命群眾起著任何其他因素所無法取代的作用。沒有革命群眾的積極參與,任何變革的思想都沒有意義,因為革命群眾「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很顯然,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闡釋得非常明確和清楚的。
應該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為了清算馬、恩以前的哲學信仰,達到自己弄清問題的目的而概括出來的。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1888年單行本序言」中曾說,《形態》中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解釋,「表明當時我們在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多麼不夠」。〔2〕正是為了克服這一不足,馬克思以後一直潛心於政治經濟學研究,並為此而付出了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15年的研究,終於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表述。(這一表述也就是理論界稱為的「經典性表述」)比較《形態》和《序言》中對唯物史觀的兩次表述,其差異還是存在的:前者的出發點是批判舊哲學,清算以往的哲學信仰,後者則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成果總結;前者側重於對歷史的現實基礎的闡述,後者則側重於對物質生產關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顯:都揭示出唯物史觀的實質性內容,強調了人類全部歷史的現實基礎及發展的基本規律,得出了要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來認識歷史及歷史發展的結論;都體現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社會革命發生的根源及物質因素等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內容。從二者之間的聯系而言,我們以為,《形態》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規定其基本內容,搭框架,而《序言》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礎上作深刻剖析,為其提供充實的論據。因而,二者都可謂「經典」。二者的結合,構成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最完整、最准確,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還需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盡管沒能把唯物史觀的所有內容都概述出來,對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疇也未作詳盡的解釋,但它仍不失為「經典」。列寧曾指出:「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或更確切地說,徹底發揮唯物主義,即把唯物主義運用於社會現象,就消除了以往的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第一,以往的歷史理論,至多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考究產生這些動機的原因,沒有摸到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沒有看出物質生產發展程度是這種關系的根源;第二,過去的歷史理論恰恰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我們能以自然史的精確性去考察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3 〕從前面本文對《形態》中的唯物史觀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個方面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我們不難看出,以往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即:只停留在思想動機上而沒能從物質生活方面去考察歷史發展和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在這里已完全被消除。馬、恩從歷史發展的出發點、歷史的現實基礎、社會生活的本質、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等方面,徹底發揮了唯物主義,揭示出產生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的物質原因,指出了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物質根源,說明了人民群眾的推動歷史發展、進行社會革命的決定作用。這一切,足以標示唯物史觀的形成。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44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8
〔3〕列寧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6
〔作者簡介:吳曉東,1956年生,上饒師專政法系副教授、黨總支副書記。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西方哲學概要》、副主編《毛澤東思想體系研究》。〕

② 唯物歷史觀在馬克思主義中的地位和作用

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機組 成部分,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歷史觀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在歷史唯物主義誕生以前,人們總是從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種隱秘的理性,即從某種精神因素出發去解釋歷史事件,說明歷史的發展。其結果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資產階級歷史觀用「人」的觀點解釋歷史,比起中世紀用神的意志說明歷史的神學觀點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種抽象的人,即脫離歷史發展條件和具體社會關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學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虛的「自我意識」。從這種抽象的人出發,必然把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歸結為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這仍然是用非歷史因素、人們想像和思考出來的東西去解釋歷史,因而不可能正確地認識歷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對象。 歷史唯物主義用以觀察社會歷史的方法與以前一切歷史理論不同。它承認歷史的主體是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但歷史唯物主義所說的人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和離群索居狀態的抽象的人,而是處於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的活生生的人。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系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只有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動,才能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歷史唯物主義考察問題的方法明確規定,它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以社會生活某一局部領域、某一個別方面為對象的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不同,它著眼於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的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③ 馬克思主義有哪些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現實意義:
1、 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作用
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良好的精神境界,訓練理性的思維能力,並且獲 得改造世界和實現自我的價值。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種工具,一種幫助我們掌握認識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偉大的工具。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源於實踐,同時又是為實踐服務,並且 能在實踐中不斷汲取營養;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一沉不變的,他隨著科學和實踐的發展而 不斷前進發展,例如: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 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時代的精華。它在形形色色的思想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是 因為它懂得在不斷的爭斗過程中吸收和完善自己的理論,而在如今雖然馬克思主義年代比 較久遠,但是時代在進步,而馬克思主義也在不斷的精進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 去理解現實世界,從而在現今對世界觀,自然觀,歷史觀和認識論上面都獲得了全新解釋, 並且形成新的理論體系,為世界和人類做出新的貢獻。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增強我們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馬克思主 義哲學同一切舊哲學相比,具有科學性,階級性,實踐性三個本質特徵,這三個特徵符合 黨的要求,並且有利於實現黨的目標與價值。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幫助我們提高理論的水平和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馬克思主義 哲學創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結束了社會歷史領域中違心史觀的統治地位,同時也結束了 舊唯物主義缺乏能動原則的狀況,並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去理解物質世界,使唯物主義成 為生機勃勃的科學理論體系。唯物史觀的發現時人類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 類自身活動的規律,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了科學的理論基石。
