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悠久歷史文化
但凡歷史悠久的國家都有很多神話故事,中國也不例外。女媧補專天,誇父逐日、嫦屬娥奔月、女媧造人、後羿射日、盤古開天等等都是很經典的故事。中國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等等人才輩出,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最近熱播的《大長今》裡面常常提到張仲景、華佗、李時珍這些人,說明我過古代的醫學對世界都是有貢獻的。埃及的金字塔、巴比淪空中花園什麼的都是以大而見長,中國的卻是是精見長,我們中學語文課本裡面學的「核舟」、還有歷史書上提到的無數的珍貴文物。本人最激動的是長沙馬王堆的前年未乾的古屍,以及她的陪葬。歷史一直貫穿於我們的義務教育階段。年輕人應該了解的不少,關鍵是對此的興趣比較少。所以記住的不多。
一樓提到的佛教文化我也不是很喜歡的,但是在封建社會時期,帝王要是缺少了這些文化還能靠什麼來維持國家的穩定呢?國家不穩定,戰亂頻繁我們的祖先難道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去留給我們光輝燦爛的五前年文明?何況佛教在今天已經變味了。遊客進廟燒香已經是廟宇收入的一大來源,抽簽解簽價格貴的嚇人。有個老和尚看見你說你和佛有緣要送你一個護身符,可你要先捐什麼什麼款,點什麼什麼燈......文明就這樣被一步一步的踐踏
B. 有多少個中國歷史文化古
洛陽
洛陽素稱「九朝古都」,建城史4000多年,在我國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洛陽長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燦爛的古代文化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豐厚的文化積淀留下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洛陽是中國古代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化中心城市,中國傳統的主流思想框架大多在洛陽形成,中國古代主要的技術、文化成就大多與洛陽有關。
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無數的名人志士:縱橫家之祖鬼穀子;戰國時期倡導合縱說的重要活動家蘇秦;西漢政論家、文學家賈誼;三國時魏音樂家杜夔;西晉哲學家郭象;唐代高僧、著名佛教學者和佛經翻譯家玄弉;唐代宰相、文學家張說;唐代哲學家、詩人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元縝;唐代著名詩人李賀;北宋名臣趙普;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北宋畫家武宗元;北宋理學家邵雍;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程顥、程頤弟兄;南宋詞人朱敦儒;元代文學家姚燧;明末清初書法家、畫家王鐸;清小說家李綠園;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愛國人士張鈁;化學家、教育家李俊甫;正骨專家高雲峰;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韓鈞;勞動模範趙春娥...
公元前21世紀,在河洛地區建立夏朝,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定都西毫。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克殷,在此新建王都。25年,東漢建立,定都洛陽。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陽。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605年,隋煬帝營建洛陽。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建都洛陽。909年,後梁朱溫遷都洛陽。923年,後唐遷都洛陽。938年,後晉建都洛陽。1217年,金置金昌府。元、明、清在洛陽置河南府。1923年,洛陽成為河南省會。1948年,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無數的志士能人不僅創造了洛陽輝煌的過去,更在努力的創造洛陽燦爛的明天!
