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重歷史的意義

重歷史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2 11:37:52

㈠ 為什麼人要認識歷史呢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歷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

人們研究歷史是因為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並從歷史事件中學習經驗、吸取教訓,避免以後再犯類似的錯誤。

歷史記載著人類過去的興衰成敗,每一個被記錄的歷史事件,都不是簡單的花開花落,而是蘊含著復雜的因果。因此,我們通過對歷史長河的縱觀,從歷朝歷代政權的更迭、家族的興衰、個人的榮辱等等,能夠總結出豐富厚重的經驗教訓,從而給我們自身以訓誡和啟發。

我們每個個體,所能夠親身經歷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但是我們卻經常會面對各種變局和不定因素,如果沒有對歷史和他人經驗的學習和積淀,面對新的局面和變化時,就很難做到應對自如。這也是研究歷史的意義所在。

(1)重歷史的意義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的特點: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完備的國家之一,其對歷史的記錄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精確詳細。中國歷史自古傳說中的黃帝以來已經有五千多年,而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來歷史記錄精確到年,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以來則精確到月日。

中國的歷史記錄(史書)還分為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等不同體裁。與歷史學不在西方文明中佔主流地位相反,中國將「史」列為四種基本學科分類「經、史、子、集」之一。魁奈說:「歷史學是中國人一直以其無與匹倫的熱情予以研習的一門學問。沒有什麼國家如此審慎地撰寫自己的編年史,也沒有什麼國家這樣悉心地保存自己的歷史典籍。」

