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玻璃發展歷史

玻璃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2 22:18:25

A. 玻璃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它的起源誰可以講一下

中國古代沒有玻璃來這東西。琉璃源雖然接近,但並非現代意義所說的玻璃,它來源於陶瓷的上釉。雖然歷史上可能偶然有這種東西的實物,但並沒形成一種生產的品種。

幾乎所有的玻璃技術都來自西方國家,中國對玻璃技術基本沒有貢獻,不要說教別人,就是自己都不清楚。

現代製造玻璃和古代沒有什麼差別:
將砂子(二氧化硅)、石灰石(碳酸鈣)、純鹼(碳酸鈉)加在一起熔融後冷卻就成為普通玻璃了。遠古時代也是如此製造,只不過當時成分不是很准確,有失敗的(玻璃的成分可以在很大范圍內變動的)。
實際上是往二氧化硅中加入某種金屬氧化物(或者幾種)基本上都可以製成各種各樣的玻璃。比如砂子加入氧化鉛則可以制鉛玻璃。

B. 玻璃的生產歷史

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製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製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 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 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製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 就這樣,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我們現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經高溫製成的。 熔體在冷卻過程中黏度逐漸增大而得的不結晶的固體材料。性脆而透明。有石英玻璃、硅酸鹽玻璃、鈉鈣玻璃、氟化物玻璃等。通常指硅酸鹽玻璃,以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等為原料,經混和、高溫熔融、勻化後,加工成形,再經退火而得。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C. 玻璃的起源與發展歷史

在現代日常生活中,玻璃是最為常見的普通材料,所以大多數人認為玻璃和塑料一樣,是近現代才發明製造的一種廉價的普通之物。其實,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已經有了玻璃製品了。根據考古發掘資料,在世界范圍內,最早的古代玻璃出現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領域,也就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公元前10世紀後,古希臘和古羅馬也成為玻璃技術發展中心。後來,製作玻璃的技術曾被傳播到地中海沿岸及臨近的一些國家。

那麼中國古代的玻璃製品起源於何時呢?如果要溯源中國古代的玻璃的話,那還真是有一段漫長的發展史。

一、關於中國古代玻璃的起源

根據文獻記載,中國與西方文化交流始於公元前2世紀時的漢通西域。因此,不少學術界人士以及西方學者曾一度認為,我國的古玻璃或者玻璃製造技術是「自西漢張騫通西域後,從西方傳入的。其實在西周時期,我國古代的先民們就已經掌握了玻璃製造技術。

我們知道,玻璃是一種無定性的固熔體。在古代,它主要是由石英(石英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和一些礦物,如方鉛礦(主要成份是硫化鉛)或者鹼性的鹽類(如鉀、鈉)一起融化而成的產物,屬於硅酸鹽系統,與陶器、瓷器是一類的。

陶器自新石器時期開始,到「仰韶文化」時期已發展為彩陶,這可以說是「釉」的萌芽,等到了殷商時期,又出現了青釉器,如1965年,在河南鄭州就出土了一個商代的青釉印紋尊,在它的口部以及肩部塗有薄釉外,還有深綠色厚而透明的玻璃釉五塊。根據考古資料的記載,殷商時期青釉器的燒制溫度已經達到1100℃—1200℃,並且已經有了耐火的坩堝。到了西周和東周時期,爐溫更高一些,青釉器在燒成時溫度過高而流下來形成的釉滴,經科學測試和分析,其成分恰是鉀鈣硅酸鹽,這種釉滴已是玻璃態物質,可能就是中國最早的古玻璃。

平頂山 西周晚期 應國墓地出土 料珠

由於瓷釉製造工藝與玻璃製造工藝大致相同,唯一的區別就是熔煉玻璃時需要容器——耐火的坩堝。因此推斷,中國古代最早的玻璃製造技術應是從青釉器的瓷釉技術演變而來的。

根據考古發掘資料,在中國絕大多數的省、自治區都出土有玻璃器物,時代從西周到明清。但是為了溯源中國玻璃的起源,小編只摘錄了漢代以前出土的玻璃器物(如下表)。

從上表來看,出土的漢代以前的玻璃器物,有的被稱作料器,有的被稱作琉璃,這里要解釋一下,對於出土的不透明而少光澤的玻璃飾物在考古界被稱作「料器」,而對於出土的半透明的並有玻璃光澤的珠、管、壁、以及裝飾建築物的帶釉陶器,則被稱作「琉璃」,對於那些出土的透明且與近代製作相近的玻璃器皿才被稱為玻璃。

