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音樂史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
眾所復周知,美國是個世界大國,但制是一說到歷史文化,那就只能算是個弱小的國家了。我們知道,美國成立以後的人口構成上仍以英國移民為主,同時還有來自歐洲各地的其他國家移民。這使美國成了名副其實的民族大熔爐。因此,在音樂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歐洲主流派音樂的影響。
當1832年波士頓音樂學院成立的時候,美國人才真正開始致力於尋找屬於自己的音樂。到19世紀,美國出現了亨利許、弗瑞、布里斯托、高夏克,以及大名鼎鼎的佛斯特等5位重要作曲家,他們是美國第一代重要的作曲家。之後又出現了第二代美國音樂家。他們將浪漫派的樂風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特別在晚期已經明顯地排除了德國音樂的影響。
『貳』 歐美音樂的發展史
這里介紹比較詳細專業
音樂空間
http://spaces.msn.com/members/6200z/
http://spaces.msn.com/members/beyond1978/
音樂的發展與變化
第一目「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傑作」,教材主要闡述了19世紀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以及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流派與傑作和美國音樂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19世紀音樂發展的社會背景。
第一,歐洲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促使文藝格局的面貌發生了變化。19世紀上半期歐洲一些國家如英、法、德意志、義大利、奧地利等國都在不同程度地進行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推動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力量日益壯大。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促使音樂藝術逐漸從封建主義的束縛和教會的壓抑下解放出來,開始走向更廣闊的社會階層,更深刻地表現人性,反映更加豐富的社會生活。
第二,各國面臨不同的社會問題使音樂的發展呈現出多樣性和民族性。19世紀的歐洲經歷了拿破崙戰爭、維也納體系的建立、1848年革命、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等重大事件,這期間由於國情不同各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也有所不同:法國需要進一步深化和鞏固資產階級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德意志、義大利需要完成國家的統一;俄國需要消滅農奴制發展資本主義。而東歐地區許多弱小和落後的國家則要完成反抗外來壓迫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務。在這種形勢下,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音樂家把對現實的不滿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傾注在音樂的創作中,使音樂的發展呈現出了多樣性和民族性。
2.19世紀的音樂流派與傑作。
第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教材介紹了浪漫主義音樂的興起和發展、主要特點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興起和發展。浪漫主義音樂是在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下於19世紀初興起,以奧地利和德意志為中心。19世紀中期走向鼎盛時期。
2)主要特點。浪漫主義音樂與19世紀以前的古典主義音樂不同。古典主義音樂崇尚理性、重視規范、要求感情的節制和形式,而浪漫主義音樂一則著重感情的抒發和個性化的心理刻畫、注重音樂中的詩情畫意,感情熱烈而奔放。二則在音樂作品中大量弘揚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樂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浪漫主義音樂家燦若群星,他們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不朽之作。德意志的貝多芬是維也納古典樂派及向浪漫主義樂派過渡時期的代表,有「樂聖」之稱。其作品題材十分豐富,有鋼琴奏鳴曲、交響樂和室內樂等,如《悲愴》《月光》《田園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等都被列入世界名曲。奧地利的舒伯特不到20歲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創作生涯。一生創作了600多首藝術歌曲,被稱為「歌曲之王」。《小夜曲》是其代表作品之一。此外還創作了交響樂、室內樂和鋼琴音樂等作品。奧地利的小約翰·施特勞斯不到7歲就寫出了第一首圓舞曲,他創作的《藍色多瑙河》《春之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圓舞曲聞名於世,有「圓舞曲之王」之稱。法國的柏遼茲是浪漫主義標題交響曲的創立者,代表作品是《幻想交響曲》。這是一部有文學標題的、浪漫主義的和帶有自傳性的作品,它的副標題是「一個藝術家的生活片斷」,五個樂章的情節線索通過比較詳細的文字標題提供給聽眾。《幻想交響曲》受到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的很大影響,表現出更鮮明的浪漫主義特徵。
