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位大哥、大姐曉得地球衛星的發展歷史謝謝
地球衛星是遙感航天平台的一種,也是最重要的一種。
按用途分類衛星分科學衛星、技術實驗 衛星、 應用衛星。科學衛星主要是物理探測衛星、天文衛星。應用衛星主要分為三種: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衛星。
氣象 衛星的發展史:氣象衛星是最早發展起來的環境衛星。1960年美國發射第一顆實驗性氣象衛星TIROS-1。發展史有三個明顯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60年代發展了第一代氣象衛星,代表1、泰諾斯(TIROS)從1960到1965共發射了10顆,均為極軌氣象衛星;2、艾薩(ESSA),他相當於泰諾斯的第二代,1966年發射的ESSA1是第一顆業務應用氣象衛星。3、雨雲(NIMUS)實驗性氣象衛星專用於新的觀測儀器的實驗,以及船舶浮標站等氣象觀測資料的收集方式進行實驗。4、艾托斯(ATS)應用技術試驗衛星。第二階段是1970年到1977發展了第二代氣象衛星。代表1、ITOS,它實質是泰諾斯的第三代後進一步發展為諾瓦衛星系列。2、SMS和GOES也發展起來了。這一時期前蘇聯的流星2型氣象衛星和日本的GMS(對地靜止衛星)以及歐空局的Meteosat,俄羅斯的coms共同構成了全球的氣象衛星系統。第三階段,1978年以後進入第三階段,主要以noaa系列為代表,採用近極地太陽同步近圓形軌道,雙星系統。我國的起步晚,風雨一號是我國第一顆,我國氣象衛星 也主要是風雲系列。我先去吃個飯明個兒接著給你說海洋衛星的發展史,如果你對上面的還滿意的話。
2. 衛星通信的發展歷史
衛星通信簡單地說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層大氣中)的無線電通信站間利用衛星作為中繼而進行的通信。衛星通信系統由衛星和地球站兩部分組成。衛星通信的特點是:通信范圍大;只要在衛星發射的電波所覆蓋的范圍內,從任何兩點之間都可進行通信;不易受陸地災害的影響(可靠性高);只要設置地球站電路即可開通(開通電路迅速);同時可在多處接收,能經濟地實現廣播、多址通信(多址特點);電路設置非常靈活,可隨時分散過於集中的話務量;同一信道可用於不同方向或不同區間(多址聯接)。
衛星在空中起中繼站的作用,即把地球站發上來的電磁波放大後再反送回另一地球站。地球站則是衛星系統形成的鏈路。由於靜止衛星在赤道上空36000千米,它繞地球一周時間恰好與地球自轉一周(23小時56分4秒)一致,從地面看上去如同靜止不動一樣。三顆相距120度的衛星就能覆蓋整個赤道圓周。故衛星通信易於實現越洋和洲際通信。最適合衛星通信的頻率是1一10GHz頻段,即微波頻段、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需求,已開始研究應用新的頻段,如12GHz,14GHz,20GHz及30GHz。
在微波頻帶,整個通信衛星的工作頻帶約有50OMHz寬度,為了便於放大和發射及減少變調干擾,一般在衛星上設置若干個轉發器。每個轉發器的工作頻帶寬度為36MHz或72MHz目前的衛星通信多採用頻分多址技術,不同的地球站佔用不同的頻率,即採用不同的載波。它對於點對點大容量的通信比較適合。近年來,已逐漸採用時分多址技術,即每一地球站佔用同一頻帶,但佔用不同的時隙,它比頻分多址有一系列優點,如不會產生互調干擾,不需用上下變頻把各地球站信號分開,適合數字通信,可根據業務量的變化按需分配,可採用數字話音插空等新技術,使容量增加5倍。另一種多址技術使碼分多址(CDMA),即不同的地球站佔用同一頻率和同一時間,但有不同的隨機碼來區分不同的地址。它採用了擴展頻譜通信技術,具有抗干擾能力強,有較好的保密通信能力,可靈活調度話路等優點。其缺點使頻譜利用率較低。它比較適合於容量小,分布廣,有一定保密要求的系統使用。
近年來衛星通信新技術的發展層出不窮。例如甚小口徑天線地球站(VSAT)系統,中低軌道的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等都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應用。衛星通信也是未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覆蓋廣、通信容量大。通信距離遠、不受地理環境限制、質量優、經濟效益高等優點,1972年在我國首次應用,並迅速發展,與光纖通信、數字微波通信一起,成為我國當代遠距離通信的支柱。
3. 人造衛星的發展歷史5000字論文
人造地球衛星指環繞地球飛行並在空間軌道運行一圈以上的無人航天器,簡專稱人造衛星。屬人造衛星一般由專用系統和保障系統組成,按用途可分為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應用衛星三大類,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航天器。
地球對周圍的物體有引力的作用,因而拋出的物體要落回地面。但是,拋出的初速度越大,物體就會飛得越遠。牛頓在思考萬有引力定律時就曾設想過,從高山上用不同的水平速度拋出物體,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點也就一次比一次離山腳遠。如果沒有空氣阻力,當速度足夠大時,物體就永遠不會落到地面上來,它將圍繞地球旋轉,成為一顆繞地球運動的人造地球衛星,簡稱人造衛星。人造衛星是發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發展最快的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美國、法國、日本也相繼發射了人造衛星。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了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截止1992年底中國共成功發射33顆不同類型的人造衛星。
4. 建國以來航天的發展歷程
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計劃開始實施,盡管在特殊的時期經歷了比平時更多的艱辛和困難,但經過五年多的努力拚搏,終於研製完成,星箭齊備,整裝待發。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地把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預定軌道,揭開了中國航天活動的序幕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航天科技工業實行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轉移。航天科技工業戰線全力以赴,在遠程運載火箭技術、固體火箭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製出包含多種型號、能把各種不同用途的衛星送入近地軌道(LEO)、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和太陽同步軌道(SSO)的長征系列火箭。
