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份是如何形成的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
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在1611年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就進行著股票交易,並且後來有了專門的經紀人撮合交易。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
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之一;股票已經成為大企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股票市場(包括股票的發行和交易)與債券市場成為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內容。
2. 股份制產生於發展的歷史表明()
A
股份制即資本並不是由一人單獨提供
我先回答的~
如有疑問請在線交談~~
3. 股份制生產與發展的歷史表明
A 股份制即資本並不是由一人單獨提供 我先回答的~ 如有疑問請在線交談~~
4. 股份制的歷史起源
早在古羅馬就有一種包稅人,他們組織的股份委託公司被經濟史專家認為是股份經濟的先兆。從14、15世紀開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歐洲的一些采礦業中,出現了自由民之間或手工業者之間的以人、財、物各項生產要素的一項或幾項為聯合內容的合夥經營的經濟形式。但在合夥內容、經營方式、分配辦法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規范,更沒有形成嚴格的股份制度,這是股份經濟的原始形式。當時,在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捷克境內,有農奴和城市破產欠債的小手工業者聚集在一起,組織協作的合作社團,用簡單的工具采礦,共同勞動,分享產品。後來有些商人以入股的形式參加進來,結果富裕的人把持了資產,使原來的合作發生質變。「原來由合夥的勞動者構成的礦業組合,幾乎到處都變成了靠雇傭工人開採的股份公司。」(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1024頁)
15至16世紀初,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貿易大為改觀。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紛紛向海外發展,進行遠航貿易,這需要較大數額的資本,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靠單個資本家來經營是無法辦到的。於是一種合股經營的叫做「康梅達」的經濟組織便產生了。康梅達從事海外貿易,負責籌集資本,由專人經營,利潤在集資者與經營者之間協商分配。以後,這種組織發展到內陸城市,出現了入股的城市商業組織,如義大利的「大商業公司」,入股者有商人、貴族、教授、廷臣和平民。這種股份經濟一般由自由城邦組織,官方進行業務監督。資產階級國家為了鼓勵商人和資本家積累資本向海外擴張,以攫取更多的財富,不僅為股份集資提供了法律保護,並且給予商業獨占權和免稅優惠等特權,這為股份制的產生創造了外部條件。
股份制亦稱「股份經濟」是指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屬於不同人所有的生產要素集中起來,統一使用,合理經營,自負盈虧,按股分紅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也是企業財產所有制的一種形式。
5. 關於選擇題著名經濟學的二八原理是指什麼答案是
我剛好作了一點二、單項選擇題1.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要聯系(B)A.生產力和經濟基礎B.生產力和上層建築C.生產力和生產方式D.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2.基本經濟規律是(A)A.某一社會形態特有的經濟規律.B.幾種社會形態共有的經濟規律C.在一切社會形態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經濟規律D.只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規律3.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B)A.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B.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C.歷史和道德因素決定的D.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4.任何社會再生產從其內容看(B)A.既是生產力的再生產,又是生產關系的再生產B.既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又是生產關系的再生產C.既是使用價值的再生產,又是價值的再生產D.既是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又是內涵的擴大再生產5.社會總產品在價值形式上表現為(D)A.貨幣資本B.生產資本C.流通資本D.社會總產值6.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目的體現著(B)A.對外開放的本質要求B.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C.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本質要求D.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7.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C)A.經濟前提B.生產目的C.根本任務D.經濟形式8.一般而言,新的生產關系的建立(A)A.只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B.可以超越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C.與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關系不大D.未必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9.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代替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D)A.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B.資本主義平均利潤率規律作用的結果C.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作用的結果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作用的結果10.