浪漫主義音樂在歌劇中也取得了輝煌成就。義大利羅西尼的作品旋律優美、技藝精巧。他還是美聲唱法的開創者。威爾第的音樂作品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對當時義大利民族意識的覺醒起了巨大作用,人們尊稱他為「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其代表作品《茶花女》是名揚世界的巨作。普契尼的音樂除直接採用各國民歌外,還善於使用新手法。如《圖蘭朵》中就採用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代表作品還有《蝴蝶夫人》等。法國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門》是世界最優秀的歌劇作品之一,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法國音樂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徵,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德意志瓦格納的作品極有獨創性。他用近20年的時間完成的巨作《尼布龍根的指環》具有鮮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樂派:民族樂派出現於19世紀中後期的俄國和東歐地區。民族樂派的作曲家在音樂創作中著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間舞曲為素材,採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詩、神話傳說和人民解放斗爭事跡為題材,並且將民族音樂的鮮明特點和古典主義音樂的優秀傳統以及浪漫主義音樂的藝術風格緊密地結合起來,創作出大量既有獨特藝術個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強烈藝術生命力的作品。他們通過自己的音樂創作,熱情地歌頌自己偉大的祖國、民族和人民,反映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內心強烈的民族責任感。俄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羅斯音樂之父」格林卡和「俄羅斯樂聖」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是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奠基人。他創作的俄國第一部民族歌劇《伊萬·蘇薩寧》描寫了一位俄國農民把波蘭軍隊引入歧路而光榮犧牲的故事,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歌劇。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著重內心刻畫,旋律和配器富於表現力。《天鵝湖》《胡桃夾子》至今仍煥發著生命力,受到人們的喜愛。
第三,美國音樂的發展:19世紀末,美國經歷了南北戰爭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迅速成為資本主義強國。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豐富生活的同時也促使音樂的長足發展。福斯特的歌曲《淡褐色頭發的珍妮》、蘇薩的進行曲《星條旗永不落》等作品,既表現了美國國力不斷上升時的情懷,也體現出美國文化的多元融合特點。
教學建議:19世紀的音樂以浪漫主義音樂為主。教材介紹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傑作,它們幾乎都是世界級音樂大師和世界名曲。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擇播放風格不同的幾個音樂片段,讓學生體會音樂的語言並在鑒賞中比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義音樂的共同特點。
第二目「20世紀世界的音樂發展」主要介紹了流行音樂的發展和當代世界音樂的發展方向。
1.20世紀現代主義音樂興起。20世紀世界經濟的迅速增長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心理和思維方式,這些推動了音樂的進一步發展,現代主義音樂興起。在眾多的流派中,流行音樂脫穎而出。
2.流行音樂的發展及評價。
第一,流行音樂發展的三個階段。(1)一戰後至二戰前流行音樂的主流是爵士樂(Jazz)。爵士樂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源於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行音樂,是美國黑人從非洲帶來的傳統音樂與歐洲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爵士樂風格多樣、節奏性強,主要樂器是小號。爵士音樂不僅影響了其他流行音樂的形式,也影響了嚴肅音樂的創作。(2)二戰後的流行音樂中有搖滾樂、藍調和新的爵士樂「比博普」。其中搖滾樂(Rock&Roll)成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戰後音樂中電子技術的發展;二是新時代大眾心理和思維方式的變化,尤其是青少年對突破傳統的渴望。搖滾樂源於美國,是黑人音樂的節奏與白人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的有機結合。