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民國文學歷史意義

民國文學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2 10:44:29

『壹』 五四文學革命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一、五四文學革命的主要內容:

五四文學革命是一場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文學變革,主要目的為破壞古文的迷信、建立美的白話散文,破壞詩歌舊韻、重造新韻。

1、改良文學的「八事」,即須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語俗字。

2、文學革命三大主義: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二、五四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

1、首先,五四新文化運動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而文學革命作為這一運動的組成部分,以激進的態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為其主導的傳統文化體系,宣揚了個性解放、人性自覺、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觀念,為新文化運動的深入展開發揮了巨大作用。

2、其次,在中國文化現代轉型的過程中,它為白話最終成為中國現代民族語言奠定了基礎。經由晚清的白話運動和文學革命對白話文學的竭力倡導,終於在1920年,作為現代「國語」的白話納入官方教育體制,

一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頒令全國國民學校,一、二年級的國文教育統一採用語體文(白話),這無疑承認了文學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為民族文化轉型的契機。

3、第三,打破中國文學孤立封閉的格局,建立了與世界文學的密切關系。文學革命完全改變了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它以極為開放的胸襟持續不懈地翻譯和介紹外國現代文學和文化思想,形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文化吸收潮流。

正是在這種文化引介的潮流中,西方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的各種思想和學說,在20世紀初的現代中國找到了通行的市場,不僅影響和構建了現代文學創作的風貌,也影響和構造著中國對現代化的追求和憧憬。

(1)民國文學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五四文學革命介紹:

五四文學革命是指從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運動後一段時期里發生的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的文學變革。這場文學革命,是由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雜志首先發起的。這場文學革命,是由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雜志首先發起的。

五四運動前後,文學革命的理論和主張帶上更為鮮明的反封建色彩。1919年初陳獨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辯書》更高地舉起科學和民主的大旗,表示進行文學革命「斷頭流血,都不推辭」。魯迅以最勇猛熱忱的戰斗,成為文學革命的偉大旗手。

1918年5月,《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話文。接著,《晨報》、《時事新報》、《民國日報》的副刊也相繼改用白話文。據統計,僅1919年全國出現的白話刊物就有400餘種。緊接著理論的倡導,是新的文學創作的實踐。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適的8首白話詩詞後,又於1918年1月發表胡適、劉半農、沈尹默的白話詩,後來魯迅、李大釗、陳獨秀等也創作了新詩。1918年5月,《新青年》發表魯迅的《狂人日記》,揭露吃人的封建禮教和制度,接著又發表《孔乙己》、《葯》等。

稍後,郭沫若發表《鳳凰涅槃》等後來收在《女神》中的大量詩篇,洋溢著反帝反封建的徹底精神和狂飆突進的時代色彩。它們都是這場革命的最初業績。不久成立的文學研究會、創造社和其他新文學作家,以自己的創作成果,豐富並發展了五四文學革命的成果。

『貳』 概述建立民國的歷史意義

結束了長久的封建王朝的統治,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但也成為一些政客操控政治的機構,加重了民族危機

『叄』 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提出「民國文學史」

時代標簽!民國是一個小屁孩的時代!那是一個沒有大人的時代!就如專同失去父母的孩子一樣,在屬到處尋找父母的時代!那個時代很直觀!值得研究!還是那句話,民國無文物,但是,民國的人確實值得研究!那是一個中華民族從古到今唯一的失去父母的時代!這里的失去父母只是一種比喻!你們應該能理解我所表達的意思的!