我們再根據玻璃器物出土時間的先後順序,以及出土玻璃器物的特點來看,玻璃經歷了從最初不透明、少光澤的料器小件,到半透明、有玻璃光澤的琉璃飾物,最後才到透明的玻璃器皿,其實這反映了我國古代玻璃技術和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進程

寶雞西周墓地出土料管串飾

二、關於中國古代玻璃的發展

在生產工藝方面,玻璃製作工藝與冶金技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在古代,製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而石英砂的熔點為1750℃,這么高的溫度在古代是達不到的。但是得益於中國古代有著非常高超技術水平的冶金技術。如在商代時期,先民們就已經懂得助熔劑的使用了,他們在銅中加入鉛或錫,或者是同時加入鉛、錫用以降低了銅的熔點,使銅的融化溫度從1100℃降到了800℃左右,同時這也使得銅的硬度增加,因此殷商時期的先民們才得以製作出了很多精美、各種造型奇特、花紋繁復、胎體薄而均的、形體很大的青銅器。因此在製造玻璃的工藝中,先民們也在原料中加入草木灰、氧化鉛和硝石等助熔劑,用以降低石英砂的熔點:

如安徽亳州出土的屬春秋末戰國初的半透明眼珠,經科學檢測和分析,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鉛鋇硅酸鹽玻璃品;

又如湖南長沙資興屬東周墓葬出土的琉璃壁、其化學成分也是鉛鋇硅酸鹽玻璃系統;
據統計,有100多座墓葬中均出土有具有中國特徵的玻璃壁、珠、印、劍管等200多件,可以說,在戰國中期,中國已建立起了鉛鋇硅酸鹽玻璃業。如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號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踐劍格上鑲嵌的2塊小小的藍色玻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玻璃。

越王勾踐劍 玻璃鑲嵌

而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玻璃器物中最多見的是一種鑲嵌式的玻璃珠,如1976年在著名的湖北隨州曾侯乙的屬春秋末期的一座墓葬中就出土有100多顆鑲嵌玻璃珠,因在單色玻璃珠上嵌進另外多個不同於母題顏色的玻璃,這些被嵌入的玻璃形成多個同心圓圖案,乍看類似動物的眼睛,所以又被稱為「蜻蜓眼」。這種鑲嵌玻璃珠極為復雜,整個工藝流程全靠手工製作,不僅精緻華美,而且在當時也是很名貴、稀有的物品。

曾侯乙墓出土春秋時期的「蜻蜓眼」玻璃珠

如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覽冥訓》就多次提到「隨侯之珠」,並與和氏璧相提並論:

「譬如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貴,失之者貧」。
及至漢代時,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出現了很多獨具特色的玻璃製品。如廣州西漢初年南越王墓出土了11對牌飾,均是鎏金銅框藍色板塊玻璃,玻璃厚薄一致,色澤晶瑩,透明如鏡,其中包含的氣泡很少。經過科學檢測和分析,這些藍色玻璃就是國產的鉛鋇硅酸鹽玻璃。當然了這還算不上真正的平板玻璃,但是這種具有高超的玻璃製作工藝,為後世的玻璃製造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廣州西漢初年 南越王墓藍色板塊玻璃

可見,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並不是自「張騫通西域」後從國外輸入,而是萌芽於西周時期,並在春秋戰國時期得到了較大發展,先民們採用在青銅製作技術和煉丹術中使用的氧化鉛做助熔劑,製造出了獨具本土特色的真正玻璃——鉛鋇硅酸鹽玻璃。

後來還採用了硝石做助熔劑而形成了鉀硅酸鹽玻璃,這兩類玻璃發展到漢代時,製作工藝已經相當高超。並外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和中亞地區。

D. 套料玻璃的發展歷史

實際上,套玻璃有套一色與套多色之分。「白受彩」分為白地套紅、套藍內、套綠、套黃等,這是容套色玻璃中之主流產品。此外,還有「兼套」,即在同一色玻璃胎上套二色以上的玻璃器。文獻記載告訴我們,康熙時期已有此工藝,但迄今尚未發現康熙套玻璃器實物。流傳至今的最早、最多、也是最精美的套玻璃器是乾隆時期的作品。

E. 玻璃的產生歷史是什麼

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約公元前3700年前, 古埃及人已制出玻璃裝飾品和簡單玻璃器皿,當時只有有色玻璃,約公元前1000 年前,中國製造出無色玻璃。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研製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3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歐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滿載著晶體礦物「天然蘇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上。由於海水落潮,商船擱淺了。

於是船員們紛紛登上沙灘。有的船員還抬來大鍋,搬來木柴,並用幾塊「天然蘇打」作為大鍋的支架,在沙灘上做起飯來。

船員們吃完飯,潮水開始上漲了。他們正准備收拾一下登船繼續航行時,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來看啊,鍋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瑩明亮、閃閃發光的東西!」