㈡ 什麼是歷史,歷史的意義,歷史的悲劇

一談到歷史,似乎中國天然就是一個歷史大國。因為中國的歷史最連續(變化最小),從不曾中斷,因此文獻也極多,其字數之多,恐怕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相比,中國不僅有官方堂堂正正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乃至《二十六史》,僅此就已經字數過「億」,還有更數不清的編年史、通鑒史,紀傳史,以及歷朝歷代的野史,更有儒家的「六經皆史」,加上兩千多年來儒家文人的注經文字,其中的涉史文字,簡直是堆山塞海。所有這一切涉及「歷史」的文字,何止上數十億,甚至可能上數百億,真可以說是令人恐懼的天文數字。
一談到歷史,中國人很快就全都興奮起來了。最近中央電視台開展的「百家講壇」,除了於丹講的非常糟糕的《論語》、《莊子》的「心得」和劉心武講的《紅樓夢》的探奇之外,其餘講的也全都是「歷史」。而且當下的影視,也大半都是歷朝歷代帝王將相們的「歷史」。
看來,中國還真是一個歷史的大國,而中國人也真是一個最關心歷史的民族了。可是,這些「歷史」真是有人性意義的「歷史」么?中國真是一個歷史的大國么?中國人真是一個最懂得創造歷史的民族么?我的回答肯定會讓網友們深深地失望。
關於上述的問題,我的回答全都只能是非常令人痛苦的否定。按照我的反思的認識,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大國,而中國人也根本就不是一個真懂得創造真正有高度人性意義的歷史的民族,盡管中國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可是中國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幾乎已經終結了,而近兩千多年的歷史,卻全都只不過是過去歷史的重重復復的拷貝而已。一直到今天,中國人的歷史還依然沒有完全走出這個傳統的拷貝歷史的時代。在這兩千多年之中,幾乎所有出現的歷史人物,即使如最著名的唐宗、宋祖、朱元璋、康熙、乾隆,近代的慈禧、袁世凱,乃至現代的蔣介石、毛澤東,他們全都只不過是中國傳統「拷貝」歷史舞台中的「提偶」,全都沒有資格成為創造中國真正新的擁有高度人性歷史的人物。什麼是「提偶」?「提偶」就是木偶劇中的被後面的「誰」提著長線來表演的「木偶」。這個「誰」是誰?後面會講到,事實上即孔夫子及其儒家傳統「五毒」的「幽靈」。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兩句名言(出自〈夜宴桃李園序〉):「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用現代漢語來說,即:天地之間者,是有生有死的萬物的旅館;光陰之度者,是百代(實指無數代)連續或斷續之中暫時的旅客。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全都只能是這樣在「天地」間的旅館之中「暫時」棲息度過的「旅客」。
人類的歷史至少還必須分有如下的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人類的生物史,或生命史;
第二個部分是人類的社會史;
第三個部分是人類的精神史。
人類的生物史或生命史,是目前人類已獲得初步認識的人類的全部生命基因密碼子。按照人類的共同屬性而言,這樣的密碼子總共有十萬組,而超出這十萬之數的其他的密碼子只能被稱作「亂碼」。換言之,這十萬之數的生命基因密碼即決定了人類全部生命的歷史特徵。再換言之,這十萬之數的生命基因密碼子中所蘊含的信息,即人類到今天為止的基本上已經終結的生命的全部記錄——人類的生物史,或生命史。盡管人類還將繼續生存下去不知多少萬年,甚至上億年,但作為人類生命歷史的生命基因密碼子的信息數量的記錄卻基本上已趨於飽和,或者說即使有新的增加,數量上也極其微略。即是說,人類生命基因密碼子所含信息量的歷史記錄不必隨著時間的累積而無限地增加。說到底,人類的生物史或生命史,幾乎已經終結了。
人類的社會史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創造出來的所有文化基因所含信息量的記錄。人類中的民族或國家不同,他們所擁有的文化基因的信息的數量級也將不同。如果說上述的人類生物史或生命史是由人類的生命基因的信息量來決定的話,那麼人類不同民族或國家的社會史,則將由他們各自所擁有的文化基因的信息量來決定。
很顯然,在接觸到西方文化之前,中國的文化基因的信息量早就已經停止了有效的增長。從秦漢到明清,中國的歷史幾乎全都只在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重重復復的拷貝運動。按照日裔美國人富蘭克林.福山的說法,到20世紀末,西方的歷史也同樣進入了終結的階段;現在還有歷史(文化基因信息增量)變化的民族或國家,基本上已不再在西歐和北美,而更多集中在亞、非、拉美等洲的民族或國家,它們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吸取西歐、北美人類的信息(作為他們固有歷史的新的信息增量),並迅速向已經終結的西歐、北美人類社會的歷史模型靠攏,實質上是被西歐、北美的「歷史模型」飛快地同化,一旦完全被同化,他們也將立即進入歷史的「終結」。這就不能不講到人類歷史的最重要的第三部分了。
第三部分是人類的精神史。如果說西方人的歷史「終結」了,那是因為西方人類的精神史,也即他們的哲學史在20世紀中期就已經處於停頓狀態了。什麼是人類的精神史?人類的精神史其實就是人類文化基因的「自由」創新史,增量史,或人類文化發展和創新的「自由」的運動史。在我看來,因為《西方哲學死了》,所以西方人類的精神史也已到頂了,再也難以前進了。而在過去,西方人的文化基因的信息量之所以能夠遠遠高於其他人類,特別是高於中國人,那是因為他們的哲學具有著強大的創造新文化基因的「自由」的動力(能量),而中國人的精神,卻幾乎早在兩千多年前開始確立「獨尊儒術」的漢代以來,就已經變得完全僵死了,文化基因「自由」創新的動力源泉事實上早就枯竭了;然而到了現在,西方哲學的「自由」動力也同樣進入了強弩之末,所以,西方人的總的歷史,也正如福山所言:「終結了」。雖然亞、非、拉美等洲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暫時還沒有「終結」,但它們也只不過是在加速被「同化」地走向歐、美式的「終結」而已,它們自己內部甚至更缺乏創造新文化基因的「自由」能量,或者如同中國,他們固有的歷史在若干個世紀之前早就已經「終結」了。