『肆』 中華民國的建立具有什麼重要的歷史意義

中華民國成立於1912年,是 孫中山先生及同盟會領導中國人民了推翻260多年滿清統治,建立在中華大地上的,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建立,在20世紀初的中國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政治上,中華民國的成立宣布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誕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發,然後全國形成連鎖反應,各地革命黨人紛紛響應,清政府的統治土崩瓦解。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政府在南京成立。在孫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參議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按照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實行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同時,中華民國政府宣布焚毀刑具,停止刑訊,嚴禁買賣人口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人民自由和權利。
經濟上,中華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措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民國成立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措施,獎勵和保護工商業,鼓勵人們興辦實業,鼓勵華僑在國內投資,廢除清朝的苛捐雜稅。這樣,國內實業團體紛紛成立,開設工廠、設銀行都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裡有了顯著的增大,實現了自身的第二次發展,無產階級隊伍也日益壯大。
民族關繫上,中華民國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民族的平等。中華民國採用五色旗為國旗,由紅、黃、藍、白、黑組成,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雖然和我們今天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但是和滿清政府的一族獨大相比,已經是個明顯的進步。
文化教育上,中華民國政府主張學校不拜孔子,不讀四書五經,禁止用清政府頒行的教科書,教科書必須符合共和民國宗旨,這些措施使得新生的國家的教育不再是培養只會讀書的無用文人,有利於西方民主思想的進一步傳播。在這樣的教育下,民主共和的觀念占據了人民的大腦,封建帝制的思想被逐步拋棄。中國人的身份開始由臣民向公民轉變
社會風氣上,中華民國倡導「自由、平等、友愛」的公民道德,「老爺」、「大人」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先生」,男子不再蓄辯,頭上可以出現多種的發型,女子不再纏足,以大腳示人也不為丑。
對外關繫上,中華民國雖然在《告各友邦書》中承認不平等條約繼續有效,但新生的政權不再是洋人的走狗,而且革命的暴力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的勢力,使其無法在中國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秩序;同時,中華民國的建立,也為同一時期亞洲其他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起到了示範和推動作用。在中華民國的影響下,亞洲形成了新一輪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當然,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加上外有帝國主義的干涉,內有立憲派和舊官僚的破壞,中華民國的政權很快就被袁世凱篡奪,中國並沒有因為政權的變更而改變社會的性質,但辛亥革命後,民主主義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中國人民革命的洪流洶涌澎湃、勢不可當。正如江 澤 民同志在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上所說: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民為改變自己命運而奮起革命的一個偉大里程碑。

『伍』 民國誕生的意義

中華民國成立於抄1912年,是孫中襲山先生及同盟會領導中國人民了推翻260多年滿清統治,建立在中華大地上的,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建立,在20世紀初的中國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政治上,中華民國的成立宣布了君主專制制度的滅亡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誕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昌爆發,然後全國形成連鎖反應,各地革命黨人紛紛響應,清政府的統治土崩瓦解。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政府在南京成立。在孫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參議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按照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在中國建立了一個實行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同時,中華民國政府宣布焚毀刑具,停止刑訊,嚴禁買賣人口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人民自由和權利。

『陸』 民國文學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1、《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志,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

作品通過寫實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等多種手法,以傳神的筆觸和「畫眼睛」、「寫靈魂」的藝術技巧,形象生動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藝術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有力揭露和鞭撻了封建舊惡勢力,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希望喚醒國民的思想。

奠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傑作》,中國僅有《吶喊》與《論語》被收入 ;1999年6月,《吶喊》被《亞洲周刊》評選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之首。

2、《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腦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台爬上攀下時的背影。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這篇散文通過一條與眾不同的途徑,反映了一種在舊道德觀念的冰水退潮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父子關系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

在這種覺醒面前,人們第一次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來佔有並表露自己的感情。這也是文章中蘊藏的革命性的歷史內容及思想意義。它的出版不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們競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沖淡的散文風格。

3、《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於1934年8月創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為止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1933年4月,他由上海遷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斗爭的痕跡。

故都的「秋」,其實是郁達夫的「秋」,是表現了他主觀感情、審美取向、文學氣質和人生態度的「秋」。本文的悲涼美感,跟傳統的悲秋情結有關,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關,跟作品的創作背景也有關。

