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秦滅六國的背景,經過,意義。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罷黜呂不韋,親自執政,開始謀劃吞並六國的戰爭。其作戰的總謀略是由回近及答遠,先取趙國、魏國、韓國,再取燕國、楚國、齊國。公元前236年派王翦、桓率軍攻趙,公元前229年滅趙。在秦國攻打趙國時,鄰近的韓國懼怕秦軍聲威,於公元前231年向秦軍請降。秦國受降後,把韓地劃為川郡,韓國亡。公元前225年,秦國任用李信為將率軍20萬伐楚,結果被楚軍打敗。第二年又派王翦率軍六十萬進攻楚國,終於在公元前222年滅楚。公元前225年,秦王任王賁為將率兵攻魏,三個月後魏國亡。公元前222年,王賁又率軍攻燕,將燕國滅掉。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又率軍滅齊。經過二十多年的戰爭,秦國最終滅掉六國,統一了天下。
Ⅱ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意義是什麼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馭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一統江山。
卻說兩千年前,我中華大地,廣瀚無邊,諸侯林立,群雄並起,直至戰國年間,在這片東方聖土之上發生了一件震古爍今之事--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始皇,名嬴政,兒時歷難,少年成王,親理國政,勵精圖治,十年滅六國,統一度量衡、文字、貨幣,實現華夏大一統,奠定中華版圖,功高蓋世;又推行暴政,焚書坑儒,大興土木,築長城,廣建宮室,遭千古罵名。後陳勝揭竿而起,樹起了農民起義首面旗幟,到霸王項羽火燒阿房,秦朝亡,江山一十五載,「子孫帝王萬世之業」終為夢囈。
秦始皇統一六國在華夏文明史上無疑是一件大事,直至今天,對統一六國功過之評論亦是眾說紛紜,觀點不一。本人才疏學淺,不敢枉自評論歷史偉人,只是談一些自己的一點看法。
首先,從國家形式上說。我將此事視為侵略行為,而非內戰。首先定位何為內戰,又何謂侵略,兩者同為戰亂,但性質不一。內戰是一個國家的內部紛爭,就是說在一個國家原有政權的統治之下,出現了新的政權,新舊或新政權之間的利益爭奪的行為;侵略則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征伐,是原來兩個或多個政權互相獨立的存在,而某個政權企圖消滅其他政權的行為。戰國年間,七雄並立,各自有其國家的疆域、國號和獨立政權,國人也有著濃厚的國家概念。秦國憑借國力昌盛,舉兵征討其它六國,將六國政權徹底消滅,就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征伐行為,也就是一種侵略行為。把此事定義為內戰的觀點,是基於當今中國的版圖而言。按照現在中國的版圖,此七國盡在其中,彼此之間的爭斗的確是在一個國家之中的內部紛爭,確為內戰。不過我們不應該以現在的情況來定義兩千年前的歷史事件,當時,中華並非一個整體,而是七個國家彼此獨立的存在。所以,秦統一六國在國家形式上來說是侵略行為,不能說成內戰。
再從族群類別來說,這是內戰。七國之中,上至君主,下至平民,盡皆為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的炎黃子孫,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華夏。而與之對立的,是那些在中原之外的邊緣地帶游弋的匈奴部落。戰國年間,七國為爭奪領土互不相讓,爭斗不斷,中原大戰如火如荼。但在七國爭斗之外的卻還有戰爭從未間斷,那就是華夏民族對匈奴的反擊戰爭。這又形成了兩個力量集團,一方是企圖蠶食中原的各類匈奴部落,另一方是以七國作為整體的華夏民族。值得深思的是,七國都把抵禦蠻夷入侵視為頭等大事。在中原紛爭不斷的情況下,其地理位置位於北方的趙、秦、燕三國自然擔當起了抵禦匈奴的重任,三國無不抽調兵力,全力阻擊匈奴入侵,趙國名將李牧的十幾萬大軍長駐雲中河套地區。戰國時代雖未徹底解除匈奴之患,但也維持了抵禦兩胡、匈奴不能南下。可見中原華夏種族雖分七國,但在抵禦外患的大義上自發的達成了默契,這正是同為軒轅後裔的族群觀念的共同意識。在這個意義上來說,秦統一六國是一個族群――華夏民族的內部紛爭――內戰。
秦統一六國之後,始皇帝統一度、量、衡、文字、貨幣,使得中國文明萬宗歸一,形成中國文明的正源,實現了華夏文明的大一統,確立了中國民族以整體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自此以後,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的華夏子孫的潛意識里烙下了「只有統一才合理」的印記。以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每個中國人都把這條意識作為國家存在的最基本的標准,不論任何原因的分裂局面都被最終的統一。我國疆域與歐洲總面積不相上下,但是歐洲卻一直都是眾多國家的組合,中國之所以沒有出現歐洲那樣的諸多小國,與這一次大統一所烙下的統一意識是分不開的。在中國的歷史上,統一時期占據主流,分裂內亂終歸統一。強盛的中國全部是統一時期,貧弱的中國全部是分裂內亂時期。只有統一的中國才是中國,炎黃子孫只有團結成一個整體才有出路,才具備與世界其他強國分庭抗禮的權力。如今歐洲搞歐盟,也是意識到了這個道理。我們應該慶幸,當今歐洲正在克服諸多的困難搞歐盟,可是我們的先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為我們做完了。
我不敢妄自評價秦始皇,只是我們都應該感謝他為我們奠定了華夏存在的合理形式――統一團結。所以我要說始皇帝的名字必將千古流傳。再提一下,自秦以後,完成我中華文明統一大業的隋文帝楊堅,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民國蔣中正,他們都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應該記住的名字。
Ⅲ 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一歷史事件有何重要意義
1、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接受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在我國建立了第一個專統一的多民族的屬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從此統一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從這一意義講,沒有秦,就沒有漢、唐、元、明、清,也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2、統一為中國的古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3、為了鞏固統一,秦始皇創建了一整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並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鞏固統治,這一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因此也就成了中國的千古大帝,他不愧為中國封建社會體制的總工程師。