我基本上贊同福山的觀點,但我卻並不認為整個人類的歷史也全都已終結。福山所言的西方歷史的「終結」,其實是在對西方歷史模型的已達人類歷史的「最高點」進行贊美。對於如此歷史的「最高點」,我並不表完全地認同。它充其量是人類歷史某階段(我稱之「哲學歷史階段」)的「最高點」,而並不必是真正的全人類歷史的最高點。真正「終結」的只是西歐和北美的歷史,而不必是整個人類的歷史。因為《西方哲學死了》,他們的創造新的人類文化基因的自由的動力源已經枯竭了,而在東亞,一個全新的人類文化動力源正在東方人類的「母腹」中躁動。尤其在印度和中國,例如中國,那裡的人們正在踏過孔夫子及其儒家兩千多年來腐朽至極的僵屍,迎接西方自由女神的降臨,他們正懷著沖破千年壓迫的高昂的激情,光耀自身偉大的「易大象」精神的雄心壯志,躍躍欲試與西方自由女神的交媾,從而一個嶄新的全人類的「人學」的精神,將很有可能會在東方孕育,一個嶄新的全人類精神史的「自由」的動力源將在這里形成和誕生。一個擁有嶄新的「全邏輯」——「易大象」的全真、全息邏輯的全人類的「人學」,如果能順利地超越並取代所有西方的哲學,它就將很有可能給整個人類帶來新的福祉。關於這一點,我在後面的文章中還將更詳細地加以論述。
讓我們再次回到中國的歷史。
迄今中國的歷史還一直都處於兩千多年來始終被「終結」的停頓的狀態之中。現代正加速進入中國的西方文化的基因,與中國古老的真正合乎真理的文化基因的強烈撞擊和合作的嫁接正在發生。
中國人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歷史,之所以被「終結」地停頓,其最重大的根源即在兩千多年前確立的「獨尊儒術」,以及孔夫子及其儒家長期以來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幾乎絕對的壟斷。在這種絕對的精神壟斷之中,中國人之中根本就產生不了哲學和哲學家,中國人的有價值的文化基因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進入了無力增進的「飽和」狀態。正是因此,近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幾乎只有對過去歷史的拷貝,而毫無「自由」創新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之下出現的幾乎所有的歷史人物,其實全都只不過是傳統歷史拷貝之下的「提偶」,說白了,那些所謂著名的歷史人物,幾乎全都只不過是一些缺乏真正「人」的自覺靈魂的人形的傀儡,他們全都只能在後面無形而強勢的文化基因之主(孔夫子及其儒家傳統的幽靈)的控制之下進行毫無自覺的「表演」。即令現代最著名的人物,例如蔣介石,毛澤東,別看到他們在歷史之中的「表演」曾有多麼不可一世的「神氣」,然而實際上,他們自身根本就沒有能力逃脫毫無自覺力量的「人形傀儡」的無奈的命運。這是因為他們的「精神」,實際上全都在傳統歷史的無形主人——孔夫子及其儒家的幽靈的完全地掌控之中。蔣和毛全都是曾國藩的欽慕者,而曾國藩何許人也?孔夫子及其儒家的孝子賢孫也。他本人也照樣是一個歷史的「提偶」,而根本就不是一個具有真正高度「人」的覺悟的自覺精神的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有能力創造新的人類文化基因的人,實際上也就是根本沒有能力創造新的歷史的人。正是因此,無論曾國藩,蔣介石,毛澤東,他們全都只能無可奈何地被動地充當中國歷史中的「提偶」,根本就沒有資格被稱為真正中國新的歷史的創造者。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全都嚴重地缺乏高度「人」的自覺精神,他們全都在不自覺地遵行孔夫子及其儒家的傳統幽靈的意志,繼續「拷貝」中國陳舊的歷史,他們把這種歷史又苟延殘喘到了20世紀,而今天,仍舊有人(例如高唱「國學」和「儒學」的人們)甚至還更想要把它延續到21世紀。
我提醒現在一切方面擁有良好自我感覺的人們,包括當今各方面的領袖人物,請以自己最大的努力,盡量站在人類文明最高的基點上,再一次清醒地認識您自己吧。否則,你們也依然很有可能只是一個傳統中國歷史舞台上的「提偶」。要想不做「提偶」,就請立即奮起文化批判的精神,徹底清算兩千多年來孔夫子及其儒家的幽靈在中國的一切方面所製造的罪孽,尤其是在政治、文化、教育中的罪孽,並在自己的身上自覺地清除「五毒」(復古、唯上、獨斷、人治、專制)的殘留。
歷史的意義,即在歷史中,人類的文化基因能夠不斷地獲得創新,從而在歷史中,文化基因的信息量能夠獲得不斷地增進。很顯然,在近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中,嚴重地缺乏新的文化基因信息量的增進,所以中國長時期以來嚴重地陷入了文化發展停滯的狀態。正是因此,這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的文字記錄,盡管龐大到了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天文數字,然而實際上其中的絕大多數,卻都只不過是屬於毫無文化基因價值的「亂碼」,是純粹歷史中的文字「垃圾」,而歷代的儒家文人,則基本上是製造歷史(文字)垃圾的自覺和不自覺的「白痴」或「騙子」。或者說,簡直就是一群自願吸毒、中毒的文化「廢物」。
歷史的悲劇,即人類的精神史基本上已經變成了一片空白,或者說已完全喪失了創造新的人類文化基因的「自由」的動力源泉。如果一個民族或國家發生了這樣的歷史狀況,即可以認為,該民族或國家事實上已處於嚴重的歷史悲劇之中。處於歷史悲劇中的民族或國家,除了不斷地「拷貝」舊歷史和不斷地製造新的歷史(文字)「垃圾」之外,根本就沒有能力創造新的人類文化基因,創造新的人類歷史。中國自從確立「獨尊儒術」以來的兩千多年之中,迄今這一大段的歷史,我基本上認定,即是一個中國人的漫長的歷史悲劇,或中國人的中世紀的悲劇,這個「悲劇」的最關鍵的製造者即孔夫子及其儒家文人(他們基本上是一群愈來愈成為文化「廢物」的人們),以及歷代蓄意根絕一切新的文化基因信息的「自由」創造的動力源的人治專制的統治者們——帝王將相們。
但是今天,我卻堅信,從21世紀開始,中國人將永遠地走出這個漫長中世紀的歷史悲劇。同胞們,讓我們一起來共同努力吧!