船員們把這些閃爍光芒的東西,帶到船上仔細研究起來。他們發現,這些亮晶晶的東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蘇打。原來,這些閃光的東西,是他們做飯時用來做鍋的支架的天然蘇打,在火焰的作用下,與沙灘上的石英砂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晶體,這就是最早的玻璃。後來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然後用一種特製的爐子熔化,製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發了一筆大財。

大約在4世紀,羅馬人開始把玻璃應用在門窗上。到1291年,義大利的玻璃製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

「我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決不能泄漏出去,把所有的製造玻璃的工匠都集中在一起生產玻璃!」

就這樣,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上生產玻璃,他們在一生當中不準離開這座孤島。

1688年,一名叫納夫的人發明了製作大塊玻璃的工藝,從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我們現在使用的玻璃是由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經高溫製成的。

熔體在冷卻過程中黏度逐漸增大而得的不結晶的固體材料。性脆而透明。有石英玻璃、硅酸鹽玻璃、鈉鈣玻璃、氟化物玻璃等。通常指硅酸鹽玻璃,以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等為原料,經混和、高溫熔融、勻化後,加工成形,再經退火而得。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謝謝^_^

F. 玻璃的發展史

玻璃的發展史

考古資料表明,中國古代的玻璃製造工藝始於西周時期,歷經綿延不絕的兩千餘年,至清代發展到頂峰,成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時期。故宮博物院藏古代玻璃器4000餘件。從藏品的時代上看,戰國到明清幾乎不間斷。其中絕大部分藏品為傳世品,尤以清代玻璃製品所佔比例最大,約占整個藏品的90℅。清代玻璃器又分宮廷製造與民間製造兩大系列,宮廷玻璃器占其中的3/4。宮廷玻璃代表了清代玻璃製作的工藝水平,是造辦處玻璃廠按照皇帝的諭旨為皇家製作的各種玻璃器皿。有清一代從康熙皇帝玄燁到末代皇帝溥儀,內務府官辦作坊——造辦處玻璃廠從未停止過玻璃的製造與生產。
玻璃廠建立後,清代的玻璃製作在皇帝和造辦處管理大臣的統一指揮下走上了穩步發展的軌道。據不完全統計,康熙朝已有單色玻璃、畫琺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和灑金玻璃等品種,雍正朝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描金玻璃。
單色玻璃是指用單一顏色玻璃吹制的玻璃器皿。康熙朝的單色玻璃是對清以前玻璃製作工藝的繼承與發展。這時期的傳世品,過去僅知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雍正朝製作數量最多、器型最豐富的品種是單色玻璃,為當時的主流產品。單色玻璃有「涅玻璃」與「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
琺琅是一種繪燒於金屬胎、瓷胎和玻璃胎上的釉料,康熙年間從歐洲傳入我國。玻璃胎畫琺琅是清代首創的玻璃裝飾工藝,始於康熙朝,而康熙朝玻璃胎畫琺琅的實物卻一直杳無蹤跡,無緣得見。
康熙朝玻璃製作工藝的另一創新是套玻璃的燒製成功。所謂「套玻璃」是指由兩種以上顏色玻璃製成的器物。其製作方法有兩種,一是在玻璃胎上滿套與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之後在外層玻璃上雕琢花紋;一是用經加熱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作花紋。套玻璃是玻璃成型工藝與雕刻工藝相結合的產物,是玻璃製作工藝史上的重要發明。這兩種方法製作出的器物均可見凸雕效果,既有玻璃的質色美,又有紋飾凹凸的立體美。
灑金玻璃是康熙朝創新的又一個玻璃品種。而在雍正的檔案中卻未見製作灑金玻璃的記載;但雍正朝檔案中記載了描金玻璃的製作,描金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描繪金色花紋,其製作方法應源於漆器工藝中描金漆的做法。
縱觀歷史,康熙朝是清代官造玻璃製作工藝的開端和奠定基礎的時期,玻璃廠的建立是康熙皇帝玄燁繼承中國傳統玻璃製作工藝和吸收歐洲科學技術的產物,也是皇家對玻璃製品重視與喜愛的結果。晶瑩璀璨的玻璃器成為清代藝術品中的新寵和皇帝重要的賞賜品。雍正朝玻璃顏色達30種之多,可謂五彩繽紛,斑斕絢麗,成為雍正朝玻璃製作工藝的閃光點。乾隆朝是有清一代玻璃製作工藝最為輝煌、全面發展的時期。嘉慶朝是玻璃製作工藝的轉折點,從此造辦處玻璃廠一蹶不振,工藝水平逐步下降。清代玻璃工藝製作與發展的歷史與清王朝的興盛衰亡息息相關,這正是官辦作坊不可抗拒的發展規律。

是誰發明的玻璃?