2、學習馬克思主義在現實的必要性 道德缺失嚴重。在當今利益熏心的時代,為了利益大家爾虞我詐,社會公德和基礎文明 缺失,社會責任感和仁愛之心喪失。因此廣大人民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提升道德素養和 社會責任感,並大力加強艱苦奮斗和奉獻精神,加強誠信教育。 集體意識淡薄。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大多數孩子都是獨身子女,因此家長會比較溺愛, 這就造成孩子的自負與任性,往往以個人為中心,不聽取他人勸告,個人利益第一,這就 及其造成集體意識比較淡薄,這不利於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所以學習馬克思主義迫在眉 價值觀偏差嚴重。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影響,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同時取得了輝煌成就。但是價值取向的功利化更加趨於明顯,極端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越來越被人所 接受,有些甚至將個人價值定位在對金錢,權利和地位的追求上去了。 心理脆弱。在當今競爭愈演愈烈,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現在,人們的身心接受著極大的考 驗與折磨。現在人們的心理疾病越來越多,引發的犯罪,自殺案例不在少數。針對人們的 思想問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於提高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有利於提高人才培 養宿舍,更有利於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 所以學習馬克思主義對當今社會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④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創立及意義是什麼

我國理論界有一個公認的觀點,即認為馬克思在1859年1 月為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所寫的序言中第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經典表述。其實,這一觀點是不準確的。筆者以為,早在1845——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有對唯物史觀所作的經典表述。這一表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確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規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為《形態》)是馬、恩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巨著。在這部巨著中,馬、恩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式各樣唯心史觀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這部巨著標志著唯物史觀的創立。作為唯物史觀創立標志的這部巨著,其第一卷「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的批判」第一章「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中,在論述第一個問題,即「A,一般意識形態,德意志意識形態」時, 對唯物史觀作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經典表述。
為了分析研究之便,這里先把《形態》中對唯物史觀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范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夠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由此還可得出下述結論: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也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系,才能把它們消滅;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這種觀點表明:歷史並不是作為『產生於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由此可見,這種觀點表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每個個人和每一代當作現成的東西承受下來的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像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並與之作斗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這種基礎盡管遭到以『自我意識』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現的哲學家們的反抗,但它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卻絲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臨的生活條件還決定著這樣一些情況:歷史上周期性地重演著的革命震盪是否強大到足以摧毀現存一切的基礎:如果還沒有具備這些實行全面變革的物質因素,就是說,一方面還沒有一定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還沒有形成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的革命群眾,那末,正如共產主義的歷史所證明的,盡管這種變革的思想已經表述過千百次,但這一點對於實際發展沒有任何意義。」〔1〕
從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理解,盡管在這段文字中有的用詞借用了當時德國流行的哲學術語,但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則闡明得非常清楚。在這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產力、生產關系(交往形式)、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市民社會)及社會革命、人民群眾等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並運用這些范疇系統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形態》中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闡釋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整個歷史發展的出發點。人類社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有機體,其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在哪裡呢?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看法是絕然不同的。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范疇、觀念做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做為歷史發展出發點。如何確定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復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說,唯心史觀是一種對社會歷史的錯誤想像,對人類社會及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根本錯誤的,而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是社會有機體普遍本質的理論再現,其原因,就在於對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的理解不同。由此,馬、恩特別重視並在對唯物史觀的表述中首先明確指出考察社會歷史要「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
第二,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物質關系是整個社會歷史的基礎,它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告訴我們,社會現象是復雜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結成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而人們在生產中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生產關系,則是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它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社會關系,決定了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的性質。只有以這樣一種物質關系、經濟關系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作為一種歷史觀,才能再現社會有機體的普遍本質,才能揭示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才能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這一內容,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闡述得非常清楚的。