㈢ 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作用的地方

很多啦 說古代的話:(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趙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修建它,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耗費數十萬人力。後來為了不泄露陵墓的地點,嬴政把幾十萬人都殺掉了...

(長安)即現在的西安。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公元25年、公元580年-公元900年的兩段時間里,都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那時候 長安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自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開通商道,長安城成為連接歐亞的橋梁、「絲綢之路」的起點。很好很強大!

(敦煌)敦煌,歷經滄桑,幾度盛衰。悠久歷史孕育的敦煌燦爛古代文化,古中華文明的象徵啊!

比如景物,還有岳陽樓,洞庭,....

(龍場)400年前的那一道光,照耀了一個時代,遙想當年的從精神深處爆發的革命,王陽明在此處領悟到了知行合一的真諦。成就了儒家最後的「理」之聖賢!

(北京)北京歷史悠久,它作為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重鎮,名稱先後稱為薊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順天府等先秦至秦漢 在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年—前221年)薊國就在北京地區建立城市,後燕國打敗薊國,後遷都薊,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為薊縣,為廣陽郡守駐地。 漢高帝五年,被劃為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 本始元年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兩晉至隋唐五代 直至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治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前燕、後燕和北魏的統治而不變。 直至隋開皇三年廢除燕郡。但很快在大業三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後北京成為范陽節度史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曾經在這里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屬盧龍節度史節制。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里建立割據政權,自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 遼朝 遼朝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南京,改幽州為南京析津府,開泰元年改號燕京。 金朝 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此後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元朝 成吉思汗於1216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為中都路大興府。至元四年,開始在金中都東北郊修建元大都。 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蒙古文為Khanbalik,漢字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 明朝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明成祖)發動靖難戰爭、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升為北京,稱為「行在」。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南京作為留都。 清朝 清朝入關後隨即佔領北京,亦稱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 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定都南京,1912年遷都北京,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而此時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仍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直轄於北洋政府。 北伐戰爭後,中國的首都遷到南京,北京被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同時撤銷京兆地方。1930年6月,北平被降為河北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佔領,並成立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收復北京,並重新更名北平。 1949年1月31日,中國共產黨軍隊得到北平控制權。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重新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宣告成立。

(承德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是中國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是清朝皇帝為了實現安撫、團結中國邊疆少數民族,鞏固國家統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宮。對統治者有利,也給清政府減少了一定的麻煩(算吧。)

近代的還有井岡山啊,那啥會議的上海,,,等

㈣ 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以史為鏡,珍惜今天!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也。」

《大英網路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網路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在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梁,合並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通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局限與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范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這三種分類經常會有重疊,比如「阿根廷的勞工運動的演變,1930-1945」。

盡管歷史研究傾向於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就是研究過去人類的所有事情,甚至於現在更興起了一門所謂的廣義歷史。過去研究歷史都是為了應用或者理論的目的,而現在還多了一條:那就是對人類過往的好奇。

㈤ 研究歷史的意義何在

1、研究歷史可以資治。

這是我國史學界的優良傳統,最典型的是宋代史學家司馬光編著的《資治通鑒》。這部書上起周烈王五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記錄了1362年的歷史。

其內容不限於政治,在經濟、軍事、科學、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有參考價值。其實,從《春秋》到「二十四史」都具有資治功能。資治也不限於大部頭著作,一篇論文、幾句銘文都能起到資治作用。

2、研究歷史可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提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國人都會很自豪。因為在世界歷史上,有五千年連續不斷文化傳統的只有中國一家。

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必須研究五千年不間斷的中國歷史。中國文獻古籍浩如煙海,所記內容既有物質文明,也有精神文明,都是中華各族人民集體創造的結晶,許多優秀文化傳統在當代仍有重要意義。

例如,儒家以民為本的倫理文化和仁政文化,不僅對中國文明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貢獻。此外,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文化,「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常文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文化等,都反映了中國人的性格和素質。