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長征火箭於一九八五年十月開始走向國際市場,並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實施了第一次國際商業發射服務,把美國休斯公司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送上太空。
1992年,中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月5日晚上7時許,「神舟」四號飛船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著陸,順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時40分,「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五號21小時23分鍾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經過115小時32分鍾的太空飛行後,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
神舟六號進行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飛行試驗,完成了我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5.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GPS發展歷程
GPS的發展大約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方案論證和初步設計階段。從1973年到1979年,共發射了專4顆試驗衛星。屬研製了地面接收機及建立地面跟蹤網。
第二階段為全面研製和試驗階段。從1979年到1984年,又陸續發射了7顆試驗衛星,研製了各種用途接收機。實驗表明,GPS定位精度遠遠超過設計標准。
第三階段為實用組網階段。1989年2月4日第一顆GPS工作衛星發射成功,表明GPS系統進入工程建設階段。1993年底實用的GPS網即(21+3)GPS星座已經建成,今後將根據計劃更換失效的衛星。
6. 北斗衛星具體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1970年,中國開始研究衛星導航系統的技術和方案。
1994年,啟動版北斗一號系統工程建設。
2000年,發射2顆地球權靜止軌道衛星,建成系統並投入使用。我國的授時,信息發送等功能由原先的GPS轉變成北斗傳輸。
2004年,啟動北斗二號系統工程建設。
2012年年底,完成14顆衛星(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5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組網。北斗二號系統在兼容北斗一號系統技術體制基礎上,增加無源定位體制,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定位、測速、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2009年,啟動北斗三號系統建設。
2018年,我國北斗三號組網全部完成。
2020年6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這標志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7. 衛星科技發展史
1、前蘇聯: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由前蘇聯發射成功。這個衛星在離地面900公里的高空運行;它每轉一整周的時間是1小時35分鍾,它的運行軌道和赤道平面之間所形成的傾斜角是65度。它是一個球形體,直徑58公分,重83.6公斤。內裝兩部不斷放射無線電信號的無線電發報機。其頻率分別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長分別為15和7.5公尺左右)。信號採用電報訊號的形式,每個信號持續時間約0.3秒。間歇時間與此相同。前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揭開了人類向太空進軍的序幕,大大激發了世界各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熱情。 2、美國:美國於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探險者」-1號人造衛星。該星重8.22公斤,錐頂圓柱形,高203.2厘米,直徑15.2厘米,沿近地點360.4公里、遠地點2531公里的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軌道傾角33.34」,運行周期114.8分鍾。發射「探險者』-1號的運載火箭是「丘辟特』℃四級運載火箭。 3、法國:法國於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試驗衛星」-1(A-l)號人造衛星。該星重約42公斤,運行周期108.61分鍾,近地點526.24公里、遠地點1808.85公里的橢圓軌道運行,軌道傾角34。24」。發射A1衛星的運載火箭為「鑽石,tA號三級火箭,其全長18.7米,直徑1.4米,起飛重量約18噸。 4、日本:日本於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大隅」號。該星重約9.4公斤,軌道傾角31.07」,近地點339公里,遠地點5138公里,運行周期144.2分鍾。發射「大隅」號衛星的運載火箭為「蘭達」-45四級固體火箭,火箭全長16.5米,直徑0.74米,起飛重量9.4噸。第一級由主發動機和兩個助推器組成,推力分別為37噸和26噸;第二級推力為11.8噸;第三、四級推力分別為6.5噸和1噸。 5、中國: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一次發射成功。該衛星直徑約1米,重173公斤,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439公里,最遠點2384公里,軌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夾角68.5度,繞地球一周(運行周期)114分鍾。衛星用20009兆周的頻率,播送《東方紅》樂曲。