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西方歷史文化背景的了解
中西文化的差異根源於中西文化的不同源起。中國文化實際上表現為一種倫理秩序,通過道德倫理規約人們的現實活動。孔子和老子對中國民族性格的塑造起著主導作用,儒家推崇「溫、良、恭、儉、讓」的內向性格,認為君子的理想人格應該是含而不露、溫文爾雅。老子崇道,認為「清靜為天下正」,要想靜而不動,就應該自然無為、雌退不爭。這一切塑造了中國人本分、合群、依賴、服從的陰柔民族性格。此外,佛教對中國文化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印度佛教中佛陀(男性)的地位逐漸讓位於中國人心目中的觀音菩薩,信徒們選擇一個女性神作為崇拜對象,這一點與其陰柔的性格不無關系。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誕生於愛琴海的希臘神話不僅強調對自然力的敬畏,而且強調人對自然的征服與改造,歌頌人性及人的生命力。因此,神的故事與英雄傳說便成為希臘神話的兩大組成部分。希臘文化被譽為「阿波羅文化」,日神阿波羅是古希臘宗教文化主流精神的象徵,他代表了古希臘文化中「穩健」、「自我肯定」、「自信、好強」等精神特質。與中國文化的陰柔相比,西方文化更顯陽剛。同時,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傳說對西方民族性格的塑造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古希臘人對英雄人物的摯愛使西方人不僅崇尚智慧,也推崇剛勇,追求獨立,具有善於征服的剛強性格及向外開拓的冒險精神,並且滲透著極強的主動性、攻擊性、佔有性。
B. 中西文化中有關歷史傳統的差異
淺談中西方文化差異
中西方文化差距是一個持續已久並且不斷升溫的話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這個話題已經被各行各業重視,它選進大學,尤其是我們這種理工科大學,足以證明其重要程度。
今天我們先姑且不提它在國家和企業層面上的重要性,只從一部電影中,一個普通華裔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中,窺豹一斑。
本片講述的是一個中國青年人,獨身來到美國學習,就業,並且成功與一名美國女性組建家庭,並養育一名男孩。本來平靜的生活,被長期在國內生活的老父親退休,來美國和家人「團聚」所打破,歷經波折,最終又趨於平靜的故事。
下面我們從幾個簡單的例子來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差異:
1. 早晨吃早飯
中國爺爺的早飯是傳統的中國式早餐,滿滿一大碗並且十分風聲,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吃熱的,有油的食物,而這在西方人眼中是十分不健康的,所以美國媳婦只吃餅干補充糖類,生菜葉子補充維生素,沒有一點油脂和脂肪。
2. 鍛煉方式
中國爺爺是太極拳大師,所以晨練也是打坐,吐納一些比較溫和的運動,運動後寫寫書法,這也完全符合中國人內斂的性格,和以靜制動的傳統思想。而美國媳婦用跑步這種方式鍛煉身體,無疑跑步是很好的運動,鍛煉身體各項機能,也充分體現了美國人熱情,精力旺盛的特點,而這在中國爺爺眼裡,早晨起來穿著太過暴露出去,就顯得那麼讓人不舒服了。
3. 對於隱私
小孫子洗完澡後爺爺開玩笑的逗孩子,說「咱家傳宗接代全靠你了」,而這引起了美國媳婦的強烈不滿,美國是一個強調人權的國家,美國人認為無論孩子還是成人,隱私都是要被尊重的,而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是「三綱五常」,父為子綱,兒子的一切都是父親給的,不存在什麼隱私。
4. 胃病
美國媳婦患有胃病,中國爺爺試圖通過中國經脈的理論給兒媳婦治病,美國人從小學習的解刨學中不存在這個東西,自然就不相信,又由於之前種種芥蒂,必定導致了她更緊張而胃出血,而中國爺爺面對兒孫的質疑,更是百口莫辯。這件事從根本上來說沒有對錯,只是中西醫葯理不同。
5. 動畫片
孫子看的動畫片是美國動畫,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英雄主義氣息濃重的國家,總有一個某某俠站出來打死壞人,拯救世界。而中國的動畫片代表了中國人的教育態度,引導的孩子要善良,寬容。哪怕是西遊記這種正邪很明顯的作品,4個人都是出家之人,盡管是妖怪也要寬容對待,教育後放生。
6. 電話,感情
中國爺爺在孤獨多年後,自然想有個老伴陪伴晚年,但是當兒子打電話提出一同郊遊的提議時,父親雖然非常想去,但是還是說的十分婉轉,這符合中國人含蓄的性格特點。當他們去郊遊的時候,年輕人有意撮合兩位老人能有所進展,而在老人心中,這並不是好意,而是「擺布」,是對他們父母身份的不尊重,讓他們很無地自容。
故事最終兩位老人都獨自搬出了兒女的住所,各自生活,雖不是理想的大團圓結局,但是意味深長,同在一個城市,但是並不同住,只是想去看望孫子的時候可以去,而他們肯定會去的,因為中國人停不住的惦念自己的孩子,無論孩子多大,都是自己難以割捨的一部分,這也是中國人難以磨滅的特點之一。
C. 中西文化的歷史