馬、恩在指出整個歷史的基礎的同時,還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和「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同等意義的概念,這不僅說明了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這兩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范疇之間的聯系,而且還揭示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是劃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唯一標准。在上述表述中,馬、恩以「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回答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恩還明確指出,只有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原理,才能夠完整地描述其全部過程及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說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中,馬、恩向我們指出了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不能從范疇、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要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從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這也就是說,任何一種觀念的東西,只要把它放在社會實踐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和真實面目;錯誤的觀念及一切唯心史觀的謬論,都有其產生的社會基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推翻這一社會基礎,以致消滅由之產生的錯誤的觀念和唯心史觀的謬論。這里,馬、恩科學地解決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辯證關系,說明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關系,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性作用。
第四,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歷史的每一階段發展和特殊的性質。在上述表述中,馬、恩明確指出,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生產關系是整個歷史的基礎,而這一切,都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相聯系。同時,馬、恩還指出,生產方式規定了歷史的每一階段的生活條件,決定了其發展和特殊的性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這里的環境指「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即生產方式。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生產方式都是由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當然它也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是,它「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源泉,決定並制約著人的全部活動以及全部社會生活的領域和過程。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自身的發展。馬、恩明確指出,生產方式作為「人的本質」的現實基礎,決不因為遭到歷史唯心主義者的反抗,而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有絲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產力和積極參與反抗舊社會活動的革命群眾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作為唯物史觀,在說明歷史發展的規律中,必然要論及社會革命。在這里,馬、恩從生產力和革命群眾兩方面闡明了社會革命發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致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激化,導致社會革命的爆發。因此,一定的生產力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前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作為社會革命的主體,革命群眾起著任何其他因素所無法取代的作用。沒有革命群眾的積極參與,任何變革的思想都沒有意義,因為革命群眾「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很顯然,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闡釋得非常明確和清楚的。
應該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為了清算馬、恩以前的哲學信仰,達到自己弄清問題的目的而概括出來的。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1888年單行本序言」中曾說,《形態》中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解釋,「表明當時我們在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多麼不夠」。〔2〕正是為了克服這一不足,馬克思以後一直潛心於政治經濟學研究,並為此而付出了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15年的研究,終於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表述。(這一表述也就是理論界稱為的「經典性表述」)比較《形態》和《序言》中對唯物史觀的兩次表述,其差異還是存在的:前者的出發點是批判舊哲學,清算以往的哲學信仰,後者則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成果總結;前者側重於對歷史的現實基礎的闡述,後者則側重於對物質生產關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顯:都揭示出唯物史觀的實質性內容,強調了人類全部歷史的現實基礎及發展的基本規律,得出了要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來認識歷史及歷史發展的結論;都體現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社會革命發生的根源及物質因素等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內容。從二者之間的聯系而言,我們以為,《形態》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規定其基本內容,搭框架,而《序言》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礎上作深刻剖析,為其提供充實的論據。因而,二者都可謂「經典」。二者的結合,構成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最完整、最准確,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還需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盡管沒能把唯物史觀的所有內容都概述出來,對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疇也未作詳盡的解釋,但它仍不失為「經典」。列寧曾指出:「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或更確切地說,徹底發揮唯物主義,即把唯物主義運用於社會現象,就消除了以往的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第一,以往的歷史理論,至多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考究產生這些動機的原因,沒有摸到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沒有看出物質生產發展程度是這種關系的根源;第二,過去的歷史理論恰恰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我們能以自然史的精確性去考察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3 〕從前面本文對《形態》中的唯物史觀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個方面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我們不難看出,以往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即:只停留在思想動機上而沒能從物質生活方面去考察歷史發展和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在這里已完全被消除。馬、恩從歷史發展的出發點、歷史的現實基礎、社會生活的本質、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等方面,徹底發揮了唯物主義,揭示出產生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的物質原因,指出了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物質根源,說明了人民群眾的推動歷史發展、進行社會革命的決定作用。這一切,足以標示唯物史觀的形成。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44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8
〔3〕列寧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6
〔作者簡介:吳曉東,1956年生,上饒師專政法系副教授、黨總支副書記。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西方哲學概要》、副主編《毛澤東思想體系研究》。〕

⑤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人類史觀和現代史觀的偉大意義

