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文化基地

歷史文化基地

發布時間:2021-02-22 14:20:03

❶ 世界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世界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有:

1、北京:

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2、杭州:

杭州古稱臨安、錢塘,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浙江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3、鎮江:

鎮江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風景旅遊城市,位於江蘇南部、長江下游南岸、長江三角洲西段,古稱潤州。

民國時曾為江蘇省省會。鎮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和國家級蘇南現代化建設示範區及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

4、拉薩市: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

5、湖南省:

湖南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長沙。位於中國中部,界於北緯24°38′-30°08′,東經108°47′-114°15′之間,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連湖北,湖南省總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

❷ 中央民族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 歷史學基地班 2011級基地班 教材都有神馬啊

去文西13層吧 外面的公示欄上有課表

❸ 廣東佛山有哪些歷史文化

佛山歷史悠久,有1300多年的建城歷史,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代留下了不少有歷史紀念意義和人文藝術價值的名勝古跡和聚落遺址。全市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50處,現有國辦博物館6個,以及陶塑、園林、武術、民間藝術等專題博物館和名人紀念館14個、私人專題博物館1個。無論是從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還是從各類文物的種類與質量來看,佛山都可以稱得上是廣東的文物大市。不僅如此,佛山還是粵劇的發源地和著名的陶瓷之鄉、武術之鄉、民間藝術之鄉。這些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既是佛山的寶貴文化財富,也是佛山現代文化發展的堅實基礎和潛在優勢。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佛山在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文物保護和文化旅遊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加強保護的同時,初步盤活了歷史文化資源,使相當一部分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2002年,佛山的旅遊總收入為73.31億元,創匯2.11億美元,佔全市GDP的比重超過6%,文化旅遊業已成為佛山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從發展的眼光看,佛山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力度還有待提高,規劃欠缺、資源分散、品牌缺乏和包裝推廣不夠的問題依然存在,開發與保護、產業與事業的關系仍未徹底理順。

❹ 肥東縣撮鎮歷史文化教育基地園林景觀項目是哪家單位中標的

可以在肥東縣建建設局,招標網站查詢一下,應該會有公公示!