玻璃伴隨人類走過了多少年?
公元前3500年前,由古埃及人首先發明了玻璃,他們用它來製作首飾,並揉捏成特別小的玻璃瓶。到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藝,能吹制出多種形狀的玻璃產品。
為了紀念古埃及人的這一發明,現代許多水晶玻璃作品上都有埃及人的頭以及古羅馬人和埃及人作戰的圖案。

古羅馬戰敗古埃及後,將古埃及戰俘放在威尼斯島上專做玻璃,由此玻璃製作技術傳到義大利,進而產生了著名的威尼斯玻璃的鼎盛時期。大約16世紀中葉,義大利的工匠們開始挖掘和利用天然水晶, 然而由於天然水晶硬度大、儲量少,很難將它製作成器皿。因此,到17世紀下半葉,義大利玻璃製造商通過在石英砂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鉛,由此發明了「人工水晶」又稱為水晶玻璃。人工水晶不僅克服了天然水晶的上述不足,而且其透明度高、折光性能好、厚重、耐切割,便於精雕細刻,因此成為玻璃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迎來了義大利玻璃的鼎盛時期。

(二)什麼是波西米亞水晶玻璃?
波西米亞水晶玻璃的特點是什麼?
早在公元初波西米亞人便從義大利人那裡學會了玻璃製造術,聰明的波西米亞人依賴得天獨厚的兩種波西米亞森林資源:

(1)優質的石英砂礦帶

(2)豐富的橡木樹資源,人們燃燒橡木來熔煉石英砂,又從橡木灰燼中提取優質的碳酸鉀,溶於玻璃溶液中,於是享譽全球的波希米亞「森林玻璃」誕生了。波希米亞人不僅學會了義大利人的白色水水晶玻璃製造術,還推出了波希米亞的特有彩色玻璃。它一舉超越了威尼斯玻璃,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水晶玻璃。
到了十九世紀, 捷克工藝大師們根據不同元素的物理和化學特性,推出了最新的化學配方,他們在玻璃溶液中加入金、銀、鈣、鈷、鈾、銅氧化鋰等不同有色金屬元素,燒制出了紅、黃、藍、綠、紫等不同色彩的水晶玻璃又稱水晶琳。使水晶玻璃變幻出五彩繽紛的色澤,從此「捷克的水晶——透明的黃金」
l的美譽傳遍全球。

(一)水晶分類

1、天然水晶-----又稱石英石,為自然結晶而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顏色多為淡黃色(少量紫色、茶色),硬度大約在8左右,2000度才可熔解,只能雕刻和拋光成小件產品,不能加工製作成大件器皿。
2、人造水晶----- (鉛水晶 、無鉛水晶 、水晶琳)
(1)、鉛水晶:是石英砂(主要成分二氧化硅)中加入一定含量的氧化鉛熔煉而成,鉛可以使其硬度降低,硬度為4左右。
特點①質重、質軟、耐切割
②透明度高,折光性能好,
③敲擊有金屬聲。(是區別於普通玻璃的最大特性)

(2)、無鉛水晶: 在石英砂中溶入優質的碳酸鉀,以鉀元素代替鉛元素,又稱為鉀玻璃,其硬度約6。

(3) 水晶琳 : 在鉀玻璃溶液中加入不同的金屬元素, 使水晶玻璃呈現不同顏色。稱為彩色水晶玻璃,硬度多為6。
特點: ①晶瑩剔透、折光性能好
②硬度高、韌性強、相對耐撞擊,更適合玻璃表面的刻花和描繪。
③保留並超越了鉛水晶的金屬聲特性。

無鉛水晶最大的賣點是:光與音的組合(light and music) 。

(二)工藝
1、白料水晶(含鉛水晶、無鉛水晶 )
(1)、鉛水晶工藝
①吹制:模吹(人工) 機吹(機器)
② 模壓、磨花、機壓
③ 切割:
機切:(草切)用研磨機切割玻璃表面,刻出花紋。
手工切割:簡單切割:深切後酸拋光.火拋光
復雜切割:精密切割、軟切割。
④ 精密拋光:手工拋光,幾何圖形為主體造型,有立體感,多棱遮光。