搖滾樂強烈的節奏、以愛情為主題且簡單直白的歌詞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邊歌邊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裝扮強烈地吸引著戰後的新一代青年。搖滾樂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貓王」普萊斯利。英國的「甲殼蟲」搖滾樂隊也是風格獨特的搖滾樂代表。他們的演奏對以後的搖滾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當時人們對搖滾樂的評價不一。【學思之窗】提供了不同的說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3)70年代以後,音樂風格更加多樣,表現在具有即興性、強調藉助和運用電子手段、注重話筒的操縱技術、商業化傾向日趨明顯。流行音樂的發展日益走向繁榮。
http://www.pep.com.cn/200410/ca530587.htm
回答者: chinmin_2008 - 首席運營官 十三級 6-1 21:40
『叄』 誰能講一下美國流行音樂發展史
第一,流行音樂發展的三個階段。(1)一戰後至二戰前流行音樂的主流是爵士樂(Jazz)。爵士樂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發源於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一種流行音樂,是美國黑人從非洲帶來的傳統音樂與歐洲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爵士樂風格多樣、節奏性強,主要樂器是小號。爵士音樂不僅影響了其他流行音樂的形式,也影響了嚴肅音樂的創作。(2)二戰後的流行音樂中有搖滾樂、藍調和新的爵士樂「比博普」。其中搖滾樂(Rock&Roll)成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戰後音樂中電子技術的發展;二是新時代大眾心理和思維方式的變化,尤其是青少年對突破傳統的渴望。搖滾樂源於美國,是黑人音樂的節奏與白人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的有機結合。搖滾樂強烈的節奏、以愛情為主題且簡單直白的歌詞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邊歌邊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裝扮強烈地吸引著戰後的新一代青年。搖滾樂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貓王」普萊斯利。英國的「甲殼蟲」搖滾樂隊也是風格獨特的搖滾樂代表。他們的演奏對以後的搖滾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當時人們對搖滾樂的評價不一。【學思之窗】提供了不同的說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3)70年代以後,音樂風格更加多樣,表現在具有即興性、強調藉助和運用電子手段、注重話筒的操縱技術、商業化傾向日趨明顯。流行音樂的發展日益走向繁榮。
『肆』 關於美國音樂史
美國音樂經過長期發展,到20世紀初才具備獨特的美國風格,並取得了與西方各國音樂文化同樣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前,美國境內存在著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各個民族或種族的音樂,也存在著歐洲音樂家從歐洲各國帶來的專業音樂。它們之間經過長時期的相互影響、融合,促進了美國音樂的形成和發展。
16-18世紀 印第安人的歌唱主要用於勞動、婚喪、准備作戰等場合,以鼓等打擊樂器伴奏,音調簡單,獨具一格。16世紀後,隨著各國移民的到達,也帶來了他們本國的音樂文化。經過激烈的爭奪,英國人終於取得了在北美大陸的優勢。因此,英國音樂對美國音樂的影響最大,它為美國音樂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石。1619年,第1批非洲黑人奴隸被販運到北美。非洲黑人酷愛音樂,慣於一邊勞動一邊唱歌。黑人音樂的動人曲調和獨特的切分節奏,對美國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1640年,馬薩諸塞出版了《海灣詩篇歌集》,是北美刊印的第1本書。18世紀初,為提高歌唱水平,許多牧師著書指導唱歌。同時,隨著移民的增加和一些大城市的逐漸繁榮,世俗音樂也變得活躍起來。歐洲樂器如小提琴、吉他、哈普西科德等開始流行,出現了專業音樂家。1731年在波士頓舉行了第1場音樂會。通常的音樂會節目包括愛國歌曲、歌劇詠嘆調、傳統民歌等,有時也有一些標題的或無標題的器樂作品。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美國本地出生的第!批作曲家。同歐洲音樂相比,當時美國作曲家的作品被認為不夠成熟。
19-20世紀 19世紀初,許多歐洲音樂家來到美國,他們帶來了遠比美國先進的音樂水平和技巧。1848年歐洲革命後,又有大批德國音樂家移居美國。他們使原先習慣於贊美歌的美國人的音樂趣味發生明顯變化,也給美國年輕一代作曲家的創作帶來巨大影響。與此同時,音樂教育獲得迅速發展。
南北戰爭後,美國音樂生活更趨活躍,又有一些重要的音樂團體相繼建立,如大都會歌劇院(1881)、波士頓交響樂團(1881)等。更重要的是,出現了一批具有相當專業技巧的作曲家。他們把美國音樂提高到了歐洲的水平,但作品缺乏獨創性,帶有明顯的模仿傾向。其中成就最高的是E.麥克道爾,他被認為是美國第1個取得國際聲望的作曲家。