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唯物主義往往受到形而上學的束縛,辯證法則常常被唯心內主義所窒息。在古代容雖然有過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結合,但那是樸素的,沒有科學基礎的結合,後來樸素唯物主義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所替代。樸素辯證法被唯心主義辯證法所代替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分離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分離,使得兩者的發展都受到束縛和限制。
而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堅持從實際出發認識周圍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學基礎上實現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他把唯物辯證的觀點貫穿社會歷史研究領域,實現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是近代以來科學和哲學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人類思想智慧的結晶。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無產階級為代表的勞動群眾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學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⑥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現實意義

我國理論界有一個公認的觀點,即認為馬克思在1859年1 月為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所寫的序言中第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經典表述。其實,這一觀點是不準確的。筆者以為,早在1845——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有對唯物史觀所作的經典表述。這一表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確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規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為《形態》)是馬、恩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巨著。在這部巨著中,馬、恩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式各樣唯心史觀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這部巨著標志著唯物史觀的創立。作為唯物史觀創立標志的這部巨著,其第一卷「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的批判」第一章「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中,在論述第一個問題,即「A,一般意識形態,德意志意識形態」時, 對唯物史觀作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經典表述。
為了分析研究之便,這里先把《形態》中對唯物史觀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范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夠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由此還可得出下述結論: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也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系,才能把它們消滅;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這種觀點表明:歷史並不是作為『產生於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由此可見,這種觀點表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每個個人和每一代當作現成的東西承受下來的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像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並與之作斗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這種基礎盡管遭到以『自我意識』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現的哲學家們的反抗,但它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卻絲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臨的生活條件還決定著這樣一些情況:歷史上周期性地重演著的革命震盪是否強大到足以摧毀現存一切的基礎:如果還沒有具備這些實行全面變革的物質因素,就是說,一方面還沒有一定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還沒有形成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的革命群眾,那末,正如共產主義的歷史所證明的,盡管這種變革的思想已經表述過千百次,但這一點對於實際發展沒有任何意義。」〔1〕
從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理解,盡管在這段文字中有的用詞借用了當時德國流行的哲學術語,但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則闡明得非常清楚。在這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產力、生產關系(交往形式)、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市民社會)及社會革命、人民群眾等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並運用這些范疇系統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形態》中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闡釋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整個歷史發展的出發點。人類社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有機體,其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在哪裡呢?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看法是絕然不同的。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范疇、觀念做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做為歷史發展出發點。如何確定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復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說,唯心史觀是一種對社會歷史的錯誤想像,對人類社會及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根本錯誤的,而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是社會有機體普遍本質的理論再現,其原因,就在於對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的理解不同。由此,馬、恩特別重視並在對唯物史觀的表述中首先明確指出考察社會歷史要「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
第二,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物質關系是整個社會歷史的基礎,它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告訴我們,社會現象是復雜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結成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而人們在生產中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生產關系,則是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它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社會關系,決定了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的性質。只有以這樣一種物質關系、經濟關系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作為一種歷史觀,才能再現社會有機體的普遍本質,才能揭示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才能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這一內容,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闡述得非常清楚的。馬、恩在指出整個歷史的基礎的同時,還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和「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同等意義的概念,這不僅說明了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這兩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范疇之間的聯系,而且還揭示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是劃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唯一標准。在上述表述中,馬、恩以「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回答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恩還明確指出,只有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原理,才能夠完整地描述其全部過程及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說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中,馬、恩向我們指出了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不能從范疇、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要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從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這也就是說,任何一種觀念的東西,只要把它放在社會實踐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和真實面目;錯誤的觀念及一切唯心史觀的謬論,都有其產生的社會基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推翻這一社會基礎,以致消滅由之產生的錯誤的觀念和唯心史觀的謬論。這里,馬、恩科學地解決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辯證關系,說明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關系,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性作用。