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D)A.股份合作制經濟B.民營經濟C.混合所有制經濟D.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11.為了有效地實現全民所有制經濟的兩權分離,必須對國有資產實行(A)A.國家統一所有、政府分級監管、企業自主經營的體制B.國家分級所有、政府統一監管、企業自主經營的體制C.國家統一所有和監管、企業自主經營的體制D.國家分級所有和監管、企業自主經營的體制12.按勞分配的勞動報酬的補充形式是(B)A.補貼和救濟B.獎金和津貼C.福利和補貼D.保險和救濟13.社會資源的配置有兩種方式,即(C)A.自給自足方式和等價交換方式B.自由流動方式和等價交換方式C.計劃方式和市場方式D.社會方式和自然方式14.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B)A.組建企業集團B.建立現代企業制度C.實行承包制度D.實行資產經營制度15.市場機制是多種機制的統一,其中處於核心地位的機制是(B)A.供求機制B.價格機制C.競爭機制D.風險機制16.我國在對外開放中最終所要形成的格局是(D)A.搞好五個經濟特區的對外開放格局B.從經濟特區擴大到沿海港口城市的對外開放格局C.從經濟特區、港口城市擴大到內地開發區的對外開放格局D.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17.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屬於經濟總量平衡的是(C)A.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的平衡B.積累和消費的平衡C.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D.第一、二、三產業的平衡18.我國最近制定的21世紀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即「十五」計劃,體現了(A)A.把發展作為主題B.把信息化作為主題C.把優化結構作為主題D.把保護生態作為主題19.衡量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是(C)A.勞動資料B.勞動對象C.生產工具D.生產的產品20.商品的社會屬性是指(B)A.使用價值B.價值C.交換價值D.抽象勞動一、單項選擇題:1、商品的使用價值與一般物品的使用價值的區別在於(A)a、前者是勞動生產出來的,後者是天然具有的b、前者是他人生產的,後者是為自己生產的c、前者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後者不是社會財富d、商品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2、馬克思指出:「如果物沒有用,那麼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這句話說明(B)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價值b、價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為前提c、價值的存在與物的有用性互為前提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價值3、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決定性條件是(C)a、勞動產品成為商品b、生產資料成為商品c、勞動力成為商品d、資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4、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它是在(A)a、同類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實現的b、不同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c、商品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d、商品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的競爭中實現的5、復雜勞動可以摺合為倍加的簡單勞動,這種摺合比例(C)a、參加交換的商品生產者自覺協商出來的b、由經紀人規定並取得買賣雙方同意的c、在無數次交易中自發形成的d、由社會職能部門自覺計算出來的6、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其完備的外在表現形式是(B)a、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對立b、商品與貨幣之間的對立c、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對立d、商品與商品之間的對立7、貨幣的基本職能是(A)a、價值手段與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與世界貨幣c、儲藏手段與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與儲藏手段8、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D)a、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矛盾b、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c、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矛盾d、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9、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力商品所創造的新價值是(B)a、剩餘價值b、商品價值c、勞動力自身價值d、剩餘價值和勞動力價值之和10、從整個社會來講,在不延長工作日且實際工資還有所提高的情況下(B)a、工人所受剝削就會有所減輕b、剩餘價值率仍會提高c、資本家攫取的剩餘價值量不會增加d、剩餘價值量仍可增加11、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實質,是因為(C)a、剩餘價值被視為不變資本的產物b、剩餘價值被視為所費資本的產物c、剩餘價值被視為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d、剩餘價值被視為超過成本價格的部分12、商業利潤來源於(D)a、商業銷售人員創造的剩餘價值b、商品購銷價格的差額c、資本在流通領域的增值d、產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13、同一生產部門內部的競爭形成商品的(A)a、社會價值b、平均利潤c、生產價格d、成本價格14、平均利潤形成後,商品價格上下波動圍繞的中心是(B)a、成本價格b、生產價格c、同一部門商品的平均價格d、同一部門商品的平均成本15、資本主義級差地租產生的原因是(A)a、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b、土地私有權的壟斷c、對同一塊土地連續追加投資的收益不同d、土地的優劣等級差別16、借貸資本是一種富有資本拜物教性質的資本,其特殊的運動形式是(D)