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三大宗教的發展歷史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一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後入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慧三學,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姓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上傳播最廣,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公元一世紀中葉,基督教產生於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135年從猶太教中分裂出來成為獨立的宗教。392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逐漸成為中世紀歐洲封建社會的主要精神支柱。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十六世紀中葉,公教又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陸續派生出一些脫離羅馬公教的新教派,統稱"新教",又稱"抗羅宗"或"抗議宗",在中國稱為"耶穌教"。所以,基督教是公教、東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總稱。
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Jesus)。耶穌是上帝耶和華之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的拿撒勒,母親名叫瑪利亞,父親叫約瑟。瑪利亞未被迎娶前,聖靈降臨在她身上,使她懷孕。約瑟一度想休了瑪利亞,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過來。耶穌三十歲時受了約翰的洗禮,又在曠野中經受了魔鬼撒旦的誘惑,這一切堅定了他對上帝的信念。此後,耶穌就率領彼得、約翰等門徒四處宣傳福音。耶穌的傳道引起了猶太貴族和祭司的恐慌,他們收買了耶穌的門徒猶大,把耶穌釘死在了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後,耶穌復活,向門徒和群眾顯現神跡,要求他們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宣講福音。從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把基督教傳播到世界各地。
基督教的經典是《聖經》。《聖經》中記述的都是上帝的啟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總綱和處世的規范,是永恆的真理。《聖經》分為《新約全書》和《舊約全書》兩部分。《舊約》原是猶太教的經典,耶穌對他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於猶太教的看法,並做出了解釋說明,作為自己信仰的一個重要依據。《舊約》包括律法書、先知書、歷史書和雜集四類,共39卷,其中記錄了天地起源、猶太人的來源和歷史以及古代猶太人的文學作品。《新約》包括福音書(即《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歷史書、使徒書信和啟示錄四類,共27卷,其中主要記述了耶穌及其門徒的言行,在《啟示錄》中,還記述了基督教對末日審判的預言。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和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初誕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目前世界上有10億多信徒,他們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國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亞、西亞、東南亞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國;有些國家還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伊斯蘭教誕生於阿拉伯半島的社會大變動時期。四方割據,戰亂頻繁。內憂外患,危機重重。在宗教信仰上,原始宗教盛行,人們崇拜自然物體,並且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同時,猶太教和基督教也開始向半島傳播,但它們的學說並不適合這種形勢。因此實現半島的和平統一和社會安寧是阿拉伯社會的出路。這時候先知穆罕默德出現了,他以"安拉是唯一的真神"為口號,提出禁止高利貸,"施捨濟貧""和平安寧"等主張,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要求。伊斯蘭教就是在這樣一個轉折的時刻誕生的。