中國的文化思想說到底,關鍵在於一句孔子的「謙、恭、信、敏、慧」而西方的文化,正好相反,在於一個「爭」字,在處理人事方面以己為先。 中西文化上的差異的形成大體上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時期: 公元前221年,通過「商鞅變法」而強大的秦國最終統一了中國大地~至此,長達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專制制度拉開了序幕。這次統一,不僅為統一的華夏文化的形成墓定了基礎,也標志著中華民族的開始行成。而此時的西方各國(這里主要指的是歐洲各國)還僅僅是奴隸制的邦城國家。此後的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占據了主導地位,隨著農耕經濟的發展,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希望有一個相對安寧的生產環境以維持農耕經濟的發展。因此,主張「非攻、尚賢」的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的統治思想,因此,中國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諧」,少了些「爭斗」。而西方各國,隨著庄園經濟的發展,游牧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游牧經濟的擴張性也越來越突顯出來。在這種生產方式下,「爭」也就不可避免的成為其文化中的關鍵。至此,中西文化開始「分道揚鑣」了。 中西文化差異繼續擴大是在16、17世紀,此時的西方各國,特別是西歐各國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變革。 思想方面,「文藝復興」這場思想解放運動對西方後來的文化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人文主義」思潮的傳播一方面將人的思想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慾過度的膨脹,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爭」。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使資本主義體系開始形成。資本主義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資本的原始積累也使得其文化中「爭」的日益突出。 回過頭來看中國,長期的封建專制日益完善和加強,統治階級滿足於現狀,仍然做著「天朝」的美夢。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說去「爭」了。再者,由於封建思想、自然經濟的自閉性,人們也安於現狀,並不,也不敢去「思變」。 中西文化的差異還集中體現在宗教信仰上。在中國,不論是外來的佛教還是土生土長的道教,講究的是逆來順受、講究的是來生。而西方的教義,雖然也強調來生,講究受難,但不論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也都很講究個反抗異族壓迫,反抗異教徒等,如《聖經》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繪尤太人的反抗和戰爭。 這種在宗教上的差異的形成也與其形成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佛教、道教的傳入和產生是在東漢時期,當時的中國,封建專制已經形成,統治者急需一種能夠安撫人心,利於安定的宗教以束縛人們思想,進而維護其統治。 而西方各國,大多是鬆散的邦城,各國的統治者都希望通過戰爭獲得土地和人口。因此,建立統一的國家成為他們迫切的希望,而宗教的信徒,為了發展本教,打擊異教,於是與統治階級相「勾結」,根據統治者的侵略慾望,對教義進行適當改動後成為了其統治工具,同時也使其教得到了發展。例如歐洲「宗教改革 」。 再者,中西文化的差異也體現在對「愛」的詮釋上,在中國文化里,對「愛」,強調的是「大愛」,是對芸芸眾生的大愛。而在西方社會里,人們更加突出自我,更加註重自我的感受,因此,在西方文化里的「愛」主要是對自己,對家人或是某個個體的「小愛」 。 形成這樣的差異其實與文化形成時期的社會歷史背景息息相關。眾所周知,華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是處在封建社會的形成與發展時期,因此,華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而在封建社會中,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更好的統治人民,往往通過各種途徑向人們灌輸諸如「譜度眾生」、「因果循環 」之類的思想。因此,人們為了能夠來世「成仙」就今世行善,於是就有了對芸芸眾生的「大愛」。 而縱觀西方文化歷史,其開始形成如今的資本主義文化是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在這場文化運動中,人們宣揚「人文主義」,肯定人的價值、尊重人的權利、重視人的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會帶有其「人文主義」的特徵。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會的「小愛」。 其實,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其產生及發展的社會背景及時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帶有其產生的時代烙印,即時代特徵。文化是一定區域的人們長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質,因此,文化既然已經形成,就沒有優劣之分。這也是我們在研究文化問題時必須緊記的東西。
D. 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內容是什麼
