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醒獅歷史發展

醒獅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3 00:39:58

A. 南獅的歷史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舞獅歷史久遠,《漢書·禮樂志》中記載的「象人」便是舞獅的前身。唐宋詩文中多有對舞獅的生動描寫。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在世界華人的傳播下,舞獅已經走向世界,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舞獅表演與比賽。舞獅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體育藝術。 舞獅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
最早的傳說認為,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在中國逐漸興起。因此,舞獅是中國與西亞、南亞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產物。
更多的傳說認為,舞獅本來就起源中國。由於獅子體型威武,被譽為百獸之王,而中國一般不受獅患所害,因此,民間對獅子有親切感,把它當成威武與吉祥的象徵,並希望用獅子威猛的形象驅魔趕邪。中國社會歷來以農為本,配合節氣變更與農事生活,各種節日或迎神喜典應運而生。在這些節慶中,人們為了祈求生活平安詳寧,就以神或瑞獸來驅鬼娛神,這種形式便漸漸具有娛樂民間的意義。隨著人們對獅子的喜愛,人們已不滿足於門墩、屋檐、石欄、印章、年畫上靜止的獅子形象,他們要讓獅子活起來,於是創造了模擬獅子行為的舞蹈,再加以改進和發展,就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門獨特藝術。 主要有以下的起源說:
漢代起源說。有關舞獅子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按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便斷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就將獅皮剝下,由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流行。
南北朝起源說。南北朝時,民間也流行舞獅子。相傳北魏時屢受匈奴侵擾。有一次,匈奴特製木雕獅頭並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北魏進貢,意圖在舞獅時行刺魏帝,幸虧被忠臣識破,匈奴使者才知難而退。但是,北魏皇帝喜愛上了舞獅,命令仿製,舞獅得以流傳後世。也有說法認為,舞獅的起源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說服力的是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交州(今廣東、廣西一帶)刺史檀和之奉命征討林邑,林邑王范陽指揮士兵,操著長矛,騎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使宋兵無可奈何。宋先鋒官想到百獸害怕獅子,想必大象也不例外,於是命士兵做了很多假獅子。每隻假獅子由兩個士兵披掛著,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隱伏於草叢中。雙方交戰,宋軍放出了許多張開血口的假獅子,張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嚇得掉頭亂竄,林邑軍全軍敗退。從此,舞獅在軍隊里流傳開來,後來又流傳到民間。五代之後從中原流傳至嶺南一帶。
唐代起源說。傳說唐明皇有一天做夢,夢見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自己。這只怪獸沒有惡意,在台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想重睹這一現象,於是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樣製造出來,同時讓樂部用雄壯的鑼鼓配樂編成舞蹈。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在唐朝,舞獅子已發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舞獅子」。當時的舞獅子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
唐代以後,舞獅子在民間廣為流傳。宋代的《東京夢華錄》記載,有的佛寺在節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講經。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在浙江舉行的燈節上,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聚集觀看舞獅子的盛況。 南粵大地,以其北隔五嶺,南接大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出敢於拼搏進取,務實致用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嶺南文化。
受嶺南文化的熏陶,嶺南地區的舞獅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南獅由北方的黃獅子(北獅)脫胎而來,與北獅相近,南獅頭上扎有一隻角,威猛粗獷,講究神似,鼓樂激昂,令人警醒,故南獅又被稱為醒獅。
傳說,在遠古時候,廣東南海出現奇獸,身長八尺,頭大身小,眼若銅鈴,青面獠牙,頭生一獨角。這頭奇獸於除夕晚出現,來去如風,專門破壞農作物,包括稻米,蔬菜等等,村民鄉眾不勝其煩。因他每逢過年時就出現,於是人們稱之為「年獸」,鄉民們就商議消滅「年獸」。