(2)、無鉛水晶:就是用優質的碳酸鉀代替氧化鉛合成水晶玻璃,無鉛玻璃比鉛玻璃硬度高,因此不適宜作復雜的切割、磨花,只可作簡單切割、表面刻花、鎏金、鎏銀等。

2、彩色系列:
彩色產品中往往工藝混合使用。
(1)燒制
①人工吹制----空吹、型吹
用鐵管的尖端捲住熔化於攝氏1400度的玻璃,用力吹氣,轉瞬成型。
空吹就是憑借工匠師的想像,即興決定玻璃的形狀,
型吹就是按照木製或金屬制模具吹出玻璃的形狀

② 手工熱成型 (窯爐玻璃):當玻璃在攝氏1000-1400度高溫時,用剪子剪切或拉長玻璃,按照工藝師的想像和設計塑造出不同的藝術造型。

固定的造型
即興發揮 (這種工藝的頂尖級作品是Ronini)。

(2)描金
①重描金系列:這類產品最具有歐洲古典皇家風范,表面用重金粉裝飾,用手工描繪和堆塑法浪花精製而成。它的價值多以用金的純度和多少、琺琅花的密度和圖案的復雜程度來論質。通常其手工含量在70%至90%以上;BCT產品的突出特點是:表面裝飾金是純金。這類產品又分為手工成型的瓶胚和機製成型的瓶胚,手工的價值高於機制。J&Q品牌產品具BCT所提供的用金證明。

② 輕鎦金、輕鎦銀系列
分為彩色輕鎦金、輕鎦銀(如黃金葉系列)與無色輕鎦金、輕鎦銀(如郁銀、鬱金系列);
③ 手繪:手工平面彩繪工藝:法琅花
④ 刻花:手工刻花(紅藍刻、大雁系列)
電腦刻花 (花杯、悠蘭)
(3)、 彩色工藝:
頂尖工藝當屬化學配方:根據不同的金屬元素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燒製成不同的顏色摻入金屬元素,產生不同的顏色

加入黃金-----呈現紅色,
加入白銀-----呈現黃色,
加入鈣-----呈現綠色,
加入鈷----呈現蘭色。
加入銨-----呈現紫色,
加入銅-----呈現瑪瑙色,
加入氧化鋰-----呈現大理石色。

②噴塗工藝:
是一種高溫烤制的上色技術,可以用在玻璃瓶胚內外,不僅用在水晶琳瓶胚,而且可以用在鉛水晶瓶胚上(如機制包金系列、簡單包金系列、彩色三角重描金。)表面塗色,如古典系列產品裡面噴色,如機制包金系列、簡單包金系列

③表面上色:
瓶體外部局部上釉彩,有些顏色原料中含有鎘元素,如上色時溫度達不到1000度以上,使用時鎘易從產品中釋放出,會導致人體大腦及神經系統受損,所以要求溫度控制必須准確。一般小工廠都是由人工來控制溫度, 而BCT定牌生產的這類產品(如紅、蘭、紫刻系列)是絕對安全可靠的。

G. 世界玻璃發展史

考古資料表明,中國古代的玻璃製造工藝始於西周時期,歷經綿延不絕的兩千餘年,至清代發展到頂峰,成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時期。故宮博物院藏古代玻璃器4000餘件。從藏品的時代上看,戰國到明清幾乎不間斷。其中絕大部分藏品為傳世品,尤以清代玻璃製品所佔比例最大,約占整個藏品的90℅。清代玻璃器又分宮廷製造與民間製造兩大系列,宮廷玻璃器占其中的3/4。宮廷玻璃代表了清代玻璃製作的工藝水平,是造辦處玻璃廠按照皇帝的諭旨為皇家製作的各種玻璃器皿。有清一代從康熙皇帝玄燁到末代皇帝溥儀,內務府官辦作坊——造辦處玻璃廠從未停止過玻璃的製造與生產。
玻璃廠建立後,清代的玻璃製作在皇帝和造辦處管理大臣的統一指揮下走上了穩步發展的軌道。據不完全統計,康熙朝已有單色玻璃、畫琺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和灑金玻璃等品種,雍正朝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描金玻璃。
單色玻璃是指用單一顏色玻璃吹制的玻璃器皿。康熙朝的單色玻璃是對清以前玻璃製作工藝的繼承與發展。這時期的傳世品,過去僅知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雍正朝製作數量最多、器型最豐富的品種是單色玻璃,為當時的主流產品。單色玻璃有「涅玻璃」與「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
琺琅是一種繪燒於金屬胎、瓷胎和玻璃胎上的釉料,康熙年間從歐洲傳入我國。玻璃胎畫琺琅是清代首創的玻璃裝飾工藝,始於康熙朝,而康熙朝玻璃胎畫琺琅的實物卻一直杳無蹤跡,無緣得見。
康熙朝玻璃製作工藝的另一創新是套玻璃的燒製成功。所謂「套玻璃」是指由兩種以上顏色玻璃製成的器物。其製作方法有兩種,一是在玻璃胎上滿套與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之後在外層玻璃上雕琢花紋;一是用經加熱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在胎上作花紋。套玻璃是玻璃成型工藝與雕刻工藝相結合的產物,是玻璃製作工藝史上的重要發明。這兩種方法製作出的器物均可見凸雕效果,既有玻璃的質色美,又有紋飾凹凸的立體美。
灑金玻璃是康熙朝創新的又一個玻璃品種。而在雍正的檔案中卻未見製作灑金玻璃的記載;但雍正朝檔案中記載了描金玻璃的製作,描金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描繪金色花紋,其製作方法應源於漆器工藝中描金漆的做法。
縱觀歷史,康熙朝是清代官造玻璃製作工藝的開端和奠定基礎的時期,玻璃廠的建立是康熙皇帝玄燁繼承中國傳統玻璃製作工藝和吸收歐洲科學技術的產物,也是皇家對玻璃製品重視與喜愛的結果。晶瑩璀璨的玻璃器成為清代藝術品中的新寵和皇帝重要的賞賜品。雍正朝玻璃顏色達30種之多,可謂五彩繽紛,斑斕絢麗,成為雍正朝玻璃製作工藝的閃光點。乾隆朝是有清一代玻璃製作工藝最為輝煌、全面發展的時期。嘉慶朝是玻璃製作工藝的轉折點,從此造辦處玻璃廠一蹶不振,工藝水平逐步下降。清代玻璃工藝製作與發展的歷史與清王朝的興盛衰亡息息相關,這正是官辦作坊不可抗拒的發展規律。