西安
西安物盡天華,人文歷史資源得天獨厚,是祖國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西安人稱"天然歷史博物館",是與雅典、羅馬、開羅齊名的聞名世界的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旅遊學專家如此評價西安: "古都西安是皇陵旅遊資源帶"。這條以西安為中心的旅遊帶,東起潼關,向西沿隴海線經過華陰、臨潼、西安、咸陽、扶風抵寶雞,南至終南山,北到三原。其地下文物蘊藏之豐富,國內外罕有匹敵,堪稱自然與人文資源並茂的"黃金旅遊帶"。另外帶上還有三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嶽華山、臨潼驪山、寶雞天台山;有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太白山、終南山。
西安在歷史上作為統治中心的時間長達千餘年,處處可見古城遺址、皇家宮苑遺址、帝王後妃勛臣陵墓、寺院、廟宇、碑林。走進西安,使人彷彿置身於巨大的歷史博物館,歷史與現實在西安無比完美地結合於一體。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秦陵兵馬俑的開掘,至今一、二、三號坑共計有真人真馬大小的兵馬俑計7000餘件,為之建立的"秦陵兵馬俑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西安是古代文明的沃土,距今6000年的半坡文化遺址是母系氏族繁盛時期的典型代表,歲月流逝,周離秦至,漢韻唐風,西安陸續成為十三個王朝的首都。
西安是一座文物的寶庫,擁有重點保護文物單位250處,地上遺址一萬余處,出土文物12萬件,地上的古跡和地下的文物再現了一部活的歷史。
西安具有3100年的都市發展史,1200年的建都歷史,如果把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比作一部精彩的歷史劇 ,那麼這部戲劇的一半都發生在西安。
縱觀古城,展現千年古都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歷史遺跡。而歷時1100年、十三個朝代的歷史縮影,近百個皇帝的熟悉面孔,無一不顯示出西安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深邃內涵。假如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一棵參天大樹,在北京看到的是樹冠,在西安則看到的是深埋在土壤下的樹根。
濟南
濟南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境內發現距今8400-7300年紅褐色陶器為標志的西河類型文化遺址10多處。濟南東部的城子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黑陶為標志的龍山文化發祥地,這里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城址約20萬平方米(距今4600-4000年)。傳說東夷族的首領舜,曾躬耕於濟南歷山(今千佛山)之下。2600多年前,就建城廓,最早出現史冊上的名稱為「濼」,系因濟南諸泉匯為濼水。春秋戰國時代,濟南為齊國。隨後,齊國又改為歷下。2100多年前的漢代改稱濟南。公元前164年設立濟南國。公元前154年又廢國改郡。宋代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濟南屬京東路,為齊州。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齊州升為濟南府,轄歷城等五縣,治所設歷城,為府治之始。自明代以來,一直是山東省的省會。1929年7月設濟南至今。1928年4月至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先後二次侵佔濟南,濟南人民深受暴虐的民族壓迫和經濟掠奪,致使大部分工廠倒閉,無辜同胞慘遭殺戮。1945年8月,日寇投降後,國民黨反動派又進行強盜式劫收,城市又遭摧殘,蹂躪民生凋敝,物價飛漲,古城一片蕭條。1948年9月24日濟南獲及解放,這座古城終於回到了人民的懷抱,開始了新的歷史時期。
濟南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濟南誕生了許多中國歷史上著名人物,主要有:中國傳統醫學的傑出代表,戰國時代神醫「扁鵲」(本名秦越人);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學說的創始人、戰國思想家鄒衍,口授令文《尚書》二十八篇於世的漢代學者伏生;請纓出使南越,為祖國統一事業作出貢獻的漢代外交家終軍;隋末農民大起義的起義軍領袖杜伏威輔公祏;唐朝開國功臣、一代名相名將房玄齡、秦瓊;中國古代三大求法高僧之一的唐人義凈(俗名張文明);中華詞壇「婉約派」、「豪放派」的傑出代表、宋代文學家李清照、辛棄疾;金元散曲家張養浩、杜仁傑;宋、遼、金三步正史的總裁官張起岩;明代文壇前後「七子」邊貢、李攀龍;明《寶劍記》等劇的作者、戲曲家李開先;明萬曆年間文學為一時之冠的內閣大學士於慎行;清經學家張爾歧;清《四庫全書》的主要編纂人、藏書家周永年等。故有「濟南名士多」的傳譽。
濟南名勝古跡眾多,尤以泉水遍布,清冽甘美而聞名於世,有「濟南泉水甲天下」和「泉城」之美譽,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名泉久負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之譽;眾泉匯聚的大明湖與佛教勝地千佛山交相輝映,構成了濟南「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獨特風景;「四絕之首」的海內外名剎靈岩寺;中國最早的單層塔四門塔;比「萬里長城」還要古老的齊長城,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孝堂山漢代郭氏祠,唐代龍虎塔及五峰山、華山、龍洞、九頂塔以及搶救挖掘的洛庄漢墓等等。
武漢
許久以來,武漢都是以「白雲黃鶴」來代表城市的形象,其實,區區一個「白雲黃鶴」,又怎能代表得了武漢的文明?