當美國作曲家幾乎都在追隨歐洲風格時,歌曲作家S.C.福斯特卻採用美國黑人音樂的曲調進行創作。他的很多歌曲是為當時盛行的「黑人劇團」(由白人化裝扮演黑人,其成員稱為游吟藝人)寫作的;而真正的美國黑人音樂卻末受到重視,它們只在黑人中流傳發展。當時流行的黑人音樂主要類型有靈歌、布魯斯、勞動歌曲等。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出現了擺脫德國音樂控制的新潮流。捷克作曲家A.德沃扎克對此起了很大作用。他於1892-1895年間應邀就任紐約音樂學院院長。他建議美國作曲家把美國印第安人和黑人音樂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去。也有的作曲家轉向法國音樂,他們的創作與印象派有著密切聯系。另有一位作曲家C.E.艾夫斯在獨自探索美國化的音樂語言。他在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後來才被認為是美國老一輩最著名的作曲家。
20年代,社會輿論鼓勵美國作曲家創作具有美國風格和特點的作品。一批作曲家在各方面支持下,為美國民族主義音樂的確立作出了貢獻。特別在交響樂領域,他們為美國音樂贏得了與歐洲各國音樂並駕齊驅的地位。曾在巴黎從法國作曲家N.布朗熱學習的A.科普蘭、R.哈里斯、W.辟斯頓、V.湯姆森以及R.塞欣斯(1896-)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把美國的音樂語言與西方第一流的作曲技巧結合起來。他們的學生和追隨者如W.舒曼、S.巴伯、L.伯思斯坦等繼承了他們的道路。這些青年作曲家大都是國內培養起來的。
20-30年代的美國音樂並不只是朝著一個方向發展。西方音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歷了空前的劇烈變化,出現了新的現代音樂流派;即便是上述作曲家,在他們的某些作品中,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實驗的性質。最重要的實驗主義者是1915年定居美國的法國作曲家E.瓦雷茲。同時期,美國的流行音樂空前發展。特別是從黑人音樂布魯斯、拉格泰姆等演變而來的爵士音樂風行全國。具有獨立的美國風格的音樂劇(亦稱百老匯歌舞劇)是在歐洲的輕歌劇和喜歌劇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在流行音樂中佔有特殊地位。著名的音樂劇作曲家有R.羅傑斯(1902-1979)、G.格什溫、伯思斯坦等。
納粹政權的出現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許多著名的歐洲作曲家來到美國,如P.欣德米特、B.巴托克、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D.米約等。他們給美國音樂生活帶來了新的巨大影響。美國成為西方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中心。美國音樂創作的民族性不再受到重視,許多美國作曲家的作品與歐洲音樂在風格上的差別幾近消失。
50年代以後,美國音樂更趨多樣化。盡管有的作曲家基本上按照傳統的音樂語言進行創作,但是吸引著新一代作曲家的是層出不窮的各種新音樂流派,代表人物是J.凱奇。在流行音樂領域內,也出現了新的品種。從布魯斯等音樂發展而來的搖滾樂風靡全國,爵士音樂退居次要地位。搖滾樂的代表人物有E.普雷斯利(1935—1977)等,民歌的著名歌手有B.迪倫(1941- )等。70年代以後,搖滾樂的熱潮逐漸衰退,各種流行音樂互相影響,在風格上趨向綜合。最著名的流行音樂歌手是M.傑克遜(1958—)。
在音樂表演方面,美國往往由於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指揮、獨奏家和歌劇演員而達到很高水平。美國的交響樂團佔全世界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波土頓、芝加哥、克利夫蘭、紐約和費城等交響樂團均享有國際聲譽。
『伍』 美國音樂的歷史
印第安人的歌唱主要用於勞動、婚喪、准備作戰等場合,以鼓等打擊樂器伴奏,音調簡單,獨具一格。16世紀後,隨著各國移民的到達,也帶來了他們本國的音樂文化。經過激烈的爭奪,英國人終於取得了在北美大陸的優勢。因此,英國音樂對美國音樂的影響最大,它為美國音樂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石。1619年,第1批非洲黑人奴隸被販運到北美。非洲黑人酷愛音樂,慣於一邊勞動一邊唱歌。黑人音樂的動人曲調和獨特的切分節奏,對美國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1640年,馬薩諸塞出版了《海灣詩篇歌集》,是北美刊印的第1本書。18世紀初,為提高歌唱水平,許多牧師著書指導唱歌。同時,隨著移民的增加和一些大城市的逐漸繁榮,世俗音樂也變得活躍起來。歐洲樂器如小提琴、吉他、哈普西科德等開始流行,出現了專業音樂家。1731年在波士頓舉行了第1場音樂會。通常的音樂會節目包括愛國歌曲、歌劇詠嘆調、傳統民歌等,有時也有一些標題的或無標題的器樂作品。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美國本地出生的第!批作曲家。同歐洲音樂相比,當時美國作曲家的作品被認為不夠成熟。 19世紀初,在經歷了與英國的「第二次獨立戰爭」之後,美國徹底擺脫了英國的統治,獲得了完全的主權;政治的獨立和經濟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音樂文化的日益繁榮。十九世紀是美國專業音樂的萌芽和誕生期,也是美國音樂中的浪漫主義時期,這與歐洲音樂的浪漫主義是一脈相承的,因為當時美國作曲家幾乎都是先到歐洲接受音樂訓練,然後再回國發展。許多歐洲音樂家來到美國,他們帶來了遠比美國先進的音樂水平和技巧。1848年歐洲革命後,又有大批德國音樂家移居美國。他們使原先習慣於贊美歌的美國人的音樂趣味發生明顯變化,也給美國年輕一代作曲家的創作帶來巨大影響。與此同時,音樂教育獲得迅速發展。