伊斯蘭教認為除了安拉再沒有神,反對信多神、拜偶像,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本意「順從」。順從安拉旨意的人,即「順從者」,阿拉伯語叫「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徒的通稱。在中國,穆斯林也稱安拉為「胡大」或「真主」。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類傳布伊斯蘭教的。伊斯蘭教的歷史,從穆罕默德開始傳教之年算起,至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全世界的伊斯蘭教徒,分布在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不論在什麼地方,穆斯林之間都互稱兄弟,或叫「朵斯梯」,彼此見面出「色倆目」,或簡稱道「色蘭」,以示問候。色倆目或色蘭,阿拉伯語意作「安色倆目爾來庫姆」,即「願安拉賜給你平安」,回答時說「瓦爾來庫姆色倆目」,意思是「願安拉也賜給你安寧」。
從公元七世紀初直到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以阿拉伯半島為中心,曾經建立了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印度莫沃爾王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王朝帝國;隨著時代變遷,這些盛極一時的王朝都已成為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教」卻始終沒有隕落;它從一個民族的宗教成為一個帝國的精神源泉,爾後又成為一種宗教、文化、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的生活方式,並且在世界范圍內不斷的發展著。
我也是初二的。
⑵ 宗教歷史發展變化的原因
一 在轉型時期,基督教為信仰者提供終極關懷模式
基督教有作為宗教和作為文化的兩個層面,宗教是基督教的本質層面,也是她的真正魅力所在。基督教作為宗教為人類提供終極關懷的模式,她針對的是普遍的人性,因此她是沒有國界的。基督教誕生於以色列國,但不到一個世紀,她就在歐洲立下了自己的腳跟;三個世紀以後,她就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曾有不少學者探討羅馬帝國大量群眾接受基督教的原因,筆者認為根本的原因要到基督教的教義神學中去找,因為同一時期羅馬帝國境內存在的宗教,不止基督教一種。最後基督教戰勝其它宗教,是在於她獨特的精神內核,即堅定的三位一體的一神論和救贖論:神的位格有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但並非獨立的三元,其實體只有一個,即是一體,只有一神。翻開聖經可以看到,這位神是創世的神,是召喚亞伯拉罕的神,是引領摩西的神,是教訓大衛的神,是賜所羅門以智慧的神,是垂聽眾先知呼求的神,是施行救贖和代人受過的神,是耶穌所體現的神,是在大馬色的路上召喚保羅的神,也是給與約翰以啟示和異像的神,最終是要在新天新地與人同行的神。一神論為宇宙提供了理性的根基,滿足了人心中最深的渴望。只有這樣一位神,人類才能稱其為父,信者才能從中得到心靈的慰撫。因此,在古代羅馬帝國日益動盪不寧的現實中,她是當時人們能找到的最好歸宿。同時,基督教與其它宗教最鮮明的區別,在於其救贖論,即聖子耶穌基督代人受死,替人贖罪的神學理論。聖經記載,耶穌本是無罪的聖子,為了救贖人類出離罪惡與死亡,經由童女瑪利亞懷孕,降生來到人間,被釘在十字架上,親身擔當了人類的罪惡,因此才使人的罪蒙神赦免,得以與神和好。這在當時奢浮淫逸,罪惡滋長的古羅馬社會,自然是一個最大的福音,尤其是對窮苦人來說,無疑是提供了超脫屬世痛苦,尋找精神家園的最佳途徑。中國有古語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尋求終極關懷的渴望是普世一致的,中國也不例外。尤其是歷史轉型時期,伴隨著舊有觀念的式微和社會行為的失范。社會急劇變遷,使人茫然無從。舊有的價值觀無法再維持下去,生活變得不可思議,難以捉摸和無法理解,導致人心理感受的紊亂。痛苦與歡樂並存,希望與焦慮共在。人們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新的價值觀,迫切需要一種安定感,保障感,救贖感和升華感,以期在變中尋找不變,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礎。這樣,一部分人經過思考之後,選擇了基督教作為自己終極關懷的模式,安身立命的基礎,從而找到自己精神的根基。
基督教以徹底的終極精神,為我們時代提供了自己獨特的信息。首先基督教是一神論,這與中國傳統的未知論和無神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從「未知生,焉知死」,「六合(即宇宙)之外,存而不論」,拒絕了對形而上之神的思考。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因此在士大夫中,多抱孔子這種未知論的態度,他們更看重的是現世生活和現實社會,失落了終極關懷。而下層民眾由於在階級社會中備受奴役和壓迫時的心靈需要,他們只能在外來宗教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中尋求解脫。值得指出的是,道教雖是中國本土的宗教,但它追求長生不老的神仙方術,傾向的是現世社會的直接延伸,因此它更適宜於作帝王和士大夫之安逸生活的陪襯物,而不適用於廣大的勞苦大眾。一些信仰道教的平民看重的只是道教的簡化形式符咒,以求消災免禍。相對道教而言,更多地贏得下層群眾的是佛教,但這種效果的取得也源於佛教傳入中國後的變形。作為覺者的佛陀釋迦牟尼,被中國信者看成了宇宙的主神,而加以膜拜。這反映中國人渴望追求認識神,卻走入了誤區。