大家都知道,「白雲黃鶴」典出唐朝詩人崔灝的詩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武漢人喜歡以此作為武漢的象徵,無非是因為這首詩被譽為千古絕唱。細細想來,其中卻有諸多不妥:
其一,黃鶴樓充其量只是大唐文化中一個濃縮的點,以唐文化作代表的大城市是西安、洛陽,武漢算得了什麼?其二,唐朝距今不足1400年,武漢有著比它更悠久的文明,舍遠取近有何必要?其三,武漢的發展史中,唐朝只是其中很平淡的一章。
實際上,翻開武漢的歷史,我們會很容易找到許許多多的更為耀眼的閃光點,稍做梳理,我們會發現這些閃光點呈三條帶狀,在各個層面上述說著武漢曾經無比輝煌的過去。
一長江流域先進文明的火種——盤龍城
文明的火種
武漢地區最早的建城始於盤龍城。
沿著解放大道向東,穿過江岸和岱家山,到達黃陂區葉店,就在這南距武漢市區中心僅5公里的地方,沉睡著一座3500年前的古城———盤龍城。盤龍城遺址坐落在盤龍湖畔,城址南部的300米處有府河涓涓流過,府河下游與灄水相匯,急轉向南,注入浩瀚的長江。盤龍城的城垣建於水濱高丘上,呈方形,夯土而成。這里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長江流域的第一座商代古城,在這里,我們古老的先民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
經考古工作者20多年的發掘揭示,這里不但是商代早期一個地域性的政治和軍事中心,而且也是南方與北方的一個經濟和文化的交匯中心。
著名的考古學家鄒衡先生說,如此規模的商代城址在全國並不多見。全國商代早期的城址為數不多,除了鄭州、偃師的商城外,就要數盤龍城了,近年來大肆宣傳的四川三星堆、江西吳城在某種意義上講其實不如盤龍城。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則從文明史的角度總結,盤龍城實際上是長江流域文明和黃河流域文明融合到一起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它是先進的黃河文明到達長江流域的濫觴。
多年來致力於武漢史研究的皮明庥先生則給我們算了個「賬」:北京的建城史約3100年,上海為700年,天津在1404-1405年設天津衛,並築城,距今600年,廣州2000年,西安3000年左右。惟獨武漢可以上溯3500年。就此而言,武漢的盤龍城在我國現有的特大城市中可謂獨領風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武漢是全國建城最早的特大城市。僅此一條,武漢人就足以傲視群城。
三鎮的雛形
盤龍城點燃了長江流域先進文明的火種,商王勢力沿長江迅速擴張,南至湖南寧鄉,向東則發展到江蘇。隨著火勢的蔓延,商族活動中心的轉移,盤龍城逐漸衰退了。直到楚文化興起,武漢迎來文明史上的又一輝煌。
西漢初年,全國政區調整,設立江夏郡,郡內設沙羨縣,縣治在塗口,也就是今天的金口鎮。這是武漢地區第一次建縣。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武漢地處長江與漢水交匯處,龜、蛇二山峙立長江兩岸,是絕好的軍事要塞。於是南岸蛇山築夏口城,北岸龜山築月,這種雙城格局大致上一直沿襲到明初。明朝中期,漢水改道,淤塞的故道上興起漢口。今天武漢三鎮的雛形自此形成。
二、近代大都會的形成
崛起於華中
夏夜來臨時,伴著江上吹來的習習清風,漫步街頭,無疑是愜意的享受。在東起一元路,西到民眾樂園,南抵中山大道,北達沿江大道的區域里,集中著近代武漢最顯赫的銀行、公司、飯店和各種娛樂場所。這里有著中國最寬闊的馬路、最早的街燈、最漂亮的街心花園。這里曾經跑著中國最早的公交車,這里曾經出入著近代最富有的商業大亨……
近代的武漢是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如果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交通等綜合因素來看,武漢已經成長為全國最重要的大都會。即使單從經濟來考慮,武漢的發達程度也僅次於上海。