發射「東方紅」1號衛星的遠載火箭為「長征」1號三級運載火箭,火箭全長29,45米,直徑2.25米,起飛重量81.6噸,發射推力112噸。「東方紅」1號的發射,實現了毛澤東提出的「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它是中國的科學之星,是中國工人階級、解放軍、知識分子共同為祖國做出的傑出貢獻。6、英國:英國於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普羅斯帕羅」號,該星重約66公斤,軌道傾角82.1 」,近地點537公里,遠地點1482公里,運行周期105.6分鍾.發射地點位於澳大利亞的武默拉(Woomera)火箭發射場,運載火箭為英國的黑箭運載火箭.主要任務是試驗各種技術新發明,例如試驗一種新的遙測系統和太陽能電池組。它還攜帶微流星探測器,用以測量地球上層大氣中這種宇宙塵高速粒子的密度。。7.其他:除上述國家外,加拿大、義大利、澳大利亞、德國、荷蘭、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也在准備自行發射或已經委託別國發射了人造衛星。
8. 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展歷史
《中國航天報》於2013年7月24日發布消息稱三顆衛星是科學實驗衛星,分別名為「創新三號」、「試驗七號」及「實踐十五號」,它們是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搭載升空發射,進入太空軌道,用於「觀測太空碎片與進行科學實驗如太空機械臂操作」。
2013年7月20日7時3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創新三號、試驗七號和實踐十五號三顆技術科學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三顆衛星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碎片觀測和空間機械臂操作等空間維護技術科學試驗,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79次發射。
2013年3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國將在2016年前後發射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希望能夠依託國際合作,構建一張量子通信網路。 2010年15日9時3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十二號衛星」送入太空。
「實踐十二號衛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衛星主要用於開展空間環境探測、星間測量和通信等科學與技術實驗。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25次飛行。 2005年7月6日6時40分,我國自行研製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將「實踐七號」科學試驗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2005年8月2日15時30分,我國第21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火箭發射約20分鍾後,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這顆返回式衛星已經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這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將主要用於科學研究、國土普查、地圖測繪、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 北京時間2004年4月18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試驗衛星一號」和搭載的「納星一號」科學實驗小衛星送入太空,這標志著我國小衛星研製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
「試驗衛星一號」是我國第一顆傳輸型立體測繪小衛星,重204公斤,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和西安測繪研究所共同研製,主要用於國土資源攝影測量、地理環境監測和測圖科學試驗。這顆衛星採用了一體化設計思想,應用了基於磁控和反作用飛輪控制的姿態捕獲、衛星大角度姿態機動控制、微小衛星高精度高穩定度姿態控制、衛星自主運行管理等多項微小衛星的前沿技術,探索了我國微小衛星技術發展的新途徑。衛星經在軌測試後,將交由中國科學院衛星遙感地面站使用。
「納星一號」是一顆用於高新技術探索試驗的納型衛星,重量小於25公斤,由清華大學和航天清華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並使用。這次發射,主要是通過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納衛星平台並進行航天高技術飛行演示。其主要任務包括CMOS相機對地成像試驗、微型慣性測量組合的搭載試驗、微小衛星的軌道保持和變軌試驗、衛星程序上載與軟體試驗和部分元器件的搭載試驗等。衛星的成熟技術將用於光學成像觀測和環境、資源、水文、地理勘察及氣象觀測、科學實驗等。 探測一號衛星遠地點達7萬多公里,是中國發射的距離地球最遠的一顆衛星。
中國「雙星計劃」的第一顆衛星「探測一號」2003年12月30日凌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該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張永維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稱,「探測一號」衛星自立項開始,即完全按照衛星具體科學目標進行設計、研製,可以說是中國首顆真正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實驗衛星。 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衛星,於1977年3月3日發射入軌,1979年5月11日衛星軌道壽命結束,星上長期工作的遙測系統一直清晰地向地面發回遙測信息。
實踐一號是一顆自旋穩定的衛星,只經歷不到10個月的時間就成功發射升空。 1971年3月3日,在毛澤東「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指示的鼓舞下,我國成功地發射了一顆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星。