南北戰爭後,美國音樂生活更趨活躍,又有一些重要的音樂團體相繼建立,如大都會歌劇院、波士頓交響樂團等。更重要的是,出現了一批具有相當專業技巧的作曲家。他們把美國音樂提高到了歐洲的水平,但作品缺乏獨創性,帶有明顯的模仿傾向。其中成就最高的是E.麥克道爾,他被認為是美國第1個取得國際聲望的作曲家。
當美國作曲家幾乎都在追隨歐洲風格時,歌曲作家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卻採用美國黑人音樂的曲調進行創作。他的很多歌曲是為當時盛行的「黑人劇團」(由白人化裝扮演黑人,其成員稱為游吟藝人)寫作的;而真正的美國黑人音樂卻未受到重視,它們只在黑人中流傳發展。當時流行的黑人音樂主要類型有靈歌、布魯斯、勞動歌曲等。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出現了擺脫德國音樂控制的新潮流。捷克作曲家A.德沃扎克對此起了很大作用。他於1892-1895年間應邀就任紐約音樂學院院長。他建議美國作曲家把美國印第安人和黑人音樂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去。也有的作曲家轉向法國音樂,他們的創作與印象派有著密切聯系。另有一位作曲家C.E.艾夫斯在獨自探索美國化的音樂語言。他在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後來才被認為是美國老一輩最著名的作曲家。
20年代,社會輿論鼓勵美國作曲家創作具有美國風格和特點的作品。一批作曲家在各方面支持下,為美國民族主義音樂的確立作出了貢獻。特別在交響樂領域,他們為美國音樂贏得了與歐洲各國音樂並駕齊驅的地位。曾在巴黎從法國作曲家N.布朗熱學習的A.科普蘭、R.哈里斯、W.辟斯頓、V.湯姆森以及R.塞欣斯(1896-)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把美國的音樂語言與西方第一流的作曲技巧結合起來。他們的學生和追隨者如W.舒曼、S.巴伯、L.伯思斯坦等繼承了他們的道路。這些青年作曲家大都是國內培養起來的。
20-30年代的美國音樂並不只是朝著一個方向發展。西方音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歷了空前的劇烈變化,出現了新的現代音樂流派;即便是上述作曲家,在他們的某些作品中,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實驗的性質。最重要的實驗主義者是1915年定居美國的法國作曲家E.瓦雷茲。同時期,美國的流行音樂空前發展。特別是從黑人音樂布魯斯、拉格泰姆等演變而來的爵士音樂風行全國。具有獨立的美國風格的音樂劇(亦稱百老匯歌舞劇)是在歐洲的輕歌劇和喜歌劇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在流行音樂中佔有特殊地位。著名的音樂劇作曲家有R.羅傑斯、G.格什溫、伯恩斯坦等。 納粹政權的出現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許多著名的歐洲作曲家來到美國,如P.欣德米特、B.巴托克、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D.米約等。他們給美國音樂生活帶來了新的巨大影響。美國成為西方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中心。美國音樂創作的民族性不再受到重視,許多美國作曲家的作品與歐洲音樂在風格上的差別幾近消失。
50年代以後,美國音樂更趨多樣化。盡管有的作曲家基本上按照傳統的音樂語言進行創作,但是吸引著新一代作曲家的是層出不窮的各種新音樂流派,代表人物是J.凱奇。在流行音樂領域內,也出現了新的品種。從布魯斯等音樂發展而來的搖滾樂風靡全國,爵士音樂退居次要地位。搖滾樂的代表人物有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等,民歌的著名歌手有鮑勃·迪倫等。70年代以後,搖滾樂的熱潮逐漸衰退,各種流行音樂互相影響,在風格上趨向綜合。最著名的流行音樂歌手是邁克爾· 傑克遜。
在音樂表演方面,美國往往由於擁有世界第一流的指揮、獨奏家和歌劇演員而達到很高水平。美國的交響樂團佔全世界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波土頓、芝加哥、克利夫蘭、紐約和費城等交響樂團均享有國際聲譽。
『陸』 美國音樂起源發展
Hip-Hop是源自美國黑人的流行文化,從音樂到服飾,再到人的言行舉止,如今它的影響力已遍及全球.雖然現在的Hip-Hop是以一種潮流文化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台,但其所蘊藏的深層精神內涵卻鮮為人知
雖然各國家都有從事Hip-Hop音樂創作的藝人,但幾十年來,引領這種音樂潮流的頂尖藝人決大多數始終是非裔美國人,這就不得不談到流淌在他們體內富於節奏感的非洲血統緣.
多數非裔美國居民的祖先,是通過始於幾百年前血腥的奴隸交易從非洲大陸販運到美洲.這是一段血淚的歷史,自從資源豐富的非洲被發現,便一直受到高度文明的歐洲人的掠奪.當時的歐洲人認為肥瘦是一塊野蠻落後沒有歷史的陸地,於是他們一邊搶奪一邊宣揚他們是在散播文明的火種.
非洲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的猿人骨化石便發現於此.但是非洲的歷史沒有文字的記錄.而大陸上的古代部落卻發展了另一種非書面保存信息的方式,那便是通過生動的音樂和節奏承載的口頭傳承.曾有學者想要調查某非洲部落酋長的譜系,於是有幾個土著帶著鼓來到他面前,敲打了一番便離開了.學者繼續等待,幾個小時後問為什麼還沒有人來向他介紹,人們告訴他已經有人來過並且介紹完了—原來不同節奏的鼓聲便是酋長的家族史.非洲人沒有文字將自己的文化寫下來,但是通過音樂等其他形式將這些精神遺產繼承下來.