❺ 如何開發歷史文化旅遊地資源

(1)歷史遺址類資源開發的原則
①依法保護的原則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利用首先應該是建立在遺址得到充分保護的基礎之上的,任何不利於保護而損害遺址的利用措施都是不允許的。在開發過程中,應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等文物保護法規,實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加強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護方針。切實做好遺址的保護工作,完善各項保護措施,保證旅遊資源的持續利用。
②系統規劃、科學開發的原則
總攬全局,統籌兼顧,適度超前,服從於省、市、區的總體規劃,與鄰近地區相呼應,兼顧社會效益與民生工程。實行遺址區保護與旅遊開發相結合、全面保護與局部開發相結合、遺址開發管理措施與旅遊景觀建設技術措施相結合、非物質文化旅遊開發與生態旅遊開發相結合、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組合與遺址區整體經濟發展相結合、近期開發與遠期開發相結合。重點突出近期實施項目,合理規劃中遠期項目。搞好重點景區景點的配套,提高綜合接待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力。實現對歷史遺址的系統開發、科學開發和動態連續性開發,促進區域旅遊開發建設的滾動發展。
③恢復原有人文環境的原則
依據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將遺址本體保護、歷史環境修復、生態環境建設融為一體。在不幹涉遺址遺跡本體的前提下,保證原真性及完整性,要盡可能減少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本體的干預,保護文物本體的真實性,保護文物及其環境的完整性。營建改善與遺址類旅遊資源相協調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景觀,保存和恢復遺址原有的歷史人文環境和自然風貌,充分發掘歷史遺址的內涵,最大限度地展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所蘊藏著的歷史人文價值,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④區別對待,因地制宜的原則
我國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類型各異,既有居住遺址、工業遺址、軍事商貿遺址,又有水利工程及近代革命遺址。從發展來看也很不平衡,有的發展得比較早,有的仍處於起步甚至完全的保護階段。類型不一樣,開發所展示的文化內涵、外在表現就不盡相同;所處的階段不同,開發的目標和任務也不同。開發過程中,在充分考慮各類遺址及遺跡的分布、保存現狀及文化屬性的基礎上,對於起步階段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吸引更多的遊人來觀光消費;對發展較早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提高展示效果完善形象品牌塑造宣傳及管理措施。
⑤體驗旅遊開發原則
體驗旅遊是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在現代社會高度發展、人們學識層次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對遺址類旅遊資源的開發不應僅僅停留在建博物館、導游解說的層次上,而應通過發掘遺址文化內涵,使遊客融入遺址,增加遊客參與的程度,提高資源的吸引力。如河北冉庄地道戰遺址,在新的保護規劃方案中,將建成以展示地道戰革命歷史文化為主題,綜合參觀、體驗活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綜合活動區。遊客們在這里可以看展覽,了解地道戰的歷史;鑽地道,參觀抗戰民居,吃抗戰飯,看抗戰電影,甚至可以親自打一場「地道戰」,真實體驗抗戰時期的戰斗生活。而在工業遺址或作坊遺址開發中,可以讓遊客親自體驗製作產品的過程。
(2)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理念
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是當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應遵從的主要觀念之一。其含義不僅僅是要在利用時保護歷史遺址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在利用中如何實現一種可持續的、動態的保護模式。其動態保護就是將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納入當地的生態保護系統、文化旅遊開發系統以及文物保護系統;把歷史、現實、自然、人文等多種因素進行整合,從全局的觀念去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而不是孤立靜止地看待歷史遺產。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保護的可持續性包含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歷史遺址本體及其載體的可持續性保護;一是歷史遺址所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既包括實體的可持續保護,也包括價值觀的再認識。
②「生態博物館」理論
生態博物館是指在原來的地理和社會、文化條件下保存人類群體遺存及生存狀態的博物館。即歷史遺址應原狀地、動態地保護和保存在其所屬環境中,某種意義上講,遺產環境等同於「博物館」的建築面積。換言之,在生態博物館中,人們將不再從博物架上看結果,而是在房前屋後觀過程———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建築、可移動實物、傳統風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義。生態博物館的觀念是法國人雷佛首先在 70 年代提出的觀念,他主張將一個完整地域以博物館的觀念來思考,將自然生態與歷史古跡統合在現代人的生活整體環境中,整體的展現出來達到自然環境、歷史古跡保存與增進現代人生活整體環境的目的。它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現代環境意識和現代生態意識不斷覺醒的反映。在生態博物館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區域保護的原則,以及將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在同一環境中保存的基本理念,這完全符合《西安宣言》的要求。對於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我們可以通過採用「生態博物館」的模式對其加以開發利用。將遺址所處的環境、自然景觀、遺存等動態的保護與展示給公眾,用全局的觀念去開發和保護[1]。
(3)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模式
目前,國內關於遺址保護開發利用的模式,主要有四種:
①遺址公園
就是將整個遺址區建成遺址公園,這是目前國內最普遍的一種方式,不僅使遺址得到了較好保護,也通過公園的建設改善了當地環境,為居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是展示優秀歷史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我國現階段的遺址公園有三種不同類型:第一類在公園內是有所保留的遺址,成為公園景觀的一部分,如西湖公園的雷鋒塔、成都望江公園的崇麗閣等;第二類是遺址本身可以成為公園,如圓明園遺址公園;第三類是考古型的遺址公園,它強調的是對文物遺存有所展示,並強調文物的真實性展示,如大明宮遺址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
②旅遊景區
許多遺址處在風景名勝區之中,在風景區開發的過程中,將遺址作為旅遊景區的一個景點,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展示性開發。如樂山大佛旅遊區內的蘇軾故居,張良廟-紫柏山旅遊區內的張良廟、青島的琅琊台遺址,重慶的合川釣魚城等,擁有豐富的古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利用自然、人文資源綜合開發旅遊產品,形成集歷史文化、山水風光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③遺址博物館
遺址博物館是指在由於自然或人為活動的原因形成的遺存的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館,包括具有博物館功能的紀念館和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源遠流長,無論地上或地下都保存著大量的遺址、遺跡和遺物。為了在保護歷史遺址的同時傳播歷史文化我國對歷史遺址採取通過興建博物館的模式來保護展示宣傳其文化內涵。遺址博物館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是建立在由於自然原因或人類活動形成的原址上,它所處的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等都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是自然或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環。通過展示遺址本身的形成和變遷遺址博物館使公眾了解過去,成為鏈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環節。如1925年我國第一座遺址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1958年建立了第一座在考古發掘原址上的遺址博物館——陝西半坡博物館。再到今天遍布全國各地數百家遺址博物館,在短短的幾十年中,我國遺址博物館經歷了一個迅猛的發展過程,並因為其自身獨特的文化特性及外在表現成為重要的參觀游覽地。
④遺址歷史文化農業園區
中國有許多遺址面積大,遺址區內居民眾多,國家目前難以像發達國家那樣,撥出大量資金,清空區內人口,對遺址資源實施保護。因此在遺址區建設歷史文化農業園區是一種比較現實的做法。比如漢長安城面積巨大,居民5萬多人,主要以農業經營為主,為了有效保護遺址,可在遺址區內發展都市農業,建設觀光農園、市民休閑體驗農園、現代高科技農業園區等。

