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太極拳起源和發展
創始起源:
太極拳的創始,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在抗日戰爭之前,全國各地的太極拳家無不尊張三豐為祖師。
其原因是,張三豐創建了武當派,創始了內家拳。太極拳作為內家拳之首,尊稱張三豐為祖師,是一種自然歸屬。張三豐創立的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從道教經書中汲取了精華,引申而來。
張三豐所創立的拳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注重內功和陰陽變化,講求意、氣、力的協調統一,動作沉穩,姿勢含蓄,勁力渾厚,神意悠然。這些特徵無不與道家的清靜柔弱、淡泊無為的主張和道教的「三寶修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相吻合,內以養生,外以卻惡,可以說是留給後世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另一種說法,太極拳創自陳王廷。此種說法出自顧留馨、唐豪先生對太極拳的考證和《太極拳研究》。他們考陳王廷創太極拳依據有兩點:一是有陳氏後人所撰有祖先的打油詩《悶來時造拳》五字。二是有陳王廷留有一篇《拳經總歌》。據考這篇陳氏《拳經總歌》並非陳氏所獨有。山西洪洞通背拳《拳經總論》除幾個別字外,其它內容完全相同。
現代發展:
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曾號召全國人民打太極拳。1978年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給太極拳的全面發展營造了巨大的空間,太極拳進入推廣普及期,鄧小平曾親筆題詞「太極拳好」。
在溫縣陳家溝,習練太極拳之風甚盛,婦孺老幼皆練,當地流傳的諺語說「喝了陳溝水,都會蹺蹺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這都形象地反映出當地習練太極拳的情形。這種風氣世代沿襲,經久不衰,使得陳家溝歷代名家輩出。
溫縣現有武術館校30餘家,其中文武學校有4家,習武場所近30家,家庭武館20餘家,學員2000餘人,流動學拳人數達8000餘人。300餘名太極拳師在海內外開辦太極武術館及連鎖加盟店300餘家。
不僅國內演練太極拳之風盛行,太極拳大師們還走出國門,將太極拳這一國之瑰寶傳播海外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太極拳傳播至今,已經成為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最受人們喜愛的武術運動和健身活動項目,全世界的太極拳習練者高達三億之眾。
太極拳成為東方文化的一種符號象徵,成為促進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太極拳的創編,也是繼「四大發明」之後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的又一次展示。繼承和保護太極拳,對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弘揚民族傳統美德、增強社會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特點:
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桿和青龍偃(yan一聲)月刀等。
太極拳這中華武術瑰寶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對太極拳這一古老文化體系的保護意識日益強化,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保護措施,以太極文化為主的各個地方先後舉辦了11屆國際性太極拳交流大會。傳承人、民間傳承組織也加大深入推廣的力度。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網路-太極拳 (中國武術中的拳法)
B. 新密市歷史簡介
新密市簡介 新密市位於河南省會鄭州西南40公里處,中嶽嵩山東麓,轄3鎮12鄉,總面積1001平萬公里,72.8萬人。 新密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境內莪溝裴李崗文化遺址的發掘,證實8000年前,我們祖先就在此耕織狩獵,休養生息。炎帝時,新密名補國;西周時,稱鄶國;春秋戰國至秦以新密邑名世。西漢高祖始置密縣。1994年4日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消密縣,建立新密市。 新密市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東漢大司徒候霸、明代工部尚書靳於中、清代著名詩人錢九韶、當代著名地質學家谷德振、著吝數學家侯振庭、著名醫學家馬德水、民間文學理論家張振犁等都因其貢獻卓著聞各於世,載入史冊。 新密市寶藏富蘊,地沃物阜。主要礦藏有煤炭、石灰石、鋁釩土、天然油石、磷礦石、硅石、玉石等25種。其中以煤炭、鋁釩土、石灰石、硅石為最多。煤炭地質儲量達50億噸,素有"烏金之鄉"美譽。密煤以低硫和高發熟量著稱。鋁釩土儲量10億噸,工業硅儲量10億噸,石灰石儲量50億噸,都極富工業價值。新密市丘陵緩起,平原間布,農業生產條件較好。農業物產品種豐富,盛產小麥、玉米。特產金銀花、大蒜、蘿卜等均為國內同類之珍,聞名遐邇。 新密市是河南省改革開放發展特別試點市。