a、G-G-W-G』-G』b、G-W-G』c、W-G-Wd、G-G』17、股份制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表明(A)a、社會資本代替了單個的私人資本b、出現了資本民主化c、擁有小額股票的工人成了企業的主人d、生產資料公有制日益形成18、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統治地位的金融資本是(C)a、私人資本與國家壟斷資本融合而成的資本b、各銀行資本融合而成的資本c、銀行壟斷資本與工業壟斷資本相融合而成的資本d、銀行資本加上工業資本的混合物19、研究社會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C)a、資本積累的實質問題b、資本運動的形式問題c、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d、剩餘價值的產生問題20、紡織廠的資本家購買了棉花是作為(A)a、流動資本b、固定資本c、可變資本d、剩餘資本2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A)a、以市場作為配置社會資源基礎性手段的經濟運行體制b、與計劃機制徹底脫離c、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很相似d、以國家宏觀管理為主、市場調節為輔22、農業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地位表現在(C)a、農業是我國佔主導地位的產業b、農業為國家財政提供了大部分資金c、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是改革開放事業進一步推進的重要條件d、農業經濟與工業經濟發展速度是同步的23、我國實施社會保障的基本目標是(D)a、保證勞動者的充分就業b、實現共同富裕c、使勞動者老有所養d、滿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24、處理好積累與消費的比例關系,就是要(C)a、優先考慮積累b、優先考慮消費c、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使積累與消費都有所增長d、可不必考慮積累與消費價值構成與實物構成的統一25、社會主義企業的資金利潤率,是企業的利潤總量與(D)a、企業總產值的比率b、企業產品總成本的比率c、企業借入資金的比率d、企業佔用資金的比率26、我國價格改革的目標是(A)a、以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價格機制b、計劃價格與市場價格相結合的價格形成機制c、固定價格、浮動價格、自由價格相結合的價格體系d、統一定價仍將佔有一定比重27、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就是要(C)a、由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外延擴大再生產的方式b、由內涵擴大再生產方式轉變為外延擴大再生產的方式c、由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d、學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社會再生產的理論28、當前資本主義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是(C)a、國際卡特爾b、國際康采恩c、混合聯合公司d、跨國公司29、股票價格(A)a、股息的資本化b、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業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c、按票面值可從企業利潤分成的額度d、股票本身是紙,沒有價值,因而股票價格是一種虛擬資本價格30、相對剩餘價值生產是作為各個資本家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結果而實現的。這表明了(B)a、超額剩餘價值的源泉是雇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b、超額剩餘價值於相對剩餘價值的關系c、相對剩餘價值生產就是靠增加雇傭工人數量來進行的d、商品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關系一、單項選擇題1、社會總產品從實物形態上分為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主要依據是其(A)A.最終用途B.社會屬性C.價值形態D.自然屬性2、壟斷低價一般是(B)A.壟斷組織出售商品時規定的價格B.壟斷組織購買原材料時規定的價格C.非壟斷組織必須接受的市場購買價格D.非壟斷組織必須接受的市場收購價格3、金融寡頭實現其政治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C)A.「參與制」B.「代理制」C.「個人聯合」D.「企業聯合」4、20世紀後半葉興起的新型壟斷組織形式是(D)A.康采恩B.托拉斯C.股份有限公司D.混合聯合公司5、除跨國公司外,當代國際壟斷組織的另一個主要形式是(A)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B.國際托拉斯C.金融寡頭D.國際卡特爾6、從資本形態上來說,資本輸出的主要形式是(B)A.私人資本輸出和國家資本輸出B.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C.金融資本輸出和商業資本輸出D.壟斷資本輸出和國家資本輸出7、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C)A.實現公有制B.實行按勞分配C.實現共同富裕D.發展生產力8、目前我目農業集體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是:(D)A.租賃制B股份制C.合作制D.家庭承包經營9、作為社會主義主體分配方式的按勞分配,它的實施范圍包括(A)A.公有制經濟B.私營經濟和外資企業C.個體經濟D.社會各行各業10、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創造國民收入的是:(B)A.全社會勞動者B.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C.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D.工人階級11、實行按勞分配的尺度是(C)A.資金B.財產C.勞動D.經營狀況12、企業的目標是:(D)A.擴大生產規模B.增加生產性投資C.提高產品價格D.利潤最大化13、經濟增長速度的快慢是通過(A)A.經濟增長率來量度B.勞動投入數量的增加來量度C.生產規模的擴大來量度D.生產資料投入的數量來量度14、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B)A.一個階段的具體政策B.長期的基本國策C.短期的權宜之計D.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所採取的措施15、資本輸出的財力基礎是(C)A.資本積累B.資本積聚C.過剩資本D.資本集中二、多項選擇題1、決定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有(CD)A.