音樂是非洲黑人文化重要組成的部分,每個部落都有世代相傳的風俗,一切社會活動都有世代相傳的風俗,一切社會活動都有與之配套為之服務的音樂.出生,婚慶,收獲,戰爭,去世,任何重要的時刻,都要有音樂.而且我們不能簡單的用'音樂'這樣的詞彙來描述,而在非洲土地上,這是一種生活必須的聲響文化,除了鼓,笛等專門製作的樂器,鐵犁,椰殼,蘆葦,拍手,跺腳,等一切能發出聲音的物體和手段,在特定的情況下,都可以用來創作音樂.
鼓當然是非洲最重要的樂器,非洲鼓的種類也非常的繁多.不同類型的鼓與不同的擊鼓方式,宣告著不同的內容:召集,宣戰,伴唱,伴舞等等.鼓聲有很嚴格的規定,鼓手甚至會因為敲擊錯誤而受到處決.當然這樣過於嚴酷,但這也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節奏在非洲的重要性,非洲也有職業的樂師,靠為各種儀式演奏或唱歌謀生,多數時候他們的演出任務都是為了歌頌國王或酋長.
而當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一上岸,他們的身份就變上了奴隸,在這片陌生的新大陸,故鄉的音樂始終存在於他們的心中.被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保存了下來.在美國獨立前的殖民時期,奴隸自己的聚會和節日活動一直延續著.例如黑人自己獨特的節日—酋長節.黑人聚集在一起自由選舉自己的酋長,不過這只是形式,奴隸主當然不會允許也不會承認酋長的權利和存在.而這個活動的意義也不在於選舉酋長,而是黑人們可以擁有幾天休息時間從事自己愛好的娛樂活動.大家可以按照非洲的傳統盡情的唱歌,跳舞,鼓手也自始至終敲著代表酋長的鼓聲.
殖民者在販運奴隸的同時,也不宗教信仰帶到了新大陸.當時北美殖民地奴隸其實是家長宗法制,家長是一家之主,黑奴一般姓他所在家庭的姓氏,他們的姓名也被列在這個家庭洗禮的名冊上.因為殖民者都是高度虔誠的天主教徒,在當時的北美,不信教的人將被社區排斥,他們也是出自真誠的信仰而讓自家奴隸也成為教徒.然而<聖經>只有一本,黑人奴隸也接受到了和殖民者一樣的基督教教義.唱贊美詩是宗教熏陶的必修課,大多數黑人奴隸都以極大的熱情去演唱教宗歌曲.事實上,飽受奴役摧殘的黑人在<聖經>中找到了自己受苦的投影—沙漠中流浪的希伯來人,囚禁在巴比倫的猶太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他們把這一切當作自己的悲劇史話.於是黑人不斷吸收宗教知識,要為自己苦難一身找到精神支柱.
『柒』 美國音樂歷史是如何發展的
不知道來是否有用,只源能給你提供這些資料,自己查找可以嗎?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Search/?k=%C3%C0%B9%FA+%D2%F4%C0%D6
1888年11月23日 美國音樂喜劇演員哈波·馬克斯出生 ★★★★★
1901年8月4日 美國爵士樂音樂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逝世 ★★★★★
1933年3月14日 美國唱片製作人、黑人音樂藝術家昆西·瓊斯出生 ★★★★★
1930年3月6日 美國音樂家洛林·馬澤爾誕辰 ★★★★★
1904年5月2日 美國爵士音樂的代表平·克勞斯貝出生
1916年4月22日 美國音樂家耶胡迪·梅紐因誕生
1990年10月14日 美國音樂藝術大師伯恩斯坦逝世
1987年5月20日 中國音樂家馬思聰在美國病逝
『捌』 美國音樂發展歷史
在二十世紀的一段很長時間里,鄉村音樂在整個流行音樂的舞台上只是扮演著一個小小的角色。第一次大戰結束不久,美國新建立的一些鄉村廣播電台經常以鄉村音樂為點綴,播放地區性的廣告時往往以活躍於附近地區的鄉村音樂家所表演的音樂節目為其簡短的前奏。到一九二四年,這些音樂已擁有一個北方的市場,主要由肯塔基鄉村音樂家表演的谷倉舞前一次成功地出現在芝加哥。同時,唱片灌制業也開始對鄉村音樂發生極大興趣,其目的是為了發行圓形唱片,主要是在鄉村中商店裡出售。他們很快便驚奇地發現,對這種唱片的生產存在著全國性的需求。爵士樂主要使用管樂器,鄉村音樂則主要依靠弦樂器。小提琴、吉它和班卓琴在鄉間越來越流行,它們例於買到,價格低廉,在重工業奏中容易結合,非常適合演奏業已發展起來而原來的民間樂器已不能勝任的鄉間音樂。