Ⅳ 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一歷史事件有何重要意義
秦的來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自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國家,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所以具有空前的重大的歷史意義:
1、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接受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在我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從此統一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從這一意義講,沒有秦,就沒有漢、唐、元、明、清,也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2、統一為中國的古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3、為了鞏固統一,秦始皇創建了一整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並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鞏固統治,這一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因此也就成了中國的千古大帝,他不愧為中國封建社會體制的總工程師.
Ⅳ 秦統一全國的歷史意義
封建帝制的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雖然也存在過夏商周等名義上統一的國家,但是不論從民族形態、政治結構還是社會經濟形式來看,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中華帝國的形成,是從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開始的。而且從秦始皇開始,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封建帝制也確立下來,一直被沿用到清代。
「德邁三皇,功過五帝」
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 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是他統一六國後採取的一項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原封建割據的國家組織機構,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於是,他採取了一系列調整、完善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措施。
首先改「王」為「皇帝」。春秋戰國時期的最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為「王」,但秦統一中國以後,秦始皇覺得自己是「德邁三皇,功過五帝」,「王」已不足以顯示其尊貴,便令臣下議帝號,諸大臣博士商議的結果認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上尊號為「泰皇」。然而秦始皇仍不滿意,單取一個「皇」 字,同時又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謂。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國歷史了第一位皇帝。始皇又下令取消謚法,不準下一代皇帝給上一代皇帝起謚號,自稱為「始皇帝」,並安排好自己死後兒孫繼位,「後世以計數」,稱為「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為顯示皇帝的威尊和與眾不同,從秦代開始規定了一套制度,如皇帝的命為「制」,令為「詔」,文字中不準提起皇帝名字。皇帝自稱「朕」,印章稱「璽」,而一般民眾再不許使用「朕」、「璽」二字。此外,還制定了一套服飾制度。
第二,加強中央政權組織。秦王朝的中央政權是秦國原來的中央政權的延續和擴大,但官職的名稱和權力有許多變化: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以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職是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戰國時秦國原有相、相國,統一全國後,稱作丞相,李斯為第一位丞相,乃百官之首。「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太尉:原稱尉、國尉,統一全國後稱太尉,「金印紫綬,掌武事」,「主五兵」,乃武官之長。御史大夫:秦國原有御史,後置御史大夫「以貳於相」。御史大夫掌監察,「銀印青綬,掌副丞相」,其位略次於丞相。
在「三公」之下,有所謂「九卿」,而實際之數並不止九個,大部分為秦原有,少數是統一後新設的:奉常:掌宗廟禮儀,有丞。郎中令:負責皇帝的保衛和傳達,下屬有大夫、郎中、謁者。衛尉:掌皇宮的警衛部隊,有丞。太僕:掌皇室東馬。廷尉:掌刑罰,全國最高司法官,有正、左、右監。典客:主管秦王朝統治下的少數民族。宗正:掌宗室親屬事務,有兩丞。治粟內史:掌谷貨,有兩丞。少府:負責供應皇室用之山海池澤之稅,有六丞。中尉:負責京師保衛,有兩丞。主爵中尉:掌列侯。
秦始皇統治時期,中央集權的重要特點是軍政大權獨攬於皇帝一人手中。為使大權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軍和監察大權,互不統屬。如丞相總領朝廷集議和上奏,協助皇帝處理日常事務,並收閱各地的「上計」。
但統兵之權卻屬於太尉,而且御史大夫也有權復查大臣的上奏和地方的「上計」。太尉雖名為最高軍事長官,但實際只有帶兵權,而無調兵權。由於三公互不統屬,所以最後決斷只能歸皇帝一人。