特別是進入八十年代後,新密人順應改革開放之天時,憑借衢通九州之地利,發揮人聰物豐之優勢,堅持「強工興農,以工建農,經科教文,四位一體,穩中求快,協調發展」的方針,按照「實乾乾實,實業興密,奮戰五年,實現百億」的發展思路,干方百針進行基礎設施建殷,投資環境愈加優宜,更具吸引刀;傾盡全力大上項目,上大項目,經濟建設一路高歌,突飛猛進。全市工業形成了以煤炭、建材、耐火材料、造紙為主導的四大支柱產業和以電力、化工、機械、冶煉、輕工為主體的良好格局。全市農業圍繞「一優雙高」開發,促使種養加、農工貿結合,使農業跳出了傳統農業的小天地,開始走向現代農業的大舞台。全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快速發展,已成為整個經濟的主力軍。1998年,全市工農業總產值突破59.7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145.1億元,綜合經濟指標在河南省市 縣排名中位居前列。目前,新密人民正以興市富民為宗旨,以實現百億為目標,以實乾乾實為途徑,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C. 謝姓的歷史發展
傳說中源於黃帝部落:「夏商周」三代之際幾乎湮滅 傳說中源於謝國,任姓,黃帝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至周朝亡國,其地為申伯封邑,申伯後人以國名為姓氏。黃帝之後的謝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際幾乎湮滅(三代之際微不見) 。 源於炎帝部落:現代謝氏公認的始祖申伯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後裔申伯後裔的封地謝邑,屬於以國名為氏。申國王族子孫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謝氏,是為河南謝氏,史稱謝氏正宗。現代謝氏族人絕大多尊奉申伯為得姓始祖。 改姓直勒氏 隋末唐初文學家謝偃(?—643年) ,本姓直勒氏,祖孝政,為北齊散騎常侍,改姓謝。 復姓謝丘氏 源於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謝水,屬於以居邑為氏。西周時期,周宣王姬靜曾經封支子於洛邑西南的謝水之濱 。到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洛邑後,這部分族人也隨之東遷至龔邱(古兗州,今山東寧陽)。為了紀念故地,周宣王的庶子將新封的龔邱地方也稱作謝丘,後有一部份族人以居邑謝丘為姓氏,稱謝丘氏 , 春秋魯有謝丘章 。戰國以後再也不見史料記載。 射、謝:通假字 在史籍《漢書》中,顏師古更認為:謝氏是射氏的一個分支。戰國墨家謝子(前331-前288),又作祁射子 ,山西省太原人 。
東漢末,大鴻臚謝服,奉旨出征。天子以為將軍出征姓謝名服不祥,將其改姓射名咸。從此謝服及其謝子登、謝援便不再姓謝而姓射了。 源於蒙古族漢化(有身份證區別)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清時期蒙古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清朝時期,一些蒙古部落在擺脫了厄魯特蒙古噶爾丹汗的控制後,歸附於滿清政權。清政府組建了蒙古八旗。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伯蘇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別速惕部後裔,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eis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謝氏。 陳蒙古八旗薩拉氏一支祖上薩拉·白達色,於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到遼寧丹東鳳城牛庄落戶,後取其名首字諧音漢字「白」為氏,薩拉·白達色的弟弟薩拉·黑達色則攜眷至丹東岫岩地區落戶,取漢字「謝」為氏,隸屬於鑲藍旗蒙古。今後裔散居於岫岩哈達碑、偏嶺、鳳城大堡、石城、寬甸長甸等地。 巴爾虎旗蒙古中的謝京氏族,原居喀爾喀地區,因遭受厄魯特蒙古噶爾丹族的迫害,率巴爾虎族萬餘人南下,游牧於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經清廷准議,全族移駐盛京(今遼寧沈陽),其中一部分族人駐守丹東鳳凰城、岫岩等地並獨豎一旗,稱蒙古九旗。取原姓首字諧音漢字「謝」為氏。 蒙古兀良合部的錫勒朱徳氏族、哈日瑪赤氏族,在清朝中葉以後亦多冠漢姓為謝氏、邢氏。 源於滿族漢化(有身份證區別)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薩察氏,亦稱沙岔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撒鏟部,以姓為氏,滿語為Saca Hala,漢義「頭盔」,世居瓦爾喀渾春(今吉林琿春)、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謝氏、隗氏、白氏、魁氏等。其中,謝氏為乾隆大帝欽賜之姓,專用於具有官身之薩察氏族人。 滿族沙拉氏,亦稱薩加拉氏,滿語為Sala Hala,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海岸則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等地,後多冠漢姓為謝氏、邊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白氏等。 滿族蘇拉喇氏,亦稱松佳拉氏,滿語為Sulara Hala,世居黑龍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謝氏、松氏等。 滿族錫爾馨氏,亦稱謝京氏,源出元朝時期女真錫爾沁部,以姓為氏,滿語為Sirhin Hala,世居和托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謝氏、金氏等。 巫謝人、謝水流域的傳說 謝原來是巫師的名字,在巫咸國中生息繁衍了數千年,其後商朝遷都於耿(今河南溫縣),巫咸國的一部分人也南遷於謝水流域(今河南洛陽)。