武漢能在近代崛起於華中,與明中期以後漢口鎮的興起和繁盛密切相關。漢口依長江、傍漢水,循大江而東,可直達上海;循大江而南,可越洞庭入沅湘,以通兩廣雲貴;西上荊宜可入三峽,進四川。優越的地理位置促使漢口在短短百餘年裡,從一個蠻荒之地,迅速趕超武昌、漢陽,一躍而為華中重鎮。商業極其繁榮。
正是有了明清時期漢口的繁榮,1858年,漢口被辟為通商口岸。從此,武漢的發展揭開新的一頁。各種近代工廠在武漢陸續開辦起來。
近代的突進
提起武漢近代大都會的形成,就不能不提及張之洞。
1889年,張之洞移督湖廣。在他任職的十餘年間,他開創了中國近代第一家鋼鐵廠———漢陽鐵廠;第一家軍工廠———湖北槍炮廠;並陸續開辦了為漢陽鐵廠配套或為其附屬的大冶鐵礦、湖北水泥廠、大冶鐵路等;在輕紡工業方面,則創辦了布紗絲麻四局,以及製革廠、造紙廠、氈呢廠等。在官辦企業的帶動和刺激下,武漢市的民辦企業也有了很大發展。
從1890年到1911年,以武漢為中心的地區重輕工業初成體系。再加上盧漢鐵路、粵漢鐵路相繼動工,武漢成長為中國近代最重要的大都會。
一大批近代企業的開辦打破了傳統的小生產方式,它急需工人掌握新的技術。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張之洞一方面選派留學生出國,一方面改造舊式書院、創辦新式學堂。到1907年,武漢通過由高等向低等、由普通向專業、由城市向鄉村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地區性的先進教育體系。
在張之洞興建的新式書院中,最為有名的就是兩湖書院,這也是當時影響最大的書院,它創立於1890年,位置在武昌城內都司湖。
此後,還相繼開辦過算學學堂、方言學堂、工藝學堂、湖北農務學堂、師范學堂等等,為武漢今天繁榮的教育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於武漢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地位,著名學者馮天瑜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用「輝煌」來形容這一時期的武漢,是再恰當不過的。而這輝煌中最輝煌的核心又莫過於其經濟的發達。正由於武漢成為了中國近代最發達的大都會之一,她才又可能成為近代革命的發源地之一。
三、革命的搖籃
多少個近現代革命的第一次就發生在這里。這個城市到處都留下了革命的痕跡。
出去走走吧!東湖湖畔的九女墩,這里長眠著九位太平天國的女英雄。為了均田平富的信念,她們在這里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去首義廣場瞻仰一下吧,九十一年前,這里曾經打響過一槍,就是那一槍,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就是那一槍,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就是那一槍,引領了無數的英雄為著民主進步的目標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
到林祥謙烈士就義處、施洋烈士墓、二七紀念碑去獻束鮮花吧,七十九年前,在這里,中國工人舉行了自己的第一次有組織的罷工,罷工最後雖然失敗了,烈士的鮮血順著京漢鐵路路枕兩邊的石子往下滲,敵人卻也因此膽寒了,全中國的產業工人卻從此看到了希望。
難忘北伐戰爭葉挺獨立團的英勇身姿,難忘向警予行刑前的堅強不屈,難忘夏明翰「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驚世遺言,行走在這樣一個壯士英魂護佑的城市,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為自己歡呼,我驕傲,因為我是武漢人!