第三,調整地方政權組織。統一後的地方政權組織,主要是推行郡、縣、鄉、亭四級行政組織。剛統一時,秦分天下為36郡,以後,隨著邊境的開發和郡治的調整,總郡數最多曾達46郡。郡置守、尉、監,守治民,尉典兵,監御史則負責監督百姓及官吏,職務類似於中央的御史大夫。郡守、郡尉和監御史明確分職,是與中央政權的「三公」明確分職的原則相一致的。郡下為縣,縣的長官為縣令(長),屬官有丞。
縣以下以鄉、亭為單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僥。」鄉三老、嗇夫、游僥的職責大致與郡的守、尉、監相仿,「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游徼徼循禁賊盜。」鄉以下為亭,亭為秦時重要的地方基層組織。亭有亭長、亭父、求盜各一人,任務是平時練習五兵,接待往來官吏,兼管為政府輸送、采購、傳遞文書等。
秦王朝所推行的封建官僚制度,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進步,它不僅改變了世襲制,而且取消了「食邑」、「食封」制,規定了每一個官吏俸祿,自丞相至下層官吏皆有定秩,由「二千石」至「斗食」不等。這種制度自秦統一後在全國實行,歷封建社會2000年之久而基本未變。
第四,以「五德終始說」為加強統治的思想武器。秦統治者為了欺騙人民,為自己的一統天下尋找正當的理論根據,採用「五德終始說」,宣揚秦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根據「五德」說,「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
「衣服旄旋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車同軌,書同文」
除了在政治上建立皇帝制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以外,秦始皇在經濟、文化等等方面也作了一些統一的工作。
頒布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律令。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發布「使黔首自實田」的律令,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按當時實際佔有的田數,向國家呈報,這就意味著秦王朝承認他們的私有權,並給予保護。又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上農除末」,打擊非生產性活動,鼓勵從事農業、手工業生產的政策。這一措施對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封建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秦統一前,貨幣很復雜,不但形狀、大小、輕重不同,而且計算單位也不一致。大致有布錢、刀幣、圓錢和郢爰四大系統。除郢爰流行於楚國外,布錢流通於韓、趙、魏;刀幣流通於齊、燕、趙等國,圓錢流通於秦、東周、西周和魏、趙等國,秦統一後,秦始皇下令統一全國貨幣,以黃金為上幣,鎰為單位;以方孔有廓圓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稱為「半兩」錢。這種,圓錢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
秦在統一全國前,度量衡方面的情況與貨幣也差不多,非常混亂。秦已於商鞅變法時就對度量衡的標准作過統一規定。 全國統一後,秦政府即以秦國的制度為基礎,下令統一度量衡,並把詔書銘刻在官府製作的度量衡器上,發至全國,作為標准器。
戰國時代處於長期的分裂割據時代,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東方六國文字難寫、難認,偏旁組合、上下左右也無一定規律,嚴重阻礙文化交流。公元前221年,秦世皇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葯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修馳道墮壁壘。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在各地修築了不少關塞堡壘,同時各國間的道路寬窄也不一致,影響交通往來。秦始皇下令拆除阻礙交通的關塞、堡壘。公元前 220年修建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的馳道。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一條由咸陽直向北伸的「直道」,僅用2年多的時間即告完成。這些「馳道」、「直道」,再加上西南邊疆的「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的「新道」,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後又統一道路和車軌寬度,便利了交通往來。秦統一後採取的以上措施,對於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發展封建經濟和文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秦世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對中國歷史的走向,無庸諱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Ⅵ 秦朝統一六國有什麼歷史意義
秦朝統一六國的歷史意義:
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Ⅶ 秦始皇統一中國有什麼歷史意義
秦始皇統一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戰亂紛爭;書同文,車同軌,使中國專的文化、經濟得以屬進一步交流,秦始皇的統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戰亂局面,符合歷史發展的要求,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為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7)秦滅六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秦始皇滅六國後,採納李斯的建議,廢除分封制,改行郡縣制。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郡縣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郡設守、尉、監(監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輔佐郡守,並典兵事。郡監掌監察事宜。秦始皇把全國分成三十六郡,以後又陸續增設至四十一郡。