近現代中國在對宗教的看法上繼承了古代的傳統,並有所強化。五四運動時期科學民主口號的提出以及20世紀20年代的非基督教運動,表明了中國人對於現實社會的特殊關懷而完全拒絕對於終極的關懷。建國後,又開展了經常性的無神論教育,基督教被當作批判的對象,她被認為是與科學背道而馳的,是過時的有利於敵人的謬論。但這種觀點並沒有被實踐所證實,相反,認為基督教與科學不矛盾的思想與日俱增。特別是20世紀下半葉人們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痛苦經歷,逐漸認識到光有科學並不能消除人類的苦難,沒有信仰和倫理制約的科學有時反而充當了害人的工具。痛苦的經驗教會人們思考,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學之夢不再存在,「理性次序」已經破產,人們終於認清了自己腳下的顫動的大地,又重新開始舉目上蒼。19世紀的尼采曾高喊「上帝死了」,但是,事實告訴人們,直到現在,上帝不僅沒有死,反而有了更強大的生命力。黑格爾曾用正反合三階段來歸納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在世界范圍內,基督教經過了中世紀的極盛期和近代的科學稱霸基督教遭到某種排斥的時期,將進入基督教與科學及文化相融合的時期。近現代有很多舉世聞名的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大都是虔誠的基督徒足以說明這一論點。
在當代中國社會,物質文明發展,制度文明有進步,但精神文明的進步相對落後。近年來,追逐物質的慾望日益增加,對精神的追求一再陷入低谷。這種現象是對文革年代對精神力量的過分誇大的反撥,但卻走入了矯枉過正的另一個極端,需要再來一次反撥:過分誇大物質的作用,高喊「金錢萬能」,而否定一切精神追求,必然使社會陷入分裂動亂,人心陷入空虛頹廢,道德體系全面崩潰,腐敗現象屢禁不止——最終阻礙現代化轉型的順利實現。事實上,精神的力量從來也沒有真正消失過。它雖然被迫不斷地邊緣化,但總是在頑強地堅守自己最後的陣地。在物慾橫流的時代里,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保持著對精神超越的追求。基督教的一神論,救贖論和對終極的關懷,與人們對精神超越的追求是一脈相承,交相輝映的。人們在基督教中,能完成自己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升華,並使之有根有基。作為以傳福音直到地極為己任的基督教,在我們的時代將會遇到很多知音。
二 在轉型時期,基督教為社會提供倫理和精神模式
首先必須肯定經濟轉型的正面意義,因為計劃經濟模式只能導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停滯不前。市場經濟克服了計劃經濟的種種缺點,它是現階段取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最佳模式。市場經濟打開了人們的眼界和思路,為人們提供了新的公正,理性,求新,效率的價值觀。但同時也應看到,市場經濟也存在著缺陷,它往往激起人們的利己心,競爭心和貪心,導致腐敗和各種丑惡現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加增了人性中本來就有的惡的因素,同時又加劇了本已存在的各種社會矛盾,阻礙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給社會帶來種種不安定的因素。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於1904年左右發表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他認為基督教的教義能夠產生相應的倫理思想,而這種倫理思想又能推動世俗社會的發展。資本主義不僅僅是市場經濟,還必須建立在基督教新教倫理的基礎之上,這種倫理對市場經濟乃至整個社會起到規范作用。人們以忘我的職業勞動和節儉的生活態度來體現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和倫理,並且把勞動的成果理解為上帝對自己的恩惠,自己應該回報社會,並以感恩之心辛勤工作,而不是將勞動成果坐吃山空或揮霍殆盡。這種新教倫理形成了最初的資本主義精神,促成了資本主義在西方的形成和發展。韋伯的理論對於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社會的整合還需要愛的力量,基督教是愛的宗教。按照基督教教義,我們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而全人類都是我們的鄰舍,因此我們要真誠地愛護,關心每一個人類弟兄,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教會通過自己以身作則,在全社會形成一種互相幫助的社會風氣。