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鄉村音樂在流行音樂主流中的地位得到鞏固。在鄉村音樂家所表演的曲目中囊括多種音樂:民間舞曲、經白人改編的黑人布魯斯、宗教歌曲、描寫鐵路災禍和棉廠辛勞的敘事歌曲、更重要的是表現各種痛苦之人(臨終的母親、孤兒、喪偶者、遠離家鄉的孤獨者、失戀者)的歌曲,為了吸引觀眾,這種歌曲被處理得凄涼惋人,摧人淚下。二戰期間,鄉村音樂在流行娛樂業中的地位急劇提高,其影響范圍有極大的擴展。這大概是由於當時大量人口轉入城市工廠和軍隊,使得這種音樂的鄉愁情調具有獨特的吸引力。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在鄉村音樂中兩種相反的風格居於主導地位。東南部鄉村音樂採用了激烈奔放的「蘭草」音樂的形式,突出了五弦班卓琴高超的演奏技巧;西南部的鄉村音樂民謠風不強,情調較為柔弱,節奏准確明晰,低聲部重音強烈而突出,正是從這種音樂中產生了搖滾樂。 如果我們繼續追溯鄉村音樂的起源,那麼就要拉扯到十八、十九世紀美州大陸最早的白人定居者了。這些從各地而來的移民者唱著他們古老的歌曲,逐漸融匯而成了被人們稱為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的通俗音樂。起先,這些開拓者們的歌曲極大程度地描繪和體現了生活的困苦以及孤獨、焦躁、痛苦的感情色彩。而演奏者和音樂家們與其說是通過音樂手法減緩這種孤獨,不如說是刺激公眾的能動去更徹底地改變舊有的模式,以至使音樂產生了歡欣。事實證明,要保持這種古老音樂原有的精神,就要去掉痛苦和激情—使音樂達到真實的程度。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民間音樂才得以過渡到通俗音樂。 然而鄉村音樂歌手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認為快樂就像生活一樣,永遠是不安全的。正因為如此,他們的歌中總是帶有一種冷淡或憂愁。如著名的美國歌曲「The Sound Of Silence」,那種冷淡的旋律,即使是不看歌詞,也能使人感覺到孤獨和陰暗。還有眾所周知的老歌「The Yellow Ribbin On An Old Oak Tree」,雖然旋律輕快,但總是籠著一層薄而淡的金色憂愁。更不用說Joan Baez的「Famous Blue Raincoal」了,簡直讓人感到骨髓都帶著寒氣,歌曲結束後,人都感動得發顫,而又突然莫名其妙地憂傷起來。我想,特別迷戀鄉村音樂的朋友,可能都是多悉善感的人吧!但也不要太過憂傷了,還是笑口常開的為妙,因為連Garth Brooks這樣的鄉村歌曲之王都會說:「雖然我唱人生的不幸,但也唱生活的快樂,因為快樂總是多於不幸!」 1920年代:鄉村音樂的誕生 Jimmie Rodgers的混合音樂風格,Carter家族的堅持傳統的風格,Vernon Dalhart的流行樂風格。界於這些之間,他們勾畫出了美國獨有的音樂文化鄉村音樂的草圖。他們的才能得助於當時的時代氣候:如若大量的無線電和錄音產品被棄之一邊,美國風格的音樂就會被禁固起來,得不到傳播,那麼鄉村音樂也是無法在1920年代被創造出來的。 Dalhart也許已為大多數人所遺忘,但他卻是鄉村音樂的第一位大明星。出生於德克薩斯州東部Marion TySlaughter的一個牧牛家庭的他,在1910年來到了紐約,找到了一份在葬禮上唱歌的工作。然後,他參加了輕歌劇的表演。他的錄音生涯開始與1924年他的"囚徒之歌"("The Prisoner』s Song")及其反面的"97遺骸"("The Wreck of the Old 97")的發售。他的用特有的方式演唱南部山區的歌曲,贏得了大家的歡迎,並獲得了他在鄉村音樂中的首個百萬銷量。 為了尋求更大的成功,錄音公司開始向南部派出星探。Victor錄音公司的Ralph Peer發現了JimmyRodgers和Carter家族,在1927年分別為他們在Bristol和Va錄了音。"這些錄音在鄉村音樂歷史上獨具重要性。"資深鄉村藝人Johnny Cash這樣說。 Rodgers和Carter家包括了A. P. ,擁有純真音色的妻子Sara,以及吉他高手Maybelle(Sara的堂妹), 在形成兩種不同風格音樂傳統上,他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Rodgers結合了藍調(Blues)、白人山區歌謠(Yodels)、民謠(Fulk Tunes)的風格來演唱關於游盪者和碼頭工人。