巫謝人定居謝水流域後,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原地區一支不容忽視的勢力,至西周建國以後,為了在洛陽一帶安插親信勢力,他們被作為西周的異姓臣民從謝水一帶遷出,沿秦嶺東部的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下,到達南陽附近的泚水、謝水流域,並最終在那裡定居下來。 先秦時期 南申國滅亡後,末代申伯謝預之子謝昌俊歸順楚國,被封為大司馬。此後,謝氏家族世世代代在楚國身居要職。戰國前期,楚簡王設立蘭陵縣(今山東蒼山縣西南蘭陵鎮),任命謝珽為蘭陵縣首任令尹,該地因附近山陵蘭草繁茂、蘭花芳香而得名。 後代先後遷往山西、湖南、四川、浙江等地,墨家思想家謝子是關東祁(山西省太原)人,魯國人孟孫之家臣謝息生活在今山東曲阜一帶。 秦漢時期 秦尚書、武德將軍謝武,夫人王氏、邱氏、劉氏、駱氏、徐氏、張氏,子三十六人,散居天下。其中第十五子謝秉槐(劉氏所生之第三子),西漢初期擔任儒林郎、尚書太尉,負責軍隊和政府的日常經濟開支。謝秉槐之子謝堂,在漢文帝、漢景帝年間擔任將軍、中大夫。謝堂之子謝瑛,漢武帝年間擔任中郎將,在抗擊匈奴的戰場上屢立戰功。西漢時的謝殷封章鄉侯(湖北荊門西);西漢九卿謝堯是河南省南陽人,新朝大臣謝囂、謝暹、謝丕祖孫三代是河南陳郡寧平人。
綠林軍領袖謝躬是河南南陽人;赤眉軍領袖謝祿是山東臨沂人;公孫述的大司馬謝豐是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東漢名士謝甄、謝廉(12歲上洛陽太學)都是汝南召陵(河南郾城東)人;謝弼是東郡武陽(山東莘縣)人;謝該是南陽章陵(湖北棗陽南)人;東漢隱士謝季孝是汝南慎陽人;《毛詩》學者謝曼卿是扶風平陵(今咸陽秦都區平陵)人 ;光武帝兒子淮陽王劉延大舅子謝弇是淮南人;東漢平鄉侯謝安是下邳人;清河相謝暠是信陽人;東漢大臣、侍中謝憚、謝篤、謝宓三兄弟是陳郡圉縣(今杞縣圉鎮)人。 魏晉南北朝 謝氏在東漢以後,成為望族,世稱「崔盧王謝」,為「四海大姓」之一。尤其到了東晉,家世更為顯赫,宰相謝安、都督謝石,名將謝玄均出自一門。謝石是謝安三弟,謝玄是謝安侄子。謝家三傑在中國軍事史上,導演了一出以少勝多威武雄壯的大戲――淝水之戰。
至晉朝,謝氏開始進入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地方。這些地方的謝氏,有的直接從祖根地遷入,有的則是間接而來,他們植根於江南,不斷發展壯大。謝纘、謝衡、謝裒、謝鯤、謝尚、謝安、謝萬、謝玄、謝晦、謝靈運、謝惠連、謝朓、謝景仁、謝貞等都是陳郡陽夏人。當地謝氏家族集中在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有謝夷吾、謝煚、謝承、謝淵、謝崇、謝勖、謝敷、謝斐等。 唐、五代時期 唐朝至五代,由於朝廷調遣、征戰、兵燹等原因,中原地區幾次向南方,尤其是向閩越地區大移民,居住在謝氏祖根地河南的謝氏,每次都有族人加入移民行列。唐朝的謝偃是衛州衛人,其地即今河南浚縣;謝方叔是威州(今四川省理縣)人,五代時的謝瞳、謝文節都是今福建福州人。 宋時期 宋代的謝濤、謝絳是浙江省富陽人,謝履是福建惠安人,謝季成是福建晉江人,謝良佐是河南上蔡人,謝逸是江西臨川人,謝勛是福建建安人,謝諤是臨江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南)人,謝折賢是福建仙遊人,謝翱是福建蒲城人,謝枋得是江西弋陽人,謝深甫是浙江省台州臨海人。 元時期 元代時期,謝姓的記載再度陷於低谷。見於史書記載的也只有六部尚書謝讓、謝端、謝一魯、謝伸溫、謝應芳和謝睦歡等人,即使加上見於其他書中的謝景章、謝俊民、謝暉等著名人物,其總體數量也依然難以與此前的宋代相比。 明時期 謝徽是長州(今江蘇省蘇州)人,謝肅是浙江上虞人,謝璉是福建龍溪人,謝綬是山東樂安人,謝鐸是安徽太平人,一品大學士謝遷是浙江餘姚人,謝榛是山東臨清人,謝有儒是湖北蒲圻人,謝傑是福建長樂人,六部尚書謝升是山東德州人,狀元謝一夔江西撫州人。 清時期 謝濟世是廣西全州人,謝清高是廣東嘉應(今梅州)人,御史謝振定是湖南湘鄉人、六部侍郎謝墉是浙江嘉善人,謝朝恩是四川華陽人,謝家福是江蘇吳縣人,謝寶勝是安徽壽州人,謝啟昆是江西南康人,謝家樂是浙江錢塘人。由於謝姓主體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雖經歷東晉、隋唐的北方地區戰亂,但對謝姓的傷害相對要輕。在中國歷史上幾次大遷移中,謝姓向南、西南和東南遷移,在南方穩定地長足發展。 明初入台灣 明熹宗天啟年間(1621-1627年),福建南安人鄭芝龍與顏思齊設寨於笨港(今台灣北港),鄭芝龍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漢人,渡海到台灣墾荒。漳、泉二州有不少謝氏人加入拓墾行列,成為最早入台的謝氏移民。鄭芝龍之子鄭成功,被南明永曆帝封為廷平郡王,率領將士數萬人入台,經過八個月的戰斗,台灣於清康熙元年回歸祖國懷抱。