三 為當代社會提供一種深度的人生模式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膚淺,流行和時尚為特點的大眾文化日益壯大,成為社會文化的主流。表現在:流行歌曲和麻將方興未艾,荒謬迷信,胡編亂寫的小說大量出現,並被搬上銀屏,正統的史書倒少有電視劇製作人的問津。電視中娛樂節目和影視明星愈來愈多,層次愈來愈低。帶有色情的娛樂場所和網站泛濫,毒品有蔓延之勢。可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就這樣,生活被簡化為瘋狂娛樂,人生退化為及時享受,生命淪落為盲目沖動,行為愈來愈短期化。所有這些表明在傳統社會人生模式衰落後,社會整體的無所適從。
與此相反,基督教則提倡一種深度的人生模式。聖經稱人為神的兒女,是神照自己的形象所造。整本聖經從頭至尾宣示了人的被造,人的失落,人的苦難,人的被贖,人的回歸這部人的歷史,在人的歷史背後響徹了神的召喚的聲音。在博大精深的基督面前,你會感到宇宙的深邃,人生的神秘。你會用更嚴肅的眼光來面對自己,重新堅定自己的步伐。
基督教深度人生模式的基礎建立在耶穌身上。耶穌既是神子,又是人子;既是人,又是神。他在世的事業表明了一個真正的人所應該走的道路,他的自我犧牲和舍己為人,救贖了信者,也感動了無數的人們,成為他們生活的榜樣。
在社會轉型時期,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民族在走向現代化和走向世界的時候,再次與同樣古老而偉大的基督教相遇。兩者都會有新鮮,獨特,似曾相識的感覺,兩者將在交流中走向理解和融合,從而產生一種新的文化,新的道德觀念,新的社會風尚,新的精神風貌,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安寧,穩定,崇高,繁榮,和諧,可持續和全面的發展。
⑶ 宗教在歷史發展中是一種什麼因素
宗教作為一種人類社會文化現象,在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著廣遠而深刻的影響。一方面,應高度重視宗教所具有的文化、民族背景,以及受這種社會環境熏陶而構成的文化、民族因素。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傳統,而某一相同宗教在不同民族和社會條件下會形成不同的外在形態及各異的內在因素,從而使這同一宗教必須加上民族或地域性定語來加以區別。另一方面,應充分看到每一宗教本身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變遷。不同的歷史時期會產生不同的宗教類型,而同一宗教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呈現不同的外觀,對社會起到不同的作用。從社會結構來看,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部落、民族、國家、聯盟等都曾經或迄今仍與宗教相關,在許多歷史時期或國度地區,社會結構和宗教結構乃合二為一或相輔相成。從社會象徵來看,宗教信仰與民族傳統、政治主張等往往是等量齊觀的,在有些國度或民族甚至是三位一體、水乳交融的。所謂基督宗教國家、伊斯蘭教國家或佛教國家,正是源自宗教所具有的社會象徵意義和其代表的社會文化傳統。在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1883-1936)說的所謂人類文明「軸心時代」,也是世界許多重要宗教萌芽或興起的時代,如公元前500年左右希伯萊文明中猶太教的形成,古代印度佛教的出現,以及中國儒、道思想的萌芽等。猶太教在其發展過程中成為猶太民族所獨有的宗教,並成為其民族的精神象徵和寄託。佛教在古代印度興起後,對南亞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巨大影響。自公元以來,佛教傳入亞洲各國,形成東方的世界性宗教,亦鑄就了一種以佛教為主體的東方文明形態,即發展為一種與西方基督教世界和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對比鮮明的東方佛教文化圈,它界乎亞洲的印度教文化和儒道文化之間,起到了重要的橋梁溝通作用。尤其是佛教東傳中國後形成的中國佛教,對東南亞地區的文化發展和文明進程起了重要作用。宗教發揮著巨大的社會組織和社會聚合作用,可對其社會成員進行價值和行為兩個層面的整合。如果宗教能與其存在的社會相協調、相適應,這種整合則是一種積極的正功能,其帶來的影響和約束力會遠遠大於其現實社會本身對信徒的影響和約束,它起的是社會求同、認同和向心作用。但如果宗教與其現存社會相脫節,有著離心傾向,那麼這種整合對社會而言則表現為一種負功能。宗教具有社會控制功能。社會的控制實際上包含著兩個重要層面,一是對人們外在行為舉止的控制,其特點帶有某種強迫性;二是對人們內在心理精神的控制,其特點則可帶來某種自覺性。在許多情況下,後者引起的社會效果會更為明顯、更加重要。同理,如果宗教與其社會有共識、相吻合,那麼它則會協助其政府加強對社會的良性控制,起著積極引導作用。在此,這種「牧靈」或「牧師」的「安慰」、「勸解」作用應該被肯定。但如果評價者是這一社會的反對者,則會指責宗教的這一功能乃「麻醉」、「鴉片」作用。
⑷ 三大宗教對歷史發展的影響
完美正解:三大宗教都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發展,使人們獲得信仰。但是三大宗教後來都成為了統治者麻痹人民的統治工具,禁錮壟斷了人民的思想文化。
⑸ 歷史 與宗教....
基督教與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