南京
南京是中國著名古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考古發現表明,大約30萬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類的活動,6000年前南京就出現了原始村落,聚居著本地原始居民,時至今日,已經歷了無數世代的生息繁衍。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在雨花台下築城史稱 越城」 。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記載,至今已有 2470年歷史 。公元229年,三國東吳遷都於此,始創建業城,而後,東晉、宋、齊、梁、陳、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先後在此定都。1700年來,南京曾是十朝都會, 六朝金粉之地。吳宮花草、晉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國烽火留下了歷朝歷代的眾多遺跡,記載著多少驚心動魄的史話,傳頌著多少可歌可泣的偉績。
南京」名稱始於明代。歷史上先後稱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頭城、建業、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天京等,盡管幾番更換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雄奇的豐姿、綺麗的風光,盛名百世,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荊州
近年來,由於地下文物的不斷發現,中華文明的黃河文化一元論已被黃河文化、長江文化二元論所取代,長江像黃河一樣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流域先秦多屬楚地,以荊州為中心的楚文化兩千多年前是中國南方古文明的巔峰,至今影響著中國的人文精神。在《禹貢》的地理分區中,荊州也是中國南方的泛稱。荊州應是中國南方古文明的代表城市,其歷史地位當與代表黃河古文明的西安、洛陽比肩。
今天所能見到的荊州古城區,位於長江北岸,春秋戰國時是楚國的官船碼頭,稱「渚宮」。秦滅楚後為江陵縣治,始有城池,稱「江陵城」。西漢武帝時荊州刺史治江陵,始稱「荊州城」。三國名將關羽所鎮守的荊州,正是此地。歷代水患兵禍,荊州城屢毀屢建,現存的城垣大部分是清初重修的。
荊州古城垣是全國保護最好的府城古城垣,周長十點五公里的城牆完好無缺,環繞古城的護城河可以盪舟。護城河兩岸修建了環城公園,綠樹蒼蒼,綠草茵茵。古城牆頂上也可登臨游覽。
荊州城垣在建築學上的獨特價值,令人驚喜。荊州的六座城門除南門外都是斜開的,這種建築規制,我在另一座楚國故都安徽壽縣古城也曾見到,相信其中一定有文化上的聯系。尤為珍貴的是,今年8月在荊州北城垣小北門西側發現了一段明代用糯米石灰漿夯築的城牆,堅固異常。城牆一般都是土築磚包,全用糯米灰漿修築一段城垣,在全國還是孤例。 在考察古城垣時,我注意到很多城磚被特意標示出來並加以特別保護,仔細一看才發現是一些文字磚。這些文字磚記載著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為修築荊州城操辦城磚的官府、官員和時間,是研究荊州古城修建史的原始資料。荊州市文物工作者對古城牆的精心呵護,仔細到一塊塊城磚,在全國也是少見的,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近年來,古城區的保護已提升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中之重。三義街正對古城北門拱極門,取意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荊州四點七平方公里古城區內僅存的一條老街。走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左顧右盼白牆黛瓦的老店鋪,還能體味到一絲歷史的溫馨。 整個荊州古城街區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我剛到荊州時,見到古城內雜亂的建築探出頭來,毀壞了荊州古城牆和古城樓和諧壯美的輪廓線,感到萬分痛惜。荊州古城區的破壞,除了人為的原因之外,恐怕應當歸咎於當初城市規劃布局的重大戰略失誤。1949年7月後,荊州古城作為江陵縣政府和荊州地區專員公署駐地,而緊鄰荊州古城東邊同時建立了與荊州地區平級的省轄市沙市。幾十年間,沙市迅速發展為全國知名的輕工業城市,而缺少城區拓展空間的荊州豈能停止不前?為了發展,只能將古城舊貌換新顏。設想當年,若以荊州古城建立荊州市,而以沙市作為荊州城市拓展區,荊州古城區或許不至於像今天這樣「慘不忍睹」,並且還會減少很多基礎建設上的浪費。
1994年,決策者們終於看到荊、沙分立的弊端,將荊州、沙市合並為一個城市,取名荊沙市。又因有人民日報《天下從此失荊州》一文的發表,1996年正名為荊州市。四十多年的失誤終於改正,但荊州古城街區卻永遠消失了。
C.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傳統有哪些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數字8、6、4
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
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D.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遺產
目前為止,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長城
、明清皇宮、莫高窟
、秦始皇陵
、周口店北京回人答遺址、泰山、黃山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黃龍風景名勝區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廬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峨眉山風景名勝區、麗江古城、平遙古城、蘇州古典園林、頤和園、天壇、大足石刻、武夷山、青城山與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龍門石窟、明清皇家陵寢、雲岡石窟、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澳門歷史城區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殷墟
、中國南方喀斯特、開平碉樓與村落