鄭成功的部下有個謝賢,任工官,還有個謝岩,任州官,他們二人於公元1664年前後到達台灣,是有名可查考入台最早的謝氏人。鄭氏父子主台期間,閩、粵人大批徙居台灣,浙江省上虞縣人謝大周(1621-1678),1656年加入張煌言部,1662年隨鄭成功部移民台灣高雄,逝世後葬在新豐區埤仔頭。還有一位謝氏人,來台後輾轉定居於如今的桃園市。清朝政府領有台灣後,謝氏族入台者絡繹不絕。有文獻記載的謝氏入台及在台的活動即有將近二十起。 香港和澳門 他們大多是歷史上的廣東謝氏移民,有很大一部分屬於客家人,也有不少其他地區的謝氏族人陸續遷到這里居住,進一步擴大了謝氏族人在這里的隊伍。另外,他們也像生活在台灣的謝氏人一樣,活躍在當地的政治、經濟、文教等領域,並且為了加強同姓宗親之間的聯系,還成立有謝氏宗親會,並與總部設在台灣的世界謝氏宗親總會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海外 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歐美,大洋洲等地。南宋時的謝升卿遷往安南(越南)做駙馬,兒子陳日煚成為陳朝開國皇帝。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福建省長汀人謝文彬,因取鹽下海,飄泊至暹羅國(今泰國),留居該國,官至坤岳(學士)。明神宗萬曆庚子年(1600年),福建廈門海滄謝氏有人乘船南渡,到呂宋(今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謀生。清朝至近現代,有更多的謝姓人走出國門,飄洋過海。
泰國有謝易初、謝國民、謝慧如、謝樞泗、謝其昌、謝伯誠等。 印度尼西亞有蘭芳共和國(加里曼丹)第八任大總統謝桂芳、謝建隆、謝建智、謝建友等。美國有著名學者謝益謙、舊金山華人權益促進會執行主席謝國器等。澳大利亞有祖籍廣東開平的飛艇發明家謝纘泰。蘇利南有財政部長謝欣。
D. 上海宓翎商貿發展有限公司招聘信息,上海宓翎商貿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釘釘企典 數據來源:以下信息來自企業徵信機構,更多詳細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內公司簡介,可在上面進行容查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
• 公司簡介:
上海宓翎商貿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08-19,注冊資本null,法定代表人是王秋麗,公司地址是上海市普陀區同普路1130弄7號2樓200-416室,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1310107MA1G08E47U,行業是服裝批發,登記機關是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普陀分局,經營業務范圍是銷售:日用百貨、金屬材料、鋼材、服裝鞋帽、化工原料及產品(除危險化學品、監控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易制毒化學品),園林綠化,會展會務服務,商務信息咨詢,電子商務(不得從事增值電信、金融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上海宓翎商貿發展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號是310107000895601
• 分支機構:
• 對外投資:
• 股東:
• 高管人員:
E. 絹帛的發展朝代
我國的絲織業已有五千年左右的歷史了,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除了發現薴布,還出土了一段絲帶和一小塊絹片。隨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又創造了多種織法和品類繁多的絲織物,以適應社會上各種不同的需要。
目前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畫是繪在絹帛上的,出土的晚周帛畫、戰國楚墓帛畫和稍晚些時候的馬王堆漢墓帛畫,都是畫在較為細密的單絲絹上;南北朝時期的書畫用絹,王以坤先生在《書畫鑒定》簡述中說,他「只見過絹地寫經一塊,也是單絲絹」;隋代展子虔《游春圖》卷,用的絹也是單絲織成的;唐代周昉《揮扇仕女圖》卷,所用的經線緯線均不一根,全部是由幾根絲合並而織成的,這種織法在書畫用絹上是比較少見的。說明了晉唐以前的書畫用絹是由單絲織成的。直到現在為止,在晉唐以前的書畫中,還從未見過有雙絲絹的(即經線是雙絲、緯線是單絲織成的絹)。
據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引江磷幾《嘉祐雜志》說,唐貞元以後,誥敕有用花綾的,傳世的有咸通二年(861年)的「柱國范隋誥』」一件。 五代到南宋時期的絹,較前代有了發展和變化,從表面上看來,除了單絲絹外,還出現了雙絲絹的形式。這種雙絲絹的經線的每兩根線為一組,每兩組之間約有一根絲的空隙,緯線是單絲,緯線與經線交織時,每組經線中的一根絲沉在下面,另一根絲浮在上面。有些人認為,這種形式的絹還不能稱為雙絲絹,只有在緯線與經線交織時,經線的每兩根絲同時沉在下面或浮在上面的絹,才可稱之為雙絲絹。我們現在不管以後的結論如何,暫且將這種絹稱之為雙絲絹。如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卷的經線為雙絲四十八根,緯線為單絲;宋代趙佶《祥龍石圖》卷經線為雙絲四十八根,緯線為單絲等。緯線、經線的根數越多,絹越是細密。