中國當下正處於社會急劇轉型時期,狹義地理解,是從計劃經濟模式已向市場經濟模式轉型;廣義理解,是由傳統中國社會正向現代中國社會的轉型。這個轉型從鴉片戰爭開始,已進行了一個半世紀,目前正進入實質性階段。基督教作為來自西方的宗教,在近代以前雖屢次傳入中國但都未能生根。進入近代以後,隨著歐風美雨的東漸,中國人也開始逐漸熟悉與了解基督教,部分人士開始接受基督教作為自己的信仰。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基督教呈加速發展趨勢,信徒人數成倍增長,質量也有所提高。事實上,基督教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在中國當代社會日益起到一種不可替代的作用。預計,一直到本世紀中葉,中國還將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因此,作為有生命力的基督教如何與當下的中國社會相結合,通過貼近轉型時期的社會現實來貼近群眾,為中國社會轉型的順利實現作出自己的貢獻,還將是一個有益的問題。本文想就這一方面作一粗淺的探討,以求拋磚引玉之效。
一 在轉型時期,基督教為信仰者提供終極關懷模式
基督教有作為宗教和作為文化的兩個層面,宗教是基督教的本質層面,也是她的真正魅力所在。基督教作為宗教為人類提供終極關懷的模式,她針對的是普遍的人性,因此她是沒有國界的。基督教誕生於以色列國,但不到一個世紀,她就在歐洲立下了自己的腳跟;三個世紀以後,她就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曾有不少學者探討羅馬帝國大量群眾接受基督教的原因,筆者認為根本的原因要到基督教的教義神學中去找,因為同一時期羅馬帝國境內存在的宗教,不止基督教一種。最後基督教戰勝其它宗教,是在於她獨特的精神內核,即堅定的三位一體的一神論和救贖論:神的位格有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但並非獨立的三元,其實體只有一個,即是一體,只有一神。翻開聖經可以看到,這位神是創世的神,是召喚亞伯拉罕的神,是引領摩西的神,是教訓大衛的神,是賜所羅門以智慧的神,是垂聽眾先知呼求的神,是施行救贖和代人受過的神,是耶穌所體現的神,是在大馬色的路上召喚保羅的神,也是給與約翰以啟示和異像的神,最終是要在新天新地與人同行的神。一神論為宇宙提供了理性的根基,滿足了人心中最深的渴望。只有這樣一位神,人類才能稱其為父,信者才能從中得到心靈的慰撫。因此,在古代羅馬帝國日益動盪不寧的現實中,她是當時人們能找到的最好歸宿。同時,基督教與其它宗教最鮮明的區別,在於其救贖論,即聖子耶穌基督代人受死,替人贖罪的神學理論。聖經記載,耶穌本是無罪的聖子,為了救贖人類出離罪惡與死亡,經由童女瑪利亞懷孕,降生來到人間,被釘在十字架上,親身擔當了人類的罪惡,因此才使人的罪蒙神赦免,得以與神和好。這在當時奢浮淫逸,罪惡滋長的古羅馬社會,自然是一個最大的福音,尤其是對窮苦人來說,無疑是提供了超脫屬世痛苦,尋找精神家園的最佳途徑。中國有古語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尋求終極關懷的渴望是普世一致的,中國也不例外。尤其是歷史轉型時期,伴隨著舊有觀念的式微和社會行為的失范。社會急劇變遷,使人茫然無從。舊有的價值觀無法再維持下去,生活變得不可思議,難以捉摸和無法理解,導致人心理感受的紊亂。痛苦與歡樂並存,希望與焦慮共在。人們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新的價值觀,迫切需要一種安定感,保障感,救贖感和升華感,以期在變中尋找不變,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礎。這樣,一部分人經過思考之後,選擇了基督教作為自己終極關懷的模式,安身立命的基礎,從而找到自己精神的根基。
基督教以徹底的終極精神,為我們時代提供了自己獨特的信息。首先基督教是一神論,這與中國傳統的未知論和無神論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從「未知生,焉知死」,「六合(即宇宙)之外,存而不論」,拒絕了對形而上之神的思考。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因此在士大夫中,多抱孔子這種未知論的態度,他們更看重的是現世生活和現實社會,失落了終極關懷。而下層民眾由於在階級社會中備受奴役和壓迫時的心靈需要,他們只能在外來宗教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中尋求解脫。值得指出的是,道教雖是中國本土的宗教,但它追求長生不老的神仙方術,傾向的是現世社會的直接延伸,因此它更適宜於作帝王和士大夫之安逸生活的陪襯物,而不適用於廣大的勞苦大眾。一些信仰道教的平民看重的只是道教的簡化形式符咒,以求消災免禍。相對道教而言,更多地贏得下層群眾的是佛教,但這種效果的取得也源於佛教傳入中國後的變形。作為覺者的佛陀釋迦牟尼,被中國信者看成了宇宙的主神,而加以膜拜。這反映中國人渴望追求認識神,卻走入了誤區。