有智者獻計,用竹篾及紙,紮成奇獸的形狀並染上顏色,以各種形狀的布織成獸身,再集勇士十數人,持鍋等打得響的器具,並由一人手持雙菜刀,立於一圓砧旁准備敲打。大家依計而行,他們埋伏於「年獸」必經之地。
當「年獸」出現時,眾勇士一涌而出,擊打樂器發出「鏘鏘」、「咚咚」之聲,如雷貫耳。「年獸」聽見,嚇壞了,落荒而逃,從此銷聲匿跡,不復出現。為了慶祝驅趕奇獸成功並紀念紙扎獸頭的功勞,村民便於春節將它拿出來舞動。有的人們建議把它命名為舞獅:因為獅是獸中之王、勇猛的代表和吉祥的象徵。後來,鄉民除了在新年期間舞獅,也在慶典上表演舞獅,以增加熱鬧的氣氛。
相關史料也記載,廣東南海是南獅最早最正宗的發源地。明代初期,南海便有專門製作舞獅和鑼、鼓、鈸的能工巧匠。附近墟集、村落、逢年過節或遇到重大喜慶必定出動舞獅助興,成為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四鄉和相鄰郡縣多有到佛山采購獅子和鑼鼓,這使南海的舞獅技藝得到流傳和推廣。
經過多年的發展,南獅就種類而言分為四大流派,有南海大頭獅、鶴山鴨嘴獅、清遠英德雞公獅、雷州半島的鸚雄獅。各地方的不同特點:廣州、佛山的大頭獅俗稱「佛庄、笑獅」,它的外形取唐代石雕獅子的精華,特點是額高、眉精、眼大、口寬頻笑。鶴山的鴨嘴獅頭稍長,俗稱「鶴庄、畫形、禽形或豹仔」,特點是眼企、吊眉、嘴形有鴨嘴和青蛙嘴兩種。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和雷州的鸚雄獅等,其獅頭有大號、二號和三號之分,外貌是以色彩來表現其性格。
關於南獅最大的特點就是神似,南獅突出一個「醒」字,就必須在「躍」、「撲」、「扎」三方面下功夫,功夫老練的舞獅手舞起獅來,已經達到睡獅已醒,動靜分明,剛柔相濟,形神俱備,人獅一體。
傳承與創新 南獅文化與技藝
在廣東,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舞獅助興是必不可少的節目。各個自然村落每年都會舞獅遊行,鳴放鞭炮,耍武比藝,共祝萬事順意,人樂年豐。脫胎於唐代宮廷獅子舞的廣東南獅,在廣東田野的自娛自樂中輕松過濾掉宮廷藝術的遲緩慵懶,注入草根的積極爽朗。
明清以來,隨著珠江三角洲人到南洋謀生,南獅也像對家人的牽掛一樣,被人們帶著漂洋過海,成為今天維系華人世界的重要文化紐帶,也成為世界認識中華文化最生動的一個樣本。現在,「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舞獅活動」,日本橫濱中華街的華人學校里,舞獅是男生們的必練功夫。2007年,「舞獅」被馬來西亞官方列為本國50大國家文物遺產,得到政府固定撥款支持發展,成為維系大馬華人社會的又一紐帶。
反過來,流傳到海外的舞獅也在推動中國舞獅的更新。20世紀末,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舞獅界經過精研中國舞獅,創出動作驚險、更具觀賞性的高樁舞獅。脫胎於廣東南獅的高樁舞獅迴流中國,誕生了現在的「競技南獅」。如今,各種舞獅大賽的競技場上,在2.5米-3米的高樁上演繹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已然成為奪取錦標的最有力法寶。湛江的許屋、太平鎮等舞獅團,甚至已經開發出高樁單獅「飛躍穿火圈」的絕活。提起這些,湛江市群眾藝術館館長朱衛國總是心潮澎湃,因為他知道這是舞獅發展歷程中一次了不起的跨越。
南獅文化是嶺南文化的優秀代表,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歷代相傳,鼎盛不衰,是我國眾多民族體育中的一朵亮麗的奇葩。舞獅文化內涵豐富,獅是一種雄健、威武、勇敢和力量的象徵,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這項運動集武術、舞蹈、編織、刺綉、繪畫和音樂等多種藝術於一身,通過人體之間的搭配連接、密切合作,模仿獅的各種形態動物,來表現體意,是最能體現我國民俗民風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
南獅深厚的文化底蘊決定了其不愧為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不但能烘托節日熱鬧氣氛,而且顯示出我國人民尚武、愛國的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內涵是當代流行的西方體育無法比擬的。
南獅蘊涵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文化意識。南獅文化也是嶺南文化的有機構成,寄託了嶺南先民勇於創新,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甚至可以從南獅演變與發展軌跡中看出嶺南文明不斷進步、沖突、融合的軌跡。在發展過程中,南獅文化廣泛地吸納了各個文化特質,形成了嶺南文化先進而鮮明的文化性格,成為嶺南文化的縮影。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南獅文化被廣大華僑帶到了東南亞、歐美地區,代表華夏民族的文化內核,成為凝聚海內外華人、華僑的「黏合劑」,對推動民族認同、民族和解、跨文化交流與互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豐富世界文化多樣性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南獅蘊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民族情結,當前,以南獅為代表的文化建設受到沖擊的趨勢正在日益加大,搶救與維護已經刻不容緩,保護與傳承南獅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我們要站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度保護該運動,要建立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專門的南獅研究與保護機構,逐步實現南獅文化保護的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使我國各民族的經濟文化共存共榮,交相輝映,永葆中華文明的燦爛多姿。