明代唐寅《六如居士畫譜》引王思善語雲:「宋有院絹勻凈厚密,亦有獨梭者,有等級細密如紙老。但是稀薄者非院絹也。」清楚地說明,絹綾製作的精粗,即使是同時代所織,也是大相徑庭的。宮廷用的貢品,雖也有一些比較次的絹,但大都特別高級。所見如趙佶《聽琴圖》軸和宋人《膽瓶秋卉圖》頁和南來吳炳、林椿、馬遠、馬麟等人的作品中,絹很細密,質量較高。而社會上一般畫家使用的絹比較稀薄,質量都差。從畫的本身和各方面的輔證來看,絹地細密,質量較高的絹,灰塵不易沾污,加之保存較好,故趙佶的《聽琴圖》雖經歷了千年之久,仍然佶白如新。這種絹大約就是宋代的院絹。而宋人《雪山行旅圖》軸,絹地比較稀薄,質量較差,灰塵比較容易油污,所以現在看起來,絹就顯得比較陳舊、比較黑。這種絹大約就是王思善說的那種「稀薄者非院絹也」。
五代至南宋時期,就我們從書畫作品中所見到絹的門面尺度來看,宋初宣和以前,絹寬度大都不超過60厘米;宣和以後逐漸放寬,有獨幅畫軸闊至80厘米以上的;到南宋中期已有1米以上的門面出現。從此以後,大都闊狹門面並見,獨幅闊軸漸多,就無法以門面的寬窄來判斷時代了。同時宋代的誥敕中亦有花經,所見如北宋司馬光的二件誥身:熙寧二年乙酉(1069年)充史館修撰誥;元祐元年丙寅(1086年)拜左僕射誥。花綾斜紋有素色的,也有染成各種顏色的,二者皆為素色花綾。又宋代徽宗朝《方丘委享敕》,則是五色羅絹。以上都是特種文件和特種用品。宋代一般用花續作書寫用的,僅見北宋黃庭堅行書《華嚴疏》一卷。 元代的絹總的說來比來絹顯得粗了些,不如宋絹細密潔白,並且還呈現出稀鬆的狀態。如任仁發《二馬圖》卷,經線、緯線均有單絲,經線四十六根,緯線二十七根,吳鎮《竹石》軸,經線雙絲三十八根,緯線雙絲三十四根,織得都比較稀鬆,似乎也不很堅固。以上所說的是元代書畫用絹的一般情況。
元代也還有些書畫用絹織得較好,質量較高。如趙孟頫絹本《臨蘭亭序》卷,它的上下兩邊的長格是織上去的,豎小格是畫上去的,比較細密勻凈。明代唐寅《六如居士畫譜》說:王思善雲:「元絹類來絹,有獨梭絹出宓州,有宓機絹極勻凈,原是嘉興魏宓家,故名它機。趙子昂、籃子昭、王若水多用此絹作畫。」趙氏絹本《臨蘭亭序》卷可能用的就是這種宜機絹。
虞集行書《誅蚊賦》一卷也是用的花紋。 明代的絹總的看來比較粗糙,寬度也比以前有了增加。明代早中期有一種質量較低的很稀薄的絹,有的稀如羅紗,粗如夏布。由於這種絹太稀不易著墨,所以書畫家往往先將其托上紙,然後再進行書畫創作,裝裱後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由於潮濕等原因,托紙與絹脫開了,絹本身也因陳舊而呈現黑色,裱畫的人因無經驗,不了解這種情況,總是希望經過裱褙後能顯得白一些,於是另換白紙重新托裱,這樣裱褙完了以後往往連字畫也看不清了。這是我們在鑒定中經常看到的情況。明代張路等人也經常用這種稀薄的絹。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因作者生活的地區不同,用絹的精粗也不同。如內廷供奉的王諤、呂紀等人用的絹,雖非貢品,質量都比較好,細密勻凈得多,但還是比不上南宋院絹。同時蘇州在明代輕工業比較發達,絹的生產加工比較精細,因之沈周、唐寅、仇英這些人的用品,雖非「貢品」,質量大都比較好,細質勻凈。成化、弘治間有一種絹,質地較粗,絹地稀薄,不易落墨,郭詡、張路等人只好用來作粗筆水墨寫意畫。晚明陳洪緩(浙江)、張瑞圖(福建)等人,有時還用一種極粗糙像綿綢一樣的劣絹,在王夫之(湖南)的書卷和字條中也見過同樣質地的東西,這似乎與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切的關系。上面說的幾種劣絹,似乎也還有著時間性,前者約在明代弘治、正德、嘉靖間,後者則在天啟、崇禎間出現,到清康熙間又不再露面了。若能知道這一點,對斷代也能起一些作用。
明代還出現了綾本書畫。綾子有兩種:一種是無花素綾,應用在書畫卷軸中,時間早一點的在明成化、弘治年間沈周等人的作品中見過幾件,到天啟、崇禎年間才廣泛流行起來,所見王鐸、博山等人的書法卷軸中最多,到康熙中期以後又少見了,晚清時再曇花一現,但始終未盛行起來。另一種是有各種花紋的花綾,王鐸、傅山等人的書法軸卷中,有一些略帶一點暗花。同時砑光明末已出現。砂光絹不僅絹質稀薄,且光度過亮,看起來使人很不順眼。 清代有一種絹,俗稱之為庫絹,是一種很粗糙的絹,絹面上加了各種顏色的粉漿,有的是素的,也有的被畫上了各種金花和粉花,或撒上了大小金片或金星。汪由敦、董誥等人常用這種絹來寫字條或字對。
嘉慶至光緒年間的絹,基本上沿用了舊的方法,但質量日見下降。在粗絹上常加上各種顏色的漿、畫花和撒金等;或白素畫絹上加重膠礬再加工輾光。用這種絹無論寫字或畫畫,均有透黑墨痕,很難順手。其尺寸很長很寬,寬度有達四米多的,長度還要更長一些。這種絹本來是很稀薄的,經過用石頭把它輾成扁絲,這樣一來從表面上看就不顯得特別稀薄了。
F. 宓的慈水宓氏宗譜
宓氏是個稀見的姓氏,一般的人名辭典上查不到宓姓的名人。而在慈溪,卻有一個大村,村民基本上都姓宓,並且在三北地區也是相當出名的——宓家埭。據1992年版《慈溪縣志》載,「宓家埭早為海塗,後移民築埭御潮。埭內初以宓姓為主,故名。清時屬鳴鶴鄉。……1981年7月更名宓家埭公社。1983年改制宓家埭鄉。」現屬觀海衛鎮。 大概因為宓氏是個稀見的姓氏,所以現在出版的家譜目錄上都缺載。我一直在尋覓,並且總有一種預感,宓譜肯定尚在民間。二十多年過去了,終於有了消息,宓家埭的宓配佑先生借到了一部。最高興的還是編輯部的小宓,她就出生在宓家埭,而且又是宓先生的學生,聞訊後像中了五百萬大獎,興奮得小手小腳亂揮亂蹦,拉上痴迷於譜牒的小王,立馬驅車把宓譜請到了編輯部。
令人遺憾的是,拿來的宓氏是部殘本,且只有一冊世系。此譜共有幾卷幾冊,不得而知,但一眼可知是清代中晚期的木活字本(據光緒十六年《慈溪鳴鶴葉氏宗譜》卷末載:「光緒初年,我鄉宓氏修譜。」則為光緒譜也)。開本甚大,長46.5厘米,寬31厘米,厚1.4厘米,在現存慈溪家譜中屬於巨冊。保存完好,布面,棉紙已發黃。書簽已失,版心題「慈水宓氏宗譜」,取斯堂印本,此冊為卷四,凡九十六葉,為慶一派元二房世系,所錄譜系為七世至十九世。元二為慈溪宓氏第七世,此卷第一頁載:「第七世 元二:新行祚,慶一次子,諱仕敬。娶張氏,生三子。花萼爭輝,喬梓濟美,赫赫乎瑞鍾一門,有光邑里者多矣。祖生於明洪武七年甲寅七月十二日,卒於正統八年十二月初一日,享年七十歲。葬瓶窯山。」