❻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有什麼

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是根據黨中央要求建立的,共青團中央主管的唯一一家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全國性培訓機構。地處風景秀麗的革命搖籃井岡山核心景區茨坪,是共青團中央直屬的正局級財政補助事業單位。

基地於2010年7月開工建設,2012年7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建築主體和主題內部都以「傳承歷史、開創未來」為主線。基地佔地75畝,建築面積44883.64平方米,擁有綜合樓、學員樓、學員餐廳、專家樓共4棟單體建築,可容納2000餘人同期培訓,是井岡山風景區培訓、接待能力最大的機構。

(6)歷史文化基地擴展閱讀

標識以五角星和象徵「井岡山」地理元素的「井」字變體為設計元素。五角星象徵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和「紅星照耀下的中國」,體現了對歷史的傳承,同時也寓意著青年一代是民族未來的「希望之星」。

以「井」字變體作為圖案的主體元素,暗含了基地的地理位置,彰顯基地依託井岡山豐富的紅色資源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獨特優勢。「井」字與五角星相互輝映烘托出井岡山托起中國未來希望之星的含義。

❼ 我省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各有哪些選擇其一進行詳細介紹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四大古都之首,是回中國歷史答上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文明的發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和國務院最早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遊勝地。如今的西安是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和黃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製造基地。2011年國務院《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西安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基地」。

❽ 淺淡歷史文化景點如何提高觀賞性

有機會到開封古城就文化產業、旅遊業發表幾點看法實屬幸運。應該說到開封來講文化旅遊好像有點到孔 子面前念書的感覺,心中湍湍。命題是圍繞著開封來講文化旅遊產業,但我想河南全省歷史文化非常深厚,講講整個河南的旅遊文化開發可能更加有意義,開封的文 化產業頗有代表意義。

河南要從文化大省向旅遊強省轉變是一個話題,因為河南確實是中國一個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的省份。我和很多朋友開 玩笑說河南是中國的人口大省,文化是人的文化,哪個地方人多哪個地方文化就多,河南人多。在河南講文化旅遊或者文化資源向文化旅遊產品轉變這個話題是很有 價值的話題。

關於河南的歷史文化資源的旅遊價值,我有三個判斷。第一,河南是中國主流歷史文化的淵藪、大本營或者是發源地。那 么為什麼叫主流文化,應該說中華文化是個非常豐富的載體。有很多民族,很多地區,北方的文化、江南的文化、少數民族的文化。但在主流文化中河南應該是一個 根據地。