B. 舞獅最早起源在哪裡

關於我國舞獅的起源,有各種說法,至今尚未有定論。

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獅子,吃掉村莊內的村民,後來村民學會武功,格斃獅子,村民模仿獅子的形態而成為舞獅;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引走,因此南獅中常有「大頭佛」引領獅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扎獅子及鑼鼓驅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

遠古起源說認為舞獅源於「驅儺」。在遠古時代,古人發明了「儺」。「驅儺」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舞獅。儺獅舞除了在村寨中表演之外,更多是進入百姓人家,在驅除疫鬼的同時,又增加了送福、祈福任務。

漢代起源說認為起源於漢代的「象人」 。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

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於是將獅皮拔下,由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

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風靡流行。

有關舞獅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至遲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

(2)醒獅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舞獅分為北獅、南獅。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些年來亦有將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者(一般二人舞一頭)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未舞看起來已經是維妙維肖的獅子。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北獅表現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舞動則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南獅又稱醒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型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

C. 醒獅是哪個國家先發明

舞獅的傳說

民間舞獅活動雖然由來已久,但這門藝術起源卻是眾說紛紜。行家遍翻群書,追根到底也只能從各種記載中悟出一些頭緒,而這又包括種種的傳說。有人認為,獅舞技藝出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漢代起源說

有關舞獅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

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便斷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就將獅皮剝下,由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流行。

北魏起源說

南北朝時,民間也流行舞獅子。北魏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製木雕獅頭,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北魏進貢,意圖舞獅時行刺魏帝,幸虧被忠臣識破,他們才知難而退。但是北魏皇帝喜愛上了舞獅,命令仿製,舞獅得以流傳後世。

唐代起源說

傳說唐明皇有一天做夢,夢見在階前出現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自己。這只怪獸沒有惡意,在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要重睹這一現象,他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樣製造出來,同時讓樂部用雄壯的鑼鼓配樂編成舞蹈。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

在唐朝,舞獅子已發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舞獅子」。當時的舞獅子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

唐代以後,舞獅子在民間廣為流傳。宋代的《東京夢華錄》記載說,有的佛寺在節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講經。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浙江燈節時,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聚集觀看舞獅子的盛況。

佛山起源說

在遠古時候,廣東佛山出現奇獸,身長八尺,頭大身小,眼若銅鈴,青面獠牙,頭生一獨角。

這頭奇獸於除夕晚出現,來去如風,專門破壞農作物,包括稻米,蔬菜等等,村民鄉眾不勝其煩。因他每逢過年時就出現,於是人們稱之為「年獸」,鄉民們就商議消滅「年獸」。

有智者獻計,用竹篾及紙,紮成奇獸的形狀並染上顏色,以各種形狀的布織成獸身,再集勇士十數人,持鍋等打得響的器具,並由一人手持雙菜刀,立於一圓砧旁准備敲打。大家依計而行,他們埋伏於橋下年獸必經之地。