民間藏譜,多所不易,尤其經過「文革」掃四舊,譜牒所存無幾,能倖存下來的,破簡殘頁,亦屬珍貴。此譜是否稱得上「海內孤本」,還不敢確定,但從這本殘譜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一、慈溪宓氏家譜曾有印本問世,且是大開本,卷數在四卷以上;二、慈溪宓氏宗祠為「取斯堂」,編修家譜時世系已至十九世。
慈溪宓氏從何地何時遷來,需作一番考證。
《慈溪縣地名志》(1986年版)上的一些記載,可資參考:
宓家埭,片村。包括三九房、大三房、上禮房、楊家漕、高田、童家橋六個村民委員會所屬各村。位於縣城東南17公里,1193戶,3988人。
三九房村。據傳五百年前宓家太公第三、第九兩子建宅於此。
大三房村。據傳該村已有600餘年歷史,宓氏宗祠屬大三房。
上禮房村。據傳,清道光年間,宓家禮字房輩建宅兩處,此村在南,故名。
七三房村。據傳原為宓氏十房,以諱言十而改稱七三房。
宓大房村。據傳宓氏祖先於宋淳祐五年遷入,長子分居於此。
此處所說「宓氏祖先於宋淳祐五年遷入」,僅是「據說」,沒有家譜印證,聊存一說吧。
再考光緒《慈溪縣志》,僅在清代有四人入傳:宓泓、宓如椿、宓昞烺、宓於辰。祖上事跡,亦付闕如。而曾於嘉慶間在杭州創辦宓大昌煙店的宓寶城、宓庄曉父子,在志書中也無記載。寫到這里,我忽然想到曾經見過一件宓允和墓表的拓片,是書法大家沈尹默的手筆,相當精美。此墓表原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由童兆良先生發現並徵集到文管會收藏。童兆良《溪上尋蹤》收錄了這塊墓表。墓表高47厘米,闊260厘米,60行,行19字。全稱《清誥授奉政大夫江辦補用同知贈資政大夫二品頂戴賞戴花翎並用道允和宓公墓表》,太倉唐文治撰文,吳興沈尹默書丹。墓表中雲:「公諱彰孝,字允和,別號庄曉,浙江慈溪縣人。系出單父宰後,鳴琴而治,潛德聿彰,遞傳至南宋,有光祿公銀者由剡遷慈,爰世居杜若之濱,遂為慈溪望族。」此段文字甚有價值,一是證明了慈溪宓氏在南宋時遷來;二是更加明確是由剡(今嵊州)遷徙到慈溪杜湖之濱;三是無可置疑地證明此庄曉即宓大昌主人。
這份墓表對於研究宓大昌來說,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文中雖未寫其經營煙草致富,但亦有「擴充喬業,大啟爾宇,經營十餘稔,家業乃蒸蒸日上」之紀。(史料記載,「宓大昌煙店」創辦於1869年。是從他的父親宓寶城的「宓世昌煙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既富,即買山義葬,「施捨醫葯,建設輿梁,利物濟人之事難更仆數」。因他資助過朝廷,「例授同知,分發江蘇補用」。然而,他對做官不感興趣,說「吾綆短汲長,仕宦非所願。惟期子孫讀書為善,稍有稗益於國家,不負我平日所期,亦已足矣。」因此,「晚年尤注意教育,創立義塾,名曰畲經堂。仿宋範文正公義田法,購良田千畝,延名師,課讀宗族中之孤寒無力者。」他生於道光乙未八月丙戌(1835年10月21日),卒於光緒庚子正月戊申(1900年2月4日),享年66歲。有子二人:崇煥、崇祿,孫五人。
宓庄曉在故鄉的住所(當地人稱宓大昌大屋)曾誕生了中共浙東區黨委,現已成為寧波市和慈溪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是慈溪最大版本的家譜,像贊的木活字竟有3.5厘米(110磅)大,堪稱「字大如元寶」了。藍布面,綿紙,保存完好,書品極佳,清道光十二年(1832),取斯堂木活字本,十五世孫族長宓廷基修,宓翼宸、宓飛黃、宓宮懸纂輯。共印十部,每部六本,凡十卷首一卷。卷首:凡例、傳、義田規則、勅命、家則、譜序、家廟記、宗祠記、宗祠條規、建祠捐助總目、排行、歷代祖像、宓氏分支圖、遷慈發源派系圖;卷一:顯二派世系;卷二:顯四派、顯六、顯七派世系;卷三至卷六:慶一派世系;卷七:慶一派、慶二派世系;卷八:和頭房派世系;卷九:車輪橋恪一派世系;卷十:貼水橋派世系,跋。
我曾在上篇介紹中說《慈溪縣地名志》中所說「宓氏祖先於宋淳祐五年遷入」,僅是「據說」,沒有家譜印證,聊存一說吧。現在終於在家譜中有了印證。康熙三十四年,宓慶遠《慈溪宓氏家譜啟》中雲:「余家遡自羲皇之後,多因上世荒盪無征,恐令人疑止就周記有子賤公諱不齊,作一世祖,與書遡自唐虞同一意也。瓜瓞綿延久矣。迨五十四世孫乾三忠信公,為宋高宗御史中丞,建炎二年隨駕至杭,自汴而擇徙於剡溪焉。至六十二世孫萬四銀公,為宋理宗光綠大夫,於淳祐五年,復徙慈邑杜湖塘北田下,後子若孫,日益繁榮,我杜湖塘下離縣居鄉咸稱宓家埭。有宓家橋、宓家漕,山南有車輪橋宓,沿海有淹浦宓,宓氏之傳知為彰彰矣。」這里講得簡潔明瞭,遷徙時代、始祖行名及官職、遷居地名,一應俱全,完整無缺。接著,這篇《啟》中又記述了宓氏宗祠和家譜和從宓家埭分徙的支派,極有史料價值。「按舊譜,向有祠堂祖像,在石湫廟東側。祠每十年而葺,譜每三十年而一續。祠照譜理,譜藉祠明,秩秩如也。慨自萬曆四十八年庚申迄今康熙一十六年丁巳冬已經五十有九矣。祠遭失火,祖像成燼,有伯父承陽、晉生等諸公,於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捐公助資,原基重建,祠宇庄嚴,祖像廟貌,輝煌景物,聿新一時,咸稱其盛焉。然而譜牒雖存,其後數代子孫排行未入,序次莫辨。久有志纂續,乃因我族老成,間有一二,深慮後紊,各門其門,各房其房,於是排行分散,不能一族一字一輩者矣,故爾闔族總譜。歲月蹉跎,時日已至於今,適幸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上元日重建本廟,涼亭、石柱年遠字湮,查譜追名。值余回家,共閱纂志,勃然不敢言先,恐未濟事。業蒙伯父承陽、萬子、繼南,昆季公佐、爾成、殿臣等咸欲纂修總譜,余即叨覽此職,承伯叔兄弟允推成志,於是執譜追支,有徙於廣東敬德橋者,有徙於崇明沙者,有徙於湖州者,有徙於武林莧橋者,有徙於四明川山者,有徙於石門者,有徙於錢塘瓶窯者,有徙於紹興餘姚者,以上數支皆系慈邑分派。」