國際經濟活動狀況B.產權制度C.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D.要素生產率的提高E.產業結構合理化2、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國有企業(ABC)A.通過國家直接投資建立B.通過收購私人企業即「國有化」建立C.通過向私人企業參股建立D.都是國有國營的E.也有國有民營的3、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三大支柱是指(ABD)A.國際復興開發銀行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C.國際知識產權組織D.世界貿易組織E.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4、對資本主義社會不斷發展的資本社會化的正確理解是(BDE)A.資本家的個人所有制是資本社會化的唯一形式B.資本家的集體所有制是資本社會化的發展C.私人壟斷企業是資本社會化的進一步發展D.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也是資本社會化的進一步發展E.資本社會化為向社會主義轉變准備了完備的社會經濟基礎5、資本主義國家擴大國外市場,同時保護本國市場所採取的手段有:(ABCDE)A.關稅壁壘B.非關稅壁壘C.鼓勵出口政策D.傾銷E.貿易談判6、我國現階段的收入,按來源的性質劃分,可以分為:(DE)A.經營性收入B.生產收入C.風險收入D.勞動收入E.非勞動收入7、宏觀經濟調節的手段主要有:(ABCD)A.計劃手段B.經濟手段C.法律手段D.行政手段E.教育手段8、社會主義經濟責任制的基本原則是(CDE)A.企業只對國家負經濟責任B.職工只對企業承擔經濟責任C.責、權、利相結合D.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相統一E.職工勞動所得同勞動成果相聯系9、貨幣信貸政策的主要手段有(ABCD)A.改變再貼現率B.改變存款准備金率C.減少貨幣供應量D.公開市場業務E.調整匯率10、市場體系的支柱是(ABC)A.商品市場B.金融市場C.勞動力市場D.產權市場E.技術市場一、單項選擇題(1、政治經濟學的出發點是(D)。A.社會生產力B.社會生產關系C.社會生產方式D.物質資料生產2、在一切社會形態中都起作用的經濟規律是(C)。A.價值規律B.平均利潤率規律C.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D.按勞分配規律3、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特徵是(D)。A.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B.剩餘價值規律C.平均利潤與生產價格規律D.僱傭勞動制度4、商品的二因素是(A)。A.使用價值和價值B.使用價值和價格C.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D.交換價值和價值5、在一切社會里,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是(B)。A.價值B.使用價值C.生產資料D.貨幣6、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是(C)。A.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成正比B.商品的價值總量提高C.與單位商品的價值成反比D.商品的價值總量降低7、在價值形式發展的各階段中,沒有本質區別的兩種價值形式是(D)。A.一般價值形式與貨幣形式B.簡單價值形式與一般價值形式C.擴大的價值形式與一般價值形式D.擴大的價值形式與貨幣形式8、在商品市場上,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B)。A.違背價值規律的現象B.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C.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D.價值規律的內容9、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能自發地調節貨幣流通量的貨幣職能是(C)。A.流通手段的職能B.支付手段的職能C.貯藏手段的職能D.世界貨幣的職能10、促使資本家競相改進技術的直接動因是(B)。A.降低勞動力的價值B.追逐超額剩餘價值C.獲取絕對剩餘價值D.獲取相對剩餘價值11、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核心問題是(B)。A.賣出去和買進來B.社會總產品的實現C.價值補償和物質替換D.生產的擴大同市場的擴大相適應12、某企業投資300萬元建廠房,使用30年;300萬元購機器,使用10年;100萬元購工具,使用5年;300萬元購原材料和勞動力,每個生產周期為3個月。那麼,預付資本的平均周轉次數該是(B)。A.1.83次B.1.26次C.1.15次D.1.29次13、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基本實現條件是(D)。A.Ⅰ(v+m)=ⅡcB.Ⅰ(c+v+m)=Ic+ⅡcC.Ⅱ(c+v+m)=I(v+m)+Ⅱ(v+m)D.Ⅰ(v+△v+m/x)=Ⅱ(c+△c)14、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A)。A.建立現代企業制度B.使企業成為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D.轉換企業經營機制15、社會主義市場體系主要包括(D)。A.商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B.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C.生產要素市場和消費資料市場D.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16、商品的成本價格是(B)。A.c+v+mB.c+vC.k+mD.k+p17、資本主義絕對地租來自農產品(C)。A.價值和成本價格的差額B.價值和價格的差額C.價值和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D.社會生產價格和成本價格的差額18、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B)。A.非物質生產部門進行的B.創造國民收入的物質生產部門進行的C.全社會范圍內進行的D.部分企業內部進行的19、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再分配的最主要的渠道是(B)。A.銀行信貸B.國家預算C.價格杠桿D.勞務費用20、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必須(A)。A.既要打破平均主義,合理拉開差距,又要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B.堅持反對平均主義,盡力擴大收入差距C.堅持反對分配不公,努力縮小差距D.堅持平均,反對拉開差距
6. 求助政治經濟學答案。。。
(98L-3L2)*20-40L=M
M/20 = 96L -3L2
M/60 = -L2 + 32L
= -(L2-32L)
= -(L-16)pingfang+16pinGFANG