衛星重221公斤。其運行軌道距地球最近點266公里,最遠點1826公里,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的夾龜為69.9度;繞地球一周需時106分鍾。它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頻率成功地向地面發回了各項科學實驗數據,衛星上帶有宇宙線、X射線、高磁場和軌道外熱流探測器,使我國首次用衛星獲取了空間物理數據。 美籍太空分析家羅伯特·克里斯蒂說,據信「試驗七號」裝有用來測試的機械臂,屬於中國打造2020年大型太空站的努力之一。
報道稱,中國大陸於2007年曾進行反衛星系統測試,用導彈摧毀一顆氣象衛星,當時製造數以萬計太空碎片,威脅所有載人與無人太空船。
美國官員披露,機械臂衛星嚴重威脅美國衛星,屬於中國大陸「星戰」計劃一部分。美國軍事專家理查德·費希爾說,機械臂衛星可執行近距離觀察與攻擊任務,「拔下」美衛星系統元件送回中國大陸,或是貼近美衛星「植入」中國大陸系統,而抓取方式不產生太空碎片,無損中國大陸衛星。 俄專家:中國有權這樣做。
俄羅斯之聲電台網站2013年10月5日報道,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國際安全中心專家、退役少將弗拉基米爾·德沃爾金對這件事的評價則頗為淡然。他說:「我認為,這還算不上是征服宇宙過程中的一個新階段。中方展示的是捕捉和摧毀另一顆衛星的能力。但這僅僅是初級階段。」
報道指出,美國對中國研製反衛星武器一事非常警覺並密切跟蹤。俄羅斯地緣政治研究院副院長康斯坦丁·希夫科夫認為,中國有權這樣做。
俄羅斯社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說:「美國有時會誇大中國人對他們的地球同步衛星的威脅。中國研製各種類型的反衛星武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中國正通過研製這種武器來保護自己,因為美國可能在太空部署攻擊性武器系統。」
這名專家同時指出,美國的整個軍事戰略構建在太空衛星的基礎之上。中國正試圖通過封鎖這些衛星,以便在必要的情況下與美方形成均勢。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9. 中國衛星發射歷史
一、我國從1970年4月24日,自行研製並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它的任務是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我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二、從1974年到1996年,中國共發射了17顆返回式遙感衛星,有16顆按計劃正常返回地面。它們當中最長的在太空飛行15天,送回的大量遙感資料已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巨大。返回式衛星上良好的微重力環境,為開展空間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微量力科學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在21世紀初的幾年間,中國先後發射了返回式衛星3號、4號及實踐8號衛星。雖然它們都是在返回式衛星2號的衛星平台基礎上進行升級設計,但無論在衛星功能上、軌道控制精度上、還是返回控制計算等整體性能方面都有較大的改進和提高。並且使衛星的飛行時間大大延長。
四、北京時間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首發箭」——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搭載20顆技術試驗小衛星從這里奔向蒼穹。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不僅創造了我國歷史上「一箭多星」的新紀錄,也填補了我國多星載荷快速入軌發射能力的持久空白。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又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10. 世界航天技術發展歷史
11月10日下午,由西北工業大學主辦,航天學院承辦的「第三屆大學生科技創新年月之航天專場報告會」在教學西樓D座報告大廳隆重舉行。本次報告會由中國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11所研發中心主任兼主任研究師、主任設計師李平教授主講。西北工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李輝老師,航天學院黨委副書記喬彩燕老師,教務處於竹君老師,航天學院分團委書記顧振芳老師,航天學院張永福老師及動力與能源學院輔導員齊天老師出席了報告會。
李平教授用通俗的語言從「世界航天發展歷程及航天應用」、「中國航天發展歷程及成就」、「中國推進技術展望」和「創業輝煌」等方面進行講解。在「中國航天發展歷程及成就」方面,李平教授從「兩彈一星」和「運載火箭」講起,介紹了中國的「應用衛星」、「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並說明「月球探測」工程分為「探」、「登」、「駐」三個環節,中國尚處於第一階段;在「推進技術」方面,李平教授講了中國航天推進技術的艱難創業歷程,並和在座師生分享了航天推進的發展趨勢及目標。
李平教授的本次報告深入淺出,內涵豐富,分析透徹,滿足了在座同學對航天知識的渴望。李平教授也給予了同學們殷切期望和建議,告訴我們航天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人類對於宇宙和自然的探索才剛剛開始,大航天時代還需要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
人物簡介:李平,畢業於中國航天總公司的第一研究院,歷任資軌控發動機工程組長、設計室副主任、型號副主任設計師、現任中國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11所研發中心主任兼主任研究師、主任設計師。他曾獲得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次,國防科工委個人三等功二次。他還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學術技術帶頭人,陝西省「三五」人才,「航天將」獲得者。
http://www.nwpu.e.cn/youth/xwzx/yxjw/86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