河南歷史文化資源旅遊價值的第二個判斷是,河南是中國經濟的十字路口,在地圖上大家可以看到,以鄭州為中心,它的南北向和東西向的兩條交通幹道分布著很多人口、城市,包括不少人口比較大規模的城市。

河南歷史文化資源旅遊價值的第三個判斷是,河南是中國文化旅遊的創新基地,這個和陝西西安一樣,河南義不容辭地承 擔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實驗田、創業基地、開路先鋒的角色,這是河南和其他省不同的地方,因為我們這個地方太有文化了,如果不講文化創意產業,不講文化旅遊, 好像說不過去。

河南的文化旅遊可以說是圍繞著幾個曾經做過中國首都的城市展開的,或者說影響非常大的區域文化中心,比如說開封的汴京、鄭州的古代文化以及中嶽、洛陽作為古都、以及安陽作為殷墟、許昌最近也很熱,第一是曹操墓,第二是新三國的熱播,所以許昌是個曹魏之都。

河南的整個文化資源或是文化旅遊資源是豐厚、類型齊全、歷史悠久、品味比較高、分布廣、組合比較好,地區差異方面夏商周到唐宋這樣的各個歷史階 段都有分布。所以,這些文化景觀資源、文化風情資源、文化藝術資源當中可以再細分很多,其中文化景觀資源是目前國內最有影響力的。

除了古都,河南還有信陽、駐馬店、周口、商丘、濮陽那麼多地級市,應該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文化方面的豐厚背景。這些文化資源仔細地劃分,可以 分為文化景觀資源,文化風情資源,文化藝術資源,各個說法不一樣,但是,每種文化都在全國有重大意義或者競爭性地位甚至是有國際意義的。

河南省的博物館數量目前是全國第四,但是我想河南怎麼會比湖南和江西都還少呢,豫商應該投資點博物館,應該把它搞 成全國第一。河南有很多黃泛區,很多東西被沖掉或埋在地下有關系。豫商有了錢以後建議大家多收購點東西回來做博物館,第一個是收藏增值,第二個體現我們河 南有文化。

河南省在歷史文化資源、華夏文明資源、姓氏資源(百家姓旅遊)、古都文化、帝王文化、書院文化、山水文化、佛教文 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方面名聞遐邇。當然還有潛藏於民間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非常豐富。看幾個數字就可以發現河南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在全國是數 一數二的。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排名第二(山西排名第一,因為山西的地上建築物比較多);歷史文化名城的數量也比較多 (江蘇9個,河南8個);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全國排第三(第一北京,第二四川)。世界遺產「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再加上原來的殷墟、龍門石窟,比周口店猿 人遺址要有名得多。

河南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的現狀在鄭汴洛這個文化旅遊圈是比較突出、比較能引人注意的。另外圍繞著黃河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佛教文化開發也有 比較好的基礎。在開封的宋都古城、安陽的殷墟、鄭州的黃帝故里等等古遺址和文化系列開發等方面應該說還是有引起大家注意的地方。

我們應該客觀地看,河南跟山西、陝西相比,歷史文化好說的多、好看的少,就是講起來多但不像西安有兵馬俑這樣大規模的建築,有視覺沖擊的;山西 地上文物多。河南很多東西講起來沉重輕松的少,文化遺產旅遊開發項目到處都在做,但是說實話真正吸引眼球的少,重點突破的沒找到感覺似地。

近年來中國文化遺產旅遊開發方面出現了幾個成功的項目。比如說三亞,相對來講是個缺乏文化的地方,但它搞了一個南山大佛;還有比如說無錫的佛教 地位應該說非常低的,但是它那個靈山大佛搞得非常有聲有色;西安曲江新區當然本身就非常有文化底蘊,實踐了一套文化開發啟動土地開發的模式。

西安遺產撬動土地綜合開發模式值得河南借鑒,用土地開發賺來的錢回頭來做旅遊景觀和文化旅遊開發。河南總的來說,整體的文化旅遊品牌沒有在全國 形成沖擊力。文化、旅遊、土地開發沒有結合得很好,當然也在做。這就是說我們河南文化旅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可以做的空間還很大。