歷史研究可以用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對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是其他學科所無法代替的。

3、研究歷史可以探尋歷史發展規律。

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創立之前,歷史學家研究歷史多半是就事論事,不重視或不太重視歷史演變的前因後果,更不知探討歷史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中國歷史學家才重視研究歷史發展規律。

只有研究歷史發展規律,歷史研究才能真正給人們帶來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這也是歷史研究必須承擔的使命。

中國歷史學家除了探尋中國古代歷史發展規律,還要探尋中國人民在經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後,為什麼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這事實上就是在探討歷史規律問題。對這一歷史規律的探討會增強中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自信心。

(5)重歷史的意義擴展閱讀:

歷史作為反映過去事實的工具,其本身必須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從而為人類整個階段的發展進程奠定基礎。因此,合情合理的歷史應具有以下特點:

1、有一定的史籍史料為依據。人們了解古代的歷史主要通過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和分析,內容翔實的古書大大提高了歷史的透析性,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2、有古物或遺址可以做比較。從古墓中發掘的古物同樣具有參考價值,可以使人們了解古物所屬年代的風土人情。而對於遺址(如三星堆遺址)而言,科學家通過化學元素分析法(如C14檢測法),或對地質層進行研究,就可以對歷史有一段明晰的了解。

3、符合人們的普遍意願。即使是神話傳說,也絕不是胡編亂造,而是經過長期的生產過程中,被廣大勞動人們一直接受的故事。而對於童話而言,是人全憑自己的思想編造的故事,並非歷史。

㈥ 學歷史的意義

㈦ 研究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認識歷史研究的目的:「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者也。」也就是說,研究歷史,是為了了解過去,指導人類現在的活動,使之更為理性化。所以,歷史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的沿革,認識變遷進化的因果關系的社科類基礎學科。
無論什麼事情,都有個「因果關系」。明白了他的「原因」,就可以預測他的結果,而且可以謀「改良」、「補救」的方法。這是歷史的目的。
歷史不但有指導人類活動戒鑒的意義,還有傳承世界文化,教化世界民眾的巨大作用。
因為要明白事情的因果關系,所以要「經驗」。一個人的經驗有限,要藉助於別時代、別地方、別人,就要有「紀載」(這里的紀載,涉及到史學研究的范圍,在此不深究)。紀載就是「歷史」。
所以,歷史是門很重要的學問,每個人都應該具備歷史智識,歷史本無學科之別,凡事皆可成歷史。但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產生過無數的歷史,無數的史書,無數的史跡,這就決定了普通人無法有時間和精力去研讀它,所以也就有了專門的人,運用專門的方法,去整理和研究歷史,這是一種科學活動,所以謂之史學。
史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求歷史的真實,探求歷史現象背後的因果關系,以更好的服務於歷史的目的。所以,討論歷史的真實性,不僅不是鑽牛角尖,反而是一種積極的治學態度,不過,學術界討論歷史的真實,也會有個度,無關痛癢,對歷史目的無有價值的問題不要研究(如皇帝的後宮生活、歷史人物的婚外情、順治出家、孝庄太後下嫁、楊貴妃身高體重乃至古人房事等等此類興致低俗的問題)、太繁雜,無甚價值的考據不研究…總之,歷史是豐富的和現實的,歷史的各個部分,無不影響著人類現世,在歷史目的指導下,不迎合低級趣味,有價值的研究,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㈧ 歷史的意義

學歷史,可以使人通心智,世事洞明皆學問

㈨ 歷史意義和意義有什麼區別

區別在於所針對的對象角度不同
歷史意義——重在參考價值,針對的目標對象是內歷史縱軸上的未來人類容,重在將來的意義影響.比如說某件事情具有歷史意義,一定是說他對未來結果的影響.例如,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我們說它具有歷史意義,主要是因為它奠定了全國解放.
現實意義——重在實用價值,針對的目標對象是歷史縱軸上的當前人類,重在現狀的意義影響,比如說家電下鄉,你無法確定他的歷史意義,但可以確定的現實意義是,可以拉動內需,提升民族產業,促進行業更新升級.
社會意義——重在文化價值,針對的目標對象是人的思想問題,也具有當前特徵.比如說和諧社會的概念提出,其社會意義就在於能夠逐步的在民眾心中形成尋求和諧的文化心理.

㈩ 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我借用宋神宗的話,「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麼現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於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餘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麼大的功績,多麼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良的血統,多麼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並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徵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後的歷史朝良性發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並困惑著後來人。無數的史書歷數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後來的執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現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慣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後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於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麼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重歷史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