本書利用大量的中抄外考古實物及中外文獻資料,輔以從國內外收集的珍貴圖片和精心繪制的線路圖,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時代——新石器時代開始,全面地介紹了從新石器時代到目前的中西文化由初步接觸到互相交融的歷史,即可看中國文化的西傳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又可看到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沖擊、滲透和影響。本書資料異常豐富,內容相當全面,已被多所高校列為文化交流史的教材或參考書。本書是曾為「中國文化史叢書」之一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最新修訂版。書中大量利用了中外考古實物及中外文獻資料,輔以從國內外收集的珍貴圖片和精心繪制的線路圖,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時代新石器時代開始,按照時間順序,從廣義文化的角度對新石器時代到目前的中西文化由初步接觸到互相交融沖撞的歷史作了全面而又頗有深度的系統介紹。新版除根據最新考古和研究對初版內容作了更新外,更著力補充了兩章十萬多字,對初版缺失的19世紀以來中西文化交流的豐富內容作了介紹和分析。本書適合作作為文化史、中外關系等專業的教材和參考書。
E. 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內容簡介
即可看中國文化的西傳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又可看到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沖擊、專滲透和影響。本書資屬料異常豐富,內容相當全面,已被多所高校列為文化交流史的教材或參考書。本書是曾為「中國文化史叢書」之一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最新修訂版。書中大量利用了中外考古實物及中外文獻資料,輔以從國內外收集的珍貴圖片和精心繪制的線路圖,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時代新石器時代開始,按照時間順序,從廣義文化的角度對新石器時代到目前的中西文化由初步接觸到互相交融沖撞的歷史作了全面而又頗有深度的系統介紹。新版除根據最新考古和研究對初版內容作了更新外,更著力補充了兩章十萬多字,對初版缺失的19世紀以來中西文化交流的豐富內容作了介紹和分析。本書適合作作為文化史、中外關系等專業的教材和參考書。
F. 求一篇論述西方文化的論文 3000字
大家知道,無論是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是源遠流長,都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和傳統。我們說西方文明如果從克里特文明開始算起的話,距今已經有4千5百年左右的歷史了。而我們中國文明呢,我們常說中國文明5千年的歷史,而實際上只有3100年左右,即便是從夏代開始,至多也只有4100年。但是西方學術界只承認我們的文明史是從商代而不是從夏代開始。因為,他們認為夏代只是一種傳說,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是一個文明,尤其是沒有找到文字。沒有文字的文化只能算是一種原始文化或者是一種傳說
西方文明主要來自於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這三大文明之間是具有極大反差的,到了近現代文化,這三大源流才算是百川歸海,都匯入西方近現代文化之中。中國的文明源流主要是講先秦,在先秦時候,大凡以黃河中下游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地,就以華夏自居。 到了漢朝,應該說還是長治久安的,歷史上有一個說法"雄漢盛唐",也就是說漢朝很強大。中國人變得文弱是在漢代以後,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人開始講究仁義而不是霸道了。隨著中國的不斷進步,不斷發展,中國自從宋朝以後,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被南移了,南方逐漸繁盛起來了。 首先看中國,它的變革是經歷了一個三步曲的過程。商代,中國和其他原始文明一樣,都是一種親代文化,都帶有很濃郁的迷信色彩。我們最早的甲骨文就是一種專門用於占卜的宗教文字,為祭祀所用。西方學術界有一種觀點,就是文明最早產生於寺廟之中,廟就是最早的城市中心。周朝取代商代,不僅僅是政權的更替,更為主要是宗教的變化。接下去是先秦的孔子孟子們所進行的儒家思想的變革。 到了孟子,對此又有了系統化的解釋,一個人只要去向自己本性發掘,就一定能把自己本性中的美好善良的東西發掘出來,成為一個善人和聖人。因此,只要每個人都"修身、齊家"就能"治國、平天下",最後達到一個大同的理想世界。中國文化完成的一個重大變革,這個變革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現世的人自我的道德修養,而不太關注外在的上帝鬼神之類的東西。也就是說,中國儒家把大同社會的理想最後落實到每個人的修身養性的工夫之上。同樣,西方文化在這個時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希臘文化、到羅馬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它是一個超越的過程,而不是內斂的過程。到最後,中國文化強調一切從內心做起,西方文化強調一切由外在的上帝決定即上帝決定論。中世紀有一句名言:沒有任何一隻麻雀從樹上掉下來,不是出於上帝的特殊意志。中國文化強調內心的修煉,"內盛外王,成己成物 ",由內向外。中西方文化發生了根本變化。
yi般來說,西方人重利輕義,東方人重義輕利或義利兼顧。東方人的意識就是義字當先,古時的關羽不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義氣英豪.也被當時的人們大加贊賞,我想這也是由於古時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種文化意識.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這種重禮的不可忽視的原因.相對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這也正是現實主義的表現,從侵華戰爭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們的自我意識,也可以稱為不虛偽,實事求是的作風。當然,這也只是針對東方的絕大多數而言的。在東方比如中國人的生活中,謙讓是一種美德,而西方人對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數時候為了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義。