嘉慶十五年,十七世孫宓如椿《新建宗祠記》亦雲:「我族自宋理宗時由剡溪遷此,未有宗祠,明萬曆四十八年,始創建於五磊山麓,至國朝康熙十六年,不戒於火。閱二十三年,晉生公復創議捐貲原基重建,然地僻而制隘。乾隆庚戌,族伯秋潭先生、族兄崑山、族侄沛中,議別建於宓家橋南,基址定矣,而堂構尚有待焉。嘉慶丁酉,族侄杏洲首先捐資,會同族叔祖國、本族侄舜佐、敬堂、九英皆樂從之,並與族弟步青、翼宸、茂三等商榷,乃告知族長廷顯,按房勸捐,踴躍樂助,得金若干,遂鳩材庀工,至己巳冬而告成。凡堂室、門塾、庖廚畢備焉,地近則神依於人,而其制宏敞,亦合寢不逾廟之意。堂為三龕,中奉始祖先賢宓子暨始遷祖銀公府君,旁及群宗之祖。」
宓氏遷慈始祖宓銀,譜載如下:「第一世忠毅公 新行太,老行萬四,隆之子。諱銀,謚忠毅。先賢子賤公六十二世孫,宋光祿大夫,理宗淳祐五年由嵊縣剡溪遷居慈邑杜湖塘下。夫人童氏,生三子。慈水開基,螽斯衍慶,文謨佑啟,東利貽休。葬五磊山直日灣。」
宓氏宗族曾多次發心修譜,如明萬曆四十八年、清康熙三十四年、乾隆三十四年,都未能完成,惟有道光間,從十年至十二年歷時兩年而成並刊行問世,殊屬不易。
G. 宓的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 宓
【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正韻】覓畢切,$音蜜。【說文】安也。
【玉篇】止也,靜也,默也。
【埤蒼】秘宓也。
【顏師古曰】宓汨,去疾也。又人名。
【三國志】秦宓。又房六切。
【孟康漢書古文注】宓,今伏字。皇甫謐雲:伏羲或謂之宓羲。考諸經史緯侯無宓羲之號,必後世傳寫誤以虙為宓。孔子弟子虙不齊,後人雲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是知虙與伏古字通用,後誤以為宓也。又【集韻】宓或作密綡
可作用姓氏,例如:宓女(洛水之神,伏羲之女)
浙東抗日根據地中共區委成立地浙江慈溪宓家埭 1941年餘姚淪陷,中共上海黨領導的浦東部隊分批南渡杭州灣,立足三北(餘姚北、慈溪北、鎮海北)。1942年7月中共浙東區委會在慈溪宓家埭成立,譚啟龍任書記。8月,三北游擊司令部在慈溪鳴鶴場成立,何克希任司令,譚啟龍任政委。區黨委確定了「堅持三北,開辟四明」的工作方針。在三北,經過蜀山渡、楊葛殿、竹山嶴三戰三捷,重挫了日寇氣焰,接著又對國民黨忠義救國軍3000餘人的猖狂進攻,進行反擊,殲頑軍2000餘人。於12月15日勝利地結束了第一次反頑自衛斗爭。
1942年12月司令部挺進姚南山區。1943年4月,司令部戰士經過16小時戰斗,攻克了敵汪偽10師37團1營的梁弄據點。同年8月,中共浙東區黨委、三北游擊司令部進駐梁弄。自此梁弄成為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指揮中心。以後又在餘姚境內發動軍民對日寇開展反清鄉、反搶糧斗爭和三北大破襲行動,迫使日偽軍放棄三北地區「清鄉」、「蠶食」計劃。 1943年10月,國民黨第三戰區三十二集團軍調集兵力三萬,妄圖消滅浙東人民抗日武裝,經根據地黨政軍民英勇還擊,艱苦奮斗,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取得了第二次反頑自衛戰斗的勝利。至此,根據地發展壯大,南達金華山脈,北至上海浦東地區,東及舟山,西跨浙贛線西側。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也日益壯大,由浦東南渡時不及1千人發展至1萬餘人。至1945年8月日寇投降時,寧紹一帶除主要城鎮未解放外,根據地有人口400餘萬,成為抗戰時期全國19個根據地之一。
H. 三皇五帝,歷史人物
三皇①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②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 ③伏羲、祝融、神農(同上); ④伏羲、神農、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6)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三字經》) (7)天皇、地皇、泰皇 (《史記》) (8)天皇、地皇、人皇(民間傳說) 第五種說法由於《古微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五帝(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 (2)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 (3)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4)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鑒外紀》)。 (5)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偽《尚書序》);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6)黃帝(軒轅)、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農)、白帝(少昊)、黑帝(顓頊)(五方上帝) 象徵大抵三皇說所指諸人,是中國祖先處於史前各個不同文化階段的象徵。有巢(巢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分別代表蒙昧時期的低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神農代表野蠻時代的低級階段;女媧則是更早的創世紀式的神人,在神話中又和伏羲結合創造人類。