當年獸出現時,眾勇士一涌而出,擊打樂器發出「鏘鏘」、「咚咚」之聲,如雷貫耳。年獸聽見,嚇壞了,落荒而逃,從此銷聲匿跡,不復出現。為了慶祝驅趕奇獸成功並紀念紙扎獸頭的功勞,村民便於春節將它拿出來舞動。有的人們建議把它命名為舞獅:因為獅是獸中之王,勇猛的代表,吉祥的象徵。

後來,鄉民除了在新年期間舞獅,也在慶典上表演,以增加熱鬧的氣氛。

南獅和北獅

今天的舞獅主要分為南獅和北獅兩種。

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在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也有將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北獅

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者(一般二人舞一頭獅子)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看起來就象是維肖維妙的獅子。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

北獅表演注重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舞動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

南獅又稱醒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形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嚴格來說,南獅的獅頭不太像是獅子頭,有人甚至認為南獅較為接近年獸。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傳聞以前還用鐵做,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傳統上,南獅獅頭有「劉備」、「關羽」、「張飛」之分。三種獅頭,不僅顏色、裝飾不同,而且舞法根據三個古人的性格而異。

南獅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賓、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台等等;舞者通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為了增加娛樂性,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舞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 或者過梅花椿等等。

舞南獅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獅的舞動要配合音樂的節奏。舞南獅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舞獅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就是把硃砂塗在獅眼上,象徵給予其生命。

D. 醒獅起源距今有多少年

醒獅屬於中抄國獅舞中的襲南獅,是一種地道的廣東省漢族民間舞蹈,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於南海縣。現流傳於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廣州等縣市。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

E. 醒獅的來源

程曦笑笑關斷了電話,溫德則又拿筆,在地圖的相關的地方畫上了一個紅圈。幾乎每有一個線索出現,他就會用類似的辦法畫上一個標記。本是想用這種辦法找到些關聯的,可至今為止還沒有什麼具體的發現。

舞獅的歷史悠久,它其實是起源自中國與西亞文化的交流。大約1900多年前,波斯和中國通過絲綢之路展開了雙邊貿易關系。波斯大使饋贈獅子等動物予中國。當時中國本土尚無獅子,過後當它和西亞其他國家建立邦交時,越來越多的獅子被送往中國。
這些獅子沒有對中國帶來任何麻煩或災害,因此中國人普遍對獅子並無懼意或抗拒感。實際上,他們將獅子視為勇敢與和平的象徵,他們希望藉著獅子的能力來避邪。這就是為什麼人人都往家門口擺石獅子的緣故了。
舞獅並非只引進中國大陸,它也流傳到了本土並無獅子的韓國和台灣,這幾個國家的舞獅藝術不盡相同,然而其象徵意義卻大同小異,舞獅充分結合了文化、歷史和武術的精華,一般舞獅表演者都具有武術根底,身體柔軟、伸縮自如、體格健壯、孔武有力、平衡感高者為宜。舞獅的每個動作都得配上獨特的伴奏旋律,即大鼓跟隨鼓手的節奏,這意味著,舞獅者和樂師必須緊密合作,舞獅的素質看全面難度的高低、舞步的整體表現的准確度、節奏配合的敏感度以及舞獅所要表達的內容。
中國舞獅一般可分成兩種,即北獅及南獅。兩者的分別主要在於舞獅的動作,唯最明顯可見的區別卻在於兩種獅子的外形,北獅擁有毛茸茸的外皮,嘴部動作不大,而南獅的獅身則五彩賓紛,獅毛較短,嘴部活動較大。
多年以來,舞獅經歷了許多變化與進展。今天,舞獅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仍然扮演要角,這是因為民族要保留祖先所創制的優良傳統。經過整千年創意思考和演藝經驗,舞獅已不僅是純為娛樂而表演了,它代表著中華一種精神形式的滿足感,子發揚人們樂觀、團結及奮勇崇高美德。比方通常在給獅子點睛時,由社會賢達、名人、熱心人士或頭人、長輩來進行簡單又隆重的點睛儀式,在心意上祝福這頭獅有一個活的生命,同時也祝福給人們帶來吉祥,驅除一切邪惡。