而Carter一家則著眼於家園、上帝、母親、家庭和信仰。用的是一種安逸的、諧和的曲風。Maybelle"Carter Lick"成為了鄉村樂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作品。 Rodgers在他的年代頗為流行。當結核病使他虛弱,他卻始終不願放慢瘋狂出片的速度。他對妻子說,"我想要穿著我的鞋死去。" 對於大多數象Carter家族的藝人,演唱只是業余的。在錄音間隙,Sara說,"我們會回家種棉花。"為了省錢,A. P. 在他們的演出海報上統一印上了他們的名字、一句承諾詞"節目保證精彩",然後下面是許多橫線,用來填寫演出的日期和地點。 Dalhart的知名度日漸衰落。40年代,他在Conn. 的Bridgeport的一家賓館做夜間服務生,直到1948年過世。 任何關於90年代的鄉村音樂的探討都必須從Garth Brooks開始,他是鄉村音樂有史以來專輯最暢銷的藝人,而且舉辦過那種帶有誇張的搖滾風格的演唱會。 Garth提及地受到影響的藝人有George Jones,流行歌手James Taylor,以及頗具魅力的搖滾樂隊Kiss,這使他的鄉村音樂站產出從未有過的精巧,流行。而有一些鄉村藝人,象Reba McEntire和Brooks&Dunn,也跟著把他們自己的演出舞台轉版得絢麗復雜。 Reba曾是個競技歌手,她的天才超越了她那個時代的所有女藝人。她擁有的一系列暢銷金曲,為她在商業運作中牢牢地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Alan Jackson則與Garth Brooks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是一個新傳統主義者(80年代的鄉村音樂主流風格),他收集過Hank Williams的小刀,一把Hank的舊吉他,當然還繼承了他的歌曲風格那種簡朴但不失真摯的感覺。 90年代的人們亦是聽著搖滾樂成長起來的第一代,這自然影響到了鄉村樂。今天的鄉村電台交替播放著傳統的鄉村歌曲以及那些受益於比the Carrers樂隊大的多的現代鄉村音樂。 這十年被認為是鄉村樂的另一個發展高潮,但是不象80年代的電影《都市牛仔》(Urban Cowboy)那樣風靡一時。90年代的鄉村樂似乎是穩步發展。當搖滾樂已經侵佔了大多數的電台時,鄉村電台卻聯合起來,堅守自己的陣地,使其成為全美最大規模的電台形式。根據鄉村音樂協會的最新統計,目前全美全日放送的鄉村音樂電台有2,105家。285家電台,其間會穿插播放體育和訪談。
『玖』 美國搖滾音樂發展史
你這個問題很大,足夠寫一篇數萬字的論文了,大體說說吧。
美國的搖滾樂大概從50年代開始,最初是鄉村音樂和黑人音樂布魯斯轉化過來的。這時候最著名的就是貓王,雖然現在聽起來並不合口味。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民謠搖滾的時代。Bob Dylan和Jone Baze算是代表人物,他們的歌現在仍然能聽到不少,有些是很熟悉的。
再稍微晚一點,60年代後期比較著名的是迷幻搖滾,有不少磕了葯在舞台上表演的樂隊。最有名的是大門樂隊和吉他之神Jimi Hendrix,同樣是死於葯物過量的兩個傢伙。
70年代是英國朋克和金屬樂的年代,美國的有個把吉他彈出花來的范海倫,現在很多電吉他的手法都是他創造的。另外還有個很著名的Kiss樂隊。
80年代後音樂分支就很多了,不過美國最流行的還是金屬樂,而且這個時候熟悉的樂隊就多了。
流行金屬樂隊里邊大家都知道的槍與玫瑰、邦喬維、Skidrow就是這個時候的
激流金屬的Metallica、Megadeth,也算是這年代的「主流樂隊」。
80年代末90年代初,Grunge樂隊火爆一陣,Nirvana,地球人都知道。
90年後各種風格就更多了,比如punk pop類的sum41、greenday了,Nu metal類的林肯公園了等等、總之就是跟今天聽到的這些區別不大,商業化越來越嚴重,創新卻不是很多。
上面只是大體上說說,肯定還漏了不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用上邊的一些關鍵字自己查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