是誰發明的玻璃?

玻璃伴隨人類走過了多少年?
公元前3500年前,由古埃及人首先發明了玻璃,他們用它來製作首飾,並揉捏成特別小的玻璃瓶。到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藝,能吹制出多種形狀的玻璃產品。
為了紀念古埃及人的這一發明,現代許多水晶玻璃作品上都有埃及人的頭以及古羅馬人和埃及人作戰的圖案。

古羅馬戰敗古埃及後,將古埃及戰俘放在威尼斯島上專做玻璃,由此玻璃製作技術傳到義大利,進而產生了著名的威尼斯玻璃的鼎盛時期。大約16世紀中葉,義大利的工匠們開始挖掘和利用天然水晶, 然而由於天然水晶硬度大、儲量少,很難將它製作成器皿。因此,到17世紀下半葉,義大利玻璃製造商通過在石英砂溶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鉛,由此發明了「人工水晶」又稱為水晶玻璃。人工水晶不僅克服了天然水晶的上述不足,而且其透明度高、折光性能好、厚重、耐切割,便於精雕細刻,因此成為玻璃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迎來了義大利玻璃的鼎盛時期。

(二)什麼是波西米亞水晶玻璃?
波西米亞水晶玻璃的特點是什麼?
早在公元初波西米亞人便從義大利人那裡學會了玻璃製造術,聰明的波西米亞人依賴得天獨厚的兩種波西米亞森林資源:

(1)優質的石英砂礦帶

(2)豐富的橡木樹資源,人們燃燒橡木來熔煉石英砂,又從橡木灰燼中提取優質的碳酸鉀,溶於玻璃溶液中,於是享譽全球的波希米亞「森林玻璃」誕生了。波希米亞人不僅學會了義大利人的白色水水晶玻璃製造術,還推出了波希米亞的特有彩色玻璃。它一舉超越了威尼斯玻璃,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水晶玻璃。
到了十九世紀, 捷克工藝大師們根據不同元素的物理和化學特性,推出了最新的化學配方,他們在玻璃溶液中加入金、銀、鈣、鈷、鈾、銅氧化鋰等不同有色金屬元素,燒制出了紅、黃、藍、綠、紫等不同色彩的水晶玻璃又稱水晶琳。使水晶玻璃變幻出五彩繽紛的色澤,從此「捷克的水晶——透明的黃金」
l的美譽傳遍全球。

(一)水晶分類

1、天然水晶-----又稱石英石,為自然結晶而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顏色多為淡黃色(少量紫色、茶色),硬度大約在8左右,2000度才可熔解,只能雕刻和拋光成小件產品,不能加工製作成大件器皿。
2、人造水晶----- (鉛水晶 、無鉛水晶 、水晶琳)
(1)、鉛水晶:是石英砂(主要成分二氧化硅)中加入一定含量的氧化鉛熔煉而成,鉛可以使其硬度降低,硬度為4左右。
特點①質重、質軟、耐切割
②透明度高,折光性能好,
③敲擊有金屬聲。(是區別於普通玻璃的最大特性)