第四,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歷史的每一階段發展和特殊的性質。在上述表述中,馬、恩明確指出,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生產關系是整個歷史的基礎,而這一切,都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相聯系。同時,馬、恩還指出,生產方式規定了歷史的每一階段的生活條件,決定了其發展和特殊的性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這里的環境指「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即生產方式。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生產方式都是由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當然它也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是,它「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源泉,決定並制約著人的全部活動以及全部社會生活的領域和過程。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自身的發展。馬、恩明確指出,生產方式作為「人的本質」的現實基礎,決不因為遭到歷史唯心主義者的反抗,而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有絲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產力和積極參與反抗舊社會活動的革命群眾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作為唯物史觀,在說明歷史發展的規律中,必然要論及社會革命。在這里,馬、恩從生產力和革命群眾兩方面闡明了社會革命發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致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激化,導致社會革命的爆發。因此,一定的生產力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前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作為社會革命的主體,革命群眾起著任何其他因素所無法取代的作用。沒有革命群眾的積極參與,任何變革的思想都沒有意義,因為革命群眾「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很顯然,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闡釋得非常明確和清楚的。
應該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為了清算馬、恩以前的哲學信仰,達到自己弄清問題的目的而概括出來的。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1888年單行本序言」中曾說,《形態》中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解釋,「表明當時我們在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多麼不夠」。〔2〕正是為了克服這一不足,馬克思以後一直潛心於政治經濟學研究,並為此而付出了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15年的研究,終於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表述。(這一表述也就是理論界稱為的「經典性表述」)比較《形態》和《序言》中對唯物史觀的兩次表述,其差異還是存在的:前者的出發點是批判舊哲學,清算以往的哲學信仰,後者則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成果總結;前者側重於對歷史的現實基礎的闡述,後者則側重於對物質生產關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顯:都揭示出唯物史觀的實質性內容,強調了人類全部歷史的現實基礎及發展的基本規律,得出了要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來認識歷史及歷史發展的結論;都體現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社會革命發生的根源及物質因素等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內容。從二者之間的聯系而言,我們以為,《形態》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規定其基本內容,搭框架,而《序言》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礎上作深刻剖析,為其提供充實的論據。因而,二者都可謂「經典」。二者的結合,構成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最完整、最准確,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還需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盡管沒能把唯物史觀的所有內容都概述出來,對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疇也未作詳盡的解釋,但它仍不失為「經典」。列寧曾指出:「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或更確切地說,徹底發揮唯物主義,即把唯物主義運用於社會現象,就消除了以往的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第一,以往的歷史理論,至多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考究產生這些動機的原因,沒有摸到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沒有看出物質生產發展程度是這種關系的根源;第二,過去的歷史理論恰恰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我們能以自然史的精確性去考察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3 〕從前面本文對《形態》中的唯物史觀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個方面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我們不難看出,以往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即:只停留在思想動機上而沒能從物質生活方面去考察歷史發展和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在這里已完全被消除。馬、恩從歷史發展的出發點、歷史的現實基礎、社會生活的本質、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等方面,徹底發揮了唯物主義,揭示出產生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的物質原因,指出了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物質根源,說明了人民群眾的推動歷史發展、進行社會革命的決定作用。這一切,足以標示唯物史觀的形成。

⑦ 試述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歷史觀

一部分: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一、辯證的唯物論「
1、三觀:物質觀——物質與運動;運動與靜止;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實踐觀——含義、意義、特徵、形式、結構、環節、作用;意識觀——意識起源、本質、作用;
2、兩原理——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原理——對立、統一;世界物質統一原理;
二、唯物的辯證法
1、兩個總特徵
聯系的觀點——聯系的含義、特點、整體與部分聯系
發展的觀點——發展的含義、實質、過程、規律性、人的自覺活動與規律的關系
2、三大規律
質量互變規律——內容:對立統一;意義:不同哲學派別的對立;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否定之否定規律——辯證否定觀原理;否定之否定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矛盾的含義、屬性、作用;內因與外因的含義、關系、意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關系、意義;矛盾的不平衡性的含義、關系、意義;
3、四對范疇
現象和本質的含義、關系、意義;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義、關系、意義;
原因和結果的含義、關系、意義;
可能性與現實性的含義、關系、意義;
二部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一、認識的發生和本質——認識的發生;認識的本質;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二、認識的發展過程——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區別、聯系、意義;認識的兩次飛躍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認識過程的反復性、無限性;認識發展的規律、意義;
三、真理發展的規律——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關系;真理的具體性;檢驗真理的實踐標准;