縣,萬戶以上者設令(縣令),萬戶以下者設長(縣長)。縣令、縣長領有縣丞、縣尉及其他屬員。縣令、縣長主要管政務,縣尉掌握軍事,縣丞掌管司法。
Ⅷ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歷史意義
歷史意義
秦國前後用了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從此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8)秦滅六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統一六國
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國之君,設置會稽郡,楚國滅亡。秦在滅楚的同時,不斷地向東擴展,陸續設郡,並攻取齊地,設置薛郡(山東曲阜縣)。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賁攻燕的遼東,虜燕王喜,滅亡了燕國。接著又回師攻代,虜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縣西南)和遼東郡(遼寧省遼陽市老城區)。
公前221年,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在齊舊地建立了齊郡(山東淄博市東北)和琅邪郡(山東膠南縣西南夏河城)。
秦國從公元前230年起,到滅齊時止,耗時10年陸續兼並了六國,繼而於公元前219年開始"秦攻百越之戰"平定南方百越,從此完成統一大業,結束了貴族王侯專政的王國時代,進入了君主的帝國時代。
Ⅸ 秦滅六國意義是什麼拜託啊!(要求准確性)
①統一的社會基礎已經存在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各民族之間、各地域之間聯系加強。春秋戰國以來連年的兼並戰爭以及民族遷移、民族交流,大大加強了華夏族與周邊少數民族的聯系,各民族語言、風俗、經濟、文化逐漸趨於融合。以華夏族為中心的鞏固的民族共同體基本形成。這為秦國的統一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②各族人民強烈渴望統一 公元前475年,我國歷史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互相兼並,長期的爭霸戰爭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災難,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結束割據戰爭,實現統一成為當時各族人民的強烈願望。③強大的秦國具備了統一的條件 商鞅入秦,助秦孝公變法,使秦國後來居上,國力躍居七雄之首。長平之戰後,趙國被消滅40萬軍隊,秦國更加強大,各國無力與強秦抗衡。
2.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
①秦滅六國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雄才大略
A、廣泛搜羅任用外來人才:衛繚、李斯、王翦、蒙恬等 B、部署統一全國的戰略和策略:對內進一步鞏固統治,對外破壞六國的聯合,「遠交近攻」的策略,積極做好滅六國的准備。公元前230年,秦國採取各個擊破的辦法開始了大規模的統一戰爭。秦王嬴政「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賈誼《過秦論》),不到十年的時間,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華民族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正如詩歌記載的:「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秦王掃六合》)②南方:統一越族地區越族是我國南方古老的少數民族,生活在東南沿海和珠江流域,對發展江南的經濟和文化做出過貢獻。公元前221年滅掉六國後,秦始皇就派尉屠睢率50萬大軍南下攻打越族,當年就攻取東甌和閩越,置閩中郡。在向南越進軍途中,為了解決軍糧運輸的困難,秦始皇派史祿開鑿靈渠。靈渠———今廣西興安縣境內,(去桂林旅遊經過那一帶)全長三十多公里,溝通湘水和灕水,連接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世界現存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同時靈渠又有利於灌溉,至今仍能灌溉四萬多畝土地。 公元前214年,秦取得五嶺以南今廣東、廣西的地方,設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公元前213年,秦遷50萬人到五嶺以南戍邊和開墾,和越人雜處,加速了嶺南地區的民族融合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③北方:擊退匈奴,奪取河套地區,修築長城。匈奴族是我國古代一個古老的游牧民族,興起於蒙古草原,從公元前3世紀到5世紀,先後在蒙古高原和中原地區活動了大約八百年,對開發祖國北疆,創造祖國歷史文化作出過重要貢獻,在中國及世界歷史上都留下深遠的影響。 戰國晚期,匈奴已是一個強大的政權,佔領了河套地區。到秦漢之際,匈奴與中原王朝形成了對峙局面。匈奴貴族率騎兵不斷侵擾邊疆,使北方的生產遭到破壞。為防禦匈奴,當時的秦、趙、燕修築了長城。秦統一以後,為解除匈奴對秦朝的威脅,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伐匈奴,奪取河套以南地區,接著又奪取河套以北陰山一帶地區。秦始皇在北伐匈奴取得大勝後,在原來秦、趙、燕三國修建的長城基礎上,修葺、增補、新築,建成了今天馳名世界的萬里長城。秦代的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眠縣),東至遼東,蜿蜒萬余里。 長城的修建,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對抵禦游牧民族騎兵的進攻,保障中原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起到一定的作用。課件顯示萬里長城景色和長城的起止點,顯示我國古代文化的輝煌成就。
3.秦朝的疆域秦朝疆域廣大,當時世界上的大國 ,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Ⅹ 秦國統一六國有什麼歷史意義
1、結束了 的割據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大一統的局面;2、秦是我國歷史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走向了封建主義 也為後世制度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