、福建土樓、福建龍岩、三清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中國丹霞、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元上都遺址、澄江化石地、新疆天山
、紅河哈尼梯田
、中國大運河、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土司遺產。
E. 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
一、綜述
(一)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
國家統一、政權鞏固、社會安定、疆域遼闊為文化繁榮發達創造了必要的前提。
經濟的發展,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
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正常發展;統治者對外來宗教採取「兼容並包」,促進了我國文化的豐富多彩;
民族觸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與發展;
統治者採取的開明的政策;
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為後代科技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繼承性)
我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思考:用系統論的方法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統治者的政策、勞動人民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各個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
(二)古代文化發展的主要階段特徵
古代各個歷史階段,因不同的經濟政治發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時代特徵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戰國:伴隨著社會大變革,科技繁榮,學術思想活躍,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為後世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2、秦漢:國家統一,生產發展,各族政治經濟聯系加強,科技文化進一步發展。思想上「焚書坑儒」與「獨尊儒術」取代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造紙術發明,天文、歷法、醫學成就顯著。
特點:①統一與多樣化有機結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③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④氣勢恢弘
3、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國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時期。佛教盛行,宗教畫流行,石窟藝術發展,范縝《神滅論》、北方《齊民要術》和少數民族的民歌都體現了這一階段的特徵。
4、隋唐:封建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達到當時世界最高水平,許多方面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如趙州橋、雕版印刷術、測量子午線、唐本草等等。不僅影響到亞洲的文化發展,而且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步,形成「中華文化圈」。
5、宋元:封建經濟繼續發展,三大發明開始運用,科技文化繼續領先世界。
6、明清:傳統科技繼續發展,出現了總結性的科學巨著,但繼而轉為停滯。伴隨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反封建民主思想誕生了。
來源:http://www.zgdod.com/bbs/viewthread.php?tid=192546
F.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
特點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在數千年文明演進過程中,沒有出現斷層。
孔夫子的學說,一直影響中國歷史2000多年。孔孟傳統、老莊精神,以及後來的佛學思想,彼此促進,相互借鑒,常演常新,一脈相傳。這種情況在人類文明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亦是獨一無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其他三家都曾出現文化斷層,一些古老文化傳統在民族文化的沖擊下,幾乎散滅已盡。在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化以外,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屬於比較年輕的一代;但其文化傳統同樣受到過致命的沖擊,以致中世紀的幾百年,歐洲人都看不到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國古代文化,雖晚於古埃及等國家,但其歷史水平並不遜於任何一個民族,而且一脈相承,其文化傳統得到比較完美的保存,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奇跡。
特點之二: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沒有出現歷史性的分裂結局。
所謂沒有出現分裂結局,並非不曾有過分裂。中國自夏、商、周以來,歷代王朝更替,也曾出現過非常復雜的局面。西周統一,東周混亂,戰國分裂;秦漢統一,魏晉南北朝分裂;隋唐統一,五代十國分裂;宋、遼、金、夏總在統一與分裂之間;宋元政權更迭,出現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居於統治地位的全國性政權;明統一,但很快衰落;清兵入關,出現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占據主導地位的全國性政權。中國歷史,可謂戰亂不斷,分裂不斷;但戰而又治,分而又合。從中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向看,中國歷史上的統一時間不但遠遠長於分裂時間,而且統一是主流,統一合乎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也合乎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這一點和世界上許多國家又有很大區別,首先就和西方基督教傳統不一樣。古羅馬也是大帝國,但壽命不長;先是一分為二,後來二分為多;以致不但民族差異日益擴大,語言差異也日見明顯。直到中世紀下半葉,歐洲才真正出現走向統一的曙光,但直到今天,歐洲的一些地區還在發生民族戰亂。實際上西方自古羅馬分裂以來,就不曾統一過。中東也是如此,甚至非洲、拉丁美洲都有與之類似的現象。雖然造成的原因或許截然相反,但分裂的事實,則無須爭議。