4、《春水》是一本高度贊頌了母愛,自然等事物的詩集。《繁星·春水》是冰心早期的兩部詩集,其中《繁星》收短詩164節,《春水》收短詩182節。這都是作者「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是「零碎的思想」的匯集。

這些詩從特殊的側面傳播了「五四」思想開放的自由空間。「愛的哲學」是詩集的核心,對於母愛,童真,和自然的贊美是詩集的主題曲。用短小輕便的文字形式,書寫突發的感觸和瞬間的喟嘆,是冰心寫小詩的藝術特色。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 由182首小詩組成。同樣是在《晨報副鐫》上最先發表,不過《春水》的問世要比《繁星》晚三個月。 在《春水》里,冰心雖然仍舊在歌頌母愛,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大自然,但是,她卻用了更多的篇幅,來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煩惱和苦悶。

她用微帶著憂愁的溫柔的筆調,講述著心中的感受,同時也在探索著生命的意義,和表達著要認知世界本相的願望。這還是一首勸勉詩,詞首開篇呼告的手法,用倒序式,闡述了珍重的描寫自己的人生詩篇。

5、《落華生》散文是中國現代作家許地山的作品。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

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情景,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落花生》平易、淺顯、簡潔, 全文不過500多字,一望而知其寓意,但它並不淺薄。它那平易的話語,講的是人人都懂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毫無故弄玄虛,自作高深莫測之態。有的只是諄諄的教誨,切實的希望。然而就是這平易淺顯的常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悟出它的真諦,並付諸自己行動。

『柒』 國民革命的歷史意義

國民革命的歷史意義有

1、國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使國內的政治逐漸回又步入正答軌。

2、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維護了國家的主權。

3、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反封革命綱領,中國共產黨開始逐漸在中國嶄露頭角,為今後帶領中國人民斗爭打下了基礎。

4、中國共產黨開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裝,為今後中國共產黨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國民革命使廣大群眾受到一次革命洗禮,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7)民國文學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國民大革命是在中共正確的影響、推動和組織下進行的,中共的作用是通過革命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來表現的。

在政治上,中共根據歷史發展的進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領導權問題主要是政治領導,大革命的發展是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進的。

在組織上,在中共的推動、幫助和組織下,建立了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把國民黨改組為各革命階級的聯盟,通過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宣傳黨的綱領,積極開展工農運動,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捌』 民國文學概念的提出是否有助於加深我們對中國文學史整體面貌的認識

不是已經有了嗎,就是現代文學呀,如果是中華民國文學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來,也不是不可以,但這樣提出來,那段屈辱的歷史會剌痛很多中國人的心,現在的劃分不會影響對中國文學史整體面貌的認識.

『玖』 1924年至1927年國民革命的歷史意義

國民大革命在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基礎上通過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給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以沉重打擊。

國民革命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它是近代史上真正的人民大革命,是中國社會主要革命階級(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合革命,在國共兩黨合作的基礎上達到了有史以來革命的最高點,是反帝反封建運動的新高潮。北伐戰爭是這場革命的核心,工農運動是這次革命的基礎,革命勢力席捲全國。它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國民革命雖然沒有取得最終勝利,卻使中國人民受到了一次相當普遍的革命洗禮,使中國共產黨國民大革命在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基礎上通過北伐戰爭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給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以沉重打擊。

國民革命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它是近代史上真正的人民大革命,是中國社會主要革命階級(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合革命,在國共兩黨合作的基礎上達到了有史以來革命的最高點,是反帝反封建運動的新高潮。北伐戰爭是這場革命的核心,工農運動是這次革命的基礎,革命勢力席捲全國。它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國民革命雖然沒有取得最終勝利,卻使中國人民受到了一次相當普遍的革命洗禮,使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為人接受,使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得以擴大,中共開始掌握一部分軍隊,為革命建立了新起點。
合:加強了各革命力量的聯合,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到來的主張為人接受,使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得以擴大,中共開始

閱讀全文

與民國文學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