(2)、無鉛水晶: 在石英砂中溶入優質的碳酸鉀,以鉀元素代替鉛元素,又稱為鉀玻璃,其硬度約6。

(3) 水晶琳 : 在鉀玻璃溶液中加入不同的金屬元素, 使水晶玻璃呈現不同顏色。稱為彩色水晶玻璃,硬度多為6。
特點: ①晶瑩剔透、折光性能好
②硬度高、韌性強、相對耐撞擊,更適合玻璃表面的刻花和描繪。
③保留並超越了鉛水晶的金屬聲特性。

無鉛水晶最大的賣點是:光與音的組合(light and music) 。

(二)工藝
1、白料水晶(含鉛水晶、無鉛水晶 )
(1)、鉛水晶工藝
①吹制:模吹(人工) 機吹(機器)
② 模壓、磨花、機壓
③ 切割:
機切:(草切)用研磨機切割玻璃表面,刻出花紋。
手工切割:簡單切割:深切後酸拋光.火拋光
復雜切割:精密切割、軟切割。
④ 精密拋光:手工拋光,幾何圖形為主體造型,有立體感,多棱遮光。

(2)、無鉛水晶:就是用優質的碳酸鉀代替氧化鉛合成水晶玻璃,無鉛玻璃比鉛玻璃硬度高,因此不適宜作復雜的切割、磨花,只可作簡單切割、表面刻花、鎏金、鎏銀等。

2、彩色系列:
彩色產品中往往工藝混合使用。
(1)燒制
①人工吹制----空吹、型吹
用鐵管的尖端捲住熔化於攝氏1400度的玻璃,用力吹氣,轉瞬成型。
空吹就是憑借工匠師的想像,即興決定玻璃的形狀,
型吹就是按照木製或金屬制模具吹出玻璃的形狀

② 手工熱成型 (窯爐玻璃):當玻璃在攝氏1000-1400度高溫時,用剪子剪切或拉長玻璃,按照工藝師的想像和設計塑造出不同的藝術造型。

固定的造型
即興發揮 (這種工藝的頂尖級作品是Ronini)。

(2)描金
①重描金系列:這類產品最具有歐洲古典皇家風范,表面用重金粉裝飾,用手工描繪和堆塑法浪花精製而成。它的價值多以用金的純度和多少、琺琅花的密度和圖案的復雜程度來論質。通常其手工含量在70%至90%以上;BCT產品的突出特點是:表面裝飾金是純金。這類產品又分為手工成型的瓶胚和機製成型的瓶胚,手工的價值高於機制。J&Q品牌產品具BCT所提供的用金證明。

② 輕鎦金、輕鎦銀系列
分為彩色輕鎦金、輕鎦銀(如黃金葉系列)與無色輕鎦金、輕鎦銀(如郁銀、鬱金系列);
③ 手繪:手工平面彩繪工藝:法琅花
④ 刻花:手工刻花(紅藍刻、大雁系列)
電腦刻花 (花杯、悠蘭)
(3)、 彩色工藝:
頂尖工藝當屬化學配方:根據不同的金屬元素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燒製成不同的顏色摻入金屬元素,產生不同的顏色

加入黃金-----呈現紅色,
加入白銀-----呈現黃色,
加入鈣-----呈現綠色,
加入鈷----呈現蘭色。
加入銨-----呈現紫色,
加入銅-----呈現瑪瑙色,
加入氧化鋰-----呈現大理石色。

②噴塗工藝:
是一種高溫烤制的上色技術,可以用在玻璃瓶胚內外,不僅用在水晶琳瓶胚,而且可以用在鉛水晶瓶胚上(如機制包金系列、簡單包金系列、彩色三角重描金。)表面塗色,如古典系列產品裡面噴色,如機制包金系列、簡單包金系列

③表面上色:
瓶體外部局部上釉彩,有些顏色原料中含有鎘元素,如上色時溫度達不到1000度以上,使用時鎘易從產品中釋放出,會導致人體大腦及神經系統受損,所以要求溫度控制必須准確。一般小工廠都是由人工來控制溫度, 而BCT定牌生產的這類產品(如紅、蘭、紫刻系列)是絕對安全可靠的。