特點之三:中國既是一個宗教寬容的歷史古國,但又從來不是一個宗教性國家。
中國歷史文化的主導性因素,自然是儒家文化。但儒家文化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唯一代表,盡管在所有文化流派中它的影響最大。從它產生的那天起,就不是孤立出現的文化現象。諸子百家,它為一家。以後因為社會需要,儒學被捧到獨尊的地位,但獨尊並非獨有。即使奉行"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武帝時代,它依然不是獨有的。例如,儒學慎言鬼神之事,漢武帝本人卻頗有些相信神仙。東漢時代,佛學東來,道教初興;魏晉時代,玄學又起;於是儒、道、佛同生共在的文化現象成為盛唐文化的基本特色。
中國人自古對宗教不持絕對化立場。既允許無神論的存在,也允許有神論的存在,還允許各種宗教組織存在。但有一個條件,任何宗教都不能以傷害中央政權、妨害國家政務作為存在的前提;否則,必予以打擊或取締。當然,中國歷史漫長,宗教間的沖突,也曾有過,對宗教的迫害也曾有過。但從歷史發展的宏觀態勢分析,"三武一宗"滅佛事件及其影響畢竟是暫時的,而佛教等宗教的發展卻是長久的。中國文化本性寬容,唯其如此,在中國歷史上才從來不曾有過因為宗教問題而發生的全國性大戰亂。反倒在戰爭極其殘酷、國家多災多難的歷史關頭,宗教活動起過某種緩沖和保護作用。例如佛教之於北朝,道教之於元代,都有安定社會、減少殺戳的意義存在。
中國宗教活動論其主要影響,不是表現在政治方面,而是表現在思想文化方面。唯其如此,才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更豐富,也更具生命活力。相對於中國而言,整個歐洲乃至整個地中海周邊國家,幾乎總在宗教信仰、民族興衰和國家利益之間發生沖突;而這種沖突,往往導致更深的民族仇恨,或者直接引發地區性甚至世界性戰亂。可以這樣說,西方國家自古羅馬以來,它的所有戰爭、戰亂都和宗教信仰有關,也和民族沖突有關,又和國家利益特別是領土糾紛與經濟利益有關,因為西方宗教信仰有強烈的排它性。而在中國歷史宗教觀念中,更主張求同存異,各自發展。
特點之四:中華民族歷史雖然有過多次民族沖突,但沖突的結果,不是走向分裂,而是走向和睦。
中國歷史上重大民族沖突,至少發生過三次:一次是始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所謂"五胡亂華";一次是宋、遼、金、夏直至元代的民族戰亂;一次是清王朝入主中原。這三次大的民族性沖突,各有自己的特點。但其結果,則毫無例外地走向民族和睦,有的則形成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民族大融合。所謂"五胡亂華",華又何曾亂?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亂在一時,和在長久;亂在取治,治後繁榮。因為如此,才使得中國盛唐的興旺發達獲得了更廣泛的民族基礎和更良好的文化基礎。哲人所言"唐人有胡氣",就包含了對唐文化這種品性的肯定與稱贊。宋元時代也曾發生各個民族間的猛烈戰爭,然而終於統一於元,穩固於明,其結果,同樣達到民族的和解。清人入關,始則與民族壓迫有直接聯系,繼而出現民族間的侵擾和大戰,也曾出現過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屠城慘案,但那結果不是從此開始沒完沒了的民族沖突,而是清王朝終於接受儒家文化,同時也為儒家文化的歷史發展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特點之五:中國文化傳統最仇恨別人的入侵,也不喜歡向外擴張。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個以對外侵略和擴張為特色的國家。中國真正遠征其他國家或與境內其他政權發生大規模戰爭,大約只有漢武帝北伐匈奴這樣一段歷史,但那不是因為漢武帝對匈奴的土地產生了要求,而是為了保衛大漢帝國的安全與安寧。這不是說,中國歷史上就沒有過中央政權對少數民族政權或其他周邊國家的侵略和傷害。比如唐太宗就侵略過朝鮮。但公正地講,入侵他人的情況在中國歷史上並不處於主流地位,而且在國內也大不得人心,所以唐太宗固然英才天縱,一旦兵發異域,照樣取辱而還。
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五大特色,是中國文化的驕傲所在,因為中國文化有這些特點和優點,它才為人類文化保留下最完整的一份古文化遺產,也為人類的民族文化培養出一個獨特的模式,它以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對東方文化產生巨大影響,對整個人類文化也作出巨大貢獻,而且,未來還將作出更大貢獻。
G.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簡表
中 國 歷 史 年 表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棗7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棗7000年前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棗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傳說中的黃帝 堯 舜 禹時期
黃帝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顓頊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帝嚳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夏 前2207~前1766
商 前1765~前1122
西周 前1121~前 771
東周(春秋、戰國) 前 770~前 249
秦 前248~前 207
漢 前206~ 220
西 前206~ 8
新莽9~ 23
更始帝 23~ 25
東漢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號
三國 220~280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晉 265~420
西晉 265~316
東晉 317~420
十六國304~439