近現代中國在對宗教的看法上繼承了古代的傳統,並有所強化。五四運動時期科學民主口號的提出以及20世紀20年代的非基督教運動,表明了中國人對於現實社會的特殊關懷而完全拒絕對於終極的關懷。建國後,又開展了經常性的無神論教育,基督教被當作批判的對象,她被認為是與科學背道而馳的,是過時的有利於敵人的謬論。但這種觀點並沒有被實踐所證實,相反,認為基督教與科學不矛盾的思想與日俱增。特別是20世紀下半葉人們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痛苦經歷,逐漸認識到光有科學並不能消除人類的苦難,沒有信仰和倫理制約的科學有時反而充當了害人的工具。痛苦的經驗教會人們思考,維多利亞時代的科學之夢不再存在,「理性次序」已經破產,人們終於認清了自己腳下的顫動的大地,又重新開始舉目上蒼。19世紀的尼采曾高喊「上帝死了」,但是,事實告訴人們,直到現在,上帝不僅沒有死,反而有了更強大的生命力。黑格爾曾用正反合三階段來歸納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在世界范圍內,基督教經過了中世紀的極盛期和近代的科學稱霸基督教遭到某種排斥的時期,將進入基督教與科學及文化相融合的時期。近現代有很多舉世聞名的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大都是虔誠的基督徒足以說明這一論點。
在當代中國社會,物質文明發展,制度文明有進步,但精神文明的進步相對落後。近年來,追逐物質的慾望日益增加,對精神的追求一再陷入低谷。這種現象是對文革年代對精神力量的過分誇大的反撥,但卻走入了矯枉過正的另一個極端,需要再來一次反撥:過分誇大物質的作用,高喊「金錢萬能」,而否定一切精神追求,必然使社會陷入分裂動亂,人心陷入空虛頹廢,道德體系全面崩潰,腐敗現象屢禁不止——最終阻礙現代化轉型的順利實現。事實上,精神的力量從來也沒有真正消失過。它雖然被迫不斷地邊緣化,但總是在頑強地堅守自己最後的陣地。在物慾橫流的時代里,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保持著對精神超越的追求。基督教的一神論,救贖論和對終極的關懷,與人們對精神超越的追求是一脈相承,交相輝映的。人們在基督教中,能完成自己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升華,並使之有根有基。作為以傳福音直到地極為己任的基督教,在我們的時代將會遇到很多知音。
二 在轉型時期,基督教為社會提供倫理和精神模式
首先必須肯定經濟轉型的正面意義,因為計劃經濟模式只能導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停滯不前。市場經濟克服了計劃經濟的種種缺點,它是現階段取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最佳模式。市場經濟打開了人們的眼界和思路,為人們提供了新的公正,理性,求新,效率的價值觀。但同時也應看到,市場經濟也存在著缺陷,它往往激起人們的利己心,競爭心和貪心,導致腐敗和各種丑惡現象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加增了人性中本來就有的惡的因素,同時又加劇了本已存在的各種社會矛盾,阻礙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給社會帶來種種不安定的因素。
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於1904年左右發表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他認為基督教的教義能夠產生相應的倫理思想,而這種倫理思想又能推動世俗社會的發展。資本主義不僅僅是市場經濟,還必須建立在基督教新教倫理的基礎之上,這種倫理對市場經濟乃至整個社會起到規范作用。人們以忘我的職業勞動和節儉的生活態度來體現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和倫理,並且把勞動的成果理解為上帝對自己的恩惠,自己應該回報社會,並以感恩之心辛勤工作,而不是將勞動成果坐吃山空或揮霍殆盡。這種新教倫理形成了最初的資本主義精神,促成了資本主義在西方的形成和發展。韋伯的理論對於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社會的整合還需要愛的力量,基督教是愛的宗教。按照基督教教義,我們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而全人類都是我們的鄰舍,因此我們要真誠地愛護,關心每一個人類弟兄,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他。教會通過自己以身作則,在全社會形成一種互相幫助的社會風氣。
三 為當代社會提供一種深度的人生模式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膚淺,流行和時尚為特點的大眾文化日益壯大,成為社會文化的主流。表現在:流行歌曲和麻將方興未艾,荒謬迷信,胡編亂寫的小說大量出現,並被搬上銀屏,正統的史書倒少有電視劇製作人的問津。電視中娛樂節目和影視明星愈來愈多,層次愈來愈低。帶有色情的娛樂場所和網站泛濫,毒品有蔓延之勢。可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就這樣,生活被簡化為瘋狂娛樂,人生退化為及時享受,生命淪落為盲目沖動,行為愈來愈短期化。所有這些表明在傳統社會人生模式衰落後,社會整體的無所適從。
與此相反,基督教則提倡一種深度的人生模式。聖經稱人為神的兒女,是神照自己的形象所造。整本聖經從頭至尾宣示了人的被造,人的失落,人的苦難,人的被贖,人的回歸這部人的歷史,在人的歷史背後響徹了神的召喚的聲音。在博大精深的基督面前,你會感到宇宙的深邃,人生的神秘。你會用更嚴肅的眼光來面對自己,重新堅定自己的步伐。