四、真理和價值的關系——統一;區別;
三部分: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社會存在的含義、作用;社會意識的含義與相對獨立性;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
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含義、關系、意義;兩者的辯證關系;
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含義、關系、意義;
四、社會形態更替——社會形態的含義;三個統一;
五、社會基本矛盾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內容;根本動力;
六、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強大杠桿;二重性;
七、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中的決定作用:含義、作用;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⑧ 論述馬克思主義的含義、特徵及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內容是把唯物論與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結合起來,形成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
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對人與世界的關系的最高抽象。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地指出人與世界的關系實質上是以實踐為中介的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關系。
從實踐出發解決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偉大哲學變革的實質和關鍵。是實踐為人提供了認知對象。因此在實踐中,人不僅認識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礎上創造了人類的屬人世界。所以,實踐不僅具有認識論意義,而且具有世界觀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其他一切哲學的根本之處,在於它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獨特方式。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不了解人類實踐活動及其意義,因而導致他們在對世界的理解和觀察世界的視角上存在著重大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實踐出發去理解現實世界,從而在世界觀、自然觀、歷史觀和認識論上都獲得了全新解釋,構築了統一的、徹底的、科學的哲學體系。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貫穿於全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變革主要表現:
創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結束了社會歷史領域中唯心史觀的統治地位。結束了舊唯物主義缺乏能動原則的狀況。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去理解物質世界,使唯物主義成為生機勃勃的科學理論體系。為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⑨ 簡述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方法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哲學依據。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高度,科學認識和正確把握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需要從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方式出發,深刻理解發展的內涵:發展是經濟社會對立統一的發展,經濟社會全面的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的發展,經濟社會可持續的發展;需要從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出發,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經濟社會形態理論、全面生產理論、人的全面發展理論;需要從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出發,提高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辦事的能力;需要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正確認識經濟增長對社會進步的貢獻與作用。

不同的發展觀對經濟社會發展會產生不同的導向作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不協調問題,有些是在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有些則和我們頭腦中不科學的發展觀念有關。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哲學依據。只有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高度出發,才能科學認識和正確把握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問題。
從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方式出發,認識和把握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輕視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認識傾向,是一種片面的發展觀念,它離開了唯物辯證法,陷入了主觀主義、形而上學的誤區。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發展是事物的一種運動狀態,但又不是事物一般的運動狀態,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向上的,由低級向高級進步的,不斷推陳出新的運動狀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就是事物發展的辯證運動過程。事物發展如此,社會發展也是如此。
辯證的發展就是經濟社會對立統一的發展。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發展就是事物內部矛盾不斷產生、發展和解決的過程,辯證的發展就是經濟社會對立統一的發展過程。運用唯物辯證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就一定要認識到社會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的矛盾運動中,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在各類社會矛盾的運動中發展的。社會健康發展的過程就是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要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經濟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矛盾,並找出辦法解決這些矛盾。
辯證的發展就是經濟社會全面的發展。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系統工程,系統的有機組成要素在發展中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構成了系統的整體發展。辯證的發展應當是全面的、保持內在各要素相對平衡的發展,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單一要素突進的發展。社會發展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全面兼顧社會發展系統的各個組成要素。只有堅持經濟、政治、文化各構成要素全面發展,社會整體才能進步。
辯證的發展就是經濟社會協調的發展。唯物辯證法的一個普遍原則就是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一事物離開與它事物的聯系,就談不上存在,更談不上發展。普遍聯系,實質上是講事物的發展必然是兼顧的、對稱的、照顧它方的發展,否則就是畸形的發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頓。辯證的發展內在地要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從而保證社會公正、公平、和諧、穩定等社會協調發展的綜合目標的實現。
辯證的發展就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的發展。任何事物的發展,包括社會發展,一定要有發展的潛力和後勁,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否則發展將難以為繼。保持可持續發展能力,關鍵是保持社會資源的可持續性。社會資源可分為物的資源、人才資源、政治資源三個部分。因此,保持物的資源、人才資源、政治資源的可持續性,是辯證發展的內在要求。
從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出發,認識和把握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分析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強調歷史決定論。社會發展的最終力量是物質資料的生產、物質的生產力,社會歷史發展歸根結底是生產力、經濟、物質的因素起決定作用。把握社會發展,首要的就是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不斷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需要。二是強調歷史辯證法。不能僅僅把社會發展的因素歸結為生產力、經濟、物質,還要講人的作用,講自然、人口、法律、政治、文化、思想等各種社會因素的作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在闡述經濟社會發展時,總是既強調社會發展的重點方面,又強調其他方面因素的反作用;既強調自然的制約作用,生產力、經濟、物質的最終決定作用,也強調生產關系、上層建築、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的反作用,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社會各個因素、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