應僱傭16名工人
希望採納
7. 股份制是怎麼產生的
股份制的起源
早在古羅馬就有一種包稅人,他們組織的股份委託公司被經濟史專家認為是股份經濟的先兆。從14、15世紀開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歐洲的一些采礦業中,出現了自由民之間或手工業者之間的以人、財、物各項生產要素的一項或幾項為聯合內容的合夥經營的經濟形式。但在合夥內容、經營方式、分配辦法等方面,都沒有明確的規范,更沒有形成嚴格的股份制度,這是股份經濟的原始形式。當時,在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捷克境內,有農奴和城市破產欠債的小手工業者聚集在一起,組織協作的合作社團,用簡單的工具采礦,共同勞動,分享產品。後來有些商人以入股的形式參加進來,結果富裕的人把持了資產,使原來的合作發生質變。「原來由合夥的勞動者構成的礦業組合,幾乎到處都變成了靠雇傭工人開採的股份公司。」(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1024頁)
15至16世紀初,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貿易大為改觀。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紛紛向海外發展,進行遠航貿易,這需要較大數額的資本,在當時的經濟條件下,靠單個資本家來經營是無法辦到的。於是一種合股經營的叫做「康梅達」的經濟組織便產生了。康梅達從事海外貿易,負責籌集資本,由專人經營,利潤在集資者與經營者之間協商分配。以後,這種組織發展到內陸城市,出現了入股的城市商業組織,如義大利的「大商業公司」,入股者有商人、貴族、教授、廷臣和平民。這種股份經濟一般由自由城邦組織,官方進行業務監督。資產階級國家為了鼓勵商人和資本家積累資本向海外擴張,以攫取更多的財富,不僅為股份集資提供了法律保護,並且給予商業獨占權和免稅優惠等特權,這為股份制的產生創造了外部條件。
8. 股票的起源,發展,和歷史,,有誰知道急求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股票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了社會化大生產的時期,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 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 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 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所以,股份公司,股票融資和股票市場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推動著股份公司,股票融資和 股票市場的共同發展。
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在17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由此而產生的資本短缺,資本 不足便成為制約著資本主義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籌集更多的資本,於是,出現了以股份公司形態,由股東共同出資經 營的企業組織,進而又將籌集資本的范圍擴展至社會,產生了以股票這種表示投資者投資入股,並按出資額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權益和承 擔一定的責任的有價憑證,並向社會公開發行,以吸收和集中分散在社會上的資金。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即 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 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 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 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所。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最基本的企業組織 形式;股票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而股票的發行和市場交易亦已成為資本 主義國家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經營內容,成為證券市場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9. 中國股份制公司的發展史的相關資料。。
中國近代股份有限公司形態的演變--劉鴻生企業組織發展史研究/史學文叢
本書以大量檔案史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基礎,考察了劉鴻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發展史,試圖管窺中困近代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的形態演變及其動因。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分散投資的單一單位公司:劉氏各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構建行業壟斷組織(一):劉氏企業與同業聯營、構建行業壟斷組織(二):劉氏企業與同業合並、構建劉氏企業托拉斯:組建企業公司、官商「合作」:特種股份有限公司等。
緒論
一、企業組織的幾種形態
二、股份公司在西方的發生與發展
三、中國近代企業組織形態的演變
四、概念的界定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分散投資的單一單位公司:劉氏各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
一、分散地設立股份有限公司
二、公司制度的安排:章 程的規定
三、公司治理結構的運作
四、管理制度
五、經營績效
第二章 構建行業壟斷組織(一):劉氏企業與同業聯營
一、劉鴻生關於同業聯營的思想來源
二、劉氏企業與中外同業的競爭
三、劉氏企業與同業產銷聯營的方式及成效
四、全國火柴產銷聯營社的成立
第三章 構建行業壟斷組織(二):劉氏企業與同業合並
一、民族火柴業的生存危機導致三公司合並
二、治理權的分配
三、管理的集中
四、發展為多單位大公司
第四章 構建劉氏企業托拉斯:組建企業公司
一、劉氏企業集團的鬆散結構
二、對分散的部分集中
三、組建企業公司
第五章 官商「合作」:特種股份有限公司
一、南京國民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控制
二、劉氏特種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及其運作
三、戰後官股退出劉氏企業
結語 中國近代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形態的變遷及其動因
一、變遷的路徑
二、變遷的動因及其評價
三、中國近代企業發展史中的制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