東方人強調整體性和綜合性,而西方人則重視個體性.在很多問題上中西方的差異是的,西方人看《梁山伯與祝英台》不一定看不得懂,這里頭最大的問題就是中西方文化間的差異,從而造成了中國人細膩含蓄的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中國古代的大家閨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無想像,更不必說中國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時的家法等一切束縛主義的思想。
G. 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內容簡介
文化交流的歷史圖象,是極難把握的。
首先,它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自從人猿揖別以來,人類社會就始終處在發展這一動態上。這一動態的難以把握,在予它的多樣性。在眾多種族、民族、國家和地區中,人類社會發展有著依自然條件與社會條件而彼此有別的眾多發展頻道:有的快速發展,很早就達到過某一時代的巔峰,而後迅速滑落向無邊暗夜;有的曾經存在,蹤跡鮮明,卻由於某種自然災害或戰爭面「蒸發」;有的屢屢歷經挫折、迂迴甚至倒退,卻百折不回,千年一脈,不斷再造輝煌;有的始終在歷史長河中沉浮;還有的後來居上,等等。這種動態的多樣性,造成了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發展不平衡的規律性現象,也給文化交流製作了基本背景。
其次,它是立體的、而非平面的。人類在不同地區,不同國家、民族創造的文明與文化,都同人類社會本身一樣,是一種立體網路式的結構。正因為如此,諸文明與文化之間的交流,自然也是立體網路式的。如果對它們僅僅作平面式的認知與理解,人們筆下的文化交流,一定是蒼白的,遠遠不能表現其錯綜復雜的無比璀璨。按照常規,我們可以將文化劃分為物質的(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三個大的范疇,同時要知道它還有眾多的、層出不窮的專門范疇。當文明之問發生碰撞,文化之間發生接觸,這不同的三大范疇與眾多專門范疇的內涵之間,必然發生的交流,顯然也呈立體網路狀。如果再向縱深思索,我們就不難看到,不同文明、文化碰撞的時候,即使是最簡單、最直接也最容易交換的物質(器物)文化,其中也物化著豐富的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內容。而與此同時,制度與精神層面的文化問碰撞,其交流的內涵中,亦包含著對物質(器物)文化賴以產生的不同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認知與理解。
第三,它是雙向與多向的,而非單向的。在討論文化交流時,人們一般都注意到它的雙向互動。這一認知,比較起那種單向認知的片面性、偏執性、主觀性來,自然是大進了一步。在這一基礎上,人們還進一步探討了這種雙向互動的不平衡性,即:在某特定的時期,不同文明與文化相遇的時候,其中某一種處在發展較高階段的文明與文化,可能對另一文化墨高屋建瓴式的傾斜式「文化出超」。不過,當我們仔細審視上述這種雙向運動時,就會發現,除了上古時期人類社會處在低級的原始的發展狀態因而可能發生比較純粹的雙向運動以外,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古典時代以降的文化交流在雙向互動中,早已包含了大量的第三、第四乃巨更多種文化內涵,因而文化交流的雙向性,其實也是一種多向性互動。這也從另一側面,證明文化交流的立體網路模式。
第四,中華民族對外文化交流時,其璀璨輝煌的物質文化出超現象常常令人眼花繚亂。當人們集中注視中外文化交流的這一現象時,其實有許多值得重視的事物往往被掩蓋了。發掘並探究這些容易被掩蓋的比較陌生的領域,尤具重要的價值。例如,在制度、精神層面,中華民族似乎並非出超大戶,相反,卻有「文化入超」大戶之嫌。例如,在古代,佛教、伊斯蘭教文明流人中華,甚至基督教文明亦曾在中國境內一度「寺滿百城」,而中國的儒家學說流播的范圍卻僅限於朝鮮半島、日本、越南以及近代以來新加坡與東南亞華人聚居地區;又如,即使在物質文化層面,比較起絲綢、瓷器與四大發明這些高級復雜勞動的產品來,在那些比較簡單勞動的物質文化領域,中華民族恐怕也處於「文化入超」之列吧。
內容如此豐富多彩,難以把握的文化交流史,自然不是一兩代人能夠完成的。這是一場接力賽,壘人類各族人民共同承擔的接力賽。就中外文化交流史而言,中國學人的責任是義不容辭的,除了自己要挺身承擔,更要不斷與國外同行切磋、合作。文化交流史的學研、撰寫本身,也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呢!這場任重道遠的接力賽,前有古人,後有來者。一良師主編、各位師輩學長共同合作的那部專書,就是我們接力賽的前面一棒;我們接過這一棒,努力疾跑,盡自己這一棒的一份心和力。這一棒的得失,自本書問世之日起,就已經要請下一棒去評說了。我深信不疑的是,這一永遠的接力賽,一棒定比一棒更出色、更完美,更接近人類歷史上文化交流那豐富、復雜、千姿百態的真實。
H. 概述陳獨秀對中西文化的認識,分析其產生的背景
陳獨秀(1879~1942),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安回慶)人。中國近答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始人;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