基督教深度人生模式的基礎建立在耶穌身上。耶穌既是神子,又是人子;既是人,又是神。他在世的事業表明了一個真正的人所應該走的道路,他的自我犧牲和舍己為人,救贖了信者,也感動了無數的人們,成為他們生活的榜樣。
在社會轉型時期,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民族在走向現代化和走向世界的時候,再次與同樣古老而偉大的基督教相遇。兩者都會有新鮮,獨特,似曾相識的感覺,兩者將在交流中走向理解和融合,從而產生一種新的文化,新的道德觀念,新的社會風尚,新的精神風貌,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安寧,穩定,崇高,繁榮,和諧,可持續和全面的發展。
⑹ 宗教變遷和人類歷史發展究竟是什麼關系
早期宗教是人類對於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就是原始崇拜,後來慢慢發展成回為集體行為,也答就是宗教團體,就是現代宗教。現代宗教本質就是集體行為,少數宗教人士控制信徒,達到滿足自己的需求。
例如猶太教是號召猶太人逃離埃及人的迫害是產生的。
基督教是不滿羅馬帝國的壓迫產生的。
伊斯蘭教是在阿拉伯地區富商剝削窮人的條件下產生的。
道教興起是在漢末亂世。
神道教也是在明治維新時期才被扶正為日本國教。
宗教不過是少數知識分子愚弄人民的手段而已。一旦出現利益紛爭就會出新的教派。
貢獻大概就是為了更方便的擴張一個新的宗教普遍會接受當時已有的科學知識。
⑺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
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這個概念不是模糊的,就是刻板的,甚至是談虎色變的。我們常常被「心誠則靈」、「信則有,不信則無」等等不可知論的觀點左右,在生活中又常常以「物質唯一性」作為思維基準。然而,我們在日常對話中,或在生老病死的時刻,總有太多的「宗教」元素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來。我們被「教育」成反「迷信」或「落後」的行為體,但依然無法擺脫傳統的文化枷鎖。這些矛盾不光是中國人的問題,也是世界性的問題。為此,我們要把「宗教」這個概念往深里去思考。
然而,縱然開局與第一種路徑不同,「天啟宗教」依然不能避免與「哲學」思想的逐漸交融。深入其宗教史後,更加能發現它們各自「天啟」色彩的消退路徑。因為創始人的離世,宗教總會淪為各種勢力的角力場,經院哲學化在亞伯拉罕系宗教之中占據了詮釋的高地。當然,這又是一個龐大的又豐富多彩的主題。限於篇幅,姑且留待以後再談。
結語
到底什麼是「宗教」呢?宗教是一種與「靈」發生關系的模式,因著對「靈」的認識不同,產生了不同的修行理論與方式。因為「靈」超脫於肉體,所以「宗教」可以很重要,也可以很不重要。「宗教」與「哲學」在歷史中共同塑造了「文化」。由於這三者之間的邊界逐漸模糊,不同宗教的發展殊途同歸。於是,在如今的普通人看來,他們都好似混沌與深邃的黑箱,接近與遠離都需要勇氣。
⑻ 關於宗教的來源\歷史\發展
現在末學從佛法的角度試著解釋
要說宗教的來源,應該從苦說起,佛教說的八苦(在知道里有詳細的介紹),在常人看來,求不得苦是最常見的。因為,人有慾望,想要得到很多,但得不到,取不來的時候,人就很難過。那麼這個人心裡就不舒服。這個不舒服就是佛法所說的苦。宗教就是為了解決人的痛苦而源起的。所以,有人說宗教是苦文化!真的是如此。但宗教這樣說也不恰當,苦文化它恰恰是教導人怎樣離苦得樂的。而離苦得樂的方法在佛教來說就是佛法!
另外,宗教也可以說是人本能的一個需要,因為人有這個安全的需要,當人七情六慾中就有恐懼,害怕。但是自己又有時候又沒有能力讓自己不害怕和恐懼,所以,就希望有一個主宰宇宙高於常人的生命來保護自己,所以,宗教也來自人本能的需要!
知道宗教的起源,那麼,它的歷史和發展就很簡單了,基督教的歷史和發展全都記載在 一本叫做 聖經 的書。這本書是全球發行最多的一本書,但是書店在中國比較少,因為它是宗教,一般基督教很樂意免費贈送給你。
佛教的歷史和發展就在佛經裡面,有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可惜現在的人對文言文很討厭,但是它確實是有無邊的智慧和力量在裡面。就看你肯不肯下功夫去研究和修習了。當有很多高僧大德都把他翻譯成了白話,但這樣也不是究竟,因為說來說去,都是沒有原汁原味。只有自己去深刻領悟證悟到其中的奧妙才是真的懂了。本來佛法本是語言無法表達清楚的,但是沒辦法,也只有用文字來記錄流傳下來啊!佛法啊,博大精深!裡面要什麼有什麼!還有神通呢!說了你也不信。
當然其他的呢,照此類推就可以了。但是我覺得佛法最直接,其他的也都是非常的好,只要是善的都是佛法吧!
⑼ 怎樣從歷史的角度理解宗教與科學的關系
1." 黑暗的" 世紀
中世紀的開始是以西羅馬帝國的覆滅為標志的。公元410 年,西哥特人圍攻羅馬,城裡的奴隸在夜間打開了城門,號稱" 永恆城" 的羅馬就這樣陷入" 蠻族" 之手。到5 世紀中期,西羅馬帝國的行省又大部分喪落於日耳曼人手中。公元476 年,日耳曼僱傭軍將領亞克廢除了西羅馬的最後一個皇帝羅慕洛,西羅馬帝國徹底滅亡。伴隨著西羅馬的覆滅,西歐的奴隸制也消亡,進入了封建割據的時期,漫長的中世紀開始了。
公元9 世紀,新的社會制度——封建制度開始在西歐普遍地確立,國王、貴族、教會上層人士掌握了土地所有權,也掌握了政治權力成為封建主階級。