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經濟社會形態理論,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把發展僅僅理解為經濟增長,忽視社會全面發展,在理論上的一個根源就是沒有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經濟社會形態理論。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社會形態理論,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生活決定政治生活及精神生活;物質文明決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反過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精神對物質、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從而對生產力起制約和反作用,政治、文化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對經濟、物質文明起制約和反作用。按照經濟社會形態理論,經濟增長是基礎和前提,但它只是整個社會發展的一部分,忽視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最終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全面生產理論,統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以為馬克思主義生產理論只講物質生產而不講其他,是理論上的又一個誤區。馬克思主義全面生產理論的主要內容有:一是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即物質生產;二是人自身的生產,即人口的生產;三是精神生產,主要指思想、觀念、意識、宗教、法、道德、理論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四是社會關系的生產。以上四方面的生產相互滲透、相互關聯,構成馬克思主義全面生產理論的基本內容。學習馬克思主義全面生產理論,可以劃清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同「經濟是唯一決定因素」的庸俗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本質區別,可以搞清發展不是單一的經濟增長而是社會的全面發展,人類社會生產不是指單一的物質生產而是包括人、精神、文化、社會關系的生產。
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中促進人的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弄清發展的目的、動力、主體是什麼。有一種觀點認為,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只重視物,不重視人,是人的缺位理論。這是錯誤的。實際上,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就是從現實的人出發,以現實的人的發展為目的的社會發展理論。正是從這樣的歷史觀出發,馬克思主義把人作為社會發展的主體,作為社會發展的目的,把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創建未來社會的本質規定。
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均表明,必須以人為本,把推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目的。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根本,以人為核心,以人為基礎,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的,滿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滿足人的民主權利、公平公正要求、素質全面提高、價值實現、精神文化等社會需要,關心人,尊重人,愛護人,解放人,發展人,把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從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出發,自覺地按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辦事
片面的發展觀還可以從認識論上找到其產生的根源。片面的發展觀實質上脫離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原則。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很大程度上與一些領導幹部脫離實際,主觀臆斷,盲目追求「政績」,不按客觀規律辦事有關。
客觀規律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是哲學的一個基本問題。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受客觀規律制約的,當然人又不是無條件地受制於客觀規律,對於客觀規律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否認客觀規律的作用,認為人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歷史,這是歷史唯心主義;認為人在客觀規律面前毫無作為,沒有主觀創造性,這是庸俗唯物主義。人們只有尊重規律、把握規律,按規律辦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反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於尊重和把握規律,按規律辦事。社會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如生產力一定要適應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文化發展規律,政治發展規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規律,等等。這些規律昭示人們,只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類文明才能進步。違背這些規律,社會發展必然出現問題。
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澄清關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模糊認識
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與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相結合,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堅持經濟增長與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相一致、相協調的基本要求,澄清了關於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些模糊認識。
沒有經濟增長不行,沒有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也不行。在發展理論的術語中,增長和發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發展所包含的內容要比增長豐富得多、復雜得多。增長只是GDP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發展則是包括經濟增長在內的,教育、科技、文化、政治等多種因素的經濟社會的綜合進步過程。
與經濟增長相關聯,沒有GDP指標不行,沒有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綜合指標也不行。經濟增長與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必然涉及對GDP的看法。既不宜片面關注GDP增長,也不能忽視GDP增長的積極意義。GDP是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在正常情況下,GDP增長意味著經濟實力的壯大和社會財富的增加。相對於改革開放前的忽視經濟增長,把GDP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這是一個進步,具有積極意義。但GDP指標也有局限性,如不能全面反映增長的質量、產業結構、社會人文發展和環保狀況等。現代社會的發展已使人們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要有經濟總量的增加,但經濟總量增加不一定帶來經濟社會發展。因此,要科學地使用GDP,逐步完善GDP考核指標體系。
保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還要注意反對兩種傾向:一種是以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理由,忽視和否定經濟增長的作用;一種是用經濟增長目標替代社會發展目標。經濟不發展,天下不會太平;社會問題不解決,也不可能長治久安,甚至會釀成嚴重危機。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之所以能經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因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一點決不能動搖。但經濟增長不等於社會發展。一些拉美國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城市化率達到70%,但由於貧富差距過大,頻發經濟社會危機,發展嚴重受挫。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經濟快速增長,市場的消極影響、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為了防止陷入「拉美陷阱」,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⑩ 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意義

1848年《共產抄黨宣言》發表標志襲著馬克思主義誕生
肯定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的積極作用
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秘密
宣告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昭示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原則
一種新的社會主義理論誕生
展示一種嶄新的社會歷史觀
國際無產階級斗爭的思想武器,工人運動蓬勃興起
對人類歷史的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