}

F. 廣東醒獅的傳承發展

醒獅舞在廣東人民中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自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傳統項目的醒版獅隊,更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就從權南海地區十七個鎮和縣屬機關、企業,便有醒獅隊1800多個;大瀝鎮1990年元宵節舉行的生菜會,就有500多個醒獅隊來賀慶;里水鎮的每一間小學都建有少年醒獅隊;南海縣各鎮更有一些以家庭為單位組成的醒獅隊,三代同堂齊上陣舞獅者,常有之。此外,還有女子獅隊。
廣東醒獅舞不單國內有名,且揚名海外,海外的華人華僑均有舞醒獅的習俗。近年華僑、外國人到南海地區的舞獅館學醒獅、習武者甚眾。這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藝術的魅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要盡一切努力,把醒獅這一優秀文化藝術傳統發揚光大。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廣東醒獅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G. 獅舞的歷史沿革

漢代起源說
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朝野,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
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於是將獅皮拔下,由宮人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獅舞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獅舞從此流行。
北魏起源說
獅舞作為表演藝術,相信成形於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時代,當時北部匈奴侵擾作亂。他們特製木雕石頭多具,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魏進貢,意圖獅舞時進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識破,使他們知難而退。後因魏帝喜愛獅舞,命令仿製,務實得以流傳後世。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記述當時洛陽長秋寺佛像出行時,有「辟邪獅子,引導其前」的話。
唐代起源說
在碑使中有關於唐明皇游月殿,獅子舞使由唐明皇游月殿後一覺醒來而有醒獅舞,這故事說當唐明皇游月殿時,在階前出現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唐明皇沒有惡意,且在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要重睹這一現象,他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仿出來,同時由樂部配以雄壯的鑼鼓編舞娛賓。自此之後,獅舞便流入民間。唐《立部伎》中的《太平樂》也稱《五方獅子舞》。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就有詩雲:「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西涼伎》)。可見唐代已有獅子舞。
有關獅舞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至遲三國時已有獅舞子了。
南北朝時,民間也流行獅舞子。
到了唐朝,獅舞子已發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獅舞子」。當時的獅舞子,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的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唐代以後,獅舞子在民間廣為流傳。
宋代的《東京夢錄》記載說,有的佛寺在節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講經以招來遊人。
明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浙江燈節時,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圍簇觀看獅舞子的盛況。 隨著時間的遷移,舞獅的發展變得更豐富更多樣。在宋代的百戲中,有孩兒扮獅戲球舞,還有獅豹合舞。清代的舞獅更別具特色,加北京走會圖中的舞獅,表現出一對大獅子,各帶一隻小獅子,旁邊有兩個獅子郎在逗引獅子。大獅子的形象顯得威猛,很有情趣。在我國民間,上元節舞獅子是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盛事,每到農歷正月十五前後,我國的許多城鎮和鄉村都要表演舞獅子。
我國流行的舞獅,有文獅、武獅之分。文獅動作細膩詼諧,主要表現獅子的活潑及嬉戲神態,如掄球、戲球、舔毛、搔癢、打滾、洗耳、打瞌睡等,富有情趣性;武獅則重技巧和武功的運用,如騰、閃、躍、撲、登高、走梅花樁等高難動作,表現獅子的威武性格。

H. 醒獅的發展

醒獅是舞獅文化之一,優秀的漢族民俗舞蹈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內典,漢族民間都以舞獅容前來助興。

至今仍然流傳於廣東以及廣西兩省的一些地方,舞獅在中國流傳著很多不同的派系也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在中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義。其中舞醒獅就是在廣東和廣西兩省,明清兩朝和明國時期都很有名氣的一種舞獅派系。舞醒獅要具備很高的級數要求和條件。到現今為止會舞醒獅的人已經不多。

I. 遂溪醒獅的歷史起源

去年,該縣先後6次舉行規模大、檔次高的歌舞醒獅表演活動,並多次組織醒獅團參加市、省以至國際性的民間醒獅表演賽。中央電視台攝制組曾先後兩次到該縣拍攝民間醒獅活動並作專題播出。

閱讀全文

與醒獅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