其中國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他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給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土地分封給小封建主。國王和封建主又各自分封一批騎士,作為自己的武裝力量。這樣就形成了以國王為首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制度。國王高高在上,以下是公爵、伯爵,一直到騎士。這些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分別領有大小不等的封地,擁有數量不等的庄園、農奴和武裝。而農民被剝奪了土地所有權和人身自由,成為奴隸。他們只有簡單的勞動工具和微薄的家產,在艱苦的條件下從事勞動生產、創造財富。雖然他們的地位較西羅馬帝國時的奴隸有所改善,但仍然沒有擺脫被殘酷剝削、奴役的境況。
封建制度確立以後,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園建立起來,代替原先的農村公社成為西歐社會的細胞,一個封建庄園往往就是一個封閉、孤立的堡壘。庄園里需要的一切,基本上能做到自給自足。糧食、武器、農具、織物等生活用品和勞動工具,幾乎都由本庄園的農奴生產。農奴很少有剩餘產品可以和外界交換。
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無疑不利於科學技術發展。耕作的農奴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機械地重復著簡單的操作。而在庄園的作坊里磨麥、榨油、紡織的農奴,在沉重勞役的壓迫下,也無暇關心勞動技能的提高,而且這種提高因為不能增加經濟收入而顯得多餘。唯一可以免於辛勤勞作的封建主大都愛好打獵和比武,粗野無知,大多數是文盲,不可能成為從事科學研究的中堅力量。
此外,與羅馬帝國大一統的政權不同,封建制度下的西歐分裂割據嚴重,每一個封建主等於是一個小國君。他們往往依仗自己的武裝力量割據一方,各自為政。而且封建主之間勾心鬥角、互相沖突。西歐廣大的土地上戰火彌漫,混戰不休,對經濟、科學、文化的發展帶來了破壞性的影響。因此,中世紀早期往往被稱為" 黑暗的世紀".政治上的混亂無疑是導致科學文化落後的重要原因。
基督教會在西歐確立了統治地位,這是阻礙科學技術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基督教剛誕生時還僅僅是猶太人的一種精神藉慰,後來則被羅馬皇帝有意識地加以利用。到公元5 世紀,基督教已經奠定了在西羅馬帝國中的國教地位。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歐洲在政治上處於分裂狀態,亟待精神上的統一。於是羅馬主教地位逐漸加強,成為西歐教會的首腦,自稱教皇,並在廣袤的西歐土地上獲得了精神上的統治地位。
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不關心科學技術研究。基督徒期待著天國,等待末日宣判的來臨,認為死亡才是通向神秘來世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徒們淡漠世俗的生活,只關心來世的問題。這種死亡的人生觀造成了中世紀的神父們輕視世俗知識的惡果。聖安布羅斯就公開宣稱" 討論地球的性質和位置,並不能幫助我們實現對於來世所懷的希望。" 基督教會有時甚至把科學技術視作象異教一樣的罪惡,並且下決心予以根除。早在公元390 年,在德奧菲羅斯主教的指揮下,基督徒摧毀了亞歷山大里亞圖書館的一個分館。教會取得更大的權力以後,敵視科學的態度變本加厲了。公元415 年,亞歷山大里亞有一個當時最著名的女數學家,名叫希帕蒂亞,她被當地的一位教長視作邪惡的化身。在他的唆使下,一群憤怒的基督徒殘忍地用蚌殼肢解了她。這個血腥的故事代表了教會在以後長達1000年的時間里對待科學的基本態度,也是宗教裁判所處死科學異端的先聲。
隨著教會財富和權力的不斷增加,教會也越來越腐化。教士們荒淫無度,窮奢極侈,從事投機買賣,賄買教職。他們還通過" 什一稅" 、" 贖罪券" 等形式剝削人民的財產。這些做法嚴重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科學技術的成長極為不利。
但是,如果我們認為基督教會是造成" 黑暗世紀" 的萬惡之源,沒有對歐洲科學技術作出分毫的貢獻,這種看法也是片面的。
教會為了培育神職人員,修建了大量的修道院。歐洲修道院制度的創立者是聖本篤(約480-550)。他出生於義大利斯波累托城的一個富裕家庭,年輕時就具有非凡才幹。自小虔信宗教,竭力刻苦修行。羅馬和那不勒斯兩城中間有個名叫蒙特卡西諾的地方,本篤在那裡一座寂靜秀麗的深山中修建了修道院,從此在那裡刻苦修行。本篤式的修道院在公元7 、8 世紀廣泛傳播開來。在這些修道院中,初級的教育保持了下來。教士們手抄書稿,傳播有用的手藝。
由於《聖經》福音故事記載了不少耶穌施神跡、救病人的故事,修道院的修士們很重視醫術。救治病人的故事,修道院的修士們很重視醫術。救治病人是修道院的義務。修士們使用的醫術中既有巫術,也有古代科學家希波克拉底、蓋侖流傳下來的醫學知識,從而使醫學得以成為中世紀歐洲最早復興的一門學科。僧侶們也從事耕作,因此保存了不少農業方面的知識。
在中世紀早期的混亂和動盪中,修道院是外人不得擅入的聖地,從而使有些人可以在院中潛心鑽研學問。因此,延續了800 年的修道院制度在當時非常混亂的歐洲起了維持文化啟蒙的作用。本篤修道院在許多方面實際上是中世紀歐洲大學的雛形。這是中世紀歐洲教會對科學技術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