關於旅遊、文化、商業這三個方面的業態如何結合,影響到河南的文化旅遊發展模式。「背著文化的行囊快樂的前進」,這就是河南。河南這個地方非常 有文化,河南人本身有文化但是河南人不怎麼幸福。為什麼呢,河南人只知道辛辛苦苦地賺錢、打工、開公司,河南人民為了發展但不重視休閑。

河南和四川比,四川人更重視休閑度假。成都人即使沒幾個錢,小車開著也要到農家樂去耍,幾十塊錢耍半天。河南人要學會享受生活,但文化的行囊還 得背著,顯得你很有文化。河南人非常有創新精神,所以我們要摸索河南省的以文化為基礎開發出來的旅遊產品但又不是沉甸甸的厚重得沉悶的產品。

河南的文化很厚重,對搞文化的人來講沒什麼,但對普通百姓來講太厚重了就有點殘忍,大部分老百姓沒那麼多歷史文化知識,上班又很累,家裡老婆 管,單位領導管,到了河南旅遊還那麼累就不幹了。有文化品位又不累才好。如何讓傳統文化「活化」,這是下一步整個河南旅遊的一個努力方向。

文化遺產不易被公眾接受而山水資源則容易得多。舉個例子,近年來河南旅遊出名的不是洛陽的什麼唐三彩啊或者是龍門石窟,恰恰是欒川和焦作。焦作的出名,主要打雲台山水,因為河南文化太厚重了,再打厚重的東西一下子突圍不了,所以它異軍突起走山水取勝之道。

遺產活化近幾年河南文化部門、旅遊部門、投資商做了很多探索,做出了一些成績。一個地方的歷史活化有很多種活化方向,如商業活化,將歷史街區變 成商業區;或者旅遊活化或者其他的活化。從河南文化的旅遊活化來講,開封的清明上河園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為古都開封提養了一種體驗的方式。

人們都知道,開封是一座古都,但是很難有視覺感受,全被黃河埋在十米以下的地方,看不到,挖又不讓挖,挖了以後又填回去,還是看不到。但最近幾年,「因為清明上河園,愛上古都開封城」,很多人因為清明上河園來開封遊玩,有不少參與性項目。周邊的房地產也被帶動起來了。

文化的創新使得開封、鄭州、洛陽成為新一輪旅遊城市競爭的熱土。文化創新第一要有文化,第二要有創新,離開兩個都比較難。開封開元名都大酒店左 邊的金明池反映了開封文化,右邊是高端住宅,這就是旅遊導向型的土地開發。如果旁邊不搞金明池,不挖掘幾個宋朝的故事,房子就賣不好。

河南近年來開發了幾台大戲,開封的《大宋•東京夢華》、鄭州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這些開發我認為就是一種文化活化。接下來我們發現,光有文 化活化還不夠,文化活化變成旅遊產品才重要;文化活化成產品還不夠,還要把文化、旅遊、土地開發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投入產出的平衡。

旅遊、文化、城市更新、土地開發有機的結合,綜合推進,具有文化資源的河南各個地市,三者結合可以產生倍增效應。如果光做房地產你就賣點普通的 商務樓或是住宅樓。如果你光搞文化,花了很多錢搞文物保護,還沒有幾個人來看。光搞旅遊搞得很辛苦,賺不了錢,靠門票要很多年才能收回來。

❾ 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分別在哪些地方

北京、承德、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荊州、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大同。

1、北京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

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2、承德

承德是河北省省轄市,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西南與南分別挨著北京與天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唐山兩個沿海城市以及張家口市相鄰,北部與內蒙古赤峰、錫林郭勒盟相鄰。是國家甲類開放城市。

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3、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

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km²,2017年建成區面積1398.69km²,常住人口833.5萬人,城鎮人口685.89萬人,城鎮化率82.3%,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4、蘇州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為清代「天下四聚」之一。

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5、揚州

揚州,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高郵市)之稱,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 ,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大運河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

6、杭州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7、紹興

紹興市是浙江省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是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