前趙 304~329劉淵國號漢,劉曜改為趙,史稱前趙
成漢/前蜀 304~347
後趙 319~350
前涼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後秦 384~417
後燕 386~403
南涼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涼 400~420
北涼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386~589
北朝 386~581
南朝 420~589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魏 386~534
東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 907~960
後梁 907~923
後唐 923~936
後晉 936~946
後漢 947~950
後周 951~960
十國 902~979
吳 902~937
前蜀 907~925
吳越 907~978
楚 924~960
南漢 907~971
閩 909~945
南平/荊南 924~960
後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漢 951~979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遼 907~1125遼建國於公元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 93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西夏 1038~1227
金 1115~1234
元 1206~1367鐵木真於公元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 1279年滅南宋
明 1368~1644公元1644年桂王被殺
清 1616~1911清建國於公元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 1644年入關
中華民國 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
H. 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包括很多,例如:婚姻、家族、國家政權而至貿易、衣食、文字、文學、經學、宗教、道德、民俗、節慶等,構成一幅清晰簡要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縮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就文化的載體文字而言,漢字的誕生時間尚難以考證,相傳伏羲作八卦,倉頡造字。19世紀末發現了三千多年前的漢字——甲骨文,近些年又有更早期文字發現的報道,如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高郵陶文等。
中國早期就有敬天祭祖的傳統,注重人倫道德。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進入春秋戰國,產生了諸子百家,漢以後成為儒家社會,東漢前後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都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8)古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文化光輝燦爛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先民都已創造出了以豐富多彩的陶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此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後來演變為漢族)在夏、商、周三代,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和甲骨文、金文。
以後又發明了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等。約在商、周、秦、漢時期,四月}的巴人、蜀人,湖北、湖南、安徽的楚人,江蘇的吳人,浙江的越人,廣東、廣西的駱越人、雲南的滇人,蒙古高原的匈奴人,遼河流域的東胡人等,都相繼創造了本民族的青銅文化。
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還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主要的有藏文、突厥文、回鵲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彝文、傣文、滿文等。在歷史上,漢文化一直處於主導的地位,漢文化與各族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交流,形成為世界東方最先進的文化,即中華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對亞洲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起過哺育的作用,對古代世界文化的發展亦有巨大的貢獻。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又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我國古代的歷史自結束了原始社會之後,即進入階級社會。自那時開始,我國各族人民即在進行生產斗爭的同時,亦長期進行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斗爭,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農民戰爭和民族戰爭。
在近代史上,我國由於一再遭受世界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略,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各族人民為了拯救災難深重的祖國,為了保衛祖國神聖的領土和主權,緊密團結,互相支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這場斗爭長達百年,最後終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並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I. 古代歷史文化
扎辮子是清朝開始 1912年結束 裹腳布宋開始民國結束