五帝說所指諸人,主要是父系家長制的部落聯盟盛期及其解體時或原始社會末期實行軍事民主制時期的一些部落酋長或軍事首長人物。 大部分的意見是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稱為「三皇」,少昊、顓頊、帝嚳、堯帝(唐堯)、舜帝(虞舜)稱為「五帝」,這些說法起源於春秋戰國。 我給你總結下!字太多看的麻煩!其實對於三皇五帝說法不一(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 (2)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 (3)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4)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鑒外紀》)。 (5)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偽《尚書序》);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6)黃帝(軒轅)、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農)、白帝(少昊)、黑帝(顓頊)(五方上帝)①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②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 ③伏羲、祝融、神農(同上); ④伏羲、神農、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6)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三字經》) (7)天皇、地皇、泰皇 (《史記》) (8)天皇、地皇、人皇(民間傳說
I. 壽縣有怎樣的歷史與發展
壽縣位於皖中腹地,淮河中游南岸,國土面積約2986平方千米,人口約124萬人,東與合肥市相連,北與淮南市毗鄰,與阜陽市隔河相望。作為戰國古都,西漢古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壽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戰國末期,楚考烈王遷都於此。壽縣古稱壽春、壽陽、壽州。西漢時,淮南王劉安(西漢思想家、文學家,傳說是豆腐的發明者)還曾在此立都。劉安墓便位於八公山下。
壽縣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故鄉,是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以楚文化為底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鄉土文化,尤以正陽肘閣、壽州鑼鼓等廣受歡迎。壽縣勝跡宏博,現在的古建築有發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報恩寺、宋嘉定時期的古城牆、元代的黌學、明朝時期華東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肅穆的孫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羅棋布,主要有蔡侯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頗墓、宓子墓等;古遺址有古郢都遺址、安豐城遺址、淝水之戰古戰場等;其他還有春申坊、時公祠、斗雞台、呂蒙正寒窯、陳玉成囚室、狀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載於方誌的壽州內八景和外八景等等。
目前全縣存有古跡160多處,其中唐、宋、明、清建築10多處,古墓葬多達80多座,古遺址29處。壽縣文物眾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博物館珍藏國家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人文薈萃。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修的安豐塘,與都江堰、鄭國渠、漳河渠並稱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壽縣是世界管狀射擊武器、垂體激素葯物、豆腐的發源地、「天下第一塘」安豐塘所在地,因而又被世人稱為「四個世界之最」。
特別是豆腐文化的始祖——淮南王劉安及其門人編著的鴻篇巨制《淮南子》,集自然科學、哲學、史學、文學價值於一體,博大精深,在亞洲和世界上都廣有影響,現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專門研究《淮南子》的學術團體。「時苗留犢」的典故早在唐代就被作為兒童啟蒙教育的典範,「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成語膾炙人口,國人皆知。宋代政治家呂夷簡、呂公著和詩人呂本中,清代一代帝師孫家鼐、民國英傑柏文蔚,以及抗日名將方振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已名垂青冊,萬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