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蘭亭、禹陵、魯迅故里、沈園、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8、泉州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台灣,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由此得名。泉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2017年,泉州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4月,泉州入選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

9、景德鎮

景德鎮市,別名 「瓷都」,江西省下轄設區的市(地級),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省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

景德鎮市處於屬於黃山、懷玉山余脈、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處於皖(安徽)、浙(浙江)、贛(江西)三省交界處,是浙贛皖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之一。

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

10、曲阜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里,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臨鄒城,北望泰山。

總面積895.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45萬人(2016年)。山東省省轄縣(市)之一,行政區劃屬濟寧。

11、洛陽

洛陽市,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東經112°16'-112°37',北緯34°32'-34°45',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

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王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洛陽市有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西周成周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遺址。

12、開封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下轄地級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省會鄭州毗鄰,東與商丘相連,南接許昌和周口,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

開封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五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八朝古都。截至2017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人口454.93萬人。

開封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汴京富麗天下無」、「東京夢華」的美譽。

13、荊州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

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

14、長沙

長沙,湖南省省會,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游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

湖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東鄰江西省宜春、萍鄉,西連婁底、益陽,南接株洲、湘潭,北靠岳陽。長沙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京廣高鐵、滬昆高鐵、渝廈高鐵在此交匯。

長沙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

15、廣州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16、桂林

桂林昔稱八桂、桂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桂林因桂樹繁多,桂花成林而得名。

桂林是具有萬年歷史的人類智慧聖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甑皮岩、大岩、廟岩)的城市,桂林甑皮岩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點,是桂林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萬年智慧」的歷史文化名片。

桂林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遺產靈渠兩大世界遺產。

17、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 特大城市,西部戰區機關駐地,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公元前四世紀,開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歷經4500多年,城址未徙,城名未易。

先後有7個割據政權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 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

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跡,是中國最佳旅遊城市。

18、遵義

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瀘州市。

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

全市轄3個區、9個縣、2個縣級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涼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朴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

曾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的茅台酒的故鄉。

19、昆明

昆明,雲南省省會,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相連,西南與玉溪市、東南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西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東與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國家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之一。

昆明享「春城」之美譽,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0、大理

大理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地處雲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餘年。

1982年,大理被中國政府列為第一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為中國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幅員面積1468平方千米,全市人口61萬人,其中白族佔65%。

下轄10個鎮,1個民族鄉,共有20個居委會、109個行政村。大理市人民政府駐下關鎮。名勝古跡有巍山風景區、太和城遺址等。

21、拉薩

拉薩,簡稱「拉」,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 ,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

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要防內源氧缺乏症),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遊河谷平原,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

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

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歐洲遊客最喜愛的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暢游中國100城 等榮譽稱號。

22、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 。

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美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下轄11區2縣並代管西咸新區,總面積1075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戶籍人口905.68萬 。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

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

23、延安

延安市,簡稱「延」,古稱膚施、延州,隸屬於陝西省,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省會西安以北371千米。北連榆林,南接關中咸陽、銅川、渭南三市,東隔黃河與山西臨汾、呂梁相望,西鄰甘肅慶陽。

介於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東西寬256千米,南北長236千米,總面積37037平方千米。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延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文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

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鬥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24、大同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閑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❿ 廣東佛山有哪些歷史文化

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於晉,得名於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考證,佛山的人類歷史起源於現禪城區瀾石街道區域,距今約4500-5500年前,百越先民沿西江、北江而來在這里繁衍生息,以漁耕和制陶開創原始文明。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內塔坡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認為此地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華鄉為「佛山」,又稱「禪城」。

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更是發展成商賈雲集、工商業發達的嶺南重鎮,與湖北的漢口鎮、江西的景德鎮、河南的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天下「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醫葯四大行業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先後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並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文化。佛山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葯之鄉、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

佛山是「南國陶都」,制陶藝術源遠流長,有700多年歷史,自古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4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2005年,佛山榮獲「中國陶瓷名都」稱號。