H. 鋼化玻璃的發展歷史

鋼化玻璃的發展最初可以追溯到17世紀中期,有一位叫羅伯特的萊茵國王子,曾經做過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把一滴熔融的玻璃液放在冰冷的水裡,結果製成了一種極堅硬的玻璃。這種高強度的顆粒狀玻璃就像水滴,拖有長而彎曲的尾巴,稱為「羅伯特王子小粒」。可是當小粒的尾巴受到彎曲而折斷時,令人奇怪的是整個小粒因此突然劇烈崩潰,甚至成了細粉。上述作法,很像金屬的淬火,而這是玻璃的淬火。這種淬火並沒有使玻璃的成分發生任何變化,所以又叫它是物理淬火(physical tempered),因此鋼化玻璃稱為淬火玻璃(tempered glass)。
玻璃鋼化的第一個專利於1874年由法國人獲得,鋼化方法是將玻璃加熱到接近軟化溫度後,立即投入一溫度相對低的液體槽中,使表面應力提高。這種方法即是早期液體鋼化方法。德國的Frederick Siemens於1875年獲得一項專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Geovge E. Rogens於1876年將鋼化方法應用於玻璃酒杯和燈柱。同年,新澤西州的HughO』heill獲得了一項專利。
20世紀30年代,法國的聖戈班公司和美國的特立普勒克斯公司,以及英國的皮爾金頓公司都開始生產供給汽車作擋風用的大面積平板鋼化玻璃。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也相繼進行了鋼化玻璃工業生產。從此世界開始了大規模生產鋼化玻璃的時代。
1970年以後,英國的Triplex公司用液體介質鋼化厚度為0.75~1.5mm的玻璃獲得成功,結束了物理鋼化不能鋼化薄玻璃的歷史,這是鋼化玻璃技術的一個重大突破。
中國的鋼化玻璃歷史最初始於1955年,有上海耀華玻璃廠開始試制,1958年秦皇島市鋼化玻璃廠試產成功。1965年秦皇島耀華玻璃廠開始生產軍工用鋼化玻璃,20世紀70年代洛陽玻璃廠首家引進了比利時鋼化設備。同期沈陽玻璃廠化學鋼化玻璃投入生產。
20世紀70年代開始鋼化玻璃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全面的推廣和普及,鋼化玻璃在汽車、建築、航空、電子等領域開始使用,尤其在建築和汽車方面發展最快。

I. 中國玻璃製品的發展歷史

世界最早的玻璃製造者為古埃及人。玻璃的出現與使用在人類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4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的遺跡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公元12世紀,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18世紀,為適應制望遠鏡的需要,制出光學玻璃。1874年,比利時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國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機,此後,隨著玻璃生產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各種用途和各種性能的玻璃相繼問世。現代,玻璃已成為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

幾百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玻璃是綠色的,是無法改變的。後來發現綠色來自原料中少量的鐵,二價鐵的化合物使得玻璃顯綠色。在加入二氧化錳以後,原來的二價鐵變成三價鐵顯黃色,而四價錳被還原成三價錳呈紫色。

(9)玻璃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玻璃製品是採用玻璃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用品、工業用品的統稱。玻璃是一種較為透明的固體物質,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路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並硬化而不結晶的硅酸鹽類非金屬材料。

玻璃製品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家居、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通性玻璃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從微觀上看,玻璃也是一種液體),其分子不像晶體那樣在空間具有長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於液體那樣具有短程有序。玻璃像固體一樣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體那樣隨重力作用而流動。

J. 玻璃的起源

從西周時期玻璃產品出現一直到今天,對於玻璃的稱呼有很多種變化。我們可以在歷史文獻中經常見到以下這些對於玻璃的稱謂:理(球)琳、陸離、璧流離、流離、碧頗黎、頗黎、玻瓔、玻璃、琉璃、葯玉、瑾玉、料器等等。



玻璃一詞起源於國外,在李志超先生的《漢語「玻璃"的起源》中提到,玻璃來源於西班牙語Vitrum,現在西班牙語等語言中仍然保留著這個詞的詞根,後來才有了現在廣泛使用的Glass一詞。11根據Vitrum的音譯,在我國古代出現了「壁流離」這個詞,也多見於《漢書》中。而這些稱謂中最早出現的是「繆琳」,出自戰國時期《尚書●禹貢》。屈原在《楚辭●劉向》中寫道:「薜 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麟衣而白蜆裳。」東漢文學家王 逸為其作注:「陸離, 美玉也。」由此可以看出,「理琳」 與「陸離」指的是美玉,同時也借指仿造美玉的玻璃製品。早在戰國時期,玻璃製品在我國並沒有大量出現,這兩個詞也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

《漢書.地理志(下)》中記載:.....海市明珠、璧流離、奇石異物....」131西漢時期,在《後漢書。西域傳》中被稱為「大秦」的羅馬帝國玻璃器的製作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並且通過海陸絲綢之:路運到中國,「璧流離」 一詞也多見於當時的歷史文獻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璧流離」 一詞也被簡化為「流離」「琉璃」等。

閱讀全文

與玻璃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