佛山是「南國紅豆」粵劇的發源地。誕生了粵劇藝人的代稱——「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戲行組織——瓊花會館。民間自發組織的粵劇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一度舉辦的瓊花粵劇藝術節,使佛山呈現「紅船泊晚沙,萬人看瓊花」的盛況。

佛山是「嶺南成葯之鄉」。古方正葯的歷史有400餘年,其產品種類齊全,大約分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類,是工匠、居家、旅行必備的中成葯,涌現出了「黃祥華」如意油、「馮了性」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型大小名葯。

佛山的鑄造業始於2000多年前。宋代時佛山所鑄鼎、鍋、鍾、塔等聞名全國。到明代佛山的鑄造技術已達相當高的水平,成為南中國冶煉中心。鴉片戰爭期間,佛山所鑄大炮為抗擊外來入侵發揮了重要作用。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間藝術的搖籃,孕育並保留了秋色、醒獅、舞龍、龍舟說唱、龍舟競渡等大量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民間藝術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紙、木刻年畫、陶塑、灰塑、磚雕等手工傳統技藝精湛,獨樹一幟。2005年底,佛山參與申報的獅舞、粵劇、龍舟說唱、佛山木版年畫、廣東剪紙、石灣陶塑技藝等6個項目,進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名單。

佛山自古人文薈萃,才俊輩出。唐宋以來廣東出過九個狀元,佛山占其五。明清時為「氣標兩廣的人文之邦」。近代以來,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政治活動家張蔭桓、戴鴻慈、譚平山、何香凝、羅登賢、鄧培,民族實業家陳啟沅、簡照南、簡玉階,科學家詹天佑、鄒伯奇,文學家吳趼人,粵劇名伶薛覺先、馬師曾,武術名家梁贊、黃飛鴻、李小龍,名醫李廣海,能工巧匠黃炳、陳渭岩、劉傳,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等傑出人物。

近年來,佛山圍繞建設文化名城目標,推動傳統歷史文化與現代都市文化相互融合,塑造開放、兼容和創新的佛山文化形象,全力打造「文化名城」品牌。成功承辦亞洲文化部長論壇暨第七屆亞洲藝術節、第六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廣東國際音樂夏令營等在國內外有著重大影響的文藝活動。各類文化設施建設均處於全省、全國先進水平,多層次配套發展的文化服務網路基本形成。廣東粵劇藝術大劇院和廣東粵劇博物館落戶佛山,中國美術家協會國際藝術交流中心落戶順德。佛山市民間藝術研究社、佛山市孔雀廊影音電器有限公司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禪城區石灣鎮街道被評為「中國魅力名鎮」,三水區大旗頭村、順德區碧江社區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

佛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佛山祖廟、西樵山、南風古灶、清暉園、皂幕山、南國桃園、陳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評為「佛山新八景」。其中,佛山祖廟融古代陶瓷、木雕、鑄造、建築藝術於一體,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宮」;西樵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有「南粵名山數二樵」之美譽;順德清暉園與佛山樑園是清代廣東四大名園;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陳村花卉世界是中國南方最大的花卉生產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題公園;三水荷花世界是目前世界上規模大、品種資源豐富的荷花生態專類園。還有東華里、康有為故居、寶林寺、蘆苞祖廟、黃飛鴻紀念館、李小龍紀念館可讓遊客領略獨特的嶺南文化。目前,佛山以歷史文化、南國武術、商務會展、產業觀光、休閑度假、購物美食、美化家居等為主題的特色旅遊方興未艾。
佛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珠三角「美食之鄉」。佛山是粵菜發源地之一,素有「食在廣東,師出佛山」的美譽。一直以來,佛山以其民間食譜豐富、茶樓食肆林立、烹飪技藝精良而蜚聲海內外。2004年,順德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廚師之鄉」。為弘揚佛山美食文化,每年「十一」期間舉辦的「佛山美食歡樂節」,已成為集美食、旅遊、文化藝術為一體的盛大旅遊節慶活動。

閱讀全文

與歷史文化基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